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景式园林

合集下载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布劳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布劳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 (Stowe Landscape Gardens, Buckingham) • 1733年,肯特成为斯陀园的总设计师;
・他逐渐改造了原先的规则式园路和甬道。
• 1749年,经过肯特与布朗改造之后的斯陀,园轴测图。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Stowe Landscape Garderns, Buckingham)
中外古典园林史
5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 (布劳诲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丿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霍华徳庄园位于北约克郡, •约翰•范布勒为查尔斯,霍华徳设计的,始建于
1699年,面积有2000多公顷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 York)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 1718年,斯威扎尔在府邸东面设计了带状小树林, 称为 有然式"放射性丛林”(Ray Wood);
• 1970年放射型树林被改成杜鹃丛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 用了巨
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1726年凡布高 去世时府邸
的西翼尚未建成
• 建筑上汇集了大量的瓶饰、雕塑、半身像和
屋顶装饰风道
•远观府邸背面(来源:《European Garden Design》丿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aidefs, Yfiik)

曼妙的自然风景园林——英式风格园林漫谈

曼妙的自然风景园林——英式风格园林漫谈

以下是其父亲绘画作品,海瑟薇农舍小屋,作品与实景图。
2、位置变化多样,整体自然观感很强
Marina Schinz在她的书《天堂的视野》(Visions of Paradise) 中这样写道:
“缤纷、华丽的英国园林的精要在于丰富多样的植物——开花灌 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一年生植物、鳞茎植物、野生花卉 和地被植物。”
C. 在星空下谈笑、小憩、甚至打个盹儿……庭院生活的乐趣 正在与此。红色的基座上安装了一块柔软的大棉垫,旁边还配 有一个低矮的咖啡桌。主人在阴凉的夏日夜晚到户外小憩一番, 可以洗净一身的倦怠和凡俗。为了让户外环境达到和室内一样 的舒适,凯特还定制了柔软的针织抱枕。
D. 由于户外庭院的特殊性,低廉的维护成本和较强的气候适 应能力是对庭院植物的基本要求。凯特选择了日本枫树、熊尾 树、羊齿蕨、秋蕨草等容易生长的植物栽种。
关键词: 复杂的分层种植(layered planting) 藤蔓植物以及容器栽培品
自然主义(Naturalistic)
满种花卉
品种繁多
3、乡村风格(Cottage Style) 乡村花园,可能是英式花园中最受欢迎的风格。在美国,人们对于乡村
风格属于完全痴迷。提及乡村风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呈现这样一幅画面 :盛开的玫瑰、铁线莲的藤蔓,成束的雏菊、香石竹、大花高穗飞燕草。
A. 在狭小的空间中,四周高高竖起的屏障形成了类似天窗的 感官效果。庭院屏障的支架用不锈钢和玻璃制成,材料清透的 特性和庭院旁边的水系形成了自然的呼应。
B. 红色的金属和塑料是屏障的主要支撑。围拢密闭的狭小空 间给人一种幽闭的感觉,非常适合拥挤的市区住宅。地面上的 碎石铺成了区隔地砖的小径,无形中增加了视觉上的面积。
• 园艺是一门结合了浪漫和实用的学问, 二者看似矛盾,却又必须在一座花园中 得到和谐地统一。嘉伯瑞拉·佩吉和伊莎 贝拉通过对这座下沉花园的设计,成功 找到了浪漫与使用之间的结合点——既 优雅美观、又易于维护。

西方园林第一节英国风景园

西方园林第一节英国风景园
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 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 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 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2)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 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 的劳力。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3.产业经济的影响 (1)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线,1/3人口减少→农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第一节 英国风景园林 一、英国风景园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影响187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及作品 三、英国风景园实例 1、查兹沃斯风景园 2、霍华德庄园 3、布伦海姆风景园 4、斯陀园 5、斯托海德 6、邱园 7、尼曼斯花园
英பைடு நூலகம்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 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 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 革命。 1.文学艺术的影响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3.产业经济的影响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 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 • 自然派的鼻祖是布朗,因此也称布朗派
(Brownist),其后继者是雷普顿和马歇尔·威廉 (Marshal William); • 绘画派的主要人物是美术评论家普赖斯,奈特 (Richard Payne Knight)及森林美学家吉尔平。 奈特提倡以法国17世纪风景画家克洛德·洛兰的画 为蓝本布置各种树丛;普赖斯著文攻击布朗的造园 除了大片树林和人工水池等单调的景色以外,别 无它物,他强调造园应体现洛兰和罗萨 (Salvator Rosa,1615-1673)等艺术家的构思。
英国风景园介绍
谢菲尔德(Sheffield Park Gardens)园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世界园林一般分为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及欧洲园林。

