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b15ea7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a.png)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维生素C具有强的紫外吸收性质,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通过测定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可以比较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
以下是该方法的详细步骤:一、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其含量变化情况,为科学饮食提供参考。
二、原理维生素C具有强的紫外吸收性质,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在实验条件下,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可以求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1)配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分别称取0.05g、0.1g、0.2g、0.3g、0.4g的维生素C,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得到浓度分别为5mg/mL、10mg/mL、20mg/mL、30mg/mL、40mg/mL的溶液。
(2)用1cm石英比色皿分别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标准溶液在265nm处的吸光度。
(3)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处理(1)将果蔬样品洗净,晾干表面水分。
(2)将样品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收集榨出的汁液。
(3)用纱布过滤,去除汁液中的杂质和果肉颗粒。
(4)将滤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3.测定样品吸光度(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mL样品溶液于1cm石英比色皿中。
(2)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样品溶液在265nm处的吸光度。
4.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1)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维生素C浓度(mg/mL)。
(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公式如下:维生素C含量 = 查得浓度× 溶液体积× 稀释倍数 / 样品质量其中,溶液体积为50mL,稀释倍数为100(即5mL样品溶液稀释成50mL),样品质量为榨出的果蔬质量。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精)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精)](https://img.taocdn.com/s3/m/78c3ecb3dd3383c4bb4cd2ba.png)
范例
• 实验方案设计(框架) • 测定一些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实验结果 记录卡
学习评价
全体学生活动:填写《研究型 课程学生学习手册》中课题研 究过程记录。
反思与后续研究
1、同一蔬菜、水果,由于外界条件变 化而使维生素C含量损失(如贮存时 间、贮存条件不同、蔬菜烹调后等)。 2、同一果蔬不同部位维生素C的含量 是否相同。
–仪器:
–荧光计
测定果蔬中VC含量
• 电位滴定法:样品中的有机酸
(弱酸)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到终点(pH=8.2,指 示剂显红色)时,根据消耗的标准碱液体积, 计算出样品总酸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 • RCOOH + NaOH→ RCOONa +H2O
• 仪器:Leabharlann 位滴定器果蔬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研究过程
1、确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 方法及实验方案。
2 、设计实验记录卡
3、实验测定一些常见果蔬中 维生素C的含量。 4、误差分析 5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 反思与建议
测定果蔬中VC含量
• 荧光法:
• 样品中VC与邻苯二 胺反应生成有荧光 的物质,其荧光强度 与VC浓度成正比.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及仪器试剂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及仪器试剂](https://img.taocdn.com/s3/m/775576b41a37f111f1855b43.png)
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及仪器试剂(紫外光分光光度法)1、实验仪器容量瓶(100 ml、1000 ml)、移液管(0.5 ml、5 ml)、烧杯、紫外分光光度计2、实验试剂98%浓硫酸(分析纯,1.84 g/ml)、维生素C对照品系以原料药经105℃干燥至恒重(含量为99.7 %)、维生素C片(2片)、去离子水3、实验步骤3.1 0.005 mol·L-1硫酸溶液的配制用0.5 ml移液管移取0.27 ml 98%浓硫酸放入事先已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待用。
3.2. 0.5 g·L-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维生素C对照品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0.005 mol·L-1硫酸溶液制成0.5 g·L-1 对照品溶液。
3.3 维生素C对照品标准溶液的配制用5 ml移液管精密量取0.5 g·L-1对照品溶液0.5、1.0、1.5、2.0、2.5 ml,分别置100 ml量瓶中,用0.005 mol·L-1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3.4 测定波长及标准曲线以0.005 mol·L-1 硫酸溶液为空白,测定维生素C在稀硫酸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并在此波长处测定维生素C对照品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对吸光度作线性回归。
3.5 样品含量测定取维生素C片2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0.06g,约相当于维生素C 5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0.005 mol·L-1硫酸溶液适量,超声5 min 使溶解,再加0.005 mol·L-1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100 ml量瓶中,加0.005 mol·L-1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3.6.空白试验模拟维生素C片处方比例,精密称取辅料适量置100 ml量瓶中,与步骤5样品含量测定同法操作,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
蔬菜水果中维c含量的测定
![蔬菜水果中维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7aa0313fc4ffe473368abcb.png)
蔬菜水果中维c含量的测定摘要:利用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最大吸收波长为243.4nm,标准曲线方程为A=0.0528c-0.0568,相关系数为R2=0.9996。
