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程设计
单排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单排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排桩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掌握单排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流程、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学生能了解单排桩基础工程在工程实践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单排桩基础工程的适用条件,进行初步设计。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单排桩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单排桩基础工程的计算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对基础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际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排桩基础工程概述- 桩基工程发展历程及分类- 单排桩基础的定义、原理及适用范围2. 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及要求- 单排桩基础结构设计- 单排桩基础施工图设计3. 单排桩基础工程施工- 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4. 单排桩基础工程案例解析- 案例选择与背景分析- 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 案例成果评价及启示5. 单排桩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介绍与应用- 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激发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概述第2-3周: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第4-5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施工第6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案例解析第7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本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工程案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一,设计资料1.1上部结构资料哈市近郊单层工业厂房,室内室外地面高差0.3m ,室外设计地面与天然地面一致,两跨,第一跨度为30m ,有两台50顿桥式吊车,另一跨跨度为24m ,有两台30顿桥式吊车,柱距为12m ,预制中柱截面600×1200mm2,作用于杯口顶面的荷载设计值为:,4.55,103.10,29902KN V m KN M KN F =⋅⨯==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设计任务书内附图。
1.2建筑物场地资料土层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如任务书内附表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2.1选择桩型根据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采用静压预制桩。
2.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及承台埋深如图1所示,承台埋深2.3m ,桩长10m ,桩边长取400×400。
三,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关系,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6004.0)6.41004.536(4.0421⨯+⨯+⨯⨯⨯=+⋅=+=∑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Q Q Q μ KN 04.14636.404.1047=+=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65.1,65.1==p s γγ) KN Q Q R p pk s sk69.88665.104.1463==+=γγ 以此初步确定桩数四,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4.1桩数及承台的确定荷载,4.55,103.10,29902KN V m KN M KN F =⋅⨯==初步估算桩数,柱子偏心受压考虑。
37.369.8862990==≥R F n (根)取4=n 柱距.2.13m d S a =≥承台底面尺寸3.0m ×2.4m ,边距3002002=d 满足要求。
五,确定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3 n 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采用群桩效应计算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值5.1四桩承台力计算承台净面积:2256.64.044.20.3m A c =⨯-⨯=承台低地基极限阻力标准值,a ck kp q 160= a c ck ck kp n A q Q 4.262456.6160=⨯== a sk kp Q 04.1047=a sk kp Q 416= 分项系数70.1,65.1===c p s γγγ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距径进行修正,0.34.044.20.3886.0886.0=⨯⨯⨯==b n A d s c a 2.124.2==l B c 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64.1,8.0==p s ηη 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c e c e c c i c i cc A A A A ηηη+= 承台外正净面积:281.1)5.04.2()5.03(56.6m A e c =-⨯--=承台内正净面积:275.481.156.6m i A i c =-=查表得63.0,11.0==e c i c ηη 25.056.681.163.056.675.411.0=+=+=c e c e c c i c icc A A A A ηηη 则,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KN Q Q Q R c ck c p pk p s sk s723.9597.14.26225.065.141664.165.104.10478.0=++=++=γηγηγη六,单桩设计吊运及吊运采用单点吊桩的强度进行桩身配筋计算,吊点位置在距桩顶,桩端平面处0.293L (L=10m ),起吊时桩身的最大正负弯矩:m kN q k kql M 8.42.1254.0,3.1,,0429.022max =⨯⨯===桩身采用c30混凝土,Ⅱ级钢,m kN kql M ⋅==8.260429.02max桩身截面有效高度:36.004.04.0=-=o h03615.02==o c s bh f M α 查表得9816.0=s γ 2253mm h f M A o y s s ==γ选用2Φ18(2253509mm A s >=)整个主筋为4Φ1821018mm A s =配筋率%6.0%636.0min =>=ρρ满足要求桩身强度:kN R KN A f A f s y c c 691.8866.2364)10183003604003.140.1(0.1)(=>=⨯+⨯⨯⨯=+ϕϕ满足要求七,桩顶作用验算7.1中心受压计算KN G F 6.32996.30929902015.24.20.32990=+=⨯⨯⨯+=+kN n G F N 9.82446.3299==+= kN R N o 69.8869.8249.8240.1=<=⨯=γ7.2偏心荷载计算KN KN M n G F N i6.5812.106875.0475.0103046.329)(22maxmin max =⨯⨯±=⨯±+=∑∑γγ 0,03.10642.112.1068min max >=≈=N KN R KN N o o γγ满足要求八,承台设计8.1承台尺寸柱插入深度1000mm ,柱底与杯底距50mm ,承台厚1450mm ,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二级钢,台底保护层厚100mm8.2冲切承载力验算承台底面在45°范围之内,可不进行冲切验算8.3 受弯计算由桩受力可知,2.1068max KN N =平均受力KN N 9.824= KN n G N N j 8.99046.3092.1068max max =-=-= KN n F n G N N j 5.74742990===-= 承台1-1截面处最大弯矩m KN y N M j ⋅=+⨯==64.792)24.02.0(6.19812max 22175)1001050(3009.0792640009.0mm h f M A o y s =-⨯⨯== 选配15Φ14221752308mm A s >=承台2-2截面处最大弯矩m KN y N M j ⋅=+⨯==64.792)24.02.0(6.19812max 选配15Φ14221752308mm A s >=8.4受剪承载力计算mm a y 200=,mm a x 200=,3.015.01350200<====o x y x h a λλ 取2.03.012.0,3.0=+==λβλ ○1KN h f f o y c 4.92661035.14.23.142.06=⨯⨯⨯⨯=β KN v o 4.92666.19818.99020.1<=⨯⨯=γ○2KN h f f o y c 115831035.133.142.06=⨯⨯⨯⨯=β KN v o 115836.19818.99020.1<=⨯⨯=γ。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基础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基础桩的受力原理、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基础桩的检测与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基础桩知识,分析桥梁工程中基础桩的选择与应用。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基础桩的简单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3. 学生能运用检测方法,评估桥梁基础桩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质量观念,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知识基础,对桥梁基础桩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基础桩的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桩概述- 基础桩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基础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基础桩受力原理- 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桩身强度及稳定性分析3. 桥梁基础桩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桩径、桩距的确定- 桩基施工图的绘制4. 桥梁基础桩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制桩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 桥梁基础桩检测与验收- 检测方法与技术- 验收标准与程序- 桩基工程质量评定6. 案例分析与讨论- 现有桥梁基础桩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 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 素填土, 层厚约1.5m, 稍湿, 松散, 承载力特性值fak=95kPa(号土层: 淤泥质土, 层厚3.3m, 流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65kPa。
(号土层: 粉砂, 层厚6.6m, 稍密, 承载力特性值fak=110kPa。
(号土层:粉质黏土, 层厚4.2m, 湿, 可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165kPa。
(号土层:粉砂层, 钻孔未穿透, 中密-密实, 承载力特性值fak=28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3.1和表3.2所示.表3.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孔隙比e含水量W(%液性指数I L标准贯入锤击数N压缩模量Es(MPa)素填土---- 5.0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粉砂0.81 27.6 -14 7.5 ❍粉质黏土0.79 31.2 0.74 -9.2 ⏹粉砂层0.58 --31 16.8表3.2 桩的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土层编号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3.5m。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 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 横向承重, 柱网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3.3所示, 该表中弯矩MK 、水平力VK 均为横向方向。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3.4所示, 该表中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
表3.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K(kN)MK( kN.m)V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2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3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4 1875 2160 2080 205 204 213 139 149 1345 2040 2280 2460 242 223 221 145 158 1486 2310 2690 2970 275 231 238 165 162 1537 2568 3225 3170 293 248 247 174 179 1658 2670 3550 3410 299 264 256 183 190 1709 2920 3860 3720 304 285 281 192 202 19110 3130 3970 3950 323 302 316 211 223 230题号FK (kN)MK( kN.m)VK(kN)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桩基础在工程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承载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等特质。
因此,优质的桩基础设计是建筑物的基础,在建设项目中有重要的地位。
针对桩基础课程设计,从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设计依据、设计流程、施工技术等方面来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框架。
一、理论基础知识桩基础知识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地质学和力学知识,包括地质地基及其特性,地质力学原理、基础桩的类型和性能、桩的结构和形成机制、桩的试验方法等内容。
二、基本原理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有三个方面:1)地质力学原理:桩基础设计要考虑地质地基和地质力学特性,充分发挥桩基础特性,承载力和稳定性。
2)桩设计原理: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尺寸、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以保证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研究原理:在设计基础桩时,要利用各种研究方法,最多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
