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治疗恶性肿瘤
中医对恶性肿瘤的34种通治方
中医对恶性肿瘤的34种通治方中医对恶性肿瘤的34种通治方中医对恶性肿瘤的通治方中医对恶性肿瘤的通治方有许多,现辑录一些,供大家参考:方一、郁金、白矾、火硝、重楼各20克,蟾酥3克、红硇砂6克,鸡蛋壳、料姜石、仙鹤草、天南星各30克。
{适应症}各种肿瘤。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1----6克,日3次。
方二、赤芍、桃仁、生香附、乌药各12克,乳香、红花各6克,阿魏4.5克。
适应症}晚期肿瘤。
用法:共研细末,用醋调为糊状,敷患处,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外敷时皮肤可涂少许凡士林,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如用药数日后皮肤起泡,可暂停数日后再敷。
方三、丁香、山奈、白蚤休、藤黄、阿魏、樟脑各适量。
{适应症}各种肿瘤。
用法:共研细末,撒于胶膏上,1周1换。
方四、枳壳30克,干漆(炒)6克,五灵脂15克,郁金、白矾、仙鹤草、火硝各18克,制马钱子12克。
{适应症}各种肿瘤。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1.5------6克,日3次。
方五、马钱子(去毒)120克,全蝎30克,明天麻(酒泡24小时)、麻黄(酒泡24小时)、甘草、木香、陈皮、姜活、杜仲、乳香、没药、巴戟天各15克。
{适应症}各种肿瘤。
用法:诸药研成极细末,陈醋、面粉为糊作丸如绿豆大。
每饭后服0.3------0.5克,每日3次,白开水送下。
每服6天停药1天,万不可多服。
方六、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克,当归、延胡索各12克。
川楝子、半夏各9克,陈皮、炙甘草。
木香各6克,降香3克。
{适应症}晚期肿瘤。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七、乳香、没药各50克,牛黄1.5克,麝香7.5克,马钱子9克,象牙屑2.5克,壁虎20克,蟾酥1克。
{适应症}肺癌、喉癌、胃癌、食管癌。
用法:共研细末,每料用大米面55克,打糊为小丸,如火麻仁大,每日早晚各服1次。
每次3--------5克。
对症选用中药煎水为引。
方八、炙川乌、瓜蒌、法半夏、白蔹、白及、川贝母、炙藜芦、炙大戟、海藻、甘草、黄连、黄芩、云防风、五灵脂各适量。
中医治疗宫颈癌的成功案例
中医治疗宫颈癌的成功案例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十个中医治疗宫颈癌的成功案例:1. 案例一:患者李女士,年龄45岁,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治疗,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剂。
经过连续三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肿瘤缩小,继续治疗后,最终成功康复。
2. 案例二:患者王女士,年龄38岁,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
中医师采用针灸疗法结合中药治疗。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肿瘤缩小,最终成功治愈。
3. 案例三:患者张女士,年龄52岁,被确诊为宫颈癌早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熏洗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宫颈病变得到有效控制,肿瘤消失,最终成功康复。
4. 案例四:患者刘女士,年龄50岁,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煎煮汤剂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最终成功康复。
5. 案例五:患者陈女士,年龄42岁,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膏剂外敷治疗。
经过连续几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宫颈病变明显减轻,肿瘤缩小,最终成功治愈。
6. 案例六:患者杨女士,年龄48岁,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煎煮汤剂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肿瘤缩小,最终成功康复。
7. 案例七:患者吴女士,年龄55岁,被确诊为宫颈癌早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泡脚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连续几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宫颈病变得到有效控制,肿瘤消失,最终成功治愈。
8. 案例八:患者黄女士,年龄46岁,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熏洗疗法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最终成功康复。
9. 案例九:患者周女士,年龄39岁,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
中医师采用中药煎煮汤剂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宫颈病变明显减轻,肿瘤缩小,最终成功治愈。
中医治疗肺癌现状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肺癌现状及研究进展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目前,中医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就中医治疗肺癌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脾主运化”,认为脾胃健康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气”,强调气的运行和调节功能。
“治本不治标”,中医药治疗肺癌注重调整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协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中药外用。
中药内服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中药来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和恢复免疫力。
而中药外用则是通过贴敷、揉捏等手法将中药直接应用于患者的肺部,起到刺激和调理的作用。
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中,最常应用的中药有白花蛇舌草、桑白皮、半夏、茯苓等。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肺癌的化疗后肺气肺阴虚症状的辅助治疗。
桑白皮具有清肺热、解毒和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肺癌患者的咳嗽和气管痉挛的治疗。
半夏可用于治疗肺癌的恶寒发热和胃寒呕吐的症状。
茯苓有利尿、化湿、健脾的作用,常用于肺癌患者的水肿和消化不良的治疗。
中医治疗肺癌的研究还包括中药联合化疗和中药辅助放疗的应用。
有研究发现,中药联合化疗可以增强化疗的疗效,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
中药辅助放疗的应用可以减轻放疗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这些研究为中医治疗肺癌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此外,中医药在肺癌术后康复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可以加速患者的伤口愈合,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减轻手术后的并发症。
