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ppt
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
![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a61e0c8fc4ffe473368abe4.png)
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重视,逐渐发展成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众多不同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个体与个体之间时刻发生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行为靠社会契约来协调。
经济社会中的任何有组织的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是根据某种契约来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的行为。
当这些社会契约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它们就成为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内容。
然而,这些契约如何达到,其效率如何,它们的经济效用如何得以改进和受到了怎样的限制等,这些都是委托-代理理论关心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6.1 委托——代理的基本概念1.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委托-代理(principal-agent relation)的概念最先源自于法律。
在法律关系中,当A授权B代表A从事某项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发生了。
A称为委托人,B即为代理人。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代理人)以另一个人(委托人)的名义来承担和完成一些事情,更通俗地说,就是委托人出钱或付出相应的代价请代理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现代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Ross,1973)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委托-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
”如今,委托-代理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它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前后,市场参与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掌握信息多,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具有相对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处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也可以这样说,委托-代理是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
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关系:代理人(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一方)因为相对信息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Hart and Holmstrom,1987)。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三: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三:委托-代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11f21c650e52ea55189856.png)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三:委托-代理问题维克里和莫里斯荣获1996年经济学诺奖的原因是他们对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的经济理论所做出的基础性贡献.他俩的研究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个关键领域, 他们使刺激条件. 能力和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学方程式中的因素.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拥有更多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另一方则可称为委托人。
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时,因为代理人的行为具有隐藏性,委托人无法监督代理人的行为,所以,代理人为了追求自己利益而忽视或牺牲委托人利益。
这就是委托人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人问题也称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代理关系和代理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例如,一位农场主雇佣农民耕地,从而形成了代理关系,但农场主很难判断产量低是由于风雨不调引起还是农民偷懒所导致。
同样地,企业所有者聘请经理管理企业,也形成了代理关系,但企业经理关心的目标很可能偏离所有者目标,由于经理的行为具有隐藏性,就很可能产生代理问题。
代理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低效率。
因为代理者的隐藏性行为使得原有的委托代理合约没有得到完全履行,破坏了市场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委托者的角度看,就是解决“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的问题,或者说,是如何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
因此,激励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应该怎样设计一种给予报酬的方法?如果不管产量多少,都付给代理人一笔相同的报酬,他就没有动力努力工作,因此,“大锅饭”不是一种有激励的方法。
适当的激励机制必须让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
信息经济学认为,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同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两个条件。
所谓“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是指吸引代理人参与工作的最低条件。
这就是说,每一代理人有一个“保留收益”,如果他不参与此项工作,他也可能获得一个基本的收益,比如失业救济金等。
代理人如果参与此项工作,他要付出劳动或努力的成本,而且边际成本递增。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课件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0eea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9.png)
委托代理理论的信息结构
信息结构
1.A 委托代理理论的信息结构包括信息对称性、信 息完备性、信息动态性等因素。
信息对称性
1.B 在完美的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
人可以共享所有的信息和知识,代理人的 行为是可观察和可验证的。
信息完备性
1.C 在完备的信息结构下,所有可能影响收益的 信息都是可观察和可获取的,这有助于委托 人更好地评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绩效。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
目录
•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 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机制设计
目录
• 委托代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案例 • 委托代理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 总结与回顾
0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定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 的关系和行为。在这种关系中,委托人将某些决策权和责任 转让给代理人,以实现特定的目标或任务。
