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和教学论作业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师生观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姓名:徐小凤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教师观。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教师观、学生观。
1、行为主义知识观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2、行为主义学习观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
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
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
S-O-R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
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
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行为主义课程观●强调行为目标,强调行为塑造,这一点可以在博比特,查特斯和泰勒的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强调单元教学,就是由易到难,分小步子组成教学单元,这一点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中体现出来●提倡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就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的。
4、行为主义教学观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3套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3.“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4.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5.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6.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7.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8.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9.“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一般发展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D.情感发展10.(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D.课时目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2.()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3.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4.()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5.5.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6.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3
1. 所谓潜在课程是指 :
A. 正课之外学校所安排的许多学习活动
B. 学校预备而尚未实施的课程
C. 教师在课本之外自行补充的参考数据
D. 非课程设计者有意安排的学习经验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3
2.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 随机访问教学
B. 情境教学s
C. 支架式教学
D. 问题教学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3
3. 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
A. 目标评价
B. 行为评价
C. 成果评价
D. 表现评价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
4. 你认为依照认知能力,下列书籍()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
A. 爱弥儿
B. 哈利波特
C. 安徒生童话
D. 林哈德与葛笃德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
5. ()课程与教学目标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
A. 行为取向
B. 生成性取向
C. 表现性取向
D. -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3
6. ()虽然开始尊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
A. 目标取向的评价
B. 过程取向的评价
C. 主体取向的评价
D. 实践取向的评价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
7. 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
A. 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 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 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 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1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2注重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3体现学科特点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但教学重点应该尽快地落到“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分;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数学问题上来;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春游应该准备什么食物和水果”、“春游应该注意什么”等与数学内容无关的生活问题上..1强调学科性;还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4内含问题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5溶入情感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赞科夫也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一次;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要使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具体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有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二、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控..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人格健全;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认识自我、身心健康;具有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三、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使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公民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品质;有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扞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有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的核心之一..多开发学生的思维;多让学生动脑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多鼓励学生;不会去批评或者苛责学生的“调皮捣蛋”行为;反而会鼓励一些创新活动;让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与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和优化..1.10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3、学习方式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上的独立性..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从而“淡出”优秀行列..与此相反;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一、名词解释1、课程: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二、简答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一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发展1、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目前;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仍是课堂.为了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创设真实数学的情境;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方面的教学;“学史可以明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探讨的课题就是当年困扰千万人的问题;这样可以增进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当同学们还完成了大数学家完成的工作;这就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成功与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不怕困难;永攀高峰的信心..2、创新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二注重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师成长1、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听课和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定量分析;在评课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教师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有计划得组织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后;才会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有积极、自觉的行动;只有教师对数学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期望在教学中有创新的设计并获得较大的成功;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断的变化;不断得到完善.. 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标的落实;课堂教学可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教师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实践教学中的分合协作的教学模式;既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可整体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使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和信念相互交融;心理得到满足;灵魂受到震撼..学生成了学习主人;学习成了需求;在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三、材料分析答:这种现象也说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的高低..