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合集下载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解析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解析
1.0.5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确保初期支护尽快闭合成环,仰拱和拱墙衬砌及时跟进,尽早形成稳定的支护体系。
1.0.6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黄土隧道施工除应符合本指南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施工准备
2.0.1施工调查前应查阅设计文件和资料,制定调查提纲。施工调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地形地质及其他与工程相关内容。调查结束后应编写施工调查报告。
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当围岩较差时留5m,围岩较好时可留3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可以有效的防止软弱围岩开挖面失稳,同时提供了作业平台)。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进尺要求不得大于1.5m,主要是考虑开挖进尺过大一是围岩暴露面积过大降低了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二是进尺过大延长了开挖工作面封闭时间);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增强围岩自稳能力,避免围岩长时间暴露产生掉块)。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是指拱部开挖高度与开挖跨度比值应大于0.3。根据以往隧道施工经验,当矢跨比大于0.3时,拱部开挖比较稳定),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工艺一、目的由于新店隧道地质条件特殊,处于不良地质地段,土体松散且夹有大量孤石,地下水异常丰富,山体的稳定性非常差,一经开挖立刻开裂坍塌,造成进洞施工困难。

为保证新店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明确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适用范围新店隧道出口段左右洞。

三、工艺原理和特点新店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四、施工方法1、开挖支护参数正洞:Ⅰ20b型钢钢架,间距50cm;相邻钢架采用Φ25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并焊接与钢架内侧翼缘;采用Φ22锁脚锚杆L=4.5m或Φ50锁脚锚管,L=4.5m,壁厚3.5mm;喷射C25混凝土28cm.。

采用Φ6钢筋网片,网格尺寸20cm×20cm2、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⑴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⑵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⑶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⑷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⑸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⑹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三台阶七步法核心土留设长度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三台阶七步法核心土留设长度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三台阶七步法核心土留设长度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摘要岩堆体隧道稳定性是研究岩土工程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而土留设长度作为一项关键参数,对岩堆体隧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三台阶七步法核心土留设长度的分析,系统地探讨了其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和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合理的土留设长度可以有效提升岩堆体隧道的稳定性,并减小因土体活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此外,通过优化土留设长度,还可以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岩堆体隧道;土留设长度;稳定性;优化方法AbstractThe stability of rock mass tunnels is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in the field of 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As a key parameter, the length of soil anchor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rock mass tunnel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length of soil anchors in the three-step seven-step method on the stability of rock mass tunnels, and studies in depth its specific working mechanism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The study shows that a reasonable length of soil anchor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rock mass tunnels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soil activation. In addition, by optimizing the length of soil anchors,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and cost can be reduced,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It has great econo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rock mass tunnel; length of soil anchors; stability; optimization method1.引言岩堆体隧道是一种类型特殊的隧道,其施工和设计都受到了地质条件复杂和破碎度高等因素的影响。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实用文档
超前支护
(1) 黄土隧道严格按设计 要求施作超前支护,超前小 导管沿线路纵坡布置于钢架 外缘。 (2)软弱破碎岩石隧道严 格按设计要求施作超前支护 ,超前小导管沿线路纵坡布 置于钢架外缘。 (3)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 地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 支护的保护下施工。
实用文档
初期支护
实用文档
初喷砼封闭掌子面
⑵ 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 钢架间距确定,隧道周边部 位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 部位采用机械开挖。
⑶ 核心土长度控制在3~5m ,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的 1/3~1/2。
实用文档
施工步骤
岩石隧道 ⑴机械辅以人工开挖, 最大进尺不得超过1.5m ,严格控制超欠挖。 ⑵采用弱爆破时,严格 控制装药量,减少围岩 扰动。
实用文档
施工步骤
第2、3步 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
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 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 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 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 ~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 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 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 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 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 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 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 凝土至设计厚度。
施工工艺流程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施作初期支护超前支护测量放样施作仰拱施作仰拱填充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支护参数分段开挖隧底施做初期支护断面检查否满足施工步骤图开挖步序图施工步骤第1步黄土隧道预留核心土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必须大于03fl03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隧道周边部位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位采用机械开挖
实用文档
施工工艺流程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
3 其它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作早期支护,各分部早期支护衔接紧密,立即封闭成环;
4 仰拱紧跟下台阶,立即闭合组成稳固支护体系;
5 施工过程经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变形情况,立即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确保施工安全;
6 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预防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3.2.4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步骤见图3.2.4-1,开挖透视图见3.2.4-2,施工工序见图3.2.4-3所表示。
1.0.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m2,含有一定自稳条件Ⅳ、Ⅴ级围岩地段隧道施工。Ⅳ、Ⅴ级围岩地质关键有黄土、强风化岩层等,不适用条件有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洞口浅埋偏压段(但经过反压处理或施做超前大管棚后可采取)。
1.0.4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含有下列技术特点
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能够多作业面平行作业。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能够采取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3.2.2采取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黄土隧道,应依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预防围岩松弛,确保隧道开挖安全。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
3.2.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黄土隧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辅助开挖;
2 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七步预留关键土开挖法工法
20XX-8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企业筹备组
1 总 则
1.0.1为确保黄土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升施工进度,制订本工法。
1.0.2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依据围岩情况可分为三台阶预留关键土法、三台阶上导坑预留关键土法和三台阶不留关键土三种方法。本资料关键介绍三台阶七步预留关键土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本工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关键土为基础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开挖和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欧阳歌谷(2021.02.01)施工工艺一、目的由于新店隧道地质条件特殊,处于不良地质地段,土体松散且夹有大量孤石,地下水异常丰富,山体的稳定性非常差,一经开挖立刻开裂坍塌,造成进洞施工困难。