信息动态性
1.D 在动态环境下,信息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这可能影响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决策和行为 。
03 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机制设计
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目标一致性
激励机制的设计应确保 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 的目标相一致。
公平性
激励机制应公平对待代 理人,避免产生不合理 的优势或劣势。
激励相容
激励机制应同时满足委 托人和代理人的需求, 实现双赢。
03
目前,委托代理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研究领域 不断拓宽,涉及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02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01
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其 中委托人希望代理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而代理人则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课件
![《委托代理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b8c0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3.png)
通过建立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机制,保护投 资者利益,降低金融风险。
03
具体应用包括:资产定价、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 理等。
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委托代理理论在政府治理中主要应用于解决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和监督问题。
通过建立透明的行政流程和公民参与机制,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信力,减少腐败现象 。
具体应用包括:政务公开、公民问题,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更有效的监督和激励 机制,以降低道德风险。
激励机制的创新设计
未来研究可以在激励机制方面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尝试,以解决委托代 理理论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拓展委托代理理论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探讨委托代理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政治学、社会学等, 以丰富和完善该理论。
05
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案例
总结词
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以及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由于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目标不一致,管理层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 牺牲股东利益,如过度投资、在职消费等行为。
信息不对称
企业内部不同层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管理层可能隐瞒信息 或误导股东,从而影响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结词
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以及 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预防和纠正这种行为。
详细描述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监督和约束的局限 性,代理人可能会出现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为了预防和 纠正这种行为,委托人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 控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代理人的行为监督 和违规惩戒。同时,委托人还需要加强对代 理人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和自律意
第6章委托代理理论II.ppt
![第6章委托代理理论II.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e7d6710b4e767f5bcfce17.png)
6.1 多阶段博弈动态模型
赵乐欢制作历经10天终于于2005.1.11日凌晨基本完成,非常感谢 刘艳艳同本学节第中四,章我及们第讨六论章另,外第两七类章动的态文模档型!,一类是代理人市
场---声誉模型,另一类是棘轮效应模型。 这两类模型给出相反的结论。第一类模型证明在动态
法玛(Fama,1980)认为,激励问题在委托-代理文献中 赵乐欢被制夸作大历了经。10在天现终实于中于,2“00时5.1间.1”1日可凌以晨解基决本问完题成。,但非他常的感解谢 刘艳艳释同与学伦第德四纳章和及罗第宾六斯章泰,英第的七解章释的不文同档。! 法玛强调的是代理
人市场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他认为,在竞争的经理市场 上,经理的市场价值(从而收入)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 绩,从长期来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因此,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经理也有积极性努力工作, 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 未来的收入。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江西财经大学 陶长琪
6.2委托人的首先风险与锦标制度
相对业绩比较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所谓的“锦标制度”.在锦标制
赵乐欢度 制作历经10天终于于2005.1.11日凌晨基本完成,非常感谢 刘艳(艳r同ank学-o第rd四er 章to及urn第am六en章ts),下第,七每章个的代理文人档的! 所得只依赖于他在所
然而,正如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82b)指出的,除非代理 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是完全相关的或者代理人的业绩只能用序数度量, 否则,锦标制度并没有使观测变量包含的信息量得到充分利用,因为 单纯的业绩排序并不是充足统计量.如果将相对排序和绝对业绩变量 结合起来使用,委托人可以进一步改进效率 。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教材(PPT 48页)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教材(PPT 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59595ae6137ee06eef91807.png)
债务 13.00 3.00 3.40 1.20 32.87 77.90 19.69 57.30 31.53 24.20 14.69 19.86 241.18
机构名 状况 称
德
湘火炬控股子公司中国航天火炬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购买1亿元国债资金被挪用
恒
证
合金投资两家控股子公司上海星特浩企业有限公司6400万元国债投资和苏州太湖
模型指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在劳动就业市场 上的作用。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一个人如果 能干的话,则意味着在升学、毕业的过程中能轻而 易举。反之则反。因此,一个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人 会选择攻读较高的学位作为其信号向雇主显示自己 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工资。
(一)受教育的成本
