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案

合集下载

19.2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学案无答案

19.2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学案无答案

19.2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学案一、菱形的定义和性质1. 定义菱形是指具有以下性质的四边形:•四条边相等。

•对角线相交于垂直的两条直线。

•对角线长度相等。

2. 性质菱形具有以下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菱形的每条边上的角都是直角。

•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内角。

•菱形的内角和为360度。

二、菱形的判定菱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判定。

1. 边长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可以判定该四边形为菱形。

例如,已知四边形ABCD,且AB=BC=CD=DA,那么可以确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2. 对角线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对角线长度相等,则可以判定该四边形为菱形。

例如,已知四边形ABCD,且AC和BD互相垂直,并且AC=BD,那么可以确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3. 角度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每条边上的角都是直角,则可以判定该四边形为菱形。

例如,已知四边形ABCD,且∠A=∠B=∠C=∠D=90°,那么可以确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4. 综合判定除了以上几种方式,还可以通过综合性质进行判定。

例如,已知四边形ABCD,如果能证明AB=BC=CD=DA,并且AC和BD互相垂直,则可以确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三、菱形的例题例题1已知四边形ABCD,且AB=BC=CD=DA,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

解答:由已知条件可知AB=BC=CD=DA,根据边长判定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例题2已知四边形ABCD,且AC和BD互相垂直,并且AC=BD,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

解答:由已知条件可知AC和BD互相垂直,并且AC=BD,根据对角线判定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例题3已知四边形ABCD,且∠A=∠B=∠C=∠D=90°,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

解答:由已知条件可知∠A=∠B=∠C=∠D=90°,根据角度判定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例题4已知四边形ABCD,且AB=BC=CD=DA,AC和BD互相垂直,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

菱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菱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菱形的判定定理教案教案标题:菱形的判定定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的方法。

3. 能够应用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菱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1. 运用判定定理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2. 解决与菱形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幻灯片或投影仪。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菱形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忆菱形的定义。

2.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菱形的性质吗?二、讲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菱形的定义: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称为菱形。

2. 教师详细讲解菱形的性质:a.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b. 菱形的相邻两边互相垂直。

c. 菱形的每个内角为90度。

三、引入判定定理(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2. 介绍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该四边形为菱形。

四、讲解判定定理的证明(15分钟)1. 教师通过几何图形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判定定理的原理。

2. 详细讲解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可以使用几何推理和数学公式等方法。

五、应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例题,要求学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给定的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及时解答疑惑。

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菱形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菱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册或其他相关资料,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几何问题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菱形的定义及性质;(2)学会菱形的判定方法;(3)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发现菱形的性质;(2)运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1)菱形性质的证明;(2)菱形判定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几何模型;(3)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菱形的定义及性质;(2)了解判定方法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矩形、正方形的性质;(2)提问:矩形、正方形有什么特殊的几何性质?(3)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一种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方?2. 探究菱形的性质:(1)分发几何模型,让学生实际操作;(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菱形的性质;(3)师生共同总结菱形的性质。

3. 证明菱形性质:(1)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性质证明菱形性质;(2)分组讨论,分享证明方法;(3)教师点评,完善证明过程。

