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概论心得

交通工程概论结课论文一.综述交通工程概论虽然目前只作为作为我们的一门校级任选课。
但在原来课程改革之前,一直是一门必修课。
当我们也是我们在考研和之后从事交通工程方面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节课。
并且从我们隶属于土木与交通学院,足见其课程的重要.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的正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他在运输工程学,道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等学科紧密相关,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分,且仍在不断完善。
我们所学的交通学其本质:通过交通调查,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的研究及有关设施,装备的配置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市交通的发生分布方式划分及运行和停驻的规律更加符合人们的安全舒适经济方便的要求,同时满足人车路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工程类学科。
我们所学的书一共分为13章。
第二章的交通特性从不同角度分析交通的特性。
第三章通过交通调查,教我们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这是在我们道路学习中,最长使用的一种技巧。
第四章根据我们的调查,阐述了交通流理论,到后来第五章的通行能力。
环环紧扣,之后六七八章从到规划建设管理。
我们书的最后两章的是的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专题分析我最关注的是第二章,交通特性。
交通特性分心是交通工程的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的前提与基础。
这章从人和车两部分分别对交通安全的分析,而我重点想从作为人对来看交通安全。
作为我们是修建修建道路桥梁的人,我们的侧重点更应该从如何修路建桥的角度来关注交通安全。
有句话叫想要富先修路,但是伴随着路越修越高,流通量的增加,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因为驾驶员引发的交通问题是越来越严峻,只有人才是决定交通安全关键的要素。
我从驾驶人的角度,重点关注与疲劳驾驶问题。
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2-3%,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2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是绝对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为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相比超速和酒后开车等显性违法犯罪行为,疲劳驾驶的鉴定和防治都难以解决的难关,且任何人任何时间均可能发生,因此危害更大!1、贵州“5.7”贵毕公路特大交通事故2007年5月7日凌晨在贵州省黔西县境内贵毕公路上一辆从浙江省金华市开来的双层巴士在上坡时冲出左行车道前面的波形防护栏后,翻到斜高137米的路坎下。
交通工程概论论文

交通工程概论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发达,因此交通工程专业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工程概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交通工程概论论文篇1《浅谈交通工程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市政交通工程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市政交通工程设计有系统性强、难度高、技术复杂等特点, 对工程的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就我国市政交通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计市政交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非常重要,他直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输血管,工程师对于交通工程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是否健康顺利的运转。
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稳的进行当中。
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交通工程的设计涉及到运输、公共设备敷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开始设计前,设计人员除了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探外,还要注意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求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市政交通工程的设计要点1.道路的功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市政交通工程设计时,对于道路的功能的考虑,道路的交通性不仅仅是设计者唯一考虑的事情,除了交通性外,设计者还要考虑到道路的生活性和游览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把设计中的道路功能特色考虑全面,以便使道路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出更多更全面的作用。
2.符合城市的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城市特色危机,大部分城市正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而趋于一致,这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文化问题。
生活水平不的断提高使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设计人员在道路工程的设计中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
交通工程学论文

交通工程学论文在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管理中,交通运输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工程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交通工程学论文篇1《浅谈城市交通治理中的公共政策》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不难看出,城市中居民的汽车拥有数量也不断增多,从而导致城市中交通问题也不断增加。
国家根据这些交通问题制定了血多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不理想,出现了很多问题。
本文就是利用公共政策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以便对交通问题政策的更好更有效的执行。
关键词:城市交通治理;公共政策;执行问题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迅猛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城市交通问题,政府出台政策加以解决,但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及内部因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相关概念界定1、公共政策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公共政策,但不同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本文更倾向于谢明对公共政策的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许多学者对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针对交通现状和原因制定和采取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相关措施、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的城市交通治理研究、对交通制度政策进行分析、以及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偏差进行的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城市交通治理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观点与解决方法,他们将研究的精力与重点主要放在了形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以及制定和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上,而对城市交通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地带。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从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班级道桥083班姓名杜国先学号 080012从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灾害。
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 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但至今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发展过程本身。
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高度密集的城市逐步演变为在更大区域内日益分散和多极化的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由经济引发的出行行为(交际、购物、文化活动和旅游等) 的增长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本学期我们在李巧茹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交通工程学》,我感觉学习一门课程不仅为拿一个好成绩,而应从自己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学以致用,这才是目的。