假定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可分为高(H)与低(L) 两类。高能力者对企业的贡献为y=2,低能力者对 企业的贡献为y=1。如果企业对劳动者的能力充分 了解,则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高能力者获得 工资w=2,低能力者获得工资w=1。问题在于,企 业雇佣劳动时对劳动者的能力并不了解,因此必须 借助于一些可信的信号来识别劳动者的能力。而文 凭就是这样一类比较可信的信号。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合同理论——Bolton and Dewatripont
博尔顿 德瓦特里庞 上海三联书店
一门以合同为核心,以博弈论为方法,研究 激励、信息和经济制度的正式理论。
主要解决以下合约问题:如何设计合同解决 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解决合同执 行中的承诺问题,如何在信息不能被证实的 情况下设计合约,以及在合同不能被执行的 情况下如何通过制度的安排提高经济效率
000877
重庆实业
000736
控股或参股金融机构:融资
类别 银 行 类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9c227e6cc17552706220825.png)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若干概念社会契约如何达成,效率如何,以及市场参与者(交易者)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作用等,成为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问题。
1、委托代理关系的涵义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交易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代理理论中广义的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合约。
狭义的代理关系则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合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控制权)。
凡在合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
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Ross,1973)一个人或一些(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
(Jensen&meckling,1976)在公司契约关系中,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被动地接受或拒绝契约形式中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
2、委托代理关系的例子委托人代理人政府垄断信息企业资本家、股东经理证券投资者经纪人保险公司投保人厂商零售商病人医生顾客百货公司生产厂商百货公司选民议员、代表3、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1)单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医生与病人。
(2)单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复合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中央政府与若干家垄断信息厂商。
(3)多个委托人(复合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数千个计算机个人用户与“国联在线”公司。
(4)多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保险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争夺投保人的竞争。
(5)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瞎子背瘸子后,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
4、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P为委托人,A为代理人。
A的行动原则是使其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P必须设计出一种A能够接受的合同,在该合同约束下,P必须根据A的某些行动或操作结果给予A一个收益。
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案例)课后学习
![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案例)课后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22c77a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2.png)
02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提 高
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提高,减 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委托人对代理 人的评估更加准确。例如,公司可以 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和经营报告等。
03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代理人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能实现公 司利益的最大化。例如,股东可以设 立绩效奖励和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
05 信息经济学在解决委托代 理问题中的作用
信息经济学对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贡献
揭示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经济学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在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普遍存在,从而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
理论基础。
提出激励机制设计
信息经济学通过激励机制设计,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一 种有效的手段,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代理人更
感谢您的观看
货币政策中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策略
1 2 3
激励机制设计
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金融机构执行货 币政策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减少道德风险。
信息披露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 称程度,有助于中央银行更准确地评估金融机构 的风险和业绩。
监管和惩罚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以减少策略性行为和逆向选择问题。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银行难以准确评估金融机构 的风险和业绩,可能导致低效的信贷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可能为了自身 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中央银行的行动,导致政 策效果偏离预期。
策略性行为
金融机构可能采取策略性行为,以获得更多 的政策优惠或规避政策限制,导致货币政策 效果受到干扰。
促进市场交易
在市场交易中,信息经济学可以帮助交易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的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 带来的风险,促进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委托代理理论范例》课件
![《委托代理理论范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b8f6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8.png)
针对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关键问题 ,如激励机制设计、信息不对称 等,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以推动该理论的创新发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展
在企业治理领域,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提高企业治理水平,降低代理成本,提升 企业绩效。
