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复习策略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作者:叶奕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23期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以2019年全国课标卷为例,提出了日常教学和备考的策略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考卷;历史;试题分析;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90一、引言历史全国高考试卷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能力的重要形式,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是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研究考试大纲要求,制定复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从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卷来看,试卷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如获取信息能力和读题解题能力,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等。

总的来说,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试卷体现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和历史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

对于历史教师和备战高考的学生而言,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这不仅与国家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求相吻合,同时也反映出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对于高考历史学科备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意义。

二、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分析从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看,总共有三套选择题型,其中包括说明类的题目共8道,推断类的题目共12道,因果类的题目共6道,目的类的题目共5道,反映类的题目共2道,表明类的题目共3道。

与2018年的高考历史全国卷相比,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选项表述题目更简单,选项字数不超过16字。

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有明显区别的是设问类题目,比较典型的如“由……可以说明……”的表述在题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背后隐藏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类似的是,文本材料类题目仍旧是选择题型的考查重点。

在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中,第24题、25题、26题、27题、28题、29题、30题、31题的考查内容分别是先秦史、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国史、新民主革命史、新中国史,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类似。

2020年高考备考策略及全国卷1卷生物试题不一样的解析

2020年高考备考策略及全国卷1卷生物试题不一样的解析

2020备考策略
2019全国卷分析
二、设计实验能力
【解析】(2)思路有两个,先自交后杂交,或先杂交在自交,因为提供的玉米材 料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未知。如果自交或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亲本中有 显性杂合,即验证了分离定律;如果没有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纯合子,再用另外 一种交配方法(杂交或自交)来验证。
【题源】必修二第75页。友情提示:高考不仅考课本正文,问题探讨,阅读 材料,旁栏,选学内容也开始考啦!尽管是作为题目素材,但熟悉选学内容, 考到了还是讨巧的。
2019全国1卷
赏析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
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2019全国1卷
赏析
一、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处理能力
(2019全国1卷) 32.(11分) (节选)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性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 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 交,子代中白跟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020备考策略
2019全国卷分析
思维能力
2019全国1卷
赏析
一、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处理能力
(2019全国1卷)29.(12分)(节选) 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 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 列问题。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 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 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2020-2021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高分秘籍:2019年夏季北京市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第33、第34题 试题分析

2020-2021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高分秘籍:2019年夏季北京市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第33、第34题 试题分析
扩展答案:多于/ 超过/ 高/ 强/ > 典型错误:小于 错误原因:综合分析、归纳、概括题目能力不足
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其原因可能是
丙酮破坏了囊泡膜,导致囊泡内的H+

渗漏/ 与囊泡外无浓度差/不通过Ⅱ转运
知识点: 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1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 正常代谢活动。 2.1.2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 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4.(6分)科研人员发现,恶性肿瘤细胞裂解释放大量K+, 易导致免疫细胞在清除肿瘤细胞后死亡。但也有少数免 疫细胞可实现自我更新,恢复正常功能。科研人员为研 究这类“绝地逢生”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进 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问题:
(1)恶性肿瘤细胞具有__无__限__增__殖_____的能力,是当今威胁人 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知识点: 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2 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 定区域。 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 化碳和水转变为糖和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 能。
(3)上述实验表明,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组别
人工体系 磷脂构成的囊泡 Ⅰ

H+通过Ⅰ的转运
1

++

2

-+

3

+-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
H+通过Ⅱ的转运

“一体四层四翼”下2017-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策略讲座

“一体四层四翼”下2017-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策略讲座

细胞 代谢
3
细胞代谢
细胞 代谢
4
动物的生 命活动
人体的 内环境 与稳态
5
遗传的基 本规律
遗传的 基本 规律
6 种群和群 落、生态 系统(图)
生态 系统







