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一:推心置腹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军展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十分活跃。
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玄被尊为天子,刘秀因立了大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民军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担心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心病,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示对他们的绝对放心。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十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的成语。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二:得意忘形阮籍,又名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人。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
如:在非常着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
成语故事三年级
成语故事三年级成语故事三年级篇1我看过很多成语故事,有《拔苗助长》,有《画蛇添足》,还有《铁杵磨成针》,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亡羊补牢》。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养了一群羊。
一天,羊圈破了,羊丢了几只。
邻居好心劝他修好羊圈,以免再次丢羊,可他却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他再去看时,又少了两只羊。
这时他才后悔没听邻居的劝告,赶忙修好了羊圈。
从此这个人再也没有丢过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及时纠正错误,听取劝告,就不算晚。
看完了这则成语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二年级的事情。
那时我的口算成绩非常差,可我漠不关心,总认为只要认真就可以了。
但我的口算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的更猛了。
爸爸劝我:“赶紧练习口算吧!别再让口算成绩下滑了。
”但我仍然置之不理,最后口算亮了红灯,我才抓紧练习口算,终于又取得了好成绩。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及时纠正错误,还要听取别人的劝告,希望大家也可以知错就改。
成语故事三年级篇2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故事三年级篇3有一次,楚国在祭祀典礼结束后,只剩下了一壶好酒,有五个仆人无意之中发现了。
他们想着这肯定是一瓶好酒,但是五个人来分的话又不够喝。
怎么办呢?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画得最漂亮,这瓶酒就归谁喝。
五个仆人都觉得这个办法很公平,所以就答应了。
然后,他们找了一块空地,每人拿了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其中,一个仆人先画完了,他想去拿酒。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篇一】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以卵击石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
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曰”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曰”听了羞傀地走了。
【篇二】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门庭若市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浚“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
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
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成语是一种常用的汉语表达方式,它能够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思想。
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三年级孩子们喜闻乐见的50个成语故事。
1. 画蛇添足:从前,有个画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画了一幅美丽的蛇,但他不满足,又在蛇身上增加了四只脚。
结果,这幅画完全不合理,丧失了原来的美感。
2. 杯弓蛇影:小明去野外游玩时,看到一条蛇。
当他回到家后,他的家里竟然出现了一个蛇的黑影。
事实上,那只蛇只是杯子的倒影,小明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
3. 守株待兔:有个农民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感到非常庆幸,便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次运气过来。
可惜,他没有理解到,自己的运气这是偶然的,不可能再次发生。
4. 画龙点睛:在一幅画上,画家只画了一条龙身体,没有画龙的眼睛。
后来,一位老师在画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颜色,画的龙突然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5. 对牛弹琴:阿强有时候喜欢对着放牛的牛儿弹琴,但是牛儿对此毫不在意,阿强竟然对牛儿抱有幻想。
这也许像在对牛弹琴,毫无实际意义。
6. 虎头蛇尾:小红在写作文时,总是开头写得很好,但是结尾总是草草了事,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心思。
7. 掩耳盗铃:小明不喜欢学习,每次考试前都会用耳塞来“掩耳”以求安静。
然而,尽管他不听老师的教导,考试成绩依然不好。
8. 马耳东风:小娟不喜欢听别人的忠告,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像马一样决不接受。
9. 一箭双雕:小燕同时在学校担任体育委员和文艺委员,每次她都能同时完成两个职位的工作。
