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24be3d4d8d15abe234e86.png)
微课设计模板一、《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课时名教材内容概要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环节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四个步骤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如何正确地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改变,句子通顺创设情境、案例教学、讲授法、游戏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最热的动画片为情景,导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以《熊出没》设置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课堂。
入课堂,认真听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讲授新知实例讲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听讲并思考问题趣。
以实例的形式讲解用法,能保持学生的注意知识小结以学生发言的形式进行小结同学们畅所欲言力。
由学生自我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采用游戏的形式检复习巩固分组比赛,比赛的内容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思考问题,并独立完成句式转换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自主探究自我巩固反问句改提供学习任务单,供学生课下自主巩固为陈述句的转换方法极参与课堂。
提供学习任务单,可以有指向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微学习任务单知识点学科教师李不凡反问句改陈述句班级五年级学生姓名龙飞天学习小组3一、学习指南1.学习主题主题:反问句改陈述句知识点:a.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b.去除疑问词c.把问号改成句号;d.把句子整理通顺2.达成目标◆预习目标初步了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课堂目标(1)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2)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学习方法观看课件,配合使用学习任务单;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游戏教学,竞赛的形式二、学习任务1、观看教学课件自学课件名称:反问句改陈述句;问题:你能说说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吗?2、学习活动与任务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办到吗?——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一定能办到。
三、自我测评(检测学习掌握程度的测试题、习题。
注意宜精不宜泛,不要搞成题海战术)1、有幸得到叶圣陶先生的指导,我的写作怎么会不进步呢?2、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3、这篇作文竟在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怎能不高兴呢?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呢?5、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6、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呢?7、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8、为了人民,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9、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0、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四、反思建议(记录疑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的建议):1.学习疑问(列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或发现未解决的疑难性问题。
期末专题复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e669b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7.png)
期末专题复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具体内容涉及第六章“疑问与反问”部分,着重讲解如何将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反问句改陈述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疑问与反问句子类型的认识,增强句子转换的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规律,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反问句,让学生感受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区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哦,原来是我们一起来学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日子!”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种方法。
a. 删除疑问词。
b. 改变肯定词或否定词。
c. 调整语气词。
d. 变换句式。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依托,逐一讲解四种方法在实际题目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种方法。
2. 例题解析。
3. 随堂练习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难道你不想去公园玩吗?2. 你不是已经写完作业了吗?3. 他这样做,难道不对吗?1.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会不知道吧?2. 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吗?3. 这么美的景色,谁不喜欢呢?2. 答案:a. 陈述句:1. 你想去公园玩。
2. 你已经写完作业了。
3. 他这样做是对的。
b. 转换后的句子:1.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应该知道。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b097e7bb4cf7ec4afed0a3.png)
《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是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本节微课将为学生讲解的是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中的《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陈述句的特点已有了解,但对反问句的特点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1、了解反问句的特点;2、学习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此方法完成相关的句型转换。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录屏软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本环节用时半分钟)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反问句转换陈述句的方法》。
二、了解反问句的特点。
(本环节用时1分30秒)教师逐一讲解反问句的特点,并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反问句的特点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也叫反话或激问。
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就叫反问。
反问句有两种类型(1)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叫否定形式的反问句,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2)不带否定词的反问句叫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三、学习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本环节用时5分钟)1、逐一概括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并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反问句如何转换成陈述句转换步骤:1. 去掉句中的反问词(如:难道、怎能……)和语气词(如:吗、呢……)2. 句中有否定词(如:不、没有),就去掉否定词。
句中没否定词(如:不、没有),就添上否定词。
3. 将反问句的问号改为句号。
2、讲解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例句。
(1)讲解反问转换成陈述句的练习一内容。
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教师逐步讲解转换过程,并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练习一热爱自己的国家陈述句: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
怎能?呢不第一步:去掉句中的反问词“怎能”和语气词“呢”。
第二步:去掉句中的否定词“不”。
第三步:将句末的“?”改为“。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c3b7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7.png)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技巧,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技巧。
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技巧。
教学难点:教授学生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技巧,并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
教学过程:
1.首先,我们要研究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技巧。
技巧一:去掉反问句中的反问词(如“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如“呢”、“吗”等),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将“难道我们能言而无信吗?”改为“我们能言而无信。
”
技巧二: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如“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如“不是”、“不能”、“不会”等)。
例如,将“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改为“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
技巧三: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如“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如“是”、“能”、“会”等)。
例如,将“难道你不能自己回家吗?”改为“你能自己回家。
”
2.为了复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技巧,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例一: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去掉反问词“怎么”和疑问助词“呢”,将问号改为句号,将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
)
改为:你不能这样做。
例二:难道这件事我不知道吗?
