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合集下载

唐诗中禅意的体现

唐诗中禅意的体现

唐诗中禅意的体现
禅意是指佛教禅宗的精神和思想,也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唐诗中,有许多表达禅意的作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静自然凉。

《夏日山居》王维:“清溪深不测,难与外人期。

桥上波影散,疑云闲数峰。

林花照眼乱,郁骨澹如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 超脱世间纷扰。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观察万物自然。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些作品通过深情的叙述与抒发表达出禅意,让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份平静、自然和安宁。

唐诗中的“蝉”意象

唐诗中的“蝉”意象

目录一、引言 (2)二、蝉意象生成的原由 (2)(一)蝉本身特点 (3)(二)文化原由 (3)(三)社会原由 (4)三、唐诗中蝉意象的基本类型 (5)(一)高洁清远之蝉 (5)(二)羁旅情思之蝉 (6)(三)悲秋思绪之蝉 (8)(四)闲情逸致之蝉 (9)四、唐诗中蝉意象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 (10)(一)宋诗 (10)(二)元明清诗 (11)(三)近代诗 (12)五、结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在唐代诗歌中蝉意象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内涵丰富。

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向去探讨唐诗中蝉意象的文化内蕴,分别是,蝉意象生成的原由、唐诗中蝉意象的基本类型、唐诗中蝉意象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从而凸显出蝉以其独有的特质逐渐成为中国文人表达立身高洁、羁旅乡思和离别伤时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进一步探究唐诗中的蝉意象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

关键词: 蝉意象唐诗类型影响意义AbstractsThe imageappeared many times in 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its meaning was ric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image in Tang poetry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origin ofthe image generated, the basic type of the image in the Tang poem,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e in Tang poetry on the creation of later poetry, thus highligh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e in tang poetry on the poetry of later generations, thu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Chinese literati's expression of height, homesickness and parting injury. On the other hand, further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e in Tang poetry on the creation of later poetry.Keywords: Image sings Tang poetry type influence significance唐诗中的“蝉”意象一、引言“菀彼柳斯,鸣蜩嘒嘒”[1] ,从《诗经·小雅》中的第一声起 ,蝉意象开始了它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吟唱。

分析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

分析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

分析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分析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王维一生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之作,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空灵之美、神韵缥缈和空明的境界刻画得入木三分,把禅宗思想与宗教感情化为诗思,具有独特风格。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隋唐时期达到一个顶峰,并产生了诸多佛学宗派。

其中,禅宗影响最大,王维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政治上的失意。

使王维退隐山林,过起一种闲适自然的亦官亦隐生活。

在这种生活中。

他将自己所领悟到的宗教思想融入到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之中,再加上对他对自然深刻透彻的观察,用忘情于山水田园而甘于寂寞的情怀加之空虚之心去体味生活,表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深远意境。

使人在悠然的山水田园美景中,品味禅学的精深。

一、佛学与审美的有机结合吴功正先生在《唐代美学史》一书中这样评价王维与禅学的关系:“他把禅趣融为诗趣,以禅的精神作为诗的审美精神,他用禅的体悟方式作为诗的体悟方式。

这样,在王维那里。

禅与审美便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神入化。

”王维把参禅领悟到的意境渗入作品中,使他的山水诗蕴含着一种禅意,体现出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

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云峰、古木、没有人迹的山径,配上幽咽的泉声、凄冷的日色和曲折的潭岸,呈现出一幅幽美的画面。

这些景物的描写,正是诗人禅寂心境的写照。

王维在孤独与寂寞中,走进大自然。

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过程中,将自己的`佛学思想与审美体验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意境。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野花盛开,谷幽鸟鸣,夜静林寂,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寄寓着诗人的幽独情怀。

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静有机结合,即山水审美体验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使人在欣赏到幽美画面的同时,也体味到作者所追求的没有烦扰的寂静祥意。

唐诗中的禅意境与心灵寄托

唐诗中的禅意境与心灵寄托

唐诗中的禅意境与心灵寄托1. 引言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和禅宗兴盛的时期。

在唐诗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表达禅意境和心灵寄托的作品。

这些诗歌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婉转的意境,将人们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状态,启发人们思考生命、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

2. 禅意境在唐诗中的体现2.1 深入自然唐代诗人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写出了许多形象生动、情感丰富的作品。

他们将自然景色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感悟大自然之美来达到身心合一、返璞归真的禅修状态。

2.2 沉浸静谧许多唐代禅诗强调寂静、安详、空旷等特征。

通过描绘无声而祥和的环境,并运用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达法,传递给读者一种恬静与宁谧之感。

2.3 形式与意境的结合唐代禅诗注重修辞和韵律,借助独特的形式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律美感。

同时,他们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将思想、情感和意境融为一体,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禅意的存在。

3. 唐代禅诗中的心灵寄托3.1 追求内心安宁唐代禅诗常以心灵归宿、返璞归真为主题。

通过透过凡尘杂念看清本质,回归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安宁。

这种追求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内心寄托。

3.2 心静无生忧许多唐代禅诗以“无”、“空”为主题,表达了解脱尘俗之苦,放下纷扰之后心灵得到净化与解放的境界。

通过超越欲望和物质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3.3 觉醒与领悟唐代禅诗还着重强调正念、觉醒和智慧的重要性。

