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介休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一)1.学校诗社开展“诗中寻美”活动。

下面是小华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0分)自然之美“,枳花明驿墙。

”俯仰之间,落叶繁华,野趣横生。

(温庭筠《商山早行》)(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自暗而明,暮自明而暗,变化生趣。

(欧阳修《醉翁亭记》)(3)“,。

”妙用对偶,鸟欢鱼跃,心旷神怡。

(范仲淹《岳阳楼记》)情志之美(4)“,肯将衰朽惜残年。

”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弥坚。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沉舟侧畔千帆过,。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蕴含哲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汉文有道恩犹薄,。

”溯古思今,千古文人,命运相同。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7)“露从今夜白,。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

(杜甫《月夜忆舍弟》)(8)“,。

”坚定信念,自信昂扬,实现理想。

(李白《行路难》)古诗的美在大自然的草木间,在诗人流动的诗情里。

2.请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诗句填空。

(2分)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点评:月圆人未圆,苏轼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以上两幅书法作品中“,”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韵”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7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初中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25分)(一)诗歌鉴赏(18分)1.一位同学在朗读素材时,对几处字音字形不太确定,请你帮他梳理。

(4分)我从东方来,从(1)汹yǒnɡ▲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艾青《黎明的通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2)摇yè▲,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穆旦《春》我是干瘪的(4)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2)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记忆》汹yǒnɡ▲(2)摇yè▲(2)娉▲婷(4)稻穗▲2.一些意象和典故在新诗、古诗词中都有使用,请你完成梳理(11分)新诗古诗词归纳点评天空含着一个古老的月亮,我含着一颗怀乡的心。

——李少君《远望》(1),(2)。

——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通过写“月”,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我愿我们的生活像一片片白帆,永远寻求不冻的港。

——刘湛秋《帆船》(3),(4)。

——李白《行路难》三首诗都通过写“帆”,表达了作者(10)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啊!——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5),(6)。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两首诗都用了“雪”这个意象,象征生活中的苦难。

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艾青《给太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两首诗都写了“太阳”,情感却截然不同,艾青借歌颂太阳,表达了(11),刘长卿写太阳落山,展现凄凉萧索的氛围,烘托郁郁不得志之情。

樵夫应该还在山中砍柴,对弈仙童,早已不知去处。

2024年统编版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题干: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化(róng huà)沉默(chén mò)轰鸣(hōng míng)B. 草原(cǎo yuán)岩石(yán shí)峰回路转(fēng huí huí zhuǎn)C. 梦魇(mèng yǎn)磕绊(kē bàn)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D. 淹没(yān mò)融洽(róng qià)息息相关(xīxī xiāng guān)2、题干: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爱劳动,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C.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D. 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感冒有显著效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次见到老师总是谦虚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B. 望着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我心中充满了敬意。

C. 经过这次失败,他终于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每周增加一小时的阅读课。

B. 小明在这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仅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还增长了知识。

D. 看着那漫天的烟花,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周安排一节传统文化教育课。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答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调兵遣将(tiáo bīng qiǎn jiāng)C.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 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答案:C解析:A项中“默”应读作“mò”,B项中“遣”应读作“qiǎn”,D项中“恍”应读作“huǎng”,只有C项字形、字音完全正确。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的性格却让人难以接近。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有历史故事。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答案:C解析:A项中“但”前后语义矛盾;B项中“减少使用”搭配不当;D项中“阵阵”与“掌声”搭配不当。

只有C项句子没有语病。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D解析:A项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B项描绘了秋夜的景色;C项表达了人生的欢乐;D项表达了友谊的珍贵。

从表达效果来看,D项最佳。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雕虫小技B. 一丝不苟C. 持之以恒D. 雕梁画栋答案:A解析:A项“雕虫小技”是成语,意为微不足道的技艺;B项“一丝不苟”是成语,意为做事非常认真;C项“持之以恒”是成语,意为坚持不懈;D项“雕梁画栋”是成语,意为建筑物的装饰非常华丽。