一般而言,中国园林代表了一种浪漫与感性;而欧洲园林则是规整、典雅的象征,是以理性思考为造园思想的中世纪园林。

千百年来,一提起欧洲园林,人们就会想起巴黎的凡尔赛花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的规整几何特色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的宫廷式园林。

殊不知,欧洲园林中存一“异数”———英国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素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始于18世纪,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人们开始追求开朗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式园林景观。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3]。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规则式的,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园林和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这种规则式的园林景观风格在英国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背景。

1、自然地理因素英国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

历史上是一个农牧国家,牧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森林只占10%(与其它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差别)。

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在南部以牧场为主的平原地区,自然缓坡牧地和孤立树构成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这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出现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地理人文因素。

另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远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罗马,英国文化受古典主义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2、经济因素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时期里,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组成是直接由盎格鲁--撒克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传下来的。

作业--英国风景式园林

作业--英国风景式园林

不规则化园林时期特征
“小规则化园林时期”又称作“洛可可时期”,是英国园林从古典的几
何式园林向自然风景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中虽然还有部分保留规
则式的造园痕迹,但在园中的大部分还是以自然式为主。
斯陀园平面图
斯陀园园内景
庄园化园林时期特征
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营造中找寻“当地二 三 四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形成的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发展历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类型及代表作 总结

社会背景
英国风景式园林形成的背景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 园林的建造和转型提供了基础。

大胆采用异域情调的景观元素。
园中哥特式建筑
园中中国式庙宇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类型及代表作
宫苑园林
如斯道园
别墅庄园
府邸花园
如查兹沃斯风景园
如霍华德庄园
斯陀园

18 世纪上半叶建在白金汉郡, 为科伯姆勋爵所有, 先后由布里奇曼、肯
特和布朗设计、补充和改造。它是首先冲破规则式园林框框走向自然风景 式园林道路的一个典型实例。


历经500 年的历史洗礼,查兹 沃斯花园作为英国造园艺术的见证 和载体,是受到保护的人类共同的 文化遗产。
霍华德庄园
1699年由建筑师约翰.凡布高所建,最初为巴洛克式风格,从17开始向 风景式园林过渡。园中自然的树林和几何形状花坛并存,同时由曲线形的 园路和浓荫覆盖的小径构成路网,通向林间空地、凉棚、喷泉。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表明了17世纪末规则式园林的衰落,同时整个英国园林也 开始向风景式园林演变的发展迹象。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第五期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点及邱园景观赏析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第五期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点及邱园景观赏析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第五期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点及邱园景观赏析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1、风格:形式自由、内容简朴、手法简练、美化自然。

2、选址:18世纪自然风景园选址多为宫苑附近的大片空地上,这样既方便皇室贵族享用,又能不受场地限制,创造出开阔宜人的园林景观。

3、布局:园林中尽可能避免直线条、几何形状及中轴对称等规则形式。

完全取消了花园和林园的界限,大片的缓坡草坪成为花园的主体,甚至一直延伸到建筑物外围。

恢复原本天然的缓坡草地景观,并利用地形阻隔视线,全园只有主要景区而无明显的轴线。

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中不再起主导作用,并能很好的与自然环境衔接、融合在一起。

水体设计成完全自然式的曲线驳岸,构成平静的水镜面似的效果。

4、手法:园林设计上的自由灵活、不守定式。

这种自然式的设计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不完全的自然式,二是完全的自然式。

自然式的设计为园林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图解和诠释他们各自的审美理念,创造和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美景。

5、造园要素:①植物: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再加上英国人对植物的喜爱,使植物成为英国风景园林中的主角,也是造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