细胞的结 细胞的
构、细胞 代谢
结构、 细胞代谢
人体的内环境 遗传的基本规律、细胞 人体的内环境
与稳态、细胞 的分子组成
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 细胞的分子组成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考查教材基础实验(必修二第4章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 选学),考查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合成蛋白质需 要什么结构和物质),能够体现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的 独特性和复杂性而解决实际问题(体外合成蛋白质)。
(图)
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 环境与稳 态、细胞
代谢
遗传的分子基 种群和 础、人体的内
群落 环境与稳态
细胞代谢、 生态系统
种群和群落 动物生命活 种群和
(图)
动的调节 群落
遗传的基 本规律
细胞代谢、 生物的 变异
细胞的分化、 衰老和凋亡、
生物的变异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
遗传的基本规 律、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 规律
1、选择题的考查特点分析 (1)考查知识均为必修模块,知识点涉及面一般是必修一>必修三> 必修二;多数考查的是单一知识点,但仍有部分试题涉及多个知识点 的综合考查。
(2)题干一般较简洁,图表少,选项文字较少,多考查核心概念和 学科素养,通常考查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或不同知识点的相同角度。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学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学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教学启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凭借记
忆学习的科学知识容易遗忘,但是通过科学推理过
程获得的知识却很难忘记,并且实现了学生科学思
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联系生
活实际及科学史等资料,引导学生从一般性的前提
出发,经历演绎,得出个别结论或具体的陈述。而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将
内环境稳态(体液 理解、识记
30
(排尿反射)
分析应用
8
调节)、减数分裂
(4分)
8
31
群落
分析应用 8
生态系统 删、实验分析 11
免疫 种群实验
理解分析 11 实验分析 8
32 遗传实验(规律) 实验分析
11 遗传实验(规律) 实验分析 12
遗传概念及
理解、设
9
实验分析
计思路
37 生物技术与实践 理解与识记 15 生物技术与实践 理解与识记 15 生物技术与实践 理解与识记 15
6
晞w•析 模型分析 6
渗透吸水,光合 实验分析、 29 影响因素、实验 设计思路 12
水盐稳态 遗传学实验 生态系统 植物生命活 动调节实验
理解 综合分析 模型分析
实验分析
6
呼吸作用
理解分析 6
6
内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
理解
6
6 磁卿用 分析应用 6
元素、化合物 识记(6分)、
8
11
及光合作用 设计思路
神经调节
这一理念贯穿于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站在学生核心
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达成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
卷选择题部分,有4个属于理解层次,1个属于理 解分析层次,1个属于应用分析层次;非选择题部 分,第29和32题两次出现实验思路设计层次,第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和北京卷试题对比分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和北京卷试题对比分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策略

备考建议
1.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复习
概念的理解要准确而且深刻 基本解题技巧的掌握要精确而且熟练 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要立足于课堂
2. 突出重点,抓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函数内容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函数与方程、数列与不等式、向量与立体几何等内容的结合
①函数内容占比最高 ②线性规划、三视图等内容删去
学生得分情况分析-本科
理科 要求:80分
选择题:40分 填空题:10分
17题: 12分 18题: 8分 19题: 6分 解答题 20题: 2分 21题: 1分 选做题:3分 容错分:2分
文科 要求:90分
选择题:45分 填空题:10分
17题: 12分 18题: 12分 19题: 6分 解答题 20题: 2分 21题: 1分体几何:圆柱
圆锥曲线:双曲线
6
统计:系统抽样
函数与导数:切线方程 立体几何:点线面关系
7
三角函数
向量:向量的线性运算 不等式:线性规划
8
向量的数量积
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
函数:函数的图像
9
程序框图
立体几何:三视图
函数:函数的性质
10
圆锥曲线:双曲线
立体几何:线面夹角
程序框图
11
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的定义
题序 1-12 13-16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分值
单题:5分 一共60分
单题:5分 一共20分
17-21
解答题(必做)
单题:12分 一共60分
22-23
解答题(选做)
单题:10分 一共10分
难度设置
基础题×6 中档题×5 高档题×1 基础题×1 中档题×2 高档题×1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数学第20题探窥导数大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数学第20题探窥导数大

进行分类讨论, 这抓住了广东考生的 “软肋” (分类讨论),
直击其 “要害”, 将分类讨论等知识融为一体, 是一道简约而
不简单、 深刻而不深奥的试题, 让考生在平平淡淡中考能力、
平平实实中考思维、 稳扎稳打中见真功, 这十分符合新课标
的命题理念. 加上该试题第 (2) 问和不等式结合在一起, 很
多考生会有 “畏惧” 的心理, 由于前面题目背景相对 “陌
论, 如果考生不懂得二次求导和分类讨论的话也无法往下处
理, 但其实考生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通过二次求导可判断
出 h′(x)min =h′(仔)=2-a,
h′(x)max
=h′(
仔 2
)=
仔-2 2
-a,
之后对其
分类讨论,
分别对 a≤-2,
-2<a≤0,
0<a<
仔-2 2

