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后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在企业管理中,成本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成本会计的应用和作用。
某家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产品的成本构成,企业决定进行成本会计分析。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通过对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析,企业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在成本会计分析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分。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折旧等;而变动成本是随产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此外,成本会计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对产品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产品的定价策略,以及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通过成本会计系统来实现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成本会计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产品的成本情况,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通过成本会计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成本会计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实现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读者能对成本会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应用成本会计的方法和技巧。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成本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的情况,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分析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某制造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成本情况,企业需要进行成本会计的分析。
首先,企业需要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核算,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存储成本等。
其次,企业需要对直接人工的成本进行核算,包括工资、福利等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人力成本。
最后,企业还需要对制造费用进行核算,包括生产设备的折旧、维护费用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的核算,企业可以得到产品的总成本,进而为定价、成本控制等决策提供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成本会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情况,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比如,通过对原材料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原材料采购的节约空间;通过对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人力成本的节约空间;通过对制造费用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率等问题。
通过这些分析,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除了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和进行成本控制外,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比如,通过对产品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不同产品的成本情况,从而决定是否继续生产某种产品;通过对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不同生产工艺的成本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进行工艺改进等。
通过这些分析,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情况,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该重视成本会计,加强成本核算和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会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涉及到成本的计算和控制,还涉及到成本效益分析和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旨在展示如何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A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机械设备。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双重压力。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公司决定进行成本管理会计的改革。
问题分析:1. 原材料成本:A公司发现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且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成本的稳定性。
2. 人工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工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但生产效率并未同步提高。
3. 管理成本:公司管理层发现,管理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过高,且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解决方案:1. 原材料成本控制:公司采取了集中采购和长期合同的方式,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价格波动风险。
同时,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2. 人工成本优化:A公司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同时,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管理成本削减:公司实施了精细化管理,通过预算控制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浪费的环节,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公司还优化了组织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A公司的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材料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和生产效率得到了优化,管理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削减。
最终,公司的总成本降低了15%,利润率提高了20%,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结: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通过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A公司的案例表明,只有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计量、分析和控制。
通过成本会计,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经济效益。
以下是对一个典型成本会计案例的分析。
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生产一种机械设备,该设备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质检和包装等环节。
企业管理层希望通过成本会计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会计分析步骤:1. 确定成本对象:在本案例中,成本对象是该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
2. 收集成本数据:企业需要收集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所有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3. 分配成本:将收集到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可以直接分配到具体的设备上,而制造费用则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如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进行分摊。
4. 计算单位成本:将分配到成本对象上的成本总额除以生产数量,得到单位产品的成本。
5. 分析成本差异: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6.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以降低成本。
案例分析结果:通过成本会计分析,企业发现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比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同时,加工制造环节的效率不高,导致单位产品的成本较高。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 优化采购流程: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并实施严格的库存管理,减少浪费。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效率,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
3. 加强成本控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企业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成本会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报告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成本会计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成本会计的原理和应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下将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对其成本会计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企业背景这家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电子设备,产品涵盖手机充电器、移动电源等。
