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章_动作技能学习
![第八章_动作技能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0e102365ce05087732130e.png)
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 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 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动作。”
二、动作技能的特征
后天习得的 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动作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 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动化和完善
区组练习:在进行另一项任务的练习前,先完成一 项任务的N次练习。在进行第三项任务的练习前,先 完成第二项任务的N次练习,……直到所有任务都练 习完。
随机练习:一项任务的一次练习后,紧接着进行任 务B的一次练习,接着任务C的一次练习,……直到X 项任务的N次练习都完成为止。且一项任务的练习结 束后,接下来练习哪项任务是随机确定的。
动作技能学习受已有运动技能影响:
已有运动技能与将要学习的技能的关系有时为 从属关系,有时为并列关系
从属关系:已有技能表现为是现在要学习的技能 的局部技能
并列关系:已有动作技能表现为是目前将要学习 的技能的同位技能
先前学习的技能也会干扰后面学习的技能
二、外因
(一)言语指导 作用:
可提供运动本身有用的和重要的信息 可强调识别自己错误的方法 告诉学习者不要干什么 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有一个持久的定向效应
分散练习:用较长的休息时段将练习时 段分隔开。
练习分布对连续动作技能的影响:练习 分布与总练习时间存在权衡关系
练习分布对离散动作技能的影响:无明 确回答
训练期间,分散练习每次练习学到的最多,但 完成练习的总时间也最多;集中练习每次练习 的收益递减,但完成练习的总时间最少。
对危险任务来说,集中练习会增加练习者受伤 的风险
第八章_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章_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83185bbd1f34693daef3ef5.png)
(2)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在练习过程中,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时,
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实验1:布瑞安(1897)研究练习对收发电报的作 用。发现在收电报技能上,练习15-28天之间, 成绩停顿不前。 实验2:弗兰克斯(1982)研究练习对追踪物体作 用,每天练习105次,共10天,发现前4天,进步 明显;5、6、7三天学习没有提高,第7天后,成 绩进一步提高。
情境干扰效应(contextual interference effect):在动作技能学习中随机练习对动作技 能的学习要比区间练习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身体练习与心理练习
身体练习:身体实际进行活动的练习 心理练习:仅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动作技能的进 行过程的练习形式。 研究结论: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学习时要尽量 选择身体练习。但在无法进行身体练习时,心 理练习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
(4)练习中存在个体差异:
练习者准备的程度 对练习的态度 个性特征 性别。
3.不同形式练习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练习的分布: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练习的变化:随机练习和区组练习 身体练习与心理练习 部分练习与整体练习
练习的分布: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集中练习:指将练习时段安排得很接近, 中间没休息或只有短暂的休息。 分散练习:用较长的休息时段将练习时 段分隔开。 练习分布对连续动作技能的影响:练习 分布与总练习时间存在权衡关系 练习分布对离散动作技能的影响:无明 确回答
由小肌肉来实现。如弹钢琴、打字等。 粗大技能:需要的空间大,动作幅度较大,大 肌肉群参与、甚至整个躯体参与。如跑步、打 网球等。
精细技能:局限的空间小,动作要精巧、协调,
徒手型与器械性动作技能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7bd73f1910ef12d2af9e74b.png)
• 特点:
–动作品质——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
–动作结构——动作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 协调
–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强,不需要视觉控制
–动作效能——体力精力消耗降至最低
冯忠良:动作技能的形成
阶段
含义
特点
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和掌握 操作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学会观察、 掌握原理
学习者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 定向 动作程序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 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
定向
模仿
整合
熟练
1、动作的定向
• 含义:
–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 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 内容:
–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
–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有关信息。
• 特点:
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和掌握操作活动的程序性知 识。学会观察、掌握原理
2、动作的模仿
• 含义:
–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 特点:
–动作品质——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动作结构——动作成分协调性差、互相干扰、衔 接不连贯,
顾此失彼,产生多余动作 –动作控制——主要依靠视觉控制 –动作效能——效能低,时间长,体力精力消耗大
3、操作的整合