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草地的运用、树木的运用、花卉的运用、水生植物的运用。

②建筑:建筑是英国风景园林的重要构园和构景的要素。

打破了法国园林中建筑统率全园的一贯做法,而只起点缀风景,或供游客驻足赏景、小憩娱乐之用,各类亭阁、碑牌的运用营造了庄重神秘之感。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主要类型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主要可分为三类:宫苑园林:邱园别墅庄园:斯陀园府邸花园:霍华德庄园三、邱园赏析平面图1、简介邱园座落在英国伦敦三区的西南角,原是英国皇家园林,收了约5万种植物,约占已知植物的八分之一,目前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规模庞大,除了常规的园林设计,还有专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该保护区濒临泰晤士河,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邱园收藏种类之丰,堪称世界之最。

这些植物大都按科属种植,并适当根据生态条件配置宿根草本或球根花卉。

(完整版)英国风景式园林

(完整版)英国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
1724年珀西瓦尔大臣在访问记中非常欣 赏斯陀园中由布里奇曼设计的园林,认 为设计之巧妙使得园子给人的感觉要比 实际面积大三倍,28公顷的园子需要2 个小时才能游玩一遍。
斯陀园
为了形成建筑与园林相和谐的整体效果,在一个世纪的建设过程中,许多 建筑师和造园师参与工作,形式与风格经历了数次改造和演变。
直到18世纪初,法国风格的整形式园林仍受到英国人的喜爱。
二、历史沿革
2、18世纪以后的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园时期) 18世纪,由于哲学思想,回归自然的思想,政治体制的转变,民族主义艺
术观,社会经济,文学绘画的影响,人们视野的扩大以及对自由的更大追 求,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开始产生。
2.1 不规则造园时期
斯陀园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 面,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斯陀园
斯陀园
斯陀园
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 撒克逊人是与法国统治者相对立的自由民,哥特式建筑代表着撒克逊民族 光辉的过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查兹沃斯庄园是英国四个世纪园林变迁的集中体现。1570年以来,各个 时期的园林艺术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因而成为世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18世纪前20年,由于一书中流行“洛可可”风格,因此又称为洛可 可园林时期。此时期也是自然式园林的孕育时期。
范布勒已开始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造景了
布里奇曼首创的界沟(哈哈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 练成一片,在视觉上园林内外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 林,牧场,甚至羊群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霍华德庄园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用了巨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 1726年凡布高去世时府邸的西翼尚未建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钟伟强06级园林1班222006325022005英国风景式产生的历史背景:1:文学及艺术的影响自16世纪以后,以培根(1561-1626年)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的主流。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著名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写的《失乐园》将基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2.自然环境的影响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3:经济的影响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品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使英国境内有着连绵的牧场。

这种连绵的牧场郊野,形成英国人对风景,景观的最初印象。

(与法国的对比)如果我们说,文化界定了园林的内涵的话,经济运作方式的不同则直接导致了园林的基调及形式,并在客观上形成了造园界不同的思想主旨。

4: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当时英国在园林艺术领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如钱伯斯的丘园等。

起步或萌芽:17世纪前20年,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起步阶段。

它的重要开拓者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和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非常赞赏picturesque所代表的风景构图,并探讨了风景画同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

亚历山大·蒲伯以自己主持建造的园林阙根海姆(twinkenheim)为例,论证了绘画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合理模式的观点。

艾迪生于1712年,在《旁观者》上发表文章,支持如画景观的观点。

不过,18世纪早期英国的造园实践还不具备今天通常就历史文化风格而论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英国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英国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同属风景式园林,二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英国风景式园林不同于中国的居家式园林与欧洲大陆的勒·诺特式园林,探究其自身的历史因素,以及风景园形成的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因素,可以发现,英式园林的形成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原因。

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园林的形成,填补了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一笔。