三、设计依据桩基础的设计依据要素有:1)建筑物的荷载和重量:要考虑建筑物的静荷载、动荷载及风荷载等,并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重量,确定桩的尺寸、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
2)地质条件:要仔细调查地质条件,合理判断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并考虑地质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地质力学性质、坡度、深度等。
3)计算原理:要考虑桩基础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挠度等参数,根据计算原理,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四、设计流程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流程包括:1)前期准备:对桩基础设计做初步调研,收集有关资料,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设计分析:测定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尺寸、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等,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进行设计分析;3)施工计划:制定施工计划,包括工程周期安排、人力配置、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等;4)监理管控:对桩基础施工过程进行监理管控,以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1)施工准备:定位桩、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保持孔内湿度、确保桩周围稳定等;2)施工方法:地基支护、桩芯施工、浇筑、桩芯处理等;3)施工质量检测:取样检验、桩芯的分析试验、桩基础抗压实验等。
桩基础课程设计(1)
桩基础课程设计(1)一、概述桩基础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
桩基础不仅具有承受建筑荷载的能力,而且可有效地降低地基沉降,防止地基侧移,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桩基础的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桩基础的深刻理解。
二、课程大纲2.1 桩基础原理•桩基础的定义•桩基础的分类•桩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桩基础的作用2.2 桩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桩基础的荷载-位移特性分析•桩基础的设计参数选择•不同种类桩基础应用场合与设计方法2.3 桩基础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桩基础施工过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传授桩基础的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使学生对桩基础有系统、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包括桩基础的施工现场观摩、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查和实操演练等。
四、考核方法考核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
4.1 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察学生对桩基础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
4.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桩基础施工现场观摩和实操演练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一份通俗易懂的桩基础设计教材•一份桩基础设计软件——STAAD.Pro•一份桩基础施工操作手册六、教学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理解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掌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计算桩基础的荷载-位移特性•熟练掌握桩基础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具备解决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能力七、桩基础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习桩基础课程对建筑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支撑建筑物的重要作用。
在设计桩基础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计算。
一、桩基础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主要用于承载建筑物的重力和水平力。
它通过将桩打入地下,利用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桩端的抗拔力来支撑建筑物。
桩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桩的类型和尺寸、荷载条件等因素。
二、桩基础设计计算书的内容1. 工程背景和设计要求:介绍工程的背景和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物的类型、土壤条件、设计荷载等。
2. 土壤力学参数的确定:确定土壤的力学参数,包括土壤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等,这些参数将用于后续的计算。
3. 桩的类型和尺寸选择:根据土壤条件和设计荷载,选择合适的桩的类型和尺寸,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等。
4. 桩身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类型和尺寸,计算桩身的承载力,考虑桩身与土壤的摩擦力和桩身的抗压能力。
5. 桩端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类型和尺寸,计算桩端的承载力,考虑桩端的抗拔能力和桩端的摩擦力。
6. 桩基础的稳定性分析:对桩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桩身的稳定性和桩端的稳定性,确保桩基础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稳定性。
7. 桩基础的变形分析:对桩基础的变形进行分析,包括桩身的弯曲变形和桩端的沉降变形,确保桩基础在设计寿命内的变形满足要求。
8. 桩基础的设计优化: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优化,包括调整桩的类型和尺寸、增加桩的数量等,以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桩基础设计计算书的重要性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它包含了桩基础设计的各个环节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通过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可以评估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指导工程的施工和监测,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桩基础设计计算书的应用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桥梁的基础设计、码头的基础设计等。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1.桩基础的类型与构造特点
-预制桩
-现场浇筑桩
-混合桩