• 含义: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 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所谓熟 练操作是指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 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要有 意识注意的状态。 熟练操作具有的主要特征: (一)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二)能利用细微线索 (三)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四)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Cha08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Cha08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523a8d195f312b3169a5af.png)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3.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征 (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4.动作技能的分类、测量与评价 (1)动作技能的分类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4.动作技能的分类、测量与评价 (1)动作技能的分类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4.动作技能的分类、测量与评价 (1)动作技能的分类
第二节 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与过程
5.协调控制理论 协调控制理论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就是要形成一个
包含多关节的协调状态,即形成协调结构,熟练动作就是 神经系统对特定的肌肉和关节的协调与控制。
协调结构可以通过练习或经验获得,也可能是自然遗 传的。
第二节 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与过程
6.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第五节 动作技能的迁移
2.动作技能迁移的理论解释 (1)概括化理论
概括化理论由贾德通过他所做的经典的“射水下靶子” 的实验首先提出。贾德认为,对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越高, 也就越容易实现迁移。
第五节 动作技能的迁移
(2)共同要素说 该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桑代克,他认为,只有一项学
习情景与另一项迁移情景所含成分具有共同要素时才会发 生迁移,由于他对学习的实质坚持联结主义观点,因此, 所谓共同要素的迁移原理,实际上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 联结。
第五节 动作技能的迁移
(5)除了运算模式外,还应指出技能间的认知因素方面的 相似性。 (6)使用语言线索来引导迁移的产生。 (7)当练习技能是非常复杂、危险或所需的设备受限制时, 模拟训练对训练过程的迁移可能是有用的。 (8)动作技能的迁移量一定要小。 (9)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1.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 活动方式。
《动作技能的学习》课件
![《动作技能的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0bec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2.png)
1
高水平阶段
2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动作
技能,需要不断地提高技能的准确性握基本的动作 技能,并且理解动作的基本要素。
自主掌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已经能够自主地运用 动作技能,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境和要求。
动作技能学习的方法
模仿法
通过观察和模仿优秀的榜样, 学习者可以快速地掌握动作技 能。
结束语
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只要用心练习,一定能够达到优秀水平。
《动作技能的学习》PPT 课件
介绍动作技能学习的课件,包括动作技能的定义和特点,学习阶段和方法, 注意事项以及巩固与提高。
什么是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定义
动作技能是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并能够运用的各种身体动作。
动作技能的特点
动作技能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动作要素,需要通过练习和反馈不断提高。
动作技能的学习阶段
分解-组合法
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为简单的部 分,并逐步组合起来,有助于 学习者逐步掌握整个动作。
反馈法
及时获得他人或教练的反馈和 指导,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 提高技能。
动作技能学习的注意事项
1 适度练习
过度和不足的练习都会影 响学习效果,适度的练习 是学习动作技能的关键。
2 清晰目标
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想要 达到的目标,以便有针对 性地进行练习和提高。
3 环境创设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 件,有利于学习者的动作 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动作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1
动作细节掌握
2
注意细节对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至关
重要,学习者需要仔细细化动作的每个
细节。
3
反复练习
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可以巩固已掌握 的动作技能,并提高技能的熟练性。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fb78e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e.png)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研究将关注如何利用 技术辅助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 工智能等,提高动作技能学习的效果,为教 育和学习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方法。
动作技能学习的跨文化研究
总结词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动作技能学习的异同
详细描述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动作 技能学习的异同,探究文化因素对动作技能 学习的影响,为跨文化教育和学习提供理论
任务分析与目标设定
总结词
任务分析是将复杂动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技能的过程,目标设定则是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详细描述
任务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动作技能的结构和要求,从而更好地掌握每个子技能。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 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馈,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每个子技能,最终实现整体动作技 能与反馈