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设施和员工队伍,产品销售市场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
二、成本构成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如生产手机充电器所使用的电子元件、塑料外壳等。
通过对采购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部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偏高,可能是由于供应商选择不当或者采购量未达到规模经济。
2、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经过对生产部门的工时记录和工资核算数据的研究,发现企业在人工效率方面有待提高。
部分工人的工时利用率不足,存在一定的闲置时间,导致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增加。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水电费等。
在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和核算过程中,发现企业在费用分配方法上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导致部分产品承担了过多的制造费用,影响了成本的准确性。
三、成本核算方法1、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即按照产品的产量来分配制造费用。
然而,随着企业生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
例如,某些复杂的产品需要更多的设备调试和工艺处理,但在传统核算方法下,其成本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2、建议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将制造费用按照作业的消耗分配到产品中,能够更精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定价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四、成本控制措施1、采购环节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制度,通过招标、比价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
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争取更有利的付款条件和采购批量折扣。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成本会计是企业核算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成本会计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从中得出相关的经营决策。
以下是一则成本会计的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生产一款产品A。
该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公司希望通过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经过调研和分析,公司发现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和改进原材料采购渠道来实现成本的降低。
首先,公司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前,生产工艺比较繁琐,需要经过多个工序才能完成。
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精简和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工序。
通过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公司在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成本。
其次,公司改进了原材料采购渠道。
在过去,公司采购原材料比较零散,存在着多个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和谈判。
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决定与一家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进行批量采购。
通过集中采购,公司获得了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并且减少了采购中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还有可能获得采购优惠、质量保证等其他福利,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再次,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公司设置了成本核算岗位,负责记录和统计各项成本,同时设立了成本控制岗位,负责分析和控制成本。
通过定期的成本报告和成本分析,公司能够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成本的稳定和可控。
通过以上的措施,公司成功地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改进原材料采购渠道,公司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此外,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公司能够更好地掌握成本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成本会计的分析和控制,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贵州茅台)
53°茅台酒(建国60周年纪念酒)600ML ¥16500 53°茅台醉美中华安徽馆500ML ¥9500 53°茅台五个常任理事国酒500ML×5瓶 ¥75000 53°50年陈年茅台酒500ML ¥27200 53°80年陈年茅台酒500ML ¥255000 53°世博珍藏酒500ML ¥90000 53°茅台醉美中华广东馆500ML ¥11000
项目 粮食 赤水河水
用量 1.25 公斤 15吨
单位价格 4元/公斤 25元/吨
年成本/吨 5000元 725元
工资
合计
9000人
--------------
10万/人
-------------
90000元
折旧
10年销量约33000吨
固定资产总 使用8亿元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茅台酒成本分析
小组成员:赵燕雨,张逸, 赵寒露,陈俊杰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 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 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 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 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国的国酒, 拥有悠久的历史。
按照经济学分类,产品成本主要是 由原材料、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费 组成的。
茅台对外宣称:(茅台酒)选最适合佳酿 的优质泉水、高粱、小麦,遵国酒工艺配 方土法酿制,陈年窖藏而得。茅台酒的原 材料主要是粮食和水
计算过程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粮食) 1.25* 4=5000元/吨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河水) 15* 25= 725元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9000*10=90000万元 包装,销售,运输相关费用 平均每吨消耗2万元
那么它的总成本就是:
0.5375*33000+2*33000+90000+28000= 201737.5(万元)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毕茜经济管理学院2011.7案例 1 邯钢——项目成本逆向分解一、案例分析钢铁行业是多流程、大批量生产的行业,由于生产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决定了必须对生产流程各个工艺环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为了严格成本管理,一般依据流程将整个生产线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单元,在各个作业单元之间采用某此锁定转移价格的办法。
而邯钢在成本管理方面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手段,依据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分解内部转移成本,再以此为控制指标,落实到人和设备上,将指标责任与奖罚挂钩,强制实现成本目标,碇以系统总合最优。
“倒”出来的利润。
对邯钢而言,要挤出利润,首先需要确定合理先进、效益最佳化的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公司根据一定时期内市场上生铁、钢坯、能源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平均价格编制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的情况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修订,各分厂根据原材料等的消耗量和“模拟市场价格”向下道工序“出售”自己的产品。
获得的“销售收入”与本分厂的产品制造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本分厂的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还需要做以下两项扣除:一是把公司管理费分配给分厂做销售毛利的扣除项,一般采用固定的数额(根据管理费年预算确定);二是财务费用由分厂负担,一般根据分厂实际占用的流动资金额参考国家同期同类利率确定。
做这两项扣除后,就形成了本分厂的“内部利润”。
如三轧钢分厂生产的线材,当时每吨成本高达 1649 元,而市场价只能卖到 1600 元,每吨亏损 49 元。
经过测算,这 49 元全部让三轧多分厂一个生产单元消化根本做不到。
如果从原料采购到炼钢、轧钢开坯和成材,各道工序经济指标都优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比如,邯钢三轧钢分厂发现,为使产品包装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修卷减去的线材头尾一个月达上百吨,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 6 万元,为了降低成本对卷线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充分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轧用量降低了 40%,吨材成本下降 8 元。
其他流程环节也纷纷采取不同手段降低成本,开坯的二轧钢分厂挖潜降低 5 元/吨坯,生产钢锭的二炼钢厂挖潜降低24.12 元/吨钢,原料外购生铁每吨由780 元降到750 元以下,这样环环相扣即“8+5+24.12+(780-750)>49”就可扭亏为盈。