只有A项不是成语。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仿佛一位少女在向你微笑。

B. 春天的阳光,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温暖地抚慰着大地。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语文九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语文九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广东华侨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级语文科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伛偻/佝偻篾言/三缄其口矗立/蛀米虫晦暗/谆谆教诲B.髀骨/裨益塞满/顿开茅塞冠冕/冠名擂台/自吹自擂C.拜谒/摇曳折损/不折不扣眼眶/镜框忧戚/休戚与共D.濡养/懦夫天骄/矫揉造作缭绕/瞭望勉强/强词夺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秘诀自惭形秽轻觑抽丝剥茧言不及意大发雷霆B.端详形销骨立嬉闹恩贤者渴走投无路附庸风雅C.驰聘娉娉婷婷贸然鸠占鹊巢强呼不舍李代桃僵D.愕然广褒无垠恣睢不修边幅扭捏做态相得益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阅读网络信息,同学们如果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很容易造成扭曲事实、掩盖真相的悲剧。

B.做学间,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应该心无旁骛,才能有所成就。

C.部分同学国庆节作业没完成,返校交作业时总是随机应变地找一些借口,企图蒙混过关。

D.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月16日报道,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家长对国内枪支暴力的担忧与日俱增,77%的人越来越担心这一问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富有时代感的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也见证了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B.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在线教育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C.近年来,出境游的中国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

D.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5.广东华侨中学初三(1)班举办了“看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8分)(1)下面是班级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宣传标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2分)A.人生有困境,自强是良方。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三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千年的智慧,维系了文化的根脉,推进了文明的传承。

初三学生开展了“墨香字韵话古今”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1-7题。

专题一体悟汉字之美作为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方块字,汉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象意境美,还具有深层的意蕴美。

汉字有形象意境之美。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派生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动作的关联。

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汩汩的水声。

”宗先生的深刻,不仅在于揭示了象形字的形象,而且进一层显现了形声字(占汉字绝大比例)的形象意境美,那种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联觉之中表现出来的美。

汉字有深层意蕴之美。

如在汉字的结构形状中,古代取象于天地间万物,蕴含着自然之美。

在甲骨文中,“虎”有虎形,“鹿”有鹿形,“鱼”有鱼形,“鸟”有鸟形,各示其特征及美,虎之斑纹,鹿之双角,鱼之乐水,鸟之丰羽,反应出各自的意蕴美。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为汉字运用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在处理汉字时面临着诸多困难,有人认为汉字与人工智能扞格难通。

然而,随着研究逐渐增强和技术不断进步,这些困难正在被逐渐克服。

相信汉字的高度表意性,在未来的智能系统中能够发挥巨大优势。

1.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潜”指“隐藏,不露在表面”,应读为“qián”。

B.“汩汩”指“水流动的声音”,应读为“mì”。

C.“蕴含”指“内里含有”,所以“蕴含”一词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示“把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所以“反应”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2.《现代汉语词典》、中“扦”有“金属、竹子等制成的针状物”的意思,“格”有“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的意思。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综合(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8分)文化是地域的líng hún。

青墩文化,底蕴.丰厚。

厚厚的贝壳层,整齐的“干栏式”建筑,成团的炭化稻谷,刻有“原始八卦”的麋鹿角……这蕴含A_____(沧海桑田/江风海韵)的远古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B_____孕育出璀璨瑰丽的现代文明,C_____涵养了先辈们追江赶海的豪迈胸襟。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líng hún 底蕴.积淀.(2)A处应填的词语是(从括号中选择)(2分)(3)请在B处和C处补上恰当的连词,使前后几个分句连起来成为递进复句。

(2分)B C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

B.山东省博物馆推出线上“云观展”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博物馆。

C.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D.青年崇德向善,关乎其人生道路的抉择,更关乎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南冠,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B.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C.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D.社稷,国家。

社,谷神;稷,土地神。

二、名著阅读(5分)5.阅读以下《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

”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

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来。

’叫他略待一待”。

却自槽上鞍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抽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怩.(niē)作态。

B. 我生平最受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tiáo)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qiáng)聒不舍。

C.不要轻觑.(qù)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得力度与广度,挟.(xié)持着我们的精神,使之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D.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guān)玉,头戴纶.(lún)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B.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消骨立。

C.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D.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3.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B.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凤毛麟角....,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D.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精品解析: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怀柔三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题一、基础·运用(共14分)北京城的中轴线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首都新文化风貌。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中轴线,学校组织了“探访中轴名胜,触摸北京文化”语文实践活动。