再反思一下学校的教育;往往把分数、排名判断为学生好坏的标准..故而教师、家长都在督促、强迫学生拼命的往前挤名次..使得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在个性方面也会被束缚..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普遍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也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独立性;以至于不太适应大学较为松散的教育模式;而淡出了优秀行列..而第十名至二十名的学生;他们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相对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习比较轻松;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没有前十名那样的学习压力;他们在兴趣爱好上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一类的学生不会引起老师太多的注意;因此有着较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健康的学习态度;这也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后劲很足;而且有着很好的创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着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使孩子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要发展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会努力寻找一种不仅可以胜任的工作;而且还能干得与众不同的工作环境..他们创造着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让机会受他们自身所处环境的制约..。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的传统教育很重视()的教学。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 过程C. 方法D. 体验正确答案:A2.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A. 阶段性原则B. 连续性原则C. 序列性原则D. 统一性原则正确答案:B3. ()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
A. 理想课程B. 理解课程C. 文件课程D. 经验课程正确答案:A4. 以下哪一种教育研究普遍化的可能性不高?A. 问卷调查B. 访问调查C. 实验研究D. 参与观察正确答案:D5.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 先知者B. 管理者C. 促进者D. 指导者正确答案:C6. 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是哪一个学者?A. 杜威B. 维根斯坦C. 皮得思D. 尼尔正确答案:A7. 斯塔弗比姆提出的评估模式是.A. 目标游离模式B. 对手模式C. 应答模式D. CIPP模式正确答案:D8.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A. 斯金纳B. 赞可夫C. 罗杰斯D. 布鲁纳正确答案:C9. 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A. 精确性B. 普遍性C. 规范性D. 模糊性正确答案:C10. 在课程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
A. 博比特B. 查特斯C. 泰勒D. 施瓦布正确答案:A11.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A. 先知者B. 管理者C. 促进者D. 指导者正确答案:C12.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出自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布卢姆D. 夸美纽斯正确答案:D1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A. 《老师,再见!》B. 《爱的教育》C. 《班级生活》D. 《隐性课程论》正确答案:C14.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A. 康德B. 赫尔巴特C. 拉特克D. 夸美纽斯正确答案:C15. 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和A. 布里格斯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麦克尼尔正确答案:A16. 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
本文档集好多份《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请同学们利用WORD的“查找和替换”功能查找答案一般题应该都有了。
“查找和替换”方法:Ctrl+F,“查找下一处”把题目复习几个字(注意不要把括号或横线复制进来)个别题目,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两种答案,注意看清楚选项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2010-01-05 14:34:53| 分类:奥鹏作业|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得分:801. “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D______的观点。
A. 被动适应论B. 主动适应论C. 滞后论D. 超越论满分:2 分得分:22.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B______。
A. 工作分析B. 课程审议C. 活动分析D. 职业分析满分:2 分得分:23. ____C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 目标原则B. 量力性原则C. 过程原则D. 思想性原则满分:2 分得分:24. “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A______。
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 黑格尔满分:2 分得分:25. 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B_____。
A. 半封闭性试题B. 开放性试题C. 半开放性试题D. 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满分:2 分得分:26. 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_____C______。
A. 从做中学B. 反省思维C. 主动作业D. 问题教学满分:2 分得分:27. “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C____。
A. 巴班斯基B. 布卢姆C.帕克赫斯特D. 瓦根舍因满分:2 分得分:28.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A______。
A.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 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 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 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满分:2 分得分:29. ______C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作业
问答题:(答题要求:观点明确,简要阐述,表达流畅。
)1.为什么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2.教学方式变革的内涵与价值?当代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特点。
3.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资源?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1.为什么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其优势在于: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
其缺陷是,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需要、经验的忽视,导致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因为时间和教学目的的局限性,主要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让学生在原来具备的一定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借助书本知识,通过概念和推理来掌握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学习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可以大大的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课程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获得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大量的直接经验。
在学校的的课程设置中以辅助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2.教学方式变革的内涵与价值?当代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目前存在的很多课堂教学方式,很难充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以及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情况。
电大形成性考核作业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复习资料1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前言, 第1-4章一, 填空题1.一般来讲,课程是依据肯定的社会须要,依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 可执行的支配,它应当规定培育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依据具体学校, 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建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限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驾驭学生技能, 社会习俗, 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化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 自然科学, 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 _道德_推断和意识, _美感__阅历, 宗教主见, 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理论基础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方法技术的难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 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集体审议模式, 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阅历,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 生成性取向, 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探讨,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化情境中, 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老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阅历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 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老师的发展就没有教化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指责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普瑞恩特(print)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五种取向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技术学取向,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清晰地划分课程设计取向,在实际中这样的划分也是存在的。
