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eaafbbb4cf7ec4afed0b8.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 .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仅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类,正确;B .根据电解质在水中是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错误;C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错误;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分类方法在化学概念、反应类型中的应用的知识。
2.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2KClO 3+H 2C 2O 4+H 2SO 4= 2ClO 2↑+K 2SO 4+2CO 2↑+2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 2是氧化产物B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C .1mol KClO 3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D .H 2C 2O 4的氧化性强于ClO 2的氧化性【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该反应中C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4价,所以草酸是还原剂,则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正确;B 、该反应中草酸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正确;C 、Cl 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化合价变化1价,则1mol KClO 3参加反应,有1mol 电子转移,正确;D 、该反应中草酸是还原剂,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所以草酸的还原性大于ClO 2的还原性,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测试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测试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5e68c25ef7ba0d4a733bff.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测试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100mL 混合液中,HNO 3和H 2SO 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 和0.1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Cu 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15 mol/L B .0.45 mol/LC .0.35 mol/LD .0.225 mol/L【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92gCu 的物质的量是0.03mol ,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L×0.1L×2+0.4mol/L×0.1L=0.06mol ,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4mol ,则Cu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 3-+8H +=3Cu 2++2NO↑+4 H 2O ,根据所给数据判断氢离子不足,所以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则消耗Cu 的物质的量是0.06mol×3/8=0.0225mol ,所以所得溶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225mol/0.1L=0.225 mol/L ,答案选D 。
考点:考查Cu 与混酸的计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C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正确;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溶液导电性的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错误;C .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错误;D .强电解质是强还是弱,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fdf0f558f5f61fb736664c.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 ℃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由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可知: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可见溴酸银(AgBrO 3)溶解是吸热过程 ,错误;B 、温度升高,溴酸银溶解在水中的微粒运动速度加快,扩散的更快,因此升高温度使其溶解速度加快,正确;C 、60℃溴酸银的溶解度大约是0.6g.则c(AgBrO 3)=" (0.6g÷236g/mol)" ÷ 0.1L =0.025mol/L ,Ksp=c(Ag +)·c(BrO 3-)=0.025×0.025约等于6×10-4,正确;D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比较大,而溴酸银的溶解度较小,所以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正确。
考点:考查难溶物质溴酸银的溶解过程及原理的知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B .乙醇、乙酸和甲醛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C .蛋白质、橡胶和塑料都是天然高分子D .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答案】D【解析】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化学变化;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橡胶有天然也有合成,而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3.已知可逆反应CO(g)+H 2O(g)CO 2(g)+H 2(g)ΔH <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分离出CO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对平衡无影响,不能提高CO 的转化率,错误;B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向是吸热方向,所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减小,错误;C 、增大CO 的浓度只能提高H 2O(g)的转化率,自身转化率降低,错误;D 、分离出CO 2,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O 转化率增大,正确,答案选D 。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d9ca7ef7ec4afe04a1df55.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某混合物X 由Al 2O 3、Fe 2O 3、Cu 、SiO 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A .步骤Ⅰ中减少的3 g 固体一定是混合物B .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C .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X 的成分为Al 2O 3、Fe 2O 3、Cu 、SiO 2D .根据上述步骤Ⅱ可以得出m(Fe 2O 3)∶m(Cu)=1∶1 【答案】D【解析】由于Al 2O 3、SiO 2均和NaOH 反应,所以减少的3 g 固体可能是Al 2O 3、SiO 2或它们的混合物,A 、C 项错误;B 项,Fe 2O 3+6H +===2Fe 3++3H 2O ,2Fe 3++Cu===2Fe 2++Cu 2+, x 2x 2x x160x +64x =(6.4-1.92) g x =0.02 mol减少的质量应为Fe 2O 3和Cu 的混合物。