教师需密切观察学生的学 习过程,及时发现和指出 错误,并提供针对性的反 馈和建议。
示范与模仿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 动作,让学生模仿并反复 练习,以纠正错误。
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需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 作技能。
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特点
动作技能具有外显性、客观性、 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习得性等 特点。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与阶段
泛化阶段
学习者初步掌握动作技 能,但动作不准确、不 协调,多余动作较多。
分化阶段
学习者逐渐消除多余动 作,能够比较准确地完
成动作。
巩固阶段
学习者完全掌握动作技 能,能够熟练、准确地
完成动作。
自动化阶段
学习者完全自动化地完 成动作技能,无需意识
激励与评价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8动作技能的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8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6898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e.png)
本课件将介绍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包括定义与特点、分类、学习方法、错 误处理、专家水平、评价、应用等内容。
动作技能的概念
动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运动行为能力,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训练和经验不断提高。
动作技能的分类
手眼协调技能
需要身体与视觉协调的动作,如打篮球、弹钢琴 等。
认知技能
需要思维和判断的动作,如下棋、解题等。
肌肉反应技能
需要快速反应肌肉力量的动作,如拳击、跳舞等。
情感技能
需要表达和感受情感的动作,如演讲、表演等。
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1
提高阶段
2
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提高动作的准确
性和流畅度。
3
起步阶段
掌握基础动作要领,形成初步技能。
自动化阶段
经过长期练习形成习惯性的动作反应。
结束语
本课件全面介绍了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升自 己的动作技能水平,并展望未来技能学习的发展趋势。
包括技术不准确、分心、紧张等因素。
2 错误处理的方法及实例
如回放练习、逐渐增加难度、专注训练等。
动作技能的专家水平
1 专家与新手的差别
专家在动作技能方面具有更高的熟练度和自动化程度。
2 专家学习的特点
专家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动作技能。
3 模拟专家学习的方法
通过模仿专家的动作和思维方式,快速提升自己的技能。
动作技能的学习方法
模仿学习法
观察和模仿优秀的榜 样,学习他们的动作 技巧。
比喻学习法
通过比喻和类比,将 复杂的动作拆践和体验, 逐步掌握和改善动作 技能。
系统教学法
第九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九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716290176c66137ee0619f6.png)
• 练习曲线的特征是:开始进步快;中间有 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顿期(高原期); 后期进步慢;练习成绩有起伏;存在个别 差异;总的趋势是进步。 • 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作业的 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但 是,并非任何练习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练习时,要采用多种练习方法,还要注意 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并且,练 习过程中应提供恰当的反馈,提高练习的 效果。
第八章 动作技能学习
• • • • • • • • • •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二、动作技能的类别 三、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关系 四、动作技能的构成成分 五、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六、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 七、动作技能形成阶段 八、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 九、动作技能的迁移 十、动作技能的培养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二、动作技能的类别
• 动作技能有四种分类法; • (1)是根据动作技能进行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划 分为封闭式动作技能和开放式动作技能; • (2)是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划分为连贯的动作技能和不连贯 的动作技能。
• 其关系如下
类别 封闭式 动作技能 连贯动作技能 体操、游泳、跑步、 滑冰、骑自行车 不连贯动作技能 铅球、铁饼、篮球 的的过程中,出 现的进步暂停或下降,技能难于提高的现 象。 • 其原因是:新旧交替时,新方法还没形成 取代旧方法;练习时间过长,出现倦怠现 象;练习环境、工具或指导方式发生改变。 • 2.反馈是指练习者知道自己动作练习的结 果。 • 反馈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部反馈指 肌肉运动提供的信息,外部是指对动作结 果的知悉。动作技能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外 部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其技能。
• (二)分解阶段 • 传授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 学习者初步尝试,逐个学习。由于初学时 注意的范围狭小,不善于利用注意的分配 与转移,虽然分解后的动作较简单,容易 掌握,但在前后两个动作的交替和过渡上 则比较困难,因而导致学习者出现动作忙 乱、紧张呆板、不准确、不协调、顾此失 彼等现象。
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ed25c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0.png)
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一节运动技能概述一、运动技能的概念1.运动技能: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具有指向目标,即运动技能都有各自的指向目标;操作具有随意性,不能把反射性动作视为运动技能;需要身体、头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和再学习性四个特征。
