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周其仁

天则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第一批成果1。这批成果的一个显著特点——系统地将自科斯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许多新发展运用于中国近年发生的制度变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同时,这项研究也比较系统地在中国实践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但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已有评论的注意。因此,本文侧重讨论这项研究的方法论含义,并借此机会和读者交流关于科斯研究经济学方法的体会。

科斯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好像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一定知道,科斯在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世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之时约为年。其时,科斯还是一个中国人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担心备课达不到水平”的助理讲师。五年后,论文发表,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科斯的新见解。当时看好这篇论文对经济学发展异常贡献潜力的,好像只有科斯自己(他当时写信告友人,“我不相信我的一生中还会作出如此重要的工作”)。到年代,论文被选入美国一本重要的文选;年代,有人在脚注里加以引证;年代,开始有人讨论;直到年代,引证和讨论才突然与日俱增,以致“比前年的总和还要多”。年月,当科斯在斯德哥尔莫为他在交易费用、产权、企业和社会成本问题上对经济学的贡献而领取诺贝尔奖时,他已经多岁高龄,垂垂老矣。

不过,即使在科斯名扬四海之后,还是少有人谈到他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贡献。我们看到,无论行家里手们同意不同意,“科斯定理”已经被广泛“考虑”过了。“交易费用”概念,有人阐述,有人运用,有人批评,也已经广泛地、甚至过于广泛地被“考虑”了。“社会成本问题”的思想,对产权、商业纠纷、环保和其他公用财的利用、以及一切具有所谓“外部效果”的合约问题的深远影响,更是有目共睹。但是,科斯何以得出这些影响和改变当代经济学的成果来的?科斯的研究方法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些问题就少有人问了。一个原因可能是,在科斯简白的“散文”式论述中,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深的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时代的潮流好像就是宁肯崇拜“高深”而误入歧途。也许需要另一个年,科斯“研究真实世界”的质朴手法才会引起应有的注意。

其实,科斯年的论文恰恰是从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开篇的。他在一开卷就指出,过去的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并批评许多经济家学在建立一种经济理论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在开篇第一段落里,科斯中心阐明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性假设(),不但应当是“易于处理的()”,而且必须是“真实的()”。

据科斯自己在年的一次讲演中推测,多数读者都忽略了他的这个方法论的意见,以致在阅读时会跳过这个段落(而一位叫的先生果然在一次再版此文时将这一段落全部删去)。我们当然不得而知,有多少中国读者在阅读此文时跳过了这一段。我自己的经验是,虽然读了这一段,但还是忽略了科斯的独到见地。因为我曾经误认为,科斯的这段话无非是客气地引用并同意年代在伦敦赫赫有名的罗

1见张曙光执行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

宾斯的论点。后来,当我读了上引科斯在年的讲演稿,才知道科斯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意见完全与罗氏相左!因为罗宾斯在《经济学是一个严肃的主题》()中的主要论点是,经济学的前提性假设必须是易于处理的,如果我们能处理的假设是不现实的,我们也只能别无选择地用这些不真实的假设。而科斯当时就反对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了其“易于处理性”而牺牲前提的“真实性”。科斯明言,他的目标是发现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性假设。

这里所谓“易于处理”,就是指易于运用经济学累计的知识和分析技巧来处理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在一个分工的知识结构中,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巧的累积对于提高认知的效率有重大意义。如果每一时代的经济学家,都“创制性地”选择一些完全无法运用经济学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作为前提性假设,并在这些假设下开展研究工作,那么经济学根本不能形成任何可累积的传统,也无法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科斯并不反对假设的“易于处理性”。他反对的只是把“易于处理”作为选择前提性假设的唯一条件,特别是反对为了“易于在经济学上处理”而不惜牺牲前提的真实性。在科斯看来,这种为了易于处理而放弃真实的倾向,已经导致如下不良倾向:“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他们不能分析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用一个他们把握得了的想象世界来替代”(,,)。如果经济学家都如此“经济”地生产论文和著作,他们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真实世界里的问题和关系吗?

科斯选择的是一个相反的替代:用真实的前提替代想象的世界。他要的是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性假设。科斯自己的工作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在科斯之前,经济学已经累积了关于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的大量知识和分析技巧。但是,以往的经济学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性假设是,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本身的成本为零。在这个不言自明的前提下,人们无从理解真实市场里一些复杂的组织和合约(如企业),甚至对此视而不见。科斯首先修订了“市场交易的零成本”假设,代之以一个“交易费用为正”的真实前提,然后将组织(企业)同(交易)成本分析连接起来。到了这一步,真实世界里的企业和其他复杂合约,就变得在经济学上“易于处理”了,因为经济学以往累积的知识和分析技巧(特别是边际分析),都可能用来分析被以往经济学忽略、但在真实世界里却存在的组织和合约。

如何做到“真实而又易于处理”?

欣赏科斯贡献的我们不免进一步要问:怎样得到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性假设呢?对此,科斯在年可是半点天机也不曾泄露。要到年后,科斯详尽交代了写作那篇论文的起源、含义和影响,我们才可以从中领悟到科斯所取方法的由来。以下三点是我体会到的关键:

第一,在真实世界里找学问。据科斯自己讲,他的经济学训练主要是在商学院里完成的。商学院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实例研究(),也就是通过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来研究理论。因此科斯一边跟着学习价格机制,一边对英国的公用事业下工夫,并且累积了研究真实的企业所必要的知识(如商法、产业组织、金融和会计)。可能正是这种“两线学习法”(一线理论,一线实例),使年轻的高斯一上手就“碰”到问题:如果价格机制可以自动配置资源,为什么还有不同的工业组织?后人可以看得清楚,科斯能够“碰上”这个问题是经济学发展的大幸。当时也许有许多偶然的因素起了作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是科斯没有对真实的企业下过功夫,他断然“碰”不到问题,或者“碰”上了也会擦肩而过。事实上,科斯的实感使他不但“碰上”问题,而且碰上就抓住不放,尽管当时“著

名经济学家”们根本不讨论这个问题,已有的文献也不把这个问题当作经济学的问题。那么,如何寻找“在价格机制起作用的现实世界里企业存在的原因”?下面这句话我认为可圈可点:“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 ,)。这就是科斯的态度。他为此在年利用伦敦经济学院提供的旅游奖学金,安排了一次远渡大西洋的游历:考察美国的企业和工业组织。科斯在美国把大部分时间化在访问工厂和公司的主管,通过与“真实家伙们”的交谈来发现他脑中挥之不去的疑问的答案。科斯为此可不吝啬时间,也不怕因为刨根揪底式的收集实际资料而“弄脏了自己的手”。作为年轻学人,科斯当然也访问了美国的学院和书斋,不过他只用“很少的时间去听课”。即便是鼎鼎大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奈特先生教授的课程,科斯也不过旁听几次而已。科斯关注的问题不是从先辈学者的著作里找到的,因此他也不指望从现成的著作里找到现成答案。年的美国之行,使科斯果然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现了市场里为什么存在企业的理由。回到英国后,科斯在年写下了他的草稿。三年后,这篇几乎未经修改就发表的草稿,就是今天举世皆知的“企业的性质”。

