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档案事业史期末复习备考思考题课件资料
档案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二、档案工作的内容 八个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研、利用、统计。
三、档案演变(选择题)(一)甲骨档案(二)金石档案(三)简牍档案(四)缣帛档案(五)纸质档案(六)音像档案(七)电子文件档案实体管理工作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四、档案现象(一)(二)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条件:(重要)(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A、文件内容要求马上办理完毕,并且已经办理完毕。
B、文件内容要求长期执行(办理),但只要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也算办理完毕。
C、不需要具体办理,只需完成文书处理程序就算办理完毕。
(2)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本质属性(1)十分丰富,无所不包(2)原始性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是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五、档案的种类(一)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对档案的认识性分类;第二,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第三,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
(二)档案的具体分类1.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公务档案是指人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名词解释)这类档案归“公家”所有,主要被各级各类档案机构收藏,具体实存形态主要是过去的公务文书。
私人档案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个人。
(名词解释)私人档案归“私人”所有,散存于私人手中,具体实存形态主要是日记、文稿等私人文书。
2.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历史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起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名词解释)现行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名词解释)3.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名词解释)文书档案实际上是指行政管理档案;科技档案是指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由纯业务性的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专门档案是指除文书和科技档案之外的所有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档案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档案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档案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关键词解读1、档案管理:指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档案分类:指将杂乱无章的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如年代、主题、地区等,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查找和利用。
3、档案整理:指将零散、杂乱的档案进行分类、排列、编号、装盒等操作,以便有序地存储和利用。
4、档案编目:指对档案进行著录、标引和组织等工作,以便快速地查找和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
5、档案保管:指对档案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其损坏、丢失等,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档案利用:指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提供档案的阅览、复制、摘录等服务,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7、档案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数字化、数据库、网络等技术,对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和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二、文章结构1、档案管理概述:介绍档案管理的定义、目的、意义等基本概念,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2、档案分类和整理:详细介绍档案分类和整理的方法、标准、操作流程等,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杂乱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提高查找和利用效率。
3、档案编目:介绍档案编目的概念、方法、标准等,阐述编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快速查找和获取档案信息提供支持。
4、档案保管:介绍档案保管的方法、措施、注意事项等,阐述如何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档案损坏或丢失。
5、档案利用:介绍档案利用的方式、方法、途径等,阐述如何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提供档案服务,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6、档案信息化:介绍档案信息化的概念、技术、应用等,阐述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7、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呼吁读者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三、具体内容1、档案管理概述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将零散、杂乱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操作,以便快速地查找和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
2005年中国档案事业史总复习
2005年中国档案事业史总复习二.简答1、试述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P7(1)只有文字才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才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经验最直接最确切的工具。
文字的产生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的客观可能性。
文字应是国家出现时产生的,因为有了阶级,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因此,文字的出现、文明的诞生和国家的产生应该是同步的。
(2)档案的起源与形成这是两个概念,如同文字的起源与形成一样,文字起源于图画或其他原始记事,但图画与原始记事并非文字。
