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作品原文: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精心整理“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千顷旷阔的江水,都清澈明净如镜,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面上。
忽然一阵巨风,波涛汹涌,一个白发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起伏。
可笑的是那兰台公子宋玉,还没弄懂庄子所谓的天籁,偏说风有雄雌之分。
其实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般的正气和节操,就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般舒适快意。
【赏析一】作者在表现这些复杂曲折的心情时挥洒自如,从本是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局面里,表现出诛灭敌人的必胜信心。
词人以议论入词,既痛快淋漓,又形象可感;立意高远,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怀和昂扬的感召力量。
在陈亮的词作中,此篇堪称为压卷之作。
【赏析二】本词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江南的秋景: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寥寥两句,就把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呈现于读者眼前。
以碧形容秋雨,这是词人的独创,色四面袭来,几乎溶尽了山影,山似眉峰皱,山峰与诗人的眉头一样都在愁苦中紧蹙。
人间俯仰陈迹用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言光阴倏忽,人生短暂,俯仰人间已为陈迹,慨叹自身盛年易逝,事业无成,转眼之间年华老大,壮志即尽付东流。
不见当时杨柳以下三句亦是时光荏苒,世事推移,人寿难久之意。
英雄豪杰尚且随着时光的流驶而磨灭,何况我辈?最后词人发出天地一孤啸的长叹:茫茫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如此长啸浩叹,而叹有何用,啸又何益?明天还是得迎着西风匹马踏上人生的征途,跋涉长驱!这又表现了诗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一种虽九死而未悔的韧性和顽强毅力。
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古代诗词·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古代诗词·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文忠。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作品赏析】此词,写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
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念。
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著《词诘》),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和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宋词三百首幼儿早教必背
宋词三百首幼儿早教必背作为幼儿早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教育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的优美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更是适合幼儿早教中的学习和启蒙。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幼儿早教必背的宋词,帮助孩子培养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描绘月亮和酒,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孩子们可以通过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意境,培养对自然和美的感受力。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宋代文学家杨炯的作品,通过描述离散的爱情和久别重逢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孩子们可以通过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培养对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能力。
3.《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英勇战斗的情景,展示了历史的辉煌和人物的风采。
孩子们可以通过朗读和理解其中的历史故事,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4.《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这是宋代文学家李煜的作品,通过描绘生活的困苦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痛苦。
孩子们可以通过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培养对情感的理解和人生的思考能力。
水调歌头诗词
水调歌头诗词水调歌头诗词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年代: 宋作者: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年代: 宋作者: 苏轼安石在东海,从事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3.《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年代: 宋作者: 苏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相对永登楼。
4.《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年代: 宋作者: 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红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玉枕,拂金。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5.《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年代: 宋作者: 辛弃疾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6.《水调歌头·造物故豪纵》年代: 宋作者: 辛弃疾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
等闲更把,万琼粉盖颇黎。
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云海路应迷。
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初中语文文言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
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
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上阕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几时:什么时候。
把酒:端起酒杯。
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
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乘:驾。
归去:这里是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像中的仙宫。
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
胜,能承担,经得起。
“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意念。
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
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玩弄,欣赏。
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全文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全文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全文《水调歌头》一词其清旷健朗之格调大异于花间、金奁之柔媚婉约,初露东坡豪放词风范,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但更为启人心智、隽永有味的还是苏轼对人生、对物理的睿智的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全文,供大家学习。
《水调歌头》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水调歌头》主题: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宋词20首
《宋词三百首》节选1.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 菩萨蛮(辛弃疾)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8. 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9. 桂枝香(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也题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上阕由新建之亭及亭前景象忆及早年在扬州平山堂见到的山光水色。
由此及彼展开思路,对先师的怀念,对快哉亭前风景与平山堂前风光相似之观感,还隐隐透露今日词人遭厄运与当年醉翁受挫。
下阕写亭前所见长江景观。
所以全篇之要旨在下阕。
其以“风”为线索,突出浪中“白头翁”形象,“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两句更是突出地刻画了一个不怕风吹浪打出没于浪涛之间的老船工的形象。
此词富于联想象征,写景之中抒发心志,气魄宏大而有感染力量。
【原文】《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作者: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①。
长记平山堂上②,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③,未解庄生天籁④,刚道有雌雄⑤。
