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合集下载

数学广角—数形结合(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数学广角—数形结合(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数学广角—数形结合(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数形结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其中第五单元“数学广角”中的“数形结合”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用图形来表示数字,以及通过图形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形结合的概念,学会用图形来表示数字,并且能够通过图形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用图形来表示数字。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等,以及一些图形和数字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大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超市的商品打折,让学生们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展示如何用图形来表示数字,以及如何通过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

3.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图形的组合,用图形来表示数字,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图形来表示数字8,并尝试解决一些与数字8相关的数学问题。

答案: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数字8,或者用两个圆圈来表示数字8。

解决与数字8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8+8=16,88=0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数形结合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图形来表示数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但是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数学广角 数与形》教学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数学广角 数与形》教学课件
照这样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 多少个小正方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112 -92 =40(个)
(教材P107 练习二十二T2)
2.
1
3
6
10
请你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15
21
28
如果不画,这样排列下去,第10个数是多少?
第10个数是55。
(教材P108 练习二十二T4)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做一做
(教材P106 做一做T1)
1.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25 ) 1+3+5+7+9+11+13+11+9+7+5+3+1=( 85 )
(教材P106 做一做T2)
2.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绿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 蓝色小正方形?
绿色:( 1 ) 蓝色:( 8 )
义务教育(2024年)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数学广角 数与形 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1课时 数与形
复习导入
中心广场上一排彩灯按下面的规律排列。
……
按上面彩灯的规律,你能算出第2020盏灯是 什么颜色吗?
2020÷(2+3+4)=224(组)……4(盏) 答:第2020盏灯是黄色。
1 2

1 4

1 8
+116+312
+ 614 +
...
1
2 ...
1
1 4
64
1
1 16
1 32
8

1 2
1 4
1 8
11 16 32
1 64
1 2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其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概念,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数形结合的概念和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数形结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

5.总结提升:对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概念:数形结合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将数学问题与图形相结合,通过观察图形来发现问题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成果,我也很高兴看到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或许,我可以尝试在分组时更加注意学生能力的搭配,让每个小组都能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图形,理解数的概念及其与形的联系;2.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探索数的性质和规律,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4.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的规律,提高数学概括能力。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数与形的基本知识,为后续数学学习、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与形的联系,通过具体图形理解数的概念;2.数的表示方法,运用图形、实物等表示数,增强对数的认识;3.数的性质和规律,探索数的奇偶性、大小关系等性质,以及简单的数列规律;4.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与形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学广角——数与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用图形来帮助理解数的情况?”比如,我们用小石子摆成不同的形状来表示不同的数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与形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数与形的联系:理解数的概念可以通过图形进行直观展示,如通过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5: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5: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5:数学广角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课时内容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集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同时,学生对集合知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学会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会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

2.难点: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集合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班级学生的照片、水果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图片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类吗?”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集合。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18人,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了解集合的知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集合的符号表示所呈现的实际问题,如用“{ }”表示男生集合,用“| |”表示女生集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集合符号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8 数学广角——数与形》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通过探索规律,发现图形中隐藏的数,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图形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联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去感受、发现和理解这种联系。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探索规律这一类的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2.让学生通过探索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与形的联系的发现和理解。

2.探索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的联系。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探索,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2.练习题:教师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学具: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如三角板、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探索,尝试找出图形中隐藏的数,并解释其规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规律能不能应用到其他的问题中?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数与形联系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章《数学广角—数与形》精品教学课件及课后练习讲解(44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章《数学广角—数与形》精品教学课件及课后练习讲解(44页)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 妈妈到了健身中心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 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 是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下面几个图哪个是描述妈妈离家时间和离家 距离的关系?哪个是描述爸爸的?哪个是描述小兰的?
1 2
1+ 2
1 4