第一组同学在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撰写了关于中轴线的介绍性文字。

阅读后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如果把北京比作一本书,中轴线无疑就是书脊。

一线牵一城,中轴线上【甲】了北京建筑的精华,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

明清中轴线南起永定门,沿线北行便是正阳门,它的正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御路。

沿着御路北行,天安门巍然屹立。

走过天安门,迎面是端门,之后便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

再往北便依次是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

自永定门起: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东西对称分布。

暮鼓晨钟,古老的报时中心已成历史。

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的建立使壮美的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现代,最终与大自然(róng)为一体。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乙】中华文化的中轴线在新时代依旧风(cǎi)无限。

1. 撰稿的同学对下面的注音和汉字没有把握,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A. 书脊(jǐ)对称(chèng)融为一体风彩B. 书脊(jí)对称(chèn)溶为一体风采C. 书脊(jí)对称(chèng)溶为一体风彩D. 书脊(jǐ)对称(chèn)融为一体风采2. 同学们就【甲】【乙】两处词语的使用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汇集彰显B. 凝结彰显C. 汇集凸显D. 凝结凸显第二组同学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介绍了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

阅读后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

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

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

2024北京通州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通州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23年11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

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9分)为配合“自强不息,志存高远”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公众号连续发布三期相关主题的推送。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任务。

第一期自强不息,国人当如是1.下面是本期正文的部分文字。

阅读后,完成(1)-(3)题。

(共6分)“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

而君子处世,也应遵循..天道,勤勉不懈,间不容发,奋勇进取。

这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晶格。

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乙】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他们自信自立、不屈不挠,既不在困难前续.续叨叨...地抱怨,也没有附庸风雅、矫揉造作....地伪饰,更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地盲从。

面对惊涛骇浪,他们迎难而上,在各个领域创造着奇迹,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守”的“恪”应读gèB.“遵循”应写为“尊循”C.“续续叨叨”应写为“絮絮叨叨”D.“矫揉造作”的“矫”应读jiāo(2)文段中画方框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间不容发B.比比皆是C.附庸风雅D.惊涛骇浪(3)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破折号【乙】句号B.【甲】冒号【乙】句号C.【甲】破折号【乙】冒号D.【甲】冒号【乙】冒号2.本期正文后链接了一条新闻视频,下面是新闻的文字材料。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2023年8月,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洛阳举行。

班级拟召开“相逢洛阳,聚焦省运”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语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小语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4分)同学们,在洛阳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河洛文化摇曳生姿,①(孺濡)养了一代代人。

应天门的华灯璀璨夺目,让我们不经意间瞥见一个王朝的气象万千;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感受时光的千年流转;古城中的唐宫小姐姐绝不②(矫娇)揉造作,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她们的娉婷与自信……这就是省运会要召开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洛阳。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2分)A.yèpiěpīng B.yìpiěpīn C.yèpiēpīng D.yìpiēpīn(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语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省运动会的运动员们远离家乡,来到洛阳,既能欣赏“野芳发而幽香,①”(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美景,也能感受到洛邑古城中“ ②,③ ”(欧阳修《醉翁亭记》)老老少少游人不断的热闹。

赛前他们用李白的“④,⑤”(《行路难(其一)》)鼓励自己,坚定信心,勇敢逐梦。

比赛失利时,他们也不气馁,相信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的,因为“ ⑥,⑦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况且个人一时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份“心旷神怡,⑧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旷达。

3.以下是关于省运会开闭幕式的三则材料,请帮小语完成下面的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省运会开闭幕式的特点。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残羹(gēng)恬静(tián)倾轧(yà)B. 恣肆(zì)暴殄(tiǎn)瑰丽(guī)风骚(sāo)C. 嘹亮(liáo)颔首(hàn)粗犷(guǎng)踌躇(chóu)D. 狡黠(xiá)悲怆(chuàng)恣意(zì)恣睢(su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等。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C.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D. 为了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写作。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我:“你今天去哪里了?”我回答:“我去图书馆了。