a

仔-2 2
的情况下根据导函数的符号判断 h(x)的单调性, 从而可确定
56 广东教育·高中 2019 年第 7·8 期
h(x)≥0 恒成立时 a 的取值范围, 但在这里考生很容易出错的
是: ①求导容易求错; ②无法找到分类讨论的标准, 这就要
求对求导后的分类讨论标准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就是当
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 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
某个标准分类, 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第一类的结论,
导函数后, 设为 g(x)进行再次求导, 可判断出当 x∈(0, 仔 ) 2
时, g′(x)>0, 当 x∈( 仔 , 仔) 时, g′(x)<0, 从而得到 g(x)单 2
调性, 再由零点存在定理可判断出唯一零点所处的位置, 得

2019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及考题分析

2019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及考题分析
列通性通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列试题具有一定的综 合性,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对能力的考查有机结
合。
一、考试大纲研读 考试大纲研读
• (三)不等式 • 对不等式的考查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与其他知
识综合,与数学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一、考试大纲研读 考试大纲研读
• (四)三角函数 • 对三角函数的考查重点是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
• 17.(12分) • 记 S 为等差数列{a } 的前 n n • (1)求 • (2)求
n 项和,已知 a
1
. 7 , S3 15
{an }
Sn
的通项公式;
,并求
Sn
的最小值.
同文科17题,基础题,没有太多思维含量,主要考查概念、公式,只要认真计
算,学生基本得分。近几年全国二卷17题基本一年解三角形,一年数列问题,按
2019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及 考题分析
• 目录 • 一、考纲要求 • 二、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 三、高考二轮、三轮复习策略
2018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 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就教育考试工作发表了重要意 见。此文可以说是对高考命题的“最新定调”,对于2018 年及以后高考命题尤其是全国卷的命题具有非常明确和重 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考生复习和老师指导也有重要的方向 性指引作用。
一、考试大纲研读
• (一)函数与导数

对函数和导数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试题有
一定的综合性,并与数学思想方法紧密结合对函数 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都进 行深入的考查,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一、考试大纲研读 考试大纲研读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作者:路晓宇张芝豪来源:《课外语文·上》2020年第05期【摘要】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文言文阅读,延续了历年来的高考传统。

选材来源广泛,注重人物传记类,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本次高考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注重落实基础,对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进行多方面考查。

本文就文言文试题分析和备考策略两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文言文;分析;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28-02【本文著录格式】路晓宇,张芝豪.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13):28-29.新课标要求高考文言文在考查角度上应多元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还需要体会文言文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诚然,历年高考试卷也正是遵循了新课标这一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同时,也能从历史文化角度探究文言文的内容价值,并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一、试题分析(一)分值设置在对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的文言文试题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发现,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分值集中在19分左右。

并且近三年以来,分值的分布有规律可循,第10题3分,第11题3分,第12题3分,第13题10分。

由此可见,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分值具有客观化、合理化的特点。

文言文专题学习应以掌握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增加课外文言文阅读为辅助,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材料出处2017—2019年这三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考查文言文篇目如下:2017年节选自《宋史·许将传》,2018年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2019年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分析可得,这三年来高考文言选材均出自正史,这也体现了全国卷选材一致性的特点。

