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考点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2019湖南六校联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共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一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0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地下径流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02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是()①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19云南十一校调研]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
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有关人员根据GDP数据来计算27个省会(首府)城市的首位度。
计算方法:省会(首府)城市GDP/非省会(首府)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的GDP。
下图示意我国27个省会(首府)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
读图,回答3~4题。
03我国城市首位度较低的城市大多位于()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边疆地区04成都比济南的城市首位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山东B.成都的行政级别高于济南C.四川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山东D.青岛拉低了济南的城市首位度[2019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三模]英国伦敦东部5 km左右泰晤士河沿岸的道克兰地区原来是一个繁忙的港口,随着其货运需求的降低,港口逐渐衰落。
伦敦的老金融城地区虽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其很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办公条件的需求。
1981年伦敦政府正式在道克兰地区启动新的中心商务区开发计划,历时17年将其建设成为英国的金融新地标,负责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外汇交易。
据此回答5~7题。
05伦敦政府将道克兰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中心主要得益于其()A.地价低廉B.资金充足C.经济基础D.海运便利06伦敦金融新地标的建成能够()A.提升城市等级B.完善产业结构C.扩大港口腹地D.转变区域职能07与老金融城地区相比,推测政府在道克兰地区开发中的优惠政策有()①新城建设不受旧城保护限制②鼓励绿化美化环境③鼓励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④低价转让土地房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9山西晋城一模]行政区划的调整,如行政区中的弱区被合并或撤县(市)设区,会对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9届浙江省高三地理选考复习真题汇编19——城市与环境
2019届高三地理真题汇编(十九)——城市(2014年7月)5.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 .人口空间集聚B .社会经济发展C .用地性质变化D .国家政策推动 (2015年7月)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12、13题。
12.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A )城镇人口数量减少(B )农村人口数量增加 (C )城镇规模不断缩小 (D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3.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是(A )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提高(C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D )务工人员向第一产业回流(2015年1月)读中国和法国城市化进程图,完成29、题。
29.197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 B .农业结构调整 C .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D .城市环境质量提升30.与中国相比,法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 .起步晚B .速度快C .水平高D .城市人口多(2018年6月)下图为某时期我国城乡人口 数量统计图。
完成8、9题。
8.该时期,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 B .交通运输发展C .国家政策支持D .矿产资源开发9.该时期,我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A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B .城市人口数量下降第8、9题图城镇人口农村人口2010年 2011年 2012年(万人)72000 700006800066000 6400062000 60000第12、13题图 53463126201711180255075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2013年1950 19902010法国 中国756751城市化水平(%) (年)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化的标志:C .城镇数量逐年减少D .超过经济发展速度 (2018年4月)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5 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孙洪涛精品文档8页
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和共享我们重绘的2019年高考试题,本群负责人鲁爱华老师与群秘书长张明老师委托哈尔滨一中孙洪涛老师和银川九中杜改余老师,负责将本群重绘的2019年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汇编。
我们在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1群进行了参编人员的征集,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根据专题数目,我们确定了15名参编人员,覆盖10个省份,以本群重绘的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为蓝本,按照统一的编写体例和要求,进行重新组合。
感谢上述老师的辛勤劳动,通过合作我们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友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延伸收获!期待我们以后的深入合作!项目策划人:鲁爱华张明项目负责人:杜改余孙洪涛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2012年7月3日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五人口、城市与城市化〖2019年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2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2019年江苏卷〗图12是2000~2019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3 ~24题。
(双选)23.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4.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2019年广东卷〗 3.老少比=×100。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高频考点练(八) 考查范围:人口与城市建议时间 / 45分钟一、选择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图G8-1为上海市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据此回答1~2题。
图G8-1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数据表(含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 )A.出生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B.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4.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为( )①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②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④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又表现为不同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是城市功能集聚与扩展的空间反映。
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
图G8-2为2003—2012年该城市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G8-25.图示符合该城市中心城区主要的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情况,该功能用地有可能为 (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B.居住用地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D.工业用地6.2003—2012年,该城市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B.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不大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中心是被称为“绿心”的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周围,城镇之间设置有不可侵占的绿地。
2019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2)精品教育.doc
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2) 例1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级别高的城市是________,级别较低的城市是________。
(2)将下列中心地职能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大型百货超市B.星级宾馆C.招待所D.大学E.中学F.大型音乐厅G.电影院北京________________,昌平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等级及其服务功能,联系实际即可解答。
大型百货超市、星级宾馆、大学、大型音乐厅属于高级服务功能,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
【答案】 (1)北京昌平、密云(2)A、B、C、D、E、F、G C、E、G针对训练1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
读江淮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安庆—无为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长丰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庐江—六安—巢湖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合肥—马鞍山—安庆(2)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自然环境优美B.市场广阔C.劳动力量多廉价D.科技力量雄厚解析根据图中不同城市的图例符号和数量多少区分城市等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选C,(2)选D。
第(1)题,注意题干条件是选不正确选项,庐江城市等级低,小学数量少;六安与巢湖为同等级城市,六安小学的数量不一定比巢湖多,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
其他选项根据城市等级规律判断均为正确选项。
第(2)题,科技力量雄厚是形成科技创新城市的依托。
答案 (1)C (2)D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例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级城市的数目:直辖市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________个,地区级城市________个。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题组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019天津文综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图7),回答1—2题。
图7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1.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变化,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比较2004年和2016年的工业用地情况图可知,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2016年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比重大的区域比2004年有所增加,工业功能可能增强,A错误;比较2004年和2016年的居民用地情况图可知,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2016年甲河以北的居住用地比重大的区域比2004年明显增加,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正确;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2016年较2004年工业用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增加较多且集中在南部,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南部,C错误;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2016年较2004年居住用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增加较多且集中在中、北部,说明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中、北部,D错误。