二、运动技能的组成1.心理过程感知相应的环境特点----- 决定做什么,在哪里及何时做---- 产生有组织的肌肉活动,并实施行动2.操作过程姿势成分-----移动成分----- 操作成分三、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一)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二)动作的联结阶段(分化阶段)(三)协调完善阶段(自动化阶段)四、运动技能的分类、测量和评价(一)运动技能的分类1.开放式和闭锁式的运动技能2.连续性运动技能和非连续性运动技能3.低策略性运动技能和高策略性运动技能4.粗大的运动技能和精细的运动技能(二)运动技能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第一类为操作结果测量,第二类为操作过程测量。
第二节运动技能的形成理论与过程一、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自学)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1.练习与练习曲线练习是指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操作过程。
练习曲线是一种表示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绩效岁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2.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一般正常条件下的运动项目学习的初期)(2)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一般这类技术跟个体过去的环境、经验和方法相差比较远,如游泳,滑雪,滑冰,飞行伞,攀岩等)(3)练习的进步先后比较一致(练习的进步幅度成比例的增长,这类现象一般比较少见)(4)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5)高原现象个体的成绩进步并非一直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一般复杂技能可能比简单技能更容易出现高原现象,产生高原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旧策略不适应技能操作水平的近一步提高时;②身体素质不适应技能操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时;③练习者的兴趣降低、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时;(二)反馈第三节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一、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一)经验与成熟度(二)智力(三)个性(四)运动能力二、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因素(一)技能的指导与示范(二)练习(三)反馈课堂小结:第四节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一、言语指导与示范(一)言语指导1.指导与注意(二)示范二、练习(一)练习时间的分配1.集中练习和间时练习2.单纯重复与尝试回忆的练习3.及时反馈的练习4.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二)练习动作的分配1.连续性技能一般多采用分解,重点练习2.不连续性技能整体,对于速度较慢的,各部分之间影响较小的连续性动作,使用分解训练比较有效;但对于短时间速度较快的动作,由于动作间的关联性较高,因此应多采用整体训练。
体育心理学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c0d3b168884868662d60d.png)
体育心理学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5 大题,3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B.技能的分解练习不利于技能间的迁移C.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后期,不要希望从相似的技能中获取更多的迁移D.一般而言,运动技能间的迁移很小2.驾驶赛车是__________类型的运动技能。
()A.是一种决策很少而运动技能成份较多的运动技能B.是一种有着较多决策和较多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性技能C.是一种有着较少决策和较少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性技能D.是一种有着较多决策和较少运动技能的认知技能3.运动技能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过程。
()A.智力过程和心理过程B.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C.心理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D.智力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4.__________技能明显需要练习者根据目标个体的动作进行反应应答。
()A.闭锁性技能B.开放性技能C.不连续性技能D.连续性技能5.射击项目是__________类型的动作技能。
()A.开放性技能B.连续性技能C.系列性技能D.不连续性技能6.以下不属自然反馈信息源的是__________。
()A.运动轨迹B.视觉C.本体感觉D.听觉7.__________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
()A.反馈B.运动能力C.技能的指导与示范D.练习8.射箭和弹钢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但根据环境稳定性来进行分类,它们可归为__________。
()A.闭锁性技能B.开放性技能C.不连续性技能D.高策略性技能9.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__________。
()A.先慢后快B.一蹶不振C.高原现象D.起伏现象10.影响技能迁移的客观因素是__________。
()A.技能间的相似性B.心理定势C.认知技能与策略D.学习的态度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3cce6384b73f242336c5fc7.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的。练习量越少,遗忘也愈显著。 2、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 式出现的。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 故不易遗忘。 3、动作技能的学习与一般学习一样, 也存在着迁移,即先前掌握的技能 对学习新的技能产生的影响。
对不起,浪费大家时间,
谢谢!
2、动作技能的分类:可以依据不同标 准对动作技能进行多种分类。
a、根据所涉及的肌肉和动作幅度大
小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精细运动技 能和大运动技能。 b 、根据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 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的技能和 不连续的技能。 c 、根据外部线索利用的程度,可 以分为开放的技能和封闭的技能.