m(Fe 2O 3)=160×0.02 =3.2 gm(Cu)=1.92 g +64 g·mol -1×0.02 mol=3.2 g 应为1∶1,正确。
2.下列制品与材料类别不对应的是 ABCD玻璃氮化硅陶瓷不锈钢玻璃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B、氮化硅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C、不锈钢是铁、碳等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D、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判断3.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ef9d4dddccda38376bafff.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Cu 溶于稀HNO 3:Cu +2H ++NO===Cu 2++NO 2↑+H 2OB .NaHCO 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 +2H +===CO 2↑+H 2O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 3++4NH 3·H 2O===AlO +4NH +2H 2OD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 CO 2+AlO +2H 2O===Al(OH)3↓+HC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Cu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是NO ,错误;B 、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写成碳酸根离子的形式,错误;C 、氨水是弱碱溶液,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所以不会生成偏铝酸根离子,错误;D 、偏铝酸根离子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判断 2.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BCD研究 目 的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对反应: 2SO 2(g)+O 2(g)2SO 3(g)的影响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温度对反应: N 2(g) +3H 2(g) 2NH 3(g ) ΔH< 0的影响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增大CO 2浓度,对已达平衡的反应:CO(g)+H 2O(g)CO 2(g)+H 2(g)的影响等质量别与足量水反应示 意 图【解析】试题分析:A、P1时反应速率大,所以P1>P2,因为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所以P1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更大,图像不符,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物质的量减小,图像不符,错误;C、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增大CO2浓度,逆反应速率突变,随着平衡的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图像不符,错误;D、K的活泼性大于Na,则反应速率大于Na,K的摩尔质量大于Na的摩尔质量,则等质量的K完全反应生成H2的量少,正确。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d0d9f47f1922791688e8fc.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呈碱性的是 A .Na 2CO 3 B .Na 2SO 4C .NH 4ClD .KAl (SO 4) 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Na 2CO 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正确;B 、Na 2SO 4 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错误;C 、NH 4Cl 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错误;D 、KAl (SO 4) 2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错误。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
2.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B .丙与C 6H 5OH 都含有-OH ,质谱图显示的质荷比最大值相差14,但不属于同系物 C .淀粉、油脂、有机玻璃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乙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题给结构简式分析,甲、乙、丙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正确;B 、丙与C 6H 5OH 都含有-OH ,质谱图显示的质荷比最大值相差14,但丙属于醇类,苯酚属于酚类,不属于同系物,正确;C 、淀粉、有机玻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 、乙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不存在顺反异构体,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3.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关于生活与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海水提取物质不一定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 .大量的氮、磷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C .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生石灰D .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用温水溶解洗衣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从海水提取的物质如水、NaCl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实现。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检测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检测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e17593b0717fd5360cdc57.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检测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答案】A【解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
2.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答案】C【解析】在A 中,能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易被腐蚀;在B 中,食盐水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炒锅和铁铲都是铁碳合金,符合原电池形成的条件,铁作负极,碳作正极,铁易被腐蚀;在C 中,铜镀层将铁球覆盖,使铁被保护,所以铁不易被腐蚀;在D 中,酸雨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铆钉和铜板分别作负、正极,形成原电池,铁易被腐蚀。