虽然中医治疗肺癌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次,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和评价。
此外,中医药的治疗需要个体化,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李佩文教授采用中药外治恶性肿瘤经验初探
李佩文教授采用中药外治恶性肿瘤经验初探姜晓维;王慧杰;李佩文【摘要】介绍李佩文教授外治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癌性疼痛、胸腹腔积液,及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引起的皮肤损伤、手足综合征等用药经验.强调对胃肠肝肾副作用小,用药简便、疗效明显,为治标之法.【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恶性肿瘤;并发症;中医外治法;名医经验;李佩文【作者】姜晓维;王慧杰;李佩文【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北京102300;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洛阳471000;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恶性肿瘤常并发癌性疼痛、胸腹腔积液,放射治疗的放射线、化疗及靶向治疗的药物常引起皮肤损伤、手足综合征等,它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尚待解决的难题,李佩文教授结合数十载的临床经验,组创系列外用方药,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这方面外治中药方药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临床症状:皮肤红斑,皲裂、疼痛,手足麻木,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水泡、溃疡,甚至脱甲。
治则: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疏风解毒。
方药:通络散水剂[1]:桂枝30g、淫羊藿30g、当归50g、红花20g,煎药200~300mL,用时稀释到1000mL,泡手脚20min,7d为1个疗程。
手足综合征机理尚未明确,一些学者提出了若干种假说。
其中一种假说是机械应力(如每日体力活动和步行)所致局部小血管创伤,使药物外渗和损伤周围组织,是本病的主要发生机制。
另一种假说则与卡培他滨的代谢特性有关:卡培他滨被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代谢成为5-FU,而TP在肿瘤中的浓度高于正常组织。
近些年不断有新的化疗药物问世并且在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从而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造成停药或减量影响疗效,所以对于我们临床预防、减少其发生及减轻其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还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药和针刺如何治疗恶性肿瘤
医学中医对肿瘤认识历史悠久,早在35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即有“瘤”的病名。
在《黄帝内经·灵枢》篇中有“石瘕”“肠覃”“息肉”等类似肿瘤症状和名称的描述。
公元7世纪《晋书》上有肿瘤手术较明确的记载。
宋元两代医家论述乳房肿瘤均以“岩”字命名,以突出本病坚硬如岩石的特性。
明代始用“癌”来称恶性肿瘤。
古代所积累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陈百先教授指导在国内率先提出三联疗法治疗肿瘤的观点。
上海市同济医院中医科的针灸团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药、针刺(或穴位注射)和食疗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致病关键是人体抗御疾病能力(正气)的低下。
正气亏虚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那么,医生们又是如何同时运用中药和针刺进行恶性肿瘤的治疗呢?扶正祛邪带瘤生存中药和针刺阴文/沈群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中医科Family Medicine家庭24. All Rights Reserved.沈群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针灸学会、上海针灸学会、上海中国传统医学推拿协会会员。
师从原上海针灸学会副理事长陈作霖教授学习针灸学、同济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陈百先教授从事肿瘤的中医治疗。
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额三针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被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评为优秀成果奖;“俞原配穴法治疗消渴证14例”并作为第八届美国中国医学院国际针灸及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国际会议(1996年洛杉矶)大会报告论文。
擅长颈肩腰腿痛、内妇科调理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全天,其中周三全天为专家门诊针刺辅助调畅气血Family 结合食疗提高免疫力。
药食同源,食物虽然不能完全。
恶性肿瘤治疗中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分析
【 摘要 】 中医药在 恶性肿 瘤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它能依据患者的个体 差异进行辨证施治, 在扶正祛邪、 攻补兼施, 发挥抗癌功效的同时,
对正气损伤极少或无损伤,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疾病的发 生几率,降低放 、 化疗后引起的毒 副作用, 从而全面提 高放、 化疗的成 功率, 改善患者 的 生存 质 量 。
【 关键词 】 中医药; 辨证 施治 ; 副作 用 ; 毒 生存质量
【 中图分类号 】 2 3 R 7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6 2 2 2 ( 0 2 0 一 4 6 0 17 — 5 3 2 1 ) I 0 3 — 2
用, 如中药中的扶正药物大部分具有提高淋巴 , 并可增强B、 K T、 细胞的吞噬
法 。
品( 年纪大的患者治愈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 、 蛋类、 大豆粉、 动物的肝 肾、 瘦肉、 鸡 肉、 鱼、 酸奶等。 日 餐。 每 6 术前一天晚 上 如果没有糖尿病 、 ( 食道
癌) 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 食谱的安排可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增加全脂或脱 脂奶1 酸奶1 2 鸡蛋1 大豆粉适量或豆腐1 , 份、 - 份、 个、 份 动物肝或肾适量。
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主要有热疗、 免疫( 包括基因治疗在内)化 , 疗、 放疗、 手术、 内分泌及中医药等 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中, 西医和中医 系统、 骨髓
能力 , 抗 肿瘤 。 有效
均有其优势及局限性, 西医能准确诊断肿瘤 , 并清除癌灶, 根治 陛 以 手段治 疗肿瘤 , 但手术及放、 会引起一定的毒副作用, 导致预后不 良, 化疗 往往 患