第二,重点调查问题的约束条件。真实世界五光十色,因此到真实世界里求学问并非一件易事。高斯的法门是,着重调查问题的现实约束条件。他到美国调查企业时,心中想的是市场里为什么存在企业,但问出口去的却并不是“贵企业为什么存在”这样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科斯到处发问:“企业在什么条件下购买产品,在什么条件下购买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自己制造?”这其实就是在调查企业存在于市场的约束条件。我们知道,科斯不用“虚例”而偏爱用实例。“虚例”是想象世界的简化,比如在经济学著作里屡屡出现的“孤岛上的鲁宾逊”之类,其好处是“易于处理”,用得好可以有助于说明复杂的理论。但虚例的危险性在于可能完全不反映问题的现实条件。试想问题都“虚”掉了,答案怎么可能增加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呢?在这一点上,“实例”的比较优势显而易见。实例是真实世界的简化,因此实例中总是包含着现实约束。不过,在简化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时,也有可能将一部分重要的真实约束简化掉。所以科斯不但偏爱用实例,而且偏爱用经过他本人下功夫调查的实例。比如英国历史上的灯塔究竟是政府还是私人修建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如何通过分配频道资源集中了权力,福特汽车公司与其零配件厂的一体化程度,在这些著名的问题中,科斯都是一面利用大量一手或二手的材料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一面自己来对事实“简化”,从而得到可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够格的”实例。这很好地表明了科斯工作的重点。

第三,把从实例中得到的认识一般化。实例包含了回答问题的要素,但是实例本身并不能自动回答问题。从实例的研究到得出对真实世界里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和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解,中间还需完成一个跳跃,这就是把实例一般化。回到科斯的企业研究:他不但调查了一批美国企业“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在什么情况下制造”的实例,而且从中把各个不同的现实情况一般化为如下这样一个判定:“如果企业为购入要素自己制造而支付的费用低于它直接从事产品买卖的费用,企业就制造;反之,企业则购买”。这个一般性判定是思维上惊险的一跃,因为科斯从中提炼出一个更为一般的经济学概念--交易费用。经此,“企业”和各种复杂合约就如同“产品和劳务”一样,变得“易于处理”了。以往的经济学忽略了交易费用,或者不言自明地“假设”交易费用为零,所以无法分析市场里的各种组织;科斯从实例中一般化出交易费用,扩充、而不是抛弃了经济学的分析

框架使之可以“处理”企业问题。因此,当我们读到“企业的组织费用在边际上等于企业支付的市场交易费用”时,我们再也不会吃惊这已经是一个标准的经济学的句子了。这说明,科斯的实例研究可不是满足于那些“可以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资料”,他要“咀嚼”实例,把实例一般化,直到得出“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性假设。

以上讨论表明,至少有三个关键词在科斯的方法论里占据重要地位:真实世界、实例和(把实例)一般化。这也提供了是否运用科斯方法的几个恰当的“指标”。下面,我们就据此来评论天则所的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我们将看到,天则研究成果的长处和不足,是可以通过这几个关键词的讨论来发现的。

引人入胜的真实世界

天则研究所的这批研究成果首先显示,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经过经济学家的精心整理,可以变得如此引人入胜。首批九个天则案例,个个精彩,虽然不同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它们精彩的程度各不相同。

细究起来,使真实故事引人入胜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往往与“大家公认”的逻辑相抵触。在这种场合,“公认”会发生的没有发生,而“公认”决不会有的事却偏偏来了。在这类“与常理不合”的故事中,最引人入胜的恐怕要数那些与“权威”的预言或断言不相一致的真实了。任何一个喜欢探究的人不免要问:为什么“反常”?这样的故事读着就会来精神。

举几个天则提供的例子吧。比如人们曾经公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不会(或不应该)允许任何一种计划额度(票证)的买卖合法化的。这种共识的合理性在于,计划额度(票证)乃政府发出的分配凭证,并不是“由劳动创造”,本身“无价值”,要是官方容许计划额度买卖,岂不就是纵容“不劳而获”?迄今为止,上述公认的逻辑在绝大多数场合依然有效,因为官方对为数不少的计划额度(票证)的地下买卖,从来取禁止、打击和取缔的立场。但是,有一个却是例外:外汇额度交易。盛洪抓住这个例外细说从头,研究其何以从非法买卖演变成官方许可的合法交易,并且成为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过渡形式。这样的故事当然引人入胜:政府在什么条件下承认并保护“权利的交易”?又比如,人们公认“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从几十年前宣传计划经济优越性,到近几年批评经济建设中的时弊,“无政府竞争造成的浪费”总是一个基本的论据。但是,刘世锦、江小娟深入冰箱行业的调查,却表明恰恰是这种伴随着“浪费”的竞争,推动了冰箱行业的质量进步和规模经济,同时还有效地缩短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时间。在这个冰箱的故事里更为有趣的是,那些以废除竞争、“计算起来更优”为特征的所谓“产业政策”,不是根本无从实施,就是浪费更为严重。这些事实与“常识”如此不一致,人们总会有兴趣多看一眼“不应该有的”事实吧。

本书中最引人入胜的,恐怕要数成都和上海两地股票市场的案例了。这两个故事堪称“上品”,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记录了中国九十年代改革的一个重要进展,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很好地表明,比较复杂的交易形式所需要的那些支持系统,可以怎样“反常地”在中国形成。不少学者相信,应该在初级市场改革(如产品市场放开)的成果稳固之后,应该在企业改制见效之后,应该在一系列法规建立健全之后,特别应该在政府有条不紊的周全安排下,才可以考虑开放比较高级的市场(如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这或许正是耶鲁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警告中国政府在年内不要开放股市的原因之一(见吴敬琏的转述,,)。但是,杨维关于成都“红庙子”股票交易自发成市的出色研究,却表明在某种条件下(一

个足够强的盈利预期、政府放宽管制和其他),个人和自愿团体也有可能主导“为完成复杂交易不断界定产权”这样似乎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公共品的供应。“红庙子”发生的事的确是一个“倒爬楼梯”的个案:在初级交易还混乱无序的情况下,大体靠自发势力实现了股票这样符号化产品的高级交易。这个故事的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它“不合已有逻辑”的真实。你看,在法规、服务和什么什么都不健全或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些四川人居然用钱买“纸头”而使交易达到“每天-万人、成交额万元”的规模!