答案选C 。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 -1NaOH 溶液:K +、Ba 2+、Cl -、HCO 3- B .0.1 mol·L -1Na 2CO 3溶液:K +、NH 4+、NO 3-、SO 42-C .0.1 mol·L -1 FeCl 3溶液:K +、Na +、I -、SCN -D .0.1 mol·L -1 HCl 的溶液:Ca 2+、Na +、ClO -、NO 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中的HCO 3- 不能再强碱性条件下共存;B 组离子可以在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共存;C 中的SCN -与Fe 3+因生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D 中的ClO -不能再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故选B 。
考点:本题考查的几种离子共存问题。
4.要测定某Na 2CO 3和NaHCO 3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取a 克样品与一定量稀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006815376baf1ffc4fadff.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C .一定条件下,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气,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2NH 3(g) H =-38.6 kJ/molD .一定条件下4 HCl(g)+O 2(g)=2Cl 2(g)+2H 2O(g) ,当1 mol O 2 反应放出115.6 kJ 热量,键能如下表所示,则断裂1 mol H-O 键与断裂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差为31.9 kJ【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在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而在吸热反应中正好相反,错误;B 、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同条件下的H 相同,错误;C 、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物未全部转化为生成物,1mol 氮气完全转化为氨气放出的热量应大于38.6kJ ,所以N 2(g)+3H 2(g)2NH 3(g) H <-38.6 kJ/mol ,错误;D 、1 molO 2 反应放出115.6 kJ 热量,说明该反应的H=-115.6kJ/mol ,根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E H-Cl +498 kJ/mol -(2×243 kJ/mol +4×E O-H )= -115.6kJ/mol ,解得E H-Cl - E O-H ="-31.9" kJ/mol ,正确,答案选D 。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拔高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拔高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3cbd8df121dd36a32d824f.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拔高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 .CH 2F 2的电子式:C .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D .乙炔的最简式:CH【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错误。
B .CH 2F 2的电子式是:;错误;C .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错误;D .乙炔的分子式C 2H 2,所以最简式是CH ,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化学用语的知识。
2.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 2,加人过量NaOH 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
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 2+OH -=HCO 3-B .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Al 3++3HCO 3-=Al(OH)3+3CO 2C .若将CO 2换为NH 3,浓NaOH 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D .上述过程中总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显碱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 2,加人过量NaOH 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
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是因为CO 2+2OH -=CO 32-,CO 2气体消失,气压下降,导致变瘪,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是因为表面氧化膜发生反应:Al 2O 3+2NaOH+3H 2O=2Na[Al(OH)4],然后2Al+2NaOH+6H 2O=2Na[Al(OH)4]+3H 2↑,所以A 错误B 错误;:若将CO 2换为NH 3,浓NaOH溶液换为水,氨气极易溶于水,会出现变瘪的现象,Al 2O 3和Al 溶于强酸强碱,氨水是弱碱,所以不会出现后鼓的现象,C 错误;Na[Al(OH)4]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D 正确。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ed802e4431b90d6d85c733.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将秉持“绿色青奥”这一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环保公共交通工具C.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可缓解电力紧张问题D.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燃料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制造一次性木筷需要大量的树木,影响生态环境,不符合“绿色青奥”这一理念;B、使用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环保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青奥”这一理念;C、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又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的使用,符合“绿色青奥”这一理念;D、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燃料油,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符合“绿色青奥”这一理念。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
2.有机物X、Y、M(M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淀粉―→X―→Y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Y可发生加成反应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答案】B【解析】分析上述转化关系,可确定X为葡萄糖,Y为乙醇,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不能用烧杯灼烧固体,A项错;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B项错;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上层倒出,C项错。
