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置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合集下载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说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

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单位名称(公章):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登记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单位性质:公立□(医院□门诊□社康中心□诊所□)民营□(医院□门诊□社康中心□诊所□)计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一、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否□),第一责任人为(单位,职务,姓名)2、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和要求(是□否□),内容包括:3、建立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是□否□4、医院是否对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公司进行监控,监控方式为:二、管理部门及人员1、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为:_________________ 负责管理的专(兼)职人员:________________(单位,职务,姓名)2、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和暂存的部门或公司:_________ ____3、各临床科室负责交接医疗废物的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4、负责到各临床科室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5、医疗废物暂存点的一线工作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三、培训记录1、是否定期举办的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会议是□否□2、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培训内容包括四、医疗废物登记记录1、各临床科室将医疗废物交与院内医疗废物收集员时,是否进行交接登记(是□否□),交接时医疗废物的计量方式为(如称量、计数、估计),登记内容包括:,登记记录完整无缺项(是□否□),登记记录准确真实(是□否□),登记资料保存时间为;2、是否与合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定医疗废物转移协议(是□否□),签约单位为;3、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交接时,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交接时医疗废物的计量方式为(如称量、计数、估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填写完整无缺项(是□否□),填写内容准确真实(是□否□),转移联单保存时间;4、各临床科室《医疗废物转运登记记录》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中医疗废物的重量或数量基本相符(是□否□)。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 O P)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说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 品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黄色专用垃圾 袋
注意:
1、垃圾桶上标 明感染性废物并有 专用标示;
2、疑似或确诊 传染病病人污物入 双袋,袋口封紧。
3、病原体的培养 基、标本和菌种、毒 种保存液在科室内 消毒后装双袋,袋口 封紧。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说明: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
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 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膜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臂垫 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 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 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一次性医疗器械是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
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 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登记内容为日期、科室、医疗废物来源及种类、 数量和重量,交付者与接受者双签名。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作者:————————————————————————————————日期: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适用对象:接触医疗废弃物的医务人员编写者:审核者:版次: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同意,禁止翻印。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S〔OP〕合用对象:接触医疗废弃物的医务人员编写者:审核者:版次: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允许,制止翻印。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性。

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采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制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制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者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采集袋采集,以防采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采集袋上作特殊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殊说明的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3/,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发展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wei)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发展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采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者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发展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完毕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者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第一篇: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单位名称(公章):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登记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单位性质:公立□(医院□ 门诊□ 社康中心□ 诊所□)民营□(医院□ 门诊□ 社康中心□ 诊所□)计生服务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采供血机构□一、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否□),第一责任人为(单位,职务,姓名)2、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和要求(是□ 否□),内容包括:3、建立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是□否□4、医院是否对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公司进行监控,监控方式为:二、管理部门及人员1、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为:_________________ 负责管理的专(兼)职人员:________________(单位,职务,姓名)2、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和暂存的部门或公司:_________ ____3、各临床科室负责交接医疗废物的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4、负责到各临床科室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5、医疗废物暂存点的一线工作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三、培训记录1、是否定期举办的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会议是□否□2、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培训内容包括四、医疗废物登记记录1、各临床科室将医疗废物交与院内医疗废物收集员时,是否进行交接登记(是□否□),交接时医疗废物的计量方式为(如称量、计数、估计),登记内容包括:,登记记录完整无缺项(是□否□),登记记录准确真实(是□否□),登记资料保存时间为;2、是否与合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定医疗废物转移协议(是□否□),签约单位为;3、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交接时,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交接时医疗废物的计量方式为(如称量、计数、估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填写完整无缺项(是□否□),填写内容准确真实(是□否□),转移联单保存时间;4、各临床科室《医疗废物转运登记记录》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中医疗废物的重量或数量基本相符(是□否□)。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的废弃的医用
废 锐器
3、载玻片、玻璃管、玻璃安瓿等。

入锐器盒
入黄色专用垃 圾袋后入专用硬质 器盒
注意:被血液、 体液污染的玻璃类
需消毒后放入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 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
过期、淘

茶氮芥、环孢霉素、
科 人民医院
室:
.
精品文档
我们都喜欢把日子过成一首诗,温婉,雅致;也喜欢把生活雕琢成一朵花,灿烂,美丽。可是,前行的道路有时会曲折迂回,让心迷茫无措。生活的上空有时会飘来一场风雨,淋湿了原本热情洋溢的 心。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达想去的远方。可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也许生活会辜负你,但你不可以辜负生活。
二、医疗废物分类 按照卫生部、 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 对我院医 疗废物进行分类:
类别
感 染 性 废 物


携带病原 微生物具有引 发感染性疾病 传播危险的医 疗废物
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我院分类
1、被病人血液、 体液、排泄污染的物品, 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
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登记内容为日期、科室、医疗废物来源及种类、
数量和重量,交付者与接受者双签名。 2、登记本保存三年。 3、医疗废物必须由市卫生局指定单位接受,并依照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
存转移联单。 4、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四、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产生废物者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医疗废物院内转运及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院内转运及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院内转运及交接登记制度
一、为规范医疗废物交接转运登记工作,医院统一编印〃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按要求逐项填写完整;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交接时按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交接与登记。