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度的确定
-桩径的选择
-桩间距的确定
3.桩基础的计算方法
-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群承载力计算
-桩基沉降计算
4.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
-预制桩打桩施工
5.桩基础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背景
-设计与计算方法
-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本章节内容紧密围绕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结合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桩基础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6.桩基础设计所需参数的确定
-桩基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结合
19.桩基础设计的创新思维培养
-设计方案的创新方法
-解决问题的创新策略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20.课程总结与评价
-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效果反馈与改进
本部分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应用和安全质量控制,同时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桩基础与其他基础形式的结合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课程总结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6.桩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应急预案制定
17.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桩基工程的验收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特点。
2. 学生能掌握独立桩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
3. 学生能了解独立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独立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评估独立桩基础的承载能力。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独立桩基础结构,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独立桩基础的基本理论、设计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特点- 桩基础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独立桩基础的构造及组成部分- 桩身材料及其性能要求2. 独立桩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 桩的受力分析及承载机制- 影响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桩基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性分析3. 独立桩基础的设计方法- 桩长的确定- 桩径的选择- 桩间距及排布方式- 桩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4. 独立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桩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桩基础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5. 独立桩基础的优缺点分析- 独立桩基础的优点- 独立桩基础的局限性- 独立桩基础与其他类型基础的比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特点第二周:独立桩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第三周:独立桩基础的设计方法第四周:独立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及优缺点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1.介绍桩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2.阐述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二、设计背景及要求1.工程概况a.工程名称b.工程地点c.工程类型d.工程规模2.设计要求a.设计标准b.设计桩型c.设计桩径d.设计桩长e.设计承载力三、设计过程1.资料收集与分析a.地质资料b.地形地貌资料c.气象资料d.地震资料2.设计计算a.桩基的稳定性分析b.桩基的承载力计算c.桩顶的位移计算d.桩基的沉降计算3.设计优化a.桩数的优化b.桩径的优化c.桩长的优化d.桩型的优化四、设计成果与应用1.设计成果a.桩基布置图b.桩基承载力计算书c.桩基施工图d.桩基设计说明书2.设计应用a.工程实践中的应用b.设计理念的推广c.工程案例分析五、总结与展望1.总结a.桩基础课程设计经验总结b.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展望a.桩基础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b.桩基础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正文:一、引言桩基础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桩基设计任务。
本文以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设计背景、设计要求、设计过程、设计成果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背景及要求本工程为某建筑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工程类型为住宅楼,规模适中。
设计要求包括:设计标准、设计桩型、设计桩径、设计桩长及设计承载力。
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选取了合适的桩型、桩径和桩长,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设计过程设计过程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设计计算和设计优化。
在资料收集与分析阶段,我们充分了解了地质、地形地貌、气象和地震等资料,为后续设计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设计计算阶段,我们根据所选桩型、桩径和桩长,进行了桩基的稳定性分析、承载力计算、桩顶位移计算和沉降计算。
在设计优化阶段,我们对桩数、桩径、桩长和桩型进行了优化,以提高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桩基础的分类、适用范围、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掌握单桩承载力计算、群桩承载力计算和桩身强度计算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桩基础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桩型、确定桩的布置方式、计算桩的承载力和沉降等;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桩基础设计的模拟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使其能够遵循工程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桩基础概述:介绍桩基础的分类、适用范围、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
2.单桩承载力计算:讲解单桩承载力计算的方法,包括摩尔-库仑理论、美国API规范等。
3.群桩承载力计算:介绍群桩承载力计算的方法,包括等效单桩法、系数法等。