答:是错的2、由于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设计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对课程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所以往往只有理论工作者有自己的课程取向。
答:是对的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答:1、台湾学者黄政杰综合各种课程定义的主张,将其归结为几种类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认为“课程是计划”的学者有:麦唐钠、斯腾豪斯、薛勒、布拉特。
3、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类型有:独立模式、循环模式、包含模式几种类型。
4、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5、英国学者劳顿(Lawton)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
6、古德莱德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
7、布鲁纳认为“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
8、五段教学法”属于赫尔巴特学派。
9、关于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实施课程(4)理解课程(5)经验课程2、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答: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3、我们从国外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学科设计
.问题中心设计
.科目设计
.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
.第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必修课
.正规课程
答案
.第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杜威
.赫尔巴特
.洛克
.夸美纽斯
答案
.第题
现代有影响的课程研制模式主要有、、。
答案:目标模式、自然模式、过程模式、情景模式、研究模式、实践折衷模式、批判模式等七种模式中任选三种。
.第题
课程研制由、和三个阶段构成。
答案:规划、实施、评价
.第题
现代教学内容构成观的内涵包括:、和。
答案:客观基础、价值观念、功能观念
.《教育过程》
.《教学与发展》
答案
.第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文化要素”
.经验为核心
.社会问题为中心
.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答案
.第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第题
影响课程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答案: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第题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和三类。
答案:个别、小组、班级
.第题
关于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互关系问题,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和。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课程的实质是指什么?A. 教学计划B. 教学大纲C. 学科内容D. 教学活动答案:C2. 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C. 教学过程D. 教学评价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目标的类型?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教学环境答案:D4.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A.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C.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D.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答案:B5.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惩罚落后学生D. 增加教学负担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教学过程是教师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习的过程。
答案:引导、组织、激励2. 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来决定。
答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3. 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思考和总结。
答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教学策略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原则。
答案:针对性、多样性、有效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答案: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是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形成的积极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念。
2. 描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案: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包括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反馈功能。
诊断功能是指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问题所在;激励功能是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导向功能是指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教师的教学方向;反馈功能是指评价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
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依赖罗列教学要点的指令方式,并不对内容目标的实施和操作提供具体指导、安排具体机会。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这五个阶段是:(1)问题的感觉,即暗示:困惑、挫折或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问题的界定,即理智化: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包括不太具体地指出所追求的目的,需要填补的缺口或要达到的目标;(3)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如有必要,连续检验这些假设,并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用行动检验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证实、驳斥或改正假设。
教学过程是:(1)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机制是:人的发展与人类知识经验是集于“人”的一体,人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着知识经验;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的过程有同时进行的两个层面;通过课程规划,从文化总选取部分文化,组成教育教学内容,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通过教学过程,儿童一方面把内容中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实现着认识过程,一方面把凝结着知识经验中的人类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内化为自身的发展成果,同时实现了发展的过程。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de)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de)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de)目标、教学(de)预期结果或教学(de)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de)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de)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de)经验或体验.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de)教材观.“教”教材,考虑(de)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de);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de)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de)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3、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de)行为和认知(de)取向,它不是指具体(de)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de)基本特征.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de)三个考量指标.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de)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de)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de)变化、获得(de)进步或取得(de)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de)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de)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de)进步或发展.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de)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de)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de)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de)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de)针对性;②以生成(de)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de)开放性;③以生成(de)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de)可变性.(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de)发展.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de)教学关系一、考虑学生(de)感受和发展1、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目前,学校教育(de)主阵地仍是课堂.为了在课堂中调动学生(de)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创设真实数学(de)情境,并给予学生适当(de)指导和必要(de)帮助.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de)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原有(de)认知结构中(de)有关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方面(de)教学,“学史可以明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探讨(de)课题就是当年困扰千万人(de)问题,这样可以增进学生(de)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de)学习(de)兴趣.