通过思考人生与功德,提醒读者在繁杂世界中保持清醒头脑,以此来激发内心的能量和智慧。

4. 结论唐诗中的禅意境与心灵寄托体现了古代诗人对于人类内心追求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通过传递禅宗哲学的核心思想,引导读者反思生命、探寻内心平静与宁静之道。

这些禅意境与心灵寄托使唐代禅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

古代诗词中的禅宗意蕴

古代诗词中的禅宗意蕴

古代诗词中的禅宗意蕴简介古代中国的诗词作品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

其中,不少作品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意蕴,这些作品以简单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禅修境界和生活哲学。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中融入了禅宗思想的典型作品,并分析其内涵。

无为而治 - 达摩神儿《青玉案·元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达摩神儿是一位以自然主义风格闻名的文人。

他在《青玉案·元夕》一诗中运用了禅宗观念,唤起人们对"无为而治"这一理念的思考。

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冬至景象,他表达了一种心灵与自然共鸣、顺其自然、不强求,以致和谐与平静。

寓言性问答 - 白居易《问刘十九》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在他的代表作《问刘十九》中运用了禅宗的问答形式,通过寓言性问题来揭示生活中的真理。

这种问话形式反映了禅宗思维中对于人们自我觉知和智慧开悟的强调。

超越言语 - 杨万里《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杨万里是明清时期一位重要的文人,他将禅宗思想融入了他的诗作中。

在《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一诗中,杨万里以简约而凝练的笔墨表达了超越言语、直面自然以及觉醒心灵的境界。

静心寂念 - 王之涣《登鹳雀楼》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登鹳雀楼》一诗中运用了禅修心理,通过描绘登高远眺时内心静谧意境来点化读者应当修炼内心和平、抛却纷扰的能力。

总结古代中国文学中充满了禅宗思想的影子。

通过"无为而治"、寓言性问答、超越言语以及静心寂念等表达方式,文人们试图引导读者超越对外在世界的依赖,进入内心深处的清明境地。

这些诗词作品体现了禅宗意蕴,提醒人们要反思生活、探索自我,并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以上是关于古代诗词中的禅宗意蕴的文档内容编写,介绍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他们在作品中运用禅宗思想的例子。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中国诗词艺术,并从中汲取禅修智慧。

论唐诗中的禅宗思想与表达方式

论唐诗中的禅宗思想与表达方式

论唐诗中的禅宗思想与表达方式简介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倡导通过冥想和内观实现悟道。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繁荣的时期之一,众多诗人在其作品中融入了禅宗思想,并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唐诗中禅宗思想的体现及其表达方式。

唐诗中禅宗思想的体现1. 空灵意境禅宗强调超越物质世界,寻求内心的净化与平静。

许多唐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等手法,营造出清新高远、空灵深邃的意境。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景色,表达了超越尘世纷扰的愿望。

2. 心性觉悟禅宗注重个体内心的觉悟与修炼。

唐代诗人常常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禅修体验为素材,揭示人性与命运的无常和变化。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山川自然景观的转换与环境氛围的凝练,表达了对于世事变幻不已的深切感慨。

3. 即物即心禅宗强调直觉体验与当下的意识寄托。

唐代诗人通过描写事物细节、抒发真实情感等方式,追求文字直击内在本质和真实感受。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描绘原野上枯草再生与苍劲有力的笔触,表达了万物不息、生命力量勃发的精神。

唐诗中禅宗思想的表达方式1. 比喻与象征唐代诗人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传递禅宗思想,使作品更具隐晦性与哲理性。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来比喻人生如梦、虚幻不实。

2. 点题手法唐代诗人经常使用点题手法,将禅宗思想融入开头或结尾的几句话中,以达到精神共鸣和思考的效果。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写景起篇,通过描述寂静的秋夜和星空中的牵牛织女来指代禅宗思想中平等共存与无边宇宙。

禅理开诗境――浅谈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唐诗

禅理开诗境――浅谈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唐诗

禅理开诗境――浅谈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唐诗2019-10-08【摘要】禅宗思想⼴泛⽽深远地影响了唐代诗歌创作。