造园理念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

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

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

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

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

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

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

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

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

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

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基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概述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概述
• 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III, 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 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较深。
• 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 1712年《论庭园的快乐》(An Essay On the Pleasure of the Garden)
a
25
主要湖面的秋景
a
26
a
27
丘(Kew)园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18世纪中叶以后得到 了发展。
•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 丘园工作,1757年著《中国建筑设计》。他赞赏 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也喜欢意大利 规则式台地花园。
1.模仿自然画。 2.造了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a
46
峨麦农维尔(Ermenonville)园
• 该园位于亨利四世(1586-1610)的城堡周围, 1763年归吉拉丁侯爵(Marquis de Girardin)所 有。其特点为:
1.园主支持自然风景式园林。 2.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全园由大林苑、小林苑、
偏僻之地三部分组成。 3.水面中心有一著名的小岛。种植挺拔的白杨树,
• 位于伦敦附近,建成在18世纪下半叶,至 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布朗设计。总体 格局是自然风景式。
• 中心由两个湖组成,岸边种有合适沼泽地 生长的柏树,高直挺拔,并配有其它多种 花木,具有植物园的特色。
• 1900年前后,该园又进行了第二次修建。
• 该园是由规则式转向自然风景式阶段的一 个好实例。
a
11
英国风景园介绍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3.牧场式风景园时期(1760-1780)
朗斯洛特?布朗,其作品标志着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熟,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和“大地的改造者” 。建造或改造的风景式园林200多处,主要有布伦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园、景园时期(1780年起)
威廉?钱伯斯(1723-1796),几乎与布朗同时代的人物(竞争对手),反对布朗过于平淡的自然,提倡要对自然进行艺术的加工。认为艺术不能拘泥于自然的原型(向中国学习),用艺术弥补自然的不足,艺术用来产生变化。二人去世后,掀起一场关于造园与绘画关系的争论两
5.园艺式风景园时期(1780年起)
胡弗莱?雷普顿,继布朗之后英国18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造园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理论造诣深,著作颇丰。在其著作与实践中,反映出他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造园思想。强调自然美的同时,十分重视园林的实用功能,认为实用有时比美观更重要。不再像他的前辈,如肯特和布朗那样,追求纯净的风景式园林,而是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倾向(商业化设计风气)。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1.不规则造园时期(18世纪前20年):
布里奇曼从对称原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首创“哈-哈”墙(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连成一片,在视觉上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林、牧场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作品斯陀园)
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1730末-1750年)
威廉?肯特,彻底抛弃了规则式园林的手法与观点。成为真正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创始人。“自然是厌恶直线的” 。以洛兰和普桑的风景画为蓝本,十分重视富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造园的核心思想是要完全模仿自然,并再现自然,模仿地越像越好。造园中喜欢运用各种小型建筑,赋予园林浓厚的哲理与文化气息,但常因小建筑过多而显得有些杂乱。该手法受风景画家的影响,也为绘画式风景园的出现做了铺垫。

中英风景式园林

中英风景式园林
➢ 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营造中找寻“当地的魂灵”-环境的内在逻辑 性,使园林具有环境特征,力图改变古典主义园林千篇一律、千人一 面的形象;
➢ 抛弃围墙改用兼具灌溉和泄洪作用的干沟-“哈哈墙”(HAHA)来分 隔花园、林园、牧场,把自然景观引进了花园,加强了视线的渗透和 空间的流动;
➢ 结合兼具生产性的牧场和庄园进行景观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持一个 精致的几何式花园的经济负担
※因为森林面积的减少,英国于1554年就颁布了禁止 砍伐森林的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英国草上的林丛 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中英风景式园林
※英国的圈地运动使牧区不断扩大,农业采用牧草与作 物轮作制,亦是英国田野呈现出碧绿万顷,芳草天涯的草原 景观的重要原因。这些为风景式园林在英国的出现奠定了良 好的社会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中英风景式园林
PPT文档演模板
中英风景式园林
v 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 Kew),又称之为英国皇家植物园。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31年的威尔士亲王所建的邱宫。整个 邱园以邱宫为中心,又逐渐扩大面积,增加不同局部,形成 了多个中心。园内自然的水面,、草地、风姿美丽的孤植树, 茂密的树丛,绚丽多彩的月季亭,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很高的 观赏价值。同时园内还有很多由威廉.钱伯斯设计的大量中国 式建筑作品,如亭、桥、塔、假山等,亦为邱园增添了东方 神采。
(Stowe Park)最初为规则式花
园,以后威廉.肯特逐渐改造规则 式甬路,并在中轴线的东面以绘 画为蓝本修建了充满田园情趣的 香榭丽舍花园。在山谷的小河周 边,还分布着多座庙宇和古希腊 名人雕像。园林东部则处理成荒 野和自然风景。
丽风光。
PPT文档演模板
中英风景式园林