以前,从个人视角看交通拥堵问题,略显片面和肤浅,学习了交通工程一课后,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对交通拥堵问题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车、路及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科学.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应设施).交通特性分析时交通工程学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我认为通过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我国交通拥堵问题时略有不同,具体原因表现为:一、人的交通特性1、政府(1)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而且法规不是很强制,更多的是要人们的自律,城市地区多酒驾、闯红灯、乱停乱占等违反交通法律规定的行为,对其引起的高发交通事故的行为处罚不规范;农村地区比较分散,警力又有限,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农村地区多有三无车辆.(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
交通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交通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学院:能源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先后在上海、北京、哈尔滨、南京、西安等城市讲学,系统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经验。
国内也派出了多个代表团出国参加由英、美、日、澳、德等国举办的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这些活动推动了国内交通学科的产生。
1980年上海市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20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省级交通工程学会或交通工程委员会,有些早先成立的国家级专业学会也设立了交通工程分会。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并着手招收、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近期交通工程的发展: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 , IVHS三、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1、系统性:交通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自身又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人、车、路、环境、能源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开放性的大系统。
交通工程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
4、社会性:交通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法规等,差不多同社会各个方面均有关,如政策、法规、技术、经济、工业、商业、生产、生活等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单位,从人员讲涉及全体市民,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娱乐。
5、前瞻性:道路交通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发展,为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活动服务的,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撑体系,社2、交通规划:在调查研究交通现状,预测未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对交通的需要的基础上,制定交通规划。
交通工程概论论文【范本模板】

成绩土木工程与建筑系课程论文(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2014年 06月 22日交通工程概论论文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交通压力增大。
为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动脉得以快速发展,因其运量大、污染小、耗能小、安全性能高等多种优势,不但解决交通拥堵,同时改善空气污染问题,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文就将浅谈轨道交通的过去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摘要:近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优势轨道交通与未来发展方向13交通工程专业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城市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逐渐呈现,人流量大,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城市轨道家庭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无论是在建设规范上还是建设速度上,都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1。
轨道交通发展史自1863年以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已走过了近140年的历程,其数量和质量有了极大的增加和提高。
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实施,从而给乘客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惬意.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与1月10号在伦敦建成,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交通工程不断地完善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工程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交通工程毕业论文篇1《浅析交通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 前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设施的要求在不断地提供,这便需要我们加快交通工程的建设步伐,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设一个交通体系与交通自动化管理有效结合的新型交通工程设施体系,从而把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科学、高速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在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交通设施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整体工程质量和整体功能的发挥,也关系着高速公路开通营运后舒适、高效、快速、安全的运行效果。
所以,在交通工程建设中要认真重视其质量控制。
2. 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特点交通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涉及项目广、影响因素多,具有单一性、复合性、固定性、露天性、协作性、群体性和预约性等特征,这便决定了交通工程项目具有一下几个特点:(1)项目可行性建议书,项目工程的设计、前期准备、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2)项目工程的设计问题、施工材料质量伪劣、设备故障和施工方法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工程质量;(3)交通过程建设主要在露天进行,所以受到了气候、地质等因素的较大影响,从而引起了质量波动;(4)交通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在前道和后道工序的检查过程中,如果对工序交接时的质量检查不及时,会引起后道工序覆盖前道工序,致使质量小合格的前道工序被误判成合格;(5)工程质量检查时无法进行解体拆卸而致使部分局部质量问题难以解决。
3. 交通工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措施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后,项目部根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针和项目的质量目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使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铺垫。
交通概论结课报告范文

交通概论结课报告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交通概论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及体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交通运输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挑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下面,我将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展望。
首先,交通工具的创新是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创新也日新月异。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使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环保,还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例如,特斯拉电动车的崛起,不仅带来了更低的能耗与更高的行驶距离,还引领了智能化驾驶技术的发展。