当同学们还完成了大数学家完成(de)工作,这就给他们带来心理上(de)成功与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de)兴趣,树立不怕困难,永攀高峰(de)信心.2、创新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二、注重教师(de)转变,促进教师成长1、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de)转变加强听课和评课活动,对教师(de)教学行为做出定量分析,在评课时有(de)放矢,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de)迅速提高.教师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有计划得组织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教师(de)观念得到更新后,才会在数学课程(de)实施中有积极、自觉(de)行动,只有教师对数学有深刻(de)理解,才能期望在教学中有创新(de)设计并获得较大(de)成功,学生(de)学习方式也不断(de)变化,不断得到完善.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间(de)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de)实践者,为保证新课标(de)落实,课堂教学可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de)数学学习环境,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de)同时,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de)发展,作为教师教学改革(de)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de)过程.而在实践教学中(de)分合协作(de)教学模式,既能照顾到学生(de)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de)优势互补,可整体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使教师(de)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教师成为教学活动(de)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使学生(de)智慧、能力、情感和信念相互交融,心理得到满足,灵魂受到震撼.学生成了学习主人,学习成了需求,在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多元(de)学习机会和体验.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de)教育是成功(de)教育,什么样(de)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de)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de)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de)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de)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de)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de)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de)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de)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de)跟踪调查.十年(de)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de)规律:在实行百分制(de)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de)“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de)学生在后来(de)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de)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de)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de)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de)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de)“好孩子”,一些好(de)个性也会被束缚.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de)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de)“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de)学习上(de)独立性.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de)教学方法,从而“淡出”优秀行列.与此相反,第十名左右(de)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de),但是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de)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de)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de)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de)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de)主要原因.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de)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de)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答:这种现象也说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de)高低.在反思一下学校(de)教育,往往把分数、排名判断为学生好坏(de)标准.故而教师、家长都在督促、强迫学生拼命(de)往前挤名次.使得学生本身(de)兴趣爱好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智力(de)发展,又因为他们是大家眼中(de)好孩子,在个性方面也会被束缚.对于学习好(de)学生普遍得到老师(de)关照,从而也削弱了他们学习(de)独立性,以至于不太适应大学较为松散(de)教育模式,而淡出了优秀行列.而第十名至二十名(de)学生,他们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相对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习比较轻松,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没有前十名那样(de)学习压力,他们在兴趣爱好上得到很好(de)发挥.这一类(de)学生不会引起老师太多(de)注意,因此有着较独立(de)学习能力和健康(de)学习态度,这也使得他们在之后(de)学习中后劲很足,而且有着很好(de)创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着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de)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de)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de),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de).我们在孩子(de)教育上要使孩子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要发展孩子(de)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具有成功智力(de)人会努力寻找一种不仅可以胜任(de)工作,而且还能干得与众不同(de)工作环境.他们创造着自己(de)机会,而不是让机会受他们自身所处环境(de)制约.如今好学生突然成绩下降(de)例子不少见了.家长和教师在苦恼寻找原因时,是否会想过这可能是学生对分数教育(de)不满和反抗.我们总是一味地注重排名和分数而忽略了学生自身(de)心理想法和兴趣爱好(de)发挥.学前教育一直在提倡培养孩子(de)兴趣爱好,从而有助于孩子(de)智力开发.面对着应试教育,我们将孩子(de)智力束缚在了课本上.对如今活泼好动(de)学生而言,沉重(de)分数压力以及呆板地课本学习让他们感到厌烦.最终导致了他们厌学、弃学.教育所要培养(de)人,是社会需要(de)人,还是教师喜欢(de)人社会所要选择(de)人,是能做事(de)人,还是能背知识点(de)人我们将孩子(de)兴趣收起,把他们束缚在课本上,最终做了应试教育(de)傀儡.社会需要(de)是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de)头脑,兴趣是不断提高创造力(de)最好(de)老师.家长和老师收起(de)不仅是孩子(de)玩物,还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最终孩子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厌学弃学、要么成了空有理论木讷(de)书呆子.这是社会喜欢(de)人才吗很明显,这不是所以,成功(de)教育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一个学生道德素质,锻炼他们(de)生活本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广泛(de)兴趣,而不是一味(de)读课本(de)书,追究成绩这样培养出来(de)学生自然就是好学生.。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师生观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姓名:徐小凤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教师观。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教师观、学生观。
1、行为主义知识观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2、行为主义学习观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
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
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
S-O-R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
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
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行为主义课程观●强调行为目标,强调行为塑造,这一点可以在博比特,查特斯和泰勒的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强调单元教学,就是由易到难,分小步子组成教学单元,这一点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中体现出来●提倡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就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的。
4、行为主义教学观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答案:(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人”;(3)人本主义的平行课程和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34.第24题
你认为一堂真正的好课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答案:从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方法变化得当且影响力强、学生专心学习并且集体学习成效好、课堂生态环境良好、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和气氛活跃、信息传递清晰无误且生动有趣、等几方面谈都可以,能涉及到其中五个方面得5分。……(P516-517)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答案:B
15.第28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
35.第34题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为什么?