10. 背水一战:小明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毫不退缩,并决心全力以赴地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11. 亡羊补牢:小明丢了一只羊,他不仅找回了羊,还对羊棚进行了修补,避免了再次丢羊。
12. 杀鸡取卵:张伟不懂得节制,为了一点小利益,他把鸡杀了,结果失去了得到更多的蛋的机会。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五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五篇1.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摇头摆尾: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 表兄叫临济, 表弟叫元安, 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 是很要好的朋友。
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 临济遇事冷静, 不爱虚夸张扬, 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 喜欢表现自己, 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 元安到临济家做客, 临济设酒席款待他。
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 兴致很高。
不知不觉, 酒至半酣, 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 “表兄,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
”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 快说来愚兄听听。
”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 就要被提升了。
”看着元安那副高兴忘形的样子, 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 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
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 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 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
他起身告辞时, 临济却一把拉住他, 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小弟, 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
有一条赤尾鲤鱼, 样子十分好看, 它自己也甚是得意。
这一天, 鲤鱼摇着头, 摆着红色的尾鳍, 向着南方游去了。
可是它这一去, 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
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 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 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临济一番话, 元安立刻深感惭愧, 自觉不如临济。
2.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无过之过:晏子是齐国宰相, 他辅佐齐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缭的, 为官三年, 从没做过什么错事, 可是有一天, 晏子却把高缭给免职了。
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 觉得晏子这样做未免不合情理, 于是, 他们劝阻晏子。
有的说: “高缭侍奉先生三年, 对先生向来都是言听计从, 并没出过什么差错呀。
”有的说: “按常理, 高缭做满三年, 又没有过错, 先生理当给他一定的爵位才是, 怎么反而把他辞掉呢?这好像说不过去吧!”晏子对左右劝阻的人说:“我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 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料, 必须用规矩来定方圆, 要用斧子来削, 用刨子来刨, 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推⼼置腹 汉平帝的⼤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军展开决战,其中⼀个叫刘秀的将领⼗分活跃。
在这⼀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被尊为天⼦,刘秀因⽴了⼤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个很有城府的⼈,并不⽢⼼让刘⽞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边与反对刘⽞的零散农民军作战,⼀边扩充⾃⼰的势⼒。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败⾚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担⼼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病,便采取了⼀项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对他们的绝对放⼼。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刻解除了⼼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的⼼都掏出来了,放在别⼈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的原话是:“萧王推⾚⼼置⼈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根据这段历史,将“推⾚⼼置⼈腹中”句概括为“推⼼置腹”的成语。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得意忘形 阮籍,⼜名嗣宗,陈留尉⽒(今河南尉县)⼈,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位着名诗⼈。
他很⼩的时候⽗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集团怀有不满,但是⼜不敢明⽩地表⽰⾃⼰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明哲保⾝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不⾔。
