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预防医学

08口腔 jojo

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的概念可整合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 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WHO 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

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之和

b.龋面均=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面之和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受检人数

患龋病人数×100%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 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受检人数

发生新龋的人数×100%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

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

★牙周健康指数

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ied:OHI-S)

OHI-S只检查6个牙面: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

口腔卫生指数(OHI):检查28颗牙,评价12个牙面

△a.简化软垢指数DI-S (Debris Index-Simplified)

0 = 牙面无软垢

1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 = 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2/3之间

3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DI-S CI-S

△b.简化牙石指数CI-S (Calculus Index-Simplified)

0 = 龈上、龈下无牙石

1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

3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

②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

0 = 龈缘区无菌斑

1 = 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 = 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 = 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

PLI Q-H PLI **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

0 = 牙面无菌斑

1 = 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 = 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

3 = 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不足牙面1/3

4 = 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

5 = 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③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0 = 牙龈健康

1 = 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

2 = 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

3 = 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④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

0=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1=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2=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

3=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

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但颜色改变,而且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

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有自动出血

GI

④★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

6区段指数牙

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牙周袋深度。)

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

b.15-20岁和15岁以下:6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15以下不查牙周袋☆WHO规定:

☆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

☆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

☆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以最重情况记分。

☆以6区段中最高分记分作为个人CPI值。

计分标准为:

0 –牙龈健康。

1–龈炎,探诊后出血。

2 - 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龈袋深度<3.5mm。

3 –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区。龈袋深度4-5mm。

4 –晚期牙周病,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牙周袋≥6mm或以上。

X - 除外区段(少于2颗功能牙)

9 –无法检查(不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