4.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值为A.只能为2B.只能为3C.可能是2,也可能是3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这两平衡为等效平衡。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单元试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单元试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964c4e0b1c59eef8c7b4ec.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单元试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B .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 .A12O 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 Al(OH)3D .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天然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物质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正确;B .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因为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 . A12O 3难溶于水,因此不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 Al(OH)3,错误;D .可以用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蛋白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应用及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知识。
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LCO 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3N AB .1 mol OH -和1 mol -OH (羟基)所含质子数均为9N AC .常温下,100mL 0.1 mol·L -1醋酸钠溶液中含醋酸根的数目小于0.01N AD .50mL18.4 mol·L -1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SO 2分子数为0.46N A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在CO 2分子中含有2个O 原子,而标准状况下,33.6LCO 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因此含有O 原子的个数是3N A 。
正确。
B .OH -和-OH 的质子数都是9.因此1 mol OH -和1 mol-OH (羟基)所含质子数均为9N A 。
正确。
100mL 0.1 mol·L -1醋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于该盐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醋酸根离子水解消耗,因此常温下,100mL 0.1 mol·L -1醋酸钠溶液中含醋酸根的数目小于0.01N A 。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8656713b3567ec102d8aff.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 .OH -+CO 32-+2H +→HCO 3-+H 2O B .2OH -+CO 32-+3H +→HCO 3-+2H 2OC .2OH -+CO 32-+4H +→CO 2↑+2H 2O D .OH -+CO 32-+3H +→CO 2↑+2H 2O【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首先发生①OH -+H +→H 2O ,然后是②CO 32-+H +→HCO 3-,最后是③HCO 3-+H +→CO 2↑+H 2O 。
则①+②即得到OH -+CO 32-+2H +→HCO 3-+H 2O ,A 正确;①×2+②即得到2OH -+CO 32-+3H+→HCO 3-+2H 2O ,B 正确;①+②+③即得到OH -+CO 32-+3H +→CO 2↑+2H 2O ,D 正确;因此C 是可能的,答案选C 。
考点:考查钠的化合物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判断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 2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 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 2,A 正确;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 -,B 正确;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 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 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 +,C 正确;D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ef0a46168884868662d633.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把500ml含有BaCl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2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1B.10(2a-b) mol·L-1C.10(b-a) mol·L-1D.10(b-2a) mol·L-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500mL溶液分成5等分,每份是100mL,第一份溶液说明钡离子的物质的量是amol,第二份溶液说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b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份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是(b-2a)mol,所以原混合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b-2a)mol/0.1L=10(b-2a)mol/L,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2.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有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K+、和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和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答案】C【解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有沉淀和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至少含有CO 32-、SO 32-中的一种,一定含有SiO 32-,一定不存在Al 3+和Mg 2+,一定存在K+,可能存在AlO 2-、SO 42-,当所得溶液继续加氨水时产生沉淀,说明有Al 3+存在,而该Al3+是由AlO2-与过量盐酸反应而转变所得,所以,C 项正确,D 项错误。
若CO 32-、SO 32-同时存在,则气体是一种混合物,A 项错误;溶液中一定不含有Mg 2+,B 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检验和离子推断。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汇编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汇编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110de384254b35eefd3454.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期末考试汇编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1.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下列关于醋酸钾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molCHCOOK的质量为98 g,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相对分子3COOK微粒的质量=98g÷6.02×1023= g,正确;D、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C、一个CH3醋酸钾的物质的量是碳原子物质的量的一半,为0.5mol,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2.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为0;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B.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C.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XD.Y的氧化物能与Z或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W的质子数是8,所以W是O元素;X、Y、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X的原子半径最大,所以X是Na元素;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为0,所以Y是Si元素;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则Z 是Cl元素。