相比之下,陈郁提供的上海股市的故事就不象“红庙子”那样大起大落。不过,上海的真实也同样引人入胜:无论政府如何努力“规范”股票的柜台交易和场外交易,这种交易的“私人契约”特性--自由成交--总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在“合法”、“非法”或“半非法”条件下实现私人契约的交易费用)。这场“规范”与“(持股人)牟利本性”的博弈,一直到上海证交所--一种把股票自由竞价制度化的组织--成立才算告一段落。陈郁的故事说明,那些试图“消灭”千千百百股民卑微的牟利动机的“规范”根本不会成为“秩序”之源,因为它们总是无法实行。相比之下,上海的公开和私下的股票柜台交易落得了一个比成都“红庙子”自发股票买卖更长远的制度结果。不过这一点不重要。制度演化史并不以成败论英雄。重要的是这两个故事共同揭示了在真实世界里制度和组织变迁的动力机制。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有许多因素共同起了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从成文的规范条款里去探查,我们一定会迷失方向。因为在每一条成文规范的底部,都熔铸着深厚的由利益驱动的自发努力、创新尝试、出了格的想象力和“家伙们”的看似疯狂。对自发性毫无理解的人要称懂得市场经济,恐怕只是他在那里自说自话。

引人入胜的故事,得来却不容易。天则所的同人看来直接秉持了科斯的作风:“尝试着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制度变迁的问题和答案。这种工作在那里都不容易,但由于以下几点更加显得困难。第一,天则所项目确定的研究对象——制度变迁——本身比一般的研究科目更难以观察;第二,几乎任何一个领域、方面或组织的实际情况的累积性报告,在我国好像都特别稀缺,加之有限的一点资料还因为部门、地区分割以及“保密”等等而变得更为零碎;第三,成果评价系统对事实含量高的研究的激励不足。因此回过头去看,天则所组织这么一个立足真实个案的大型研究,没有很大的一股劲要去实践自己选定的方法论,恐怕做不下来。在张曙光关于这个项目的说明和“课题计划书”里(见这本书的附录),我们就可以读出这么一股“气”来:“本项研究不仅要补上案例研究的空缺,而且要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道路”。为了多读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愿意在此高喝一声:此志当贺,愿君能长久。“看不见的”约束

每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里,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抓到了问题,如何“打开”呢?上文说过科斯的办法是,侧重调查问题展开和问题解决的现实约束条件。对于制度性约束这样的“社会软件”,科斯从人或组织的经济行为的结果出发,追寻那些“看不见的”制度约束的影响。我们已经看到在天则案例里包含了相当不少一等一的制度变迁问题。紧接而来的,是研究者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这些“似乎不该发生的”真实的现实约束条件,并通过这种揭示,增加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在这一方面,我对天则首批成果的评论是,一些案例做得比较好,一些还不够好。

比如张宇燕研究的联通公司案。张的问题极为重要:为什么国家在电信业这

样一个重要、敏感、“自然垄断特性”明显的部门,放松了管制,准许联通公司冲破邮电部的独家垄断?张宇燕的报告,至少在两个方面表现出他具备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实力和潜力。第一,张文清楚而简洁地勾勒出电信行业从独家垄断到“双头竞争”的全貌。这极不容易,因为本案例涉及到电信业整体、三个相关部委、军队机构和国务院高层决策,调查难度极大。第二,作者的理论修养使他直抓问题要害--国家扩大特许权而弱化了垄断。但是,当本项研究展开到要回答“国家在何种约束条件下才‘反常’地放松了电信管制”这一中心问题时,张却用“一个基本判断”——“中国电信业的放松管制直接滥觞于财政拮据”(第页)——代替了进一步的调查。事实上,张的判据并不充分:“我们至少可从表面上看到,电信业放松管制与财政困难同时出现这一‘巧合’,其背后可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第页)。这其实只是一个猜测,因为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并不意味“有必然联系”。猜测常常是需要的,因为猜测有可能成为进一步调查(验证)的题目。问题是作者再也没有下功夫调查他猜测到的“某种必然联系”,而是引用了一番诺斯和希克斯关于世纪英国国王通过出售特许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见解,就断然写下了他的“基本判断”。对此,一位看来非常熟知电信行业的评论人秦海,指出张的这一判断“是武断的”(第页)。本书执行主编张曙光,在介绍张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之后,也指出“把电信业放松管制归之于财政困难并不确切”(第页)。但是无论秦海还是张曙光,都没有提供出一个更好的解释。秦海的替代性结论是“中国电信业的放松管制是电信业生产力变化的结果”(第页),张教授的则是“其直接原因是巨大需求压力下的高额盈利的吸引”(第页)。不知各位读者以为如何,我读了这两个替代性的结论,反倒觉得还不如张宇燕原来的猜测更有潜在的说服力。不过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两位评论人都没有从方法论上批评张宇燕,也都没有“咬住”张非要他继续调查否则不放他过马。对此我的批评是,他们和作者一样,把“调查现实约束”这一重点看轻了。“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放松电信管制”,如同“企业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在什么情况下制造”一样,是关键的关键。在这样的关节点上,猜测也罢,大经济学家已有著作的启迪也罢,都有意义,但都代替不了真刀真枪的对真实原因的探查。

有趣的是,当盛洪研究“为什么外汇额度交易被唯一认可”和张曙光研究“中国如何走向放开粮价、取消粮票”这两个案例时,他们的灵感也共同来自诺斯“财政考虑基本左右着政府的决策”的观点。这不奇怪,因为在诺斯之后,要成功地解释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动力机制而无视诺斯的见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同样的财政补贴压力,为什么在外汇交易上是允许其合法化,在粮票问题上却选择了压缩计划购销、扩大自由粮食市场的路线呢?就这一点而言,把盛、张两例放到一起后反而没有一个清晰答案。我认为这里的弱点可能是作者在重点调查约束条件时,在取舍方面下的功夫不足。试想当年福特汽车公司决定一部分零部件自己设厂制造,另一部分购买时,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因素起了作用。科斯在调查时,一定花费功夫对所有因素进行取舍,否则他怎么会最后集中到“工厂组织费用”和“通过市场购买的费用”这个要害的约束条件上来呢?在现实的、诸多的约束条件中,必有一些更一般、更重要、更根本。研究中不仅要通过调查“取”这些重要的约束条件,而且要经过调查分析“舍”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否则,下一个步骤——“把个案一般化”——是无从入手的。

对照起来,本书关于自发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的研究,给人留下的印象简明而清晰。成都“红庙子”案例的中心问题是“自发的股票交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可观的规模?”杨晓维回答这个问题不凭猜测,也不靠灵感,而是把注意力

