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十六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67e73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1.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十六篇28、《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讨论式、以读代讲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即: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勇敢坚强。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不幸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
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学生一显著特点。
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感知形象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丑小鸭》注意丑的第一笔是横折,鸭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注意部首鸟的写法。
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变成()的故事。
2.丑小鸭带来了我们的词语宝宝你们还认识吗?3.谁来说说丑小鸭的来历呢?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读。
丑小鸭一出生,听到的是大家叫他“丑小鸭,丑小鸭!”他心情是怎样的?(生:伤心、难过、自卑……)过渡:可是这样一只白天鹅最后成了一只白天鹅,在这之间他遭遇了哪些不幸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8课。
二、默读自学,整体感知1.是呀,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有了怎样不幸的遭遇呢?请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3.交流反馈。
三、体验想象,感受“被欺负”1.过渡,师:(咬,啄)咬一下自己,疼吗?像这样啄一下,痛吗?出示课件想象填空,体验被咬被啄的疼痛。
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
![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8e96a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e.png)
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篇一: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⑴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只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不懈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1、设场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还有过一只可爱的白天鹅,它是由谁变的呢?丑小鸭。
是啊,只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3、诵读感知: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按下列问题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句话概括。
⑴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⑵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面对这些打击丑小鸭抱什么态度?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合作探究: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采用学生自主质疑、释疑,四人小组讨论补充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理线索: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⑵明结构: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⑶知内容: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2e8a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5.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15篇)《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设计中,我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的过程即是体验过程小学生理解与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需要借助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将课文描述的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画面,从而促使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对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体悟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句2.根据情境,能结合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激发读原著的兴趣课前淮备:“学习擂台赛”的教具、天鹅教具两个、课件设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板块一:轮读全篇——比朗读流利1.出示“学习擂台赛”,激发兴趣师:这节课我们来一场学习擂台赛你们瞧,左边的这只天鹅代表你们,右边的这只代表老师,看谁最先到达顶端,就可2、了解丑小鸭的经历,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正确认识自己。
3、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离奇而又感人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丑小鸭,板书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件1过渡:丑小鸭刚出生时长得什么样?变成白天鹅又长什么样?二、学习2、7自然段1、自读,画出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样子的句子2、交流:丑:(1)指读—出示课件,指读—哪些词写成丑,换一种表达?再读(2)出示插图(课件):说说与其他鸭子有什么不同?仿写句子(课件):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别的鸭子的毛、嘴巴、身子、相比之下,这只鸭子真是又大又丑,所以大家就叫他——板书:丑小鸭(3)男生读美:指读—出课件—哪个词—带感受读(喜欢、赞美)——女生读板书:白天鹅过渡:孩子们请看黑板,你有疑问?预设: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咦,老师也想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呢?请孩子们自读3——6自然段,想想,你又看的一只什么样的鸭子?三、学习3—6自然段1、自读3—6自然段(出示课件要求)2、交流:你看到了一只什么鸭子?过渡:在家过的怎么样?第三段:1、指读——过的怎么样?——欺负?课文中怎么说的?这叫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观图(课件),小姑娘讨厌他,会说什么?3、你(丑小鸭)的心情怎么?读出来4、丑小鸭感动非常孤独,钻出篱笆,离开了家,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想什么?板书:孤独过渡:丑小鸭在家丑欺负,在外边能过上好日子妈啊?他又有哪些不幸?第四段:1、指读—怎样?—“讥笑”换词?(这又叫换词理解)2、扮演“小鸟”你怎么讥笑他?扮演“猎狗”你为什么要追赶他?面对小鸟的讥笑,猎狗的追赶,说说你的心情?试读3、想象:除了嘲笑,追赶,丑小鸭还过着一种什么生活?(东躲西藏,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忍饥挨饿)4、总结:丑小鸭在外的日子更可怜,除了孤单,还多了一份害怕板书:害怕5、就这样秋天来了,天气凉了,被逼无奈的丑小鸭只能来到湖北“悄悄地”过日子(空数秒)6、难道他只来过森林和芦苇,还去过什么地方?想象:丑小鸭来到——遭遇——(出示课件)7、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丑小鸭来这么多地方,你觉得他在寻找什么?8、找啊找,冬天来了,可怜的丑小鸭竟然趴在冰上冻僵了,面对丑小鸭的种种不幸,你想说什么?9、带着感受再次走进丑小鸭的不幸生活,齐读3——6自然段(配乐)过渡:丑小鸭遭遇种种不幸,他仍然没有放弃生活下去的勇气,当一群天鹅从天空飞过,他会又惊奇又羡慕说什么呢?10、齐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惊奇什么?又羡慕什么?11、读到这儿,你能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吗?板书:坚强四、分享快乐1、历经磨难,丑小鸭终于苦尽甘来,他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课件)2、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心情怎样?带着感动读板书:惊喜3、丑小鸭太激动了,再次像前世界呼唤,齐读4、此时,你想对故事中的人物说什么(出市课件)5、随机板书:善待他人,互相尊重,正确认识自己五、总结升华1、结合板书总结:课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后,因为长得丑,受尽了欺负,离家出走后,在外艰难度日,面对这么多不幸的遭遇,心中始终怀有美好的愿望,最终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611d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4.