4. 学习菱形的判定方法:(1)介绍菱形判定方法;(2)让学生举例说明判定方法的应用;(3)师生共同总结判定方法。

5. 练习与拓展:(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讲解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拓展思考:菱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探索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菱形的性质;(2)学生能运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发现菱形的性质;(2)学生能运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案1. (2012•孝感)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E、F分别是AB,AD的中点,DE、BF相交于点G,连接BD,CG.有下列结论:①∠BGD=120°;②BG+DG=CG;③△BDF≌△CGB;④S△ABD=AB2B中点,连接PG,PC.若∠ABC=∠BEF=60°,则=()B5.(2011•西宁)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菱形,如图,能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A、一组临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2011襄阳)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A.菱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C.矩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7. (2011清远)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B.AD=BCC.AB=BCD. AC=B D8. (2013•南京)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O处,折痕为EF,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cm,∠A=120°,则EF=________cm.9.(2009•本溪)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D 边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 3 . 10.(2007•中山)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24,BD=10,则菱形的周长L= 52 . 11.(2013•平南县二模)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6cm 、8cm ,AE ⊥BC 于点E ,则AE 的长是 cm .12.(2012•仙居县二模)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重叠部分构成的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 . 13.(2006•湘潭模拟)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4、5,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点,PE ∥BC 交AB 于E ,PF ∥CD 交AD 于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5 . 14.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AB=2,∠BAD=120°,M 为BC 上一点,N 为CD 上一点,∠MAN=60°,则四边形AMCN 的面积为 ____.15.(2013•潍坊)如图,ABCD 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OB=OD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D 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16.(2013•攀枝花)如图,分别以直角△ABC 的斜边AB ,直角边AC 为边向△ABC 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 ,F 为AB 的中点,DE 与AB 交于点G ,EF 与AC 交于点H ,∠ACB=90°,∠BAC=30°.给出如下结论:①EF ⊥AC ;②四边形ADFE 为菱形;③AD=4AG ;④FH=BD其中正确结论的为 (请将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7.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M ,N 分别在AB ,AD 上,且AM=AN ,BM=DN ,MG ∥AD ,NF ∥AB .点F ,G 分别在BC ,CD 上,MG 与NF 相交于点E ,则图中的菱形共有 ___ 个. 18.(2013•株洲)已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EF 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1)求证:△AOE ≌△COF ; (2)若∠EOD=30°,求CE 的长.19.(2012•葫芦岛)如图1和2,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P是对角线AC上一点,以点P为圆心,PB 为半径的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PF,PD,PB.(1)如图1,点P是AC的中点,请写出PF和PD的数量关系:_________;(2)如图2,点P不是AC的中点,①求证:PF=PD.②若∠ABC=40°,直接写出∠DPF的度数.20.(2009•广东)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AC=6.过D点作DE∥AC 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求△BDE的周长;(2)点P为线段BC上的点,连接PO并延长交AD于点Q.求证:BP=DQ.22.(2011•恩施州)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BC=CD,锐角∠BAC的角平分线AE交BC 于点E,AF是CD边上的中线,且PC⊥CD与AE交于点P,QC⊥BC与AF交于点Q.求证:四边形APCQ 是菱形.23.(2007•青岛)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C与A重合,点D落到D′处,折痕为EF.(1)求证:△ABE≌△AD′F;(2)连接CF,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正方形学案1. (2013•连云港)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AB,垂2﹣2. (2013•东营)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6. (2008•宿迁)用边长为1的正方形覆盖3×3的正方形网格,最多覆盖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覆盖一.CB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填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所有序号)15. 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BC、AB、AC上,且DE∥AC,DF∥AB.(1)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_________形;(2)如果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四边形AEDF是_________形;(3)如果∠BA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四边形AEDF是_________形.16. (2011•沈阳)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AE=EF=FA.下列结论:①△ABE≌△ADF;②CE=CF;③∠AEB=75°;④BE+DF=EF;⑤S△ABE+S△ADF=S△CEF,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只填写序号).17. (2007•深圳)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N两点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若△AMN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18. 2007•长春)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直线l,过A、C作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若AE=1,CF=3,则AB的长度为_________.19. (2005•宿迁)如图,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塑料模板ABCD,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_________.20. (2013•红河州)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四边形AC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BD=8cm,求线段BE的长.21. (2013•鞍山)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2)若点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22. (2011•防城港)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1)求证:EB=GD;(2)判断EB与G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2,AG=,求EB的长.23. (2013•南京)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 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24. 对同一图形,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发现,请根据右图解决以下问题:(1)如图,△ABC中,已知∠BAC=45°,AD⊥BC于D,分别以AB、AC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出△ABD、△ACD的轴对称图形,点D的对称点分别为E、F,延长EB、FC相交于G点,试证明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2)如图,在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AEFG中,点B是边EG上一点,将边AE、AF分别沿AB、AC向内翻折至AD处,则点B、D、C在一条直线上,若EB=4cm,求△ABC的面积.。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教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菱形的概念,了解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2).经历菱形概念的抽象过程,以及它的性质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探索与证明过程中所蕴含的抽象、推理等数学思想.【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面几幅图片中都含有一些平行四边形。

观察这些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与下图相比较,这些平行四边形特殊在哪里?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邻边相等,像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二、探究新知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菱形的例子吗?与同伴交流。

(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中心对称图形)(2)你认为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与同伴交流。

2.活动内容1: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2)结合手中的折纸得到的菱形ABC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和线段。