去掉反问词“难道”和疑问助词“吗”,将问号改为句号,将否定词“不知道”改为肯定词“知道”。
)。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9ae0bd3b3567ec112d8ab4.png)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名称知识点来源学科教材西师大版年级三年级章节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品读,正确改写句子。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反问句和陈述句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类型□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其他设计思路考试时学生们总是会遇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一开始同学们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情形,我采用谈话导入,讲解,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激发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过程内容画面时间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考试时我们总是会遇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一开始同学们不知所措,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0秒以内二、正文讲解1、认识反问句和陈述句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答案通常就在句子之中。
最大的特点是句末标点是问号。
如:难道我没写作业?你们怎能践踏草坪呢?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有时表示肯定的意思;有时表示否定的意思。
最大的特点是句末标点用句号。
如:今天我值日。
我不会跳舞。
反问句和陈述句虽然句式上不一样,但他们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句意不变。
2、讲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掉疑问词.(如怎么、难道等)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5分钟左右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按照这四个步骤去做,同学们肯定能做出来。
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如:这件事你怎么能不做呢?当我们看到这个句子时,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件事你怎么能做呢?”这时句子与原句意思不一样,但还没有完成,我们不去管它。
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这个句子里的疑问词是“怎么能......呢”,把疑问词去掉,句子就变成了“这件事你做?”句子去掉了疑问词,不应该再用问号,这就是我要做的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微教案)知识讲解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微教案)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ac1eaa4cfc789eb162dc855.png)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微教案)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微教案)一、导入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二、好方法,分四步。
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那要怎样做才能正确呢?首先,我们得认识反问句。
比如在三年级下期的《太阳》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就是个反问句,那么它和陈述句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读一读,我们会发现反问句语气较重,并且能激发人的思考。
但要理解反问句,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改为陈述句了。
接下来我就讲一讲如何分四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第一步:去掉反问语气词(哪、怎么、难道等)。
这个句子里的反问语气词是“哪”,去掉后句子就变成:“这么远,箭能射得到呢?”第二步:把句子中原本表示肯定的词语改为否定词,或者把原本表示否定的词语改为肯定词。
(如有、能、会等改为没有、不能、不会等;反之亦然。
)这个句子中表示肯定的词语“能”变为“不能”,句子就变成:“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呢?”第三步:去掉句末反问助词。
(呢、吗等)去掉这个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句子就变成:“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第四步:问号改为句号。
句子去掉了反问词,不应该再有问号,所以把句子中的“?”变成“。
”。
句子就成:“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这时读读句子有些不通顺,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调整。
句子也就变成:“这么远,箭射不到。
”这也是在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改完后必须检查读一读,以保证句子的正确并且通顺。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变成了陈述句。
掌握了这个方法,以后改反问句为陈述句就简单了!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吧!三、照方法用事例做一做。
难道太阳不是大家的吗?1、去掉反问语气词:太阳不是大家的吗?2、把句中原本表示否定的词语“不是”变成“是”:太阳是大家的吗?3、去掉反问句末的语气助词:太阳是大家的?4、把问句中的“?”改为“。
”:太阳是大家的。
最后读一读,句子通顺,这就改正确了,怎么样,简单吧!四、做一做: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24be3d4d8d15abe234e86.png)
微课设计模板一、《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课时名教材内容概要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环节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四个步骤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如何正确地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改变,句子通顺创设情境、案例教学、讲授法、游戏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最热的动画片为情景,导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以《熊出没》设置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课堂。
入课堂,认真听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讲授新知实例讲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听讲并思考问题趣。
以实例的形式讲解用法,能保持学生的注意知识小结以学生发言的形式进行小结同学们畅所欲言力。
由学生自我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采用游戏的形式检复习巩固分组比赛,比赛的内容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思考问题,并独立完成句式转换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自主探究自我巩固反问句改提供学习任务单,供学生课下自主巩固为陈述句的转换方法极参与课堂。
提供学习任务单,可以有指向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微学习任务单知识点学科教师李不凡反问句改陈述句班级五年级学生姓名龙飞天学习小组3一、学习指南1.学习主题主题:反问句改陈述句知识点:a.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b.去除疑问词c.把问号改成句号;d.把句子整理通顺2.达成目标◆预习目标初步了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课堂目标(1)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2)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学习方法观看课件,配合使用学习任务单;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游戏教学,竞赛的形式二、学习任务1、观看教学课件自学课件名称:反问句改陈述句;问题:你能说说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吗?2、学习活动与任务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办到吗?——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一定能办到。