正是由于禅宗思想与唐诗在本质与特质上有共通之处,使⼆者有了交融的可能。

诗赋予禅以更为理想的思辨形式,禅则深化了诗的深层意境。

诗与禅成功地实现有机结合,使传统的重修饰、雕琢与铺陈的诗学审美风尚,向着重⾃然天真、富于情趣的⽅向发展。

【关键词】禅宗思想;唐诗;融合;意境作为中国独⽴发展的三个本⼟佛教宗派之⼀的禅宗,是由初唐僧⼈六祖慧能结合印度禅学与中国⽂化⽽创⽴的。

这是⼀种符合中国⽂⼈阶层⼝味的教派,不可避免地对唐代诗歌创作产⽣了极⼤的影响。

唐朝是佛教⿍盛与成熟时期,诗歌在唐展到了顶峰,因此“每当宗教意识以及宗教上层建筑统治社会的时候,宗教也必然对⽂学产⽣强烈的渗透与促进” [1]。

⼀、诗禅相融的基础唐代是诗歌发展极致灿烂的时代,⽽禅宗思想亦在各个佛教宗派的发展衍化下⾄唐代兴盛。

唐诗便在禅宗思想的⽆声滋润下,其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顶峰。

诗词的艺术魅⼒源于其“⾔有尽⽽意⽆穷”的韵味,⽽禅宗思想亦更是注重⼀个“悟”,“悟”则直指内⼼,⽆以⾔表。

由此,诗与禅内在相通,诗之⾔辞可为禅理表达添⽂采,禅之奥义可为诗词添境界。

孙昌武《诗与禅》认为:“禅宗的发展,正越来越剥落宗教观念⽽肯定个⼈的主观⼼性,越来越否定修持⼯夫⽽肯定现实⽣活。

⽽⼼性的抒发、⽣活的表现正是诗的任务。

这样诗与禅就相沟通了。

” [2](⼀)本质相通《⽑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为志,发⾔为诗。

”[3]从本质上来讲,诗歌的主体是精神,诗歌通过具有韵律的语⾔⽂字来表达情感与思想。

⿊格尔说“(诗)是精神的⽆限领域”,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诗是注重⼼灵世界与精神主体的⼀种⽂学形式。

同样的,禅在本质上也是属于内在精神领域的。

禅宗的“禅”字是由梵⽂“禅那”⾳译⽽来的,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指的是由精神集中⽽进⼊有层次冥想的过程。

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文人对禅宗思想的表达

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文人对禅宗思想的表达

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文人对禅宗思想的表达诗词中的禅意哲学欣赏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其中,禅宗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流派,对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禅意哲学的表达,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美丽,更是思想的启迪,给我们带来灵感和心灵的抚慰。

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在表达对自然界的思考时,融入了禅宗的思想。

苏轼通过问候明月和把酒问青天,将自己的心思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

正如禅宗所强调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应该超越自我的边界,去感知自然的力量和世界的本质。

苏轼通过写作,达到了超越自我的目的,使读者也能够跳出俗世的界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深邃。

另一首令人陶醉的诗作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但它的内涵并不止于此。

在诗的末句中,“更上一层楼”暗含了禅宗的思想。

禅宗主张的是不断超越和突破自己的境界,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境地。

王之涣通过“更上一层楼”的表达方式,呼应了禅宗的思想,并借此表达了他对生活追求升华的热情。

不仅在词和诗中,禅宗的哲学思想也在唐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循环。

禅宗认为,人生无常,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中。

而唐诗中的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原野上一岁一枯荣的草木变化,以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景象,折射了禅宗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唐诗将禅意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通过对时间和生命变化的描绘,使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禅宗哲学的悟性和博大。

总而言之,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美的艺术表达,更是深富哲理的思想凝聚。

禅宗哲学在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现,诗人们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浅析王维诗歌中“禅”

浅析王维诗歌中“禅”

浅析王维诗歌中“禅”浅析王维诗歌中“禅”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让我们一起探讨唐朝诗歌中的“禅”道——浅王维诗歌中“禅”。

禅诗或称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

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歌就应运而生。

禅与中国诗歌的结合,就形成了诗歌园地中的一个奇异品种──禅诗。

禅诗大体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禅理诗。

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有深刻的辨证思维。

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

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

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

禅与诗的结合,有其内在本质上的必然性。

二者都面对着一个根本的大问题:生命。

二者的发生和圆满也都基于同一种情况:觉悟。

禅和诗所要完成的,都是体验和打开,使原本存在于事物中的东西重新凸现出来。

禅诗自晋代以来,在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除了历史上诗僧们的大量作品外,像谢灵运、陶渊明、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苏轼、唐寅等历代诗人,也都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读唐诗和读宋词一样,如果不懂禅,那境界什么的,就肯定是与你无缘的了。

比如寒山与得,颇有六朝文人飘遗之风,他们同行止共往还。

“寒山住寒山,得自得”,都是“疯癫”型的异行僧人。

其实,他们的“癫”与“疯”何尝不是佯装呢?在阅尽人世炎凉、看破俗风卑之后,他们干脆来个假作真时真亦假。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

独空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当诗人一旦与禅思冥合,六根不胶着于物时,诗人就能以明境般的心涵容万物,对境无心,应物而不累于物。

这种水月相忘的圆融境界,圆融得脱落了圆融念,便是平常心。

他们饥来吃饭,寒即向火,困来打眠。

禅悟后回归平淡,以随流的心境恢复到本来的空明,所谓无住生心。

诗词中的禅意境解析

诗词中的禅意境解析

诗词中的禅意境解析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每一首诗每一行字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思考。

