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知识点:
⒈口算除法。⑴口算。⑵估算。⒉笔算除法。⑴基本的笔算除法。⑵除法的
验算。重点、难点:有关0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
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
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
算除法。编排结构如下表:
三、编排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本套教材涉及的计算内容,不论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一般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
顺序进行编排。这是因为:(1)口算最常用、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
算方式(估算、笔算)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因此,先学口算就成为十分自然
的顺序了。(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和
笔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是顺理成章的顺序,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这样一个规律进行的。因此,
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
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真实、自然地体现了
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例如,教科书第13页中的主题图,是一幅丰收的、喜气洋洋的苹果运输图。要知道不同型号的车辆每次运的苹果箱数,
就必须用除法来计算。又如,第22页例3是整理相片的情境,第31页例7是乘车参观的情境,两个情境虽然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除
法来解决。这样,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使学生认识除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
意识的培养。(1)在口算和笔算的编排中,融入估算。如教科书第16页的例2、第22页的例3,通过口算和估算、笔算和估算的同步显示,使不同的算法、算
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选用
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到估算在解题中的优势和不足。(2)加大练习的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本单元的七个练习中,有五个练习安排了估算。,这些内容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估算素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进而形成估算意识。
4.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本单元创设的多维度的问题情境,除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外,还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如,教科书第28页例5,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四徒展开情节,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
事为素材,教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这样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感受数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又如,教科书第15页的“你知道吗?”,
介绍了“除号”的产生。文字虽然不多,但它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数学符号都是
随着生产、生活、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符号化的思想,同时认识今天的数学是无数先人用数学智慧创造出来的。
四、具体编排1.口算除法。⑴主题图。以运输水果、蔬菜为素材,为口算
除法提供现实背景。图中显示了四个小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⑵例1。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由主题图引出的三个除法式题(60÷3、600÷3、120÷3)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
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②重视学
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
迁移到口算除法,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③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
语言表述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④第15页下面的“你知道吗?”,应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感受数学符号的产生过程和数学家的智慧。同时,鼓励学生查阅课外资料,或利用网上资源,查找一些有关除法的史料,并在班上学习交流,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⑶
例2。①例2教学估算,由主题图中运送茄子的情境引出。教材给出了两个学生
的不同解答策略,使学生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
可以采用。②“做一做"第1题,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练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笔算除法。⑴例1。①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
法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②让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42÷2的算理,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写法。⑵例2。①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
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②用直观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当余下1个十后应该怎么办。③学会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初步形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⑶例3。①主要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从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体现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②笔算中重点解决,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笔算过程没全写出,目的是引
导学生自己探索出: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因此商的首位应在十位上。⑷例4。①以计算100可购多少本练习本为背景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的作用。②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法验算除法,帮助学生了解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⑸例5。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四徒展开情节,以生动有趣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背景,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⑹例6。①以两位学生的家庭用电量为素材,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现信息和要求的问题,以此引出“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②第(1)题教学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在除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
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写0。这个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写。第(2)题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⑺例7。①以学生参观天文馆、克隆鼠展览
为背景,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②第(1)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第(2)题,教学有余数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3.整理和复习。⑴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
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
方法。⑵能根据问题的实际,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
及熟练程度。五、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
探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是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