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助残设施,了解这些设施为残疾人带来的方便。

2、能结合收集的信息大胆自己对残疾人设施的了解。

3、乐于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产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体验残疾人设施。

2、收集助残设施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马路上的残疾人设施。

1、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过残疾人啊?那你觉得什么是残疾人啊?(残疾人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眼睛看不见或者耳朵听不见)

2、爸爸妈妈带你们过马路时,你们有没发现马路上有哪些残疾人设施?

(1)盲道;

(2)轮椅走道(公共场所任何有台阶的地方);

(3)红绿灯处加声音信号,以方便盲人过马路。

二、了解马路上的残疾人设施。

1、说说马路上的盲道。

出示图片,马路旁的人行道上有什么?(黄色的瓷砖)

那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黄色的瓷砖跟旁边的白色地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黄色的圆圆的一条条的横线)

你觉得这些线是为谁而设置的?(回答不出,就引导他们是凸出来的)

你知道这些圆和线是用来干嘛的吗?(其实这些圆圆和横线是凸起来的,而凸起来你眼睛闭上是不是也能感到路的变化啊,所以这个是为盲人设置的。

――其实他有一个好听和名字,你们猜猜叫什么名字。

――那有些地方是直条纹的,有些地方式圆圈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

教师小结:直条纹的盲道是告诉盲人直着走,有点点的盲道是告诉盲人前方的路有变化了,需要小心。盲人就会用手中的盲杖先试探一下再走,这样就能避免危险了。

2、了解马路上的无障碍设施。

继续出示其它图片,中间的那些阶梯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一个斜坡)这个斜坡是干什么用的?(那些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方便有轮椅的通行),我们把这个叫做无障碍设施。

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无障碍设施?(在一些酒店门口、医院、厕所、公园、宾馆、超市)

小结:无障碍设施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让那些有困难的人出门方便多了。

3、说说我知道的助残设施。

你还在城市里见过其他的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的设施吗?它们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用的?(盲道、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用的专门厕所,电话厅)

三、讨论如何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1、你觉得这些设施好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相互商量,能为这些生活不方便的人做些什么呢?所以我们以后要关爱残疾人。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据调查,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约2057万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877万人,视力残疾225万人,多重其他残疾782万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近十年来,在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有求必应,天生的优越性让他们难以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德,更使他们缺乏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欠缺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因此,在我校大力开展“五心”教育的大气候下,我开展里了这次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了不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如何尊重残疾人和帮助残疾人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习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身边各类残疾人群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近距离体会残疾人内心的痛苦与渴求。 能力目标: 1、在此次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制定活动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2、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调查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收集所需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尊重自己周围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关注身边的残疾人群,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 难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对信息整理、分析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 活动计划表。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一)阶段目标: 1、通过体验游戏、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残疾人的另类生活,激发学生的调查欲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确立小组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的交流。 活教师活学生活设计意 步、体验游戏)单手穿衣服:一只胳臂背在身后单手将衣服和红领巾穿上)我做你猜:不能出声,只能用中体验残疾人的体验游活,激发学生对体语言,比如:手势,表情,来表示件事或东西疾人的关注)盲人贴画:用红领巾蒙上眼睛在事先画好的脸部轮廓上贴出眉毛、 睛、鼻子、耳朵、嘴巴、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交流发言除了感受到快乐,还感受到了什么吗?、是啊!残疾人的生活有许多的不便3之处,但有很多的残疾人朋友并不因为自身的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意图: 5月20日是全国的第十七次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号召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实际行动表达对残疾少年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活动目的: 1、通过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美德,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觉悟。 2、营造理解、尊重、爱护、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3、开展用实际行动,表达献爱心活动。 活动准备: 倡议书、宣传栏、活动小品等 活动过程: 一、由班主任宣读班级的《扶残助弱》倡议书。 二、营造良好气氛,倡导“奉献爱心”精神。 1、组织学习讨论宣传单、宣传栏材料。 2、分组学习关于扶残助弱的宣传材料。 三、模拟实践,深化明理。 (在活动中,我们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实践,用学生亲身的实践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有一颗同情心和乐于帮助残疾人的爱