二、动作技能习得过程
1、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 领会技能的 基本要求,掌握组成技能性 活动的局部动作,这一阶段的学习,也 称知觉学习。 2、联系形成阶段: 重点是使适当的 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用加涅的话来说, 就是必须建立动作连锁。 3、自动化阶段: 学习者不再需要 “考虑下一步做什么了”。
三、动作技能保持与迁移
克伦巴赫认为最好是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精确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
动作技能的学习
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方建新
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动作技能的性质 1、动作技能的定义:克伦巴赫认为,“最好是 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精确执行且对其组 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 作。”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 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 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因 此,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 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
第八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岳
![第八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岳](https://img.taocdn.com/s3/m/595d52210b4c2e3f5727635f.png)
低策略性技能
高策略性技能
动作的完成几乎不 需要复杂的认知与 决策:田径、射击、 游泳等
动作的完成需要部 分的认知与决策: 武术、滑雪、冰上 项目等
动作的完成需要 复杂的认知与决 策:快速的球类 项目、拳击等
低策略——高策略性运动技能分类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途经
(一)练习
(二)反馈
(一)练习
低策略性技能是指动作操作成 功的决定因素是动作本身的质量, 对该做什么动作的知觉和决策作用 几乎可以忽略,例如:举重、田径、 游泳和体操等。
高策略性技能的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做何种动作, 即决策做什么动作是最关键的。例如, 在羽毛球比赛中,基本动作每个运动 员都会,重要的是要知道在什么情况 下用什么动作,“要用脑子打球”, 这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2)有些技能的提高需要身体
素质作保障,技能水平发展到一
定阶段再要继续发展,必须将原
有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技能水
平才可继续发展。
(3)随练习的进行,练习者的兴趣降 低,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等, 也会影响到运动技能的发展;
(4)复杂技能可能比简单技能更 易出现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中, 单个动作的连接以及整体技能的 程序都比较复杂,分解练习中的 单个动作的执行时机、力度在整 体技能中都有不同的要求,整体 练习中的策略调整可能产生高原 现象。
(三)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2、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渡。
3、运动程序的作用。
4、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5、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运动技能的分类
1、根据技能操作中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 征将运动技能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运动。 开放性运动技能是指在操作目标、支 撑平台和其他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条件下 进行的技能。
7、8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7、8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6c54552caaedd3383c4d371.png)
15
三、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五)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能量节省化的过程 完成相同技能—初学者消耗更多能量—熟练者经济地完成
与锻炼过程有关的能量消耗:
1. 生理能量: 糖 脂肪 蛋白质 2. 无意识能量 3. 机械能量: 肌肉运动 4. 知觉消耗
开放性动作技能
封闭性动作技能
18
操作目标、支撑面和其他 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根 据环境调整自身动作,根 据环境背景选择时机。 ——乒乓球接球
四、动作技能的分类
(一)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征(P208-图8-1-1) 封闭性动作技能? 开放性动作技能?
19
四、动作技能的分类
这两类动作技能有什么区别?
20
迁移测验—练习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测验相似内容 消除疲劳和练习效应
33
四、动作技能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2. 动作技能学习的评价方法 前测与后测:观察一个人经过练习后运动行为的改变
7
下列属于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
A
笔算 罚点球
B
8
二、动作技能的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过程
动作技能
技能操作
水平差异
9
操作过程
姿势成分 整个技能的物化 形态。
身体移动成分
操作成分
协调其他成分产 生技能。
移动身体或到达
技能实施的位置。
10
心理过程
球的旋转?如何回球? 投篮还是传球?什么位置投篮?
