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训练一速度的测量与计算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ppt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共28张PPT)
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
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
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点击画面播放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0
0 0 10s 10s 300m 20s
20s
600m 30s
30s 900m
40s 1200m 40s
2.(2013•济南中考)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
过柿子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 m/s,则子弹 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 C ) A.0.1min B.0.1s C.0.1ms D.0.1us
3.(2013•宜宾中考)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
强烈地震,距灾区105 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
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 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 路阻断,经2 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 min到达指定地 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D ) A.126 km/h B.70 km/h
C.52.5 km/h
D.30 km/h
4. 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 m用了8 s的时间,她
的运动速度为( A ) A.6.25 m/s
发展空间“自我评价” 4 题
平均速度是20 m/s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禁止驶入
向左转弯
限制速度
禁止通行
环岛行驶
解除限制速度
限制高度
最低限速
限制质量
禁止鸣喇叭
反向弯路
双向通行
1.(2013•咸宁中考)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 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 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 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B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C.路程相等,位置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变化不同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优质课件(共29张PPT)
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__( 运动 填“静止”或“运动”) 9 的;甲、乙各运动8 m,所用时间相差________s 。
知3-练
2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 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东 ________ 做直线运动,经过6 s甲、乙两物体相距
________m 。 30
所用公式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结果。数字后面 要有单位。
知2-讲
总 结
(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 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这时不 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2)物体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可以用v =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 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 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知2-讲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 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知2-讲
定义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s v t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物
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其运动速度是2.5 cm/s 。
知1-练
2 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 甲 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___ 物体在做匀速 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 s,则匀速直 0.75 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
知3-练
2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 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东 ________ 做直线运动,经过6 s甲、乙两物体相距
________m 。 30
所用公式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结果。数字后面 要有单位。
知2-讲
总 结
(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 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这时不 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2)物体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可以用v =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 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 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知2-讲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 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知2-讲
定义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s v t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物
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其运动速度是2.5 cm/s 。
知1-练
2 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 甲 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___ 物体在做匀速 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 s,则匀速直 0.75 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课件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数据分析
路程/cm 10 20 30 40 50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cm/s) 5 5 5 5 5
4.进一步进行探究
• 用图像表示气泡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cm
o
t/s
结论: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
s
匀速直线运动
t
速度时间图像 (v-t图像)
t
路程时间图像 (s-t图像)
自学指导二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环节三:设计实验
1.原理: v s
2.方法:
t
用刻度值测出SAC的长,同时测出小车从A滑到C
所经历的时间t,用
v s t
算出速度
3.器材:斜面(长木板、小木块)、小车、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0.6
t=4
V= 0.15
S1=0.3
t1=2.5
V1= 0.12
S2=S-S1= 0.3 t2= t- t1= 1.5 V2= 0.2
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大)。
思考:后半段路程时间能直 接测量吗?
不能,当小车行驶到B点时速度 不为0。
20m/s
20m/s
20m/s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不__变____。
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装置:如图
2.测量工具:停表、刻度尺
3.实验原理:v
s t
4.实验操作:保持竖直,让气泡从一端 移向另一端,用停表开始计时,每2秒 记录一次,完成下列表格。
路程/cm 10 20 30 40 50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cm/s) 5 5 5 5 5
4.进一步进行探究
• 用图像表示气泡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cm
o
t/s
结论: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
s
匀速直线运动
t
速度时间图像 (v-t图像)
t
路程时间图像 (s-t图像)
自学指导二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环节三:设计实验
1.原理: v s
2.方法:
t
用刻度值测出SAC的长,同时测出小车从A滑到C
所经历的时间t,用
v s t
算出速度
3.器材:斜面(长木板、小木块)、小车、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0.6
t=4
V= 0.15
S1=0.3
t1=2.5
V1= 0.12
S2=S-S1= 0.3 t2= t- t1= 1.5 V2= 0.2
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大)。
思考:后半段路程时间能直 接测量吗?
不能,当小车行驶到B点时速度 不为0。
20m/s
20m/s
20m/s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不__变____。
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装置:如图
2.测量工具:停表、刻度尺
3.实验原理:v
s t
4.实验操作:保持竖直,让气泡从一端 移向另一端,用停表开始计时,每2秒 记录一次,完成下列表格。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PPT教学课件
全程平均速度:
v3
s3 t3
100m 13s
=7.7m/s
讲授新课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 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
50 m 6 s
50 m
8.3 m/s
7.1 m/s
7.7 m/s
100 m 13 s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 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 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讲授新课
例1:一辆公共汽车以4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前 进,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时用了4分钟,问两站 相距多少米?