13·14第十三、四讲·西方园林史·英国自然风景园-近代城市公园-现代风景园林

13·14第十三、四讲·西方园林史·英国自然风景园-近代城市公园-现代风景园林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
——《中国建筑意匠》、《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东方造园艺术经论》;
—— 促成了一股仿造中国花园的热潮 ;
1772年,钱伯斯出版了《东方庭园论》,指责布朗创造的风景园只不过 是原来的田园风光而已。
真正动人的园景还应有强烈的对比和变化。 造园不仅是改造自然,还应使其成为高雅的、供人娱乐休息的地方,应 体现出渊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
5.2英风景式园林成因
(3)民族主义艺术观
Ⅱ外国景观史
——不再以国外园林为样板,转而寻求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4)社会经济的影响
——农业制度的调整使乡村景观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着园 林风格的转变。 ——植树造林运动,树种的增加丰富了植物的色调,改变了 英国的植物景观类型,也使植物景观的色彩更加和谐。大量 的树种和丰富的色调使园林师在种植设计上游刃有余。 ——隐居者对花卉栽植的热爱。
——担任邱园的建筑官员,建中国式塔。
5.4英中式风景园
代表作品
邱园(Kew Garden)
1731年,威尔士亲王腓特烈在这里 建造居所,名为邱宫。王妃喜 爱园艺,在此收集植物品种。 1759年,奥古斯塔公主在这里居住 时开始在府邸周围造园。 1.模仿自然画。 2.建造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 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5.罗列建筑的做法受到攻击。
5.3自然式风景园
• 从桥头南望,可见由建筑师吉伯斯建 造的友谊殿,这座纪念建筑物类似绘 画的写实技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成为几条视线的焦点,以后作为自然 风景式造园中的惯用手法。
Ⅱ外国景观史
5.3自然式风景园
•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面, 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英国园林人物及元素

英国园林人物及元素

第五章英国风景式园林•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是欧洲造园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改变了欧洲长达千年的规则式造园历史。

第一节英国风景园•一、英国风景园产生的历史背景•1、英国本身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地形----丘陵起伏•气候----多雨潮湿14世纪的一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使欧洲人口急剧减少,传统的农业生产由于缺乏劳动力不得不另寻它途,而畜牧业的生产恰恰能弥补劳动力不足的缺陷,于是畜牧业就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畜牧业的发展和大量牧场的出现,农业上采用牧草和农作物伦作制,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同时,森林法的颁布保护了国土的森林景观。

2、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美学观点的转变,诗人、画家、美学家提出“尊重自然”。

在思想文化领域,许多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为自然式园林的建立提供了文化上的保障。

•比如沙夫茨里伯爵三世,约瑟夫* 爱迪生,亚历山大* 蒲柏等等。

最早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是布里奇曼,他在园林中首次运用了不规则非行列式的种植方法。

并且创造了著名的“哈哈”隐垣英国自然是造园思想首先是在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圈中产生的,他们为风景是园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中国园林的赞美和憧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风景园的形成二、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的人物及作品•1、威廉.坦普尔•1628—1699 政治家外交家•1685—《论伊壁鸠鲁的花园》中介绍中国园林时指出:中国园林的最大成就在于创造出一种难以掌握的无秩序的美,形成了一种悦目的风景。

2、沙夫茨里伯爵三世(1671—1713 )•政治家、哲学家,他是最早影响风景园产生的人。

•他的观点:•人们对未经过人受玷污的自然有一种崇高的爱,与规则是园林相比,自然景观要美得多。

•他的自然观对英法的意等国的思想界都有巨大影响,他对自然美的歌颂始于对园林的评价和欣赏相结合的,因此,成为英国造园界新思潮的一个重要支柱。

3、约瑟夫*艾迪生(1672—1719 )•散文家、诗人、剧作家、政治家•1712 《论庭园的快乐》•观点: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美,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园林才能获得最完美的效果。