二、每次回收和转运交接双方均应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废物产生科室、废物名称、废物产生时间、废物数量及重量、交接时间、交接双方签字或盖章。

三、所有医疗废物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定时上门回收,并根据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转移联单,交接双方签字后各持1联保存。

四、上述登记资料保存3年以上,转移联单保存5年。

医疗废物转运登记本

医疗废物转运登记本
璧山县妇幼保健院医疗废物转运处置登记本
日 期 医疗废物 产生科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一楼门诊 二楼儿科 三楼妇产科 四楼手术室 接收人 签名 转运人 签名 感染(公斤) 医 疗 废 物 病理 (公斤) 损伤(公斤) 化学(公斤) 总 量 (斤)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说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日期:2022年10月15日记录人:张三为了保障医院内的环境卫生和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我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医疗废物处理措施。

以下是2022年10月15日的医疗废物处理记录:一、废物收集1. 医疗废物种类:红色袋子——感染性废物、黄色袋子——化学性废物、蓝色袋子——有害性废物2. 本次废物收集情况:- 红色袋子:25个,主要包括器械污染废物和病原体废物。

- 黄色袋子:15个,主要包括废弃药品和化学试剂。

- 蓝色袋子:10个,主要包括废弃灯管和电池。

二、废物分类与包装1. 感染性废物分类:- 器械污染废物:25个。

- 病原体废物:10个。

2. 感染性废物包装:- 25个器械污染废物被放入25个红色塑料袋中,并进行双重密封。

- 10个病原体废物被放入10个红色塑料袋中,并进行三重密封。

3. 化学性废物分类:- 废弃药品:10个。

- 化学试剂:5个。

4. 化学性废物包装:- 10个废弃药品放入15个黄色塑料袋中,并进行双重密封。

- 5个化学试剂放入10个黄色塑料袋中,并进行双重密封。

5. 有害性废物分类:- 废弃灯管:8个。

- 电池:2个。

6. 有害性废物包装:- 8个废弃灯管放入8个蓝色塑料袋中,并进行双重密封。

- 2个电池放入2个蓝色塑料袋中,并进行双重密封。

三、废物转运与处理1. 废物转运:- 废物运输车辆:由医院安排的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转运。

- 运输车辆数量:1辆。

- 转运交接人员: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的李四。

2. 废物处理方式:- 感染性废物:由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 化学性废物:由专业废物处理公司采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 有害性废物:由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处置。

四、废物处理结果确认1. 废物转运日期:2022年10月16日。

2. 废物处理公司:XXX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3. 废物处理结果:- 感染性废物:已完成高温高压灭菌处理,达到无菌状态。

- 化学性废物:已经得到了化学方法的安全处理与中和。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 O P)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说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管理制度范本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药物废物以及其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的正确收集、转运、暂存管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管理制度的范本,以供参考:一、总则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明确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的管理要求和责任,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高效处置。

2.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所有生产、使用医疗废物的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卫生技术人员等。

3.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是属于本机构管理层的首要责任,同时也要求所有参与医疗废物管理的人员共同遵守。

二、医疗废物分类及收集1.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按照国家标准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药物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收集点要与不同类别的废物分开设置,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和收集。

3.设立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容器应标明废物类别、收集点名称和收集日期,并定期对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医疗废物转运1.医疗废物转运必须由专业的医疗废物转运单位进行,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

2.转运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操作。

3.转运单位必须对转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和卫生条件。

四、医疗废物暂存1.医疗废物暂存点必须位于医疗机构内,远离人员流动区域和生活区域。

2.暂存点必须配备密封的分类储存容器,容器必须密封、防漏、防腐蚀,并标明废物类别和收集日期。

3.暂存点必须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废物不会引发传染病和环境污染。

五、医疗废物安全处置1.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方案,包括废物的焚烧、埋藏或其他合法的处置方式。

2.医疗机构必须签订与合法医疗废物处理单位的协议,确保废物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全处置。

六、医疗废物管理责任1.医疗机构管理层负有最终的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必须确保本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
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
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疗废物
说明: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膜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臂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一次性医疗器械是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登记内容为日期、科室、医疗废物来源及种类、数量和重量,交付者与接受者双签名。

2、登记本保存三年。

3、医疗废物必须由市卫生局指定单位接受,并依照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4、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四、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产生废物者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部门废物收集员定期将部门内固体废物按要求收集和打包
部门废物收集员出科室前在收集袋上填全标签内容
与医院医疗废物转运收集人员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交记录
废物处置转运专职人员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集中收集和转运
暂存点废物专职保管人员按要求进行保管,待指定单位回收
废物处置专职人员与指定回收单位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
后勤妥善保管第一联医疗废物转移联单
参考文献: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
4、《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医院医疗废物内部交接记录
注:1、医疗垃圾的量以重量或数量记录,选择填写包、kg、ml即可,生活垃圾不
作登记。

2、病理性医疗废物胎盘、胎体、截肢类须具体注明,以个、具等为单位。

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科室:
人民医院
年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