5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mg·(100g)-1]分别为:黄瓜20.5、苹果14.9、西红柿18.4。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维生素C;果蔬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能预防牙龈出血及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坏血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有一定疗效。
实验1.1材料、试剂与仪器:青椒、橙子、黄瓜、苹果、西红柿,市售抗坏血酸、HCl、NaOH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UV110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B-214型电子天平1.2方法1.2.1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050g抗坏血酸,加10mL10%HC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混匀,即得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
1.2.2吸收曲线的绘制移取10mL维生素C标准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用1cm石英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在200~300nm波长范围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动扫描。
绘制吸光度与波长关系曲线,以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1.2.3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移取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0.5mL、1.0mL、1.5mL、2.0mL、2.5mL、3.0mL、4.0mL、5.0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以水为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4果蔬样品的处理将青椒、西红柿、黄瓜洗净晾干,橙子和苹果取肉,分别称取10.00g于研钵中,各加入1%HCl10mL,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移至离心管中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待测果蔬提取液。
生活中的化学手抄报 word版电子小报模板
![生活中的化学手抄报 word版电子小报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eacca7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a.png)
生活中的化学手抄报 word版电子小报模板适合在家做的化学实验: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原理:淀粉或面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有氧化性的碘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无色。
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
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适量开水,用小棒搅动成淀粉溶液。
2.滴入2-3滴碘酒,淀粉溶液变成蓝紫色。
3.摘取2-3片青菜,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
4.把青菜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
5.蓝紫色液体变成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反映元素原子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的规律。
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和4个区。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其原子结构。
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
同一纵行元素称为“族”,反映原子内部外电子层构型。
例如,IA族是ns1,IIIA族是ns2 np1,O族是ns2 np4,IIIB族是(n-1)d1 ns2等。
酸钙,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石灰墙表面会感觉湿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熟石灰会不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更多的碳酸钙,这些碳酸钙会填满石灰墙内部的孔隙,使石灰墙变得越来越硬。
同时,随着碳酸钙的增多,石灰墙的颜色也会越来越白。
因此,石灰涂墙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干燥,但干燥后的石灰墙会变得更加坚固和美观。
总的来说,这些化学现象都是由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引起的。
通过理解这些反应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和利用化学物质,使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酸钙和水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钙盐,但是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反应会变得缓慢。
此外,水的生成也会使墙壁更不容易干燥。
在涂墙时,石灰浆是由氢氧化钙制成的,它的质地比较软。
但是,当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会生成较为坚硬的碳酸钙,并且颜色也会变得洁白。
综合分析实验:实验3: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
![综合分析实验:实验3: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2d8dd00172ded630a1cb60e.png)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 而人体不能自身合成, 只能从食物和药物中摄取, 因此, 食品、药物中维生素C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荧光比色法、光度比色法、电化学法、滴定法、酶法、色谱法等。
辣椒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些品种理论值可高达198mg/100g,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70 mg/100g,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约20 mg/100g,但品种不同差别较大。
本实验利用荧光法和固蓝盐B比色法分别测定西红柿和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固蓝盐B比色法是利用在乙酸溶液中,抗坏血酸与固蓝盐B反应生成黄色的草酰肼-2-羟基丁酰内酯衍生物,可在其最大吸收波长(420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荧光比色法是基于维生素C 被氧化剂如活性炭或Cu2+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AA),DHAA 进一步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 通过对体系荧光强度的测定进行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