4.桩身强度计算:讲解桩身强度计算的方法,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钢筋抗拉强度计算等。
5.桩基础设计实例: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掌握桩基础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桩基础设计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桩基础设计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地操作。
桩基础课程设计范例
桩基础课程设计范例1000字桩基础课程设计范例一、课程背景桩基础作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本课程旨在介绍桩基础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巧,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桩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实战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桩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了解桩基础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发展。
2. 了解桩基础的种类和分类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选用适当的桩型。
3. 熟练掌握桩基础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能够进行桩基础的初选和优化设计。
4. 熟悉桩基础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5. 能够掌握桩基础的监理和质量控制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6.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桩基础的概述2. 桩基础的类型和分类方法3. 桩基础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4. 桩基础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5. 桩基础的监理和质量控制技术6. 桩基础实践案例分析四、课程组织本课程为线下授课,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成绩和实践能力评估。
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实践能力评估占总评成绩的40%。
实践能力评估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估。
六、参考教材1. 谷立华、蒋垚编著. 土木工程基础建设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9.2. 李光玉、叶伟彪编著. 土木工程基础设计与施工[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3. 肖东光、叶伟彪编著. 桩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七、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土木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应对现代建筑工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桩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领域专业人才。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独立桩基础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要求。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掌握桩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熟悉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独立桩基础工程进行设计和计算;–能够分析独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桩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模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使其意识到桩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遵循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独立桩基础的基本概念:介绍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使学生了解桩基础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桩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讲解桩基础的设计过程,包括荷载分析、桩的选型、桩的布置、承载力计算等,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介绍桩基础的施工流程,包括桩的制作、运输、打桩、接桩等,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使学生了解桩基础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4.桩基础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独立桩基础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桩基础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参观桩基试验室,观看桩基试验过程,使学生对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独立桩基础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基础工程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设计资料柱底荷载标准组合:Fk=1403KN,M kx=30kN,H kx=22kNM ky=-42kN H ky=-34kN柱底荷载基本组合=柱底荷载标准组合×1.352.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根据上表土层条件,以碎石混砂层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型号。
桩端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桩入土深度h=0.5+3.5+6+11+1=22m,则桩基有效长度为L=22-2.0=20m.桩基尺寸选择400mm x400mm。
本工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承台用C20级混凝土桩,取f t=1100kPA配置HRB335级ƒy=300N/mm²。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k粘土q s1k=24kpa淤泥q s2k=12kpa淤泥质粘土q s3k=20kpa碎石混砂q s4k=4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 q pk=2300kpa=2300x0.42+4x0.4x(24x2+12x6+20x11+40x1)=976kNK取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Q uk/K=976/2=488kNA-⑦4.确定桩的根数、布桩及承台尺寸 桩距:s=4d=4x400=1600mm,取s=1.6m. 预设承台尺寸:承台的边长a=b=(0.4+0.8)x2=2.4m 。
承台为边长=2.4m 的正方形。
初设承台埋深2m ,承台高度h=1.2m ,桩顶伸入承台50mm ,钢筋保护层取70mm 。
承台的有效高度为:h 0=1.2-0.07=1.13m=1130mm 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