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丑小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的成长历程,感受丑小鸭的坚强和勇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丑小鸭的成长历程,感受丑小鸭的坚强和勇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播放《丑小鸭》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的丑小鸭经历了什么?它最后变成了什么?提问学生:你们喜欢丑小鸭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语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小组讨论: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它的成长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4.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丑小鸭没有离开家,它会变成白天鹅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5.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强调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和启示。
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丑小鸭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丑小鸭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丑小鸭](https://img.taocdn.com/s3/m/09d9f1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d.png)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时间管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时 间安排,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用 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节
奏感。
加强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基础较差的
学生提高音乐技能。
强化课堂纪律
加强课堂管理,制定并执行相关 纪律规定,确保学生能够集中精
力参与教学活动。
04
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
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示 范、小组讨论等,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认为教师注重实践操作,让他们有机会亲自 动手尝试,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互动环节丰富
学生认为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丰富,如提问、小组 讨论等,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对教师表现的反馈
教师专业素养高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 能够完整地演唱《丑小鸭》歌曲。
教学内容
《丑小鸭》歌曲的旋 律和歌词学习。
音乐情感和表现力的 培养。
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概念。
教学方法
01
02
03
情境创设法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引 导幼儿进入《丑小鸭》的 世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 动力。
示范法
教师进行歌曲示范演唱, 让幼儿感受和学习歌曲的 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01 02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公开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积 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对《丑小鸭》故事的 理解。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歌曲演唱、音乐欣赏、舞蹈表演等,充分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丑小鸭》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丑小鸭》教学反思(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b79b6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e.png)
《丑小鸭》教学反思《丑小鸭》教学反思(精选10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丑小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1《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安徒生同名作品改写的一篇童话故事。
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
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十分感人,切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文中的字词也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
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强调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学生进入二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量。
在识字方面,他们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自主完成识字任务,老师只需作一些必要的点拨,不用在识记生字方面花过多不必要的时间。
在阅读方面,学生进入“读课文了解内容”单元,已经学习了多篇课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学会了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圈划词句来理解课文,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也初步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蕴涵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该在充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悟道,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
课文中的“瘦、卧”这两个生字的笔顺容易出错,要重点给予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注意到老师要点明。
另外,注意读准“趴”的读音及“冷、影”两个字的后鼻音,不断巩固拼音的学习。
课文朗读的要求是读正确,不顿读、不唱读,进一步强化朗读的基本功。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8篇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a652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8.png)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8篇丑小鸭教学反思篇一新课改以来,从事思品课教学的教师都会深切地体会到,思品课教学长期因循“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板书---讲授”近呼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妨碍了其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为应试教育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告别单一的粉笔、黑板,走向视听结合的高效率思品课教学方式,以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如何在思品课中恰当使用多媒体?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便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需求,起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2、通过多媒体可以变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加深知识理解思品课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
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
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3、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在思品课中,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适度选择,精心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