“聚焦”在调查一个物件上--股东身份证的复印件。调查的中心线索是,“同时持有记名股票和原始股东的身份证复印件,是否可以过户?”可以过户,股票自发交易——一种权利的交易——就有了保障;不可以过户,自发交易图利就没有制度基础。“红庙子”自发股市的“弱小-兴盛-衰竭:三步曲,果然就是与股东身份证的复印件“不被承认-承认(企业承认而地方政府不反对)-不承认(明令禁止)”相对应。我们都知道从权利确立到权利的可交易,是制度变迁中的惊险一跳。新制度经济学对权利界定和权利可交易性的讨论,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但是我们(至少我自己)决不可能想象、推理和设计出,支撑一项(颇为复杂的)权利交易的最必备的制度条件可以如此“简单”。分散的自发创新过程所拥有的成本最小化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陈郁的调查更进一步,他发现在上海股票的自发交易阶段,“过户专业户”甚至有本事办成那些没有原始股东身份证的“最次品”股票的过户手续,因而那里的大规模的股票私下交易是通过一个“分工结构”来实现的。经济学家通常是通过“价格差”来解释“交易”的。似乎只要差价——买入卖出股票的差价,买卖票证的差价以及诸如此类——足够大,交易就会发生。但是,把差价转化为当事人的收益需要制度——“看不见的制度”——的支撑。杨晓维和陈郁眼力不凡,一个看见了“身份证”,一个看见了“过户专业户”,大大帮助我们理解真实世界里权利交易的约束条件。

把实例一般化

从观察中得出一般化认识的能力,据张五常先生讲,中国人是比较差的。我们也许不一定都同意张教授的“判决”。但是天则所首批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我看来却正是“把实例一般化”。

这并不是说,天则的案例研究缺乏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恰恰相反,本书理论要素的密集、新颖和广泛,不但以往许多调查报告集不可比拟,就是相当一些“理论专著”也难以望其项背。比方唐寿宁讨论的“立宪性规则选择缺失条件下的行政性一致同意”(见第-页),就是交给经济学博士生班去阅读,也还是可能令人担心其内容过于艰深。从这一点看,本项研究决不是就事论事之作,符合项目设计中“进行经济系理论创新”的自我期许。

问题是,“前理论十足,后一般化不够”。此话怎么讲呢?九篇案例研究报告中,至少六篇的引言或导论立足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提出问题。这就是所谓“前理论十足”。提出问题,描述个案,分析讨论,假设检验,一路来到结论。但是,读来令人气断:绝大多数的结论里,作者都不再费心把研究过的实例一般化。

口说无凭,有兴趣的读者还是随我快速翻阅一下九篇案例报告的结论部分。樊纲和刘世锦江小娟两篇,结论用来讨论政策;孔泾源和张曙光则集中展望制度的演化方向(一个正向,一个逆向)。政策和展望当然重要,但它们都不是对实例中的经济行为或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抽象而得出的一般化结晶。张宇燕的案例分析理论性很强,但结论部分不知怎么来了一个“中国古典式”的模棱两可:“国家垄断的强化和弱化,特许权的扩大与缩小,至少用历史眼光看,恐怕也只能是一件因时而论而定的事情。”唐寿宁越写越实,图书馆的案例被放到附录,全篇以故事和故事的概括收尾,没有为提炼他的故事留下空间。陈郁结论中的“经验总结”部分一样是故事的概括,而“理论总结”部分里的概念,如他的评论人张军先生批评的,“并没有在先前的案例分析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和运用”(第页)。换言之,不是自己研究过的实例的一般化,而是搬来的一般化。

在我读来,九篇中只有杨晓维和盛洪两篇的结论用心对实例中的行为和过程

抽象。杨晓维的故事一流,已如上述,他的结论也提升了实例中包含的有关“制度创新”的一般道理。但是,杨的结论似乎仍然过多地受到经济学家已有“框架”的束缚。“红庙子”的故事其实已经表明,所谓“自发的”股权交易不仅包含着纯粹“私人和自愿团体”的努力,而且包含着地方政府的默许和中央政府的鞭长莫及或眼开眼闭。“红庙子”的兴盛,是私人和自愿团体在盈利潜能的驱动下,与地方政府利益达成一种默契的结果。后来这个默契瓦解了,股票交易也由盛转衰。因此,这里有可能得出比林毅夫“自发的制度创新和强制的制度创新”范式更为丰富的创新范式。创新可能超出了纯粹私人自发的水平,但却还并不是政府强制性引导的结果。只要私人努力“诱致”政府不反对或默许,制度创新也可能发生。但是杨的结论限于“自发创新”和“强制创新”两个范式的讨论,虽然他对政府强制创新模式留下了深深的怀疑。我自己在研究农村改革的实例中也发现,包产到户合法化,就既不是纯粹的私人努力,也不是政府强制性创新所能实现的。它是在农民和政府(首先是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中达成的。这里正好一并提出来求教于杨晓维、林毅夫和其他读者。

盛洪的结论部分对计划权利的交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合法化作了很好的一般化归结。从结论里,我们可以得到对计划体制转型的、超越外汇额度交易个案的更一般的理解。盛洪的结论不是没有再讨论的余地,但在科斯方法论的意义上,我对他的结论没有批评。顺便提一下,这个案例的写法几乎没有“前理论”色彩,盛洪显然把抽象的力气都留到了后部,也就是把实例一般化。在天则的同人当中,只有盛洪一人访问过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当面得到科斯的指教。也许因此盛洪的研究风格就受到科斯的“传染”。略为遗憾的是,盛洪的“再传染力”好像还是不够强。

我们无从知道天则所首批成果在“把实例一般化”方面普遍薄弱的全部原因。只有他们自己的总结才更可靠。但有一个推测我要不揣冒昧地在此提出,这就是研究工作中的资源配置(研究基金和时间)失当。据我观察,现在利用基金、特别是国际基金的研究项目,几乎没有不重视事实调查和数据收集的。但是,往往“粗材料”到手之后,精力、钱和时间都不多了,正好匆匆了事,再奔下一个。其结果,对千辛万苦收集的原材料的加工再加工不足。原料还没有被充分“咀嚼”,就“上市、出口”了。年我刚到洛杉矶的时候,南加州大学两位教授研究中国的乡镇企业。我们一起谈过几次,也收集了一批资料。过了不久,他们写出了一份页的项目书,内容包括背景、问题、已有文献、假设、模型、数据来源说明和初级检验结果。这份项目建议书显然要比国内许多研究成果还象“研究成果”。后来我知道,在美国手里拿着“半成品”或“大半成品”申请研究基金的可不是少数。这种“国际惯例”对科学研究的利弊如何,我没有全面评论的资格。但是这种做法至少有一点好处,一旦得到资源,可有力量对半成品或大半成品”施加精加工。有此认识,我才敢斗胆在今年向樊纲建议,希望改革研究基金会向近年利用各种基金做的一些大型研究项目追加资源,专门用于开放潜在的“高附加价值”。天则的这批成果,化在再加工方面的资源应该说已经不少,本书中执行主编给许多作者的建议修改信和评论人的评论,可以看出。但即使如此,本项研究中残存的附加价值还是极为可观。福特基金会如果有意,不妨考虑对这批已经对真实世界下过功夫的作者们追加一点资源,专门用于再整理、再提炼和再“咀嚼”,专门用于逼迫他们“静想”和“静写”,如此,大有希望“憋”出一些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更高质量的“一般化”认识。