一点浩然气⑥,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作:建造。
湿青红:湿润的青漆、红漆颜色。
湿字承上“新作”,形容油漆新涂,鲜润清新。
②湿青红:谓漆色鲜润。
③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④欹枕:谓卧着可以看望。
⑤醉翁:欧阳修别号。
⑥“山色”句:出自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⑦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
⑧一叶:指小舟。
白头翁:指老船夫。
⑨“堪笑”三句: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
他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
《庄子;齐物论》说,“人籁”是吹奏箫笛等竹器的声音,“天籁”是发于自然的音响,即指风吹声。
苏轼为亭命名“快哉”即取自《风赋》“快哉此风”句。
苏轼《水调歌头苏轼》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苏轼》赏析诗人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
他与其父亲及弟弟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人苏轼《水调歌头诗人苏轼》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作者简介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
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
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参见教材P111注释1)——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
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赏析
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反映执着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鉴赏家和理学大师。
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人所广泛赏识和传颂。
其中,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动人心弦的作品。
下面将为您呈现苏轼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以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而广为传诵。
首先,诗中通过对“明月”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
明月作为一种象征,不仅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其次,诗人通过对“乘风归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富贵的疑虑。
他在充满诗意的宫阙之中,却感到寒冷和无力,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无和束缚。
然后,诗人以水调的形式和琼楼的意象,创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借助起舞和转阁等意象,突出了与人间的对比,以至无法入眠的明亮照耀世间或许比人世间还要美好。
最后,诗人以人生离合的喜悲和月亮的圆缺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然而,他在结尾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长久人世的期许,同时也对人间的美好祈愿。
总体而言,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观察力。
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即时的情感和心境,又引发了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与思索。
这就是苏轼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若想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不妨细细品味其中的辞章妙句,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深情雅志。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词译文及鉴赏答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词译文及鉴赏答案我相信同学们肯定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陌生,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词中始终都表现出了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宋词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宋·苏轼(丙辰(chén)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释】(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忍受不住。
胜(shèng):承担、承受。
经受不住。
(古代读shēng,现在一般读shèng)(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弄:赏玩。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qǐ))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
(11)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话翻译】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爱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唐诗宋词300首(一)
唐诗宋词300首(一)
《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诗词的瑰宝。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唐诗:
1.《静夜思》——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送友人》——王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5.《清明上河图》——张孝祥: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宋词:
1.《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渔家傲》——朱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4.《卜算子》——秦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5.《浪淘沙·北国风光》——马致远: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宋词三百首大全集320篇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2.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4.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词原文及翻译《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其中名篇之一,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朝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生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兴奋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头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忧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当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盼望人们可以长长期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观赏这美妙的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释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三百首: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
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
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赏析】
苏轼因“乌台诗案”之祸,谪居黄州,友人张梦得(偓佺)于舍南
长江边筑“快哉亭”,亭落成而赋此。
题一作《快哉亭作》。
上片由
新建之亭及亭前景象忆及早年在扬州平山堂见到的山光水色。
由此及彼,思路腾挪飞动,既言对先师的怀念,又示快哉亭前风景与平山堂
前风光相似之观感,还隐隐透露今日词人遭厄与当年醉翁受挫,时虽
异而情理却同之微旨。
“山色有无中”,原出王维《汉江临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欧阳修《朝中措》词借用“平阑槛倚
晴空。
山色有无中”一诗句而三大诗人用之,可见此句中界动人的美
学魅力和蕴含的哲理意味征服人心的力量。
下片写亭所见长江景观,
承上“亭下水连空”渲染。
先写长江澄澈如镜,忽然风作浪起,一白
头老翁驾扁舟迎战风浪,境界壮伟。
接下就江大风顿起之眼前景而联
想宋玉《风赋》之“雌风”、“雄风”之说,为宋玉强作此解是不懂
得庄周所谓“天籁”之宏旨。
结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承上
否定宋玉雌雄风之说,而肯定楚襄王“快哉此风”之叹,与“快哉亭”意旨巧妙绾合,表达了词人浩荡伟岸的人格及豪迈旷达的心胸。
一篇
之要旨在下阕。
其以“风”为线索,突出浪中“白头翁”形象,让读
者联想天地间的“快哉亭”就像大浪中的白头翁的一叶扁舟,词人在
人生的江海中遨游,任凭风浪千里,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正气,就永
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快哉”!“一点”对“千里”,极小与极大
的比,开拓了词人胸襟与气度,正是其人能超然于物外、齐物达观的
具体定量表述。
黄蓼园云:“前阕从‘快’字之意入,次阕起三语承
上阕写景,‘忽然’二句一跌,以顿出末二句来,结处一振,‘快’字之意方足。
”(《蓼园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