答案:(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学材料;(3)理解教学材料;(4)巩固知识经验;(5)运用知识经验;(6)教学效果测评。
36.第35题
简述儿童社会活动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主张
答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实质是经验;社会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以活动为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
答案: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科际课程、发生课程、超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七种中任选三种
27.第22题
课程决策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的一个普遍现象,从决策主体来看,课程决策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三个层次。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s单选题1. 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________。
A. 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B. 结构的完整性问题C. 结构的合理性问题D. 内容的可行性问题?正确答案:A2.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 进步主义课程B. 学术中心课程C. 永恒主义课程D. 要素主义课程?正确答案:A3. “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A. 巴班斯基B. 布卢姆C. 华虚朋D. 瓦根舍因?正确答案:C4.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 活动分析B. 解放兴趣C. 八年研究D. 泰罗主义?正确答案:C5.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
A. 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 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 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 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正确答案:C6. 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 情境模式B. 目标模式C. 批判模式D. 过程模式?正确答案:B7.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 一般发展B. 自我实现C. 全面发展D. 情感发展?正确答案:B8. 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 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B. 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C. 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D. 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正确答案:A9. 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 学术中心课程B. 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 儿童活动中心课程D. 人格中心课程?正确答案:A10.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 复习B. 实践C. 方法D. 拓展?正确答案:C11. ______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科教学(物理)王雅201670110532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
其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 传递──接受式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我国广流行多教师教学自觉自觉地都用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目标其着眼点于充分挖掘人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掌握知识方面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指导作用认知识教师学生种单向传递作用非常注重教师权威性(二)自学──辅导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模式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实践也有多教师运用(三)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解决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1.理论基础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和思维能力 2.基本程序教学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首先创设定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总结规律 3.教学原则建立民主宽容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前认知特点实施定教学策略 4.辅助系统需要定供学生探究学习设备和相关资料 5.教学效优点:能够培养学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民主与合作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点:般只能小班进行需要较好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时间比较长 6.实施建议探究性教学教师定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宽容民主平等教学环境教师要对些打破常规学生予定鼓励要轻易地对学生说对或错教师要引导主切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结(四)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形成过程来培养们思维能力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观点强调学习认知结构组织与重组观点 1.理论基础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思维研究理论们认分类把同事物当作相等看待周围世界进行简化和系统化手段从而建立定概念来理解纷繁复杂世界布鲁纳认所谓概念根据观察进行分类而形成思想或抽象化概念形成过程非常注重事物之些相似成分而忽略些同地方界定概念时候需要五要素:名称、定义、属性、例子及与其概念相互关系2.基本程序概念获得模式共包含些步骤:教师选择和界定概念-教师确定概念属性──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例子-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例子-进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概念运用与拓展3.