由折纸过程和对称轴的性质可得相等的角有:∠1=∠2;∠3=∠4;∠5=∠6;∠7=∠8;相等的线段有:AB=BC=CD=DA.处理方式: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菱形纸片进行折叠,折叠的过程中,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从而发现菱形的“特殊”性质,感受折纸过程对性质的初步验证.设计意图:通过折纸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菱形的对称性,即菱形不只是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在操作过程中验证菱形的特殊性质,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发现的结论.活动内容2:菱形性质定理的证明如何推理证明“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两个性质呢?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 AB =A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求证:(1)AB =BC =CD =AD ;(2)AC ⊥BD .处理方式:让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出发,独立思考、分析证明思路.第(2)题多数学生可能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想不到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确定证明思路,最后找一名学生板书证明过程,教师规范解题过程的书写.证明:(1)∵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CD ,AD=BC (菱形的对边相等). 又∵AB=AD , ∴ AB=BC=CD=AD . (2)∵AB=AD , ∴△ABD 是等腰三角形. 又∵ 四边形ABCD 是菱形,∴OB=O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 中, ∵OB=OD , ∴ AO ⊥BD . 即 AC ⊥BD .设计意图:通过对性质的分析与证明,一方面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解题过程的板书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教师强调:菱形的性质定理1、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3、对角相等,邻角互补;ACDBO4、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也是中心对称图形,5、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备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AB//DC B .AC =BD C .AC ⊥BD D .OA =OC解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得到C ,D 是正确的,再根据菱形的对边平行得到A 是正确的,故选B 。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1)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和性质23•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一、学习准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_________ ,对角 _________ ,邻角 ________ ,对角线 _______________3、一组对边_______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 _____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 ________________ 。

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自学提示:1、自主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菱形。

菱形是__________ 的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如图1-1,在菱形ABC冲,A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0.求证:(1) AB=BC=CD=AD( 2) ACL BD.证明:(1)(2)性质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图1-1例1如图1-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0, / BAD=60 , BD=6求菱形的边长AB和对角线AC的长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0.已知AB=5cm A0=4cm 求BD的长.三、学习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四、夯实基础:1、( 1)菱形的对角线长为24和10,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 ,周长为__________(2) 在菱形ABCD中,已知/ ABC=6° ,AC=4,则AB= ______ 。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第一章:菱形的定义和性质1.1 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的定义,引入菱形的概念。

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菱形是由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1.2 菱形的性质介绍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的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对角线性质,得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性质。

引导学生探索菱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得出均为直角的性质。

第二章:菱形的判定2.1 判定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条件引导学生运用菱形的性质,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强调四条边相等是判定的关键条件。

2.2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必定是菱形。

引导学生运用这个判定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章:菱形的面积3.1 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引入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2 应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注意对角线长度和角度的关系,以便准确计算面积。

第四章:菱形的对角线4.1 菱形的对角线长度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对角线长度,得出对角线长度相等的性质。

通过几何证明,引导学生理解对角线长度相等的证明方法。

4.2 菱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得出均为直角的性质。

通过几何证明,引导学生理解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直角的证明方法。

第五章:菱形的对称性5.1 菱形的轴对称性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对称性,得出菱形具有轴对称性的性质。

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菱形有两组对称轴。

5.2 菱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对称性,得出菱形具有中心对称性的性质。

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菱形的中心对称性。

第六章:菱形的画法6.1 菱形的画法步骤介绍菱形的画法步骤,包括确定边长、画对角线、分割四边形等。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菱形的绘制。

6.2 应用菱形的画法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菱形的画法解决问题,如绘制特定的菱形图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教学设计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菱形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性质,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性质的教学方面,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此外,生活中菱形的广泛应用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一、教学目标:1.了解菱形的概念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体会菱形的轴对称性,掌握菱形的性质;2.经历利用折纸等活动探索菱形的性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定理,以及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综合法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二、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三、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2—41、菱形的定义:叫做菱形。

菱形是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些这样的性质吗?(2)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A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③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④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归纳】:菱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又有其特殊的性质:特殊在“边”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殊在“对角线”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请独立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已知:求证:证明: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已知:求证:证明:五、例题解析【例1】如图1-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BAD=60°,BD=6,求菱形的边长AB和对角线AC的长。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2. 学会菱形的判定方法;3. 能够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 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菱形的性质;2. 菱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1. 菱形性质的证明;2. 菱形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菱形的图片和实例;2. 菱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讲解资料;3. 练习题和答案。

学生准备:1. 笔记本;2. 尺子、圆规、剪刀等作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的菱形实例,如蜂巢、骰子等,引发学生对菱形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这些菱形有什么发现和疑问?环节二:探究菱形的性质1.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菱形的特征,发现菱形的性质;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菱形的性质,并给出证明;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菱形的性质。