本实验选取Cu2+做氧化剂,该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 体系的稳定性好。
2% 乙酸的配制:量取20.0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1000mL。
西红柿样品处理:准确称取80g 左右西红柿,剪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机中预先加入50mL 2%乙酸),搅成匀浆,用布氏漏斗抽滤,滤液转移到250mL棕色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
橙子样品处理:将橙子去皮和籽后,准确称取50g左右,剪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机中预先加入50mL 2%乙酸),搅成匀浆,匀浆液转移到250mL棕色容量瓶定容。
定容液用漏斗过滤,干滤法(漏斗、滤纸承接烧杯干燥),注意每次过滤前摇匀容量瓶溶液再过滤,过滤滤液约60mL左右备用。
Vc储备液配制:准确称取0.2g左右维生素C溶解于蒸馏水中,并转移到100mL棕色容量瓶里,定容,放在暗处保存。
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e0b88b891711cc7930b7169b.png)
仪器分析综合 实训(一) 项目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化学工程学院3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 的含量一、实验目的学习在紫外光谱区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 二、实习原理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一对,50mL 容量瓶 10只,1 000 mL 容量瓶2只,10 mL 吸量管2只。
(2)试剂:维生素C 。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①清洗容量瓶等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晾干待用。
②检查仪器,开机预热20min ,并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
(2)配置系列标准溶液(3)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220-320 nm 范围绘制维生素C 的吸收光谱曲线,并确定入射光波长max λ。
(4)绘制工作曲线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max λ测定维生素C 系列标准的各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测定结果和实验条件。
(5)试样的测定(6)结束工作①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后入盒保存。
②清理工作台,罩上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仪器分析综合 实训(一) 项目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化学工程学院4六、数据处理(1)绘制维生素C 的吸收曲线。
(2)计算蔬菜中V-C 的含量。
1133c 00.501000.50100010100.1005000.0----⋅=⋅⨯=⨯⨯=mL g L g μρ标液维 从A-ρ工作曲线上查得番茄,x ρ,则nx •=番茄,番茄汁ρρ (n 为稀释倍数)从A-ρ工作曲线上查得黄瓜,x ρ,则n x •=黄瓜,黄瓜汁ρρ (n 为稀释倍数)结论:仪器分析综合实训(一)项目二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成绩:化学工程学院5。
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
![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0203657804d2b160b4ec014.png)
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实验原理】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DCIP),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所以,当溶液从无色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如无其它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仪器和试剂】一,试剂2%草酸溶液,1%草酸溶液,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二,材料:水果,蔬菜三,仪器烧杯,玻棒,吸量管,长颈漏斗,漏斗架,白纱布,滤纸,容量瓶,滴定管, 锥形瓶.【操作方法】一、标准溶液标定1. 配制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g/mL) 准确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溶于1%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
2. 标准溶液标定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置250mL锥形瓶中,加9mL 1%草酸,以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秒不褪色,即达终点.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毫克抗坏血酸(以T表示)。
3. 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按以上方法滴定。
二、样品测定1.果蔬中Vc的提取与测定:水洗干净待测的新鲜蔬菜或水果,吸干表面水分.称取20g,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30mL 2%草酸,研磨成浆状,以四层纱布过滤至100mL小烧杯中,再以快速滤纸过滤至锥形瓶中。
然后以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并保持15秒不褪色,即达终点。
实验三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三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6e1c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9.png)
实验三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三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维生素C在果蔬中的分布情况,为合理膳食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还原性,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进行测定。
本实验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类果蔬样品的测定。
三、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称取适量新鲜果蔬样品,用研钵捣碎,加入适量提取剂(如蒸馏水、酸性乙醇等),研磨成匀浆。
对于一些难以提取的样品(如胡萝卜等),可采用加热或超声波辅助提取。
2.样品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通过纱布或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3.滴定: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滤液10.0mL,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2,6-二氯靛酚溶液(浓度约为0.02g/L)约20mL,摇匀后迅速滴定至终点。