3.34=48822.42.420+1403R G +F ≥n a k K ⨯⨯⨯= 暂取 n=4根。
5.计算桩顶荷载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桩顶平均竖向力:Q k =(F k +G k )/n=(1403+20x2.4x2.4x2)/4=408.35KN<R a =488kN{585.6KN =1.2Ra <416.6KN 400.1KN25.87517.625±408.35=)(4x0.80.81.2)-34+(-42±)(4x0.80.8)1.222+30(±408.35=x ∑x )h H +(M ±y ∑y )h H +M (±Q =Q 222i i k y k y 2i i k x k x k max min =⨯⨯⨯⨯=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是作用于柱底的荷载设计值为: F=1.35F k =1.35x1403=1894.05kN M=1.35M kx =1.35x30=40.5kN =1.35M ky =1.35x -42=-56.7kN H=1.35H kx =1.35x22=29.7kN =1.35H ky =1.35x -34=-45.9kN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桩顶竖向设计值: N=F/n=473.5kN2iik y k y 2i i k x k x max minx ∑x )h H +(M ±y ∑y )h H +M (±N =N=473.5±23.834.9 ={kN kN6.4844.4626.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①柱边冲切计算:冲切力 kN N F F i l 05.1894005.1894=-=-=∑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 β计算 因为h 0=2m 所以=hp β0.9 冲垮比λ与系数β的计算310.013.135.0000===h a x x λ 647.12.0310.084.02.084.0x 00=+=+=λx β310.013.135.0000===h a y y λ 647.12.0310.084.02.084.0y 00=+=+=λy β)(05.1894626413.111009.0)]35.05.0(647.1)35.05.0(647.1[2h f ]a a [20t hp y 0c y 0y 0c 0可以β)(β)(βkN F kN b b l x =>=⨯⨯⨯+⨯++⨯=+++ ②角柱向上冲切,c 1=c 2=0.6m,a 1x =a 0x =a 1y =a 0y =0.35,λ1x =λ0x =λ1y =λ0y =0.310098.12.0310.056.02.056.0098.12.0310.056.02.056.0y 11x 11=+=+==+=+=λλyx ββ)(6.484190413.111009.0)]2/35.06.0(098.1)2/35.06.0(098.1[h f ]a 2/a [max 0t hp 11y 1y 121可以β)(β)(βkN N kN c c x x =>=⨯⨯⨯+⨯++⨯=+++ 7.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 剪跨比与以上冲切跨比相同。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1. 引言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它能够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并传递到稳定的土层中。
本文将讨论桩基础的设计过程。
我们将从桩基础的类型、设计要求、计算方法和施工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桩基础类型桩基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摩擦桩:通过桩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
- 立桩:通过桩与土壤的承载力来传递荷载。
- 预应力桩: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以增加桩体的抗弯能力。
- 钢管桩:由钢管组成的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侧向力能力。
3. 桩基础设计要求在进行桩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 承载力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要求,确定桩的承载力。
- 稳定性要求:确保桩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发生倾覆和滑移。
- 抗浮托要求:应对桩基础可能遭受的浮托力进行抗浮托设计。
- 碰撞考虑:考虑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与其他结构或设备的碰撞情况。
4. 桩的计算方法4.1. 摩擦桩计算方法:摩擦桩的承载力主要由桩侧面土壤的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
根据土的性质和桩的几何形状计算桩的总承载力。
4.2. 立桩计算方法:立桩的承载力主要由桩端的承载力来传递。
根据桩端土壤的性质和桩的几何形状计算桩的总承载力。
4.3. 预应力桩计算方法:预应力桩的抗弯能力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桩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桩的长度和预应力的大小。
4.4. 钢管桩计算方法:钢管桩的设计需要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和钢管的材料强度。
通过计算桩的承载力和桩体的变形来确定钢管桩的设计参数。
5. 桩基础施工步骤5.1. 桩基础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土壤的性质,确定桩基础的类型和设计参数。
5.2. 桩基础施工准备:准备施工现场,测量和标记桩位,并进行土壤勘探。
5.3. 桩基础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的打桩、拔桩或钻孔设桩的工艺。
5.4. 桩基础质量控制:进行桩基础的质量监测,包括钢筋的布置情况、混凝土的振捣和强度的检测等。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原创实用版)目录1.桩基础课程设计的概述2.12 根桩的设计要求3.设计过程与方法4.设计成果与分析5.总结与展望正文【1.桩基础课程设计的概述】桩基础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桩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计算技巧等多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由 12 根桩组成的桩基础,以检验学生对桩基础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12 根桩的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 12 根桩基础,要求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桩的数量:共设计 12 根桩,其中 8 根主桩,4 根副桩。
(2)桩的类型:主桩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副桩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桩。
(3)桩的尺寸:主桩尺寸为φ600mm×3000mm,副桩尺寸为φ500mm ×2500mm。
(4)桩的基础深度:主桩基础深度为 20 米,副桩基础深度为 15 米。
(5)桩的布置方式:主桩布置间距为 5 米,副桩布置间距为 3 米。
【3.设计过程与方法】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类型、尺寸、基础深度等设计参数。
(2)选型与方案比选:对可选的桩类型进行方案比选,从经济性、技术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方案。
(3)桩基础设计计算:根据选定的方案,进行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包括桩的承载力、沉降量、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