环节三:学习菱形的判定方法1. 教师介绍菱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判定方法的意义;2.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菱形的判定方法;3. 教师讲解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环节四:应用与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点评和讲解。

环节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菱形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菱形的性质,学习菱形的判定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2)学会菱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发现菱形的性质;(2)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2)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1)菱形性质的推导;(2)菱形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菱形模型、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菱形纸片、彩笔、剪刀、胶水。

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菱形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特征;(2)提问:什么是菱形?请大家尝试画出一个菱形。

2. 探究菱形的性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菱形的性质;(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 推导菱形性质(1)利用菱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导菱形的性质;(2)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菱形性质。

4. 学习菱形的判定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菱形的判定方法:四条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5. 练习与应用(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 强调菱形性质和判定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2. 收集生活中的菱形图案,下节课分享。

1. 对比正方形和菱形,分析它们的异同点;2.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判定菱形的方法吗?七、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 学生之间互相讲解,交流解题思路。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3. 针对问题,教师进行教学调整。

菱形判定优秀教案

菱形判定优秀教案

菱形判定优秀教案
教案标题:菱形判定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菱形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教科书相关知识点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菱形模型、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菱形模型引起学生对菱形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菱形?菱形有哪些性质?
2. 讲解:通过黑板和彩色粉笔,讲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菱形的相关知识。

3. 操练:设计一些菱形判定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总结:对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总结,强调菱形判定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菱形的相关知识。

五、课堂作业
布置一些菱形判定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和复习。

六、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漏补缺,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延伸
设计一些拓展性的菱形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菱形的定义:菱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2.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方。

(2)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3)菱形的对角相等。

(4)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3. 菱形的判定方法:(1)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方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难点:理解菱形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1. 教学PPT或黑板。

2. 几何画图工具。

3. 相关几何图形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菱形图形,如蜂巢、骰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发现菱形的性质。

3. 讲解与演示:利用PPT或黑板,展示菱形的性质,如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对方,对边平行且相等等。

通过几何画图工具,演示菱形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

4. 练习与巩固:给出一些四边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断。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设计图案、构造模型等方面应用菱形。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菱形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菱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练习与巩固:评价学生在练习中应用菱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正确性。

3. 拓展与应用: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菱形性质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学案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学案

