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ppt3 川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汉字的演变.完整版ppt资料
![汉字的演变.完整版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f57da1336c1eb91b375d6c.png)
•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
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 品?宣示表?〞 •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 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 真书、正书。 •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 草书和行书。 •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
返回主页
方块字的根底
•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
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 密码,很难破译。 •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 石鼓 〞 •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 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 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 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开展而 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 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 “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 “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 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 过渡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
返回主页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局部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 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 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 〔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9f46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4.png)
简化汉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汉字的演变.PPT优秀课件
![汉字的演变.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0a58957fd5360cbb1adb95.png)
2021/5/26
16
2021/5/26
图为湖北出土的秦 隶竹简。
17
❖5、草书、楷书和行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 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 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曲)2021/5/26 Nhomakorabea25
谢谢大家
2021/5/26
26
2021/5/26
14
•小篆---汉字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 行了统一。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 “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 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 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 的统一。
2021/5/26
15
❖4、隶书
▪ 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秦代有两次
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 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 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象 形性。 ▪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 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 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 础。
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
2021/5/26
4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 (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 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 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 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 笔划不定。
《中国汉字演变》课件
![《中国汉字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80a9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d.png)
汉字与道德: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观念在汉字的 构造和含义中都有所体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汉字与儒家思想:汉字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仁”字体现了儒家“爱人”的思想, “礼”字体现了儒家“礼仪”的思想。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小篆的特点:笔画圆润,结构严谨,字体规范 隶书的形成:秦统一后,小篆书写效率低,隶书应运而生 隶书的演变过程:从小篆到隶书,笔画逐渐变得平直,结构简化 隶书的特点:书写流畅,结构灵活,成为古代书法的代表之一
隶书的起源与特 点
隶书向楷书的演 变过程
楷书的特点与规 范化
规范化与标准化 的影响与意义
楷书:规范、端正、易读性强,是汉字演变的过渡阶段。 草书:快速书写,简洁明了,艺术性强,但不易辨识。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艺术性,易于书写和辨识。 演变过程:楷书到草书再到行书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汉字从规范到艺术再到实用的演变趋势。
文字,以便观者准确地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汉字的形态和内涵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例如,汉字的
03
书法艺术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
文字,以便观者准确地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04
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汉字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同时,汉字也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汉字与儒家思想:汉字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仁”字体现了儒家“爱人”的思想, “礼”字体现了儒家“礼仪”的思想。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小篆的特点:笔画圆润,结构严谨,字体规范 隶书的形成:秦统一后,小篆书写效率低,隶书应运而生 隶书的演变过程:从小篆到隶书,笔画逐渐变得平直,结构简化 隶书的特点:书写流畅,结构灵活,成为古代书法的代表之一
隶书的起源与特 点
隶书向楷书的演 变过程
楷书的特点与规 范化
规范化与标准化 的影响与意义
楷书:规范、端正、易读性强,是汉字演变的过渡阶段。 草书:快速书写,简洁明了,艺术性强,但不易辨识。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艺术性,易于书写和辨识。 演变过程:楷书到草书再到行书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汉字从规范到艺术再到实用的演变趋势。
文字,以便观者准确地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汉字的形态和内涵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例如,汉字的
03
书法艺术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
文字,以便观者准确地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04
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汉字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同时,汉字也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52c2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b.png)
汉字的发展
商代和西周时期
出现有系统的文字,并且被刻在许多的青铜器 里。
秦汉时期
将不同的文字合并起来,并且形成了古文字体 系。
春秋战国时期
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字,例如楚国的文字是有 代表性的。
隋唐时期
经过简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今天的汉字,这也 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大部分汉字形态的来源。
汉字的演变对文化的影响
1
发明语言的文字符号
使得语言有了标准,加快了文化的发展。
古文化传承
2
汉字不仅传递了知识和技艺,而且吸纳
了其他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更具较强中
华特色的文化体系。
3
丰富中华文化
作为中文的文字,汉字一直以来都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代表、标志和载体。
结束语
语言之魂
汉字的演变是汉族文化的源头和灵魂所在,为世界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 汉字的演变 通过本次演讲,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探讨汉字演变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汉字的起源
象形文字
最初的汉字是按照物象图形来制作的,非常类似于 古人绘制的图画。
指事文字
在文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汉字的读音开始出现了, 并且有所发展,例如用算盘来表示“数”。
会意文字
第三个阶段的汉字则是由两个或多个文字的部分合 成,形成完整的单个汉字。
中华文化
传统汉字已经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 珍视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谢谢观看
《汉字的演变正式》课件
![《汉字的演变正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f9a7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e.png)
详细描述
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来的一种更加简化易写的字体。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文字书写的一大变革,它使得 书写更加快速、简便,为后来的楷书发展奠定了基础。隶书在汉代被广泛使用,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主 要书写字体之一。
楷书
总结词
最为规范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沿用至 今。
VS
详细描述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规范形式,其特点 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字形美观。楷书 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汉字书写的主流形式 之一。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的高度 成熟,它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地位 ,也是现代印刷业和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基 础。
汉字国际传播概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汉字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和影响逐渐扩大。
传播途径
通过汉语教育、文化交流 、国际组织等途径传播汉 字文化。
影响力体现
汉字成为世界范围内学习 和研究的热点,对国际文 化交流和多元文化发展产 生积极影响。
THANK YOU
汉字对东亚文化的影响
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受其影响,日本的语言、文字和文 化都与汉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韩国在历史上也曾广泛使用汉字,韩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也受到 了汉字的深刻影响。
汉字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在历史上也接触和使用过汉字,汉字对东南 亚的文化和历史记录也有一定的影响。
03
汉字的结构和特点
字的部首
汉字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具有表音、表意等功能。
常见的汉字部首包括“木”、“水”、“火”、“土”等,每个部首都有其特定的 意义和发音。
通过部首的组合和变化,可以构成大量的汉字,体现了汉字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汉字的构造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课件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课件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a0c9f731126edb6e1a1068.png)
❖小 篆和隶书 秦统一全国后,以
小篆 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书写简 便的隶书也逐渐流行。汉朝时,开始广 泛使用,已发现的汉代竹简、帛书和石 刻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隶书。
秦代小篆
汉代隶书
草书、楷书和行书 汉朝后期, 一些人用“草法”和“楷书”书写 文字,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 出现了行书。三国两晋时,草书、 楷书、行书趋向成熟。草书潇洒, 楷书端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 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这样,汉 字书写形式就更丰富了。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用汉字 排印的书报,
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 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 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 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秦章公文吗?