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但原始记事并非档案。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而档案则是人们语言及活动的记录。
(3)文字作为记录史事的工具而言,是档案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档案的产生是直接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形成,随之人事日繁,治理日密。
“大道衰,而有书;利害萌,而有契”,说明了文书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即原始社会瓦解,有了剥削和压迫,人们之间有了根本的利害冲突,国家要进行管理工作,才有了文书、档案产生的社会需要。
由此可知,档案首先是国家机关的产物,是进入阶级社会产生的,是在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生产力水平,特定的社会需要诸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档案从起源到形成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天突变的,这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那么,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应是档案形成之时。
2.简述甲骨档案的内容?P23甲骨档案按所记载的内容可分四大类:(1)占卜刻辞,这是甲骨档案的最大部分。
现存卜辞记载了武丁以后七世九个王时期的生产、政治、军事活动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可谓殷代大政和王的活动的真实记录。
(2)卜事刻辞,即关于准备占卜材料的记事刻辞。
主要记载向商王贡龟以及收集龟甲、兽骨之事,也记有检视整治好的龟甲、兽骨以备卜用的情况。
(3)记事刻辞,即与卜事无关的记事文字。
这类刻辞是关于职官、制度以及王朝日常政务的记载。
(4)表谱刻辞,包括干支表,祀谱和家谱。
上述四类甲骨刻辞的内容是商王朝统治活动的原始记录,这些刻辞比较确切而详细地反映了商朝国家活动、社会生产及其阶级关系。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要点详解
《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
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
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至卷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
卷12为本书的序言。
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女主临朝、胡太后佞佛、王公贪暴、官吏枉法、沙门侵渔民财以及外国商人的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五代史志”:唐贞观年间,梁、陈、北齐、周、隋五朝的史书修成后,均没设“志”,贞观十五年,诏令于志宁、李淳风等修撰“五代史志”,历时十五年,到高宗显庆元年(656)完成。
中国档案事业史
xx档案事业xx复习资料第一章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1.我国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
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形成于文字的产生,国家的出现。
2.甲骨档案是以龟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3.夏朝档案文书:典、谟、训、诰、誓第二章商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1.商朝甲骨档案的存储商代的甲骨档案大部分是集中保管,集中保存在宗庙地区。
2.世人将甲骨档案早期研究成就最大者号称为“四堂”:罗雪堂(罗镇玉)、王观堂(王国维)、董彦堂(董作宾)、郭鼎堂(郭沫若)。
其他名人:xx;甲骨学的开上之作:xx。
3.我国近代史料上的五大发现:甲骨卜辞、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明清大内档案、长沙吴简。
第三章西周xx的档案与档案工作1.史官记注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记载方面独步于世界的制度,奠定于西周。
2.西周xx档案的管理a.登于天府。
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库至今有文献可考的以周代为最早。
b.制作副本。
副本制度始于西周。
c.藏于金匮。
“石室金匮”保管档案之传统始于西周。
3.在青铜器上为记事铭文,这种具有书史性质的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档案。
第四章xx时期的档案及档案工作1.计书:计书是战国时期的赋税档案,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经济建设盘剥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是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依据,是春秋末年壮观的郡县制度的产物。
2.《尚书》是我国远古第一部档案文件汇编;《春秋》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私人利用档案修史的先例。
第五章秦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1.尊君抑臣——是秦建立的一套文书档案制度,所谓尊君即皇帝尊号不可侵犯,皇帝拥有不受限制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只能在一家一姓中世袭;抑臣即对臣下的贬抑,尊君必然抑臣,这是对应关系。
2.文书抬头制度——即行文中遇有需要表示特别尊敬的字样(如皇帝姓名、尊号、皇帝的诏制),虽然一行没有写满,也要换行顶格书写,甚至高出一格以至几格。
中国档案事业史概述(PPT 263页)
(二)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原始记录 文字的产生——前提条件 国家的产生——社会条件
1、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
文字的产生与档案产生的关系,可理解为: 只有文字才是语言记录符号,才是人类表 达思想、交流经验最直接最确切的工具。 因此,文字的产生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社 会的客观可能性。同时还要了解,文字既 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文字又产生于何 时?从一般原理说,文字的产生和文明的 诞生是同步的。故文明社会始于文字的使 用;文明时代也是国家产生的时期,因为 有了阶级,出现了国家的萌芽,随着“共 同语”的形成,早期大同小异的图画文字
这种文化遗存最早于1952年在河南登封 的玉村遗址发现。1956年发掘郑州洛达庙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 号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2、夏朝已经产生文字
可以从两个方面推论和考证:
(1)商代甲骨不辞和一些器物上出现的文 字约有五千个,它已经具有严密规律的文 字体系,据文字学家推断,中国文字到甲 骨文时代至少经过了两三千年的发展;而 夏朝共四百多年的历史,商朝往前推四五 百年就是夏朝,故夏朝有文字是肯定的。
(2)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学习这一问题一定要明确:文字作为记录 史实的工具而言,是档案产生必不可少的 条件,而档案的产生是直接和国家的产生 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阶级统治过程中, 需要有一种权威来发号施令,以调解矛盾, 作为管理众人之工具。文字之所以就是因 为国家管理想需要,因此,“最初的文字, 是书契”。总之,“大道衰,而有书,利 害萌,而有契”,正说明文书档案产生的 社会历史因素,即原始社会瓦解,有了剥