心。) 1、分组分别模仿“盲人”“瘸子”“哑人”等残疾人处理日常生活事务。 2、分组交流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心得体会。 3、小组汇报,交流。 各抒已见,论一论、议一议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四、献爱心,表达心意。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早上升旗时的国旗下讲话和薛主任对本次助残日活动的动员讲话,阅读报纸和学习宣传资料等,同学们亲身去听、去说、去想、去感受、去体会,大家都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所受的痛苦,是何等的艰辛。希望同学们献出你的爱心,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你们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 2、学生捐献活动开始。(拍摄几张照片) 3、师:刚才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你捐五角、我献出一元、他捐出……一颗颗爱心在跳动。大家用真情和爱心谱写了一曲精神文明建设的赞歌,涌现出一颗颗爱护、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童心,为帮助残疾人献出一颗火热的心。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执教者: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2、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并愿意帮助他们。 3、产生尊敬、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 1、课件 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 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二、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三、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提问: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结:这些残疾人,有的靠卖艺为生,有的生活需要别人照顾,他们要生 活四、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请一位幼儿扮盲人上来拿玩具。 请小朋友说说盲孩子走路和拿玩具的样子。 小结:是啊!拿玩具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的不容易。 2、分两组扮独臂人和无臂人穿衣服穿鞋。 师: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

大家请小朋友先脱下你们的外套,分成两组,一组将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来穿上衣服,另一组用两只手穿。接着再脱下你们的鞋,刚才用一只手穿衣服的用两只手穿鞋,用两只手穿衣服的现在把两只手背到身后穿上鞋。 师:今天有些小朋友为什么穿不上衣服和鞋呢? 小结:拿玩具、穿衣服,穿鞋这么简单的事,对于盲人、和失去手的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非常的不容易。 五、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提问:残疾人这么可怜,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现在全社会的都在关心帮助残疾人,设计师也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方便他们生活的用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3)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用具。 六、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为残疾人设计一件生活用具?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设计一种方便残疾人生活的用具画出来。(播放爱的奉献)小朋友,我们今天了解了一些残疾人和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的生活很不容易,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关爱他们,献出自己小小的爱心,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交通安全知识小问答题

交通安全知识小问答题 交通安全知识小问答题(一) 1、行人行走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行人在校内行走应遵循置右原则;学龄前儿童应有成人带领;不得在道路上嬉戏、踢球或进行其他有碍交通秩序的活动。 2、行人在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行人在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应走人行横道线,无人行横道时,应首先观察道路两边,避让过往车辆,确认安全后再行通过。 3、行人在何时何地应注意交通安全? 答:行人在横过道路或通过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路口及上坡下坡时应注意交通安全;雨雪天气、夜间等气候、照明不良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4、在校内骑自行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骑自行车应在道路右侧靠边慢行,不得撒手骑车,转弯时应减速瞭望,并伸手示意;禁止骑车冲坡、带人,停放自行车时应在规定地点有序停放,不得占道。 5、骑自行车在校内哪些地段应下车推行? 答:骑自行车在进出校门、经过路口、横过道路、人流量大的地段或遇有执行特种任务的车队经过时,应下车推行。 6、在校内驾驶机动车辆应具备哪些手续? 答: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并在公安交管部门按时办理审验手续且审验合格的车辆。无号牌、无行驶证的车辆不得在校内行驶。 7、在校内遇到交通事故应如何处理?