已知:v=45km/h=12.5m/s t=4min=240s 求:s
解:由 v = -st 可得
s=vt=12.5m/s × 240s=3000m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讲授新课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5
5
5
5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
v/(m·s-1)
0.02 0.02 0.02 0.02
讲授新课
s/cm
40
30
20
10
0
4
8
12 16 20 t/s
讲授新课
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 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近似成__正____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__不__变____的。
vAB s= AB tAB
v v
vAB ≠ A B
2
讲授新课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50 m
50 m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八年级上课件: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知识点一 例1 1 例2 2 3 例3 4 5 6 ◆作业◎第一阶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11 12 13 14 15 16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同步课堂PPT课件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 度》同步课堂PPT课件
复习:
1、“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动车。小明
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
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C)
A.路旁风景树
B. 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 铁轨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 s t
。
3、小明坐在天津到北京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 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动车为参照物;该车仅
不变 的。
二直线运动,在任 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1)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 快慢都保持不变,即速度不变。
(2)在任何一时刻、任何一时间段和任何一段 路程内、任何一位置处,速度都是相等的,可以 精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特点: (1)在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不 变,快慢程度变化,即速度改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精确的描述物体在某 一时刻、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 在这段时间或这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
3、平均速度:
v s t
总路程
s1+ s2 +s3 t1+ t2+t3
用30min跑完120km的全程,其速度为 240 km/h。
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1、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 注满水,留一气泡,两端封闭。
2、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的 运动,并记录气泡分别到达20cm、40cm、 60cm和80cm位置时的时间,看有什么规律。
例题5:下表是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准点运行时, 由曲靖到安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复习:
1、“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动车。小明
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
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C)
A.路旁风景树
B. 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 铁轨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 s t
。
3、小明坐在天津到北京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 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动车为参照物;该车仅
不变 的。
二直线运动,在任 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1)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 快慢都保持不变,即速度不变。
(2)在任何一时刻、任何一时间段和任何一段 路程内、任何一位置处,速度都是相等的,可以 精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特点: (1)在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不 变,快慢程度变化,即速度改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精确的描述物体在某 一时刻、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 在这段时间或这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
3、平均速度:
v s t
总路程
s1+ s2 +s3 t1+ t2+t3
用30min跑完120km的全程,其速度为 240 km/h。
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1、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 注满水,留一气泡,两端封闭。
2、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的 运动,并记录气泡分别到达20cm、40cm、 60cm和80cm位置时的时间,看有什么规律。
例题5:下表是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准点运行时, 由曲靖到安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件
的,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速度的
大小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知2-讲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 s-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路程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3 )
② v-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速度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4)
知2-导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感悟新知
知2-讲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v= ,
推导公式:路程 s=vt,时间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速度都是相同
0.5 m/s。
0.2 m/s; vBC=_____
______s;v
1
AB=______
感悟新知
知4-练
(4)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
大
越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
变速直线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停表,如果让小
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
路程, t 一定是物体通过路程 s 所用的时间,包括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间歇的时间。
感悟新知
知3-讲
特别提醒: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
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应根据公式 v= ,用总路程除以总
大小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知2-讲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 s-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路程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3 )
② v-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速度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4)
知2-导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感悟新知
知2-讲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v= ,
推导公式:路程 s=vt,时间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速度都是相同
0.5 m/s。
0.2 m/s; vBC=_____
______s;v
1
AB=______
感悟新知
知4-练
(4)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
大
越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
变速直线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停表,如果让小
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
路程, t 一定是物体通过路程 s 所用的时间,包括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间歇的时间。
感悟新知
知3-讲
特别提醒: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
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应根据公式 v= ,用总路程除以总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共19张PPT)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距离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距离
1.相同距离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距离
时间不同距离也不等怎样来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读:米每秒
1km/h和1m/s谁大?
60
60
3600
观察甲乙两小球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甲
乙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快慢都
公式: v s t
单位:m/s、km/h,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不变的运动 运动形式
变速运动:速度快慢不断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平均运动程度快慢
们 的 脸 上 庄 严而肃 穆。最 后,大家 集体拍 照留念 ,走出了 “烈士 陵园” 。 这 次 活 动 对 我们小 学生来 说意义 是重大 的,它强 烈地提 醒着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 来 之 不 易 的 ,是革命 先辈用 热血、 生命创 造的,我 们一定 要好好 珍惜。缅怀革命先烈
,珍 惜 今 天 我 们的美 好生活 。展望 明天,我 们一定 会使祖 国的未 来更加 辉煌!
保持不变。 3、在任何一时刻和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
等的。
(2)图像法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v/(m.s-1)
s/m
25 15
5 0 1 2 3 4 ຫໍສະໝຸດ t/s在v-t图中是水平直线
5 3 1 0 1 2 3 4 5 t/s
在s-t图中是斜线
小结:
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XX祭 扫 烈 士 墓 活动 总结范 文 今 年 的 清 明 节,好像 比往年 要与众 不同,我 们以一 种新的 姿态、 新的行动来迎接了今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距离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距离
1.相同距离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距离
时间不同距离也不等怎样来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读:米每秒
1km/h和1m/s谁大?