3、凿、钻 目的:使烧灼的效果更加明显
凿孔 ——凿,一种是用刀直接挖刻,一种是用 小轮开槽,类似现在使用的砂轮,然后再挖刻。
中国档案事业史
《中国档案事业史》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教材:《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雪恒)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从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了解我国历史上档案管理的制度、方法及其经验教训与成就(包括现存历史档案概况);认清档案事业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具备基本的从历史表象背后分析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本课程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作系统阐述,阐明其对于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总结历史经验,为当前档案事业提供历史借鉴。
借此,还可以丰富学员的专业历史知识,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质,增强对我国档案事业的热爱。
第一章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本章从两节内容向学员介绍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夏朝档案的产生。
目的使学员了解我国档案的起源及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和社会条件,并对夏王朝的建立及其档案有个基本性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讲解:(一)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我国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二、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三、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第二节夏朝档案的产生一、夏王朝国家的建立二、关于夏朝文字与古史记载中的夏朝档案(二)重点知识解析《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结绳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方法。
考察现代文化落后的民族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如独龙族远行以结绳记日,哈尼族买卖土地以打结表示田价。
刻契记事比结绳为进一步,所谓刻契,即在木片、骨片或玉片上刻上符号以记事。
复习题1、我国历史上原始记事方法有哪些?2、原始记事的特点?3、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4、为什么说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5、夏王朝国家是怎样建立的?6、我国档案的起源?7、现今存世记载夏史较详的文献?8、迄今留下的夏代文书种类?9、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月令历书?10、禹刑。
(完整版)中国档案事业史复习重点
2.试论档案产生的历史条件答:(一)远古原始记事的几种形式:我国历史上主要有:(1)传说记事(2)实物记事: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二)结绳记事(识记):在绳子上打上大小不一、各种式样的结子,以结子的大小、多少以及涂不同颜色等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结绳是我国最早的记事发法。
刻契记事(识记):在木片、骨片或玉片上刻上符号以记事。
(三)原始记事的特点与作用:尽管结绳、刻契图画是一些记事方法,它们代替了部分语言,与一定思想联系起来,在一定范围内有约定俗成作用,可以保存,可以传递。
可以帮助有关人们唤起某些具体事物的记忆。
总之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备忘、信约和凭证作用。
(四)以档案本质属性说明原始记事是档案的起源:(1)档案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
原始记事不是档案。
因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有言有事,所谓历史记录,必须明确地反映思想,完整的记录时间,而原始记事不能表达确切、完整、抽象的意思。
(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和交流思想,但所有的原始记事都没有记录语言,和有声语言不相联系,因此,具有记事人的随意性。
(3)原始记事主要依*历史事实尚存贮在人脑中。
所以,这些原始记事方法只能帮助当事人记忆,不能成为普遍的社会交往工具。
总之,野蛮人的原始记事和文明人的档案要区别开来。
故原始记事档案的前身,即档案起源的形态。
(五)分析文字、国家的产生与档案产生的关系: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
只有文字才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才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经验最直接最确切的工具。
文字的产生为档案的形成了社会的客观可能性。
文字是档案产生的条件,文字是国家出现产生,文字的出现、文明的诞生和国家产生应该是同步的。
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文字作为记录史事的工具而言,是档案产生的条件。
而档案的产生是直接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
文字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国家管理的需要。
文字之最初形式是文书,“最初的文字,是书契”。
总之,“大道衰,而有书;厉害萌,而有契”。
档案管理考试复习资料.doc
一、填空选择判断知识点1.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己经有了档案。
2.东晋安帝时(公元404年)出现纸。
3.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时文件的精华。
文件的价值作为档案构成的要素和条件,决不能“有文必档”。
4.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
5.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6.档案作用的性质有两个方面:一是凭证性;二是参考性,也称为档案的基本价值。
7.国家档案全宗,又称“国家全部档案”,是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工作的一个专业术语。
国家档案全宗的含义是指国家所冇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档案的总称。
&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讲,是指国家的整个档案事业各组成部分的工作。
它包括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和档案宣传、出版工作。
9.档案工作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服务等八项工作。
10.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而利用。
1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12.便于党和国家各项T作的利用,这是档案T作的根本1=1的。