而在公共交通领域,共享单车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新选择,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
交通工具的创新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愿景。
其次,交通网络的建设是推动交通系统发展的关键。
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类聚居地越来越集中,因此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变得尤为重要。
交通网络的建设是确保城市交通系统顺畅运行的基础。
例如,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也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城市地铁的建设,则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品质。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为交通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交通网络的建设将越来越注重智能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交通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因此,交通安全的保障是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实际操作中,建立合理的交通法规和严格的执法机制是确保交通秩序的基石。
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途径。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交通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交通情况,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交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道路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流理论、交通控制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交通工程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交通工程理论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旨在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成为了交通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首先,交通工程在道路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道路设计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例如,通过优化交叉口设计,增加车道数量,设置专用车道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同时,道路设计还应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确保交通系统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其次,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的交通规划,可以预测交通需求,合理分配交通资源,优化交通网络结构。
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因素,以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对交通流的分析,可以了解交通流的分布规律,预测交通流的变化趋势,为交通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利用交通流理论,可以设计出更加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交通控制与管理是交通工程的实际应用领域。
通过有效的交通控制和管理,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保护环境。
例如,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交通控制设施,可以引导交通流的合理分布,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可以实现对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5篇模版)

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5篇模版)第一篇: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欢迎阅读!1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分析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可分为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两类。
选题的来源一般为教师自拟题目或科研项目中的某一部分,选题总体来说比较丰富,包括交通工程各领域,如交通设计、道路设计、道路桥梁结构分析等。
总体上而言,我校交通工程专业选题范围较广,基本上涉及到了交通工程的各个方面,且与学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但由于指导教师专业方向的限制,学生能力的限制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实际上不大。
在设计类题目中,“交通设施设计”中采用的题目大多就有很强的工程背景或实际背景,如“建设一路公路改造设计”。
此类题目由于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如实际的地形图、地勘报告等,学生参与的兴趣较高,而题目又涉及到实际工程中各方面问题,若师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互动,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交通设计”则主要针对道路交叉口或者一定区域内的道路网进行交通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优化设计,如“武汉市二环东段道路出入口控制设计”。
此类题目一般以实际问题为依托,学生需要自己采集交通数据及道路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模拟分析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交通信息”则主要涉及到信息工程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如“基于Sketch-up的校园三维场景模型的构建”,此类选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软件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论文类题目中也可分为3个方面,分别为“结构与材料性能”、“交通策略”和“交通信息”。
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相对而言较少,一般仅对某一门课程中一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
其一方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论文在全部设计中占有的比例不宜过大,本专业要求一般不高于20%。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我的交通工程毕业论文题目是《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研究》。
交通堵塞是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给城市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研究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篇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点的分析,探讨了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成因。
其次,通过对交通堵塞影响因素的分析,包括人口增加、车辆增加、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路网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到位等,找出了造成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
然后,针对这些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优化路网规划、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
最后,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所提出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有效性评估。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然后,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了一定的数据和信息。
最后,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通过实例对优化措施进行了评估和验证。
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的研究,本论文旨在为解决高速公路交通堵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为交通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提高高速公路交通流动性、缓解交通堵塞状况、优化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论文)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主要是对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的研究。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交通工程论文,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一类论文的写作方法。