为保证新店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明确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适用范围新店隧道出口段左右洞。

三、工艺原理和特点新店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四、施工方法1、开挖支护参数正洞:Ⅰ20b型钢钢架,间距50cm;相邻钢架采用Φ25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并焊接与钢架内侧翼缘;采用Φ22锁脚锚杆L=4.5m或Φ50锁脚锚管,L=4.5m,壁厚3.5mm;喷射C25混凝土28cm.。

采用Φ6钢筋网片,网格尺寸20cm×20cm2、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⑴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⑵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⑶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⑷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⑸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⑹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施工技术交底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施工技术交底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施工技术交底引言土地发地是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作用是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施工技术交底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建筑物地基中的核心土发掘出来,保留其在地基中的位置,以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对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背景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技术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一种技术。

它的推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尤其是在地基软弱、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地基沉降问题。

而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技术可以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减少发生地基沉降的风险。

技术介绍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施工技术是运用特定的钻掘工具对地基进行探测,找到地基中的核心土层,然后将其发掘出来并处理好。

接下来是该技术的详细介绍。

找到核心土层首先,需要通过钻孔探测的方法找到地基中的核心土层,这是技术的第一步。

用粗钢筋制作好的探测针进行孔眼定位,不断加深,同时不断减小钻头的规格,直到发现核心土层,这一步非常耗时耗力,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发掘核心土层通过找到核心土层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发掘。

这一步需要运用钢筋锤等专业工具,将核心土层逐层发掘,确保发掘过程中不损坏该层发现土层的结构和完整性。

处理核心土层发掘完核心土层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将核心土层倒置一下,然后将其放回原位,保证其结构完整且不管是否改变。

而后将其用管道包裹起来,进一步保护其完整性。

钢筋带加固最后一步便是用钢筋带加固,将管子和核心土层紧密地固定住,防止管子与核心土层之间产生细微的移动,导致地基安全性降低。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发施工技术交底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一种技术,其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地基承载能力,遏制发生地基沉降问题的风险。

通过对该技术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其多个环节涉及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而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钻探层序和井眼间距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新奥法山岭隧道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洞身开挖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新奥法山岭隧道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洞身开挖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υ ≥ 5mm 1≤υ<
( 0 ~ 1B ) 2 次 /d 5 ( 1 ~ 2B ) 1 次 /d
; ;
0.5≤υ<1 (1~2B)1次/2~
2 拱顶下沉
水 准 测 量 的 方 法 ,每 10 ~ 30m 水准仪、钢尺等 面,1个点



3d;0.2≤υ<0.5 (2~5B)1 次/3d;υ<0.2 (>5B)1次 /7d。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地质雷达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三. 超前支护
隧道 施 工 时 ,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 做好超前支护,防止围岩松弛,保证隧道开挖安全。浅埋 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设计要求进 行加强。
洞内一般采用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施工时,应严 格按照技术要求布眼,掌握好超前外插角度,根据现场实 际情况,调整外插角度。相邻段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 规范要求,支护尾部必须与钢支撑焊接牢固,注浆施工应 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并控制好注浆压力。
测量 精度 0.1mm
1mm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
序号
监测项目
测量方法和仪表
测量精度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仪
2
初期支护拱(墙)脚净空变化
采用非接触无尺量Leabharlann 法,全站仪0.1mm3
初期支护拱顶下沉
采用非接触无尺量测法,全站仪
0.1mm
4
地表沉降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
1mm
浅埋隧道(H0≤2b)、洞口段、下穿高速公路(建筑物)段必测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3.4.3净空变化量测测点布置和初读数的读取应符合下列规定。测点、测线布置详见图3.4.3。
图3.4.3 净空变化测点布置
1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并施作拱部初期支护后,布设拱顶下沉测点A和第一条净空量测基线B—B’,在3~6h内取得初读数;
黄土隧道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工法
2010-8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公司筹备组
1 总 则
1.0.1为保证黄土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制定本工法。
1.0.2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根据围岩状况可分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上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不留核心土三种方法。本资料重点介绍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本工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当围岩较差时留5m,围岩较好时可留3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可以有效的防止软弱围岩开挖面失稳,同时提供了作业平台)。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进尺要求不得大于1.5m,主要是考虑开挖进尺过大一是围岩暴露面积过大降低了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二是进尺过大延长了开挖工作面封闭时间);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增强围岩自稳能力,避免围岩长时间暴露产生掉块)。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是指拱部开挖高度与开挖跨度比值应大于0.3。根据以往隧道施工经验,当矢跨比大于0.3时,拱部开挖比较稳定),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