三、自我测评(检测学习掌握程度的测试题、习题。
注意宜精不宜泛,不要搞成题海战术)1、有幸得到叶圣陶先生的指导,我的写作怎么会不进步呢?2、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3、这篇作文竟在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怎能不高兴呢?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呢?5、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6、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呢?7、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8、为了人民,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9、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0、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四、反思建议(记录疑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的建议):1.学习疑问(列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或发现未解决的疑难性问题。
《反问句变陈述句》教学设计
![《反问句变陈述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f0ff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f.png)
《反问句变陈述句》教学设计第一篇:《反问句变陈述句》教学设计《反问句变陈述句》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了解反问句及陈述句的区别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一、引入课题,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
1.出示“我的发现”句子。
a.这么多的星星,你能数得清吗?b.这么多的星星,我数不清。
2.你发现了什么?(提示:比较这组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3.总结:第一个句子叫反问句,第二个句子叫陈述句,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要强烈得多,它所表达的意思就含在句子中。
4.读句子,加深认识。
二、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其他不同1.反问句中有语气词“难道”“怎么”“吗”“呢”等而陈述句没有。
2.反问句说“能”而陈述句中说“不能”,反问句中说“不知道”而陈述句中说“知道”,也就是说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表述方式上是相反的。
3.反问句末尾是问号而陈述句末尾是句号。
三、总结反问句变陈述句的规律口诀:反问句改陈述句就是“两去两改”,即去反问词,去疑问词,把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把问号改句号!1.把反问句的问号变句号;2.把“吗”“呢”“怎么”“难道”等表示疑问的词去掉;3.把反问句里的“不”去掉。
4.反问句里没有不的添上。
(有“不”去掉,没有“不”添上)5.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四、句子转换练习。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4.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5.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8.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9.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0.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第二篇:《反问句变陈述句》教学设计《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大荔县实验小学张小红教学目标: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学情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01bc0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b.png)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句型特点,了解并掌握二者之间的互换规律。
2.能熟练地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一:自然导入出示课题:《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二:整体感知(一)、什么是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也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
(二)、什么是反问句?1、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
通常答案就在句子中。
2、大部分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疑问助词如:嗯、吗、呢......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3、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朗读时语调较高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三)、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四)、练一练1.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还要去掉否定词,再加上句号。
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再加上否定词和句号。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五)、重点小结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即: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教学设计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f83fa5910ef12d2af9e7d3.png)
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2、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和规律。
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五、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提出学习要求。
1、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定义陈述句和反问句。
(二)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例句:1.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是”改为“是”,去掉“难道”,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是”改为“是”,去掉“难道”,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引导学生归纳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第一步反: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肯定变否定或否定变肯定。
第二步去: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第三步变:把“?”号变成“。
”号。
第四步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三、)幻灯片出示“练一练”(1)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这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四)总结掌握和运用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注意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六)板书设计: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不能改变句子原意)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1.反: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肯定变否定或否定变肯定。
2.去: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3.变:把“?”号变成“。
”号。
4.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妙招》微教案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妙招》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8b91bba1aa8114431d950.png)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妙招》微教案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小学张伟雄【设计理念】1. 针对问题,各个击破。