西方园林史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西方园林史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 17世纪,修建成美丽精巧的规则式花园; • 18世纪,布朗提倡模仿自然,彻底改造庄园; • 19世纪,造园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完成整个庄
园总体设计。
17世纪法国园林影响下的查兹沃斯庄园
17世纪法国园林影 响下的紫杉绿篱做 成的迷宫及点缀在
林荫道旁的雕像
园中保留的17世纪末建造的大瀑布,顶端为庙宇式浴室
• 布里奇曼(Charles Bridgeman, -1738)将 规则式园林与曲线形道路结合;放弃植物雕刻 形式;创造了哈哈沟的形式;
• 威廉.肯特(William kent,1686-1748)为摆 脱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认为自然是厌 恶直线的,摒弃一切规则式设计;造园标准是 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 一、历史背景 • 1、文学艺术的影响 • 诗人、画家兴起尊重自然的信念,反对一切不
自然的东西。 •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 英国地形丘陵起伏,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缓坡草地与孤立树为典型自然景观且英国人比 较保守。 • 3、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影响
二、影响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形成的人物与 作品
• 著作:<园林速写与要点><造园理论与实践的 考察><对造园变革的调查><论印度建筑与造 园>等;
•雷普顿在设计文特 沃尔斯园时采用了将 现状图与设计图重叠 比较的方法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景
查兹沃斯(Chatsworth park)风景园
• 庄园建于15-16世纪,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都 留下烙印。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丘园工作;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纪英国风景式园林.英.斯托海德花园(Stourhead Park)—先贤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英.斯托海德花园(Stourhead Park)—瀑布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英.斯托海德花园(Stourhead Park)—阿波罗神庙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英.斯托海德花园(Stourhead Park)—阿波罗神庙
平面
中国塔
棕榈温室内景
金属凉亭
棕榈温室旁的自然式水池
池南岸的中国石狮子,是1860年英法联军从我国圆明园掠去的原物
布朗式风景园的特点
1.完全取消花园与林园的区别,将自然起伏的草地作为 园林的主体,建筑物前不设平台。
2.善于使用成片的树林,用来遮挡边界。 3.重视水的作用并善于用水,修筑闸坝,常以湖泊作为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过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景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 位于利物浦东部地区。17世纪时,为典型 的规则式园林,有明显的中轴线,侧面为 坡地,布置成一片片坡地花坛。为勒诺特 尔式园林。
• 18世纪中叶,布朗对此园进行了改造,其 中一部分改成当时流行的自然风景园,特 别是在种植设计方面。
主要湖面的秋景
丘(Kew)园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18世纪中叶以后得到 了发展。
•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 丘园工作,1757年著《中国建筑设计》。他赞赏 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也喜欢意大利 规则式台地花园。
1.模仿自然画。 2.造了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林的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园林才能得到 最完美的效果。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主要类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园林的中心。 4.极度追求纯净,园林里不允许有村庄和农舍,也不允
许主建筑物周围有菜园、下房等出现。
特征
1、以摹写自然为目标。 2、常截流成湖,形成草坡和水面组成的山水画卷。 3、湖岸、道路等均采用曲线型,树木自然散置。 4、采用隐垣,扩大花园视觉面积。
意义
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局面,是西方园林艺术的 一次革命。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过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景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 位于利物浦东部地区。17世纪时,为典型 的规则式园林,有明显的中轴线,侧面为 坡地,布置成一片片坡地花坛。为勒诺特 尔式园林。
• 18世纪中叶,布朗对此园进行了改造,其 中一部分改成当时流行的自然风景园,特 别是在种植设计方面。
布朗派和绘画派之争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的影响 中国自然山水园和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区别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对各国的影响
法国:英中式园林 欧麦弄维尔 小特里阿农
德国: 沃利兹庭园 苏维兹因根
对法国的影响
•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是受英国理性主 义的影响,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倡导人之 一的卢梭大力提倡“回归大自然”,并具 体提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构思设想,后在 峨麦农维尔园林设计建造中得到体现。
1.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 2.重点建大岛。“极乐净土”。 3.小岛仿“卢梭白杨树岛”。 4.为建筑园林。 5.表现田园风光。
平面
自然景色图
讨论思考题
英国风景园林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英国风景园林对后来欧洲园林风格有哪些影响? 英国风景园林同中国自然式园林有何区别?
• 在坡地升高的地方,改变了原来的道路, 作成大片的草坪,林木自由的种植。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685年,在法式园林的巨大影响下,庄园开始大规模地改造工程,使规则 式花园部分面积接近50公顷。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在兴建乡村别墅的同时,河谷边的山坡上也修建花园。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6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将中国皇家宫苑和江南山水 写意园林的古典园林艺术传播到欧洲,尤其是结合英国独特的地理、气候、 和植被环境,发展成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 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 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为风景 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风景园林在理水方面摒弃了规则式园林几何形体、大量喷泉设施以及 直线水道等手法,把自然水体和相关人文景观引入园内。
英国园林按自然种植树林,开阔的缓坡上散生着高大的乔木和树丛,起伏 的丘陵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隐垣(哈-哈)(Ha-Ha Wall)
二、历史沿革
1、18世纪前的英国园林(规则式园林时期)
英国风景式园林特征
• 英国风景式园林属于自然山水园林,但只是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回归自 然、是自然风光的再现。
成熟时期的英国园林以自由流畅的岸线、动静结合的水面、缓缓起伏的坡 地上高大稀疏的乔木或丛植灌木取胜,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痕迹。 除注重园内重现自然外,英国风景式园林亦注意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 往往设置“哈哈墙”,既能防止牲畜入园,又将园林与外界连为一体,扩 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 花园由亨利·怀斯设计,仍然采用勒诺特尔式样。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 代表园林:查兹沃斯庄园、克鲁姆府邸花园
2.4 绘画式风景园时期
• 钱伯斯反对布朗过于平淡的自然,提倡要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他的造 园思想和作品在当时兴起了中国式造园热潮。 • 以布朗为代表的自然派和以钱伯斯为代表的绘画派之间的争论,促进了 英国风景式造园的进一步发展。 • 雷普顿是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风景造园家。他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的造园思想,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倾向。 • 代表园林:文特沃斯园、西怀科姆比园、丘园
霍华德庄园