A、Z的非金属性比Y强,所以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错误;B、NaClO中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周期;C、W与X的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W>X,周期;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高氯酸溶液反应,错误,答案选BC。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a6130a67ec102de3bd893c.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物质甲组别A A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也反应,A正确;B、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水,氨气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但氧气与硝酸不反应,B不正确;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氢氟酸与氢氧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与碳酸氢钠反应生化钠发生中和反应,C正确;D、SO2、水和亚硫酸钠,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或碳酸钙、氢氧成CO2化钠和水,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间反应的有关判断2.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A.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C.将8 g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D.将0.1 mol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答案】C【解析】A 项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为1 L ;B 项不能得出c(H 2SO 4)=0.1 mol·L -1;D 项溶质为0.2 mol NaOH 。
3.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 2O H ++OH -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 .向水中加入NaHSO 4溶液B .向水中加入Al 2(SO 4)3溶液C .向水中加入Na 2CO 3溶液D .将水加热到100°C ,使pH =6 【答案】B【解析】加入NaHSO 4溶液,溶液显酸性,但抑制水的电离,不正确;加入Al 2(SO 4)3溶液,Al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同时水解使溶液显酸性,B 正确;加入Na 2CO 3溶液,CO 32—水解显碱性;将水加热促进其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加,但水依然是中性的。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c5abfbbb4cf7ec4bfed033.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B .元素的单质一定是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C .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D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如NaCl 中的Cl 元素处于最低化合价,但是其还原性较弱,故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正确;B .元素的单质可能在自然界就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该选项错误;C .如Fe 2+是阳离子,既可能得电子被还原,也可能失去电子被氧化,阴离子如SO 32-既可能得电子被还原,也可能失去电子被氧化,错误;D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应该看其得到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到电子的多少,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及性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2.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 2)2]与NO 反应生成N 2和另 外2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氧化物。
如图是 CO(NH 2)2与某种烟气中NO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2:1、3:1时,NO 脱除率随温度(t )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尿素脱除NO 的反应为:2CO (NH 2)2 + 6NO =2CO 2 + 4H 2O + 5N 2B .图中a ,对应CO(NH 2)2与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在900℃左右,NO 的脱除率最佳D .NO 的起始浓度为6×10-4mg / m 3,图中a 从A 点到 B 点经过0.8 s ,这段时间内NO 的脱除平均速率为1.5×10-4 mg / (m 3·s)【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题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尿素脱除NO 的反应为: 2CO (NH 2)2 + 6NO =2CO 2 + 4H 2O + 5N 2。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b0cc633b3567ec112d8a3c.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植物油是人体的营养物质B.分馏、干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C.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甲烷、汽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等,A说法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B错误;葡萄糖是单糖,是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酒精是醇类,不是碳氢化合物,D错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本化学用语、化学物质分类、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答案】C【解析】①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不能充当干燥剂;③中基本营养物质应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不是基本营养物质;⑤中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同时,还生成O 2,所以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3.A 元素的阳离子与B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两元素有以下叙述:①原子半径A<B ;②离子半径A>B ;③原子序数A>B ;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 ;⑤A 的正化合价与B 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③④⑤【答案】B【解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阳离子对应的原子比阴离子对应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③正确,①②错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大于4,易得电子,④正确;由MgF 2可知⑤错。