(4)绘制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计算结果,绘制桩基础的设计图纸,包括桩的布置图、详图等。
【4.设计成果与分析】经过以上设计过程,我们得到了 12 根桩的桩基础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计算,该方案在承载力、沉降量、稳定性等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5.总结与展望】本次 12 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桩基础设计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下土层中。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的桩基础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如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2. 桩的数量和布置: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桩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计算出桩的适宜直径和长度,以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
4. 桩的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5. 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根据选定的桩基础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6. 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尺寸和材料特性,计算桩基的承载力,以确保桩基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7. 桩基的沉降和变形计算:根据桩的尺寸和地质条件,计算桩基的沉降和变形,以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 桩基的施工监测和验收:对桩基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验收,以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的桩基础设计涉及到桩的类型选择、数量和布置、直径和长度、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承载力计算、沉降和变形计算以及施工监测和验收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桩基础,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理解其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桩基础的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桩基础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桩基础施工技术,了解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桩基础设计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树立从事工程建设的职业理想;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工程实践中沟通、协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基础工程课程的实践环节,以桩基础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桩基础概述:介绍桩基础的定义、分类、构造及其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桩的分类及特点;- 桩基础的构造及受力特点。
2. 桩基础设计原理:讲解桩基础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及步骤,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桩基础设计的基本步骤;- 桩基础设计的方法。
3. 桩基础施工技术:阐述桩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桩基础施工工艺;-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淮南cfg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淮南cfg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淮南CFG桩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 学生能掌握CFG桩的力学性能,了解其与其他类型桩的差别。
3. 学生能了解淮南地区地质特点及其对CFG桩基础工程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简单的CFG桩基础设计。
2. 学生能通过计算软件,完成CFG桩基础的受力分析和施工模拟。
3.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CFG桩基础施工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其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
2. 学生能意识到工程实践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严谨、务实的工程素养。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合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信心。
本课程结合高中土木工程专业课程,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CFG桩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CFG桩基础工程概念,讲解其定义、分类及适用范围,参考课本第二章第一节。
2. 详细介绍CFG桩的设计原理,包括桩身材料、几何参数及受力特性,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二节。
3. 分析淮南地区地质特点,探讨其对CFG桩基础工程设计的影响,以课本第四章第三节为参考。
4. 讲解CFG桩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参考课本第三章。
5.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CFG桩基础设计,结合课本第五章。
6. 介绍CFG桩基础受力分析及施工模拟方法,使用计算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参考课本第六章。
7. 教授绘制CFG桩基础施工图的方法,结合绘图工具进行实际操作,以课本第七章为参考。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循序渐进地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CFG桩基础工程相关知识。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课程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ak=95kPa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
号土层:粉砂,层厚,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
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
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和表所示.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图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所示,该表中弯矩M K、水平力VK均为横向方向。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所示,该表中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