1 8
= 1 ( -
1) 8
=
7 8
1
1
8
2
11 16 16
1
2
1+ 2
1 4

1 8
+1 16
= 1 ( - 116)
15
= 16
巩固练习
一条马路长200米,小亮和他的小狗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同时从马路的 起点出发。当小亮走到这条马路一半的时候,小狗已到达马路的终点。 然后小狗返回与小亮相向而行,遇到小亮以后再跑回终点,到达终点 以后再与小亮相向而行……直到小亮到达终点。小狗从出发开始,一 共跑了多少米?
a
b
大正方形的面积:(a+b)²
a a²
ab
(a+b)²
b ab

=a²+ab+ab+b² =a²+2ab+b²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研究问题时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把图形性质问题 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或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图形 性质问题,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10×(10+1)÷2
=10×11÷2
15
=110÷221
28
=55
下面每个三角形都是由多少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如果小三角 形的边长是1,每个三角形图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每个三 角形包含小三角形的个数与这个三角形图的周长之间有什么 样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尝试、推理等活动,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掌握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够将抽象的数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形的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观察图形,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2.通过实例,理解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运用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够将抽象的数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形的问题。

2.难点:理解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运用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2.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掌握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和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数学广角——数与形》。

2.新课学习:(1)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图形,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例如,展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讲解和实例展示,让学生理解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讲解一个函数图像和一个统计图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数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形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方法。

例如,让学生讨论一个数学问题的解法,通过画图或举例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数与形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导:教师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3.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形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与形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直观的数与形的相关实例,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数与形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接着,我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使学生在互动中提升数形结合思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的教学中,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数与形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材以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从数的认识过渡到对形的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本单元通过探究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包括数的规律、图形的变化、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等,这些都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和形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数和形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方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3.教学设备: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设备,方便进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与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新增的内容。

教材分两个例题进行编排,其中例2是利用图形直观解释抽象的数学问题,是以形助数的内容。

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计算,发现加数的规律与和的规律。

通过利用分数意义的直观模型,感受“无限接近”的含义,让学生知道最终的结果就是1,从而说明有些问题通过画图解决起来更直观。

教材仅仅通过画图就要让学生认为最终结果就是1,缺乏应有的推理和严谨的逻辑很难使学生信服,怎么从数的“无限接近”到了作图就能说明等于了呢?难道图比数更精确吗?【学情分析】虽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一些感受和认识,特别是对以形助数来分析问题有一定体会,但是本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在哪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课前检测。

下面是我对本班50名学生的前测数据:题1:用图形解释5.8×3+5.8×7=5.8×(3+7)=58 的合理性?前测结果:正确率32%,大部分学生知道计算过程是应用乘法分配律,但无法用图形解释。

分析:1.多数学生认为以形助数是额外的负担。

2.没有相关内容的训练和技能保证。

题2:算一算0.9+0.09+0.009+……=?前测结果:0.9+0.09+……=0.999……(72%)0.9+0.09+0.009+……=1 (10%)不会解答(18%)分析:1.学生缺乏表示无限结果的方式。

2.学生难以理解无限接近就是等于。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在解决1/2+1/4+1/8+……=1的问题情境中,借助图形支撑直观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并解决数的问题,感受极限思想和错位相减法。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过程,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体会数形结合、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增强以形助数的意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人教版六班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一设计说明: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就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利于进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和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3+5+...+95+97+99=( )设疑:怎样快速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题。

观察图形,把算式补充完整。

1=()1+3=()1+3+5=()1+3+5+7=()(2)观察图形与算式,(总结)规律。

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汇报规律。

[规律一:算式左边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规律二: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

规律三: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总结:即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即是几的平方。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数与形》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数与形的相互关系,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与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数与形的定义、特点,分析数形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与形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数与形》2. 主要内容:数与形的定义、特点、数形结合的方法、实例演示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2. 提高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与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丰富,实例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数与形的关系。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4.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教材第105~109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掌握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掌握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实物投影。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信息。

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把图形与算式一一对应起来,找出图形和算式存在的相互关系。