答:(1)打电话向校保卫部报警,并通知本单位有关领导。(2)保护现场,等待(公安)保卫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3)协助抢救伤员。 8、遇上交通事故受伤的人员应如何处理? 答:将伤者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在运送伤员时要注意方法,减少伤员痛苦,避免再次损害伤员。 9、遇上交通事故逃逸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将车型、车号记录好;以最快的速度记下车牌号码通知 各门卫进行拦截;保留对方在现场的遗留物品,为以后的事故处理工 作留下依据。 10、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保护现场,拨打11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通知当事人所在单位;遇有伤员应与肇事方一起到就近医院进行救治;当事人或目击者 写书面材料交给公安交警部门. 11、如何搞好校内交通安全工作? 答:(1)定期召开交通安全方面会议。(2)以贴标语、展图片、展板、问卷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3)加大管理力度,禁 止无关车辆进入校区,纠正校内违章行为。 1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 答:(1)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装减速板,限制行车速度。(2),设 值勤岗,疏导交通。(3)学校办理校内车辆登记,杜绝无关车辆进校 交通安全知识小问答(二) 1、交通信号分为哪几种? 交通信号分为五种: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和手势信号。各种车辆和行人,都必须遵守交通信 号的各种具体规定。这里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大类。其中,机动车包括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 六(3)班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理解爱的真谛在于奉献,懂得关爱他人,愿用爱心温暖世界。 活动准备: 1、歌曲《爱的奉献》《祝你平安》。 2、准备有关的残疾人录像及影片。 活动过程: 甲:春有百花,秋有月, 乙:夏有凉风,冬有雪。 甲:当我们享受这无限美好时光, 乙:可有些人,他们的一生, 甲:只能以黑暗为伴,与无声为侣。 乙: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 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残疾人。

乙: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关注他们特别的生活。 合:五年四班《关爱残疾人---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甲:请大家观看张海迪事迹的影片。 乙:请各位谈谈自己观后的感想。 甲: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啊。 乙:张海迪身残志坚另我们敬佩。 甲: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李晓华同学就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乙:李晓华讲述自身残疾的感受。 甲:让学生谈自己听后的感想。 乙:是啊,我们四肢健全的人还不及她各方面表现的好呢甲:李晓华同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乙:下面开展系列的体验活动。 (1)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肢残、双眼失聪和聋哑等不同特征的残疾人;通过蒙眼行走、蒙眼就餐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恐惧; (2)通过单腿跑步,体会不能灵活运动的艰难;通过单手洗衣,感受肢残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3)通过猜测手语,感知不能发出声音的痛苦。 活动过程中,每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在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孩子们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切身体验了作为一名残疾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实际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同时感受到

残疾人保障法知识问答题(20210321001322)

残疾人保障法》知识问答题 一、单选题(共80 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2008 年( )1 日起施行。 A、10 月 B、2 月 C、7 月 2、为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据(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A、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B、宪法 C、民法通则 3、残疾标准由( )规定。 A、国务院 B、残疾人联合会 C、国家机关 4、残疾人是指在( )、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 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 B、智力 C、精神 5、残疾人的( )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A、公民权利 B、劳动权利 C、受教育权利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并制定( ) 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 A、优惠 B、免费 C、特殊 7、每年5 月的第( )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A、一 B、二 C、三 8、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

疾、精神残疾、( )和其他残疾的人。 A、听力言语残疾 B、双重残疾 C、多重残疾 9、(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残疾人 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A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0 、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以上。 A、25% B、5% C、15% 11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A、劳动 B、经济 C、生活 12 、国家鼓励其他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就业提供( )服务。 A、优惠 B、免费 C、特殊 13、全社会应当发扬( )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A、社会主义 B、人道主义 C、积极向上的 14 、有关部门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 ),应当在生产服务、技

关爱残疾人教案讲解学习

椒园乡优质课竞赛品德学科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2015.09.25 上课教师:袁晓琴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 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各种助残设施,体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春晚中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一边看一边思考给你的感受。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角色模拟,走近残疾人

残疾人为了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三、感悟顽强,激发情感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残疾人事迹的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说说你知道的残疾人。 1.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但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小学生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导读:开展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让我们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与他们共享同一片蓝天!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班会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一 疾人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只有把关心残疾人事业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残疾人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才会真正提高。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就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尊重残疾人的现象,甚至在校园里,一些人还取笑同学的生理缺陷,背地里称他们“小瘸子”、“小四眼儿”等等。他们对残疾同学的绰号叫得是那么轻松有趣儿,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残疾同学内心有多么痛苦,一点儿也不理解残疾同学每天来上学,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教师教学生帮助残疾同学做点儿事,大多数学生也愿意去做,不少人还很积极。但是,他们在做好事时,往往出于“我能帮助你”的优越心理,并没有意识到扶残助残是“平等关怀”残疾人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轰轰烈烈的突击行为。从社会上看,这方面的教育也是薄弱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搞一次班会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扶残助残意识。 希望通过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建立起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把扶残助残当成同学们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们提高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在每个学生心里深深埋下