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五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五篇)【篇一】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三迁之教的故事:【成语】:三迁之教【拼音】:sānqiānzhījiào【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语故事】: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出滨、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
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
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没有玩埋死人游戏的环境了。
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
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
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断,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
接着,他又和小伙伴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学宫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经常书声琅琅,一派读书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
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又是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即周代传下来的有关祭祀、朝神等的礼仪)的,回到家里,竞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戏了,不禁板起了脸。
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顿时眉开眼笑。
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经》、《尚书》,长进很快。
后来。
孟子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篇二】小学三年级成语典故义不容辞的故事:【成语】:义不容辞【拼音】:yìbùróngcí【解释】:容:允许;辞:推托。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30万大军直取江南。
东吴孙权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有关成语故事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有关成语故事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养了一群羊。
一天早上,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赶紧把羊圈修好,他却不肯,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结果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
他想:“说不定是昨天狼又来了,把羊叼走了。
”他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狼再也没进来过。
这就是“亡羊补牢”的故事。
2.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要办酒席,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就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蛇,说:“大家看,这是我最拿手的画蛇添足!”结果因为多画了四条腿,反而让蛇不能爬了。
这就是“画蛇添足”的故事。
3.井底之蛙
从前,有一只青蛙住在井底。
它认为井里就是整个世界,自己是最聪明的。
有一天,一只海龟来到井边,告诉它大海有多么辽阔、多么美丽。
青蛙听后非
常惊奇,于是跳出井口一看究竟。
它看到了大海的辽阔和美丽,再也没敢回到井里去。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故事。
4.叶公好龙
从前有一位姓叶的人非常喜欢龙,他的衣服、酒器、居室都有龙的图案和装饰。
有一天他梦见龙来拜访他,他非常高兴。
可是醒来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他感到非常失落和失望。
这就是“叶公好龙”的故事。
以上这些成语故事都是非常经典和有趣的,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在制作手抄报时,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故事进行讲述和绘制。
例如在标题栏写上成语的名称和意思,在正文部分绘制相关的插图和解释,最后在底部写上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精选)
1.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辨日炎凉释义: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
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负重致远【释义】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典故】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
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访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朋友。
庞德公非常赞赏他俩的才能,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
在庞德公的眼中,他俩都是当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庞统在他手下任功曹。
不久周瑜病死,庞统送葬到吴郡。
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所以等他将要西归南郡去的时候,大家都去看望他。
连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陆绩、顾劭、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门聚会话别,谈古论今,非常欢畅。