记录消耗的2,6-二氯靛酚溶液体积(V1)。
4.空白试验: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提取剂10.0mL,按步骤3进行滴定操作,记录消耗的2,6-二氯靛酚溶液体积(V2)。
5.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滴定结果计算维生素C含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可采用表格或图表形式展示。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包括样品名称、提取剂用量、滴定消耗体积等。
2.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类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饼图来表示不同种类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例。
还可以对不同种类果蔬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种类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了不同种类果蔬中维生素C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和草莓等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而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低。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种类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可能与品种、生长环境、储存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15ffe1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3.png)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一、本文概述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包括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等。
由于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于合理搭配膳食、保障人体维生素C的充足摄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五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旨在为公众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膳食指南。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化学分析中。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五种果蔬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其中的维生素C,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本研究选取的五种果蔬分别为苹果、橙子、草莓、菠菜和番茄,它们都是人们日常膳食中常见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通过对这些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为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食物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公众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膳食指南,以促进人们的健康。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选择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果蔬样品,包括苹果、橙子、草莓、菠菜和青椒。
这些果蔬因其维生素C含量高且易得而被选中。
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包括2,6-二氯靛酚钠、草酸、偏磷酸等。
设备方面,使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研钵、容量瓶、移液管等。
将每种果蔬样品洗净、切碎,并去除不可食部分。
然后,将样品用偏磷酸-草酸混合液研磨,离心取上清液,用于后续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
采用偏磷酸-草酸混合液作为提取液,通过研磨和离心,使果蔬中的维生素C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2,6-二氯靛酚钠标准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得到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然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ed3d252a8956bec0975e33e.png)
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目前多采用两种方法:2,6-二氯靛酚钠测定法和碘测定法;本实验采用2,6-二氯靛酚钠测定法。
一、目的要求二、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近年来医药上又发现它有许多新的功能。
水果和蔬菜是食品中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因此,维生素C在果蔬中含量多少,是鉴定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并掌握其测定方法。
一、基本原理天然的抗坏血酸有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还原型抗坏血酸分子结构中有烯醇结构,故为一种极敏感的还原剂.它可失去两个氢原子而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
利用染料2,6一二氯靛酚钠盐作为氧化剂,氧化抗坏血酸后本身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
2,6一二氯靛酚钠盐易溶于水,其碱性或中性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桃红色,用这个变化来鉴别滴定的终点。
三、材料、仪器用具试剂(一)材料柑桔、鲜枣、苹果、猕猴桃、番茄、辣椒、洋葱等;本实验用的试材是猕猴桃。
(二)仪器用具微量滴定管(或25ml碱式滴定管)、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100ml三角瓶,小刀、研钵或组织捣碎器、漏斗、滤纸、分析天平、离心机、白陶土等。
(三)试剂的配制与标定1.试剂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草酸溶液、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
2.配制与标定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取抗坏血酸50mg (土 0.1mg)用2%草酸溶解,小心地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草酸稀释至刻度,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标定:称取2,6一二氯靛酚钠50mg,溶于50ml热蒸馏水中,再加人碳酸氢钠42mg,待盐完全溶解冷却后,加水稀释至250ml,过滤后盛于棕色瓶内,保存在冰箱中,同时用刚配好的抗坏血酸标定。