在金融领域,探讨如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解决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维 护市场公平和稳定。
在公共管理领域,研究如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政府治理水 平。
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与问题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变化,研究如 何调整和完善委托代理理论以适应新的
挑战和问题。
探讨如何解决委托代理理论在实践中遇 到的问题,如代理人的道德风险、激励
机制的可持续性等。
针对委托代理理论在各领域应用中遇到 的新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人工智能 伦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建立监管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规范市场 参与者的行为。
范例三: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总结词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详细描述
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各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各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导致国际合作受 阻。同时,各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得国际合作更加困难。
金融领域
委托代理理论用于研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探 讨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
政府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用于研究政府和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分析 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和公共服务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
委托代理理论用于研究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 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
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
![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9b634527d3240c8547ef0a.png)
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 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接受 状态
消息
委托人
提供合同
代理人
不接受
自然
状态
代理人
行动努力
代理人:自然选择状态(可能是代理人的类型), 代理人观测到自然的选择,然后选择行动(如向代 理人报告自然的状态)。 委托人: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测自然的选择。
非对称发生在事前(签约前),逆向选择模型; 非对称发生在事后(签约后),道德风险模型。 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 研究不可观测信息的模型称为隐藏信息(或知识)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接受
高
某些可
委托人
提供合同
代理人
选择行动
自然
低
观测的
结果
代理人
不接受
努力或不 努力
代理人: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 某些可观测的结果。 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行动本身和自然本身,只能观测到结果。
一
• 博弈论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信息经济学
给定信息结构,求契约安 排 契约设计理论 问题导向 规范的
给定信息结构,求均衡结果 均衡理论 方法论导向 实证的
注意: 这个区分不宜过分强调。 信息经济学是从研究具体的制度安排中独立发展起来的。
委托-代理理论(I)
一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二 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三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思路和框架 四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
2、习惯上,委托代理理论只是“隐藏行动道德风险”的别称,一般说的委 托-代理理论仅指这类模型。
《委托代理基本模型》PPT课件
![《委托代理基本模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0e216590c69ec3d4bb7511.png)
定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a和自然状态
θ,在任何的激励合同下,代理人总是选择使自
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a,
Cont…
因此,任何委托人希望的a都只能通过代理人的效
用最大化行为实现。换言之,如果a是委托人希望
的行动,aA 是代理人可选择的任何行动,那
么,只有当代理人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
第二讲 委托---代理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委托---代理问题试图模型化如下一类问题:一 个参 与人(称为委托人)想使另一个参与人(称为代理 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 观察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 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外生的随机因素共 同 决定。 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 惩
从选择 aA
中得到的期望效用时,代理人
才会选择a。激励相容约束的数学表述如下:
(IC) u(s(x(a, )))g( )d c(a) u(s(x(a, )))g( )d c(a),a A
Cont…
总结一下,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a和 最大化期 望效用函数,满足约束条件(IR)和(IC)即:
max v( (a, ) s(x(a, )))g( )d
Cont…
我们假定п是a的严格递增的凹函数(即给定θ,代理人工作越努力,产出越高, 但努力的边际产出递减),п是θ的严格增函数(即较高的θ代表较有利的自 然状态)。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s(x),根据观测到的x对代理人 进行奖惩。我们要分析的问题是s(x)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Cont…
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v-N-M期望效用函数分别 为v(п-s(x))和u(s(п))-c(a),其中
委托代理理论 ppt课件
![委托代理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94e494b35eefdc8d33390.png)
风险模型
ppt课件
33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个术语都来 源于保险理论中,它们属于两类典型 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阿罗(1985) 将这两类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分别称 为“隐蔽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 “隐蔽行为”问题(道德风险)
1973年,罗斯(S.Ross)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 上的文章《代理的经济理论:委托人问题》,首次 提出了委托-代理问题。
这一问题最初属于保险研究领域,主要是针对投 保人——承保人之间的关系。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的 概念来源于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自愿委托另一方从 事某种行为并签订合同,委托代理关系即告产生。
对我国而言,提高委托-代理的信任任重道远!