超越“实证经济学”

在利用科斯方法论的几个关键词对天则的制度变迁案例研究作了一番散漫的评论之后,我想回到对科斯方法论的一个“误会”来结束本文。科斯倡导的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常常被叫做“实证经济学”。更为广泛的,是把一切研究现实的作品,都称之为“实证经济学”。例如,本书执行主编张曙光就把案例研究看成“是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第页)。

实证经济学()因为涉及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而源远流长。经典的实证经济学强调理论的精确性可以由假设与事实的一致性而得到基本检验(,)。但是自从弗里得曼年“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的论文发表之后,此种经济研究方法论变得特色鲜明而影响广远。弗里得曼的中心论点是,各种互相竞争的理论的优劣,应当以它们产生的预言的准确性来衡量(,)。对于弗里得曼来说,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预言()是经济研究的核心。如果经济学家提出一个能与事实“令人惊奇地一致的”预言,那么这个预言有没有现实的基础并不重要。在弗里得曼看来,如果简洁的、想象的预言能被验证,说明理论能用较少的投入解释大量的事物,恰恰是理论“经济性”的表现。简言之,预言的现实性并不重要。弗里得曼自己提出的“永久性收入”假说就是如此。“永久性收入”并不是可以观察的,但是这一想象的假说与居民住户的消费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却比凯恩斯理论的说明更好。虽然弗氏的这种实证经济学后来受到许多批评,如萨谬尔森指责这是蔑视逻辑法则,但是经济学家试图“猜出”一个同数据一致的预言的方法,还是大行其道。

科斯对以上方法都不满意。对于罗宾斯式的以检验假设与事实一致性为中心的实证经济学,科斯强调假设必须首先是真实的。对于弗里得曼式的实证,科斯更是斩钉截铁地表示“经济学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在预言的准确性的基础上选择他们的理论”(,)。在这一点上,科斯同哈耶克一样,质疑经济学家是否比别人更有本事来提出“预测”。他不认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提出预言并检验这些预言。经济学家选择理论限于理解、解释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要选择理论,可靠的基础在科斯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而又易于处理的”前提性假设。科斯毕生的工作,就是在发现、找寻“真实而又易于处理”的前提。众所周知,他找到了一个,这就是“真实的市场交易费用不为零”。根据这一点,我以为科斯倡导的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是不同于实证经济学的。原则的区别是有两点:(一)前提性假设必须真实而又易于处理;(二)主要使命是发现世界自身的逻辑从而增加我们的理解,而不是预言和检验预言。诚如科斯自己在获诺贝尔奖时所言,他没有给经济学贡献过什么高级的理论,但他的工作——找寻一个更现实的前提性假设——却给经济学的结构带来根本的变化。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能比实证经济学在后辈学人里获得更大的回响吗?它能比实证经济学累积起更丰盛的研究成果吗?它真能够弥补实证经济学的方法里还包藏着的某种“脱离真实”的那些缺陷吗?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些终究要由“市场”来决定的问题过于劳神。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有了不同于实证经济学的方法,知道有一小批经济学家开始实践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作为中国读者,我们还格外高兴地知道,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开始了它在中国的实践。天则所的工作远不是完美无缺,但他们比较系统地开始了。这一点十分重要。

年月日北京大学燕北园

教科研资料-教育类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理论依据

教科研资料-教育类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

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建模理念认为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第一讲 1.病毒: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RNA或DNA核酸模板分子,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依赖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细胞物质和能量完成其复制,随着核酸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2.病毒与其他类似生物的区别: ⑴与细胞型寄生物的区别:①在细胞内复制期间没有一个连续的膜将病毒与其寄生分开。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细胞性寄生物总是以一个连续的双层膜(continuous bilayer membrane)与寄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 ②病毒中缺少蛋白质合成的系统。 ③病毒的复制是通过先合成许多组分, 随后从组分库中装配出许多病毒粒体(virion或virus particle)。即使最简单的细胞亦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复制。⑵与质粒的区别:①正常的病毒具有粒子形态,其结构是为在细胞外的环境中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并且能够促进病毒进入新的寄主细胞。 ②病毒基因组为特定的病毒功能而高度地组织化,对寄主细胞没有已知的价值, 然而质粒的遗传物质通常对其寄主细胞的生存是有用的。 ③病毒能引起寄主生物的病害或细胞的死亡,但是质粒不会。 ⑶与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区别: ①大小: 一些痘病毒(pox virus)比衣原体的原体更大。 ②基因组的性质和大小: 许多病毒有像细胞一样的双链DNA, 并且一些病毒的DNA比衣原体中的DNA大。 ③DNA 和RNA 的存在 ④病毒和支原体都没有坚硬的细胞包膜。 ⑤在活的寄主细胞外面,病毒与许多类群的专性细胞性寄生物(cellular parasite)如衣原体都不能生长。 ⑥病毒和衣原体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系统。 ⑦病毒和某些细菌所需的氨基酸等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

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思考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显然,过去单因子的研究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质量,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

跟一句,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 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 唱处理)。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 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 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 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 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 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 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 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 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式” 的。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 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 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 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东台市第一小学缪素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反思课堂教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本身的重视,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思想守旧。一部分教师对过去所提的“双基”都搞不楚,更何况说现在所说的“四基”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手握“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学生的“伪经历”、“被经历”现象时有存在,使得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常常游离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边缘,成为学生“随机而遇”、“碰巧发生”的幸运之物。 应试情结。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检测的都是显性的知识点,新的“双基”没法考或很少考,因此不去关心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不去关注“过程教学”、怎样去实施活动经验的教学。 教学惰性。教材中有很多的操作性的活动(如“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等,像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等,以及概率统计中的可能性内容),都与学生操作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关,教学时,有的教师怕麻烦怕影响时间怕课堂失控,或一带而过、浅尝辄止,或纸上谈兵、死记硬背。 课程目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