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ml,加2%草酸5ml,用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桃红色15秒钟不褪即为终点,根据已知标准执坏血酸溶液和染料的用量,计算出每ml染料溶液中相当的抗坏血酸mg数。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46f3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8.png)
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注意事项
1、本法测定的结果为食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而非维生素C总
量。此法是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最简便的方法,适合于大批果蔬,但
对红色果蔬不太适宜。
2、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故样品处理或浸提都应在弱酸性环
境中进行。浸提剂以偏磷酸 (HPO3) 稳定维生素C效果最好,但价格较
贵。一般可采用草酸 (20g/L)代替偏磷酸,价廉且效果也较好。
3、Vc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研磨时,尽可能要快,以减少Vc
的氧化。
4、样品处理过程中加入等量的2%草酸,目的是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
避免维生素C氧化损失,也可用2%偏磷酸代替。
⑦抗坏血酸标准应用液(0.01g/L):取储存液1.0ml,用1%的草酸溶液
稀释至100ml。
⑧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
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
中烘干。
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称2g青椒和10mL1%草酸溶液,倒入乳钵研磨5-10min成匀浆,放入
液。
②分别吸取4mL各不同深度的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于7个试管中,吸取4mL水于试剂
空白管,各参加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将全部试管放入37℃±5℃恒温箱或
恒温水浴中,保温3h。3h后将8个试管取出,全部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中参加5mL
85%硫酸,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边加边摇。将试管自冰水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
500ml烧杯2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a24bf7ed9b89680203d825d9.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Ascorbicid),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多。
是一种水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其结构式如图1),可以与许多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利用其还原性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目前食品中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是利用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性为基础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
冈其酸度不易把握,碘需要标定且易挥发,而Vc不易稳定保存,使测定结果易出现偏差,且这种方法不适合微量分析;国标GB/T6195-1986是采用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利用样品溶液由蓝色转变为粉红色来辨别其滴定终点的到达。
但是多数水果、蔬菜样品其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色泽而导致滴定终点不明显,使测定准确度降低。
另外还有荧光光谱分析法J、紫外一可见分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过程复杂,所用试剂不稳定,速度慢、背景¨干扰大。
近年来,建立的测定Vc的其他方法还有催化动力学和光度法相结合的方法,及VC传感器测定方法,固定pH滴定法等。
该论文将对蔬菜、水果常用的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比较。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问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利用维生素C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掉的金属离子的量,进而间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1.1以银离子作为氧化剂的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银离子作为氧化剂的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维生素C分子中的有二烯醇基具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维生素C,同时产生黑色银沉淀(反应式如图2)。
沉淀经离心分离后,将分离得到的沉淀用硝酸溶解后,再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银离子的含量,从而接测得维生素C含量,具体测定方法如下:配制一系列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依次吸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置于1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2mL(1mg/mL) Ag 标准溶液,然后加水使总体积为4mL,摇匀,在室温下避光放置35min 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用2mL超纯水洗涤沉淀3次,然后用l:1的浓硝酸3mL溶解沉淀,移入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800992dd88d0d233d46a74.png)
HENANNONGYE河南农业2012年第1期(下)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无色晶体,分子式C 6H 8O 6,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与人体的多种代谢有关。
维生素C 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有毒物质具有解毒作用,具有抗衰老作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等。
维生素C 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都可以致病。
人体不能合成及贮存维生素C ,故必需从外界摄取。
维生素C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的果实、浆果和蔬菜中。
不同的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 的含量不同。
测定果蔬中维生素的含量对评定其营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果蔬中维生素C 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维生素C 含量的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结构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通常采用C 18柱或C 8柱,由于维生素C 对紫外光有吸收,故检测器常用紫外检测器。