而禅宗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与诗词密不可分。

本文旨在探讨诗词中的禅意境,从中领悟禅宗思想的哲理和精神。

一、禅宗与诗词的渊源禅宗思想起源于佛教,强调人们通过内观和静心来认识自己和世界。

禅宗的修行方法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追求心境的纯净和超越。

而诗词表现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和个人情怀,通过审美的方式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禅宗的持教者倡导在平淡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而诗词则成为了他们表达内心感受的途径。

二、意境的抒发禅意境的抒发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禅宗的眼中,世界的美妙和奇迹隐藏在每一个细微的瞬间。

诗人通过用意象来描绘这些瞬间,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赞美。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条送客楚,尘泥拥归船。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清幽和大自然的壮美,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三、境界的超越禅宗思想强调解脱和超越,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觉醒。

在一些诗词中,诗人试图通过描绘别样的境界来传达禅宗的理念。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境界超越的追求。

四、禅宗的人生观与诗词禅宗思想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倡导凡事皆空。

在一些诗词中,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欲无求的境界,激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雄州慢驾,俊采南游。

背邙面洛,浮云蔽白。

天回北极,四方回晖。

”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壮丽的皇帝和豪华的宫殿,暗示了人生的空虚和虚幻。

五、思辨禅宗与诗词禅宗思想注重对人生的思辨和启迪。

在一些诗词中,诗人用深邃的意境和哲学的触角来探寻人生的真谛。

例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写道:“目断吴山冷,心寒越水长。

迢迢一片月,万里归思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心灵的空虚。

王维诗歌中的禅宗境界与自然意象

王维诗歌中的禅宗境界与自然意象

王维诗歌中的禅宗境界与自然意象青海民族学院汉文系张伯娟王维的诗歌中.禅宗的引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着浓厚的印度文化渊源的禅宗特别是北禅宗由王维引入山水诗中.使得谢眺等人因朴素而尚显粗陋,肤浅的审美方式交得精徼.幽深,静寂却又生机勃勃,神采流溢却又含而不露.禅.在佛教入中国前有二意:一为封土为坛,扫地为祭,意即封禅。

二为传受。

引申为禅让。

佛教入中国后给予了禅独特的内涵。

禅,意为“静虑”“思维修”,它不同于一般哲学上的范畴。

而是佛教的一种修养实践活动。

因为它是佛教“戒”,“定”,“慧”之一的“定学”中最大的一种.通常把“禅”与“定”合称为“禅定”。

所谓“禅定”即是通过精神的高度集中.观想特定的对象,摒弃杂念,以臻明镜般的宁静,空纯状态。

同时在身心上产生异乎寻常的功能.以泯灭主体与客体.过去与未来.可能与现实的差别。

禅宗从印度佛教中吸取了“万法为心”的思想.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一切都是心所生的幻像.只要反观自心。

超脱人世苦恼,以“无念”为宗旨就可以超脱人世苦恼.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禅宗把对外的崇拜引向了人对内心的自省,这不但应和了王维的心理也为其禅诗反观内心奠定了基础。

然而禅本身又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哲理.它本身就蕴含这一种巨大的文化能量.尤其是当“禅”与中国传统的文艺思想艺术结合起来的时候.它更带给文艺美学以深远的影响。

禅宗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成就了王维诗歌中特有的开阔悠远空灵的艺术境界。

回归自己的本心。

回归一种没有执着分别没有外物困扰也没有个人情感活动的空寂心态。

正是因为如此王维的诗歌中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而这种意境的展现也恰恰表现出中国诗学的美感所在。

中国古代诗歌中“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特有的话语.意境的完美与否也就成为了品评诗歌的最高艺术标准。

对于意境的追求也就成为诗人们终身追求的目标。

解释“意境”是从“意”与“境”两个方面入手的.即从文学形象中“意”与“象”.“心”与“物”等方面入手的。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与表现形式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与表现形式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与表现形式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唐代,对唐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禅宗思想对唐诗尤其具有独特而深远的影响,并在唐诗中体现出多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以及其在唐诗中的表现方式。

1. 禅宗思想对唐诗创作理念的影响禅宗思想鼓励人们超越尘俗之执着,追求内心真实自我。

这种精神内化为唐代文人创作理念的一部分,使得他们在写作时更注重内省、超脱和自我觉察。

这种内省和超脱意味着他们试图通过平静的心态来达到对世界和生活更深层次的洞察,并将这种洞察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2. 禅宗思想对唐诗情感表达方式的影响禅宗强调直接体验与感知,追求超越语言和逻辑的直观体验。

在唐诗中,禅宗思想对情感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

许多唐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自然景物或日常琐事,通过这些微小而富有意义的细节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这种直接、简明的表达方式正是禅宗强调的“言物不二”的表现。

3. 禅宗思想对唐诗修辞手法的影响禅宗注重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哲理。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在很多唐诗中找到。

比如,许多诗人运用太极图、山水画等图像来隐喻生命、空灵和无为等禅宗核心概念。

同时,他们也借鉴了禅宗教语中使用的比喻、对偶和反讽等修辞手法,使得他们的诗作兼具丰富性与隽永性。

4. 禅宗思想对唐诗审美观念的影响禅宗启发了唐代文人对审美理念更高层次的思考。

禅宗注重“寂静无为”与“以物喻道”的观念,使得唐代文人追求到了一种雅致、简约而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