周其仁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周其仁 天则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第一批成果(张曙光,1996)。这批成果的一个显著特点——将自科斯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许多新发展运用于中国近年发生的制度变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同时,这项研究也比较系统地在中国实践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但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已有评论的注意。因此,本文侧重讨论这项研究的方法论含义,并借此机会和读者交流关于科斯研究经济学方法的体会。 一、科斯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好像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一定知道,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世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之时约为1932年。其时,科斯还是一个中国人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担心备课达不到水平”的助理讲师。五年后,论文发表,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科斯的新见解。当时看好这篇论文对经济学发展异常贡献潜力的,好像只有科斯自己(他当时写信告诉友人,“我不相信我的一生中还会做出如此重要的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论文被选入美国一本重要的价格理论文选;60年代,有人在脚注里加以引证;70年代,开始有人讨论;直到80年代,引证和讨论才突然与日俱增,以致比“以前40年的总和还要多”。1991年11月,当科斯在斯德哥尔摩为他在交易费用、产权、企业和社会成本问题上对经济学的贡献而领取诺贝尔奖时,他已经80多岁高龄,垂垂老矣。 不过,即使在科斯名扬四海之后,还是少有人谈到他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贡献。我们看到,无论行家里手们同意不同意,“科斯定理”已经被广泛“考虑”过了。“交易费用”概念,有人阐述,有人运用,有人批评,也已经广泛地、甚至过于广泛地被“考虑”了。“社会成本问题”的思想,对产权、商业纠纷、环保和其他公用财产的利用,以及一切具有所谓“外部效果”的合约问题的深远影响,更是有目共睹。但是,科斯何以得出这些影响和改变当代经济学的成果来的?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 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 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

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 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 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 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作出具体的说明。 六、研究步骤 设计研究步骤,就是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即对研究的具体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第一讲 1.病毒: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RNA或DNA核酸模板分子,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依赖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细胞物质和能量完成其复制,随着核酸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2.病毒与其他类似生物的区别: ⑴与细胞型寄生物的区别:①在细胞内复制期间没有一个连续的膜将病毒与其寄生分开。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细胞性寄生物总是以一个连续的双层膜(continuous bilayer membrane)与寄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 ②病毒中缺少蛋白质合成的系统。 ③病毒的复制是通过先合成许多组分, 随后从组分库中装配出许多病毒粒体(virion或virus particle)。即使最简单的细胞亦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复制。 ⑵与质粒的区别:①正常的病毒具有粒子形态,其结构是为在细胞外的环境中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并且能够促进病毒进入新的寄主细胞。 ②病毒基因组为特定的病毒功能而高度地组织化,对寄主细胞没有已知的价值, 然而质粒的遗传物质通常对其寄主细胞的生存是有用的。 ③病毒能引起寄主生物的病害或细胞的死亡,但是质粒不会。 ⑶与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区别: ①大小: 一些痘病毒(pox virus)比衣原体的原体更大。 ②基因组的性质和大小: 许多病毒有像细胞一样的双链DNA, 并且一些病毒的DNA比衣原体中的DNA大。 ③DNA 和RNA 的存在 ④病毒和支原体都没有坚硬的细胞包膜。 ⑤在活的寄主细胞外面,病毒与许多类群的专性细胞性寄生物(cellular parasite)如衣原体都不能生长。 ⑥病毒和衣原体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系统。 ⑦病毒和某些细菌所需的氨基酸等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 3.专著和刊物 《植物病毒学》《植物病毒研究方法》《植物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Plant Virology》《微生物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Plant Disease、Phytopathology、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ion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Virus Genes、Archives of Virology、Virus Research、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第二讲 1.类病毒:不具病毒粒体,而是裸露的RNA,能侵染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称为类病毒。 2.卫星核酸:是指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线状和环状小分子核酸,其核酸序

“ 一题一课”教学研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题一课”教学研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何谓“一题一课"呢?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通过对一道题或一个材料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内在的学习线索,并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探索活动,从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以此达成多维目标的过程。此举对教研团队与教师个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对教材呈现之“来龙去脉”的梳理,学生发展之“瞻前顾后"的把握,尤为关键。我们数学团队在此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是笔者对活动进行简要的梳理,愿与同行共商榷。 一、活动背景 (一)学生发展需要 毫无疑问,教学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发展与否直接衡量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一题一课”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想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起“穿针引线、线面结合、立体呈现”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教学很需要能为学生的学习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网状、动态关联的系统,以此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 “一题一课”研究的顺利开展,其关键是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与学生的正确把握.解读教材与理解学生的程

度如何也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内推力所在.因此,通过适当的教研方式引领教师团队与个体对教材的横向、纵向的理解,以及通过教研探索活动的开展,教师增加了对学生发展的把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因此,我们想通过“一题一课”教学研究活动倒逼教师成长不乏是一种有力的途径。 (三)当前课程建设需要 当前从上到下把课程建设摆在了学校工作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能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当下教材的修补、重组、重构等系列的实践性活动,其实也是一种课程建设的实践行为。为此,我们可以借助“一题一课”等教研活动,把教师零散的课程建设行为调整为整体的、系统性的课程开发能力,通过教研团队一次次一年年的实践、反思、调整,提炼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例,让这些课例慢慢沉淀下来,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也就顺其自然地推进了。 二、活动展开要素 (一)主题确立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我们知道,任何一次教研活动都会有一个背景,问题在于我们能否从中提取出适切的问题和议题成为活动的主题.主题的适切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如果主题过于“高、大、上",教研活动

论文写作与研究六:浙大经济学牛人本科四年的学术生涯

感悟——我本科四年的学术生涯 其实我在浙大经济学院的这四年中,由于高考没考好(生病了,同时考试时天气太热,因此在37摄氏度的气温下,我如何能够拿到高分,考得好也!可能在北大物理系了,那也不是现在的我了!),父母给我填的志愿,就落到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原杭州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在浙大四校合并后统一组成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在大一上的时候,玩了半年电脑游戏,结果成绩还是全班第一,顿时感到空虚和无味!大一下开始学日语,由于怕把英语荒废,最后只能把日语放弃了!大二的时候,认识师兄黄毅,那时是他和我说高级经济学就是应用数学,顿时让我觉得自己在经济学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于是,在大二和大三,我本科课程没听多少,却旁听了经济系硕士生课程:(还包括在导师给我们学生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中自己选读文献,现在浙大也可以看到近期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期刊和主流经济学的英文原版教科书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数学系本科和硕士生课程:动态规划、数理统计、实分析、泛函分析、随机过程,自学完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生的部分课程(主要是从师兄黄毅这儿要来了一大堆原版书、文献、笔记、讲义和习题):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到底是中级还是高级,国内翻译方法不同,反正是advanced的,基本上是微观I (Varian)、II(Mas-Collel,Whinston and Green)、宏观I(Romer)、II(Sargent)等主流经济学的统一教材]、经济数学分析(Sydsaeter)、动态宏观经济理论(Turnovsky)、经济动态递归方法(Lucas,Stokey)、博弈论(Rubinstein)、确定性和随机最优化(Kamien,Schwartz)、经济计量分析(Greene)、时间序列分析(Hamilton),这些课程对我的帮助是使我能够基本把主流经济学的文献读下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我的数学基础,但是由于学习的路径是自己选择的,因此避免不了用数学功底冲经济理论的弊端(其实,留美经济学会的很多牛人都是从数学系转过去的,因此都有这样的经历。)。我是围绕经济学所要求的主要数学进行干中学的,现在的数学功底应该说和数学系科班出身的硕士自然有一段距离。总的感觉,应用数学方面(这方面可以借助MATLAB、SAS、SPSS、STATIC等数理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偏重于优化理论,也部分包括Chaotic System。)可以得心应手,但是在理论数学方面(泛函、拓朴)只能说是会使用,而不能说是在构建模型方面得心应手(现在不选择搞数学学派的原因是在大四的

