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江并流文化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7月2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云南大地。就在这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祖国边陲的“三江并流”景区缘何在全世界无数的风景名胜之地中脱颖而出呢?

(图片来自云南地质网)

“三江并流”,顾名思义,是指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大江并驾而流。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这三条大江,走过壮丽的青藏高原后,穿越云南省境内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途经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范围达170万公顷。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遗产地,景区由

8

个独立片区组成,包含5个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白茫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塔海、哈巴雪山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景区(贡山、月亮山、片马、梅里雪山、聚龙湖、老窝山、老君山、千湖山、红山、哈吧雪山风景区)。(下图摘自人民网)

澜沧江第一湾 金沙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

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横断山脉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有专家认为:“三江并流”是早更新世末以来受青藏高原隆升和昆黄运动影响、滇西北高原迅速隆起、河流溯源侵蚀及快速下切等所形成的。①①“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这里完整地保存了从元古宙到早古生代、从晚古生代到三叠纪、从晚三叠纪到早白垩纪以及新生代这些遥不可及的地质演化痕迹,区域内高山带的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展现着世界上最好的山脉类型。这里是世界上压缩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有板块碰撞留下的地质遗迹,横断山脉巨型陆内造山带形成、青藏高原降升等地球演化历史重要阶段和重要事件的关键地域。北去南来汹涌奔腾的“三江”水落峰起,奋力切开高原红土奔腾而去,留下众多的雪山、峡谷、草甸、冰川、湖泊、森林、丹霞地貌及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等气象万千的自然美景,容纳了除沙漠和海洋外北半球的各类自然景观。

神奇的“三江并流”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了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成为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景区虽然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是亚洲大陆动物的分化中心和起源中心,是珍稀濒危动物和特有动物的品种宝库。这里,高山雪峰横亘,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汇集了高等植物210余种,1200余属,6000种以上,哺乳动物173种,鸟类41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36种,淡水鱼76种,凤蝶类昆虫31种,这在中国乃至北半球和全世界都是唯一的。目前,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有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每当春暖花开时,这里绿毯般的草甸上、幽静的林中、湛蓝的湖边,可以观赏到20多种杜鹃、近百种龙胆、报春及绿绒马先蒿、杓兰、百合等花卉竞相开放,真不愧为“天然高山花园”。景区内还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静谧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其中,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梅里雪山视为神山,恪守着登山者不得擅入的禁忌,世代保护着这片美丽神圣的净土。

同时,作为科学家、探险家和旅行者共同向往的殿堂,“三江并流”地区藏族、傈傈族、纳西族、白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等16个民族同生同息,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镇、澜沧江上游的叶枝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作,逐渐成为"三江并流"区域和"茶马古道"上耀眼的星辰。叶枝,拥有自己独特的音节文字,拥有傈僳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独树一帜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又融合了傈僳、藏、纳西等9个民族的聪明和智慧,自古就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主要物资集散地,是雪封期由滇进藏的重要通道。石鼓镇,作为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所

①“更新世”:是第四纪的第一个世,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期间冰川作用活跃。摘自《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18 卷第4期2007 年6月《三江并流形成时代的初步探讨》明庆忠,史正涛

在地,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和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1977年建立的红军渡江纪念碑、1999年配套修建的"金沙水暖"主题红军渡江雕塑,清晰地记录着共和国新生前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流血牺牲。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世界游客纷至沓来。为“珍惜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当地居民多样性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民居建筑、独特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云南坚持生态平衡原则、生态伦理原则和法制原则,把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进行了科学地规划,并以此作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基础,实现保护与开发双赢的“龙头”。如今,“遗产地”大部分地区开发强度较低,所有的开发建设均严格按照规划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依法有序地进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立了被称为“怒江生态保护建设模式”的“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三大区;丽江老君山保护管理委员会整治景区环境,搬迁了千龟山栈道入口处坟墓群;迪庆藏族自治州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关闭“遗产地”内及其附近区域非法采矿点100多个。

我们期待,一个“生态最好、环境最优、和谐发展、世人向往”的国家公园一定会在旖旎的云南落地生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