谈论间,众名士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先评江东学者陆绩,他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动但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
”众名士听了,都说他评到了点上。
接着,庞统又评顾劭。
他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耐劳的牛,但能够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有人请他评评自己,他颇为自负地说:“为帝王出谋划策,治理天下,我还是可以胜任的。
”3.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
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5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5篇【篇一】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篇二】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倾箱倒箧:晋朝时候,太尉郗[xī]鉴很喜爱他的女儿,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
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看哪一个少年可以。
这人看过以后,回去对郗鉴说:“王家的几位少年都很好,听说我要替你选女婿,个个都装得一本正经的极力表现自己,只有一个人露着肚子睡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好象不知道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后,说:“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后来,他又亲自去看,果然满意,便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少年。
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子,后来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郗氏和王羲之结婚后,有一次回娘家,对他的两个弟弟说:王家的人看见谢安和谢万来,立刻把筐子、柜子里收藏的食物都拿出来招待。
但是看到你们来却平平淡淡,不冷不热,今后你们就没有必要再去了。
【篇三】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先发制人: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
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
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
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俩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敬仰。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越⼈与狗: 越国有⼀个⼈出外经商,在返家途中遇见⼀条狗。
这条狗跑到越⼈⾯前,摇⾸摆尾地对越⼈说着⼈话:“我很擅长捕猎野物,只要你对我好,我愿意将猎获的东西与你平分。
” 越⼈见有这等找上门来的好事,不要⽩不要,于是,很⾼兴地把狗带回了家中。
狗在越⼈家中受着很好的待遇。
每天,狗吃着⽤精⽶做的饭和肥⾁做的菜,越⼈⽤款待客⼈的礼节款待这条狗,指望狗将来会好好回报⾃⼰。
三年级小学生简短成语故事5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 司徒投经 五代时候。
后汉司徒诩升了礼部侍郎。
有⼀次、到吴越国做使⾂去。
从海道⾥。
⾛到了渤澥的海⾯⾥。
看到⽔的颜⾊像墨⼀样的⿊。
⾈⼦说。
这个下⾯就是龙王的⽔晶宫呵。
司徒诩听了。
就烧了⼀炷⾹、⽴了⼀个愿说。
我回来的时候。
船到了这⾥。
⼀定送龙王⼀部⾦篆的佛经。
算是我的菲敬。
后来司徒诩回来了。
⼜经过那个地⽅。
就把⼀部佛经。
丢在海⾥。
过了⼀忽⼉。
就听见和尚撞钟敲⿎、念着经佛的声⾳。
和丝⽵乐器吹弹的声⾳。
在船底下响了起来。
⾈⼦说。
这是龙王来迎接佛经了。
这时候、同船的有⼀百多个⼈。
都听见了。
⼤家都觉得⾮常奇怪。
2.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 ⼨⽊岑楼 有⼀位任国的⼈向孟⼦的学⽣屋庐⼦问礼与⾷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随⼝答道“礼重要”。
任⼈⼜问道:“娶妻与礼哪个重要?”屋庐⼦答道:“还是礼重要。
” 随后,这位任⼈便⼀本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饿、甚⾄饿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可能就会有吃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要按着礼节去⾏事吗?再有,假如按照亲迎礼,就得不到妻⼦;要是不⾏亲迎礼,就能得到妻⼦,还⼀定要⾏亲迎礼吗?” 这⼀问,屋庐⼦没有答出来。
第⼆天,便去邹国,转告了⽼师孟⼦。
孟⼦听后,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低是否⼀致,那么⼀⼨长的⼩⽊头也可能⽐顶端的⾼楼还要⾼。
说⾦⼦⽐⽻⽑重,但是,岂能说三钱多重的⾦⼦也⽐⼀车的⽻⽑还要重?拿吃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较,何⽌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较,何⽌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折了⾃⼰哥哥的胳膊⽽夺取了他的⾷品,⾃⼰便有了吃的;⽽不扭折,便得不着吃的,那么他会去扭折吗?越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家的⼥⼦,便得到了妻⼦;⽽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那么他会去搂抱吗?” 后⼈⽤“⼨⽊岑楼”成语来⽐喻差距悬殊。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专⼼致志: 古代,有⼀个名叫秋的下围棋的⼈,棋艺精湛。
有两个学⽣跟他学下棋。
⼀个学⽣⾮常专⼼,集中精⼒听从教师的指导。
另⼀个学⽣认为学下棋很容易,⼈虽坐在那⾥,⼼却飞⾛了,所以秋讲的知识他点也没有听进去。
结果虽然这两个学⽣在⼀起学习,⼜是同⼀个传授,⼀个成了棋艺⾼超的名⼿,另⼀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众志成城: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乐,下令把全国的好铜收集起来,铸造两⼝⼤钟。