“平等关怀”的种子,把扶残助残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班会过程 一、班会程序 1.宣布班会开始。 2.汇报“做一天残疾人”的感受及社会调查。 3.讨论今后如何为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做好事。 4.诗朗诵、唱歌。 5.宣布班会结束。 二、班会纪实 班长宣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那天,我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觉。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蒙上了双眼。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可衣服还没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还得摸这摸那的,一会儿碰到头,一会儿碰到脚,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最让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这时天亮到什么程度了,我就喊:“妈妈,今天天气怎么样?”“半阴。”我心想:半阴是个什么天?偷偷看一眼吧。后来又一想,不行,要坚持,我给自己鼓着劲。吃早点时,我竟把手伸进了妈妈的牛奶杯里。听电视的滋味也不好受……这一天怎么这么漫长,眼睛看不见,真是太痛苦了。 B:我也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受,还在爸爸的搀扶下,去楼下散了步。这一路上我能听见汽车从路上驶过,听见小朋友们追逐嬉戏,爸爸拉着我不住地说:“往左点,那里有一堆木料;往右点,那里有一个坑;再往这边点,前方有个井盖子翘着;再往那边点,前方停着一

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助残设施,了解这些设施为残疾人带来的方便。 2、能结合收集的信息大胆自己对残疾人设施的了解。 3、乐于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产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体验残疾人设施。 2、收集助残设施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马路上的残疾人设施。 1、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过残疾人啊?那你觉得什么是残疾人啊?(残疾人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眼睛看不见或者耳朵听不见) 2、爸爸妈妈带你们过马路时,你们有没发现马路上有哪些残疾人设施? (1)盲道; (2)轮椅走道(公共场所任何有台阶的地方); (3)红绿灯处加声音信号,以方便盲人过马路。 二、了解马路上的残疾人设施。 1、说说马路上的盲道。 出示图片,马路旁的人行道上有什么?(黄色的瓷砖) 那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黄色的瓷砖跟旁边的白色地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黄色的圆圆的一条条的横线) 你觉得这些线是为谁而设置的?(回答不出,就引导他们是凸出来的)

你知道这些圆和线是用来干嘛的吗?(其实这些圆圆和横线是凸起来的,而凸起来你眼睛闭上是不是也能感到路的变化啊,所以这个是为盲人设置的。 ――其实他有一个好听和名字,你们猜猜叫什么名字。 ――那有些地方是直条纹的,有些地方式圆圈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 教师小结:直条纹的盲道是告诉盲人直着走,有点点的盲道是告诉盲人前方的路有变化了,需要小心。盲人就会用手中的盲杖先试探一下再走,这样就能避免危险了。 2、了解马路上的无障碍设施。 继续出示其它图片,中间的那些阶梯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一个斜坡)这个斜坡是干什么用的?(那些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方便有轮椅的通行),我们把这个叫做无障碍设施。 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无障碍设施?(在一些酒店门口、医院、厕所、公园、宾馆、超市) 小结:无障碍设施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让那些有困难的人出门方便多了。 3、说说我知道的助残设施。 你还在城市里见过其他的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的设施吗?它们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用的?(盲道、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用的专门厕所,电话厅) 三、讨论如何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1、你觉得这些设施好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相互商量,能为这些生活不方便的人做些什么呢?所以我们以后要关爱残疾人。

《残疾人保障法》知识问答题

《残疾人保障法》知识问答题 一、单选题(共8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2008年( )1日起施行。 A、10月 B、2月 C、7月 2、为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据(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A、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B、宪法 C、民法通则 3、残疾标准由( )规定。 A、国务院 B、残疾人联合会 C、国家机关 4、残疾人是指在( )、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 B、智力 C、精神 5、残疾人的( )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A、公民权利 B、劳动权利 C、受教育权利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 )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 A、优惠 B、免费 C、特殊 7、每年5月的第( )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A、一 B、二 C、三 8、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