这在唐诗中表现为对于形式、音乐与情感等方面的高度把握,让读者在品味唐诗时能够沉浸其中并获得灵性上的愉悦。

综上所述,禅宗思想对唐诗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并通过影响创作理念、情感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在唐诗中体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这些禅宗思想的独特贡献使得唐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和哲学的体验。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关键词 : 唐诗
禅宗意象
意境
情趣
禅, 本意 为沉思 、 静虑 , 汉魏 时译 为禅 定。禅宗 自菩提 达摩于南朝 梁时从印度来 中土传法后 , 便开始与 中国的诗歌相结合 。到了唐代 , 禅 与诗之融合最 为突出 , 成就也最好 。金代诗人元好问 曾诗 云 : “ 诗为禅 客添花锦 , 禅 是诗 家切 玉刀 。” 禅与诗的密切融合 不仅与禅 师们 的大力 弘扬有关系 , 而且诗人们在其 中也作 出了很大 的贡献 。此外 , 它与唐 王 朝 当时 的 社 会 环 境 、 政 治制 度 也 密 切 相 关 。 “ 自唐以来 , 禅 学 日盛 , 才智 之士 , 往往 出乎 其间 。” 由于禅学在 当
了, 而 对 个 人 的 考 虑增 多 了 , 从 外 在 的 事 功 转 向 了 内 在 的 心境 。其笔 下 也 就 常 常 表 现 自然 山水 那 种 最 神 奇 、 最微妙 的动人之处 , 反 复 运 用 那
些具有空 、 寂、 静、 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唐 诗 中的 禅 宗 意 象 大 都 由 生 活 中 的特 定 的情 景 所 触 发 。如 王 维 的 《 鸟鸣涧 》 : “ 人 闲桂花落 , 夜静春 山空 。月 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春 山, 原应是一 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处处闻啼鸟 , 群 芳烂不收 。但 王维却 写其静谧 。 “ 春 山空” 突出春山静得像空无一物 。 “ 空” 是虚笔 , 也是诗人 的主观感受 。实写桂 花 、 明月 、 山鸟从各个不 同的角度烘托 出春 山的静 谧 。桂 花本 是一 种花 型细小 的花 , 但它的飘落居然可以使人仿佛 听到 。 月亮升起 , 月光射进山谷 , 竟 然惊醒了 山鸟 , 表现了春 山寂静无 声 。而 山鸟时鸣 又衬托 出春山之幽静 。这恰如 皎然所说 的“ 静, 非如 松风不 动, 林犹未鸣 , 乃为意中静 ” 。而这 “ 意 中静” 则正是禅悟 。禅悟之 悟 , 在 于体 悟 自身佛性 , “ 悟人 顿修 , 自识本心 , 自见本性 、 获取解 脱等方面 上 , 禅 的境 界往往 也借助艺术 的表达 , 禅便进入 了诗 ; 而诗 的境界往往也具 有禅的境界 ,

[古诗词中的“蝉”意象解读]古诗词中蝉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蝉”意象解读]古诗词中蝉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蝉”意象解读]古诗词中蝉的意象“尊其品格”以蝉自况的诗词,虞世南的《蝉》就是著名的一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声远传,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独特的视角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恰恰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商隐写的《蝉》诗中的蝉,也是作者的自况:“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作者为人清高、生活清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应,物我融为一体,暗示命运对自己不公。

骆宾王在他的《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全诗运用双关、隐喻手法表达面对现状,即使自己有高洁的品性,也不为时人所了解的苦恼。

报秋的使者刘禹锡《始闻秋风》吟道:“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中“我”,即“秋风”,重返人间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姜夔词作《惜红衣》词中“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的“晚蝉”,也在声声诉说着时序将变、秋风将至的消息。

衬托环境幽静诗人姚合写的《闲居》是一典型例子:“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作者身处县城,却拥有心地的静趣,居所也适应自己疏鄙之性,没有马迹过门,访者稀少。

蝉声聒噪,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暗透一个“静”字。

唐人诗中的禅宗元素

唐人诗中的禅宗元素

唐人诗中的禅宗元素1. 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佛教在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之一。

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禅宗在唐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许多唐人诗人都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并将其中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诗作中。

本文将探讨唐人诗中体现禅宗元素的特点和意义。

2. 禅宗思想概述禅宗起源于印度佛教,通过以“直指人心”为核心理念的修行方法来追求觉悟与解脱。

禅宗注重超越言语和概念,强调直接体验个体心性及其本来面目。

其形成早期有明确记录可查之处始于6世纪初唐朝高僧陈摄所创办南岳寺。

3. 唐人诗中的禅宗元素3.1 少言寡语禅宗倡导超越言语和概念,注重通过默坐、打坐等静修方式来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因此,许多唐人诗中常常使用简洁而又深邃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避免过多修饰和华丽的辞藻。