单穆公劝谏说:“⼤王,你两年前铸⼤钱废⼩钱,使百姓受到很⼤损失,现在⼜要造⼤钟,这不仅劳民伤财,⽽且⽤⼤钟配乐,声⾳也不会和谐的。
”但周景王仍不听,下令继续铸造。
过了⼀年,两⼝⼤钟铸成了,⼀⼝叫“⽆射”’⼀⼝叫“⼤神”。
⼀个敲钟的⼈为了奉承景王,馅媚他说:“新铸的⼤钟,声⾳⾮常好听。
”于是,周景王就命他敲击,他听了后,对司乐官州鸠说:“你听,这钟声多和谐呀!”州鸠深知景王铸钟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便回答说:“这算不得和谐。
如果⼤王铸钟,天下的⽼百姓都为这件事⾼兴,那才算得上和谐。
可是,您为了造钟,弄得民穷财尽,⽼百姓⼈⼈怨恨,所以我不知道这钟好在什么地⽅。
俗话说:‘众志成城,众⼝铄⾦。
⼤家万众⼀⼼,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相反,如果⼤家都反对,就是⾦⼦,也会在⼤家⼝中消熔。
【篇三】⼩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汗流浃背: 汉⼤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辅佐⼋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
霍光⾝边有个叫杨敞的⼈,⾏事谨⼩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
其实,杨敞为⼈懦弱⽆能,胆⼩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昌⾢王刘贺作继承⼈。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契⽽不舍 荀⼦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认为⼤⾃然的运⾏有它⾃⼰的规律,⼈可以制服天,发挥⼈的才能,促使万物增长变化。
荀⼦写过⼀篇《劝学》的⽂章来劝导和⿎励⼈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其中许多议论精辟透彻,富有启发性。
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它却⽐蓝草的颜⾊更青。
冰,是由⽔结成的,却⽐⽔要寒冷。
这是他⽤来⽐喻学习只会⽐为学习时有所益。
荀⼦⼜写道:不⼀步⼀步地⾛,不会到千⾥之远;不是⼀条条⼩何的⽔回合起来,不会成为海。
这是他⽤来⽐喻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深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是⼀点⼀滴积累起来的。
荀⼦⼜⽤镂刻⾦⽯来⽐喻学习要持之以恒。
他写道:刻⼀下就停下来,烂⽊头也刻不断; 不断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属和⽯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
所以,⼈们要⽤锲⽽不舍的精神来学习,就⼀定能取得成功。
2.⼩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千变万化 据传说,周穆王有⼋匹骏马,⽇⾏千⾥,深受宠爱。
他⾮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
⼀天,周穆王从昆⼭返回合⼭,途中听说有个叫偃师的⼈,⼿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
他有些不⼤相信,⽴即召见偃师,问:“听说你能造出各种精巧的玩意,拿出⼀件,让我看看。
” 第⼆天,偃师带上⽊头雕成的假⼈拜见穆王。
穆王看这些假⼈的五官齐全,眉⽑胡⼦像真⼈⼀模⼀样,觉得很吃惊。
穆王问偃师:“你雕的这些⼈都能动吗?" 偃师说:“不但能动,⽽且能唱歌,跳舞。
就像真⼈⼀样。
” 穆王说:“让他们表演起来,我看⽐真⼈差多少。
” 偃师⽤⿎声指挥⽊头⼈开始动作。
⽊头⼈按着⿎声的节奏,别开阵势,进⾏攻守,但见⽊头⼈⼿执⼑枪剑棍攻杀、防守,进退有序,⼀会排成⼀字长蛇阵,忽然⼜变成⼗⾯埋伏,继⽽化作九宫⼋封阵、六花阵、七星阵、⼋门阵,阵势千变万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缭乱,⾮常⾼兴。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一:龙腾虎跃从前有一只小青蛙,它非常羡慕鸟儿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一天,小青蛙决定自己也要学会飞翔,于是它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小青蛙参观了很多大自然的飞行系动物,比如蝙蝠和蜜蜂,但它觉得这些方法都不适合自己。
最后,小青蛙看到了一只龙飞船,它觉得这个方法非常适合自己。
小青蛙找来了一根粗绳子,用力地拉成了一个弓形。
然后,它用绳子和一些小树枝自己制作了一个简陋的龙飞船。
小青蛙趴在飞船上,以绳子为弹弓,用力一甩,飞船就像箭一样射了出去。
小青蛙在空中飞翔的时候,真的感觉就像一只飞龙一样自由自在。
它觉得自己简直龙腾虎跃。
成语故事二:入木三分从前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匠人,他擅长雕刻木头。
有一天,一个很富有的人请他雕刻一件精美的屏风,他希望这件屏风能够入木三分,展现出真正的艺术之美。
这位匠人专心致志地开始了工作。
他仔细观察每一块木头的纹理,选择最适合雕刻的部分。
然后,他用小刀轻轻地在木头上划出细节。
他的手法非常熟练,每一刀都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正确的位置。
经过多天的努力,匠人终于完成了屏风。
它细致入微的雕刻使屏风更加生动、传神。
屏风上的每一个图案都入木三分,让人感受到了匠人的心思和工艺的精湛。
成语故事三:一本正经从前有一个小学生叫小明,他一直非常爱玩。
每天放学后,他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去玩耍,从不认真对待学习。
因此,他成绩一直很差,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
有一天,小明的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里,严肃地对他说:“小明,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
不要总是玩耍,要一本正经地听课、做作业。
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小明被老师的话气愤了。
他下定决心要让老师看到他的变化。
从那天起,小明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他没有再把时间浪费在玩耍上,而是用功学习。
他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认真做作业,把每一道题目都搞懂。
经过努力,小明的成绩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取得了好成绩,老师和家长对他很满意。