”B. 他问我:“你今天去哪里了?”我回答:“我去图书馆了。

”C. 他问我:“你今天去哪里了?”我回答:“我去图书馆了。

”D. 他问我:“你今天去哪里了?”我回答:“我去图书馆了。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C.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D.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等。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答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稳重(wěn zhòng)毅力(yì lì)精彩(jīng cǎi)B. 轰鸣(hōng míng)美丽(měi lì)晶莹(jīng yíng)C. 稳重(wěn zhòng)毅力(yì lì)精彩(jīng cài)D. 轰鸣(hōng míng)美丽(měi lì)晶莹(jīng yìng)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与“汗牛充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满载而归B. 塞翁失马C. 满腹经纶D. 翻天覆地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

B. 他的笑声像夏天的雷声一样响亮。

C.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一样,堆满了智慧。

D. 她的歌声像春天的泉水一样清澈。

答案:A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八千多日”来强调时光的短暂,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珍惜时光,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7.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表现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答案:慈爱、担忧、不舍。

8.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什么?答案: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二练习参考答案九年级语文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 291 10 (本题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1) 1 山雨欲来风满楼(2) 1 赢得生前身后名(3) 2 长烟落日孤城闭燕然未勒归无计(4)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4 老夫聊发少年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俗子胸襟谁识我2 2 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常常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词人的情感。

(任答一点可得2分)3 4 (1)苍茫(2)恪守(3)自惭形秽(4)前仆后继4 2 C“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精雕细刻”指认真细致地加工和刻意追求完美的精神;“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

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5 2 D (否定不当,应把“不再”改为“再次”)6 2 (1)广东省图书馆近期策划系列阅读活动。

2 (2)示例:读江河,我们读出了它日夜奔流的追赶;读大地,我们读出了它生养万物的厚德。

7 2 (1)C3 (2)示例一:我最感谢的人是海伦。

她是我在学校最好的朋友,是个宽容的女孩。

在我受到误解的时候,是海伦安慰我;知识渊博的海伦还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因为海伦,我学会了忍耐;通过阅读,我渐渐戒掉浮躁,学会了平静思考。

示例二:我最感谢的人是谭波尔小姐。

她让我说真话,实事求是地为我辩护,她向劳埃斯先生写信求证我说的是否真实,当她得知真相以后,立即召集全校师生为我洗刷冤屈,她就是我的保护神。

二 41(一) 108 3 (1)同“德”,感恩,感激(2)通“向”,从前(3)益处、好处9 4 (1)(我)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去躲避。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赤壁之战沧海一粟走马观花B. 潜龙勿用惊鸿一瞥融会贯通C. 雕梁画栋指点江山妙手偶得D. 漫天要价欲盖弥彰翻云覆雨2、(1)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a.hú liǎo (__________)b.yí yǒu (__________)c.lǚ jiǎng (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了如指掌。

(了如指掌: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B. 她的书法颇具匠心。

(颇具匠心:形容人的技艺或作品具有独特的构思和技巧。

)C. 他对这次比赛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D. 她的歌声如怨如诉。

(如怨如诉:形容歌声中充满了哀怨和诉说之情。

)4、请根据下列句子,补全相应的成语。

(1)他的计划()周密,几乎没有漏洞。

(2)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大家都()易懂。

(3)面对困难,他从不(),总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 rè)拱手相让(gǒng shǒu xiāng ràng)B. 摧枯拉朽(cuīkū lā xiǔ)落落大方(luòluò dà fāng)C. 豁然开朗(huòrán kāi lǎng)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D.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èng) 蓦然(mù) 踌躇(chóu)B. 瞠目(chéng) 缄默(jiān) 恣意(zì)C. 箴言(zhēn) 缭绕(liáo) 踌躇(chú)D. 踌躇满志(chóu) 缄默不语(jiān) 箴言(zh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

D.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树绿了,秋天的果熟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星星,在夜空中闪闪发光。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树绿了,秋天的果熟了,冬天的雪白了。

D.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星星,在夜空中闪闪发光。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2024北京丰台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丰台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三语文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号。

3.练习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馆,至今已一年有余。

你前往参观后,撰写了一篇探访笔记,向同学们推介这处北京文化新地标。

现在你对笔记文稿进行修改。

1.老师建议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探访笔记”作为副标题。

据此,你拟定笔记的主标题为“看见版本里的中国”,并用正楷字体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探访笔记第一部分国家版本馆布局中国国家版本馆被称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是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承担着培根续脉的文化功能。

建设版本馆,是着眼未来的深远考量。

为了保障古代典籍的安全,中国国家版本馆按照“一总三分”的模式..,在中央总馆(文瀚阁)之外,另设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作为异地灾备馆。