庄园面积有2000多公顷,地形高低起伏。园中点缀着许多珍贵的建筑物。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表明了17世纪末规则式园林的衰落、并向风景式园林演变的发 展迹象。
霍华德庄园

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一座从19世纪末世界博览会上搬来的阿特拉斯喷泉。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

斯威扎尔在府邸东面 设计了带状小树林, 称为放射型树林,由 流线型园路和林下小 径构成林园的路网, 通向设有环形凉棚、 喷泉和瀑布的一些林 间空地。
英国风景式园林
一、英国园林概况
形成的历史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是欧洲造园领域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 它一反近千年来欧洲园林由规则式统治的传统,开创了欧洲不规则式造 园的新时尚。 英国风景式自然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英国本身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 件,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同时还 受到中国山水写意园林的重要影响。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每层水阶梯的高度及宽度随地形而变化,水声也富于变化。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703年,建筑师阿尔切尔在 山丘之巅建造了一座庙宇, 称为浴室。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幸运的是那些巴洛克园林的景点,在后来布朗接手改建时没有完全遭到毁 坏。
2.5 园艺式风景园时期
• 19世纪,英国造园家们将兴趣转向树木花草的培植上。在园林布局上也 强调植物景观所起的作用。造园的主要内容也转变成陈列奇花异草和珍 贵树木。自然风景园的基本风格和大体布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 经走向成熟并基本定型。从整体上看园艺水平有所下降。
• 代表园林:尼曼斯花园
霍华德庄园(Castle Howard)
• 园内大量点缀着整形植物,以黄杨、紫杉造型为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典雅的花园与周围荒蛮的沼泽地形成了强烈对比,令人感到十分惊奇。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作家德福描绘这里“可怕的深谷和难以接近的沼泽,荒草丛生且无边无 际”。人们可以同时欣赏到“最美妙的山谷和最令人愉快的花园,总之是 世上最美的地方”。
直到18世纪初,法国风格的整形式园林仍受到英国人的喜爱。
2、18世纪以后的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园时期)
18世纪,由于哲学思想,回归自然的思想,政治体制的转变,民族主义艺 术观,社会经济,文学绘画的影响,人们视野的扩大以及对自由的更大追 求,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开始产生。
2.1 不规则造园时期
斯陀园(Stowe Park)
• 肯特在河边建造的几座庙宇倒映水中,有模仿古罗马西比勒庙宇的古代道 德之庙。
斯陀园(Stowe Park)
• 河对岸有英国贵族光荣之庙,仿照古罗马墓穴的半圆形纪念碑,壁龛中有 14个英国道德典范的胸像,如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国王威廉三世、哲学家 培根和洛克、诗人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及科学家牛顿等。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763年,佩纳斯在河道狭窄处建造了一座帕纳第奥式桥梁,通向经布朗改 建的新城堡入口。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 布朗营造的风景,以蜿蜒的流线形湖泊、接近自然的驳岸而独具特色。
斯陀园(Stowe Park)
• 1714年布里奇曼为白金汉侯爵建 造斯陀园时,采用了17世纪80年 代样式,既未完全摆脱法式园林 的影响,但又抛弃了对称原则的 束缚。 • 1715年后,花园规模迅速扩大, 点缀着建筑和庙宇。 • 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 式及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 植物雕刻艺术。