4、增强时代气息和可信度。
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5、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近一主动提出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与问题联系在一起。
意识到问题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会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的思维就发动起来了。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45ca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a.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如“丑、鸭、孤、单”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丑小鸭的经历中领悟到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的遭遇和心理变化,体会丑小鸭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寓意,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丑小鸭》的动画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丑小鸭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通过认读、书写等方式巩固。
3、精读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在不同阶段的遭遇和心情。
丑小鸭出生时的样子和受到的待遇。
丑小鸭离开家后的经历。
丑小鸭在湖边冻僵以及最后的蜕变。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丑小鸭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欺负?丑小鸭在面对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体会丑小鸭的情感变化。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像丑小鸭一样的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做?(2)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类似丑小鸭的故事,或者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受。
5、总结归纳(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丑小鸭的成长历程。
(2)强调丑小鸭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
6、布置作业(1)让学生把《丑小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199c8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c.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丑小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
学生能够学习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
学习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体会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讲解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
4. 仿写法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仿写,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丑小鸭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丑小鸭的外形和生活环境。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丑小鸭丑吗?为什么?2. 讲授新课讲解课文的作者和背景。
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讲解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3.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
4. 讨论课文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丑小鸭》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丑小鸭》](https://img.taocdn.com/s3/m/1fa2dc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8.png)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丑小鸭》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教学准备:•CD或音响设备;•音乐教具:丑小鸭的图片;•幼儿绘本:《丑小鸭》;•教具:颜色卡片。
3.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丑小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丑小鸭的特点。
步骤二:音乐鉴赏•播放《丑小鸭》的音乐,让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步骤三:音乐表演•分发颜色卡片给幼儿,并告诉他们每个颜色代表一个角色。
•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步骤四:角色扮演•分配角色给幼儿,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引导幼儿通过表演,感受和理解故事的情节。
步骤五:绘本阅读•分发《丑小鸭》的幼儿绘本给幼儿,并组织他们跟随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朗读。
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演和朗读,评价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反思《丑小鸭》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丑小鸭的图片,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了观察和描述的活动。
同时,通过音乐的播放,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丰富性和表达能力。
音乐表演和角色扮演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分发颜色卡片和分配角色给幼儿,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表演,幼儿能够在动作和表情中表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提高了他们的身体表达能力和戏剧表演技巧。
教学中使用了绘本阅读的方式,幼儿通过与绘本的互动,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可以体现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9篇)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ca65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c.png)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9篇)《丑小鸭》教学反思篇一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中丑小鸭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后,对我有一种深深的触动,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体现在哪里?我想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真正撞击。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心路的历程,由自卑、懦弱、四处碰壁到最后的有所追求,我想这是决定丑小鸭美丽蜕变的决定因素。
丑小鸭这样不满足于现状,不怕打击、不怕辛苦。
这不正是我们当今青少年所缺少的吗?我们不能用以往的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正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最好时机。
我找到了,并开始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这次心灵的碰撞。
我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丑小鸭本是一只天鹅蛋却生在了鸭群里,那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白天鹅吗?这下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班平时不太爱发言的一男生举起手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白天鹅,因为它本是一只天鹅蛋不会变成一只鸭子或母鸡”这引起全班同学的笑声。
有的学生回答道:“那可不一定,丑小鸭也许会永远在鸭群里生活,不会飞,自暴自弃。
也许会活的很悲惨而死去”。
这两种假设的情况反映了学生们最真实的想法,我发现了学生们的心声,这正是我想要的。
我接着问:在现实生活中也许真的有像丑小鸭一样生活的人们,他们生活的很悲惨,受侮辱、受排斥、受嘲笑。
我看了看同学们的。
眼神,可以看出不少同学听了我这段话很感动。