者的生存质量较差。 中 采取 医药治疗能有效弥补西医治 疗的缺陷, 降低其 毒副作用 , 提高手术及放 、 化疗效果。 本文对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中医药药理 机制及I 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 现综述如下: 1 中医 药的药理机制及临 床应用分析
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浅析
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浅析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
学体系,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
原则主要包括调整气血、消肿止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
下面将对常见恶性肿瘤的
中医治疗原则进行浅析。
一、肺癌
肺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上主要为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中医治疗肺癌的
原则是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调畅气机、温里祛寒为主要方法。
清热解毒是指通过中药
的功效清除肺部的热毒,化痰止咳是指通过中药的功效,消除肺部的痰湿,调畅气机是指
通过中药的功效,促进气机通畅,温里祛寒是指通过中药的功效,温暖肺部,祛除寒邪。
中医也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针灸、艾灸、拔罐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二、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生理和心
理负担。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原则是以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祛风散结为主要方法。
活血化
瘀是指通过中药的功效,活血化淤,调理气血是指通过中药的功效,调理乳腺组织的气血,祛风散结是指通过中药的功效,消除乳腺组织内的结节。
中医也会结合中药内服和外敷、
艾灸、针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原则是以清热解毒、化痰止痛、调理气血、增强体质等为主要方法,同时结合针灸、艾灸、拔罐等辅助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值得患者和医生们一起探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肿瘤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5 1・
1 抗癌 对 于一些颈部及 腹股 沟淋 巴结 转移 癌 、皮肤 癌等 用一 些消肿止 痛 、化瘀 散结的 中药可起到 良好 的抗 癌作 用。 姚越 苏等… 用血 竭 、大枫 子 、橡皮 等数 十 味 中药 ,按
效1 7例 ,有效 7例 ,无 效 6例 ,总 有效 率 8 0 % 。王 孝 平 等 用针 刺 治疗 化疗 后 顽 固性 呃逆 ,治 疗 组选 内关 、中 脘 、足三 里 及 翳 风 4 穴 ,对 照 组 予 以 6 5 4 - _ 2注 射 液 ,
中 医外 治 法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田智 萍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 二人 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 摘 攀枝 花 6 1 7 0 0 5
要】 探析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及并 发症治疗 中的应用 ,包括 直接抗癌 、止 痛 、消逐胸 腹水 、治疗 手术和放 化疗 并发症 、减
毒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指出 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 中具 有简 、廉 、效的独特 优势 ,结 合剂型 的改革 ,展望透 皮给药技 术的发展 , 使得 中医外治法在肿瘤临床应用 中大有可为 。 【 关键词 】 外治法;恶性 肿瘤
1 0 mg ,每 日一次肌注 ,胃复安 ,2 0 m g ,每 日一次 肌 注 ,结 果 :治疗组 3 5例 ,痊 愈 2 2例 ,显效 9例 ,无效 4例 ,有效 率8 8 . 5 7 %。对 照组 3 l 例 ,痊 愈 9例 ,显 效 5例 ,无 效 1 7
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
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导语: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有限。
然而,中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肉瘤的治疗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些成功使用中药治愈肉瘤的案例,并介绍中药治疗肉瘤的机制和价值。
1. 案例一:中药联合放疗治愈肉瘤在某医院的临床实践中,一位患有肉瘤的患者通过中药联合放疗获得了成功治愈。
该患者使用的中药方剂主要包括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这些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肿瘤指标和MRI等检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的体积逐渐缩小,最终达到了完全消失的效果。
2. 案例二:中药抗肿瘤药物治愈肉瘤另外一位患有肉瘤的患者,在传统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尝试了中药抗肿瘤药物。
这些中药药物是由多种草药提取而成,包括珍贵的天麻、鳖甲、巴豆等。
通过连续使用中药抗肿瘤药物,患者的肿瘤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出现了明显的萎缩,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病灶已完全消失。
3. 案例三:中药调养身体治愈肉瘤还有一位患有肉瘤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选择了中药调养身体,达到了成功治愈的效果。
通过中药的温补、养血、益气等功效,患者的身体得到了有效的调理,抵抗力提高,从而促进了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和康复。
中药治疗肉瘤的机制:中药治疗肉瘤的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中药具有抗肿瘤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生物碱等,可以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中药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和清除。
中药在调理人体脏腑功能的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为治愈肉瘤提供支持。
中药治疗肉瘤的价值:中药治疗肉瘤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多元化的调理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更加注重整体调理和促进自愈能力的提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中药治疗中使用的草药多来源于大自然,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很好的耐受性,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观察金黄散外用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临床疗效