成本会计案例
2.管理费用中列支本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200万元,已知上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为150万元。已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并获准在当年度实现的所得额中抵扣。
应补缴所得税=238.425-198=40.425(万元)
(七)原材料核算差错的纳税调整
(一)例:宏大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属增殖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00万元,企业已按账面利润提取并缴纳所得税33万元。注册税务师于2001年2月受托对该企业2000年度所得税及流转税情况进行审查。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本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的税额。
(三)解答:
1.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存款利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但纳税人发生的贿赂等非法支出,以及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10月30日
本月领用
10
2000
20000
8
2000
16000
12月9日
本月购进
15
2000
30000
12月31日
本月领用
13
2000
26000
10
2000
20000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
(2)11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115+240)÷(8000+28000)×100%=0.99%
11月份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20000×0.99%=198(元)
结转后,材料成本差异余额为:115+240-198=157(元)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2024级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2024级2024级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背景信息:在2024年,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一家制造业公司希望通过成本管理会计的实施来提高其运营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该公司主要生产家具,并销售给中国市场。
该公司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以提高利润。
问题描述:该公司的成本管理会计部门发现,目前公司的生产过程存在许多浪费和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分析公司的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分析过程:1.生产过程分析:首先,成本管理会计部门对公司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们发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较高。
由于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不够紧密,导致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较高。
此外,原材料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次品。
-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
公司员工的操作技能有限,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此外,生产设备的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的老化和故障频发。
-生产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缺乏有效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线的管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成本结构分析:-原材料成本:在公司的总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高和次品率高,使得原材料成本占用了较高的比例。
-人工成本:公司的员工工资较高,这使得人工成本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浪费,导致人工成本的利用率较低。
-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由于公司的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较高。
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成本管理会计部门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公司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批量采购和优惠政策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同时,公司还应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选择质量稳定的供应商。
-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公司应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
《成本会计》课程思政案例
《成本会计》课程思政案例一、课程简介《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将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思政元素融入策略1. 注重诚信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2. 强调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弘扬工匠精神: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沟通、协调,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具体案例及分析案例名称:某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案例1. 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决定对生产线进行改造。
为了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企业需要核算现有生产线的成本。
2. 思政元素融入: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注重诚信教育、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强调诚实守信和客观公正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案例分析过程: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分类和核算等。
其次,让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成本核算。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提炼出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4. 案例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案例的经验教训,强调诚信、责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doc 7页)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doc 7页)成本会计案例毕茜经济管理学院2011.7了40%,吨材成本下降8元。
其他流程环节也纷纷采取不同手段降低成本,开坯的二轧钢分厂挖潜降低5元/吨坯,生产钢锭的二炼钢厂挖潜降低24.12元/吨钢,原料外购生铁每吨由780元降到750元以下,这样环环相扣即“8+5+24.12+(780-750)>49”就可扭亏为盈。
总厂分别对各生产单元下达了目标成本,其中对三轧钢分厂下达了吨材1329元的不赔钱成本指标。
面对这一似乎高不可攀的指标,分厂领导班子对这个指标既感到有压力,但又提不出完不成的理由。
因为这既是从市场“倒推”出来的,又是由自己的历史水平和比照先进水平测算出来的,不下调就意味着邯钢都要出现亏损时,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面对新的成本目标,只能扎实工作,努力实现。
三轧钢分厂组成专门班子,也将工段进行层层分解,用总厂下达的新成本“倒推”的办法,测算出各项费用在吨钢成本中的最高限额。
比如,各种原燃料消耗,各项费用指标等,大到840多元(时价)1吨的铁水,小到仅0.03元的印刷费、邮寄费,横向分解落实到科室,纵向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相统一,使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原工作都与市场挂起钩来,经受市场的考验,使全厂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为促使模拟市场核算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转,当然,需要严格的奖惩机制保驾护航。
在考核方法上,公司通常给分厂下达一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分厂制造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即形成成本降低额或称贷差,作为计奖或不“否决”奖金的储存据;反之则“否决”奖金。
实际内部利润大于目标利润的差额,通常也被当作计奖的依据。
在现实中,有的公司以考核成本一降低额为主,有的公司以考核内部利润为主。
由于成本降低本身就是增加内部利润的因素,有的增加内部利润的计奖基数。
在保证基本收入前提下,加大奖金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奖金约占工资的40%-50%;设立模拟市场核算效益奖,按年度成本降低总额的5%-10%和超创目标利润3%-5%提取,仅1994年效益奖就发放了3800万元。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制造费用
合
4000
6000
18400
2400
13520
18000
751200
15000
266400
12000
96200
计 117400
产量资料
项 目
期末在产品 本月投产量 本月完工产 量 期末在产品 在产品完工 程度
金额单位:元
缝纫车间
420 2000 2200 220 60%
裁剪车间
320 1800 2000 120 40%
1125306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 本 月末在产品成 本
414.35
994440 33146
30.05
72120 1200
4.10
9840 160
5.9
14160 240
454.4
1090560 34746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 成本项目 还原前产 品成本 (1) 本月生产 半成品成 本 (2) 还原分配 率
案例分析3
案例思考题:你认为大华的成本核算 应选择什么方法?