此时我觉的这篇课文真正的精髓学生们已经领略到了,用了这样一句话我送给了“丑小鸭”们——不抛弃,不放弃。
初一的学生好动,初一的学生勇于质疑,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但是他们敢于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又设计了他们想与童话中那一个“人物”对话,想说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看法,课堂气氛活跃。
本课学生用自己的感情和爱憎与“丑小鸭”共悟,用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
“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口说话”,这是中学语文教学追求的最基本而又是最实际的目标《丑小鸭》教学反思篇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f6ca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a.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5篇)《丑小鸭》教学设计_ 篇一【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渴望。
2、理解本文所表现的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道理,并初步培养学生辨析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它的努力。
2、难点: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课前准备】简要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你处处受到排挤,受嘲笑,受打击时,你应该怎么办?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并思考:1、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追问: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面对这些打击,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三、自主探究学生再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探究、质疑、答疑。
(形式可以是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教师准备的问题: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四、介绍与反思1、学生简要介绍安徒生的相关资料,不到位的教师补充,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2、我们应从丑小鸭身上学习什么?五、拓展延伸1、开展辩论:⑴辩论题目正方:逆境有利于人成长反方:逆境对人的成长不利⑴分组讨论,联系实际,引经据典,展开辩论。
⑴教师评价、总结。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片段,参考题目:⑴“丑小鸭与我”。
⑴“《丑小鸭》给我的启示”。
⑴发挥想象,续写已经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的新生活。
《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二一、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文中丑小鸭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主要情节;揣摩语言,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5篇
![《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28cbd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5篇《丑小鸭》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丑小鸭与不幸生活顽强抗争的意志,感受他变成白天鹅后内心丰富的情感。
2、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悟情。
3、读中明理,能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表达出来。
二、教学准备:CIA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引读第一自然段,奠定基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丑小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只怪模怪样的鸭子,你看,(课件出示图、文)它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的,样子真难看。
(二)、学习2—4自然段,体会可怜、不幸、顽强。
1、第一层次:(1)是呀,丑小鸭那么丑,没有一个人喜欢它,老师想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2)教师配乐范读2—4自然段。
(3)听到这,你们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感受)你们听的很认真,说的也很好,现在谁想读读这部分内容?(4)以不同形式读2—4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邀请一位同伴读第三自然段;推荐一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未叫到还想读的同学齐读2—4自然段。
2、第二层次:(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已经听出你们可怜这只丑小鸭。
你看,就因为他丑,这些居然这样对待他。
谁能帮助老师完成这首诗歌?就因为他丑,大家都()他。
在家里,哥哥、姐姐()他,小伙伴们()他,连妈妈也()他。
在外面,野鸭子()他,小鸟()他,猎狗()他。
(2)自由练习填空,反馈并指导读好此诗。
(3)诗歌中所填的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丑小鸭的可怜,让我们再读一读2—4自然段。
3、第三层次:(1)多不幸的丑小鸭呀,在家里,他被欺侮、嘲笑,面对这样的不幸,他悄悄地离开了家,这是为了什么?在诗歌第二自然段后补充:为了(),他悄悄地离开了家。
(2)可是离家出走之后,同样是遭到讥笑和追赶,面对这样的不幸,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这又是为了什么?在诗歌第三自然段后补充:为了(),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3)是呀,丑小鸭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他却是那么努力的追求新生活,那么执着地热爱着生命。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0d74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8.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目标:通过学习丑小鸭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念,提高其阅读和表达能力。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放映丑小鸭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请学生们就“丑小鸭”这个词进行猜想,他们对这个词有什么样的了解和想法。
二、阅读与探究(25分钟):1. 教师发放《丑小鸭》的原版故事书,要求学生默读故事。
2. 学生分组或个人展开讨论,探究故事主题和含义,明确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3.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涉及到的感情变化,如丑小鸭的自卑和孤独感,最终的自信和自尊。
4. 学生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三、学习困难与超越(15分钟):1. 针对学生在理解故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集体讨论和解答。
2. 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和策略,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
四、阅读理解与表达(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故事内容,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
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故事复述,并提取其中的经典台词或句子。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堂延伸(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要求他们写一篇短文,描述丑小鸭最终的蜕变和成长。
2. 提供一些关于自尊、自信、包容和友善的话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评价与反思(10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
2.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反思: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觉得在引导学生思考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教学导入环节的图片选择上不够准确,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我需要更仔细地挑选图片,确保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积极参与讨论。