观察金黄散外用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就金黄散外用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以我院收治恶心肿瘤体表破溃创面患者为中心展开,对其实施金黄散外用治疗。
结果:有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进一步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改善。
结论:在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治疗中,金黄散外用治疗的实施效果明显,对于加快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等起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金黄散外用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疗效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患者往往会体表转移的情况,肿瘤破溃创面局部有渗血、渗液等情况,这在加剧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提高了治疗难度。
在恶性体表肿瘤的治疗中,常见的方法有放化疗、手术等,但效果往往欠佳,故寻求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就金黄散外用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患者(40例)为中心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6月止于2022年6月,基于不同治疗方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8,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7,两组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78岁、33岁。
患者均经比例确诊恶性肿瘤;肿瘤体表破溃创面;无精神疾病史;无传染病史;资料齐全;知情同意。
通过对患者年龄等资料的对比,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
(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清创消毒处理,定时换药,保持创面干燥、干净等;观察组则是在以上基础为实施金黄散外用治疗,即将纳米雄黄研磨成粉,与赋形剂进行调配,在应用时,确保患处无渗液、脱落表皮及坏死组织的前提下涂抹,涂药范围需超过皮肤损伤范围,定时涂擦;如若患者的皮肤损伤在III~IV 度范围内,就要继续涂擦金黄散,待恢复到I~II 度后予以散剂外敷处理;皮肤损伤在 I~II 度的患者,将金黄色外敷皮肤损伤区,并应用一次性治疗巾进行固定处理,每天更换,更换时还需应用蘸取生理盐水的棉签展开局部清洁处理。
肿瘤科中药涂擦宣传
肿瘤科中药涂擦疗法简介
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放疗及化疗做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都有其明显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反复由外周静脉输注化疗,对血管的刺激与破坏大,易引起化疗性静脉炎。
而放疗后的皮肤反应如红斑、烧灼和刺痒感,水肿、水泡形成、甚至溃疡、坏死等,都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留下后遗症,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我科采用中药涂擦治疗外周静脉炎及放疗后皮肤反应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药涂擦的优点主要有:1经皮肤直接吸收,作用直接无明显的肝肾等毒副作用2适应症广,基本上每个化疗及放疗的病人都可以应用3.操作简单易行,且较经济方便。
典型病例:。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药物应用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药物应用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对于乳腺癌这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有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和药物应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常用的药物应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中医辨证论治1.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在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全面综合的辨证分型,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阴虚火旺等。
辨证分型的目的在于确定治疗的方向和重点。
2. 清热、化痰、活血的治疗方法针对乳腺癌患者常见的辨证类型,中医常采取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其中,清热解毒可选用黄芩、金银花、连翘等中草药;化痰止咳可选用半夏、茯苓、枇杷叶等中草药;活血化瘀可选用当归、川芎、红花等中草药。
3. 脾胃调理和养阴清热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状,中医常以调理脾胃为主要治疗目标。
脾胃调理可选用党参、白术、山药等中草药;养阴清热可选用玄参、沙参、天冬等中草药。
4. 个体化辨证论治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辨证论治也要结合个体化的需要进行调整。
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应用。
二、药物应用1. 中药内服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癌常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进行。
常用的中药有秋水仙、大戟、藜芦等。
其中,秋水仙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大戟可用于消肿止痛,但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藜芦则具有化痰散结、退瘤的作用。
2. 中药外用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癌还可以使用中药外用的方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中药熏洗或敷贴的方式,如苦参、白薇、生地等中草药。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局部渗透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3. 中药配合化疗、放疗使用对于乳腺癌患者,中医药还可以配合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来提高疗效和缓解副作用。
例如,可以采用中药调理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
总结: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药物应用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强调个体化治疗和调理全身。