力残疾、精神残疾、( )和其他残疾的人。 A、听力言语残疾 B、双重残疾 C、多重残疾 9、(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A、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0、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以上。 A、25% B、5% C、15% 11、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A、劳动 B、经济 C、生活 12、国家鼓励其他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就业提供( )服务。 A、优惠 B、免费 C、特殊 13、全社会应当发扬( )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A、社会主义 B、人道主义 C、积极向上的 14、有关部门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 ),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A、肢体残疾人 B、农村残疾人 C、聋哑残疾人

关爱残疾人教案

关爱他人 青岛海逸学校孟萱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都喜欢那些卡通明星?(学生回答)今天动画城堡的王子来了,他有什么要告诉我们,让我们听一听(录音:同学们,欢迎你们到爱心城堡参观,我给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只有你有爱心,能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得到精美的礼物吗?那就快让我们进入爱心城堡吧!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父母长辈在心中 1、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你认为你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父母是做什么职业的?他们一天都要做哪些事情?你认为他们辛苦吗? 2、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父母很辛苦,其实不仅仅是父母,我们其他的长辈每天也要做许多事情,也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关心帮助父母呢?请看(播放公益广告),广告中的小朋友学妈妈给奶奶洗脚的样子,也给妈妈洗脚,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组内互相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全班交流 王子说:看来同学们都是关心父母长辈的好孩子,这祝贺大家第一关闯关成功,老师这还带来了一段录像,大家仔细看一看。

活动二:关注残疾人 1、课件出示《千手观音》的录像,这是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节目,你知道这个节目名字吗?一年多过去了,为什么你对这个节目还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在身体、智力等方面有缺陷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这都是我们正常人难以体会的。 2、感受、体验 1、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2、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复述,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3、体验肢残者:让学生一手背后、单手穿上衣服、扣好扣子,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说说你们的感受。生说 3、说一说你体验后的感受。 播放佳佳录像。 4、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关心残疾人? 大家听懂花仙子的话了吗?你以后再遇到残疾人会怎么做?师:是啊,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帮助,为了使他们也可以像我们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又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生:我国制定了《残疾人权利保障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残疾人的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 教案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一) 一、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关爱残疾人的精神,进一步教育他们主动地伸出手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形式:感悟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结合 四、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 2、歌曲《爱的奉献》录音带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触情,引入主题

同学们,下午好!这次班队会的主题――关心残疾儿童 世界上的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 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6.5亿仅在中国就有3000万残疾人,其中包括778万肢体残疾人。而残疾儿童就有600多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眼睛看不见的人,没有手的人,嘴巴不会说话的人等) 同学们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称为残疾人。残疾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吧!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半分钟后谈论你的感受?如果在黑暗中做事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蒙上眼睛找座位。 2、请同学们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 3、游戏结束后,谈体会。与平时比较有什么不同。 4、结论:一件平日里最简单不过的事情,现在变得如此艰难。 从这个游戏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应关心爱护残疾儿童。

志愿者公益知识问答题复习课程

志愿者公益知识问答题 1.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A) A、3月5日 B、12月9日 C、5月4日 D、7月1日 2.奥运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精神是(B) A、团结、友爱、互助 B、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C、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D、你在我身边,世界在你面前 3.“黄金救命时间”的时间为(B)分钟 A、6 B、4 C、3 D、2 4.我们所熟知的学雷锋日是哪天?(C) A、3月2日 B、3月4日 C、3月5日 D、3月6日 5.“进步”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B)的实现 A、社会公正 B、世界和平 C、社会和谐 D、民族自由 6.愿者一词最早来源于哪儿?(C) A、拉丁文 B、英文 C、古希腊 D、汉语 7.紧急施救原则中的D指的是(A) A、Danger B、Double C、Deamon D、Dead