交通工程论文优秀范文推荐10篇之第一篇:交通工程监理发展路径探微摘要: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意义重大,如果交通工程存在明显缺陷,必然会影响其预期通行效果,同时还有可能带来交通事故。
为了保障交通工程施工效果,监理工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围绕交通工程监理工作,首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又探讨了未来优化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工程;监理;发展路径;交通工程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着更高要求,为了促使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通行条件,前期建设过程应该加大管控力度,避免出现严重质量缺陷。
除了交通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施工方需要结合自身职能要求,加大质量管控力度外,监理单位同样也应该发挥监理职能,围绕交通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全面监控。
基于此,针对现阶段交通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予以适当弥补,成为未来发挥交通工程监理职能的重要条件。
1. 交通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 监理定位不清晰交通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必不可少,但是在监理参与中却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监理定位模糊问题,监理工作的职责任务不够清晰,难以发挥出监理的最大价值。
从业主单位以及施工单位方面来看,两者都没有能够充分意识到监理单位的重要性,没有对于监理单位形成清晰认知,不能够给予监理单位应有的独立权限,也就导致监理单位无法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参与交通工程项目监管。
另外,从监理单位自身来看,其同样也未能清晰意识到自身工作的职能定位,过度遵循业主单位的要求,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在后续工作中同样也无法发挥出较强职能作用。
1.2 监理体制不完善交通工程监理体制不够完善同样也是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从工作流程、工作计划以及验收程序方面来看,监理单位往往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混乱问题,难以形成较为理想的管控优化效果。
交通工程概论论文

学号********交通工程概论结课作业学生姓名陈琬君班级09级土木工程6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刘利花土木工程学院2012年5 月24日一、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分析交通工程的基础理论有哪些,专业特征包括哪些方面?(10分)交通工程学,是随着道路工程,汽车制造,交通控制,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与自动化,智能化等有关公路交通的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任在发展完善中,前景广阔,对提高公路好道路交通性能至关重要。
在我国《交通工程手册》中提出如下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则,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总之,交通工程学是以人为主题,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有关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环境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学科,通过交通规则,设计,运营管理等方法,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及机械损耗,公害程度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目的。
基础理论:交通流理论,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排队论。
专业特征包括交通特性,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规划,交通事故与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停车场及服务设施,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
二、论述一下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方法?(30分)一、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表层的原因,更有深层的症结,从不同层次剖析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对于我们缓解或根治城市交通问题意义重大。
(一)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表层原因1.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太大,而道路设施供给不足。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出于工作和生活出行便利的需要,汽车这个曾经的奢侈品,正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北京道路堵车现象以及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北京堵车现象:“天街小雨润如酥,满城尽是堵车路”,这是对2010年9月17日一场小雨引发了北京全城交通大拥堵的形象描述;而北京除了“首都”以外,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首堵”。
2010年9月17日7时到12时,北京全路网的拥堵指数一直在8以上,属于“严重拥堵”。
当晚下班高峰期间,北京市区140条道路出现严重拥堵,超过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的峰值纪录。
的哥抱怨平时3分钟的路程走了半小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感慨“堵不忍惨”,网友惊呼“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一辆68路公交车更是“下午3点半从厂桥出发,晚上8点半才到六里桥,13公里路走了5个小时”。
北京交通面临的挑战:挑战一:是人口快速增长,近年来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加约50万人,年增长率达2.9%,远远超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的1.4%的目标,2009年底已达1755万人,依此速度,北京将在今年底前“额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的人口控制目标。
挑战二:是机动车发展呈现“三高”特征:保有量高速度增长,2009年净增机动车51.5万辆,平均每天增加1410 辆;高强度使用,北京小汽车年平均车辆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约是东京的2倍多;如果不采取限制措施,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
高密度聚集,与世界其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中心城低,外围高”的分布态势相比,北京市的机动车80%以上集中在六环范围内。
挑战三:是资源承载能力不足。
受旧城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布局的制约,难以对旧城道路进行扩充和结构调整。
挑战四:是公共交通欠发达,轨道交通里程短、没有形成网络,公共交通还需在提高运行速度、服务水平、改善换乘条件等方面做很多工作。
目前北京的公交分担率不足40%,与国外城市差距较大。
挑战五:是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区功能过于集中,中心城区与外围地区交通需求分布严重失衡,向心交通压过大,“潮汐”交通现象严重。
交通工程概论结课报告

结课报告课程名称:交通工程概论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工程0902班姓名:高天赐学号:0902202262009年11月25日关于缓解西安交通问题的课题研究1 交通工程的概念结束了高考,填报了志愿,迈进了大学——然而,我对我选择的专业——交通工程——的认识,却极其模糊。
那么,到底什么是交通工程呢?在辞海中,交通被这样定义: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
其中,运输是指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指邮政(信件和包裹的传递)和电信(语言、符号和图像的传输)的总称。
而工程学是指将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者解释、描述自然规律的学问)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中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
工程分为很多种类,比如土建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工程和这里所研究的交通工程等等。
简而言之,交通工程是从道路工程分化而来,是运输工程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2 西安在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2.1 交通拥挤对于现阶段的西安市而言,提到交通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一般都会是有关交通拥挤的问题。