心理过程——感知相应环境特点;决定做什么、在哪里及何时 做;产生有组织的肌肉活动,并实施行动。
教育心理学-第8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8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dec295f4a32d7375a51780a0.png)
较低级中枢控制。人们可以一面从事熟练的活动,一面
考虑其他的事情。
9
二、动作技能习得的指标
根据学习的定义,动作技能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内在运 动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内在的运动能力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外显的动
作行为推测出来。这里的动作行为称为表现 (performance)。
相应地,运动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也反映在表现的相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
本章框架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2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 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二、动作技能的分类
连续的动作技能/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
(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6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与条件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
费茨(T.M.Fitts)和波斯纳(M.I.Posner)概括了较 为成熟的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把动作技 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7
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
对持久的变化上,这就是说,动作技能的学习,可以通 过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来判断。
学习心理学家目前主要采用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来测量
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0
三、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学习动作技能前,学习者必须具备或事先习得一些与所 学的动作技能相关的内容,缺少了这些内容,动作技能 的学习便无法进行。
15
三、在自动化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8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8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3b8d9889d0d233d4b14e691f.png)
七、动作技能形成阶段
• (一)认知阶段 • 传授者主要是讲解与示范;学习者 学习者主要是理解 传授者 学习者 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goal—image)和目标期 望(goal—expectancy)。 • 目标表象 目标表象是指学习者了解动作的要求,记住有关 动作的知识及事项,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完整表 象,以此作为实际操作的参照。 • 目标期望 目标期望是指学习者根据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对自己所能 达到的操作水平的估价,即明确自己能做得如何。
• 5.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 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 平
• 一般地说,在紧急的情况下,可能会使不熟练 者手足无措,但却能使熟练者的技能得以充分发 挥,甚至作出从未有过的精湛动作。 。
动作技能发展到熟练程度以后常会出现以下特点 特点:人 特点 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正确性与稳定性;动作间能协 调一致,有连贯性、整体性与简易性;视觉的监督作用大 大降低,而动觉控制的作用增强;知觉广度和精确度大大 提高,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紧张感逐渐消失,疲劳感 也相对降低。
• (二)分解阶段 • 传授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 传授者 学习者初步尝试,逐个学习。由于初学时 学习者 注意的范围狭小,不善于利用注意的分配 与转移,虽然分解后的动作较简单,容易 掌握,但在前后两个动作的交替和过渡上 则比较困难,因而导致学习者出现动作忙 乱、紧张呆板、不准确协调、顾此失彼等 现象。
• 3.动作一动作迁移,这种迁移在日常生活 中十分常见。如学会骑白行车有助于掌握 骑摩托车的技能,因为这两种技能存在着 相似的注意分配、反应速度以及处理操一)明确目的任务 •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一定的作业期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其 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并 提出切实可行的期望。 • (二)示范与讲解 • 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 向功能,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的动作。教师在示范 之初应放慢速度,分解动作,并简明扼要地讲解一 些操作原理,尤其是动作概念。 使学生准确地把握 动作结构的特点,以利于更好地观察和模仿。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1fb3700e87101f69e3195c3.png)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
第二节: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与过程
没有明显的开始和 结束,如跑步 游泳、跟踪任务和 驾车等
连续性—不连续性动作技认知与 决策,如田劲射击 游泳等。
动作的完成需要部分 的认知与决策 武术、滑雪、冰 上项目等。
动作的完成需要 复杂的认知与决策 如快速的球类项目 拳击等
低策略—高策略性技能
身体移动成分
移动身体朝向或到达技能实施的位置,如体操运动 员推杠腾跃后再去抓杠等
操作成分
与其他成分相结合在一起互相协调完成动作技能, 即产生动作,如在复杂电子游戏中手指和 手腕的协调作 用。
三、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一、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二、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度
三、运动技能的程序化
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第四节: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第五节:动作技能的迁移