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工法2010-8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公司筹备组1 总则为保证黄土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制定本工法。

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根据围岩状况可分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上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不留核心土三种方法。

本资料重点介绍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本工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m2,具备一定自稳条件的Ⅳ、Ⅴ级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

Ⅳ、Ⅴ级围岩地质主要有黄土、强风化岩层等,不适用条件有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洞口浅埋偏压段(但经过反压处理或施做超前大管棚后可采用)。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1 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 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 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 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 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6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规避了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等需要拆除临时支护及受力转换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并能及时调整闭合时间,方便机械化施工,利于施工工序转换。

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确保初期支护尽快闭合成环,仰拱和拱墙衬砌及时跟进,尽早形成稳定的支护体系。

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黄土隧道施工除应符合本指南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施工准备施工调查前应查阅设计文件和资料,制定调查提纲。

施工调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地形地质及其他与工程相关内容。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作业指导书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作业指导书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甘宁段)站前工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甘宁段)站前工程环县一、二、三号隧道部分洞身开挖施工(适用段落见下表)。

环县一号隧道洞身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段落环县二号隧道洞身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段落环县三号隧道洞身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段落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指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钢架加工房,配齐加工所具备的加工工具。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土质隧道施工应严格控制进尺,每次开挖一榀间距并尽快施做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坚持“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测量、早封闭”的原则。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主要用于V级围岩洞身开挖,V级围岩开挖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1榀拱架间距。

边墙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拱架间距。

仰拱开挖不得大于1.5m。

仰拱距掌子面不得大于35m,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70m。

土质隧道施工应优先采用机械开挖,严禁放炮。

隧道开挖应在保证土体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一般应尽量减少工序,缩短工序间距,减少开挖面暴露时间和对土体的扰动。

脚墙、拱墙等角处应预留60-70cm厚土体,采用小型设备或人工开挖,不得超挖。

土质隧道一般变形速率大,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地表变化及洞内收敛变形监控量测系统,使变形量系统化,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应将现场监控量测作为一道工序认真执行,使作为确保施工安全、调整初期支护参数、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根据反馈信息修正设计参数,改进施工方法、确保安全和质量。

土质隧道喷锚施工支护的施工工序,应按开挖、初喷、布设锚杆、挂网或架设钢架、复喷的步骤进行。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与钻爆法结合)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与钻爆法结合)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本文介绍了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和钻爆法相结
合的方法。

概述
隧道是地下运输的一种重要交通工程,通常采用钻爆法、盾构法等方式进行开挖。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和钻爆法相结合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台阶法
在开挖隧道时,采用台阶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坍塌的风险。

施工人员按照预定的
方案,将隧道分成若干个台阶,逐步开挖。

这样可以保持隧道的稳定性,减少岩石坍塌的可能性。

预留核心土法
预留核心土法是一种保护隧道顶部和两侧的传统方法。

在开挖隧道时,施工人
员会在隧道的顶部和两侧保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以减少岩石坍塌导致的风险。

钻爆法
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开挖方法,通过在岩石中钻孔,注入炸药,然后爆炸
将岩石破碎出土。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硬的岩石,能够快速地开挖隧道。

方案结合
综合运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和钻爆法,可以充分发挥每种方法的优势,降
低开挖隧道的风险。

首先采用台阶法逐步开挖隧道,同时在预留核心土的基础上采用钻爆法,快速破碎岩石出土。

结语
隧道开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与钻爆法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保证工程质量。