4.某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①Mg 2+、②Al 3+、③Fe 2+、④H +、⑤HCO 3-、⑥Cl -、⑦OH -。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c51ee8bb4cf7ec4bfed026.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A.⑤①②③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②①③⑤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熟悉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考点:酸碱中和滴定2.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3+H2OB.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C.CH3CH2OH CH2=CH2↑+H2OD.+Br2+HBr【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B、乙醇生成乙醚,为取代反应;C、乙醇生成乙烯的反应为消去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D、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3.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CH 2CH 2B .C .CH 2 = C(CH 3)2D .CH 3COH【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 2=CH 2,错误;B.违背C 四价的原则,错误;C .CH 2 = C(CH 3)2 符合物质的结构简式的书写原则,正确;D.原子的书写顺序错误,应该是CH 3CHO ,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简式的书写的知识。
4.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淀粉纤维素 B .蔗糖麦芽糖 C .正丁烷异丁烷 D .果糖葡萄糖【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同分异构体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而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分子式不同故A 选项是错误的考点: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点5.亮菌甲素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等,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 12H 11O 5B .亮菌甲素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 最多能与5molH 2发生加成反应C .1mol 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 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 NaOHD .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 2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 12H 10O 5,故A 错误;B .亮菌甲素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 正确; C.1mol 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 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 ,故C 错误; D .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 2反应后的产物有6个手性碳原子,故D 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c97f18a5e9856a57126030.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 2(g)+O 3(g) N 2O 5(g)+O 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CD升0~3s 内,反应速率为: t 时仅加入催化剂,到达平衡时,仅改变【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该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逆反应的进行,则平衡常数减小,正确;B 、根据图像可知,0~3s 内,反应速率为:v(NO 2)=(1.0-0.4)mol/L/3s=0.2mol/L/s ,单位错误;C 、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错误;D 、若x 为O 2,则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降低,与图不符,错误,答案选A 。
考点:考查对反应的热效应、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判断2.现有浓度均为0.1mol/L 三种溶液:①CH 3COOH 、②NaOH 、③CH 3COO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①中,c(CH 3COO -)=c(H +)B .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CH 3COO -)等于溶液③中的c(CH 3COO - )C .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CH 3COO -)+c(CH 3COOH)=c(Na +)D .溶液①、③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Na +)>c(CH 3COO -)>c(H +)>c(OH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CH 3COOH CH 3COO -+H +,但由于水还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①中,c(CH 3COO -)<c(H +),故A 不正确;B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其中醋酸钠的浓度是0.1mol/L÷2=0.05mol/L ,而③中醋酸钠的浓度是0.1mol/L ,所以混合液中c(CH 3COO -)小于溶液③中的c(CH 3COO - ),故B 错误;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根据质子守恒可知混合液中c(CH 3COO -)+c(CH 3COOH)=c(Na +),故C 正确;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醋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水解程度,导致混合溶液呈酸性,所以c (H +)>c (OH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Na +)+c (H +)=c (OH -)+c (CH 3COO -),所以得c (CH 3COO -)>c (Na +),故D 错误;故选C 。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4d354fcaaedd3383c4d3fc.png)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拔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B .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液润洗,而容量瓶不用待装液润洗C .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 2O 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 溶液。
