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项目申请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智能电表项目

申请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行

业对电力的依赖明显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建设逐渐由发电建设向电网建设转移,为实现

清洁能源的开发、输送和消费,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建设高效、清洁、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系统,不断提高其灵活性、安全性及防御能力。

1、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鼓励并

大力发展的领域,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大量支持鼓励该行业发

展的产业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7月发布

《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通知》,该《通知》要求编制智

能电网战略规划,提高输电网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发展智能

配电网,鼓励分布式电源和微网建设,促进能源就地消纳,到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电网体系。2016年智能电网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并成为“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2016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

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预计2020年全社会

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家电网

2016年总体发展目标提出,至2020年建立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用电安全、电力能源调配效率等问题的严重性和自主创新的迫切

性已日益成为电力行业的关注焦点,

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认为,我国能源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

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国际合作,优化能源结构。推动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是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要深入推进

能源市场化改革,理顺电力输配环节。

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智能电网

的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2、电力行业稳步发展

(1)我国年发电量稳步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规模逐年上升,2017年全国发电量共

计62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1%,较2010年的42065.4亿千瓦时

增长49.19%。据国家电网预测,“十三五”期间国内电力需求将与国

民经济实现同步增长,未来电力行业增速仍将维持目前的水平。

(2)电网投资规模逐年增长

智能电网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上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在信

息传输、自动管控、智能互动等领域对传统电网进行了技术升级或创新,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输送、运营、市场和消费等环节进

行持续监测,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进而提高电网的安

全水平、提升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智能电网领域是《国

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规定的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中“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

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投资总额分别为3855.04亿元、4520.75亿

元和4977.0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3.62%,我国电力供应能力、

电网输配电调度能力、能源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际化、

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筑支撑我市转型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拓展网络经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

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

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瞄准重点产业技术瓶颈和产业竞争力提升需求,推进实施联合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提升

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先进工艺水平。

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引领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布局、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

新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

(二)大力拓展网络经济

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产业变革

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拓展网络经济空间。鼓励互

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统一规划布局。

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加快互联网创新要素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渗透,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分享经济形态。

(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双创行动计划,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政策集中发布,向创业者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投资产业基金效益,打造企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

(四)构建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