希望本文提供的施工方案能够对隧道建设有所帮助。

散体结构构造软岩隧道微三台阶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

散体结构构造软岩隧道微三台阶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

散体结构构造软岩隧道微三台阶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
首先,对于软岩地层中的隧道开挖,需要首先进行地质勘察,了解软
岩地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然后,在选择施工方法和工程机械时,要根据
软岩的强度和稳定性来进行合理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地表的开挖和支护工作。

地表开挖采用常规
的爆破或挖掘机械进行,然后进行地表支护。

地表支护可以采用钢架或钢
支撑结构,以增强地表的稳定性。

接下来是隧道的下部开挖和支护。

下部开挖采用爆破或掘进机械进行,然后进行下部支护。

下部支护可以采用钢架、锚杆或喷射混凝土等方式进行,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

然后是隧道的上部开挖和支护。

上部开挖采用顺层掘进的方法进行,
隧道开挖顺序是先开挖顶部,然后开挖底部。

在上部开挖过程中,需要进
行合理的支护,以防止岩层塌方和地震灾害。

在上部支护中,采用了微三台阶结构。

这种结构将软岩地层分为多个
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较小,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在每个台阶处,采用
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支护,以增加隧道的承载能力。

最后,对隧道进行内部装修和补强工作。

内部装修可以采用喷射混凝
土进行抹灰和喷砂,以提高隧道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补强工作可以采用锚
杆和喷射混凝土进行,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

总之,散体结构构造软岩隧道微三台阶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是在软岩
地层中进行隧道开挖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采用了微三台阶的上部结构,以
增加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通过合理的开挖和支护工作,可以保证施
工的安全和质量。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研究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研究

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工法研究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工法2010-8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公司筹备组1 总则为保证黄土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制定本工法。

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根据围岩状况可分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上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不留核心土三种方法。

本资料重点介绍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本工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m2,具备一定自稳条件的Ⅳ、Ⅴ级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

Ⅳ、Ⅴ级围岩地质主要有黄土、强风化岩层等,不适用条件有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洞口浅埋偏压段(但经过反压处理或施做超前大管棚后可采用)。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1 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 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 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 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 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6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规避了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等需要拆除临时支护及受力转换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并能及时调整闭合时间,方便机械化施工,利于施工工序转换。

,确保初期支护尽快闭合成环,仰拱和拱墙衬砌及时跟进,尽早形成稳定的支护体系。

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黄土隧道施工除应符合本指南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施工准备施工调查前应查阅设计文件和资料,制定调查提纲。

施工调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地形地质及其他与工程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工艺一、目的由于新店隧道地质条件特殊,处于不良地质地段,土体松散且夹有大量孤石,地下水异常丰富,山体的稳定性非常差,一经开挖立刻开裂坍塌,造成进洞施工困难。

为保证新店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规范开挖作业程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进度,明确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与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适用范围新店隧道出口段左右洞。

三、工艺原理与特点新店隧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就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适应不同跨度与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与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四、施工方法1、开挖支护参数正洞:Ⅰ20b型钢钢架,间距50cm;相邻钢架采用Φ25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并焊接与钢架内侧翼缘;采用Φ22锁脚锚杆L=4、5m或Φ50锁脚锚管,L=4.5m,壁厚3、5mm;喷射C25混凝土28cm、。

采用Φ6钢筋网片,网格尺寸20cm×20cm2、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⑴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⑵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⑶其她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⑷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⑸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与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与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⑹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3、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工艺⑴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可分为以下主要步骤:Ⅰ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做拱部初期支护;Ⅱ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Ⅲ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

每部开挖后均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做仰拱,尽早封闭成环。

⑵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工艺流程4、施工工序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步骤见图4-2,开挖透视图见4-3,施工工序见图4-4。

ﻩﻩ图4-2施工步骤图4-3开挖透视图图4-4施工工序图施工步骤: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米,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米,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打设锁脚锚杆,拱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打设锁脚锚杆,拱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4、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如有必要可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打设锁脚锚杆,拱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6步,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

第7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的初期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管)、钢筋网与钢架等组成,各部分联合受力。

初期支护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以保护围岩的自然承载力,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5开挖清理岩面初喷混凝土封闭岩面施作系统锚杆,挂钢筋网安装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量测数据分析、反馈图4-5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1初喷混凝土封闭岩面:1)初喷混凝土应在开挖后立即进行。

2)用高压风自上而下吹净岩面。

3)工作面滴水或淋水时,宜采用钻孔埋管做好引排水。

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通过添加外加剂、掺合剂改善混凝土性能,快速封闭渗水岩面。

4)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厚度及其与岩面粘结力要求。

5)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作业从拱脚或墙脚自下而上进行,作业时应避免上部喷射回弹料虚掩拱(墙)脚;先找平凹洼部分,后喷射凸出部分,各部平顺连接。