是的,西安市和国内的许多其他城市一样,都面临着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
高峰时段的堵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面对浩如烟海的车辆,市中心那狭窄的四车道又如何能让车辆从容通过?从前修二环路的时候有人提议说修6车道,结果大家说浪费,可是现在呢?面对“进城”,很多司机选择绕路到二环路等,但是现在二环路也都堵得不像样子。
面对外界,我们总是自豪的说今天又有多少量机动车挂牌,殊不知这样的机动车增长又会给市区的道路增添多少压力。
面对每天都在增长的机动车数量,交通运输的压力愈发沉重。
北京市无可奈何的出台了单双号出行限制,可西安又该怎么办?大力推行公共交通,劝说人们放弃乘坐私家车?看着钟楼前摩肩接踵等公交车的人群——拥挤的已经让我们习惯的公交车,又如何能保证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2.2 交通安全对于交通而言,交通安全也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交通工程两千字论文

交通工程两千字论文篇一:交通工程论文_大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更新_交通工程论文我国大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对交通规划师和城市政府而言,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都将对未来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而树立正确的理念对于城市交通规划极为重要。
下面从人与车、车与路、供与求、通与行四个方面对当前规划理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和争论进行剖析。
一、人与车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货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
评价一个交通体系的优劣,主要看公众的交通利益是否得到保障。
道路空间应为整个社会所共享,而不能仅为少数富裕群体使用。
因此,交通规划师必须树立公众利益优先的思想,并将社会公平原则体现在构筑交通空间的过程中。
从古到今,随着交通工具的变化,道路的服务对象,在设计者的思想中经历了从为人(统治者)到为车,再到为人的变化过程。
人本位的思想是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半个世纪小汽车时代的辛酸苦辣之后,认识到以车辆移动为目标的车本位带来的种种危害之后不约而同提出来的。
许多国际建筑师会议都一直强调城市规划是为人,而不是为车。
我们需要行走,不仅为了生存,而且是为了快乐。
人的活动应优先考虑,要创造一个步行的天堂,不能让汽车到处横行。
反省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管理,车本位的思想一直占了上风,人本位的思想则很难体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制定中的车本位思想。
从交通发展战略来看,非常流行的做法是1小时交通圈或30分钟交通圈等来概括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衡量的标准是小汽车出行所需的时间;在规划的观念上,认为自行车的大量使用是交通结构不合理的罪魁祸首,自行车和步行则是道路交叉口通行不畅的首要原因。
2. 规划内容上的车本位思想。
交通调查的内容除居民出行调查外,主要是机动车出行调查、道路断面和交叉口机动车流量调查、车速调查和停车调查等;交通预测的内容和成果主要是机动车的吸发量、OD分布、流量分配;交通评价的依据主要是路段和交叉口的饱和度及道路的服务水平;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以满足机动车出行为目的的道路网规划;道路断面设计也主要以机动车交通为中心。
交通安全工程结课论文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摘要: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中外交通安全的一些现状,从中得出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法规、人、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希望能对我国交通安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通安全,交通事故,交通法规,道路交通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密切,出行时对交通的需求也随即有相应的提高,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期待我们去营建。
追求安全的交通将是我们一段时间内的长期目标。
但是现在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正困扰着我们。
甚至道路交通事故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害之一。
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20 万, 受伤者多达5000 万, 即每天有3000 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 故有人称其为“世界第一公害”、“和平时代的战争” [1]。
2000年我国交通事故中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比例是4.5:1,然而美国和日本是76:1和128:1。
为什么交通事故中我国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比例那么小而外国的那么高呢?这其中存在什么样的差异?这些事故的发生是怎样产生的呢?而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1.中外交通安全现状1999年,全球约有7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TR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Labs )的一项研究表明,1999年道路交通事故的全球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近一半的死亡事故(约44%)发生在亚太地区。
表1 1999年全球交通死亡人数*其中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包括台湾)、印度、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越南。
比较中、美、日、印的交通事故的走势。
可以看出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具有较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密度(表2),可是其每万辆车死亡人数确只有中国的5%和12%。
这是一个很值得国人思考的问题。
诚然在国内通过实施"3E"工程,交通安全的形势大为改观,车辆事故率及里程事故率均持续下降,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并趋于稳定,一些主要西方国家的交通事故率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浅谈乔振国(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桥专业,河北邯郸 056038)摘要:一个城市的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交通规划可以给城市带来无限的活力,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部分都会面临城市交通问题,交通拥堵最为令人头疼,如何最好巧妙最大化地避免这个问题,本文就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蔓延现状和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结合一些国内外的实例从多角度分析交通拥堵形成原因和对交通拥堵问题的采取有效的措施的处理,并给出一些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为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字: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交通拥挤成因采取措施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the cityQiao Zhenguo(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bridge, Hebei Handan 056038) Abstract:traffic and city of a city development and city residents life, good traffic planning can bring infinite vitality to the city, to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residents travel. We now live in large parts of the city will face the city traffic problems, the traffic jam is the most headache, how to avoid this problem best cleverly maximizing, the big city of our country traffic conges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pread situation and our country city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some examples from the multi angle analysis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s and treatment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and gives some specific methods to solv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and strategy of city roa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ig city of our country to solve the traffic jam problem. Keywords: city road traffic situation of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s measures一、城市交通及相关概念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是城市各种用地之间的人和物的流动。
