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埠中学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如何对孩子挫折教育?
您舍得让孩子经历挫折吗?
您担心孩子受挫后一蹶不振吗?
◎挫折是人生的收获
有人说,挫折因其对人的锻炼而闪亮;有人说,挫折因其产生的动力而发光;我说,挫折因成就每个人的不同性格而美丽。
人们常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来祝福他人,而从来没人用挫折来给他人以鼓励。其实,挫折才是人生难得的收获,它比一帆风顺更加重要。挫折对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而对强者来说是铺路石。
古今中外,哪个有为之士没受过挫折?林肯22岁经商失败,27岁精神崩溃,34岁争取国会提名失败,46岁竞选副总统失败……失败与挫折锤炼着这一世纪的伟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辉煌。成功就是人们在接受着一次次挫折后所应得的奖赏。就像爬山,当人在半山腰克服了疲惫,选择了坚持,才能欣赏到山顶上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挫折无处不在,虽然它会阻碍人们前行,但也会激发人的斗志。挫折是一阵轻风,清醒着人的头脑;挫折是点燃蜡烛的火柴,点燃前进的希望;挫折是铺路石,为人们铺下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挫折,是人生难得的收获。
◎挫折教育对初中孩子的意义
挫折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的障碍、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初中生无可避免地会遭受挫折。受过挫折的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有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
当今社会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与多样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思想时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成年人来说这种影响是可控的,但对处于成长中的初中少年,则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浸染。有些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任性妄为,一旦受到挫折便灰心丧气、极力否定自己,形成消极情绪。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可能会影响他们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挫折教育通常被认为是“磨砺教育”的代称,主要是通过人为地设置困难情境、创造困难抉择让孩子参与其中,经过一定的训练使其感受挫折、认识挫折、驾驭挫折并克服挫折,最终使他们的心智得到锻炼、幸福感得到增强、潜能得到激发。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其挫折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挫折教育促进孩子心理更健康。健康并不单指健壮的体魄,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可以引导孩子对事物、对生活形成积极的看法。拥有健康心理的孩子,在面对成长中的重大抉择时,会做出合理的选择。所以说,孩子拥有直面挫折的心十分重要。要让孩子懂得人生不但需要挫折,更需要直面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长;教会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克服挫折,享受成长。
◆挫折教育使孩子更具独立精神。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到挫折,总希望孩子成长一帆风顺,然而
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我们必须让孩子经历挫折,培养其成长过程中的独立精神。可以设置问题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不管他是自己想办法处理、还是请教别人,都是一种锻炼和成长。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精神,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挫折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幸福不单是物质的满足,更多是个体精神的需要。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生活、感知幸福。在追求幸福的成长中并不排斥挫折,一帆风顺是奢求的幸福,大风大浪后的平静才是实现幸福与感受幸福的有效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挫折与幸福是紧密相连的,孩子感受到了挫折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挫折后的幸福。挫折教育中,应该教会孩子做生活的勇士,在狂风暴雨来临之际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一切。挫折过后,面对自己经历挫折后所获得的成功,这才是最幸福的。生活需要用心去经营,幸福也是通过克服挫折才能获得,这也正是挫折教育的意义所在。
◎初中生受挫后的表现
学生一旦遭受挫折必然通过情绪、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它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受到挫折后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活动所产生的反应,多为消极性反应,称之为情绪性反应。二是受挫后在理智控制下所作出的反应,多为积极的反应,称之为理智性反应。重点谈一下情绪性行为反应:
◆攻击行为。受挫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进行直接攻击。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把试卷撕碎,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快。也有可能表现为转向攻击,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其他人或物上。
◆回归行为。受挫后表现出简单幼稚的方式应对挫折。如受挫后,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或撕衣服或咬手指,以求别人的同情和照顾。
◆刻板行为。受挫后不去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固执己见,以刻板的反应方式,固执盲目地重复同样无效的行为。如有的孩子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受到父母、教师训斥时做出“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固定反应。
◆逃避行为。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正视挫折,而是放弃了原来追求的目标,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
◆焦虑行为。受挫后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就是焦虑。如有的同学关系不和谐,就感到忧虑、不安。或是考试不及格后觉得无脸面对父母和教师而产生的一种失败感与内疚感。
◆自戕行为。受挫后倍感痛苦与精神紧张,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自暴自弃,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
挫折是人生必修课,一个人没受过任何挫折无法坚强。但目前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保护,唯恐孩子受挫折。只求学习成绩好,一切替孩子做选择,不断为孩子提供安逸的生活。养成孩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一旦出现挫折,就会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甚至因绝望而轻生。所以,培养孩子耐挫能力,对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人格不断完善,增长才干和取得
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溺爱误区,放手让孩子自理自立。父母要把握好爱的尺度和方式,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走自己该走的路。溺爱不是爱而是害,有人称之为“以爱的名义的犯罪”。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事事包办,使他们丧失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要求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自己负责,并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定计划,培养独立自主能力;鼓励他们走向社会,接触自然,并有意识地创设困难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挫折体验。长期生活在父母“保护伞”中的孩子,遇到困难依赖父母,不敢独自面对。最终,父母操劳一生,孩子抱怨一世。因此,鼓励孩子尽早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开创自己的人生之路。
◆父母要做生活的强者,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的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沮丧消沉,可能让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消失殆尽;父母的豁达乐观与积极进取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谈话、讨论等方式,随时向孩子讲述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经历,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家长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过高的期望,特别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名次不切实际的要求,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无论孩子做事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是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人都对成功道路上的挫折有深刻的体验。著名科学家,大西洋海底第一条电缆的设计者威廉·汤姆逊教授过:“有两个字能代表我50岁前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这就是失败。”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以此鼓励孩子遭受挫折时,要面对它,解决它,摆脱它。如果始终纠缠,久久不能放下,就会陷入痛苦难以自拔。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有缺点及时改正,解脱心理负担;与同学和睦相处,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表现。对自己应有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实事求是。越是不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则遭受挫折、失败感越强烈。
◆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染下,人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我行为。最好的榜样是孩子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可通过这些榜样的可知可感事迹为价值尺度,提高孩子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让孩子合理宣泄负性情绪。因挫折而形成的情绪压抑是心理变态的根源,特别是消极情绪长期压抑郁积过多,会“自行决堤”崩溃,造成危害。心理学讲,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