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

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 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还没有1种治疗效果较理想的药剂,对发病植株做到早期诊断及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植物病毒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常用的方法有侵染力测定法、血清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计数和分子生物学法等。 1.4.1侵染力测定法 侵染力测定法是将病毒样本接种在植物上,根据侵染力的大小定量。它的灵敏度在所有定量法中是比较高的,而且是其他定量法的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定量法,如果不经过侵染力的验证,将无法判断测定的是病毒或者是具有侵染力的病毒。侵染力测定法包括局部枯斑法、淀粉-碘斑法、系统感染率的测定法等。侵染力测定多用粗汁液来接种,为了避免抑制物质的作用和使半叶枯斑数目控制在一定范围,须用缓冲液稀释接种物。 局部枯斑法1929年F.O.Holmes发现TMV在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接种叶片上引起局部坏死斑点,在一定的病毒浓度范围内,所产生的斑点数目与病毒浓度成正比例。这一发现成为病毒侵染性定量测定的基础(田波,1987)。所有机械传染的病毒都有可能应用局部斑点法,但实际上只有少数病毒具有可用于定量测定的局部斑寄主。一个待测样品所形成的斑点数目除取决于接种物中病毒浓度外,还受试验植物种类、环境条件和接种物中是否含有病毒抑制物质的影响。 淀粉-碘斑法当所研究的病毒没有过敏性枯斑寄主时,采用此法。Holmes(1931)发现TMV接种的烟叶上有时形成明显的黄化斑块,但不能用于计数。将这种接种叶用95%乙醇加热到80℃固定,然后用I2和KI混合液(10克I2,30克KI,1500毫升H2O)染色时,则侵染点处出现淀粉-碘的蓝色反应。当下午采摘叶片,褪色过夜,然后用碘液染色,则侵染点较周围组织着色浅;当采摘叶片前,植株先在黑暗中放几个小时,再用碘液染色,则侵染点组织着色深。这是由于病毒侵染既降低光合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也降低碳水化合物从光合组织中的运出。淀粉-碘染色的强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如局部枯斑法可靠,但在标准化条件下仍可用于侵染性的定量测定。 侵染性滴度法当上述方法都不适用时,可采用侵染性滴度法。即把欲测定样品用缓冲液稀释,可用十倍稀释、成倍稀释、半倍稀释或更低稀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用大量实验

教育教学思考

我校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彭水县职业教育中心黄胜利 我校已经迁校四个年头,由以前一个雏鹰逐渐向一个雄鹰转变,如何才能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尽快成长,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职教人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一个职业学校最根本的就是教师,只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教学就能出成绩、科研就能进步、管理就能到位。我从事职业教育已经十七个年头,在教育教学中有一些思考,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创办优质教育最忠实的合作伙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关注教师,理解教师,善待教师,视教师为个人生命和学校发展的一部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是教学管理者对待教师的重要态度的表现,也是管理者肩负的重要责任。不仅要善待教师,还要从精神上尊重教师,从专业上引领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觉得在这样环境下做事心情舒畅,工作起来有劲头,前途发展有奔头。 1、我校教师的现状 我校目前有在编教师160余名,外聘教师近10名,30岁以下约100人,30岁至45岁约40人,45岁以上近20人。青年教师占62.5%,中青年教师约占25%。研究生1人约占0.6%,本科112人约占70%,专科及以下约占30%。高级职称15人约占9.3%,中级职称约占23

人约占14.3%,初级及未定级约占76.4%。通过这样一个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来看,我们的青年教师和没有教学经验及教学经验不足的占了绝大多数,这两年以来,我共参与听课100余节,年轻教师的基本教学情况都有一个初步了解,主要问题有一是处理教材不细,二是教学没有方法,三是与学生课堂沟通渠道不畅通。 2、改变现状的几点思考 (1)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学习 我们的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年轻,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所以通过学习教学技能,将会逐渐成长起来。我们可能通过三个方面让我们新教师快速成长,一是老带新,很多老教师在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相对掌握了很多教学技能,这个带新不是只是去听听课,写写教案,更多是的一种学徒形式,学校可能通过正式的拜师会,这样更多是教会一种责任,一种动力。二是老学新,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方面经验丰富,但真正在现代教育设备与技能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欠缺,这方面恰恰是我们年青教师的优势,很多才从大学毕业,他们在大学学到了很多最新的教学理论,为了达到老学新,可以在新教师中选几个典型代表办一些讲座,达到老学新的目的。三是学校层面开展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与学生沟通等方面的培训,这样坚持到两年下来,我们的新教师成长了,老教师观念也得到了更新。 (2)打造校园名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形成制度,开展校园名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 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 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 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 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 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 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 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 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 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学习理 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 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 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 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 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 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 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 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 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 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的论证: 激励,就就是激发与鼓励。具体地说,就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到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大批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在学习期间就必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平时要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激励教育,就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育人方式进行改革,摒弃陈旧的育人观,形成符合现代育人理念的一种形式。该课题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教师的态度、情感会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2)对课题的实践价值的论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想探索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育人理念的变化,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树立全新的育人观,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师生共同进入实践、创造、升腾的新天地,促使师生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与谐与无限的境界,塑造学校文化,提高学校品位,使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家园、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让每一位施教者都学会激励学生,激励学生保持进取的动力,不断地为她们加油,最终把她们送上成功的轨道。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激励中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成功。 (一)支撑理论: 1、现代素质教育理论 本研究就是建立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差异,激励发展,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每个学生自能学习,自能发展,自能创新,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的发展往往并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差异的存在,但就是各种智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九种智力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发现这些优势,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得到承认,得到发展,把她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起来。教学评价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与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差异地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3、学习内驱力理论 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认为:小学生为了保持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一种把学习