其次,故事阅读和探究环节的时间过长,导致后续的学习困难与超越、阅读理解与表达等环节时间不足。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7篇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ef18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b.png)
丑小鸭教学反思优秀7篇《丑小鸭》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导入新颖第一课时利用“今天我得0分,明天我得2分,妈妈打我三下,我一噘嘴变成一只小鸭子”的童谣导入新课,边说边根据童谣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小鸭子;第二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苹果树,把生字都剪成了苹果,让孩子们把认识的“苹果”摘回家,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被毫无保留的调动起来,情绪高涨,为上好这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孩子们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的养成。
课堂上,用“123,请坐端”的口号来提醒孩子们要坐端正,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这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注重对字词的识记和书写训练。
在识字的过程中,找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鸭”字的拼音,既复习了拼音,又提醒同学们时刻不要忘记拼音。
识字时,更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自认,小老师领认,说识记方法认,开火车认,师生配合认,比赛认等方法,同学们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充分识字后,进行了扩词,说话训练,注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使用儿童语言例如:生字宝宝,新朋友,等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以“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例如:揭示课后题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从读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和层次;充分识字后,让学生牵着字宝宝小朋友一起读课文,学生阅读兴趣浓厚;第二课时的时候,我还让学生体会情感的朗读,默读,师生配合读,自读等形式,充分地朗读课文。
另外,课堂上,我还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每次读后注意朗读评议。
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情感的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人的一种的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充满着想象和童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丑小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丑小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62004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8.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丑小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课程设计背景幼儿园中班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幼儿园中班阶段为幼儿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开展各种语言活动,以培养幼儿全面的语言能力。
在丑小鸭故事中,丑小鸭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经历了被群体排斥,但最终在变成天鹅后,得到了正义的认可和美好的生活。
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本文将以丑小鸭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的设计和实践。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丑小鸭故事中的情节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表达;•能够在故事中感知语言的美感和文化涵义。
2.2 能力目标•提升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情感理解和体验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与宽容心态;•培养幼儿的美感和文化素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3. 教学内容3.1 前置知识在正式开始丑小鸭故事的学习之前,需要为幼儿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启发,让幼儿先有一定的情感准备和相关的知识储备。
比如:•询问幼儿是否见过“丑小鸭”,并询问对其的认知;•引导幼儿谈论不同的个体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介绍一些与天鹅相关的知识,如天鹅的外形、习性和生活环境等。
3.2 学习内容和进程(1)故事内容介绍通过朗读故事或观看动画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丑小鸭》的故事情节。
可以通过问答、画图或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关键词汇和情节内容,如“丑小鸭”、“鸭妈妈”、“小鸟们”、“孤独”、“被排斥”、“变成天鹅”等。
(2)语言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歌曲等活动形式,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重要语言表达。
例如:•小组分角色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表达情感和对话;•以“丑小鸭”为主题,创编歌曲,表达情感与思想;•设计游戏,加深幼儿关于各角色特点的认知。
(3)情感体验和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绘画、说故事、自由谈话等活动形式,让幼儿深入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并表达个人感受和想法。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2e20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5.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9篇)《丑小鸭》教学设计_ 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自主学习,排除文字障碍,掌握并运用字词。
⑴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2、能力目标:⑴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⑴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
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⑴揣摩语言,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⑴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2、情感目标:⑴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⑴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励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重点难点】1、理解丑小鸭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品味童话语言的艺术魅力。
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设想】1、指导思想:阅读教学“七读”法。
2、课前准备:了解课文内容;搜集整理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及创作资料;安徒生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丑小鸭”这样的人?【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
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你是不是以为上苍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惩罚都给了你?其实,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白天鹅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丑小鸭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丑小鸭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fe593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9.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丑小鸭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教学,选取了《丑小鸭》一文,以公开课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班级为七年级1班,班级人数为40人,授课时间为80分钟。