1=( )21+3=( )21+3+5=( )2(2)老师:先填空。

1=(1)2 1+3=(2)2 1+3+5=(3)2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每个正方形图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中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提问③: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是图形中每列小正方形的个数)提问④:算式左边加数(除第一幅图外)与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算式左边的加数是1、3、5……n ,右边括号里的数字用a 表示,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其关系吗?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有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有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这些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联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与形的密切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操作活动法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数与形的联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与形的联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课件

本单元总结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总结
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和技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理解数与形的联系,难点在于如何将数与 形进行有效的结合。
教学目标
80%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数与形的概念,掌 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提高数学思 维能力。
100%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 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数与形之间的 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
利用图形、图表等直观手段,帮 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
理。
问题解决教学
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 能力。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 同探究数学问题,促进交流与合作 。
教学技巧
01
02
03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 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其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自我总结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知识点梳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本单元所学的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其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与形》这一章节主要包括数字的排列规律、图形的变换和几何图形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例子丰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字的排列和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掌握简单的数列公式;学会用平移、旋转等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了解变换后的图形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排列的规律,图形的变换和性质。

2.教学难点:数字排列规律的发现和应用,图形变换的方法和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和性质。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实物、模型、幻灯片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数字排列的规律、图形的变换和性质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请同学们观察一下,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让学生思考片刻,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数学的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主要包括了简单的排列组合、概率初步、立体几何初步等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例子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概率初步、立体几何初步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简单的排列组合、概率初步、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的掌握。

2.难点: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准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和相关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工具:制作相应的课件和教学工具,如PPT、黑板等。

3.例子和练习题: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抽奖活动,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8 数学广角——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内容主要包括:数列的规律、图形的变化、数形结合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他们的数形结合思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培养学生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实例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列,如1、2、3、4、5、6、7、8、9,引导学生观察数列的规律。

提问:你们发现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数列的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图形,如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

提问:你们发现这个图形有什么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图形的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求其面积。

”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如:“一个等差数列,前两项分别为1和2,求第10项。

”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形结合的思想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让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列举法、假设法、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鸡和兔子吗?谁能说说它们的特征呢?
2、填空题。

一只鸡()条腿,两只鸡()条腿,五只鸡()条腿;
一只兔()条腿,两只兔()条腿,五只兔()条腿。

鸡和兔共5只,共有多少条腿?能算吗?如果有2只鸡和3只兔呢?讨论列式得出:鸡头X2+兔头X4=腿的只数
3、其实,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距今已有1500多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 出示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二)猜想验证,
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猜测,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

观察表格,指出:鸡增加一只,同时兔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鸡减少一只,同时兔增加1只,腿就增加2条;
3、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

(板书:列表法)
4、有时遇到数字较大时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介绍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和折中式列表法。


5、用列表法解决所有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麻烦,不容易找出答案。


我们再来研究新方法。

(三)尝试假设法
1、鸡和兔呆在一个笼子里,兔发现鸡走路的样子很有意思,它就想学学鸡的样子走路,它该怎么做呢?于是兔子班长发令了,命令兔子抬起两条腿,这时笼子里全成了鸡,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如果笼子里有两只兔呢?5只呢?
2、假设全是鸡:画图。

列式(板书)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就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条)(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
8-5=3(只)鸡(用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
3、检验。

生:3×2+5×4=26(条),5+3=8(只)。

4、这时鸡也想学兔子走路的样子,它该怎么办呢?鸡队长让同伴们把自己的两个翅膀趴在地上当腿,假设全是兔,同学们能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板书:假设法)
(四)列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用方程解答)要列方程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

通过得到的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课件出示)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

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

①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2X+4(8-X)=26
在解的时候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减变成加,分别加上4X,再来解。

②解:设有兔X只,鸡有(8-X)只。

4X+2(8-X)=26
说说自己想法,那种方程好解一点,(设兔的只数为X好解点)
提示:可以设脚数多的兔为X,在解的时候容易一点。

三、知识梳理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列方程)
四、达标检测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你会做吗?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

2、课件出示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鸡兔同笼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拓展延伸
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又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请同学们自学P114页下面内容。

这个内容我们留到下节课进行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