大黄芒硝外敷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病变。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外科手术是治疗宫颈癌常用的手段,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淋巴结进行切除并清扫,防止出现远处转移,以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但在实施淋巴结切除术过程中会造成各种并发症,淋巴囊肿就是其中大黄芒硝外敷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朱丽君曾宇晖黄晓娟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于淋巴结切除术后出现淋巴囊肿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单盲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单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大黄芒硝外敷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局部肿胀消失时间、囊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囊肿直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3、7及14d的VAS评分均持续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红肿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淋巴结切除术后常发生淋巴囊肿并发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可有效消除患处疼痛,预防感染,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切除术;淋巴囊肿;大黄芒硝外敷;疼痛;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21)07-0070-04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rhubarb and mirabilite external ap⁃plication for lymphatic cysts after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ZHU Lijun ZENG Yuhui HUANG XiaojuanDepartment of Gynecology,Ga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hubarb and mirabilite for lymphatic cysts after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Methods A total of50cases of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with lymphocyst after lymphaden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2017to March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ized and single-blind method,with 25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ur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rhubarb and mirabilite external application treatment on this basis.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local swelling and cy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iameter of cy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inued to decline at3,7and14days after operation,and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skin redness and itching(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often have lymphatic cyst complications after lymphadenectomy.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hubarb and mirabilite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pain in the affected area,prevent infection,and shorte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It will not cause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and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is high.[Key words]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Lymphadenectomy;Lymphatic cyst;Rhubarb mirabilite external applica⁃tion;Pain;Adverse reactions70CHINA MODERN DOCTOR Vol.59No.7March2021一种常见并发症。
中医外治法在肿瘤放化疗术后减毒增效的临床应用概况
中医外治法在肿瘤放化疗术后减毒增效的临床应用概况标签:中医外治法;肿瘤;放化疗;综述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展中的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呈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
它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肿瘤的防治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迫切任务[1]。
目前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法之一,迄今已广泛用于临床,具有杀伤力强,见效较快的特点。
但存在众多副作用及危害,抗肿瘤药物缺乏特异性的选择作用,因此在杀伤、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大量杀伤患者的正常细胞,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尤其导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并损害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2~5]。
对于机体内细胞增生活跃的组织器官(如胃肠黏膜)有损伤性,可引起各种同类型的胃肠道反应如呃逆、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便秘等,是肿瘤患者放化疗术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频繁的呕吐、腹泻可导致影响患者营养的摄入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进一步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康复[6]。
以上副作用均可导致肿瘤症患者整体情况的下降,影响患者继续接受化疗,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如抑郁,延误治病时机,并且使本已较低的免疫功能更加低下,直接影响放化疗方案的实施,不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