3.2 禅宗意境禅宗强调直接体验个体心性,追求内心的清明与超脱。

唐人诗中常常描述大自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传达出纯粹、空灵、超越尘世的禅宗意境。

3.3 心性觉悟禅宗注重个体直接体验自己内心本然面目,认识自己真实的本性。

在唐人诗中,有不少作品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及其变化无常的洞察力和对于生死与修行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禅宗中心性觉悟的理解。

4. 禅宗元素在唐人诗中的意义4.1 反映社会风貌通过展示禅宗中追求清静心境与解脱纷扰束缚的精神内核,唐人诗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批判了权贵世家的繁华虚实以及俗世的尘埃纷乱。

4.2 抒发个人情感禅宗思想强调直接体验和敏锐觉察自己内心本性,因此,在唐人诗中表达出对于生活、爱情、友谊等各种情感的真挚抒发,这种抒发也是一种对禅宗修行和静心境界的渴望。

4.3 引导读者思考禅宗思想强调超越言语和概念,鼓励个体直接体验与觉悟。

在唐人诗中融入禅宗元素,则通过启迪读者思考人生、世间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引导读者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5. 结论唐人诗中融入了禅宗元素,既是时间背景和文化环境相互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唐代文人对于心性觉醒和解脱的一种追求。

诗词意境解析古典诗词中的禅意哲思

诗词意境解析古典诗词中的禅意哲思

诗词意境解析古典诗词中的禅意哲思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诗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意象的古典诗词,往往能够传达出禅意哲思。

本文将对古典诗词中的禅意进行解析,探讨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诗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能够通过丰富的意境和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在古典诗词中,禅意哲思常常以抽象的方式被表达出来,通过对自然、人生、心灵等方面的描绘,引起读者对于生命、人性和宇宙的思考。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来唤起读者的凝思。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了时间无情流逝的道理。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暗示了人们的追求和不断超越的观念,它喻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和极致追求,与禅宗思想中的“修行在日常”相呼应。

其次,我们来看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衷于猎事的年轻人,通过狩猎的场景来展现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无常。

诗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表明主人公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则暗示了人生欢乐与挫折交织的复杂,其中包含着禅意哲思的“随缘”和“看破红尘”。

最后,我们来看明代诗人唐寅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首词以长江的东流为背景,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幻。

词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传达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呼应禅宗思想中的“无常即常”。

通过描写长江滚滚东流,唐寅展现了“一切皆空”的禅宗观念。

以上只是对古典诗词中禅意哲思的简单解析,实际上,古代中国文人墨客们以诗词为媒介,借助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人性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领悟。

唐诗中的禅宗思想影响

唐诗中的禅宗思想影响

唐诗中的禅宗思想影响简介禅宗是佛教中一支重要的宗派,起源于中国的唐代。

在唐诗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融合了禅宗思想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唐诗中禅宗思想的影响,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禅宗思想概述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追求通过内心体验来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其核心理念包括定、静、虚无等,提倡寂静与思考的结合。

禅宗对唐诗创作的影响1.境界表达:禅宗注重直观的境界体验,而唐诗中常常以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状态,并通过细腻、典雅的语言传达出禅意。

2.淡泊情感:禅宗主张超脱尘世欲望,并追求内心平静,这种情感也在一些唐诗中得到体现,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淡泊意境。

3.空灵意象:禅宗思想强调无形无相,唐诗中常用虚幻的意象来表达禅宗的观念,如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河欲落九天羞,飞度中庭云影稠”的描写。

影响的主要作品1.王之涣《登鹳雀楼》:该诗以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对浩瀚世界的超越和淡泊情怀。

2.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描绘寂静而祥和的秋夜,展现了禅宗强调的人与自然、心与妙境的统一。

禅宗对唐诗创作风格的影响:1.言简意赅:禅宗注重直指人心,唐诗中常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2.抒发内心体验:禅宗倡导直接属于个人内心体验,并通过唐诗展示出了内在体验的思想。

总结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通过境界表达、淡泊情感、空灵意象等方面,禅宗思想为唐诗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唐诗中融入了禅宗思想的作品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更展现出人类追求内心升华和超越的精神追求。

感谢您阅读本文!。

王维诗中的禅意

王维诗中的禅意

王维诗中的禅意摘要:自王维以来,唐代学者进入禅宗诗坛。

禅宗的宗教思想对王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诗歌中把禅与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与禅高度统一的审美境界,充分体现了空灵静谧的艺术风格。

因此,王维也被称为“诗佛”。

本文通过分析王维禅宗意识形成的原因和禅宗意识在其诗歌中的具体表现,阐述了王维诗歌中的诗情和禅宗境界。

关键词:王维禅宗诗歌意境到了唐代,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许多门派,如天台、三伦、华严、禅宗等,尤其是禅宗。

禅宗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

它是印度佛教思想和实践模式与中国儒家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禅宗进入士大夫的思想领域,影响了他们对生活和文学作品的态度。