课题研究报告基本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基本格式 实践体科研报告格式 标题 单位署名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理论依据 五.实践操作 六.初步成效 七.问题与建议 八.前景与展望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实验体科研报告格式 标题 单位署名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2.实验时间 3.实验对象 4.实验假设 5.实验措施(自变量) 6.因变量 7.控制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8.实验过程 9.实验类型 10.统计方法 五.数据与分析 六.主要结论与建议 七.前景与展望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调研体科研报告格式 标题 单位署名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调研方案 1.调研目的 2.调研时间 3.调研对象 4.问卷与发放 5.统计方法 五.数据与分析 六.主要结论与建议 七.前景与展望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成果写作的反思指南 反思项目比照内容 一、形式要求 完整性除了结题报告正文外,做到有封面、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书目规范性成果一式三份交科研室。文本中公章都为红印,图章不能复印 必要性附件不要单列,如必须单列,宜将附件与主件一道装订 便利性正文字体适合阅读(宋体/楷体/仿宋),字号大小合适(5号/小4号),行距适中(1.5行距) 二、内容要求 (一)选题 实践性是具有实践性的选题,而非理论研究 针对性是从本校办学实际出发的选题 时代性符合目前本区课改研究的难点、重点和热点: 教学模式研究——好课研究——家常课研究——有效教学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客观性课题产生所依托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普遍性这些问题普遍存在,而不仅是一个孤例 可行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有能力通过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性课题由这些问题而引出,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 (三)文献综述或理论基础 有效性能够揭示文献对本研究的贡献

学校教科研的问题与思考

---------------------------------------------------------------最新资料推荐------------------------------------------------------ 学校教科研的问题与思考 学校教科研的问题与思考张云鹰张红华(本文发表于《教育科研论坛》 2005 年第 10 期)前不久,笔者对一些学校的教科研现状作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课题多而杂。 不少自以为是国家级省部级的课题,其实只是民间学术机构自行立项的课题,学校承担的往往是其子课题,而且每年需要交纳一定的管理费。 2.资料不齐全缺乏科研档案意识。 有一所小学在 1989 年以来的 16 年里,研究了 35 个课题,但在学校档案室查阅到的科研资料只有一盒。 3.环境不健康缺少真实的、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科研课题校本化;科研档案规范化;科研环境人文化。 一、科研课题校本化。 校本早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和探索。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外延空间和内涵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应运而生。 1 / 8

如何实现科研课题的校本化呢? 1.淡化学校科研课题的级别。 一些学校为了达标、升级,在选题上不去思考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学校带来多少教育教学生产力,而是看重科研课题的级别。 要知道,课题立项单位既有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部等),也有民间学术机构(如教育学会以及各种专业委员会),还有一些科研单位(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有些课题自称是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如学会、研究会自行立项的课题),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国家级或省部级,而学校常常以为自己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并且学校自行申报立项的课题与承担子课题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课题级别认定上也有明显差异。 2.课题应该是在学校的土壤里长出来的。 课题即问题,就是科学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可以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闪过的疑点,可以是阅读、交流中产生的迷惑,还可以是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的主题。 不管哪一类问题,当我们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时,它就变成了课题。 但是,从问题到课题,必须源于研究者的一种冲动、一种激情,所选课题必须获得研究者的喜爱,否则,研究者与课题在一起的日子就不会有快乐和幸福,课题研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成果。 研究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

经验交流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用十大理论依据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用十大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人们在各种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基础或出发点,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前提条件之一,它与实践依据相对应,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论依据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依据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依据等。现对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最常使用的十大教育理论依据进行梳理、概括,供中小学老师参考。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其中,罗杰斯所倡导的“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尝试。 1、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完美人格。 2、人本主义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3、人本主义教育突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4、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对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 5、注重知识以外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

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1、“四育”的基本内涵。 2、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 3、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 三、最优化教学理论 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有: 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 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 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 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四、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不再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或价值,不能只看其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必须同时看其现在对主体的意义。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师的

(201406)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集锦要点

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理论假设基础上的研究,属于能够预知结果的教育“实验”,而不是不知道结果的“试验”。因为,教育改革对象是学生,所以只能“实验”,不能“试验”;因此,课题研究必须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做支撑。研究者必须找到能够支撑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才能证明课题的科学性——这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 以下,是我从过去的一些课题方案中摘录的“支撑性理论”,因为没有进行审读和修订,其中可能鱼龙混杂,也可能有错误,请“发展班”成员在引用时注意甄别、校对、修改后使用:三思而后“引”。 目录 01.后现代主义理论02.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0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04.发展性评价理论 05.人本注意教育理论06.生活教育理论 07.本能教育理论08.多元智能理论 09.科学人道主义理论10.主体性教育理论 11.教育系统论12.心理需要理论 13.新课程能力要求14.新课程理念 15.新课程评价理念16.习惯教育理念 17.动机与逆反心理学理论18.现代教育理论 19.语言学理论20.科教兴国政策 21.新农村教育22.教育科学理论 23.班级管理理论24.行为动力理论 25.家校社区三结合教育26.刺激与反应理论 27.陶行知生活教育28.“适性”教育理论 29.个性化教育理论30.个性化评价 31.对话式教学理论32. 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 33. 认识的直观原理34. 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35. 有意识与无意识原理 1.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的美德,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这正符合了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个性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2.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教材、教案、教学过程,都有许多的未定点和空白点,引发学生去参与、创造。艺术教育理应是由教师、学生、艺术家、作品和世界构成的开放式的系统。它们之间总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产生新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主要是打破教师“灌输”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改变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和学生“简单执行”、“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在自身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基础上,通过与他人合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多边互动过程,使教师与学生自然成为艺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4.发展性评价理论 评价是整个艺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旨在促进发展,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实施方案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实 验 方 案 五华县大都中学廖雪霞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实验方案 五华县大都中学廖雪霞 一、课题背景: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科研水平已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的标准之一,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开展本课题研究理由如下: 1、源于时代挑战的需要: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急剧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新的一代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 2、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其成效在于课堂教学。为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赶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 3、源于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新时期下的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相应地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习的鼓励者。 4、源于语言教学的目标的需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交际与运用。通过研究和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实际应用为目标,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告别“哑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 5、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创新和实践探究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教育关键。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决定于受教育的程度、方式。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各种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其方法为基础,梳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微课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学段与不同学科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模型。 (2)实践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多功能的系统工程,本课题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从在线学习环境下符合自主学习的微课本质特征出发,探讨微课的特征,设计与制作,管理与评价等,探析应用微课对课堂教学带来一系列变革,从而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翻转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与学的课堂结构的变革。翻转课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