癌性疼痛、失眠、抑郁均为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且与肿瘤的发展、转移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会降低机体抗病能力,加重病情,进而严重影响着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生存质量。
因此,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并发症状如癌性疼痛、失眠、抑郁等,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及延长存活时间是临床肿瘤放化疗术后治疗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中医外治疗法的广泛开展,有关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现对近10年来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缓解或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副作用1.1胃肠道不良反应1.1.1呃逆石氏[7]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治疗组取双侧太冲、足三里、内关、公孙,太冲用泻法,足三里用补法,内关、公孙采用平补平泻,同时联合服用柴胡莪术汤。
中药外敷疗法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药外敷疗法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标签:恶性胸腔积液;外治法;穴位贴敷;综述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本身的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1],是一种常见的晚期肿瘤并发症。
如果大量恶性胸腔积液不及时处理,可产生胸闷、气促、咳嗽、胸痛等症状,严重者造成死亡,据统计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12个月[2]。
因此,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有关MPE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全身化疗、胸腔内局部治疗、热疗及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的近期效果,但仍有相当数量的MPE难以控制,短期内复发率仍然很高。
近年来,中医外治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肿瘤的治疗与调护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疗恶性胸腹水、癌性疼痛、放化疗后毒副反应,以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笔者就近年来中药外敷疗法治疗MPE的研究作一梳理,以更好地推广中医外治法在MPE治疗中的应用。
1 病因病机MPE属于中医“悬饮”范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描述为“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诸病源候论》则有流饮、癖饮之论,指出:“此有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即悬饮。
”其发病之因,一般由外受邪毒,滞于体内,正气受损,脏腑功能失司;或七情失调、劳欲过度,而致人体气机运行不畅,气、血、水运化不利,上焦不宣,中焦不化,下焦不秘,三焦阻滞,痰瘀内结,水饮内停,日久痰浊瘀毒结聚,变生癌瘤,癌瘤邪气流窜胸胁,水饮积结,遂发为胸水。
本病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之通调失职,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司,三焦气化不利,久而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水湿积聚,饮停胸胁,络脉受阻,故而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引痛;若水饮上犯于肺,肺气宣发受遏,则出现气短息促等症。
中药外敷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概况_陈闯
中药外敷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概况陈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530021)[关键词]肿瘤;中医药治疗;中药外敷;综述,学术性[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705(2013)05-0128-03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手术、放疗、化疗仍为当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因上述治疗手段均有其局限性及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逐渐成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成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中药外敷法因其具有药物直达病处、起效快、简单易行等特点,逐渐被运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中。
现将近年来中药外敷法治疗要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癌性疼痛目前,对于癌痛病机的认识大致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方面。
所选的中药多为活血化瘀通络及补益之品。
唐万和等[1]应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的央芪膏(猪殃殃500g,生黄芪500g,败酱草500g,白及500g,白英500g,蒲公英500g,党参500g,白花蛇舌草500g,半枝莲500g,猴头菇300g等)配合高频热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敷肿瘤体表投影区,与单纯高频热疗做比较,治疗组缓解癌痛率达83.33%,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疼痛疗效有差异,P<0.05。
付敏等[2]在内科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定痛的肝癌止痛膏(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丹参10g,延胡索20g,龙葵15g,蚤休12g,三棱15g,莪术15g,生乳香、生没药各25g)外敷肝区,治疗组缓解癌痛率达87.20%,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疼痛疗效有差异,P<0.05。
叶敏等[3]观察消痰通络凝胶(由天南星、半夏、山慈菇及威灵仙等组成)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将4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外用消痰通络凝胶)22例和西药组(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24例,结果发现,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癌性疼痛疗效基本相当;但中药组起效时间较西药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用药后较用药前NRS评分、卡氏评分、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分值均下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