D .碘单质与食盐的分离常用升华法,而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则常用萃取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汞蒸气有毒,所以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正确;B 、滴定操作中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液润洗,以免待装液浓度减小,而容量瓶不需用待装液润洗,正确;C 、氧化铁不溶于水,所以粉碎后加水溶解后的滤液中不含铁离子,加入KSCN 后溶液不变红,不能说明红砖中不含有氧化铁,错误;D 、碘易升华,可用升华法分离碘单质与食盐,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则常用萃取法,正确,答案选C 。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分离、实验操作的判断2.常温下,对于0.1 mol.L -1pH= 10的Na 2CO 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CO 2,溶液pH 减小 B .加入NaOH 固体,增大C .由水电离的c(OH -) = 1×10-10mol.L -1D .溶液中:c(CO 32-)>c(OH -)>c(HCO 3-)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CO 32-+H 2O ≒HCO 3-+OH -,A.当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PH 值减小,正确;当加入NaOH 固体,水解平衡向逆进行,c(HCO 3-)减小,c(CO 32-)增大,它们的比值减小,错误;C. pH= 10可计算得到c(H +) = 1×10-10 mol.L -1而c(OH -) = 1×10-4 mol.L -1,这个c(OH -)就是水电离出来的,错误;D.溶液中存在CO 32-+H 2O ≒HCO 3-+OH -,H2O ≒H ++OH -,由于水解相对弱,所以此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专题试卷拔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有Al 、CuO 、Fe 2O 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 ,放入500 mL 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2.0 mol/L 的NaOH 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
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A .0.5 mol /L B .1.0 mol/L C .2.0 mol/L D .3.0 mol/L【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守恒,当沉淀完全时最终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设盐酸的浓度为c ,则0.5Lc=0.25L×2.0mol/L ,解得c=1.0mol/L ,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常温下,对于下列电解质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pH =1的溶液中,Fe 3+、I -、NO 3-、K +可以大量共存B .在c(SO )=0.1 mol·L -1的溶液中,Na +、Cl -、H +、Ca 2+可以大量共存C .工业上用过量的NaOH 溶液吸收SO 2:SO 2 + OH - ="=" HSO 3-D .将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中是强酸性溶液,在该溶液中Fe 3+、I -、NO 3-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 组中SO 和Ca 2+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过量氢氧化钠吸收SO2应该生成正盐SO ,C 错误;.将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开始碱过量,所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Al 3++4OH - = AlO 2- + 2H 2O ,D 正确,故选D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离子反应中离子共存问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Fe 3+、Mg 2+、SO 42-、NO 3-B .KNO 3的酸性溶液:Fe 2+、Ca 2+、Al 3+、Cl -C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 +)=1.0×10-10mol·L -1的溶液:NH 4+、Na +、SiO 32-、CO 32-D .透明的溶液:Cu 2+、Fe 3+、NO 3-、MnO 4- 【答案】D【解析】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Fe 3+、Mg 2+不能大量存在,A 错误;B项,溶液中有H +和NO 3-,可将Fe 2+氧化为Fe 3+,B 错误;C 项,该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溶液中SiO 32-、CO 32-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NH 4+不能大量存在,C 错误。
4.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 ℃,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 ℃,沸点为249 ℃,溶解度为0.34 g ;乙醚的沸点为34.8 ℃,难溶于水。
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操作Ⅰ是萃取分液B .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C .操作Ⅱ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D .操作Ⅲ过滤得到产品乙是苯甲酸钾 【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白色糊状物为苯甲醇和苯甲酸钾,加入水和乙醚后,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乙醚中溶有苯甲醇,水中溶有苯甲酸钾,两种液体可用萃取分液法分离。
溶解在乙醚中的苯甲醇沸点高于乙醚,可蒸馏分离。
加入盐酸后生成的苯甲酸为微溶于水的晶体,可过滤分离。
5.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答案】C【解析】A 项,①SiO 2+Na 2CO 3Na 2SiO 3+CO 2↑,SiO 2Na 2SiO 3H 2SiO 3SiO 2;B 项,②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NaCl NaHCO 3Na 2CO 3NaCl ;C 项,N 2不能直接与O 2反应生成NO 2;D 项,④CO 2+C2CO ,CCOCO 2C 。
6.除去NaHC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CO 3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 .加入澄清石灰水D .加入稀盐酸【答案】A【解析】通入足量的CO 2,可以把Na 2CO 3转化成NaHCO 3,即把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7.下列反应中,Q 2>Q 1的是 ( ) A .H 2(g)+F 2(g)=2HF(g) ΔH =-Q 1 kJ·mol -1H 2(g)+Cl 2(g)=2HCl(g) ΔH =-Q 2 kJ·mol -1B .2H 2(g)+O 2(g)=2H 2O(l) ΔH =-Q 1 kJ·mol -1 2H 2(g)+O 2(g)=2H 2O(g) ΔH =-Q 2 kJ·mol -1C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Q 1 kJ·mol -1 NaOH(aq)+CH 3COOH(aq)=CH 3COONa(aq)+H 2O(l)ΔH =-Q 2 kJ·mol -1D .S(s)+O 2(g)=SO 2(g) ΔH =-Q 1 kJ·mol -1 S(g)+O 2(g)=SO 2(g) ΔH =-Q 2 kJ·mol -1【答案】D【解析】选项A 中F 2比Cl 2氧化性强,与氢气反应放热多,因而Q 1>Q 2;选项B 中H 2O(l)→H 2O(g)要吸热,因而Q 1>Q 2;选项C 中CH 3COOH 电离要吸热,因而Q 1>Q 2;选项D 中S(s)→S(g)要吸热,因而Q 2>Q 1。