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学校教育基本任务之概念获得模式采取归纳-演绎思维形式首先通过些例子让学生发现概念些共同属性掌握概念区别于其概念本质特征学生获得概念还需要进行概念理解即引导学生从概念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方面去理解概念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理解还应该把与概念相关或相似概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概念等等进行辨析学习目于运用运用过程我们发现学生对概念掌握程度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4.辅助系统需要大量正反例子课前教师需要精心准备 5.教学效能够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概念能够培养学生严谨逻辑推理能力 6.实施建议针对概念性强内容实施教学课前教师要对概念内涵与外延要做好梳理(五)巴特勒自主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特勒提出教学7要素并提出七段教学论国际上影响大 1.理论基础主要理论依据信息加工理论 2.教学程序基本教学程序: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教学七步骤情境指学习内外部各种情况内部情况学生认知特点外部情况指学习环境组成要因素有:别差异、元认知、环境因子动机学习新知识各种诱因主要构成要素有:情绪感受、注意、区分、意向组织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关联起来主要构成要素有:相互联系、联想、构思、建立模型应用对新知识初步尝试构成要素有:参与、尝试、体验、结评价对新知识初步尝试使用之评定组成要素有:告知、比较、赋予价值、选择重复练习与巩固过程主要组成要素有:强化、练习、形成习惯、常规、记忆、遗忘拓展把新知识迁移其情境去构成要素有延伸、迁移、转换、系统、综合3.教学原则巴特勒从信息加工理论出发非常注重元认知调节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生成学习结教师利用种模式时候要时常提醒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学习行要考虑各种步骤组成要素根据同情况有所侧重 4.辅助系统般课堂环境掌握学习策略教师 5.教学效比较普适性教学模式根据同发教学内容转化同教学法只要教师灵活驾御能达想要教学效 6.实施建议教师应该位研究型教师具有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元认知策略灵活运用种教学模式(六)抛锚式教学种教学要求建立有感染力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抛锚因旦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被确定了(像轮船被锚固定样)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即达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事物之间联系深刻理解好办法让学习者现实世界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仅仅聆听别人(例教师)关于种经验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真实事例或问题基础(作锚)所有时也被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2.基本程序抛锚式教学由样几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和现实情况基本致或相类似情境发生(2)确定问题--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学习心内容选出事件或问题锚环节作用抛锚(3)自主学习--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何去解决面临问题而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同观点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学生对当前问题理解(5)效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学习过程解决问题过程由该过程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效因此对种教学效评价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专门测验只需学习过程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表现即 3.教学原则情境设置与产生问题致问题难易适要具有定真实性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4.辅助系统巧设情境合作学习 5.教学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6.实施建议创设情境适时抛出问题注意情境感染与熏陶作用(七)合作学习模式种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种策略小组取得成绩与体表现紧密联系约翰逊(D.W.Johnson1989)认合作式学习必须具备五大要素:①体积极相互依靠②体有直接交流③体必须都掌握给小组材料④体具备协作技巧⑤群体策略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课堂里合作有四点足之处:首先学得慢学生需要学得快学生帮助对于学得快学生来说定程度上得放慢学习进度影响自身发展其次能力强学生有能支配能力差或沉默寡言学生使者更加退缩前者反而更加动脑筋第三合作容易忽视别差异影响对合作感自学生学习进步小组成过多依靠体成旦有体因能力足或感兴趣则会导致合作失败(八)发现式学习模式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主要目标种教学模式种模式根本地方于让学生像科学家发现样来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布鲁纳(J.S.Bruner)认发现式教学法有四优点: 1.提高学生对知识保持 2.教学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信息增加学生智慧潜能 3.通过发现激励学生内动机引发其对知识兴趣 4.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技能根据许多心理学家对种教学模式研究更适合于低年级教学而且课堂上运用太费时间又难掌握另外还有研讨教学模式、基于前概念探究教学模式等由于篇幅所限里再介绍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根据教学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内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教学样式简洁地说定教学理论指导下简化形式表示关于教学活动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定教学思想及此教学思想指导下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种教育模式集多种教学方法任何模式都僵死教条而既稳定又有发展变化程序框架但是,我们在课堂中,通常是接受式以及自主探讨式等等各个模式相结合,以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的共同运用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授理论的知识偏间接经验时,教师更偏重于讲授,学生自主探讨发现知识的模式来辅助讲学,而教学任务偏直接经验或自己参与来获得体验时,教师一般采用小组讨论或发现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
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