四地四馆,分布在神州大地的东西南北,保.藏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共同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表达。

2.检查文段时,你对加点词的读音或书写有疑惑。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表达的是“考虑,思量”的意思,所以“考量”读为“kǎo liàng”。

B.因为表达的是“事物的标准样式”的意思,所以“模式”中有错别字。

C.因为表达的是“把东西收存起来以免遗失或损坏”的意思,所以“保藏”读为“bǎo cáng”。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拾级而上(shè)B. 踌躇(chóu)C. 恣意(zì)D. 酣睡(h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B. 呕心沥汗C. 沥血以尽D. 沥血以忠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学校决定加强语文教学。

B.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学校决定加强语文教学。

C.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学校决定加强语文教学。

D.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学校决定加强语文教学。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写得真好!”他赞叹道。

B. “这本书写得真好。

”他赞叹道。

C. “这本书写得真好!”他赞叹道。

D. “这本书写得真好。

”他赞叹道。

5.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B.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D.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中。

B.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中。

C.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中。

D.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中。

7. 下列句子中,没有引用错误的一项是()A.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积累。

B.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积累。

C.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积累。

D.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积累。

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A.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2024北京汇文中学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汇文中学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语文学科班级:姓名:学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某校初三年级组织学生开展“故宫文创发展之路”的文化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共同拟写的研究报告。

一、困境与出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藏品高达180多万件,但以往留给参观者的印象却有些尴尬。

“你说你有宏伟的馆舍,但是大部分区域你都不开放;你说你有丰厚的文物藏品,但是绝大部分沉睡在库房里;你说你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观众,但是他们都是目不斜视地从前门走到后门,你就不是真正融入世界的博物馆【甲】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曾这样痛心地说过。

2013年8月,【乙】紫禁城杯【乙】故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首次向社会征集作品,明确了“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主题,奠定了故宫文创的基调:将民族文化借助创意产品融入现代生活。

此后,Q版的故宫娃娃、创意与实用兼具的朝珠耳机、“必购清单”故宫日lì、“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系列产品相继面世,大批年轻粉丝直呼“故宫这波操作有点厉害”“和印象中不一样了”!故宫开始凭借实用性、趣味性并存的文创产品逐渐摆脱了以往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形象,huàn发出了勃勃生机。

1.同学们对划线词语的读音、写法有疑惑,请你帮他们指出判断有误的一项:(2分)A.“馆舍”一词泛指房屋,应读作“guǎn shè”。

B.“日lì”的“lì”是“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表等”的意思,该词应写作“日历”。

C.“曲高和寡”一词原来指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曲”应读作“qǔ”。

D.“huàn发”一词指光彩外现的样子,应写为“涣发”。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上交。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智学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生活因阅读而美丽,人生因阅读而精彩!江海初中拟开展“阅读点亮人生”综合性活动,小语、小文邀你一起读好书,赏风景,品人物,拓视野,丰灵魂。

探究活动一:徜徉书海,润人生底色(25分)小语、小文准备为班级出一期以“书韵飘香”为主题的手抄报。

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卷首语】人生因阅读而A (气象万千/变幻莫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yùncáng 着灼热的理想信仰,炽烈的家国情怀。

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bódà精深;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B ,。

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1.小语为手抄报撰写了上面的卷首语,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从卷首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1分)A处的短语是3.联系语境,在卷首语B处仿写画线句。

(1分),。

4.收集手抄报素材。

(1)小文搜集到下列名句作为“君子自强不息”版块的材料,发现有一项不能体现“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选出这一项(2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题(120分钟150分)一、积累(28分)1.书法史上论及楷书,素有“颜、柳、欧、赵”之说。

“柳”即柳公权,其用笔之法在于心正。

心正笔正,他的书法在唐朝,一时尊为书法圣品,民间曾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结合图片,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体楷书特点的一项是:(B )(3分)A、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B、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结构严谨C、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安排妥贴D、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2.下列词语加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3分)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骇人听闻B.狡黠(xiá)繁琐面面厮觑(qù)尽态极妍C.膂(lǚ)力磐石荒谬(miù)绝伦悲天悯人D.笨拙(zhuō)慰籍断壁残垣( yuán)重峦叠障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 经验告诉我们: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汽车模型。