经过全组成员讨论:我们认为大华的成本核算
应选择分步法的基本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考虑企
业的生产类型的特点及成本管理的要求.
生产类型的特点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成本计算对象 二:成本计算期 三:生产者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 首先,就企业生产西服的情况来看应该属于大量大批 复杂生产。就成本计算对象来说,不仅要计算出每种产 品的成本,还可以计算出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其成 本计算对象是每种产品和它所经过的生产步骤的成本。 其次,定期在月末进行。 最后,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 很多,占用成本额也很大,因此应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 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 配。 所以,应采用分步法。
成本会计共五个案例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案例资料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
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
有关资料如下: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
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思考题]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2、该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案例二 BBC公司全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①共同成本即为共同制造费用总共4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②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总共5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本年的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为130000美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按照以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为基础计算的全厂分配率进行分配。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资料请你谈谈格兰仕敢于打价格战的基础是什么?你对成本是怎样认识的?成本是怎样产生的?(1)当一个行业过度竞争的时候,价格战作为一种手段能对竞争对手的决策起到制约作用。
格兰仕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是,它并没有选择提高价格,这是因为格兰仕致力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线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来争取市场份额。
格兰仕能够打“价格战”的基础就是从大规模中获取规模效益,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与规模扩大相伴生的就是固定投资的增大。
一个企业最大的投资是设备投资,制造企业的设备投资更是庞大。
这不仅仅会影响企业现金流,同时固定资产的折旧也会导致价格竞争力的下滑。
因此,格兰仕选择了一条更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道路——它并没有收购国外企业或者生产线,不仅没有动用自有资金投资固定资产,而是将别人的生产线一个个地搬到了内地,而且建这些厂用的还是别人的钱。
虚拟联合规模扩张的路子,使得格兰仕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调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薄利多销、货真价实、价廉物美,这就是格兰仕敢于打价格战的基础。
(2)对成本的理解: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制定产成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是企业惊醒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
(3)成本的产生:依次来自设计,采购,人工,库存,配送。
细分地说,主要有料工费三项,料即原材料的耗用,生产商品肯定要耗用材料,工即人工费,要有员工去操作才能生产,费即费用,生产商品需要一些辅助的费用,比如车间的水电、维修等。
成本会计第四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项目成本估算
01 项目成本估算采用工料测量法和历史成本法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
02 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确定 了各阶段的成本估算。
03 考虑了材料、人工、设备、间接费用等各方面的 成本,确保估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项目成本控制
企业制定了项目成本控制 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的成 本控制目标。
实施了动态成本控制,对 项目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 实时监控和调整。
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对设 计方案进行优化,降低成 本。
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与 沟通,确保材料采购成本 的合理性。
项目成本分析
01
企业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
02
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面临成本核算不准 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03
案例旨在探讨如何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传统成本核算法
以产品数量为基础,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
以作业为基础,将间接费用按照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中,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
。
02
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找出原因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03
对项目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的
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成本法
通过作业将间接费用分配到研发成本中,更精确地反映实际成本。
完全成本法
将所有与研发相关的费用(直接和间接费用)都计入研发成本,以 提供更全面的成本信息。
研发成本控制措施
制定预算和成本控制计划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质量管理)
人工费控制
• 工人的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分为必须消耗的 时间和损失时间。必须消耗的时间包括有效的工 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的消耗。 损失时间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违背劳动 纪律所引起的工时损失。我把损失时间的控制放 到人工费节约的重点上来,从技术因素和组织因 素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 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 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出 现我方自身责任的赶工现象出现。