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
一、动作技能概述
1
动作技能的概念
2 3 4
动作技能的组成
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动作技能的分类、测量与评价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是指通过练习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 动作活动方式
人类动作技能具常见特征
封闭性动作技能
开放性动作技能
环境变化可预测、 如体操、射箭、 跳远和打字等。
环境变化部分可 预测,如走钢丝 驾车、下棋等。
环境变化可预测, 如足球、摔跤篮球 等
动作技能的教案
![动作技能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cc4e40be1e650e52ea99cb.png)
※第八章动作技能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技能的概念。
技能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了解动作技能的种类、特征。
掌握动作技能形成阶段,并能举例说明。
了解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掌培养动作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技能概念技能与知识、能力的关系,动作技能的与认知技能的关系,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教学难点:技能与知识的关系动作技能与认知技能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技能的概述>一、什么是技能(一)技能的概念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两大内容,现代学生不仅应有丰富知识,还应熟练掌握技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完成某种活动。
除了具备一定知识经验。
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应技能,那么什么是技能呢?现代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如:游泳、写字、开车、写作、计算等。
(二)正确理解技能的含义1、技能是先天素质与后天因素的融合体技能主要是通过后天的练习薄而获得的但技能形成离不开先天素质作为基础。
如: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必须具备良好的先天听音能力和节奏感,然而具备一定先天素质的人其技能形成和发展则完全取决于后天练习。
如:一个身高臂长的和动作协调的人如果主观上不努力学习、练习未必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2、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技能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如古代社会没有汽车、电脑、空调。
那么那时的人们就不会拥有制造汽车、操作电脑、维修空调的技能。
又如东方人吃饭习惯于用筷子。
因此东方人很快就掌握使用筷子。
而西方人吃饭习惯于用刀、叉当然他们也很容易掌握刀、叉。
二、技能与技巧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包括狭义的技能和广义的熟练技巧。
前者是指技能初级阶段,它是人们在一定知识基础按一定方式反复练习或模仿达到会做“某事”或“能够完成某项工作的水平。
如刚学会驾驶汽车的人,可以说他有了驾驶汽车的技能后者技巧是初级技能反复练习,使用权动作完成达到自动化阶段,完成活动非常迅速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别
规定学生的反映 边看示范边背诵与 技能无关的数字 边看示范边说教师 正在做什么动作 只许看不许发问 只许看不许发问 边看示范边说教师 正在做什么动作
示范后独立操 示范后独立操 教师示范与说明 作简单拼图所 作复杂拼图所 需时间(分钟) 需时间(分钟) 只有示范动作, 不做任何说明 只有示范动作, 不做任何说明 示范动作之外略 作要点说明 5.7 3.1 3.5 3.2 2.2 25 22 16 14 12
练习初期要经常给学生提供KR,然后逐渐减少KR的呈现。 每次练习后不宜立即呈现本次练习的KR。 宜由学习者来决定何时呈现结果的知识。 KR(结果的知识)
四、在自动化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 过度练习:为达到特定操作标准所需 练习量以外的附加练习。 • 过度练习对技能的掌握与保持有积极
动物的延迟奖励广度是30秒
行有助于技能保持的其他
信息加工活动。
单选题
1分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 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
言语指导
示范 练习 反馈
•提交
•B
•C
•D
单选题
1分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 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A
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被试不知道练习的结果 缺乏适当的指导
•提交
•B
•C
•D
•C
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 • • •
识别教学实践中的动作技能学习任务
在认知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在联系形成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
在自动化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1
一、识别教学实践中的动作技能学习任务
调肌肉运动的能力。
(1) 描述如何进行运动的规则 (2) 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细和连贯的实际肌 肉运动 (3)流畅精确的肌肉运动是动作技能的必要特征
Robert Mills Gagné
(4)动作技能是习得的能力,不随意动作不是动作技
能 (5)动作技能是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
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
•(1)反馈的类型
固有的反馈:内反馈,练习者不依赖外来的帮助而自己获得的反馈 增补的反馈:外反馈,由教师、教练或某种自动化的记录装置提供给
练习者的反馈信息
(2) 增补反馈的两种形式
结果的知识:关于运动目标达成状况的信息
表现的知识:关于学习者做出的运动模式的反馈信息
单选题
1分
请指出下列属于固有反馈的例子()
认知阶段
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习得的指标
• 根据学习的定义,动作技能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内在运动 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 两种测量表现相对持久的变化:
保持测验 迁移测验
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条件
• 两种学习任务:
局部技能:一套完整的动作技能可以分解成同时或按先后次序出现