2019-2020年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9.1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9.1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9.1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试题含解析 【三年高考】 1.【xx 江苏高考,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为圆心且与直线)(012R m m y mx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答案】【考点定位】直线与圆位置关系2.【xx 江苏,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答案】【解析】圆的圆心为,半径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2222(1)33512d +⨯--==+,所求弦长为22925522455l r d =-=-=. 【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问题.3.【xx 江苏,理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2+y 2-8x +15=0,若直线y =kx -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答案】4. 【xx 高考新课标2理数改编】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a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圆的方程可化为,所以圆心坐标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考点:圆的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名师点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长r的大小关系来判断.若d>r,则直线与圆相离;若d=r,则直线与圆相切;若d<r,则直线与圆相交.(2)代数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消元后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个数(也就是方程组解的个数)来判断.如果Δ<0,方程无实数解,从而方程组也无实数解,那么直线与圆相离;如果Δ=0,方程有唯一实数解,从而方程组也有唯一一组实数解,那么直线与圆相切;如果Δ>0,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从而方程组也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那么直线与圆相交.提醒: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多用几何法.5. 【xx高考新课标3理数】已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过分别做的垂线与轴交于两点,若,则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技巧点拨】解决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即几何问题代数化),把它转化为代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直线与圆和平面几何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准确地作出图形,并充分挖掘几何图形中所隐含的条件,利用几何知识使问题较为简捷地得到解决.6.【xx高考山东文数改编】已知圆M:截直线所得线段的长度是,则圆M与圆N:的位置关系是.【答案】相交【解析】由()得(),所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因为圆截直线所得线段的长度是,所以=MN ==,,因为,所以圆与圆相交.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是高考常考知识内容.本题综合性较强,具有“无图考图”的显著特点,解答此类问题,注重“圆的特征直角三角形”是关键,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等.7.【xx 高考北京文数改编】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圆心坐标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知.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点到直线(即)的距离公式记忆容易,对于知求,很方便.8.【xx 高考上海文科】已知平行直线012:,012:21=++=-+y x l y x l ,则的距离________.【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得d 5=== 考点: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名师点睛】确定两平行线间距离,关键是注意应用公式的条件,即的系数应该分别相同,本题较为容易,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能力.9.【xx 高考浙江文数】已知,方程222(2)4850a x a y x y a +++++=表示圆,则圆心坐标是_____,半径是______.【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时方程为,即,圆心为,半径为5,时方程为224448100x y x y ++++=,不表示圆.考点:圆的标准方程.【易错点睛】由方程222(2)4850a x a y x y a +++++=表示圆可得的方程,解得的值,一定要注意检验的值是否符合题意,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10.【xx 高考天津文数】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在圆C 上,且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为,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设,则2|2|452,25355a a r =⇒==+=,故圆C 的方程为 考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求圆的方程有两种方法:(1)代数法:即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①若已知条件与圆的圆心和半径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列出关于a ,b ,r 的方程组求解.②若已知条件没有明确给出圆的圆心或半径,则选择圆的一般方程,列出关于D ,E ,F 的方程组求解.(2)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的关系等求出圆心、半径,进而写出圆的标准方程.11.【xx 高考新课标2,理7】过三点,,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________.【答案】412.【xx 高考陕西,理15】设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与曲线上点处的切线垂直,则的坐标为 .【答案】【解析】因为,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设的坐标为(),则,因为,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因为,所以,即,解得,因为,所以,所以,即的坐标是,所以答案应填:.13.【xx 高考湖北,理14】如图,圆与轴相切于点,与轴正半轴交于两点(在的上方), 且.(Ⅰ)圆的标准..方程为 ; (Ⅱ)过点任作一条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下列三个结论:①; ②; ③.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Ⅰ);(Ⅱ)①②③【解析】(Ⅰ)依题意,设(为圆的半径),因为,所以,所以圆心,故圆的标准方程为.(Ⅱ)联立方程组,解得或,因为在的上方,所以,,令直线的方程为,此时,,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2221(21)22222NBMANA MB -==-=-+,222121222222NBMANA MB +=+=+=-+14.【xx 陕西高考理第12题】若圆的半径为1,其圆心与点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圆心与点关于直线对称,所以圆心坐标为.