13.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金业、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组织利用本机关档案的内部组织结构。
14.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15.做好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是档案馆的首要任务。
16.屮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明代和清代中央机关形成的档案。
17.接收现行机关的档案,是各级档案馆收集工作的经常任务,也是档案馆馆藏的主要來源。
1&丰富与优化馆(室)藏是完善馆(室)藏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9.丰富和优化馆(室)藏的主要原因(一)档案完整性原则(二)档案系统性原则(三)档案利用实践性原则(四)档案价值性原则(五)档案特色性原则。
20.档案整理是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Z有序化的过程。
档案书后复习与思考题题纲
复习与思考题一、档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二、档案的基本价值和作用?三、档案主要有哪些种类?一、简述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
二、如阿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档案机构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四、档案馆档案工作的性质与职责是什么?五、档案室档案工作的性质与职责是什么?一、简述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档案室档案收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档案馆档案收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是什么?五、试述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含义及其类型。
六、如何理解档案价值的鉴定方法?一、全宗内档案分类的含义是什么?二、档案的常用分类方法有哪些?三、简述档案复式分类法及其运用。
四、简述档案保管工作的技术与方法。
五、全宗卷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一、试述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
二、简述档案室档案登记和统计的主要形式。
三、简述档案馆档案登记和统计的主要形式。
四、简述档案著录的基本含义。
五、《档案著录规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六、简述档案分类标引的步骤和方法。
七、简述档案主题标引的步骤和方法。
八、简述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划分。
一、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二、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三、档案参考资料的种类有哪些?四、简述编研工作的内容。
五、简述组织沿革的编写体例。
一、简述公文的分类。
二、试述文书工作的基本任务。
三、试述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试述文书工作的性质与作用。
五、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及其选择。
六、试述公文的特点。
一、试述正确选用公文名称的意义。
二、试述通知的类别。
三、简述公文的文体。
四、编制公文的发文字号应符合哪些要求?五、简述公文主题的撰写要求。
六、试述公告与通告的类别。
一、试述文件传阅的要求。
二、文书办理程序的特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三、发文程序中签发环节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四、公文审核的重点是什么?五、文件分发应注意哪些事项?六、公文的承办原则主要有哪几点?一、试述不同文件的请退方法。
二、试述文书整理(立卷)的原则。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资料汇总
1、立卷工作的组织,包罗确定立卷环节、确定具体立卷人和确定文件的立卷分工范围。
2、立卷工作通常采纳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
3、立卷工作的步调:第一步,筹办立卷。
第二步,平时归卷。
第三步,调整和组卷。
第四步,编目装订。
4、文书立卷归档范围,是立卷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5、归档必需以反映本机关主要本能机能活动和底子历史面貌的文件材料为重点。
所谓主要本能机能活动,即本机关围绕主管业务所开展的一些主要和重大活动。
所谓底子历史面貌,即指本机关的组织和规模的演变。
6、确定归档范围的本卷须知:〔1〕不仅以上级文件、“红头文件〞作为划分归档范围的依据;〔2〕不仅以载体作为划分归档范围的依据;〔3〕不要无视组织、人事、纪检、保卫部分形成的文件材料的统一归档。
7、按照国家档案局1987年12月4日颁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尺度规定,案卷质量总的要求是:“遵循文件材料的形陈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操纵。
〞〔1〕必需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2〕遵循文件材料的形陈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遵循文件材料的形陈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立卷工作的底子原那么;〔3〕正确区别文件的不同价值。
立卷时能否正确区分文件的不同价值对案卷质量和档案鉴定工作都有直接影响;〔4〕立成的案卷要便于保管和操纵。
立成的案卷便于保管和操纵,是文书立卷工作的底子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8、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分永久〔无止期的保管〕、持久〔16——50年摆布〕和短期〔15年以下〕三种。
9、立成的案卷要便于保管和操纵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限制卷内文件材料的数量,卷内文件数量一般在50——100页摆布,最多不要超过200页。
〔2〕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声像记录材料,由于保管条件不同,应当与文件材料分开整理组卷归档。
〔3〕绝密文电与一般文电分开立卷,以利保守党和国家机密,也便于保管和借阅操纵。
〔4〕所立的案卷,必需颠末当真的编目加工。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ß 二、外国侵略者对我国档案的盗窃和破坏 ß 1、定海县署档案毁坏 ß 2、英美法毁坏太平天国运动档案 ß 3、圆明园档案被洗劫一空 ß 4、斯坦因等盗窃中国大量档案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第四节 现存清代档案简介
ß 1、第一历史档案馆 ß 2、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ß 3、四川省档案馆 ß 4、辽宁省档案馆
ß (一)清政府盗取太平天国档案镇压农民 革命运动
ß 1、曾国藩 ß 2、采编所 ß 3、《贼情汇纂》(《洪杨类纂史略》)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ß (二)现存的太平天国档案 ß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ß 6、评价太平天国重视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 做法?