“诗为禅客添花锦缎,禅为诗人削玉刀”。

禅宗与诗歌的交融促进了古代诗歌的发展,不仅扩大了诗歌的范围,而且为简单的诗歌艺术增添了一丝哲学意义,使之富有意义。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禅宗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就像来自于源头的活水,通过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弘扬,为中国文化这池潭水带来活力和生机,它不仅对中国哲学、伦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给中国的诗词书画也带来质的变化。

如《知己无我于会,望空而倦于有形》(孟浩然的《陪瑶使进屋利民》),这是诗人以禅入诗、以诗写禅的最好写照。

严羽曾说:“一般说来,禅之道在妙悟,诗之道也在妙悟”(沧浪诗诗辨)。

其中王伟是大师。

他将禅宗的空灵依赖与如画的诗意环境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了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功能。

刘向阳在诗中评论道:“光照天地,色的形与色,虚与实的结合,精妙与理性的统一。

”[1]一、王维禅宗意识形成的原因王维素被称为“诗佛”。

他的诗意是空的、陌生的、安静的,这常常使我们进入一个含蓄而有意义的禅宗境界。

胡应麟在他的诗《诗首》中说:“太白无言绝是仙人的口语,但幽成已入禅。

”徐增的《二安诗》说:“莫解经对大雄的研究与神圣宗教是一致的。

”为什么佛教对王维有如此深远的影响?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唐代时期佛教之风盛行。

佛教禅宗与唐诗的启示与影响

佛教禅宗与唐诗的启示与影响

佛教禅宗与唐诗的启示与影响简介佛教禅宗和唐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修行方式,深受中国文人的追捧;而唐诗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探讨佛教禅宗对唐诗的启示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

1. 佛教禅宗对唐诗创作的启示1.1 心境与情感体验禅宗注重内心与自我觉察,强调静坐冥想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清明。

这种超越常人世俗的心境和情感体验也影响了许多唐代诗人。

他们在写作时常常追求内心深处真实的感悟和审视自我,表现出独特而深邃的情感体验。

1.2 自然意象与修辞手法禅宗注重观察身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通性,通过直接而纯净的形式来表达意境。

类似地,唐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借此来抒发思想情感。

禅宗对唐诗的启示使得诗人们更加注重运用具象的自然意象和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塑造诗歌形象。

1.3 莲花与空灵在佛教禅宗中,莲花被视为纯洁而超越尘俗的象征。

唐代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来表达内心追求净化与解脱的愿望。

这种寓意丰富且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唐诗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主题。

2. 唐诗对佛教禅宗的影响2.1 禅院文化唐代出现了许多以佛教禅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禅院。

这些寺庙不仅是佛教信仰之地,也是学问交流和文化盛会之所。

许多文人墨客亦常在其中修行、创作、笔耕不辍,并将其修养经验融入到作品中,进一步推动着当时文学艺术的发展。

2.2 思想交流与影响唐代的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禅宗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他们将禅宗的修行理念与自己的文学创作紧密结合,使得唐诗表现出一种更加内省、超脱世俗的审美倾向。

2.3 语言与艺术表达唐代诗歌以其简练、高度凝炼的形式而闻名。

禅宗对于追求虚静和意象纤细之道有着深刻见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唐诗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达手法。

唐诗中那些抽象、充满意境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禅宗思想对诗歌造成影响的直接体现。

结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与唐诗之间存在着相互启示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作者:杨玉楼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12期
内容摘要:“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

”由于禅学在当时已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以禅喻诗、以禅为创作和审美的标准在唐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中唐以后,社会日益黑暗。

时代的动乱不安,个人道路的坎坷难达,使诗人们由先前的向外扩张的道教迷狂渐渐转向了冷静凝敛的禅宗内省。

其笔下也就常常表现自然山水那种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反复运用那些具有空、寂、静、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关键词:唐诗禅宗意象意境情趣
禅,本意为沉思、静虑,汉魏时译为禅定。

禅宗自菩提达摩于南朝梁时从印度来中土传法后,便开始与中国的诗歌相结合。

到了唐代,禅与诗之融合最为突出,成就也最好。

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禅与诗的密切融合不仅与禅师们的大力弘扬有关系,而且诗人们在其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它与唐王朝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也密切相关。

“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

”由于禅学在当时已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以禅喻诗、以禅为创作和审美的标准在唐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中唐以后,社会日益黑暗。

时代的动乱不安,个人道路的坎坷难达,使诗人们由先前的向外扩张的道教迷狂渐渐转向了冷静凝敛的禅宗内省。

较之初、盛唐,他们对国事的关心少了,而对个人的考虑增多了,从外在的事功转向了内在的心境。

其笔下也就常常表现自然山水那种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反复运用那些具有空、寂、静、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唐诗中的禅宗意象大都由生活中的特定的情景所触发。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山,原应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处处闻啼鸟,群芳烂不收。

但王维却写其静谧。

“春山空”突出春山静得像空无一物。

“空”是虚笔,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实写桂花、明月、山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烘托出春山的静谧。