8.志愿服务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体现了(B)精神。 A、奉献 B、友爱 C、互助 D、进步 9.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C) A、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B、志在,愿在,我在 C、2010,心在一起 D、城市有我更可爱 10.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的标志是(A) A、白底红十字 B、红底白十字 C、红底黄十字 D、黄底红十字 11.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总部最早设在(B) A、多伦多 B、日内瓦 C、纽约 D、伦敦 12.国家提倡什么样年龄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C) A、十五岁至五十岁B、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C、十八周岁至七十周岁 D、二十岁到三十五岁 13.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并把这项活动命名为(B)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队会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队会 篇一:《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 《关爱残疾人》 【班会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重残疾人;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燃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班会准备】 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图片、录像等; 准备歌曲《爱的奉献》、《祝你平安》等; 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 【时间地点】 【班会过程】 (环节一)强调班会主题:关爱残疾人 (环节二)介绍残疾人的现状 (1)介绍残疾人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及人数 (2)介绍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图片1残疾人买东西;图片2聋哑人交流;图片3残疾人走路;图片4残疾人写字 (3)体验残疾人的艰辛 活动1让同学扮演双目失明的人,通过蒙眼行走,蒙眼就餐等活动,让同学们体验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恐惧; 活动2让同学扮演肢残的残疾人,通过单腿跑步,单手绑鞋带等活动,感受肢残人不能灵活运动的艰辛; 活动3让同学们通过猜测手语,体会不能发出声音的痛苦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切身体验了作为一名残疾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同时感受到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意义。 (环节三)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1)介绍残疾人翟孝伟和刘伟的故事 录像1翟孝伟在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表演舞蹈《牵手》 录像2“断臂钢琴师”刘伟在《中国达人秀》上用双脚弹奏钢琴 (2)让同学们谈谈观看录像后的感想 (环节四)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际残疾日的时间和主题 (2)介绍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播放背景乐《爱的奉献》)图片1为盲人修建的盲道;图片2为肢残人修建的滑坡道;图片3 残疾人在残奥会上领奖;图片4爱心义演

关爱残疾人从小做起幼儿园残疾人教案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界不能没有爱!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同情心、爱心是幼儿园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人甚至直呼他们瞎子、聋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幼儿学会关心、爱护残疾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爱心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关键因素。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柔、亲切的感觉,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让幼儿在体验中萌发爱心,就是要让幼儿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验到关爱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交往是人类信息(知识、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它能让我们幼儿的人格获得完整的发展,在创设游戏时,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角色,以宽容、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充分运用同伴分享、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亲子活动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交往欲望,创设游戏情境,增进幼儿的交往体验。 爱心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关键因素。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柔、亲切的感觉,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让幼儿在体验中萌发爱心,就是要让幼儿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验到关爱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让幼儿进行了了解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的活动。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残疾人的痛苦,老师把幼儿的眼睛蒙上,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如《关爱残疾人》主题活动时,我在活动中准备的材料:盲杖、盲道、眼罩,课件《千手观音》、《牵手》等都种形式让幼儿学会尊重、照顾残疾人。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自去了解、感受、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与困难,从内心激起他们想帮助残疾人的欲望,激发孩子的同情心、爱心 ,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关爱他人。 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残疾人的痛苦,老师把幼儿的眼睛蒙上,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一开始没有人搀扶走路时,让幼儿体验盲人的不方便,再一一结对走时,幼儿走对了路线的同时,体验到我们要帮助盲人时自己快乐的心情。深刻的体验盲人看不见美丽的世界是很不幸的,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辨别声音、手指触摸来完成的。让幼儿懂得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才能帮助周围看不见的人们。在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观看录像《牵手》时,让幼儿知道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有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他们平时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中的幼儿最和谐、最真实、最自然,获得的体验最深刻。我设计了游戏《单手吃糖》,让幼儿藏起一只手,只用一只手来吃糖会怎样?通过幼儿吃糖的游戏,说说不用手的感觉,体验他们的不便。你会怎样帮助他们?让幼儿讨论。在游戏“用手走路运球”中,幼儿体验一条腿走路,没有腿又怎么走路?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幼儿用一只手爬,有的用两手撑着走,有的像解放军匍匐着走,走时还要注意游戏规则两条腿不能使劲。游戏结束之后都说:“好累啊”!这些残疾人走路真不容易,从而产生了要帮助残疾人的欲望。也深刻体会到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幼儿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被认可的快乐。当幼儿失败时,我则鼓励幼儿,并更多地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渐积累自信心。 第三个环节让幼儿看《千手观音》,让幼儿知道有的残疾是能看出来的,有的残疾额是看不出来的,如哑巴,脑瘫等残疾人。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如何帮助残疾人、学习他们的勇敢坚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f9941795.html,/Content-3304.htm免费发布法律问题咨询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3f9941795.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8年4月24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康复 第三章教育 第四章劳动就业 第五章文化生活 第六章社会保障 第七章无障碍环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条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最新《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总结