的局部技能 执行性子程序:将局部技能综合起来的规则,被费茨和波斯纳称为 “执行性子程序” • 许多研究涉及动作技能的练习是先从局部开始还是先从整体开始的问 题。哪种学习方式更优要视动作技能的性质而定。如果动作技能由若 干局部技能构成,且各个局部技能之间不存在相互协调的问题,那么 先进行局部技能的部分练习,而后再进行整体练习,这样效果更佳。 如果连续性动作技能的各部分要经常相互协调,那么打破这种协调, 孤立地练习某一部分,其效果往往不佳。
作用,但并不是说过度练习量越多越
好,根据研究,最佳的过度练习量可 能是50%的过度练习。超过这一最佳 练习量,对技能的学习就没有多大促 进作用了。
单选题
1分
动作技能教学一般通过示范与指导结合进行, 而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较恰当的理由是()
•A
学生一般不能发现新的动作技能 学生自己尝试的动作方法往往不够准确 通过发现而出现的错误动作难以纠正 以上三者都是可能的解释
•A
小学生对老师说,他写字时手很酸 教练对运动员说,请告诉我,你的防护帽
是否太紧 丈夫对妻子说,你在汤里放的盐太多 老师告诉学生,两手侧平举时你的手举得 太低
•提交
•B
•C
•D
反馈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机制
• 练习初期:结果知识的提
供有助于学习者矫正判断
自己的固有反馈是否正确 ,进而矫正其错误 • 练习后期:易于过于依赖 结果信息,而不去主动进
1
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
• 费茨和波斯纳概括了较为成熟的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把动作技能的学 习分为三个阶段。
• 理解学习任务 • 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 望
联系形成阶段
• 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 联系,建立动作连锁 • 排除过去经验中习惯的 干扰
• 技能逐步由脑的较低级 中枢控制 • 任何动作技能的掌握都 是相对的 • 诱因对技能改进的影响
对于离散的动作技能,集中练习的效果优于分散练习
•(2)随机练习与区组练习
区组练习在动作技能的习得阶段有积极作用,但在保持和迁移阶段则不如随机练
习
随机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学习要比区组练习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区组练习的重复性是促进表现和抑制学习的关键因素
•(3)身体练习与心理练习
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学习时要尽量选择身体练习 单纯进行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学习虽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代替身体练习
学习榜样。
• 运动员新手从观察专家的表现中,除了获得一些如何执行 任务的基本信息之外,只能获得极少的启示。 • 有可能的是,我们从错误表现中要比从正确表现中学到的 更多(P186)。
练习的安排——练习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最重要因素
•(1)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对于连续的动作技能,分散练习的效果优于集中练习
•提交
•B
•C
•D
单选题
1分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 限 学习应循序渐 进 防止过早出现疲 劳
•A
•B
•C
•D
先要有准备动 作
•提交
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条件
言语指导
•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言语指导可以有效地促进执行性 子程序的习得。 • 言语指导可影响学习者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标准或目标的认
识并影响其最终习得的动作技能表现。
示范
• 练习前要让学习者充分观察示范(P186)。示范可由教师、 同伴示范,也可用录像、照片等来示范。 • 示范通常是由榜样来进行。有两种类型的榜样:专家榜样、
•A
打开收音机 草书 实弹射击 开车
•提交
•B
•C
•D
熟练操作的特征——熟练操作是动作技能获得的标志
利用微弱的线索 立即反应代替了 笨拙的尝试
特征
错误被排除在发 生之前
在不利的条件下 能维持正常操作 水平
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 锁,受内部程序控制
•B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 •
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与习得指标 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
单选题
1分
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 行为属于()
•A
集中练习
区组练习 随机练习 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
•提交
•B
•C
•D
单选题
1分
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适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A
心理练习
集中练习 区组练习 分散练习
•提交
•B
•C
•D
反馈的提供 ——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练习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A
动作技能的性质
• • •
动作技能的含义 动作技能的分类
• 熟练操作的特征
1
动作技能的含义
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又译运动技能)是 指以流畅、合乎规则和时间上精确为特征的协
• 学生在操场上用木桩和绳子来画一个圆圈,这样的任务是动作技能学习吗?
• 不能简单地通过观察学习的外显运动的表现来识别动作技能的学习。要识别出 动作技能的学习,对学习者在开始学习前能做些什么和再学习后能做些什么进
行观察是至关重要的。
二、在认知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学生对言语指导的加工是通过言语通道进行的,对所示范动作的加工是通过意 向(表象)通道进行的,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促 进对动作技能的理解。
1 2 3 4 5
示范动作之外另 加详细说明
只纠正错误,不 做口头解释
汤姆森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装配复杂程度不同拼图的实验
三、在联系形成阶段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 练习应以身体练习为主,练习形式应主要考虑集中练习与 分散练习,区组练习与随机练习。 • 反馈的提供:
要给学生定量的KR,而不是定性的KR。
多选题
2分
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A
摇头 吞咽食物 写毛笔字 系鞋带
•提交
•B
•C
•D
动作技能的分类
• 按照动作技能开始与结束的特征
连续的动作技能&离散的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分类
• 按照动作技能执行过程中环境的稳定性
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
单选题
1分
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