2. 细致指导,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妙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不同情况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案。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回顾老师在教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总结的“三步走”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二、提出问题按照这种方法,稍不留神,不少同学还会出现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形,那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三、导入新课学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妙招”。
(一)复习:正确认识反问句中的各部分。
例1:这个故事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得流泪呢?例2: 难道这里没有一个陷阱吗?句中的“怎能……呢”和“难道……吗”都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助词;句中“不”和“没有”是否定词(当然,否定词不止这两个,还有其他否定词,如:“没、无、莫、非”等)(二)指导: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妙招情况一:例3: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1.把反问句中的问号当做一个否定词。
2.去掉反问语气中的“怎能……呢”或“难道……吗”3.数否定词个数(问号算第一个否定词)4.当句子中只有问号没有别的否定词时就用第一种方案——“保持平衡法”:去一个加一个(因为去掉问号相当于去掉一个否定词,此时为保持句意,应在前边加一个否定词,最后加上句号。
)情况二:例4: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1.把反问句中的问号当做一个否定词。
2.去掉反问语气中的“难道……吗”或“怎能……呢”3.数否定词个数(问号算第一个否定词)4.当句子中还有别的否定词时就用第二种方案——“一石二鸟法”:去一个再去一个(因为去掉问号相当于去掉一个否定词,此时为保持句意,应在前边再去一个否定词,最后加上句号。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只要能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案改反问句为陈述句就绝不会出现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形。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教案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8e4f0d52d380eb63946d06.png)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实录: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小学语文中非常常见的句子训练内容,也是一个非常难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常常做错。
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够学会的!首先请看到例句1,请把这个反问句读一遍。
“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读得真好!反问句改陈述句时首先将句子中的肯定词改成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成肯定词。
那在这个句子中,你能找到肯定词或者否定词吗?对!这个句子中有否定词“不是”,我们把它改成肯定词“是”。
然后我们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和句末的疑问助词去掉。
在这个句子中,反问语气词是“难道”,句末的疑问助词是“吗”,把这两个词去掉。
接着把问号改成句号,把其他内容照抄下来。
这样,陈述句就改好了。
请大家读一遍。
“这是伟大的奇观。
”真不错,接下来老师看看你们会做这一个吗?例题2,把反问句“我们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刚刚老师讲过: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成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成肯定词。
这个句子中有肯定词“能”,我们将它改成否定词“不能”。
然后把反问语气词“怎么”和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去掉。
接着把问号改成句号,把其他内容照抄下来。
这样,改好后的陈述句就是“我们不能退缩。
”同学们,你们学得真快!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直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
第一步,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成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成肯定词。
第二步,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和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将问号改成句号,其他内容照抄。
掌握了方法,你们肯定做得更好了。
现在老师就要出一些练习题来考考大家了。
1、难道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2、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办到吗?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4、十支万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5、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谢谢大家!。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教案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1e88883d049649b665808.png)
《句型转换之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了解反问句及陈述句的区别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两种句型的比较,了解反问句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完成反问改陈述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你是不是经常会遇到不同句型
的转换练习呢?这节课,我就来讲讲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
法。
二、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
比较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明白前一句是反问句,后一句是陈述句,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
要强烈得多,它所表达的意思就含在句子中。
再看句子: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吗?
这件事我知道。
读读句子加深认识。
三、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其他不同
1、反问句中有语气词“难道”“怎么”“吗”“呢”等而陈述
句没有。
2、反问句说“能”而陈述句中说“不能”,反问句中说“不
知道”而陈述句中说“知道”,也就是说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表述方式上是相反的。
3、反问句末尾是问号而陈述句末尾是句号。
四、总结方法
一是:改一个意思相反的句子。
有“不”去“不”,没“不”
加“不”。
二是:去掉反问句中的“难道”或“怎么”、“吗”或“呢”
等语气词。
三:改问号为句号。
五、练习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2、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六、小结
七、课堂练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3a872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b.png)
(1)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
(2)难道鸟没有气味吗?
(三)、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四步法”.
(四)练习巩固.
设计理念和特色
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利用PPT多媒体敎学,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微課
基本
信息
知识点名称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学科类型及其对象
人教版上册句型转换
时间长度
5分钟
敎学资源与环境
PPT多媒体
敎学目标
1、正确认识什么是反问句和陈述句.