60
60
3600
观察甲乙两小球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甲
乙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快慢都
公式: v s t
单位:m/s、km/h,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不变的运动 运动形式
变速运动:速度快慢不断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平均运动程度快慢
们 的 脸 上 庄 严而肃 穆。最 后,大家 集体拍 照留念 ,走出了 “烈士 陵园” 。 这 次 活 动 对 我们小 学生来 说意义 是重大 的,它强 烈地提 醒着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 来 之 不 易 的 ,是革命 先辈用 热血、 生命创 造的,我 们一定 要好好 珍惜。缅怀革命先烈
,珍 惜 今 天 我 们的美 好生活 。展望 明天,我 们一定 会使祖 国的未 来更加 辉煌!
保持不变。 3、在任何一时刻和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
等的。
(2)图像法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v/(m.s-1)
s/m
25 15
5 0 1 2 3 4 ຫໍສະໝຸດ t/s在v-t图中是水平直线
5 3 1 0 1 2 3 4 5 t/s
在s-t图中是斜线
小结:
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XX祭 扫 烈 士 墓 活动 总结范 文 今 年 的 清 明 节,好像 比往年 要与众 不同,我 们以一 种新的 姿态、 新的行动来迎接了今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4张
• 3、视察整条连线有什么特点,是否呈一 直线?直线图像表示气泡做什么运动?
一条过原 点的倾斜 直线
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图像法
•图像法的优点:易于 直观了解物理过程, 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6、实验结论:
(1)、气泡运动的速度 为_5.0cm/s_
(2)、气泡做匀速直 线运动。
路程s/m
匀速运动
时间t/s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 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始终相等。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 的大小是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3、作出速度—时间图象(v-t图像)
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情况
0s
3s
5s 7s
9s
12.5s
0m
15m 35m 52m 70m 100m
实验数据表格
时间/s 2 4 6 8 10
路程 /cm 10.0 20.0 30.0 40.0 50.0
速度/(cm/s) 5.0 5.0 5.0 5.0 5.0
5、进一步研究:用图像来记录数据, 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并找出其中 的规律。在直角坐标中,水平轴代表 时间,沿时间轴每2s竖直画一玻璃管。 请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
三、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 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 等
2、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通过某段路 程(或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 慢程度。
(2)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 或某段路程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4)公式:v=s/t
每个点的 高度表示 了气泡相 对于起始 时刻通过 的路程
• 在直角坐标中,描述气泡 位置的每个点的高度表示 的物理含义:
一条过原 点的倾斜 直线
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图像法
•图像法的优点:易于 直观了解物理过程, 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6、实验结论:
(1)、气泡运动的速度 为_5.0cm/s_
(2)、气泡做匀速直 线运动。
路程s/m
匀速运动
时间t/s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 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始终相等。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 的大小是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3、作出速度—时间图象(v-t图像)
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情况
0s
3s
5s 7s
9s
12.5s
0m
15m 35m 52m 70m 100m
实验数据表格
时间/s 2 4 6 8 10
路程 /cm 10.0 20.0 30.0 40.0 50.0
速度/(cm/s) 5.0 5.0 5.0 5.0 5.0
5、进一步研究:用图像来记录数据, 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并找出其中 的规律。在直角坐标中,水平轴代表 时间,沿时间轴每2s竖直画一玻璃管。 请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
三、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 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 等
2、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通过某段路 程(或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 慢程度。
(2)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 或某段路程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4)公式:v=s/t
每个点的 高度表示 了气泡相 对于起始 时刻通过 的路程
• 在直角坐标中,描述气泡 位置的每个点的高度表示 的物理含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运动与能量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ppt
【点拨】v=st=60.002c0ms×30=0.9 m/s。 【答案】60.00;20;0.9
4.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直__线__运动,在_任__意__相__同__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__相__等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 线运动。
5.【教材改编题】小凯骑自行车经过A、B、C、D、E几个 不同路段,有不同的速度,如图所示是给出的路程- 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在________________段小 凯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________段运动最 快,速度是________m/s。
【点拨】3s时,乙是静止的,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 以甲比乙快。
【答案】C
15.【新题】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声、光、触 等)快速应答的能力。一般人的反应时间在0.2~0.3 s, 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能达到0.1~0.2 s。如图甲所示 是利用直尺测反应速度的实验。直尺竖直放置,零 刻度在下端,被测者把手放在零刻度处,设直尺从 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被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 离和被测者的反应时间如图乙所示。
答案呈现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利用的测量工具有__刻__度__尺___ 和___停__表___。根据测得的路程和时间,可以利用公式 ____v_=__st _____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测量距离时注意: 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一定要估读。
2.【中考•淮安】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 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 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4_._5_0___cm,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__0_._9_0___cm/s。
【点拨】小汽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350 s,小汽车通过
隧道的平均速度
v=st=7
000 350m s Nhomakorabea=20 m/s=72 km/h<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