规定了文件的名称和用法。 ß 令: ß 咨: ß 呈: ß 示: ß 状: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ß 2、废除封建王朝使用的一些文件名称 ß 3、南京临时政府的公文处理程序 ß 4、南京临时政府重视档案的编辑公布 ß 《临时公报》编辑出版 ß 《文教》 ß 5、利用档案编纂历史 ß 《中华民国建国史》
ß 北洋政府概况(1912.3—1928.6) ß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ß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 ß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 ß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北洋军阀时期疆域图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档案事业史13—22章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档案的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就是档案一般属性的重要表现。
2、档案信息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3、档案的种类划分:(1)按照档案的来源标准;如国家档案、事业单位档案…(2)按照档案的内容标准;有普通档案和专门档案两种(3)按照档案的载体形式标准;如甲骨档案、电子文件…(4)按照档案的时间标准划分;如古代档案、近代档案…(5)按照档案的所有权标准;如国家所有档案、私人档案…(6)在中国常见的档案种类划分,分为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专门档案三大类别。
4、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至少有两层面的含义:(1)档案的内容若没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在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因其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但不能将其与其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本身混为一谈;(2)档案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那么其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这一客观事实也恰恰是有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它依然有其另一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它还是反映了档案形成者的认识水平、本来意图或欺骗活动,从这一意义上看,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总之,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在提供利用方面必须审慎从事,予以控制,加强咨询,以便合理的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5、你怎么看待档案的行政作用和科学文化作用(1)档案利用实践。
档案在日常存放的静态中,其价值处于潜在阶段,只有在人们利用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档案的价值,并校正和提高人们对档案价值的认识。
(2)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档案管理政策,对于档案利用的需要和可能提供利用的程度,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社会进步程度愈高,愈能为档案的开放利用提供更多的条件,充分实现档案的价值。
(3)社会档案意识,特别是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和利用动机等因素,都影响档案发挥作用的状况。
(课件)-档案事业概论——档案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学(讲课
(二)档案的性质
1.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原始性和历史性的结合是档案的独有标志。 2.档案的一般属性有知识性和信息性 (1)档案具有知识性 储存、传播知识。 (2)档案具有信息性 档案信息的自身特征:原始性、回溯性。
(三)档案与相邻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1.档案与图书 转化 2.档案与文物 交叉 3.档案与资料 转化
二、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一)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年)
1.实行党、政档案和档案工作统一管理
2.建立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各级国家 档案馆
3.各级机关普遍建立了统一管理党、政档 案的档案室
4.建立了科技档案工作
5.档案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科体系 基本形成
(二)严重挫折阶段(1966-1976年) (三)恢复提高阶段(1976-1987年) (四)全面发展阶段(1988年以来)
(3)档案管理水平 。
第二节 档案工作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
狭义档案工作即指档案管理,包括档案收 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目与检索、 提供利用、编研等八项工作,通常称为档案工 作的八个业务环节。