8.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项A 可以用温度变化来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A 项正确;选项B 说明离子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选项C 是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化学平衡无关,C 项错误;选项D 中浓度与溶液pH 的关系说明浓度对NH 3·H 2O 的电离平衡的影响,D 项正确。
9.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SO 42-的浓度为0.2 mol·L -1,当加入等体积0.2 mol·L -1KOH 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K +的浓度约是(忽略溶液中少量的H +和OH -)( )。
A .0.125 mol·L -1B .0.225 mol·L -1C .0.250 mol·L -1D .0.450 mol·L -1【答案】B【解析】设两溶液均为1 L ,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时,发生的反应为Al 3++4OH -===AlO 2-+2H 2O ,n(AlO 2-)=n(OH -)=×0.2 mol =0.05 mol ,此时溶液中含有K +、AlO 2-、SO 42-,由电荷守恒可得关系式:n(K +)=n(AlO 2-)+2n(SO 42-)=0.05 mol +2×0.2 mol =0.45 mol ,所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K +)=0.225 mol·L -1。
10.有X ,Y 两组原子,对它们结构的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 .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 2和1s 22s 2B .X 原子M 层上只有两个电子,Y 原子N 层上也只有两个电子C .X 原子的2p 亚层上有二对成对电子,Y 原子的3p 亚层上也有二对成对电子D .X 原子的2p 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Y 原子的3p 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 2和1s 22s 2分别为氦元素与铍元素,二者化学性质不相同。
故错误。
B 选项X 原子M 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则该元素为Mg 。
Y 原子N 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则该元素为Sr 。
二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故错误。
C 选项,X 原子的2p 亚层上有二对成对电子,该元素为F 元素;Y 原子的3p 亚层上也有二对成对电子,该元素为Cl 元素,故二者化学性质很相似。
D 选项,X 原子的2p 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B 元素;Y 原子的3p 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该元素为Al 元素,二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考点: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二、实验题11.(1)实验室需要450 mL 0.02 mol/L 酸性KMnO 4标准溶液,现有仪器:① 托盘天平 ② 玻璃棒 ③ 药匙 ④ 200mL 烧杯 ⑤ 量筒,还需要 玻璃仪器才能完成配制,需称量KMnO 4固体 g 。
(2)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KMnO 4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填写编号,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 .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液体到容量瓶并完成定容B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 .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D .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就用来配制溶液E .定容时,滴加蒸馏水,不慎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吸出少量水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3)配平下面的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KMnO 4+□H 2C 2O 4+□H 2SO 4——□MnSO 4+□K 2SO 4+□H 2O+□CO 2↑(4)人体血液里Ca 2+的浓度一般以mg/cm 3为单位。
为测定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 mL ,加适量的草酸铵[(NH 4)2C 2O 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 2O 4)沉淀,将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 2C 2O 4),再用上述标准0.02 mol/L 酸性KMnO 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 2逸出,这时共消耗13.00 mL 酸性 KMnO 4溶液,请计算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为_________mg/cm 3(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500ml 容量瓶(没有500ml 不得分,1分) 胶头滴管(1分) 1.6(3分) (2)A B (2分,漏选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3)2、5、3、2、2、10、8(3分,“1”不写得1分) (4)1.30(3分,写成“1.3”得1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大而近原则,没有450 mL 容量瓶,必须选择500 mL 容量瓶才能完成配液,且计算KMnO 4固体的质量不能用450 × 10-3L×0.02 mol/L×158 g/mol=1.422g≈1.4 g ,而应用500 × 10-3L×0.02 mol/L×158 g/mol=1.58g≈1.6 g ;(2)A 、由n/V=c 、控制变量法可知,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液体到容量瓶并完成定容,对n 无影响,但会使V 变小,则c 偏大,A 正确;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对n 无影响,但会使V 变小,则c 偏大,B 正确;C 、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对V 无影响,但会使n 变小,则c 偏小,C 错误;D 、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就用来配制溶液,对n 、V 均无影响,则对c 无影响,D 错误;E 、定容时,滴加蒸馏水,不慎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吸出少量水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对n 无影响,但会使V 变大,则c 偏小,E 错误;(3)由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可得:;(4)由c•V=n 可知,KMnO 4为0.02 ×13.00 ×10-3mol ;由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2MnSO 4+K 2SO 4+8H 2O+10CO 2↑可知,为0.02 ×13.00 ×10-3×5/2 mol ;由Ca 2+~CaC 2O 4~H 2C 2O 4可知,Ca 2+为0.02 ×13.00 ×10-3×5/2 mol ;由n•M=m 可知,Ca 2+为0.02 ×13.00 ×10-3×5/2 ×40 g =" 0.02" ×13.00 ×10-3×5/2 ×40 ×10 mg ;20.00 mL="20.00" cm 3,则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为 0.02 ×13.00 ×10-3 ×5/2 ×40 ×10/20.00 =" 1.30" mg/c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