C.电影《战狼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共享天伦之乐,形成了“社区养老”的模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A、《鱼我所欲也》中“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和“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中的“万钟”都是古代的容器。

B、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C.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D.契诃夫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小说家。

《变色龙》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反动的时期。

5、默写(8分)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②、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③、《渔家傲秋思》声色相称,描写边塞独特奇异风光,渲染边塞萧条肃杀、荒凉寂寥气氛,点明战事紧张的词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歌曲《剑心飞扬》中这样唱到“我用一世风光,换两袖无常,等那剑气淡了马蹄萧萧,冰河离梦遥,百里麾,五十弦,这世间英豪,谁人愿等闲。

人不寐,酒一杯,君王轮回。

了却昨日和明天,是谁。

”这首歌多处化用古诗词名句,请写出三句相关原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或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文学名著。

(1)(3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叫(如意金箍棒),重有一万三千五百斤,本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定海的一块神铁,所以又叫(定海神针)。

水帘洞内的石碣上写着一副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2分)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

那檀溪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紧。

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

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

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

回看之时,追兵近矣,玄德着慌,纵马下溪。

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

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

A.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跃马过檀溪(情节)。

B.却说玄德上得岸来,遇到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也。

道号“水镜先生”,其人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其中“凤雏”是指庞统。

(3)外国名著(3分)“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上文中的“你”是罗彻斯特,“我”是简爱,这段独白表现了主人公的主要是独立自主、追求平等的个性特点。

二、阅读(52分)(一)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7、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B )(2分)A.《龟虽寿》(曹操)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馆》(王维)D.《月下独酌》(李白)8、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4分)比喻(2分)。

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1分),生动形象(1分)。

(或者:对比(2分)。

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1分),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1分)。

)9、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2分),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1分)。

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二)课内文言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1分)A、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木取道,下见小潭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C、夫.战,勇气也夫.环而攻之D、何以.战必以.分人11、曹刿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什么?(3分)答出三点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会掌握战机。

(三)课外文言文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

②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13、翻译句子(4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4、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3分)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15、请根据本文,概括孟子的语言特色。

(4分)①善用比喻,比喻都根据日常生活所设计。

②在修辞上运用对比和排比,增强语势,有说服力。

③在句式上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表达自由奔放,语势更加强烈。

④在语言上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二分)葡萄月令汪曾祺一月,下大雪。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葡萄出窖。

③三月,葡萄上架。

④四月,浇水。

⑤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

池里放满了水。

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⑥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

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

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

《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

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

""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

再浇,果粒就会涨破。

"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

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

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⑦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⑧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

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⑨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⑩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⑾七月,葡萄"膨大"了。

⑿八月,葡萄"着色"。

⒀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⒁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

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

⒂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

我们要去割稻子。

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⒃十一月,葡萄下架。

⒄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⒅下雪了。

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⒆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

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

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

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16、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分)示例1:文章第6引用《图经》(1分),说明中国人早就发现了葡萄藤组织的特别之处(1分),增强了说服力(1分)。

示例2:第6、13段都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形象生动地说明葡萄喝水惊人和九月葡萄园的宁静(2分)。

17、这篇文章的语言和结构都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3分)语言:①大量使用口语,如”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1分)②朴实简洁,又不失典雅,如:“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1分)③善用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

(1分)结构:看似随意,实则疏密有致,详略得当,剪裁精心。

(3分)村庄厉彦林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中国人大都出身农民家庭,成长在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结,怀揣着乡情、乡音、乡韵,思念着乡亲、乡土、乡风,心中总是有着理不清、割不断的乡愁。

②常有人探问:“乡愁,源头在哪?”③答案聚焦于一个普通而简单的词:“村庄!”④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 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心有千结,情有万缕。

村庄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朵云,每间房屋,每棵庄稼,每束秋草,每群牛羊,每缕炊烟,每截恩怨,无不蕴含淡然而永恒的乡愁,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⑤2014年中秋节,我和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与我三个妹妹家相约同行,分别从济南、临沂、日照市出发,又一次集中回到养育我们的那个小山村,那个全国六十多万个建制村中的一个小山村,小得连县里的地图都不舍得标一个点的小山村,看望年迈的爹娘,团圆过中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