方案二:每次采购量=600000/5=120000块
采购和存储费合计费用:
=Q/2×P×A+S/Q×C=120000/2×0.43×3%+600000/120000*1100
=6274元
方案三:每次采购量=600000/2=300000块
采购和存储费合计费用:
=Q/2×P×A+S/Q×C=300000/2×0.41×3%+600000/300000*1200=4245元
案例工程主要的材料是钢材2900吨压型钢板12000m2混凝土4050m3三类经过测算其金额占总材料金额的90以上我和材料采购人员以及工程经济类专家对以上三类大宗材料进行了采购竞争性谈判在我公司供应商名册中择优选取了四家供应商又在名册以外选择了两家单位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经过了四轮的谈判择优选择了两家单位做为该工程的供应商钢材每吨供应价下降62元压型钢板每m2下降8元混凝土每m3下降15元该部分材料采购就节约了290062120008405015336550元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6.70
5.54 4.57
7.84 6.49 5.12
2007年
2008年
三五三质量规划目标
• 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 纳入总会计师的职责 范围
成本会计5个案例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案例资料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
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
有关资料如下: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
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思考题]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2、该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案例二 BBC公司全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①共同成本即为共同制造费用总共4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②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总共5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本年的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为130000美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按照以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为基础计算的全厂分配率进行分配。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0.77
——
0.86
—— ——
业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963 贷:基本生产成本——啤酒 963
总结体会:
简单了解啤酒的制作工艺和简单流程 更加熟练的掌握了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过程 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单位成本(分配率)
完工的B半成品的生 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11.64
873 291
0.5
37.5 12.5
0.7
52.5 17.5 963 321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品名:西湖啤酒
项目 行 次 1 2 3 4 5 6 7 还原前啤酒生产成 本 C半成品 第一次成本还原 B半成品成本 第二次成本还原 还原后啤酒生产成 本 甲产品单位生产成 本 还原分配 C半成 率 品 —— —— B半成品
将成熟的啤酒过滤 后,将所有剩余的 酵母和不溶性蛋白 质滤去,就成为待 包装的清酒。
包装工序
分为:
感官检查:每天新酿制的啤酒,由专门的负责人 员进行实际品尝。只有在确保其品质后,才将鲜美 可口的啤酒呈送给您。 空瓶检验机:极其细小的伤痕也不会放过。 洗瓶机:洗净回收的啤酒瓶。 装瓶、装罐机:酿造好的啤酒先被装到啤酒瓶或 啤酒罐里。然后经过目测和液体检验机等严格的检 查后,再被装到啤酒箱里出厂。
糖化工序
糖化锅:糖化是麦芽内含物在酶的作用下继续溶解和分解的过程。 糊化锅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 过滤槽 :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 并加入酒花和糖。 煮沸锅: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入 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 性的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XXXX年X月X日
应借账户 项目类别 第 一 车 间 定额工时 分配率 应分配工资 应计福利费 第 二 车 间 直接计入费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接 计入 费用小计 应计提福利费 行政 管理 福利 部门 合计 工资 福利费 工资 福利费 48450 48450 16416 43776 11970 25080 分配率 分配额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直接材料 2000 2.125 42500 5950 乙产品 直接材料 2000 2.125 42500 5950 12000 0.2 2400 14400 2016 32000 0.2 6400 38400 5376 6500 6500 910 22000 3080 3000 420 3420 15300 59300 8320 2200 3080 3000 420 197562 4000 560 89000 12460 44000 丙产品 直接材料 丁产品 直接材料 制造费 用 管理费 用 应付福 利费用 合计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2012-12-18
第1页
案例讨论一
• 新华公司生产的产品,除主要材料外,消耗的燃料也占相 当的比重,但耗用的外购动力占得比重很小,从管理和简 化核算的角度考虑,该公司在成本核算时,将燃料费用专 设了“燃料”成本项目,而将动力费用全部计入制造费用 (根据车间的仪表计算确认其数额),请问该公司的做法 是否可以?说明理由。该公司后新调任张瑛为成本会计, 张瑛上任后,将车间生产产品发生的外购动力费用全部直 接列入基本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你认为 此种做法是否可以?为什么?
2012-12-18
第2页
案例讨论二
• W公司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第二车间生产丙丁两种产品。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实行计 时工资,丙丁产品的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去年8月份的有 关资料如下:四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2000件、 1000件、2000件,甲乙产品工人计时工资总额为85000元, 丙丁工人的奖金和津贴共8800元;单位工时定额甲产品 20小时,乙产品10小时,单件工资丙产品12元,丁产品 16元。另外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分别为 4000元、6500元,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2000元,福利 部门工资3000元。该公司财务处会计李霞编制的“工资 及福利费分配表”如下,请根据现有的职工薪酬准则, 仔细查看此分配表有无问题,若有问题,指出问题在哪 里?你能设计一个更为直观合理的分配表吗? 2012-12-18 第3页
2012-12-18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