❖ 甲骨文 商朝时,人 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骨 兽上,这种文字叫做甲 骨文。
金文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 字。 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有 “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 叫做金文。
楷书
草书
行书
❖ 史海拾贝
❖
甲骨文的发现
❖ 19世纪末,生活在北京和天津的学者发现从药铺 购回的“龙骨”(甲骨)上有奇特的刻画符号。 他们推断这很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经追根溯源, 找到“龙骨”的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安阳是商朝 后期都城殷的所在地。经认真研究,学者们认定 “龙骨”上的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从此以后, “甲骨文”这一概念出现,研究甲骨文成为一门 高深学问。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评
❖1.甲骨文是( )
A.我过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 成熟的文字
❖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 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0e2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3.png)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传清朝 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了贵族 之间移付田地的约契,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返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小篆和隶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秦始皇在位期间,五次巡视各地,七 次刻石,包括绎山刻石、琅琊刻石、泰山 刻石等,现保存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琊 刻石以及后人的一些拓本、摹本。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齿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男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年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鼠
牛
虎
兔
甲 骨
文
十
二
龙
蛇
马
羊
生
肖
猴
鸡
狗
猪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渔家 乐舟来去
生鱼 酒归莫问
甲
骨
方出 射鹿月明
文 与
现
古人 而自鸡不
汉 字
对
学川 朋为今用
照
洋中 百花齐放
鸟山 幽门老西
陈出 新东雨又
秦琅琊刻石(小篆)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秦《绎山刻石》(小篆)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 隶书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 号墓出土。睡虎地秦简为研究隶 书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汉代蔡邕《熹平石经》 (隶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甘肃《武威汉简》(隶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3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4
钻凿卜骨的工具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 墟出土,上面刻有“王大令 众人日协田”卜辞。意思是 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 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 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商代狩猎甲骨文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 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四条, 背面2条,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 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 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 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鼎高101.9厘米,立 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周康王 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 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 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大盂鼎铭文是 史学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学习测评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是( B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C)。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史海拾贝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像
王懿荣故居 (在北京锡拉胡同)
史海拾贝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 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 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 代的甲骨文。
史海拾贝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和隶书 ■草书、楷书和行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导入
从“鱼”字的
演变可以推断汉字 演变的过程。
文字的演变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 读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 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 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 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 吗?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块牛骨上的刻辞记载着商王 征伐鬼方(一个方国)的内容。目 前刻有“鬼方”的甲骨仅有三片。 这一片是其中之一。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块牛骨长约22.5厘米, 宽66.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 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代 以干支记日。这种方法延续到 后代。
刻干支表牛骨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图中所示为周人占卜甲骨,主要在陕西岐山(即周原)出土。现在已发 现甲骨约一万七千多片,有刻辞的甲骨二百九十片左右,共九百多字。为西 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资料。
返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金文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
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 。鼎高 53.8 厘米 ,口径 47.9 厘米。 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7 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 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类似手铐 用“幸”铐起双手 监狱里关押带“幸”的犯人 用刀割掉鼻子 用戈砍掉人头
甲骨文字锯体掉现脚的刑罚举例第4 Nhomakorabea 汉字的演变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中“象形字” “会意字”举例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表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1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2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 裂纹。
《三希堂法帖》,清乾隆年间编,共收入从魏晋到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分楷、行、草三类。其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集到 的所有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精品。这些书法家,历代都是书法爱好者学习的榜样,如王 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 米芾、宋微宗、宋高宗……由于是皇家刻石, 皇帝特谕,又是当时书法名家所编,所 以《三希堂法帖》选择极精,上市之后,广泛流传。
小篆印章(今人)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清代邓石如隶书
返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草书、楷书和行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汉代张芝草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王羲之行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王羲之楷书
王献之楷书
返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帖的搜集与展示
《三希堂法帖》封面
《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