从那以后,小明一直保持着一本正经的态度,变得更加努力和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上谈兵[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shē)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
谈起用兵之道,连赵奢也说不过他。
时间久了,赵括便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公元前260年,秦兵进犯赵国。
大敌当前,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
廉颇见秦军强大,就在长平筑垒(lěi)固守,最终与秦兵形成对峙(zhì)局面。
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间谍到赵国都城邯郸(hán dān)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所以按兵不动,秦国特别担心赵王任命赵括为将。
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
由于赵括没有任何实际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使赵军陷入秦军重围,他自己也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
最后,赵国四十万士兵被秦将白起活埋。
[释义]比喻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如鱼得水[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典故]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纷起,群雄争霸(bà)。
刘备为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宏愿,多方搜罗人才,特意拜访隐居在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请他出山。
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见到,第三次去,才见到了诸葛亮。
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
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与西南少数民族和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预言天下今后必将成为蜀、魏、吴三足鼎(dǐng)立的局面。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诸葛亮为军师。
诸葛亮竭(jiē)力辅佐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是格外信任和重用,这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的不满。
他们不时在刘备面前表现出不满的神色,性格耿(gěng)直的张飞更是牢骚(sāo)满腹。
刘备耐心地作了解释,反复说明诸葛亮对于自己完成夺取天下大业的重要性。
他说:“我刘备有了诸葛亮,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
”[释义]本意指像鱼儿在水里一样自由自在。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或适合自己的环境。
走马观花[出处]唐·孟郊《登科后》[典故]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但他很有才华,学习也非常刻苦。
长大后,他的诗做得很好。
可是,他考试当官的路却走得很辛苦,连续参加了好几次考试,都没能考中。
孟郊为人非常正直,虽然考不上,他也不想拉关系走后门,只想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当官的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郊四十六岁的时候,终于考中了进士。
几十年的读书当官梦终于实现了,孟郊非常高兴。
他迅速穿上新衣服,骑上马,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尽情地游玩。
玩到高兴时,他不由自主地取出笔,很快写了首名叫《登科后》的诗。
他在诗中写道:“昔日龌龊(wòchuò)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意思是说:过去那种贫穷的生活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yào)的,今天我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
我很高兴,马儿也跑得飞快,一天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都看完了。
[释义]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
后比喻匆忙或粗略地了解事物或深入地参观。
也作“走马看花”。
精卫填海[1][出处]《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发鸠之山[2],其上多柘木[3],有鸟焉,其状如乌[4],文首[5],,白喙[6],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哓[7].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8],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9],以堙于东海[10]。
[注释][1]精卫:相传是炎帝的小女儿淹死在东海之后化生出来的,俗称帝女雀。
[2]发鸠(jiū):山名。
相传在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子县西。
[3]柘(zhè)木:柘树,木质坚硬,其叶可以喂蚕。
[4]乌:乌鸦。
[5]文首:头上有花纹。
文,通“纹”。
[6]喙(huì):此指鸟嘴。
[7]哓(xiāo):呼叫。
[8]溺(nì):淹入海水中。
[9]衔(xián):用嘴含。
[译文]发鸠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
那里栖息着一只奇特的鸟,它外形像乌鸦,头上有漂亮的花纹,白白的嘴巴,红红的双脚,名叫精卫,它鸣叫时总是在呼唤自己。
精卫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一天女娃到波涛汹涌的东海游泳,不幸沉入海底,再也没回来,因而变成了这只精卫鸟,长年累月地口衔西山上的小枝条、小石子,决意要把那一望无际的东海填平。
[说明]这篇寓言说明,在远古时代,人类不知被大海夺走了多少宝贵的生命,然而在作为人类化身的精卫身上,却寄托了人类敢于征服大海的雄心壮志。
同舟共济[1][出处]《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注释][1]济:渡河。