桂花本是一种花型细小的花,但它的飘落居然可以使人仿佛听到。

月亮升起,月光射进山谷,竟然惊醒了山鸟,表现了春山寂静无声。

而山鸟时鸣又衬托出春山之幽静。

这恰如皎然所说的“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为意中静”。

而这“意中静”则正是禅悟。

禅悟之悟,在于体悟自身佛性,“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也正是在静虑求真、体悟人生、获取解脱等方面上,禅的境界往往也借助艺术的表达,禅便进入了诗;而诗的境界往往也具有禅的境界,有时还需要禅意来拓诗境,诗便接纳并且包容了禅。

禅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山水诗。

由于诗人们的心境极其淡泊,所以对大自然山水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往往会有一种特别细心的发现,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是诗人笔下的华章。

正因如此,诗便有了禅味。

禅诗的诗味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幽远而深邃的意境。

禅诗的上乘之作,不在于禅语的运用与否,而在于它所创造的幽远而深邃的意境。

如唐代诗人张说的《湖山寺》:“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金圣叹评析道:“不因寂历不生道心,然而寂历非道心也,不因迢遥不传鸟声,然而迢遥无鸟声也。

庞居士曰:‘但愿空诸所有’,是寂历道心生义也;‘慎勿实诸所无’,是迢遥野鸟声义也。

”再如王维的《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诗把青青苍苔写活了,人的思绪与之合二为一。

诗人在诗中创造出的那种物我交融、优美和谐的意境,正是禅家梦寐以求的幽远的境界。

第二,清新淡泊的情趣。

禅诗所表现的清新淡泊的情趣是诗人对尘世烦嚣的淡泊心志的表达与潇洒的生活的体验。

只有淡泊,才能对世态炎凉看得开,才能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才能对功名利禄、官场升迁无所求;只有潇洒,才能生活得自在,才能真正去追寻自然界山水之间的乐趣,才能真正地领会自然、把握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赋予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志。

如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里完全是一片宁静的自然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辛夷花自开自落,它来自哪儿?是谁叫它开放?诗人和读者都不必追究,这是一种自然的本性,辛夷花自有它的佛性在。

山涧之中,空寂无人,花自开自落,从这里你可以体悟到宇宙自然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

人又何尝不是辛夷花呢?诞生与死亡都是自然的事情,生即死,死即生,生是美好的,死也是美丽的。

第三,深切透彻的说理。

这也是禅诗诗味使然。

禅诗所表达的禅理,是诗人以特殊的视角观察世界、透视人间的结果。

这种结果可使人获得思想上的自由、精神上的逍遥。

如唐代神秀和慧能为回答五祖弘忍所述教义各写的一偈,是说理学禅的绝好诗偈。

神秀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首诗偈所表达的思想是奠定北宗禅的理论。

它向学禅者指出,学佛修禅,有个循序渐近、坚持不懈的过程。

这一见地,后来被人们称为“渐悟”法门。

而慧能的诗恰与神秀的相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说佛就在人们的心中,你觉悟了,就能成佛,这是奠定南宗禅的理论基础,人们称之为“顿悟”法门。

第四,生动逼真的形象。

这个特点表现在描写参禅者进入禅定状态或描绘僧人形象的禅诗中比较突出。

如唐代寒山的《自乐》、五代守安的《南台静坐》等都逼真地描写学佛参禅者的形象,读后给人一种跃然纸上,伸手可触的感觉。

还有一种描写物体形象借以喻禅的禅诗,如唐代从谂的《鱼鼓颂》:“四大由来造化工,有生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谓公商调不同。

”又如五代无则的《百鸟舌》:“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
一生怀抱有谁知!”这些诗都是以鲜明逼真的形象来说明禅理的。

可以说,形象,给禅诗带来了浓浓的诗味。

第五,朴素生动的语言。

这在白话诗僧所写的禅诗中表现最为突出。

语言是诗的骨肉。

语言生动、朴素、自然,就能使禅诗深入人心,从而达到说明禅理、弘扬佛法的作用。

诗僧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等人的禅诗语言极为朴素生动。

如王梵志的《吾富有钱时》:“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又如寒山《东家》:“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和在后,我笑渠在前。

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这些诗都几近白话,如行云流水,朴素自然,生动活泼,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留有无限回味的余地。

唐代禅理诗的发展以及中、晚唐山水诗的兴起,反映了在动乱的生活环境中一群追求精神避风港的封建士大夫的共同社会心理,与参禅好佛的时代风气关系极大。

诗人们在诗中给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赋予自己的情感,表现了空、静、净的意象。

虽然他们与晚唐温庭筠、杜牧等描写歌楼酒肆、纵情声色的作品同样都是士大夫们面对日益黑暗腐败的现实无可奈何而追求自我解脱的一方式,一种对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心情的自我麻醉。

所不同的是,一种是在放纵中的麻醉,一种是在泯灭中的麻醉。

前者放荡不羁,后者退回内心,或狂或狷,都是那个时代的折光反映。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宁愿清贫守志,淡泊无为,也不愿趋炎附势、与邪恶势力合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晚唐诗人的参禅好佛、吟咏山水,又并不全是消极颓废的,它是一种对污浊腐败社会消极反抗的形式,自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