(二)档案工作各业务环节的辨证关系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一)服务性
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二)政治性机要性
阶级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管理性
有别于普通简单的管理。 关于档案工作的文化性与社会性。
三、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原则与基本原则、宏观档案工作原则与微观档案 工作原则的区别。
是基本原则的核心。 三方面含义 。
(二)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
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1.维护档案完整(数量、质量) 2.维护档案安全(物质、信息)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完整word版)中国档案事业史期末复习备考思考题课件资料.pdf
记载。西周重要的档案不但登于天府,而且严密藏于金匮,而开启金匮要举行隆重仪式。
1、名词解释:甲骨档案 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1、不仅仅产生于商朝; 2、在占卜过程中形成的; 何为“占卜”?占卜是一种宗教现象。 在神权政治时期,宗教为政治所用,成为政治决策的手段; 3、其性质是商王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政务档案; 一篇完整的殷商卜辞文书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 1、是叙辞(前辞) ,记载卜问的日期(殷人以干支纪年)以及卜官的姓名; 2、是命辞(问辞) ,记述向神祖卜问求告之事,即贞问之辞; 3、是占辞,记载卜兆之结果,即根据兆圻而定的吉凶之辞; 4、是验辞,记述卜问以后应验的情况 占卜刻辞已具备了文书基本要素,即程式化的成文性。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计书与上计制度 计书:战国时的赋税档案,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的档案。与西周的“版图”作用相似,是封建地主 阶级政权进行经济盘剥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 上计制度: 郡县长官于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财赋数目写在木卷上送呈国君, 国君把木卷剖而为二, 王执右卷,臣执左卷,当下年度终了时,郡县将赋税上缴国君,称上计制度。 2、简述天道观念变化与史官地位变化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兼并战争的发展,反映到社会思想上,对天的信仰也进一步动摇。当时统治者在频繁的 战争中意识到增强军事、财政实力的重要性,因此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事务的官员上升到重要地位, 管理祭祀鬼神的宗教官退居次要地位,因而史官失势,地位下降,他们开始脱离对国家事务参谋顾问的高 级管理工作,逐渐成为记注政事,典守档案的专职官员。总之,随着神权的下降,封建君权的确立,文书 档案工作渐渐由传统史官内分离出来,为一批专管文书档案的官员所掌握。 3、试述《尚书》、《春秋》的编纂与档案流散和档案利用的关系 1. 与档案流散的关系:孔子利用流散于社会的档案编纂了《商书》和春秋。 2 与利用关系:商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其前身是按朝代分编的历史档案汇编,这种分编 形式出现在西周。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记载政治活动居多,都是统治活动的国政大事记录。 4、试述孔子对我国档案事业的贡献。 1、为后世保存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档案文献; 2、开创了利用档案资料编纂史书的优良传统; 3、提出了“述而不作”的编纂档案资料的原则; 4、利用档案传道授业开辟了档案利用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档案事业史复习思考题一、思考题:1、以档案产生条件的基本原理和史料依据说明我国档案产生于夏朝(一)关于文字,文字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仰韵文化、大汶口文化(前4000-5000年);、龙山文化(前2800-2500年);二里头文化(前2080-1690年)———发掘陶器上刻有24种符号殷墟(前13世纪-11世纪)——————甲骨文(二)关于国家的产生。
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
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
1959年开始发掘,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三、古代文献的记载:《左传》、《礼记》、《论语》四、夏朝的档案机构和官员——史官1、职守:不仅负责形成文书和保存档案文献,而且还可以据典劝谏君主。
2、地位:比较重要,但比商朝史官的地位低。
二、思考题:商朝职官可以分为三类:宗教官员即神职官员、事务官、武官。
奴隶社会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神权政治。
其中巫、史是沟通人神的媒介。
商代史官的记载见于甲骨刻辞和史籍的有巫、史、大史、小史、西史、东史、贞人、作册等等,统称为巫和史。
它们专掌占卜、记事和祭祀。
地位:最高政务官;知识的垄断者;文书档案的形成和保管者1、名词解释: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1、不仅仅产生于商朝;2、在占卜过程中形成的;何为“占卜”?占卜是一种宗教现象。