此测定方法特别适用于颜色较深的提取液样品的测定。
刘贵花等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时令水果中维生素C 含量进行直接测定。
结果表明:维生素C 在10~640μg/m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收率为99.3%~104.5%,RSD 为1.65%;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徐琅等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种野生蔬菜中维生素C 含量进行测定。
维生素C 在浓度为50~750μ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9.5%~101.8%,RSD 为1.07%;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胡应杰等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 含量的方法,采用0.1%的草酸作为提取剂,DAD 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 。
维生素C 在20~100mg/l 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1.24%~105.6%,RSD 小于2%;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 的含量。
实验: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fc4cabab0029bd64783e2cad.png)
实验六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学生姓名:实验时间: 班级:
一、实验原理:
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含量不同。
维生素C具有一种奇妙的特性——它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实验中注意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的设置)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常见的果蔬:萝卜、黄瓜、苹果、甜橙
2、药品:高锰酸钾溶液
3、实验用具:洁净干燥的试管、烧杯、滴管、量筒、榨汁器
三、实验准备
1、榨取果蔬汁。
利用研磨将水果捣碎,直至变为果汁,滤掉果肉的残渣,分别装入不同的烧杯中。
2、在烧杯上贴上水果汁名称的标笺。
四、实验成功的关键:
五、实验过程
◆榨取果蔬汁并且做好标记(任选两种果蔬汁)
◆准备三支干燥干净的试管,编号A、B、C,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ml高锰酸钾溶液。
◆取洁净干燥的滴管,分别吸取不同的果蔬汁液,逐滴地滴入A、B两只试管中,边滴,边观察,用滴管吸取清水滴入C试管中,观察。
◆当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后记录下汁液的滴数。
六、实验现象及结论
C的含量较少,滴加果蔬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含量较多。
实验三 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三 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ce66e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7.png)
实验三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紫外法)(4学时)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铜离子氧化法测定维生素C(Vc)(紫外法);2. 了解Vc定量测定的其他方法,如:磷钼酸比色法、碘量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近年来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电位滴定)、紫外法、2,4-二硝基苯肼测定总抗坏血酸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法、Flinb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等。
二、实验原理抗坏血酸在波长243~267nm处有较高的吸收值,但在样品成分比较复杂时,因有强烈的背景吸收而不适宜用紫外法测定其Vc含量。
用碱加热法等处理法都存在试剂较贵、操作复杂、时问长等一系列问题而不能广泛应用。
利用铜离子消除背景误差,能直接测定一些水果蔬菜样品中的Vc含量而不需要进行前处理,操作简单干扰少。
附加说明:在测定V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V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材料桔子实验器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涡旋混合仪;高速冷冻离心机;榨汁器;电热恒温水浴锅;试管与试管架;胶头器长滴管及移液管;250mL烧杯等。
实验试剂1. 120μg/mL Vc贮液:120mg Vc,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然后用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
存4℃备用。
2. 5μg/mL的铜离子溶液:①先配成1000μg/mL的硫酸铜溶液;②取上述硫酸铜溶液5mL,加入1mol/L的醋酸溶液7mL及1mol/L醋酸钠200mL,用蒸馏水定容。
③5×104mol/L的EDTA溶液:36.5mgEDTA溶于适量蒸馏水,250 mL 馏水定容。
④铜离子-EDTA混合液(6.2×105mol/L):使用前将上述铜离子溶液和EDTA以4:1(v/v)混合而成(现用现配)。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制作取12支试管(大试管)分成2组,按下表进行操作。
维生素C溶液浓度为120μg/mL。
2. 样品测试取一定量的桔子瓣记录克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制作人:薛钦时间:2016年5月20日
一、实验背景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
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 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
-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维生素C的作用: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防止关节痛、腰腿痛。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7、水溶性强抗氧化剂,主要作用在体内水溶液中。
二、实验目的
● 1.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
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 2.维生素C含量可作为植物抗衰老和抗逆境的重要生理指标,也
可作为果品质量、选育良种的鉴别指标。
● 3.水果、蔬菜保鲜贮藏必须测定维生素C含量,了解果蔬品质量
的高低。
● 4.了解和掌握2,6-二氯酚靛酚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
●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颜色反应表现为两种特性。
一是
取决于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酸度的影响,在碱性介质中呈深蓝色,在酸性溶液介质中呈浅红色。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液,滴定含VC的酸性浸出液,染料被还原