菱形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01 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要点感知2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预习练习2-1 若一个菱形的一条边长为4 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A.20 cm B.18 cm C.16 cm D.12 cm2-2(黔西南中考)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边长是() A.10 B.8 C.6 D.5要点感知3 菱形的面积与两对角线的关系是.预习练习3-1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4 cm,BD=8 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cm2.02 当堂训练知识点1 菱形的性质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角线相等2.(长沙中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等于2,∠DAB=60°,则对角线BD的长为() A.1 B. 3 C.2 D.2 33.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DC B.AC=BDC.AC⊥BD D.OA=OC4.(烟台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28°B.52°C.62°D.72°5.如图是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的边长为15 cm的可活动菱形衣架.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 =BC=15 cm,则∠1= .6.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点O到边AB的距离OH=.7.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AF.AE和AF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知识点2 菱形的面积8.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 cm,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A.12 cm2B.24 cm2C.48 cm2D.96 cm2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D=30°,BD=4,求菱形ABCD 的面积.03 课后作业10.(黔东南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AB=2,∠ABC=60°,则BD的长为()A.2 B.3 C. 3 D.2 311.(徐州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E的长等于()A.3.5 B.4 C.7 D.1412.(昆明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C⊥BD;②OA=OB;③∠ADB=∠CDB;④△ABC是等边三角形.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13.(白银中考)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O点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锦州中考)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求证:OE=BC.15.(安顺中考)如图,在▱ABCD中,BC=2AB=4,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1)求证:△ABE≌△CDF;(2)当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求出该菱形的面积.挑战自我16.在菱形ABCD中,∠B=60°,点E在边BC上,点F在边CD上.(1)如图1,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2)如图2,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01 课前预习要点感知菱形的判定方法: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预习练习1-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角是60°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1-2 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条件是()A.BA=BCB.AC,BD互相平分C.AC=BDD.AB∥CD02 当堂训练知识点1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如图,若要使▱ABCD成为菱形,则可添加的条件是()A.AB=CD B.AD=BC C.AB=BC D.AC=BD2.(海南中考)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CE,连接AD,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四边形ACED 为菱形的是()A.AB=BC B.AC=BC C.∠B=60°D.∠ACB=60°3.已知:如图,△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C,DF∥AB.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知识点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潍坊中考)如图,ABCD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O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F分别在AD及其延长线上,CE∥BF,连接BE、CF.(1)求证:△BDF≌△CDE;(2)若AB=AC,求证:四边形BFCE是菱形.知识点3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如果把它沿底边BC翻折后,得到△DBC,那么四边形ABDC为(B)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以上都不对03 课后作业7.(遵义中考)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 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B =AD B .AC ⊥BD C .AC =BD D .∠BAC =∠DAC8.如图,小聪在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 、D ,则直线CD 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 一定是(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9.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且宽度相等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的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AD 边上一点,连接BE ,作BE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F ,G ,FG 与BE 的交点为O ,连接BF 和EG.试判断四边形BFEG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E⊥AB,DF ⊥BC ,垂足分别是E 、F ,并且DE =DF.求证:(1)△ADE≌△CDF;(2)四边形ABCD是菱形.挑战自我1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F=DC;(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 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案 2024-2025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案  2024-2025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2.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重点)3.经历探索菱形判定条件的过程,领会菱形的概念以及判定方法,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难点)一、复习导入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的性质:1.四条边都相等;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二、探索新知活动一除了运用菱形的定义,你能找出判定菱形的其他方法吗?猜想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D.求证:▱ABCD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又∵AC⊥BD,∴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BC.∴▱ABCD是菱形(菱形的定义).判定定理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设计意图:教材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要判定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若考虑边,则容易想到满足的条件是一组邻边相等,这就是定义;若考虑对角线,则可能受性质的启发,想到满足的条件是对角线互相垂直.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严格的证明.活动二除了运用对角线,你还有其他判定菱形的方法吗?猜想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证明:∵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定义).思考:这里的条件能否再减少一些呢?能否像类似对矩形的讨论那样,有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了呢?猜一猜,并试着画一画,你就会知道,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判定定理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思路: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它是菱形.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三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有同学是这样做的: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将纸展开,就得到了一个菱形.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设计制作菱形的方案,并说明已知制作菱形方案的正确性.三、掌握新知例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OA=2,OB=1.求证:▱ABCD是菱形.证明:在△AOB中,∵AB=√5,OA=2,OB=1,∴AB2=OA2+OB2.∴△AOB是直角三角形,∠AOB是直角.∴AC⊥BD.∴▱ABCD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设计意图:这是菱形判定定理的直接应用,教学时关注证明思路的探寻与分析: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具备什么条件就可以成为菱形呢?由已知条件可以证明邻边相等吗?可以证明对角线垂直吗?四、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D ,AC ,BC 相交于点E ,O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证明:∵EF 垂直平分AC ,∴AO =CO ,∠AOE =∠COF =90°.∵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即AE ∥FC .∴∠AEO =∠CFO .∴△AEO ≌△CFO .∴OE =OF .又∵AO =CO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又∵EF ⊥AC ,∴四边形AFCE 是菱形.2.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E ,F ,G ,H 分别是OA ,OB ,OC ,O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OA =OC ,OB =OD .又∵点E ,F ,G ,H 分别是OA ,OB ,OC ,OD 的中点,∴OE =12OA ,OG =12OC ,OF =12OB ,OH =12OD .∴OE =OG ,OF =OH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AC ⊥BD ,即EG ⊥HF ,∴四边形EFGH 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五、归纳小结。

XXX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XXX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XXX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处理方式: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上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和推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方式,逐步发现菱形的性质.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活动内容2:探究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多媒体出示)2.探究菱形的对角线性质(学生操作纸片,教师辅助)3.探究菱形的对称性质(多媒体出示)处理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操作纸片,让学生逐步探究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对角线性质和对称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菱形的性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三、归纳总结,拓展应用活动内容1:总结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多媒体出示)处理方式:让学生回顾探究过程,总结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并进行归纳和概括.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活动内容2:应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多媒体出示)处理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题;2.制作一份关于菱形的;3.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菱形,并分析它们的性质.处理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上述作业,并在下节课前提交.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处理方式:让学生利用已知条件,推导出菱形其他性质的定理,如菱形的内角和、对角线长度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定理的拓展延伸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定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菱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导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强调: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拓展的学科,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发展.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已知AC=10,BD=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九1.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

九1.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

九1.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九 1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菱形的定义,能够准确识别菱形。

2、掌握菱形的性质,包括边、角、对角线等方面的特征。

3、学会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4、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二、学习重点1、菱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菱形的判定方法。