在神权政治时期,宗教为政治所用,成为政治决策的手段;3、其性质是商王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政务档案;一篇完整的殷商卜辞文书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是叙辞(前辞),记载卜问的日期(殷人以干支纪年)以及卜官的姓名;2、是命辞(问辞),记述向神祖卜问求告之事,即贞问之辞;3、是占辞,记载卜兆之结果,即根据兆圻而定的吉凶之辞;4、是验辞,记述卜问以后应验的情况占卜刻辞已具备了文书基本要素,即程式化的成文性。
甲骨档案的内容(1)占卜刻辞(卜辞),这是甲骨档案的最大部分(2)卜事刻辞,即关于准备占卜材料的记事刻辞。
(3)记事刻辞,即与卜事无关的记事文字。
(4)表谱刻辞,包括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含玉牒)。
甲骨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刘鹗的《铁云藏龟》孙诒让写成《契文举例》,这是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部著作。
甲骨档案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1、是对商周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是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是印证了《史记》等古代文献中一些材料的真实性,订正了某些史实的谬误。
4、是推动了书法史、微雕史等文化现象的研究。
正因为如此,甲骨档案的发现被看作是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
2、简述甲骨卜辞与存世《商书》的不同。
1.体裁。
甲骨档案为一文一事记账式记录,因卜辞供占卜所用,只暗示吉凶利害。
《商书》则是长篇记叙文辞。
因诰词需反复告诫。
2.从字数:甲骨文句简短,超过百字者极少。
商书比较长,一般多于百字。
3.文书用语:甲骨文书为贞人所用占卜文书专用语言,商书使用了比喻、描摹等笔法4.内容:甲骨文书为神的旨意的显示,商书为殷王及有关大臣吉事的记载。
3、从甲骨档案的保管论述是意识存贮以备查考利用的。
1.从考古出土情况:集中保存,绝大部分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其次是侯家庄南。
是殷统治者宗庙和陵墓所在地。
2.从容藏情况:反映集中保管的做法。
多数窖集中存贮一个朝代的,有的是几个朝代的。
档案是有意识的存贮的。
3有集中归档的做法。
突出的一点。
卜辞出土于安阳,卜辞所记占卜地却在殷都以外,归档于殷都。
4.有初步的整理方法:有原始的归档登记制度,有龟甲编连成册或按包保管或者粘贴保管,甲和骨分别贮藏。
还有原始的目录索引。
5.有专门的人员看管。
贞人既是档案形成者,也是保管者。
三、思考题:1、简述西周史官的地位和作用。
(1)典守整理重要典籍;(2)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论和事迹;(3)对于天文、历法、家事等知识进行记载、积累并编纂。
(4)(熟悉政令典则)参与国家大政;(5)教育贵族子弟(学在官府);(二)地位1、重要:知识阶层;职业世袭2、但较商朝有所下降神权政治的第二阶段民本思想:敬天佑民、法祖、明德慎刑2、史官记注制度大史小史掌王朝全局档案,内史掌中央档案,御史掌王室档案,外史掌地方档案,史官除典守重要典籍外,他们还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论和事迹。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奠定于西周,不仅掌管本朝的文字记注,也掌管前朝典章文物。
3、简述金文档案的产生与西周经济、政治的关系。
金文指的是青铜器上的文字。
由于西周的金文书史性质十分明显,记事翔实,内容多社会生活的真实记述,故又将西周的金文称之为金文档案。
金文档案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了西周中晚期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情况。
1、与西周时期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紧密相联;2、和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相联的;(一)金文档案的性质和特点:1、是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记事档案。
2、具有开放性、坚固耐久性和分散性。
(二)金文档案的内容第一:为祭祀典礼和征伐纪功而做器勒铭;第二:为记录王的策命、训诫和赏赐而勒铭留念;第三:为记述重大事件而做器;第四:为解决诉讼纠纷而立据信守;4、试以西周王朝档案管理制度说明我国历史上的档案副本制度及石室金匮保管传统奠定于西周。
1.登于天府2.制作副本:便于日常政务的利用和更好的保存正本而制作,为稽查利用的档案副本,由各类文书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保存。
3西周统治者重视档案的保管,古代典籍如《商书》中还有藏于金匮的记载。
西周重要的档案不但登于天府,而且严密藏于金匮,而开启金匮要举行隆重仪式。
四、思考题:1、名词解释:计书与上计制度计书:战国时的赋税档案,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的档案。
与西周的“版图”作用相似,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进行经济盘剥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
上计制度:郡县长官于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财赋数目写在木卷上送呈国君,国君把木卷剖而为二,王执右卷,臣执左卷,当下年度终了时,郡县将赋税上缴国君,称上计制度。
2、简述天道观念变化与史官地位变化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兼并战争的发展,反映到社会思想上,对天的信仰也进一步动摇。
当时统治者在频繁的战争中意识到增强军事、财政实力的重要性,因此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事务的官员上升到重要地位,管理祭祀鬼神的宗教官退居次要地位,因而史官失势,地位下降,他们开始脱离对国家事务参谋顾问的高级管理工作,逐渐成为记注政事,典守档案的专职官员。