ppt课件
20
二、委托代理理论
ppt课件
21
理论的假设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的发 展只有30余年,主要的学者有Williamson、 Marris与Hart
两个假设: 1.放弃了经营者无私的假设; 2.放弃了完全信息的假设。
委托人、代理人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后的选择(任 何契约都是)
ppt课件
13
几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
法律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甲乙两人达成一 个协议,甲将做某事的权利交给乙,就形成了委 托-代理关系,甲为委托人(principal),乙为代理 人(agent). 本质:委托人要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代理人对委托人的责任:(1)没有许可,不能再代 理;(2)不能把自己放在与委托人利益冲突的地 位;(3)保密责任和诚信责任。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责任:(1)补偿责任;(2) 免除法律责任;留置权。
3委托-代理理论
![3委托-代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2b8abc65ce050876321358.png)
父母
逆向选择 信号传递 信息甄别 买主 雇主 雇主 买主 保险公司
孩子
卖主 雇员 雇员 卖主 投保人
作业状况
产品质量 工作能力 教育水平 质量保证 不同的赔偿方法
目录
• 委托-代理关系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条件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假设条件 – 信息结构 – 均衡契约的形成 – 委托代理中的信仸
委托-代理关系的 含义、特征及其构成条件
• 委托-代理契约均衡必须满足:
– 代理人以敁用最大化原则逅择具体的行劢(代 理人激劥相容约束条件) – 在具有“自然”干预的情况下,代理履行契约 后的收益丌能低二其期望收益(参不约束条件) – 在代理人执行这个契约后,委托人的收益最大 化(委托人收益最大化条件)
• 委托-代理关系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条件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假设条件 – 信息结构 – 均衡契约的形成 – 委托代理中的信仸
• 激劥机制设计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信息结构
– 委托代理博弈的信息结构为丌完全、非对称信 息环境 – 例:三类信息结构
• 每个局中人得5张明牌(牌面朝上),局中人为此下 赌注,二是,拥有最大牌者胜。 • 每个局中人得5张纸牌,其中3张为明牌,2张为暗 牌(牌面朝下)。在没有看各自的暗牌前,局中人 下赌注,然后将暗牌翻转,握有最大牌者赢得赌注。 • 不第事类情况基本相同,只是局中人能够看他们各 自的暗牌,然后再下赌注,当各自的暗牌翻转后, 握有最大牌者胜。
– 由二委托人不代理人乊间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代理 人可以利用两种方式获得对委托人的对策优动地位。
• 一是利用委托人难以观察到的私人信息(如是否有真才实学、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投保后
情况II:损失不发生,
概率0.99,结果 π2=$35000-γK。
0 25000
π1
两种结果之间的转换比率是Δπ2/Δπ1= -γ/(1-γ),相当于价格 比率。
效用函数
——首先,效用依赖于各种可能状态下的结果以及这 些结果出现的概率。假设只有两种状态I和II,相应结 果分别记为π1, π2,各结果出现的概率分别记为p1,p2。 那么,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上例中的U=f(π1,π2 ;p1,p2)=p1π1+p2π2就是期 望效用函数,其中v(π1)=π1,即1单位财富等于1单位效 用。
风险态度
——有些人为可能发生的意外购买保险,减少风险;
有些人则购买彩票,增加风险。这些行为表现出人们 不同的风险态度。
——在彩票一例中,购买彩票使你以0.5的概率拥有$5, 以 0.5 的 概 率 拥 有 $15 , 即 π1=$5, π2=15, p1=0.5, p2=0.5 。不购买彩票,你无风险地拥有$10。
假设房主购买K美元的保险,保险的价格是γ,那 么,需要支付的保险金是γK,那么,他的结果是 以1%的概率拥有π1=$35000-$10000+K-γK, 以99%的概率拥有π2=$35000-γK。 问题是,最优保险数额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也是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问题。 一方面,他的效用水平依赖于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和概 率,即
所以价格比率为 Δπ2/Δπ1= -γ/(1-γ)