[译文]吴国人和越国人经常打仗,积怨很深,当他们同坐在一条船上过河,遇到大风大浪,船就要被掀翻的危险时刻,他们忘掉一切怨恨,互相关怀救助,好象是一个人的左右手,不分彼此。
[说明]这则寓言是说,为了共渡难关,可以与那些积怨很深的对手团结一致。
也指众人一起渡过难关。
老马识途[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典故]公元前683年,齐桓(huán)公应燕国的请求,出兵帮助攻打入侵的山戎(róng),并带管仲和他一块去。
当齐桓公和管仲带领齐军赶到燕国时,山戎已经掠夺了许多财物,逃到燕国东面的孤竹国去了。
齐桓公本来想收兵回国,但是管仲认为,攻打孤竹国,可以保证北方的安全,于是就向齐桓公提出了他的想法。
齐桓公认为很有道理,就派兵追击山戎,直到孤竹国。
山戎和孤竹国的国君,听说齐军到来,就吓跑了。
所以齐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胜利是胜利了,但是来回征战在路上却用了很长时间。
他们出兵的时候是春天,回来已是冬天了,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此怎么也找不到原路,齐军在大山中迷了路。
尽管一批又一批的人被派去探路,但都没有结果。
情况非常危急,要是再找不到出路,齐军就有可能被冻死在大山中。
管仲冥(mímg)思苦想,终于想起来,老马可能有认识路的天性。
齐桓公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试试看。
管仲到战马中,解开几匹老马的缰(jiāng)绳,让它们自由行走。
说来还真是奇怪,那几匹老马都不约而同地朝同一个方向走去。
管仲就命令大军跟着那几匹老马前进。
果然,在老马的带领下,齐军走出了大山,并且在大雪来临之前,安全地回到了齐国。
[释义]原意是说老马认识道路。
后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作用。
指鹿为马[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典故]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cuàn)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bì)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这哪里是马,分明是一只鹿,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勇敢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nìng)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实是一匹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释义]本意是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肴是非。
望梅止渴[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谲》[典故]有一年夏天,曹操率军去讨伐张绣。
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
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进,两边密密的树木和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晕(yūn)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yí)误战机,心里很着急。
他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梅子,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释义]比喻用空想或空话来安慰自己或别人。
也作“望梅解渴”。
买椟还珠[1][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2] ,薰以桂椒[3],缀以珠玉[4],饰以玫瑰[5],辑以翡翠[6],郑人买其牍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7]。
[注释][1]椟(dú):匣子。
[2]为:做,制造。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柜:匣子。
[3]桂、椒:都是香料。
[4]缀(zhuì):连结,装饰。
[5]玫瑰:粉红色的玉石。
[6]辑(jí):同“缉”,镶边,衬托。
翡翠(fěi cuì):绿色的玉石。
[7]鬻(yù):卖。
[译文]楚国有个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放在一个用木兰木做成的匣子里。
这个匣子用桂、椒一类香料熏得芳香袭人,镶缀着珠玉,装饰着玫瑰石,装嵌着绿翡翠。
有个郑国人看中了这个漂亮的匣子,把匣子买了下来,而退还了里面的珍珠。
这个楚国人可算是善于卖匣子,却不能算是善于卖珍珠。
[说明]它告诫人们,不能过分讲究和追求形式,不然就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现在一般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对牛弹琴[出处]《牟子》[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1],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2],孤犊之鸣[3],即掉尾奋耳[4],蹀躞而听[5]。
[注释][1]公明仪:人名。
清角:古雅的曲调名称。
操:古称琴曲名。
[2]虻(méng):牛虻[3]犊(dú):小牛。
[4]奋:竖起,举起。
奋耳:竖起耳朵。
[5] 蹀躞(diéshè):迈着小步走路的样子。
[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子的琴曲,牛依然如故,埋头吃草。
并非牛没有听见,因为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啊!后来,公明仪改变了弹法,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小牛犊寻找母亲的鸣叫,此时牛立即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迈开脚步走来走去地倾听起来了。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牛听不懂高雅的音乐。
它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
一鸣惊人[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典故]战国时候,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chún)于髡(kūn),他非常聪明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