总之,随着神权的下降,封建君权的确立,文书档案工作渐渐由传统史官内分离出来,为一批专管文书档案的官员所掌握。
3、试述《尚书》、《春秋》的编纂与档案流散和档案利用的关系1.与档案流散的关系:孔子利用流散于社会的档案编纂了《商书》和春秋。
2与利用关系:商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其前身是按朝代分编的历史档案汇编,这种分编形式出现在西周。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
记载政治活动居多,都是统治活动的国政大事记录。
4、试述孔子对我国档案事业的贡献。
1、为后世保存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档案文献;2、开创了利用档案资料编纂史书的优良传统;3、提出了“述而不作”的编纂档案资料的原则;4、利用档案传道授业开辟了档案利用的领域五、思考题:1、简述从兼掌文书档案的三代史官到秦文法之吏的演变。
秦国以法治国,以法为教,必决定其重吏轻儒的统治政策。
吏,秦时称文吏或法吏,通称文法之吏,即多掌管文书、法律、图籍的职官。
演变过程一方面涉及到新创建的封建专制体制的一些本质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史演进的趋势。
三代史官逐渐分化为两部分:A一部分是顺应新兴封建官僚体制管理的需要,在史官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一批专司文书档案的职官,他们大致定型的专业知识为专制君主所御用。
B自春秋战国后,随着学术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被官府垄断的知识传播到了民间,这个知识下移的过程称为学在私人。
从此产生了孔子、墨子这样的大知识分子。
秦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采取重吏轻儒的统治政策。
2、简述石刻档案的性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尽管时刻石不自秦始,然而自秦统一后,始后为显扬其功德,发布其政令,刻石大有发展,不仅形制扩大,且数量增多。
其自秦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历史文化条件;2、轻名器,重功利的需要;3、法律之公布;4、铁器的使用。
(一)就石刻档案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公牍刻石与记事刻石。
前者具有公务文书的性质,后者具有原始记事的性质。
(二)石刻档案的特点同金文档案一样:开放性、坚固耐久性和分散性。
3、简述秦朝重用文吏的史实并对秦重吏政策加以评价。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评价:对于扫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残余,巩固封建经济基础和维护统一的封建国家起了历史的进步作用。
表现了一个新兴政权充满生机的态势。
同时,这一措施回到了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官师合一的状况,从文化发展看,这是对春秋战国以来学在私人、学术发展的历史反动。
六、思考题:1、名词解释:石渠阁、兰台、东观石渠阁:汉初丞相萧何主持建造,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是为了收藏刘邦进军咸阳后萧何收集秦朝的图籍档案,所以称石渠阁,是因为其建筑特点而得名,在阁周围以磨制石块构成渠,渠中导入水绕阁四周,对于放火防盗十分有利。
兰台: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位于宫中,隶属于御史府,由御史中丞主管。
兰台典藏十分丰富,包括皇帝诏令、臣僚奏章、国家重要律令、地图和郡县计簿等。
因兰台典藏档案最初为监察弹劾百官之用,故后世也称御史台为兰台的。
东观:东汉洛阳宫中殿名,东汉王朝收集档案典籍的处所。
位于洛阳南宫。
汉代文化活动和学者荟萃之地。
2、试从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中分析汉代文吏作用、地位的演变。
秦代文吏对专政政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缺乏调节机能,文吏只有执行职能,单纯使用文吏是致命弊端。
汉代从思想到政策上做了调整,重视发挥知识分子改造政权的作用,吸取了博士、儒生的统治思想,汉代儒生成为统治集团中的参与者,而文吏则被视为“不习为吏”的事务性办事的定型规范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文书档案官吏在国家机关中的作用比秦代明显缩小,地位也随之下降。
3、如何认识司马迁对当代档案工作者的启示?1.保藏档案与编纂文书结合的典范2.注意实地调查,丰富和考订档案的精神3.不溢美,不隐恶,不避权贵,不怕罪祸,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一切罪恶。
4秉笔直书的修史精神。
七、思考题1、名词解释:桓玄诏令东晋末年,豪族桓玄把持朝政,代晋自立,国号楚。
公元404年,颁令停止使用简牍,因此,纸最终完全取代简牍,成为国家文书正式书写材料。
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兴起的历史意义。
谱牒以一姓一族的世系为纲,记述其来源、繁衍生息、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情况。
(一)谱书的种类:总谱;皇室谱;州谱;家谱;表亲谱(二)谱学名家:贾氏;王氏魏晋谱牒档案兴盛的社会背景1、谱书对选官起着决定作用;2、谱书对避讳起着重要作用;3、谱书对婚姻有重要参考作用;4、谱书还是征发徭役的依据;谱牒是古代重要的档案史料,为研究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伦理学、经济学、方志学、民族学等提供各种具体和典型的史料,有些可以补充史籍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