喷头应与受喷面垂直,喷嘴口至受喷面距离宜保持在1、0~2.0m,沿水平方向以螺旋形划圈移动。

2系统锚杆(管)、钢筋网施做应符合下列要求:1)初喷混凝土后应及时施做锚杆,锚杆必须设置垫板,采取沿锚杆孔进浆的施工工艺。

2)钢筋网可采用φ6 mm的HPB235钢制作,网格尺寸宜采用20 cm×20 cm~25 cm×25 cm,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网片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3)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其间隙不应大于3 cm,钢筋网应与锚杆、钢架连接牢固,且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 cm。

3安装钢架应符合下列要求:1)拱部单元安装工序:放样确定钢架基脚位置一施做定位锚杆一架设钢架一布设纵向连接筋。

2)墙部单元安装工序:墙脚部位铺设槽钢垫板一施做定位锚杆一对应拱部单元架设墙部钢架单元一布设纵向连接筋。

拱、墙部钢架单元宜采用栓接的方式连接。

3)加强钢架拱(墙)脚锁脚锚杆(管)施工,各台阶每单元钢架拱(墙)脚以上30 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

打设4根或4根以上锁脚锚杆(管),锁脚锚杆(管)与钢架牢固焊接,锁脚锚杆直径不应小于22mm,锁脚锚管直径不应小于42mm,长度不得小于4、5m,以控制基脚变形。

5仰拱施工⑴隧底开挖应采用全幅分段施工,上面铺设仰拱栈桥,每循环开挖长度宜控制在2—3 m。

当仰拱施工滞后下部台阶开挖面30~40m时,应停止前方工作面开挖或短距离跳槽进行隧底开挖。

短距离跳槽的次数不得多余3次,每次跳槽间隔不得大于10 m。

⑵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清除虚渣、杂物、泥浆、积水,立即初喷3~5 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仰拱钢架,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使初期支护及时闭合成环。

⑶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每循环浇筑长度宜为4~6m,仰拱应采用浮放模板支架成型。

仰拱混凝土应分段全幅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仰拱施工缝与变形缝应设置止水带。

仰拱表面应平顺,不积水。

⑷仰拱填充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浇筑,浇筑前应清除仰拱表面的杂物与积水,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

仰拱填充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平顺、排水通畅、不积水。

六、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

工序安排应紧凑,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

⑴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⑵仰拱应超前施做,仰拱距上台阶开挖工作面宜控制在30—40 m,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等后续工作应及时进行;⑶二次衬砌距仰拱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但不得大于50m。

2、在满足作业空间与台阶稳定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核心土长度应控制在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l/3~l/2。

3、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应严格控制开挖长度,根据围岩地质情况环进尺,每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1、0m;开挖后立即初喷3—5 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4、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做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支护外插角,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

5、隧道周边部位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位宜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需要爆破时,必须采用弱爆破,不得超挖。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6、中、下台阶左、右侧开挖应错开,严禁对开,左右侧错开距离宜为2~3 m。

7、钢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与架设。

钢架应架设在坚实基面上,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渣回填。

钢架应与锁脚锚杆(管)焊接牢固。

8、隧道超挖部位必须回填密实,严禁初期支护背后存在空洞。

必要时初期支护背后应进行充填注浆,保证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

9、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增加拱(墙)脚锁脚锚杆(管)、增设钢架拱(墙)脚部位纵向连接筋、扩大拱(墙)脚初期支护基础及增设拱(墙)脚槽钢垫板等增强拱(墙)脚承载力等措施控制变形。

10、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11、应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严禁积水浸泡拱(墙)脚及在施工现场漫流,防止基底承载力降低。

当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开挖工作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或两侧排水沟排出洞外。

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隧道仰拱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反坡施工时,应设置集水坑将水集中抽排。

12、隧道施工应加强洞内通风,作业环境应符合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七、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防护装置、安全防护措施必须齐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不准穿拖鞋作业。

3、施工现场严禁外部人员观瞧,要劝阻老百姓围观。

4、施工现场的机具设备,必须设置切实可靠的防护、分隔措施与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灯。

5、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含配属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帽,未戴安全帽严禁进入现场。

6、施工作业高度超过三米,必须有防护栏杆,无高空防护装置,安全人员有权下令停工、进行防护整改。

7、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必须佩戴相应的安全保护用品。

8、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电工、持证上岗,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严禁违章作业。

施工用电要按规定、规格使用,严禁带电作业,严禁电线拖地,防止漏电伤人,必须上墙或用电杆支离。

10、喷锚后及时对隧道内进行通风除尘,保证隧道内通风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