题号F K(kN)M K()V 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125617651564172169197123130112 2135019001640185192203126135114 3165020501810191197208132141120 4187521602080205204213139149134 5204022802460242223221145158148 6231026902970275231238165162153 7256832253170293248247174179165 8267035503410299264256183190170 9292038603720304285281192202191 10313039703950323302316211223230题号F K(kN)M K()V K(kN)A 轴B 轴C 轴 A 轴 B 轴 C 轴 A 轴 B 轴 C 轴 1 1580 2630 1910 198 205 241 150 140 138 2 1840 2800 2200 205 210 243 154 145 140 3 2130 3080 2490 210 211 223 164 155 150 4 2320 3310 2780 215 214 238 181 166 174 5 2650 3560 3120 253 228 244 193 175 188 6 2910 3790 3430 286 251 266 204 188 196 7 3230 4180 3750 303 284 274 212 197 208 8 3360 4420 4010 332 315 269 225 224 216 9 3680 4690 4230 371 326 301 233 230 228 103970 5070 4520 393 354 325 242 236 2388、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9、设计依据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二、设计步骤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1)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③层是粉砂,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粉质黏土,所以第④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由于第①层厚,地下水位为离地表,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土层,即承台埋深为,桩基的有效长度即为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时,桩边长取300~400,mm mm 300300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psk i ski PK uk A q l q u Q Q Q sk +=+=∑KN =⨯+⨯+⨯⨯=48.627)1.1606.6453.328(2.1K Q R UK a =K=274.313=a R KN3、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A 轴: KN =1256Fk m Mk .172KN = KN =123Hk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故考虑一定的系数,规范中建议取1.1~1.2, 现在取的系数,即:()根4.41.174.31312561.1n =⨯=⨯≥R F 所以承台底面尺寸取mm 6.26.1⨯4、确定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验算单桩平均竖向力计算:KN=⨯⨯⨯+=+=16.2765205.16.26.11256n G F N k k kKN =≤74.313a k R N单桩偏心荷载下最大竖向力为:KN =⨯⨯⨯++=∑+++=285.3650.140.1)5.1123172(16.2762max ,2j i y k k k x x M n G F NKN =≤488.3762.1m ax ,a k R N由于水平力H k =KN 123较小,可不验算单桩水平承载力。
5、抗弯计算与配筋设计对于承台的进一步设计为:取承台厚,下设厚度为100mm 的混凝土垫层,保护层为50mm ,则h 0=;混凝土强度C25,f t =2/mm N ,钢筋选用HPB235级,f y =2102/mm N 。
在承台计算中,取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A 轴:KN =1580k F m M k .198KN = KN =150k H各桩的竖向平均力:KN ===31651580N _n F k 最大竖向力:KN =⨯⨯⨯++=+=∑75.4210.140.1)5.1150198(316N 22max max j y k x x M n F对于I-I 断面:mx x N M i i i y .45.590N 2max KN ===∑ 钢筋面积:26036758502109.01045.5909.0mm h f M A y y s =⨯⨯⨯=⋅=选用12根直径20mm 的钢筋,A s =37682mm ,平行于x 轴布置。
对于II-II 断面:my N M i i x .6.1893.03162N =⨯⨯==∑钢筋面积:26011808502109.0106.1899.0mm h f M A y x s =⨯⨯⨯=⋅=选用10根直径12mm 钢筋,A s =11302mm ,平行于y 轴布置。
6、承台设计(1)柱的向下冲切验算[]00000)()(2h f a a a b Fl t hp x c y y c x βββ+++≤式中:m a x 55.00= m a y 15.00= 2.0=ox λ 1.20=y β647.085.055.0000===h a x x λ99.02.084.00=+=ox x λβm b c 4.0= m a c 6.0=992.0)800900(80020009.011=----=hp β则 []00000)()(2h f a a a b t hp x c y y c x βββ+++[]85.01270992.0)55.06.0(1.2)5.14.0(99.02⨯⨯⨯+++= KN =6381桩顶平均净反力 KN =316NKN =-=-=12643161580N F F l KN ≤6381 满足条件。
(2)角桩的冲剪验算111121)2()2(h f a c a c N t hp x y x x t βββ⎥⎦⎤⎢⎣⎡+++⨯≤式中:55.01=x a647.0011==h a x x λ 66.02.056.011=+=x x λβ15.01=y a 2.01=y λ4.14.056.01==y βKN ==75.421max N Nl[]85.01270992.0)55.06.0(1.2)5.14.0(99.02⨯⨯⨯+++=抗冲切力KN =1456KN ≤1456max N 符合要求。
(3)承台抗剪验算剪力V 必须不大于抗剪切力,即满足 0b h f V t hS ββ≤ 对于I-I 断面: m a x 55.0=647.00==h a x x λ 06.1175.11=+=x λβ985.0800410==)(h hS β m 6.1b =KN ==⨯=5.84375.2421N 2V m axKN =⨯⨯⨯⨯=180385.06.1127006.1985.0抗剪切力 符合要求。
对于II-II 断面:m a x 15.01=3.0=y λ346.113.075.1=+=β m a 6.2=KN =⨯=⨯=63231622N VKN =⨯⨯⨯⨯=372185.06.21270346.1985.0抗剪力 符合要求。
7、桩身结构设计桩长11m,采用单点吊立的强度进行桩身配筋设计。
吊立位置在距桩顶、桩端平面(L=11m),起吊时桩身最大正负弯矩2max 0429.0KqL M =,其中K=;./7.22.1253.02m kN q =⨯⨯=。
即为每延米桩的自重(为恒载分项系数)。
桩身长采用混凝土强度C30,II 级钢筋,所以:M kN KqL M.22.18117.23.10429.00429.022max=⨯⨯⨯==桩身截面有效高度m h 26.004.03.00=-=06283.02603003.141022.182620=⨯⨯⨯==bh f M c s α9675.0)06283.0211(21)211(21=⨯-+=-+=s s αγ桩身受拉主筋2604.2412603009675.01022.18mm h f M As y s =⨯⨯⨯==γ选用3根直径为10的钢筋,2236mm As =因此整个截面的主筋为6根直径为10的钢筋,2472mm As =配筋率为605.0260300472=⨯=ρ%>4.0min =ρ%。
桩身强度R kN A f A f s y c c >=⨯+⨯⨯⨯⨯=+1.1238)4722602603003.140.1(0.1)(ψϕ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