2.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结合上题分析,该城市南部工业比重较大的区域扩展较快,工业向偏南区域集聚,相反,居住功能区域则向中、北部集聚,工业区与居住区向相反方向扩展,增加了人们去工厂上、下班的距离,交通压力增大,需要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D正确。
工业污染扩散,不仅要加强河流水质监测,而且还要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的监测,A错误。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专项五城化与功能区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专项五城化与功能区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单项选择题(2018年高考天津卷) 矿产资源贫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构造表示图,回答4~5题。
1、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A、商业区高度集中,减小了服务范围B、住所区远离海岸,防止了大海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公司联系D、文教区过于分别,降低了服务功能答案: C【分析】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城市商业区集中,但其实不会减小其服务范围;住所区虽远离大海,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简单造成大海污染;文教区分别布局,凑近各处住所区,能够更好地为四周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公司联系。
2、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合布局在图中的A、 a 地B、 b 地答案: D【分析】石化工业会污染大气和水,C、 c 地D、 d 地应布局在城市流行风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凑近外海。
读 (2018 年高考广东卷 ) 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表示图,达成10~11 题。
3、剖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答案: C【分析】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乙模式需要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因此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 知识点8:城市与城市化word版
知识点8:城市与城市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
4.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5.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图),回答6-7题。
6.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7.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浦东地区、雄安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综合功能区,其选址有与老城区相邻和不相邻两种模式。
2019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七单元城市及城市化(2012·高考福建卷)右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2012·高考全国乙卷)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完成下题。
3.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2012·高考江苏卷)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双选)4.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5.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2012·高考重庆卷)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6.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 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2012·高考广东卷)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7~8题。
7.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8.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2012·高考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图形示意 类型 判读方法 横坐标表示距离市中心的 远近, 纵 坐 标 表 示 地 租 水 平;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 距离条件下, 地租水平的数 值㊂ 图中 市 中 心 ( O 处 ) 地 租最高; 从市中心延伸出来 的主要公路( 如 OA㊁OB 等 ) 两旁㊁ 公 路 交 会 处, 通 达 度 立体图类似于地势图, 最为 直观地显示了地租水平的 高低, 位 置 越 高, 地 租 水 平 越高㊂ 地 租 最 高 峰 与 次 高 峰处,多为商业用地 一般来说, 地租等值线密集 的地方, 地 租 变 化 大; 地 租 等值线稀疏的地方, 地租变 化小㊂ 地 租 等 值 线 向 市 外 凸出处交通通达度较高, 反 之则交通通达度较低
������������������������������������������������������������������������������������������������������������������������������������������
㊀ ㊀ ( 2)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图示
城市自身发展 城市 面 积 扩 大,人口增多 整个 大 城 市 人口减少
主要发生国家 发展中国家
郊区城 城 市 发 展 的 市化 逆城 市化 加速阶段 城市 发 展 的 后期阶段
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建设 卫星城㊂ (3) 建设生态城市: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 城
2.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
城市按规模和等级来看有大小㊁ 高低之分, 一般规模大㊁ 等
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㊂
第八单元㊀ 城市与城市化
㊀3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129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9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山西重点中学质检)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2.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城区边缘,且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应为工业区;乙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丙的面积最大,且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应为住宅区。
第2题,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④处位于河流下游,适宜布局污水处理厂。
答案:1.D 2.D读我国某历史名城的空间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为该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3~5题。
3.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最可能是()A.河流B.政治C.地形D.交通4.甲、乙、丙、丁中为商业用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5.从城市交通网的角度看,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是()A.环山公路B.城市环路C.滨河公路D.过河桥梁解析:第3题,该城市中心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说明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
第4题,在城市主要用地类型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大,商业用地所占比例最小,图中四种用地类型中,甲所占比例最小,且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用地。
第5题,河流穿过该城市城区,但只有一座桥梁可以通过,河流两侧联系不便,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3.A 4.A 5.D(2018·保定模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7.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8.2000-2010年间促使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因素B.经济因素C.政策因素D.环境因素解析:第6题,读图,与2010年社会空间结构分布位置对照,图中数字6分布区距城市快速路较远,交通不便,但分布面积广,故代表的是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C对。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感性认知——试一试] [理性归纳——记一记]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①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②主要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1)城市等级不同,城市数量不同:等级城市数量最少,说明其等级最高。
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其成因[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二)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典题示例](2016·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审题指导]图中①类功能区占地面积比重最大→住宅区。
读图可知,甲-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城区(小面积)-非城区-城区(较大面积)-非城区;又因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温度高于非城区→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较高-低-高-低。
[答案](1)A(2)C[题组冲关]1.(2016·北京高考)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如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7《城市》(含解析)
(2019•安徽卷)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9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下列问题。
25、据图推测,2003-2019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25.D 26.C考点: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九)(2019•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年到2019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答案】19、A 20、A考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2019•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4.B 5.A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涵盖城市化率(乡村人口比重)计算、城市化的动力等。
(2019•北京卷)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7)城市与城市化
(7)城市与城市化1、(2019高考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2、(2019高考天津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图),回答下列两道小题。