二、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并背诵《丑小鸭》一文。
2.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及其用法。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三、教学过程3.1 热身环节(5分钟)通过简短的教师介绍自己和本节课的主题,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展示环节(10分钟)教师将《丑小鸭》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3 自主学习环节(30分钟)学生根据预先准备好的教材,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丑小鸭》一文,并进行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
3.4 讨论环节(20分钟)教师和学生开展有方法有目的的讨论,让学生能够认真思考、互相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5 总结环节(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让学生不断思考,互相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新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在语言使用方面的能力。
同时,本次教学过程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更考虑到了学生的情商教育,使学生对于人生有所感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4.2 教学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有时控制不够,学生的互相交流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充分利用讨论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由于本节公开课是在班级中进行教学,而班级人数较多,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交流难度加大,在整体参与上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4.3 教学反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有着很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信息的传递上没能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接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教案《丑小鸭》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丑小鸭》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6068f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3.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丑小鸭》含反思本次教案主题为《丑小鸭》,适用于幼儿园中班年龄段的儿童。
通过本次教学,帮助孩子们理解欣赏不同个性和才能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的爱与尊重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理解并准确表达故事内容。
•理解和欣赏不同个性和才能的价值。
•培养孩子们的爱与尊重的价值观。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丑小鸭》故事书•游戏道具-丑小鸭布偶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导孩子们回顾昨天学习过的《小毛驴》故事。
•导入新课,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新的故事——《丑小鸭》。
第二步:呈现故事•用PPT展示《丑小鸭》故事的图片,边看图边带领孩子们读故事。
•然后逐段讲解故事,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第三步:角色扮演•安排学生们进行丑小鸭的角色扮演,先由老师扮演妈鸭的角色,然后安排几个孩子扮演鹅、鸭等动物。
•模拟故事中鹅、鸭欺负丑小鸭的情节,引导孩子们体会被歧视的感受,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会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物。
第四步:游戏互动•展示布偶制作的丑小鸭,鼓励孩子们与丑小鸭进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更好地印象和理解故事中丑小鸭的形象。
•通过互动游戏,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个人(或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才能,而不应受到外貌的负面影响。
第五步:听音乐•播放背景音乐《丑小鸭》,引导孩子们用音乐来体验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情感。
•引导孩子们通过音乐中的旋律和动感来对故事进行联想和回顾。
第六步:课堂讨论•导入讨论环节,引导孩子们讨论故事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遇到和自己不同的人或事物,该如何做才能恰当地面对?第七步:收尾工作•结束本节课,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本次教学的感受和收获。
•让孩子们体验到爱与尊重的存在,通过这次教学,让孩子们成长,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和自立。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丑小鸭》这个故事。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cc4d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a.png)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5篇)《丑小鸭》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境表演。
2、教育学生遇到不幸遭遇,不灰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自主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和大家继续学习《丑小鸭》,通过上次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师: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
师:这节课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二、自读自悟,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那在安徒生爷爷的笔下,丑小鸭长成啥样了,请大家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师:读了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出示: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师:请大家在读一读你认为丑小鸭漂亮吗?为什么?师:丑小鸭就这样来到了世界上,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总结:大家想知道丑小鸭的生活怎样?他有没有变成天鹅?)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难,老师请大家好好读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丑小鸭来到世界上生活得怎样,你知道了吗?(知道了)师:谁来说一说?师:是呀,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处处受人欺负,生活得非常痛苦,那你们有什么办法把他的痛苦生活表现出来?师:看老师这里有要求(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演出来、画出来、讲出来)。
师:请小组商量一下,你们用什么方式?(学生回答)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划出你认为最可怜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学习小组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他的痛苦生活表现出来。
学生汇报。
师: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汇报。
(由一个人说演什么)⑴生:表演第三段。
师:要把这段演好,应该注意什么?其他小同学有什么要提醒他们的吗?(学生回答)学生来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讨论式、以读代讲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即: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不幸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精彩两分钟:(讲成语故事)
二、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丑小鸭这一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我们学
会了生字,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变成()的故事。
2、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丑小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它的心情
会怎样?它的命运又将如何?)