霍华德庄园位于北约克郡, 是由约翰· 凡布高为查尔 斯· 霍华德设计的,始建于 1699年。 凡布高是英国瓦伦流派著名 的巴洛克建筑师,也是当时 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由他 设计的庄园形成了杰出的整 体,开创了英国庄园建设的 新时代。

霍华德庄园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用了巨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 1726年凡布高去世时府邸的西翼尚未建成。
汉普顿宫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园林的进展不大,基本上延续着中世纪以来的造 园手法,绿色雕刻艺术盛行,植物迷宫也深受人们喜爱。 16世纪,英国造园家逐渐摆脱了城墙和壕沟的束缚,追求更为宽阔的空间, 并尝试将意大利、法国的园林风格与英国的造园传统相结合。
17世纪,随着一系列的海外扩张,英国人致力于收集各种外来植物。植物 种类的增加和园艺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英国园林更加丰富起来。
斯陀园(Stowe Park)
斯陀园(Stowe Park)
• 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 撒克逊人是与法国统治者相对立的自由民,哥特式建筑代表着撒克逊民族 光辉的过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查兹沃斯庄园是英国四个世纪园林变迁的集中体现。1570年以来,各个 时期的园林艺术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因而成为世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斯陀园(Stowe Park)
• 从桥头南望,可见由建筑师吉 伯斯建造的友谊殿,这座纪念 建筑物类似绘画的写实技法, 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成为几条 视线的焦点,以后作为自然风 景式造园中的惯用手法。
斯陀园(Stowe Park)
•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 面,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斯陀园(Stowe Park)
英国南部平缓发展,北部地区丘陵起伏,境内多雨湿润,对植物生长十 分有利。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植被条件、成为英国风景式园林形成 得天独厚基础。


• 英国的圈地运动使牧区不断扩大,农业采用牧草与作物轮作制,亦是英国 田野呈现出碧绿万顷,芳草天涯的草原景观的重要原因。这些为风景式园 林在英国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霍华德庄园

凡布高的收官之作,采用了帕拉第奥建筑样式。
霍华德庄园

庄园的边缘有郝克斯莫尔1728-29年建造的纪念堂,居高临下,显得宏伟 壮丽。南面山谷中有加莱特建造的古罗马桥。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斯陀园(Stowe Park)
• 布里奇曼在斯陀巨大的园地周围布置一道隐垣,使视线得以延伸到园外的 风景之中,并因此而成为规则式向风景式造园发展的开拓者。
斯陀园(Stowe Park)
• 1724年珀西瓦尔大臣在访问记中非常欣 赏斯陀园中由布里奇曼设计的园林,认 为设计之巧妙使得园子给人的感觉要比 实际面积大三倍,28公顷的园子需要2 个小时才能游玩一遍。
18世纪前20年,由于一书中流行“洛可可”风格,因此又称为洛可 可园林时期。此时期也是自然式园林的孕育时期。 • 范布勒已开始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造景了 • 布里奇曼首创的界沟(哈哈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 练成一片,在视觉上园林内外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 林,牧场,甚至羊群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 虽然范布勒和布里奇曼的作品与古典主义园林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突破, 但还远远谈不上自然式园林,只不过是在整体几何形布局的框架下搞了 一点变化。但是,由他们开创的不规则造园手法和要素,为真正风景式 园林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