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xx 年高考命题预测】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对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这部分的考查,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从题型来看,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的形式考查,难度较低,部分省份会在解答题中,这部分内容作为一问,和作为进一步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出现,难度较高,虽然全国各地对这部分内容的教材不同,故对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从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的基础知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的考查角度来说,有共同之处,恰当地关注图形的几何特征,提高解题效率.对直线方程的考查.一般会和倾斜角、斜率、直线方向向量或者其他知识结合.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考查,属于简单题,主要以两条直线平行、垂直为主,以小题的形式出现.对圆的方程的考查,在高考中应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关注确定圆的条件.预测xx年对这一部分考查不会有太大变化.【xx年高考考点定位】高考对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的考查有二种主要形式:一是考查直线的方程;二是考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三是考查圆的方程.【考点1】直线的方程【备考知识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的斜率为k,倾斜角为α,它们的关系为:k=tanα;(2)若A(x1,y1),B(x2,y2),则.2.直线的方程a.点斜式:;b.斜截式:;c.两点式:;d.截距式:;e.一般式:,其中A、B不同时为0.【规律方法技巧】1. 斜率的定义是,其中是切斜角,故可结合正切函数的图象研究切斜角的范围与斜率的取值范围以及斜率的变化趋势.2. 直线的方向向量也是体现直线倾斜程度的量,若是直线的方向向量,则().3.平行或者垂直的两条直线之间的斜率关系要倍加注意.3.直线的五种直线方程,应注意每个方程的适用范围,解答完后应检验不适合直线方程的情形是否也满足已知条件.【考点针对训练】1.已知直线过直线和的交点,且与直线垂直,则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得:直线可设为,又过直线和的交点,所以直线的方程为2.过点引直线,使点,到它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答案】【解析】显然直符合题意,此直线过线段的中点,又,时方程为,化简为,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或.【考点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备考知识梳理】(1)若l 1,l 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①l 1//l 2 k 1=k 2;②l 1l 2 k 1k 2=-1;③(2)若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当时,平行或重合,代入检验;当时,相交;当时,.【规律方法技巧】1.与已知直线垂直及平行的直线系的设法与直线22(00)Ax By C A B ≠++=+垂直和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1)垂直:;(2)平行:.2.转化思想在对称问题中的应用对称问题一般是将线与线的对称转化为点与点的对称,利用坐标转移法.【考点针对训练】1.若直线l 1:x +2y -4=0与l 2:mx +(2-m )y -3=0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 .【答案】【解析】由题意得:2.已知直线,直线()()2:2220l m x m y -+++=,且,则的值为____.【答案】-1或-2【解析】根据两直线平形当斜率存在时,需满足斜率相等,纵截距不等,所以当时,显然两直线平行,符合题意;当时,,,若平行需满足且,解得:,综上,答案为-1或-2.【考点3】几种距离【备考知识梳理】(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与间的距离.【规律方法技巧】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求.注意直线方程为一般式.2.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一般不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处理,而是转化为动点在两定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计算简便,如本例中|PA |=|PB |这一条件的转化处理.1.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答案】2【解析】由题意,,所以直线方程为,即,.2.已知直线l 1:ax+2y+6=0,l 2:x+(a 1)y+a 21=0,若l 1⊥l 2,则a= ,若 l 1∥l 2,则a= ,此时l 1和l 2之间的距离为 .【答案】, 1,;【考点4】圆的方程【备考知识梳理】标准式:,其中点(a ,b )为圆心,r>0,r 为半径,圆的标准方程中有三个待定系数,使用该方程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方便地看出圆的圆心坐标与半径的大小. 一般式:022=++++F Ey Dx y x ,其中为圆心为半径,,圆的一般方程中也有三个待定系数,即D 、E 、F .若已知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心的坐标(如题目为:已知一个圆经过三个点,求圆的方程),则往往使用圆的一般方程求圆方程.【规律方法技巧】1.二元二次方程是圆方程的充要条件“A=C ≠0且B=0”是一个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必要条件.二元二次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为“A=C ≠0、B=0且”,它可根据圆的一般方程推导而得.2.确定一个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形式、定参数”是求圆的方程的基本方法:是指根据题设条件恰当选择圆的方程的形式,进而确定其中的三个参数.3.求圆的方程时,要注意应用圆的几何性质简化运算.(1)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2)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3)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圆心三点共线.1.已知圆的圆心为抛物线的焦点,且与直线相切,则该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抛物线的焦点为(1,0),所以圆的圆心为(1,0),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2.已知圆与直线及都相切,圆心在直线上,则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直线与直线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圆的半径,由,得,由,得,直径的两个端点,,因此圆心坐标,圆的方程.【两年模拟详解析】1.【xx届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2月摸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过点的直线与圆相切,且与直线垂直,则实数__________.【答案】2.【xx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第六次月考理科】若直线和直线将圆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弧,则.【答案】1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圆心到两直线距离相等,且等于,因此或,即18考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3.【xx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月考】已知动圆与直线相切于点,圆被轴所截得的弦长为,则满足条件的所有圆的半径之积是.【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设圆心,半径为,根据圆被轴所截得的弦长为得:,又切点是,所以,且,所以解得或,从而或,,所以答案应填:.考点:1、直线与圆相切;2、直线与圆相交;3、圆的标准方程.4.【xx 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则当实数变化时,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 由题意得,直线的斜率为,且经过点,直线的斜率为,且经过点,且直线所以点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其中圆心坐标,半径为,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

