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学与热力学联系
热力学上不能发生的过程,在现实中一定不 能发生,研究其动力学没有意义。 热力学研究无限缓慢的可逆过程,故不考虑 时间因素,所以热力学上可以发生的过程只是 现实可能发生的过程,不是必然发生的。 变化的可能性-化学热 力学: 解决变化的方向、限度 及变化过程的能量转化 变化的现实性-化学动 力学: 解决变化的速率及分 析变化的具体过程。
飞秒化学(Femtochemistry)
20世纪70年代,基于快速激光脉冲的飞秒光谱技术发展, 使时间标度达到了飞秒数量级,用飞秒激光技术来研究 超快过程和过渡态使飞秒化学随之发展起来。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 Zewail埃及出 生 美籍) 因用飞秒化学研究化学反应的过渡态而获得了 199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Zewail教授在飞秒化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使我们可以断言,化学家研究反应历程的努 力已接近终点,任何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不可 能比飞秒量级更快。化学将有可能对各类化 学反应的历程做出合乎实际的推断” -诺贝尔化学奖公报
t2时的浓度 则
c(A)2 c(B)2 ∆ t = t2 - t1
c(C)2 c(D)2 ∆c = c2 - c1
∆c(D) (D) = ∆t
∆c(A) (A) = - ∆t
单位: mol· L-1· s-1; mol· L-1· min-1; mol· L-1· h-1
如:
反应
2N2O5 = 4NO2 + O2 2.10 1.95 0 0 0.30 0.075
二、瞬时速率——某瞬间的反应速率
Very fast reaction
反 应 速 率
Slow reaction
化学反应,有的进行得很快,例如爆炸反 应、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等,几乎在顷刻 之间完成,有的则进行得很慢,例如岩石的 风化、钟乳石的生长、镭的衰变等,历时千 百万年才有显著的变化。 有的反应,用热力学预见是可以发生的, 但却因为反应速度太慢而事实上并不发生, 如金刚石在常温常压下转化为石墨,在常温 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等,这是由于,化 学热力学只讨论反应的可能性、趋势与程度, 却不讨论反应的速度。
李远哲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
• 药物体内过程 :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吸收(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 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
非血管途径给药的药-时曲线

预测制剂中化学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υ (N O ): υ (NO ): υ (O ) = 2:4:1 2 5 2 2 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是不同的 即等于方程式相应物质分子式前的系数比
一、平均速率 ∆t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值 IUPAC建议
1 cB B t
B——化学方程式 中的计量系数 规定—反应物取“-” 生成物取“+”
化学动力学(chemical kinetics)
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rate of reaction)和 反应机理(mechanism of reaction)的化学分支 学科。
化学动力学的主要内容
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 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揭示化学反应速率本质; 探求物质结构与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指导设计安全、稳定及有效的制剂处方
提出有关制剂正确的工艺技术及合适的 贮存条件

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
引入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之后,药物研究才 真正摆脱经验阶段而进入科学阶段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 ∆t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值 如:
t1时的浓度
aA + bB → cC + dD
c(A)1 c(B)1 c(C)1 c(D)1
C0/(mol· L-1) C100S/(mol· L-1)
∆c(N2O5) 1.95-2.10 =1.5×10-3mol· L-1· s-1 υ(N2O5)= = ∆t 100 ∆c(NO2) 0.30-0 υ(NO2)= = =3.0×10-3mol· L-1· s-1 ∆t 100 ∆c(O2) 0.0750-0 υ(O2) = = =7.5×10-4mol· L-1· s-1 ∆t 100
产生中间活化络合物的历程。
3)1950年代后,新的实验手段的利用,微
观反应动力学(分子反应动态学)得到
发展。
• 利用激光、交叉分子束等新实验手段,研究某 一量子态的反应物变化到某一确定量子态的产 物的速率及反应历程(态-态反应的层次); •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观反应动力学,使得化学
动力学取得了新的进展。
1986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193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1962年 去美国深造,于19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1974年加入美国籍。主要是因为他对交叉分 子束方法的研究,他们将激光、光电子能谱 与分子束结合,设计了“分子束碰撞器”和 “离子束交叉仪器” ,实现了在单次碰撞下 研究单个分子间发生的反应机理的设想,使 化学家有可能在电子、原子、分子和量子层 次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动态,以探 究化学反应和化学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和作 用机制,对了解化学物相互反应的基本原理, 做出了重要突破。
化学动力学发展
特点:相对于热力学发展较晚,不系统。 1)19世纪中叶起,宏观动力学研究: a. 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质量作用定律; b.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Arrhenius 经验式; c. 活化能概念的提出:反应物必须得到一定的
能量才能起反应。
2)2源自文库世纪前叶:反应速率理论的创立 a. 碰撞理论: 把反应看作两个反应球体碰撞的结果; b. 过渡态理论:
化学动力学意义
通过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可以知道如 何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主反应的速率, 增加产品产量,抑制副反应的速率, 减少原料消耗,减少副产物,提高纯 度,提高产品质量。化学动力学也研 究如何避免危险品的爆炸、材料的腐 蚀、产品的变质与老化等问题。所以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有理论与实践上的 重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