最新《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总结 引导同学们进一步认知社会中的残疾人士。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对社会的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1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走近残疾伙伴,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燃起对他们的同情与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了解残疾伙伴身残志坚的故事,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的精神。 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课 参加对象: 班级学生 活动准备:残疾孩子的生活资料,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有着一个健康的体魄,可是这世界上有一些人,生来就带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有的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来听不到虫鸣鸟唱、欢声笑语;有的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红黄蓝绿。今天,咱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心相连,爱相随》主题班会课现在开始。 二、了解不幸 1、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是花季少年,理应和我们一样享有快乐、幸福,但命运的不公让一些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辛与坎坷。作为一个健全人,他们的世界对我们来说陌生而遥远,现在就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分别介绍照片)(投影照片) 照片内容:学习情景——盲生练习摸读盲文、学习按摩 生活情景——洗衣服、上下楼梯 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对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感受)

3、上下楼梯、穿衣_对我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可是一旦失去了光明或手臂残疾,再简单的事也会变得困难起来。前不久,同学们都体验了“黑暗十分钟”和“独臂的滋味”,谁能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指名学生讲述自己体验的经历、感受。) 5、小结:虽然这些孩子和我们一般大,但因为身体的残疾,他们的童年时代多了几分苦涩、酸楚、艰辛。 三、感受顽强 1、面对人生的不幸,有的人选择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有的人却从厄 运中挣脱出来,凭着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2、教师讲述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身残志坚、创造奇迹的故事。 四、传递关爱 1、冰心奶奶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确,爱像三月的和风,能 催开美丽的花朵;爱像冬日的暖阳,能融化沉积的冰雪。对于这些遭受不幸的同学来说,爱是心灵的慰藉。 2、全班同学进行自发用零用钱捐款活动。 五、班会课到此结束。

中学生关爱残疾人的主题班会

中学生关爱残疾人的主题班会 导语:公德意识的教育,就要从小开始,才能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主题班会,欢迎查阅! 中学生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一)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只有把关心残疾人事业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残疾人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才会真正提高。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就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尊重残疾人的现象,甚至在校园里,一些人还取笑同学的生理缺陷,背地里称他们“小瘸子”、“小四眼儿”等等。他们对残疾同学的绰号叫得是那么轻松有趣儿,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残疾同学内心有多么痛苦,一点儿也不理解残疾同学每天来上学,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教师教学生帮助残疾同学做点儿事,大多数学生也愿意去做,不少人还很积极。但是,他们在做好事时,往往出于“我能帮助你”的优越心理,并没有意识到扶残助残是“平等关怀”残疾人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轰轰烈烈的突击行为。从社会上看,这方面的教育也是薄弱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搞一次班会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扶残助残意识。 希望通过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建立起自觉的社会公德意

识。把扶残助残当成同学们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们提高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在每个学生心里深深埋下“平等关怀”的种子,把扶残助残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班会过程 一、班会程序 1.宣布班会开始。 2.汇报“做一天残疾人”的感受及社会调查。 3.讨论今后如何为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做好事。 4.诗朗诵、唱歌。 5.宣布班会结束。 二、班会纪实 班长宣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那天,我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觉。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蒙上了双眼。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可衣服还没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还得摸这摸那的,一会儿碰到头,一会儿碰到脚,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最让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这时天亮到什么程度了,我就喊:“妈妈,今天天气怎么样?”“半阴。”我心想:半阴是个什么天?偷偷看一眼吧。后来又一想,不行,要坚持,我给自己鼓着劲。吃早点时,我竟把手伸进了妈妈的牛奶杯里。听电视的滋味也不好受……这一天怎么这么漫长,眼睛看不见,真是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教案反思.doc

大班社会活动关爱残疾人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 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 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 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们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 幼:不愿意!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参观活动的录像片(选段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老师把那天的活动录了下来,你们看哥哥、姐姐和小弟弟怎么了?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幼A: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真后悔。 幼B: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幼C: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你们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儿是危险的吗? 幼A: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