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要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只要深入学习丑小鸭历经磨难的段落就能解决。
请默读第3、4、5、6自然段,找出描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师:你最想把丑小鸭的哪处经历告诉大家?谁来说说?
1、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的词语或句子。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
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
(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
2、丑小鸭在家里受尽了哪些欺负?(动作表演)当咬、啄、吓唬这些多么可怕的行为通通集中在丑小鸭身上时,你有什么感受?(孤单、悲伤、可怜、无奈)。
3、带着这种悲伤、痛苦、孤单的心情,谁来读读?
4、伤心的丑小鸭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时,选择了离家出走。
它来到了树林里,它的处境有没有好点?在树林里又发生了什么呢?(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
5、你怎么理解讥笑?(找近义词)小鸟会怎样讥笑它?
6、如果你就是那只被小鸟讥笑被猎狗追赶的丑小鸭,你会有什么感受?(孤单、无助、自卑)你对自己说点什么吗?
7、谁来把你看到的如此不幸的丑小鸭用朗读告诉大家?
8、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飘落在丑小鸭身上,它孤零零地走着,走着,泪珠扑嗒扑嗒往下掉。
孤单、无助的丑小鸭在树林里,还可能遇到了什么?它又怎样面对?(尽管天刮起大风,下起大雨但是它拼命躲藏,默默忍受。
)
(二)感受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丑小鸭自从来到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了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请一个同学读第6自然段,思考你能从哪句话体会出来?读一读。
1、丑小鸭羡慕什么?
2、生生交流。
此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
3、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
(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就是羡慕。
)用“羡慕”说一句话。
4、读第五自然段的后两句话,读出惊奇羡慕之情!
四、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1、师:丑小鸭怀着美好的愿望,坚强地生活着,熬过了凄凉的秋天,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走进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2、自读课文,找找描写天鹅形象的句子。
3、同桌赛读。
丑小鸭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来的样子,心情会怎么样?(惊喜)读第七自然段后两句话和第八自然段。
4、拓展思维。
你就是白天鹅,这时候会想些什么?
5、咱们回过头来看看丑小鸭的成长经历:他从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他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挫折,但他——从不灰心,联系你自己的成长故事说说你从丑小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师:大家说得好极了,那老师读了课文后也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有信心,必定会发现自己超越别人的地方。
五、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同学们,安徒生不仅写了《丑小鸭》还写了很多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建议同学们去找来读读。
2、续编故事《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教学反思
一、在读中感悟文本。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空间。
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出丑小鸭的悲惨遭遇,读出白天鹅的高贵与优雅;教师引读,男女生读……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在想象中感悟文本。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每个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充满着想象和童趣。
课堂上,我多处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此时你是丑小鸭,你的感受是什么?丑小鸭在森林中遭遇了什么?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有的说被老鹰用锋利的嘴巴刁起,再狠狠地从高空摔下来;有的说被野猪拱得遍体鳞伤;有的说被老虎讥笑它……这种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自然,体验生活。
三、在学文中训练语言,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言积累。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以重点词语为突破口,如: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欺负、讨厌、孤单、讥笑、惊奇、羡慕”等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近义词替代、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其次,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语用。
如:孤单、无助的丑小鸭在树林里,还可能遇到了什么?它又怎样面对?
虽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涨,但是也存在不足:课文的感情基调没定位好,在体会丑小鸭悲惨遭遇部分,学生读得精神很饱满,很投入,应适时引导学生读出悲伤,抓住悲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