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3、(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2019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城市小专题精品教育.doc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城市小专题十五、城市小专题⑴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 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③ 科技发达;④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 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 上海市的发展:优越的区位因素:①便捷的交通;② 广阔的消费市场;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 宽广的经济腹地;⑤ 充足的商品供应;⑥丰富的农副产品;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 居住拥挤;③ 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 用地紧张。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城市规划: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② 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⑷ 城市道路网问题: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⑸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两大问题:① 交通线路拥堵;② 交通环境污染措施: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环境污染:①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2019年新高考I卷地理城市问题题型讲解
2019年新高考I卷地理城市问题题型讲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2019年新高考地理考题中,城市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本文将就2019年新高考I卷地理城市问题题型进行详细讲解。
一、题目概述2019年新高考I卷地理城市问题题型主要涉及城市化进程、城市问题及对策等内容。
该题型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城市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城市化进程做出深入研究。
二、题目解析1. 城市化进程首先,城市化进程是本题的关键概念之一。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是人口流动和空间重构的结果。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论述。
2. 城市问题城市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
在考题中,涉及到的城市问题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人口过度集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基于实际情况和地理知识,考生需详细分析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城市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应该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考生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和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分析。
三、解题思路在回答该题型时,考生应该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解答的内容和形式。
2. 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解释,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分析城市问题及原因:详细论述题目中涉及的城市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 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城市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5. 总结回答:对之前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确保回答清晰、完整。
四、结论通过对2019年新高考I卷地理城市问题题型的解析,我们了解到该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城市化进程、城市问题及解决方案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与城市化(2019·全国Ⅱ卷)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 海港规模大B. 沿长江分布C. 集聚长江口D. 行政等级较高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 均衡性B. 边缘性C. 集中性D. 对称性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 空间位置邻近B. 发展模式相同C. 城市性质相似D. 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 D 2. B 3. A【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
【1题详解】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的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
【2题详解】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
【3题详解】读左图,2016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右图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
(2019·北京卷)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回答问题。
该图体现A. 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 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 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 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答案】D【详解】从图中看,两种用地类型并未呈交错分布,A不对;从图中看,商业区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较大,农业用地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很小,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大,B不对;图中反映的是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付租能力的高低变化,无法反映商业用地向郊区拓展的情况,C不对;从图中看,在城市城郊结合部,商业用地地租远高于农业用地地租,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租金低,D对。
故选D。
(2019·天津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8. 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A. 在乙河以西的他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 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 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 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9. 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A. 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 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 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 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答案】8. B 9. D【解析】本题考察读图分析能力。
【8题详解】首先要通过选项中描述,确定好对应图中区域。
第一幅图是工业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第二幅图是居住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
从第一幅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他区中,甲河以南的区域,工业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略微增加,反映的工业功能是变强,A错;从第二幅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区域,居住用地的比重的涂色深度明显增加,反映的是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对;从第二幅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工业用地涂色明显变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中部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也就不存在新建工厂集中在中部的情况,C错;从第二幅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的涂色深度皆有增加,故新增住宅并无在乙河沿岸集中扩大的情况,D错。
故本题选择B。
【9题详解】通过图中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以得知,主城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重都大大增加,反映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升,城市建设过程会出现城市拥挤和交通堵塞,需通过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解决,D正确。
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增长在乙河以东的南部地区,污染从材料图中得知应该是有向局部区域聚集,并非简单概括为扩散,A错;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增加,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就业岗位会增加,B错;居住用地在图中分布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距离适合,C错。
故本题选择D。
(2019·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 10-15千米B. 15-20千米C. 20-25千米D. 25-30千米12. 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1. B 12. C【解析】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1题详解】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读图判断即可。
【12题详解】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
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
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
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
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选C。
【点睛】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2019·江苏卷)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A. 环境恶化B. 交通拥堵C. 资源枯竭D. 产业萎缩24. 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A. 优化产业结构B. 加快工业化进程C. 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D. 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答案】23. CD 24. AD【解析】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材的产量一开始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11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有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所见,因此可能是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减少的问题。
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因此需要相应的减少产量。
正确答案选择C D。
产量的下降和交通拥堵无关,环境恶化通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根本原因一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境问题。
AB错误。
【24题详解】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选项A正确。
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选项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相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
D正确。
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选项C错误。
【点睛】支柱产业瘦身强体意味着产业的发展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因此要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寻找新出路,延长产业链。
(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解析】考察城市化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