2019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攻略

2019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攻略

2019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攻略英语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比较多。

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比较容易记错,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细致、耐心。

有一些同学(不清楚),特别是词组的记忆特别难,我认为能够采取后期整理的方法把错误题目抄下来,实行分析,准确答案应该是怎样的,可能高三时期的学习本身就是比较紧张的,不能占有大量的时间,其实做题的当前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有哪些漏点和缺少,如果错误的东西没有把握,那么就失去复习的意义。

实在没有时间,能够采用一个方式,就是在题目的边上写一些自己的体会,错误的原因等等,在题号旁边写一个明显的记号,在考试之前把这个例题拿出来看一看,重点看打了记号的错误题,也是能够达到效果的,也能够节省抄题目的时间。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口头的操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可能在上课的时候不考听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考点说的稍微少一些。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提升英语实用技术是重要的,不但仅学习哑巴英语是从高考这个角度看,上班时考研、找工作,口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另一方面,多说英语也能够培养一种语感,在考试的时候可能经常碰到没有学过的词汇,如果有很好的语感,就能够凭着很好的语感来做。

第三,在做语法的过程中,能够把一些语法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语言习惯,就不要很死记硬背一些语法了,再说英语的单词,再增加单词理解之后,单词的注重度又提升了很多。

可能大家觉得单词非常得难背,拿了单词表怎么记也记不住,我觉得拿着单词表不是硬记下来的,我的方法是把单词放在文章中去记,能够背一些课文,背一些课本比较经典的句子、段落,也能够看课外的杂志、英语报刊,把单词放在文章中去,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这样单词的意思就很容易掌握了,而且这样会提升自己鉴别陌生单词的次数,好像有学者实行过研究,说背单词不是说你看这个单词多长时间你就能够记得住,而是在你见到这个单词几次之后,我听说七次后就能够记住了,所以我认为大家要实行阅读,在阅读中自不过然地就能够把单词记住了。

2019-2020年新高考备考: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乙卷备考策略: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分析与考纲解读命题方向预测

2019-2020年新高考备考: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乙卷备考策略: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分析与考纲解读命题方向预测
(2)提供量化数据关系,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
I卷第28题提供N2O5的分解反应的速率与压强的关系方程, 要求学生分析N2O5分压与总压的关系,计算反应速率; II卷
中第27题提供沉积碳生成速率与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压强的关
系方程,要求学生分析积碳量与反应压强的之间关系,判断 选择反应的具体条件; Ⅲ卷中第28题提供反应速率与正、逆 反应速率常数及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方程,要求学生通过平 衡状态计算出速率常数,再计算非平衡状态下正、逆反应速
化合物E与化合物H在Cr-Ni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既可以引导学
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又体现高 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2、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快速反映最新化学成果
最近几年,高考命题者比较青睐选取最新的化学成果来拟题,比如全 国II卷的第12题“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 次电池……”,这个素材实际上是2017年的一个新闻报道,而且是我国科 学家对“Na-CO2二次电池”提出了更好的设计思路。 201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第7题“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由CO2和CH4转化 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来源于2017年8月份发 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的一篇文章。 2018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第13题“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是选 取了2018年2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等科学家发表在《德国应 用化学》上的一篇文章,其装置原图与高考试题完全相同。
【核心素养】
2019-2020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全国Ⅰ卷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为了明年的高考, 我已经在拼搏!
2019高考,如何让学生取得好成绩?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备考建议课件(共79张PPT)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备考建议课件(共79张PPT)
a rest now. M: Yeah. I can see that. Go and get relaxed.
试题例析:主旨要义
1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company. B. An interview. C. A job offer.
Douglas at 3 o’clock. M: Well, please make it another day.
试题例析:推理判断(地点)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 In a museum. (Text 1 )
2017-2019年“阅读理解”选材比较
年度 2019
2018 2017
A
B
C
D
E
面向学生 Canaan小
的暑期工作 学二年级 智能键盘防 受欢迎度对 新鲜空气
公告/应用 总统竞选 止数据和身份 青少年成长 与人体健
文/237
活动/记叙 盗窃/说明文 的影响/说明 康/说明文
文(新闻报 (科技类) 性议论文 /248
试题例析:言外之意
(2018年全国卷3)
12. How does the man sound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A. Grateful. B. Humorous. C. Curious.
(Text 8) M: When your cat drops a dead bird at your feet,
by extension, whether they should be given access to the computer it ’s connected to — regardless of whether someone gets the password right. 3.Data collected from the device could be used to recognize different participants based on how they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备考策略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备考策略ppt课件








1、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近 高
(4)点电荷、匀强电场特点、电场力做功、等势面、电势能
考 命
考点:1、点电荷、等量及不等量同种异种电场的特点