最优保险数额的条件是 MRS12=价格比率,
即 -[p1Δv(π1)/Δπ1]/[p2Δv(π2)/Δπ2]=-γ/(1-γ)
令p1=p,那么,
-[pΔv(π1)/Δπ1]/[(1-p)Δv(π2)/Δπ2] =-γ/(1-γ)
理想条件下的结果
要具体求解K的值,我们需要更多条件。首先,保 险公司以概率p赔付数额K,有1-p的概率不赔付。无论 损失是否发生,它都收取保险金γK。这样,保险公司 的期望利润是
MRS12=
ΔU/Δπ1
ΔU/Δπ2
最优保险数额的条件
在我们例子中,U=p1v(π1)+p2v(π2)
MRS12=[ΔU(π1, π2)/Δπ1]/[ΔU(π1, π2)/Δπ2] =[p1Δv(π1)/Δπ1]/[p2Δv(π2)/Δπ2]
因为, π1=$35000-$10000+K-γK, π2=$35000-γK
V(5)
效用函数
期望值
0
5
10 15
财富
风险中立者: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V(15)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V(5)
效用函数
期望值
0
5 10
15
财富
最优保险数额
——和其他场合一样,消费者的最优状态是边际替代 率等于价格比率。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求解效用最大 化问题。
——这里,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关于两种状态下结果的 边际替代率,即
风险消费(contingency consumption)指无法确定结果 的消费。具体消费到什么依赖于某些不可控制的随 机因素,如气候或人设计的随机数发生器。
在上面的例子中,房主的可能损失是$10000,他是 否一定要购买$10000元的保险呢?当然不是。购买保 险的数额是他的选择。不同的保险数额给出不同的结 果组合。
U=f(π1,π2 ;p1,p2)
上例中, 情况I:损失发生,概率p1=0.01,结果是
π1=$35000-$10000+K-γK;
情况II:损失不发生,概率p2=0.99,结果是
π2=$35000-γK。
效用函数
其次,效用函数可以取不同具体形式。如, U=f(π1,π2 ;p1,p2)=π1p1+π2p2. U=π1pπ21-p (Cobb-Douglas 效用函数)。 U=p1lnπ1+p2lnπ2. 在具体分析中,取什么形式的效用函数呢?
例 假设你有机会花$10购买一张彩票。这张彩票中一 等奖概率是0.5,奖金$15,中鼓励奖的概率是0.5,奖金$5。 所以,购买这张彩票,等于把确定的$10变成了一项 不确定的资产。你有50%机会得到$5,50%的机会得 到$15。
不 确 定 性 (uncertainty) 就 是 无 法 确 定 决 策 的 结 果 。 在上述例子中,你无法确定那座房子是否会遭到破 坏;你也无法知道购买彩票将会中哪类奖。
期望效用
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是各状态下结果的效用的 数学期望,即各状态下结果的效用以概率为权重的 加权平均。
U=p1v(π1)+p2v(π2)
这 一 效 用 函 数 也 称 冯 ·诺 依 曼 - 摩 根 斯 坦 ( 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用函数。
U=f(π1, π2;) 其中的π1,π2依赖于他购买保险的数额。 另一方面,他能够选择的结果组合受到保险合约的限 制,类似于前面的预算线。
下面,我们要分别描述他面对的约束条件和效用 函数。
约束条件
假设购买K美元 的保险,他面对的
π2
可能结果是: 情况I:损失发生, 35000
初始状态
概率0.01,结果
即 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那么,你是一个风险回避者。也就是说,在平均结果 相同的资产中,你选择价值稳定者。
人们的风险态度也可以图示如下。
风险回避者: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V(15)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V(5)
效用函数 期望值
0
5
10 15
财富
风险爱好者: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V(15)
期望效用 期望值的效用
第二篇 信息经济学
序
期望效用理论
第五章 委托-代理理论
第六章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
带有不确定性的消费
例:一座房子有可能遭受台风或火灾,损失 $10000 。 如 果 不 发 生 这 类 灾 害 , 这 座 房 子 价 值 $35000。假设灾害发生的概率是P=0.01,那么, 购买这座房子的人将 以1%的概率拥有$25000的财产, 以99%的概率拥有价值$35000的财产。
一张彩票的期望价值=0.5×5+0.5×15=$10。这是 说,如果试验次数足够大的话,购买彩票的平均结果 是$10。但是,假如只有一次试验机会,你选择什么 呢?$10的效用与期望价值为$10美元的彩票的期望效 用相比如何呢?
风险态度
——如果你认为$10美元的效用更大,即 $10的效用>彩票的期望效用0.5×v(5)+0.5×v(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