三、学习难点1、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2、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知识回顾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五、新课导入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展示一些菱形的图片)这些图形都是菱形。

那么,什么是菱形呢?六、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菱形首先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满足一组邻边相等。

七、菱形的性质1、边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证明:因为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又因为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所以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角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证明:因为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所以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对角线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证明: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和 BD 相交于点 O。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所以 AB = AD。

在△ABO 和△ADO 中,AB = AD (已证)BO = DO (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AO = AO (公共边)所以△ABO ≌△ADO (SSS)所以∠BAO =∠DAO ,即 AC 平分∠BAD 。

同理可证,BD 平分∠ABC 和∠ADC ,AC 平分∠BCD 。

又因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C 和 BD 互相平分。

八、菱形性质的应用例 1: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6 和 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菱形学案
19.3 菱形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
● 目标导学
1、理解菱形的定义;
2、探究菱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自学生疑
1、叫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边
2)角
3)对角线
4)对称性
二、合作学习
● 合作探究
1、看书了解什么叫菱形?。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看看菱形的边、角、对角线存在哪些性质?如何证明?

纳:
用几何语言叙述:
3、探究菱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练一练:
1、菱形的周长为12 cm,相邻两角之比为5∶1,那么菱形对边间的距离是
()
A.6 cm
B.1.5 cm
C.3 cm
D.0.75 cm
2.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等于()A.75° B.60° C.45° D.30°
3、菱形的边长是2 cm,一条对角线的长是2 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A.4 cm
B. cm
C.2 cm
D.2 cm
● 精讲精练
例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16 cm,BD=12 cm,求菱形ABCD的高DH.
变式: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cm,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求菱形的面积.
例2:(09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EB。

(1)求证:;(2)若,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
?为什么?
例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E在BC上,BE=2a,,P点在BD 上,求PE+PC的最小值。

三、用中学习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相等
2.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O点,若∠OBC=∠BAC,则菱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3、.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且周长为20 cm,则它的一组对边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cm,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 cm2.
4.菱形的周长为100 cm,一条对角线长为14 cm,它的面积是()
A.168 cm2
B.336 cm2
C.672 cm2
D.84 cm2
5.菱形的周长为16,两邻角度数的比为1∶2,此菱形的面积为()
A.4
B.8
C.10
D.12
6.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B.菱形的两组对边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C.菱形的两组对边可以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
D.菱形的相邻两边可以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
7.菱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两条对角线的比为1∶,那么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
8、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片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则菱形周长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9、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P CD于点P,求的度数。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 目标导学
1、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证明四边形为菱形。

2、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培养自己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 自学生疑
1、用几何语言叙述菱形的性质
2、用几何语言叙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口述矩形的判定方法。

二、合作学习
● 合作探究
【探究一】菱形的判定方法一:
1、根据菱形的定义,你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2、用几何语言叙述:
【探究二】菱形的判定方法二:
1、若一个四边形的四边相等,你能判定它为菱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2、归纳:
3、用几何语言叙述:
【探究三】菱形的判定方法三:
1、如图,在中,于O,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吗?请证明。

2、归纳:
3、用几何语言叙述:
小结:菱形的判定方法,判定时要注意的问题。

练一练: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A.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一角为60°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是()
A.ABCD中,AB=BC B.ABCD中,AC⊥BD
C.ABCD中,AC=BD D.ABCD中,AC平分∠BAD
3、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于点O,下列各组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是()
A.AB=CD,AD=BC,AC=BD B.∠A=∠C,∠B=∠D,∠OAB=∠OAD
C.OA=OC,OB=OD,AC⊥BD D.AB=BC=CD=DA
● 精讲精练
例1:AD是的角平分线,DE//AC,DF//AB。

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例2 :(2007山东青岛)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C与A重合,点D落到D′处,折痕为EF.
(1)求证:△ABE≌△AD′F;
(2)连接CF,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
D′
例3:变式.□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四边形AFCE是否是菱形?为什么?
三、用中学习
1、若一条对角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且一边长为a时,如图,其他三边长为________;周长为________.
2、E、F、G、H分别是矩形ABCD四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菱形。

3、如图,中,AB=AC,AD是的平分线,E为AD延长线上一点,CF//BE 且交AD于F,连接BF、CE。

求证:四边形BECF是菱形。

4、(2009齐齐哈尔)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中,.连结对角线,以为边作第二个菱形,使;连结,再以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使;……,按此规律所作的第个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