2、关于各个物理之间的关系:
特 点 分 析
U AB
WAB q
U AB A B
}WAB qA qB -Ep ↓
U Ed (A 0 Ex) Ep q







对象灵活选取
所求力的两侧 选取研究对象
考点:共点力平衡、力的合成
1、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近 高
(1)力的平衡







考点:动态平衡
数学能力: 图解能力 函数能力
1、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近 高
(1)力的平衡





分 析
考点:共点力平衡
对称思想、五个平衡点、圆上某点的弹力方向
两个平衡状态 几何关系
1、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近 高
(1)力的平衡







1、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近 高
(1)力的平衡







1、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近 高
(1)力的平衡

命 小结:1、力的平衡是全国卷的考频点

2、试题表面是考察知识点,仅仅掌握: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论述类试题复习策略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论述类试题复习策略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7·8期论述类文本,是高考语文必考内容。

它以理性思维作为主要的方式,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是理论性、逻辑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强的一种文体。

考查的文体比较广泛,涉及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方面,内容涵盖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美学、考古学等。

这类文章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对于提高考生的文本信息筛选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一、近三年高考语文考纲的表述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的能力层级并没有特别的变化,依然延续了2017、2018年考试大纲的要求。

连续三年的表达均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考查着重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次。

理解能力处于B 等级水平,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以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属于C 等,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四方面的内容。

二、题目命题的导向分析2019年全国Ⅰ卷的论述类文本选自作家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文本的选择切合了时代的要求,积极回应了时代的重大主题,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持续奋斗的精神,讲述文艺创作中需要关注人民的奋斗故事,引导考生理解时代的奋斗精神,弘扬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斗精神。

选文具有思路清晰、结构明了,议论分析的特征鲜明、善援引例子阐释观点等特点,有利于考生的阅读和理解大意。

所命制试题难度适中,符合高考的要求。

在试卷的命题中,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生物篇)

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生物篇)

2019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生物篇)2019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生物篇)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学问点,驾驭生物学基础学问和基本原理,构建学问体系,协作经典的题例、将主干学问、重点学问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学问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学问的迁移,这是学科实力综合实力培育和提高的前提。

形成较娴熟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育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一轮复习的好坏干脆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仔细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

通过仔细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学问、实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5.生物进化的观点;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学问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

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相识应当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学问网络,提高应试实力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学问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学问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需具备的,对基础学问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精确、迁移敏捷、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实力,打好了基础,实力才会提高。

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全部学问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学问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
规划。√ 审题结论…… Nhomakorabea√


作文训练第三课:拟标题
方法一:以论点为标题 方法二:用话题词重新造句 方法三:修辞法
拟标
作文训练第四课:结构
• 整体结构清晰 • 段落行文清晰
(2019课 列对材料 括和分析 项是
B. 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
(2019课标二)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
(2019课标三)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2019天津卷) 21.某初中校就“喜欢 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 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