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有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交通系统。
这些流动都是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一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的。
2.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已经发育为一种立体化、综合化的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城市道路、桥梁、轨道系统等;第二,城市客货运输系统,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地铁、轻轨、轮渡等公共客运系统,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私人汽车等个体客运系统,以及城市内部的货运系统;第三,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包括交通标志、信号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等交通管制系统。
城市交通是一个集经济性与社会公益性于一体的领域,包括管理体制、城市规划布局、投融资体制、交通方式选择、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流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管理、法规、规划、工程、财政、教育、环境、能源、信息以及人文等社会经济诸多学科领域。
这些方面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大系统。
二、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状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
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城市网络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往往由多个管理策略、管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管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
因此,交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三、交通拥堵的成因1.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应协调城市各规划区域与交通之间的关系,避免造成局部负荷过重。
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规划者对于城市的功能定位缺乏一个系统、科学、前瞻性的考虑。
像北京采取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主要商务区、金融区和行政区都集中于三环以内,形成典型潮汐式交通出行,二环路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30%。
尽管北京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空间发展格局,但由于中心城区发展惯性,在进出城道路、中心区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交通拥堵很难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
从上海市道路网运行现状来看,占中心区道路长度22%的主干路网承担了该区域总流量的69%,流量过于集中造成了主要道路的拥阻。
由于路幅较狭窄、容量有限,断头路等原因,占中心区道路长度64%以上的支小道路系统,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却不到25%,交通流量在道路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均衡。
由于各种限制,广州没有按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将城市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路面交通的不合理性分布逐渐显现,诸如天河中心区等区域道路易引发严重交通拥堵。
2. 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程度。
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区小汽车无序发展、过度使用,使中心区的道路网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加剧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程度。
近15 年来,北京汽车保有量每年平均递增率超过15%,个别年份甚至接近20%,而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年平均增加率仅为1.2%和3.7%,致使交通需求,特别是小汽车交通需求与市区路网总容量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
3.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我国早在2005 年就确立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但在实践中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尚未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轨道交通、brt等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建设滞后,致使小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在北京,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慢则12~13 公里/ 小时,,快则17~18 公里/ 小时,而地铁车厢内人员非常拥挤,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上海、广州的情况也相类似,在上海中心城区“三纵三横”路网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车速为16 公里/ 小时,最慢车速仅为12 公里/ 小时,而广州高峰期公交平均时速为11~13 公里/ 小时。
4. 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不合理政府应积极引导和调节居民的出行方式,通过价格杠杆、服务水平等调节居民出行方式比例。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由过去以步行、自行车为主转向小汽车出行为主,公共交通受到小汽车交通的挑战,导致交通出行结构呈现不合理性。
5. 静态交通容量不足近年来,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而停车资源供应不足、分布不均,导致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据国际经验,停车泊位应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1.1~1.2倍,以北京市为例,按机动车保有量400 万辆计算,停车泊位应达到440~480 万个才能满足基本需求。
但许多城市远远不能达到此标准,使得大量车辆被迫停靠在公共道路上,使原本不足的道路面积更难以满足车辆流动的需要,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了交通拥堵。
6. 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管理多采取被动适应式的交通管理模式,通过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来增加交通供给量,道路建设仍无法赶上车辆的需求,相反诱发了更多新的需求使得交通越来越堵。
随着我国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出行者交通行为的日趋规范,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愈来愈依赖于its 技术的应用。
通过建立atms 系统,实现道路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发布,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这也要求我国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相应提高。
解决拥堵的措施四、实施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措施1. 国外实施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措施(1) 限制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减少私家汽车使用频率。
小汽车、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相比较,小汽车运行所需的人均道路面积及停放面积是最高的,因而运行效率最低。
新加坡人通过车辆数年度配额和拥车证两个措施来限制私人小汽车拥有量。
车辆数年度配额制度实施于1990年。
新加坡政府每年根据道路网络新增容量,制定全国本年度小汽车增量的配额。
配额确定后,通过每月举行的公开招标,由公众竞买“拥车权”。
成功的投标者买得拥车证后才可购买新车。
拥车证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
若想拥有一辆排气量在2L以上的汽车,拥车证的投标价格达7万美元,而有效期仅为10年,10年以后必须重新投标购买新的拥车证,否则所拥有的车就得送往政府指定的地方进行销毁。
这项政策有效地使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从6%降至3%。
由于新加坡政府的目标是既要减少交通拥挤,又要减少车辆排气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政府还规定,从1992年7月起,所有销售的新车必须配装催化转化装置,这样,购车者又需额外支付1200美元。
同时,小汽车的主人还必须按年度缴纳养路费。
而要购买出租车,同样要进行公开、公平的抽签,只有少数中标者可获得购车的权利,出租车只能使用7年。
(2) 实施道路收费政策,加强停车管理,重点减少或限制小汽车出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