2、掌握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敎学过程
(一)引入課题句改陈述句.
2、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技巧方法.
1、通过例句,正确认识什么是反问句,什么是陈述句.
2.教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四个步骤”.
(1)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怎等)去掉.
(2)去掉句子末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3)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没有”等,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
(4)把“?”改为“.”.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教学设计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c0a0b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3.png)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教学设计引言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反问句是一个常见的语法结构。
当学生学会如何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时,将能够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一、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什么是反问句以及其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2. 学会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刺激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将他们带入教学话题中。
例如,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反问句,并举例说明;- 分享与反问句相关的趣味故事或笑话;- 引导学生思考反问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定义和区别在学生对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概念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解释,并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用途。
3. 解释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规则解释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基本规则,例如将反问句中的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移到句首,并将代词或名词移到句尾。
4. 练习让学生参与一系列有关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练习,以巩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反问句,让学生尝试将其转换成陈述句,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答案。
5. 模仿提供一些简单的对话或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进行模仿,并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例如:- 你不会做饭吗?→你会做饭。
- 你难道忘记了吗?→你忘记了。
6. 拓展应用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并使用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对话。
7.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如何运用反问句和陈述句。
三、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 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反问句到陈述句的转换,并就转换后的句子进行讨论。
2. 书面练习:下发一份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反问句到陈述句的转换,并检查答案。
小学名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名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f982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7.png)
小学名师《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执教者:XXX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反问句,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反问句的特点,如何正确的完成反问句改陈述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时间:5分钟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了解“反问句”。
1、什么是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2、反问句的特点:它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把本来已经确定的思想表达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也是修辞手法当中的一种。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会、能等)改为否定词,或者将反问句中否定词(没有、不会等)改为肯定词。
(2)去掉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3)把问号改为句号。
2、教师归纳总结方法:一找、二去、三改三、研究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1、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十一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中的三句反问句为例,运用“一找、二去、三改”的方法进行句式转换。
4、总结:鼓励多总结多练。
我们今天研究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转换方法,希望孩子们下来多多观察,多多练。
五、教学反思:其实,刚听到微课,真不知道从何入手,一堂课四十分钟,设计的知识点有可能不止一个,但是几分钟的微课?怎么做?哪一个更加适合作为微课的内容呢?我想了很久,决定翻开语文书找找灵感,翻到112页时,突然灵机一动,可以对《扫一室与扫天下》这篇文章中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进行方法指导。
确定好了微课的制作内容,接下来就是设计怎么讲,当然,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所以只能从最基本的入手。
即使自己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因为不会操作,实现不了那种效果,所以最后的成果只能是一些较为基本的操作。
再来就是声音地录制,真正录了之后才知道声音要录得好听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遍发现课件中文字的出场有问题,第二次因为出现了杂音……经过一个小时,终于录完了,结果发现,首页PPT忘打学校和名字了,瞬间奔溃!泪奔啊!这次的微课只讲解了什么是反问句,以及常见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办法,但是因为工夫的关系,没有举行更多的训练,在当前在教学中一定注意多多练,举一反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型√ 问答型 练习型
适用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存在的问题,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出示教学目标,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再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片头
(30秒以内)
同学们好!这节微课重点与大家分享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明确学习目标1.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2.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学科
语文
教龄
微课名称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视频长度
8分6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1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
知识点描述
通过学习,从例题中找到常用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并使学生准确掌握方法。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预备知识
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从而学习改写方法。
60秒以内正文ຫໍສະໝຸດ 解(8分钟左右)第一部分内容:回顾句式,探究方法
列举例句,探究出具体方法。
90秒
第二部分内容: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去掉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 等)。2、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我们用两个字两去来总结; 3、把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 改为肯定词。4、用六个字总结:两去两改一查。
280秒
第三部分内容:检验方法,挑战自我。例句分析及练习。
60秒
结尾(30秒以内)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3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由于是首次尝试“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尽管精心准备,在具体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的我的两点思考:①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练,表达一定要准确,否则既延误了时间又不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②教学设计要多考虑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选择视频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操练,才能提高学生们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