√ √

√ √ √
作文训练第五课:内容
• 积累材料——课本中的名人 生活中的名人名事及其他。
• 论证训练——紧扣中心和事
论证训练(内容篇)提要求
1.论据典型、新颖、合理、有针对 2.论证紧扣分论点展开,要有扣题 3.论述注重逻辑性。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 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 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 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 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3.审题意识
问含义:表层、深层、情感态度 问作用:内容上、结构上、技巧 问内容:答案在原文中找 问为什么:答作用或答内容 问概括:按分值答“干条条”
(2019课标三卷)6.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 “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
问内容,答案在原文中找。
明确答题区间,材料二、三
文中找“志愿者”的特点,然后找“ 人”中符合“志愿者”特征的部分, “单车猎人”独有的特点,回答“新
• 轻车而行,是种寄情山水,向往田
• 轻车而行,更是种隐忍,不屈的意
提要求
• 引论、本论、结论 • 第一段,用修辞、名言、寓言、材料等, • 第二段,过渡,重申论点。 • 第三段,①分论点+论据+分析论证(论据 • 第四段,②分论点+论据+分析论证(论据 • 第五段,③ 分论点+论据+分析论证(论据 • 第六段,总结三个分论点,重申中心论点
②跳出平凡,需要雄厚的实力。例:邓亚萍 乓球女皇的奥秘。
③跳出平凡,需要坚定的信念。例:许嵩音 塑造。
做 练 习
• 美丽的笼子
• 走过花鸟市场,见到小贩们卖力叫卖美 见到这些鸟笼,我不禁想:多少鸟儿被 子所束缚,失去飞翔蓝天的自由,而我 为自己通过顾虑,编造一个个美丽的牢
束缚住了。√
• 打消自己的顾虑,摆脱束缚需要勇气。
着眼立德树人,提升能
——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及 备考复习策略
一、2019年试题特点分析 二、2020年备考复习建议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着眼立德树人,重视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制以能力考查为出发点。 2.试题结构稳定,大多是熟悉的题型,学 感,容易上手。 3.题型稳中有变。如,文本位置的调整; 了词语的考查范围;21题考查压缩语段能 作文等等。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 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 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
(2019课标三卷)8. 小说中有多处 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2.术语意识
表达方式
记叙顺序、记叙角度、叙述人称、叙述 本语言、人物语言) 描写技巧、作用 抒情技巧、作用 议论作用 说明方法、作用 谋篇布局、情节结构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语言亲切自然、朴实; 语言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 语言明快风趣,率真不做作; 语言富有表现力,准确、生动、传 多用修辞,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富有哲理、凝练、含蓄,诗化语言 幽默风趣诙谐;
A.识记 B.理解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E.表达运用 F.探究
四个意识
文体意识 术语意识 审题意识 规范意识
1.文体意识 如: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 的文学体裁。
主题
环境
(17年课标一卷)5.小说以“渴”为中 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 ① 情节上,“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情节更紧凑。 ② “渴”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物塑造上,更能突出“小实验队”坚强的意 他人的精神。 ④ 主题上,赞扬了“小实验 性光辉。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 使情节更 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 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
“图文转换” 在《考试大纲》中,是包含 文字运用”中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 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中的,它要求考 图或表提供的信息,解读相关内容。 图文转换——漫画、徽标、图片等 表文转换——表格、坐标图、饼状图、条形
(2019课标三卷)8. 小说中有多处 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问作用:情节、人物、主题/技巧上、结构
找出“多处景物”,情节、人物、主题/技 结构上、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 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 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 开展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 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 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
(2019课标三卷)9.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 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第一问“为什么”,问内容 :答案在原文 第二问“为什么”,问作用。
答案: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 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首 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 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
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
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
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
熟悉、简单,但不一定能做对。 从一、二本分数线和高分考生人数 优秀的学生正确率较高。但对于一 生来说,得分还是不高的。
二、备考复习建议
• 全面撒网,分类突破。 • 突出双基,夯实基础。 • 注重能力,狠抓落实。 • 以生为本,讲求实效。
(一)全面撒网,分类突破
为什么?怎么做?
(2019课标二)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 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分类突破!比如,病句——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 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再如—— ⑴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①景物描写:“结合” 类、“ 类、“描画”类 ②人物描写:直接、侧面(衬托 ⑵抒情:直抒、借……
(二)突出双基,夯实基础
逐条讲全,点点落实 分类讲透,练习巩固
(三)注重能力,狠抓落实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态度。
(四)以生为本,讲求实效
1.作文教学 2.名句名篇默写
1.作文教学实效性
• 高考好作文就是一眼看上去是 的作文。
作文训练第一课:练字
作文能得55分的话,其中8分靠的是
基本要求:整齐!!!
作文训练第二课:审题
方法一:抓关键词 方法二:抓关键句 方法三:以不同“人物”为出发点
4.规范意识
常见答题问题:答非所问;信息点少; 全;概括筛选整合信息准确度不高。
分条作答,排版整齐,尽量多写。 不是字多,而是“角度多、层次多 多”,多写关键词。
省模文学类文本试题回顾: 6.分析文本中多次提到的大樟树的意蕴与作 用。(6分)
分条作 要点全
(贵阳市二模)9、废旧手机回收难,难 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 打消自己的顾虑,摆脱束缚需要耐心,
• 放下多余的顾虑 • 脱掉多余的顾虑,你便可早日到
顶峰。……√
• 脱掉多余的顾虑,你便可轻松到
港湾。…… √
• 脱掉多余的顾虑,你便可惬意到
• 轻车而行
•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于混 赐予我们的是一身筋骨,一颗心灵
足矣。大可轻车而行,扫去诸多顾√
• 轻车而行,是种决绝,坚韧的心态
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
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
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
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
(2019课标三卷)6.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 “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
答案: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 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 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 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 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 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
对照式结构
知耻应后勇
1.知耻不后勇,必定自 遗恨千古。
2.知耻而后勇,化耻辱 动力,也有成功的一天
是什么
写分论点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