为无色,到达终点时,微过量的2、6—二氯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浅红色即为终点。
从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试样中还原型抗坏血酸量。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 强的还原性
●将染料2.6-D 还原成无色的2.6-二氯酚靛酚
● 2.6-二氯酚靛酚:强的氧化性
●中性/碱性: 蓝色酸性:红色
●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红色)
●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蓝色)
● 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 (无色)
四、不同的测定方法、
● 目前研究维生素C 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 的测定方
法。
=N —
— O -
Cl
|
O |
Cl =N —
— O
Cl
|
O |
Cl N —
— O
Cl
|
H |
Cl — — | H
●荧光法。
●2,6-二氯靛酚滴定法。
●2,4-二硝基苯肼法。
●分光光度分析法。
●碘量法。
荧光法
●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
苯二胺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邻苯二胺反应,以此排
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022 g/ml。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法
●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
样品中还原型
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碘量法
●原理 :
●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
当用碘滴定
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
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
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由于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有极强的还原性,能被碘氧化,
用碘滴定VC。
分光光度分析法
●原理:
●维生素C在空气中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极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
酸。
●通过吸收光谱曲线法确定维生素C的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67nm,进而通过工作曲线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本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准确、快速、稳定、试剂易得等优
点。
五、仪器试剂与样品
●新鲜生菜
●滴定管、三角瓶、研钵、量筒、移液管离心机
●20g/L草酸溶液:称取20g草酸,加水至1000mL。
●60g/L碘化钾溶液。
●0.001mol/L KIO3标准溶液。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六、实验步骤
●2,6-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标定
●吸取1mg/ml抗坏血酸溶液1ml置于锥形瓶中,加10ml 20g/L草
酸,摇匀,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
在15s不消失为终点。
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毫克抗坏血酸(取10ml 20g/L草酸作空白对照)计算滴定度T:
维生素C的提取和测定
●1、称取10 g新鲜生菜样品,置研钵中,分次加20ml 20g/L草酸,
研成匀浆,用的20g/L草酸定容100ml。
通过纱布过滤后取10ml 放于离心机中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使用。
●2、吸取滤液10 ml,放入50 ml三角瓶中,立即用已标定的2,
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出现明显的粉红色在15 s内不消失为止。
记录所用滴定液体积。
另取10ml 20g/L草酸作空白对照实验。
七、结果计算
● V1---滴定空白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V2---滴定样品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T---2,6-二氯酚靛染料溶液的滴定度,mg/ml
● M---样品的质量,g
2,6—二氯靛酚溶液的标定
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V1---滴定空白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V2---滴定样品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V----吸取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八、注意事项
●1、本法测定的结果为食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而非维生素
C总量。
此法是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最简便的方法,适合于大批果蔬,但对红色果蔬不太适宜。
●2、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故样品处理或浸提都应在弱酸
性环境中进行。
浸提剂以偏磷酸(HPO3) 稳定维生素C效果最好,但价格较贵。
一般可采用草酸(20g/L)代替偏磷酸,价廉且效果也较好。
●3、Vc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研磨时,尽可能要快,以减
少Vc的氧化。
●4、样品处理过程中加入等量的2%草酸,目的是抑制抗坏血酸氧
化酶,避免维生素C氧化损失,也可用2%偏磷酸代替。
●5、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等)浆状物在100 mL容量
瓶中泡沫太多,可加入戊醇2~3滴消除之。
●6、同法作空白实验,消除系统误差。
●7.操作要迅速,防止还原型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化。
滴定过程
一般不超过2min。
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用量或改变提
取液稀释度。
干扰滴定因素有:
●1、色素若提取液中色素很多时,滴定不易看出颜色变化,可
用白陶土脱色,或加1mL氯仿,到达终点时,氯仿层呈现淡红色。
●2、Fe2+可还原二氯酚靛酚。
对含有大量Fe2+的样品可用8%
乙酸溶液代替草酸溶液提取,此时Fe2+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
●3、维生素C提取时要避光、避免与铜铁接触,以免Vc氧化。
九、实验结果与讨论
●1、为什么在测定维生素C的同时要进行2,6-D溶液的标定?
●2、为了保证抗坏血酸含量测定准确,应注意些什么?
●3、为了测得准确的维生素C含量,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哪些操作
步骤?为什么?
●4、食品中维生素C测定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
什么?
●5、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样品需如何处理?
●6、测定水溶性维生素时、从样品中提取浓缩可采用那些方法?
●7、加入20g/L草酸溶液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