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地形地理教案教案题目:中国地形地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

2.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3.掌握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4.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a.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和与邻国的接壤情况。

b.介绍中国的地理特征,包括陆地面积、海岸线长度、边界线长度等。

2.中国的地形地貌a.展示中国的地图,并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域,如华北平原、长江流域、西南高原等。

b.详细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并讲解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a.介绍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b.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和利用情况。

1.导入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a.准备中国地图和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特征。

b.分小组讨论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共享各小组的认识。

3.知识讲解a.使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并依次介绍不同地形区域的特点。

b.介绍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4.合作探究a.分小组,让学生使用教材、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形区域的特点和重要性。

b.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组报告。

5.总结归纳分享学生小组的研究成果,总结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中国地理的其他方面,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形区域的研究和组织能力。

3.提问回答: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中国地图和地形地貌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设备。

3.学生教材和参考书籍。

4.小组研究报告的展示材料。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观察、探究、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中国地理小学数学教案

中国地理小学数学教案

中国地理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信息和地图位置。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中国地理的位置和大小
2. 中国地图的主要地理特征和地区划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简单了解中国地理位置以及大小。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中国地理的位置和大小,包括东西南北等方位。

2. 介绍中国地图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山川河流等。

3. 介绍中国地区划分,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远地区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国地理的特征和划分,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意见。

四、练习(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完成地图标注或填空。

2.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

五、总结(5分钟)
请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提问并讲述中国地理的基本信息。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地图标注或写一篇关于中国地理的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地理的位置和特征,地区划分。

难点:让学生理解中国地理的整体概念和背景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和多思考,培养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探索中国地图:地理知识教案

幼儿园中班探索中国地图:地理知识教案

幼儿园中班探索我国地图:地理知识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地理知识是培养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地图作为我们身处的国家的地理代表,对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学习主题。

本文将以“幼儿园中班探索我国地图:地理知识教案”为主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设计一堂既有趣又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学活动。

二、主体内容1. 主题引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引入主题需要简单明了、有趣有趣。

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大地图,向孩子们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国家的形状、边界和主要地理特征。

这样的引入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我国地图认知接下来,引入我国地图的基本认知。

通过以放大的方式展示我国地图,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逐步认识我国的形状、颜色、地区划分等基本概念。

可以结合图例,教孩子们认识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城市等地理要素,让他们通过视觉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我国这个大国的壮丽和丰富多彩。

3. 我国地图游戏在认知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可以准备一些我国地图的拼图,让孩子们动手拼出完整的地图;或者通过教师指导,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我国地图。

这样的游戏既能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又能巩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 地理知识拓展除了我国地图的基本认知外,还可以适当拓展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内容。

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特产食物、民俗文化等,让孩子们在地图上的认知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这个大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5. 总结回顾在活动的可以对这堂课进行小结和回顾。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教师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地理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对地图认知的掌握程度。

在回顾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继续探索,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性的任务和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外也能继续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初中中国地理教案模板

初中中国地理教案模板

初中中国地理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分区的基本概念,了解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 中国地理分区及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教学难点:1. 中国地理分区的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2. 各地区的人文景观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位于哪个大陆吗?我国的首都是哪里?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面积和人口。

2. 提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为什么?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 讲解中国地理分区的概念,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吗?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中国地理分区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地理分区,你们知道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吗?2.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地区的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各地区特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各地区的人文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吗?三、课堂讲解1. 讲解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2. 分析各地区人文景观的形成原因。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我国各地区的一两个著名景点吗?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各地区人文景观的保护和传承。

初中中国地理 教案

初中中国地理 教案

初中中国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 使学生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交通网络、经济特点等地理知识。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介绍中国的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

2. 面积与人口:介绍中国的总面积、人口数量及人口分布特点。

3. 行政区划:介绍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行政区划。

4. 主要城市:介绍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5. 交通网络:介绍中国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状况。

6. 经济特点:介绍中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产业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城市或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和发展优势。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理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4. 组织户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国情:介绍中国的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致面貌。

3. 分析行政区划: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使学生掌握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特点。

4. 探讨主要城市:介绍中国的主要城市,分析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5. 讲解交通网络:讲解中国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让学生了解国家的交通状况。

6. 分析经济特点:介绍中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产业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

7. 案例分析:以具体城市或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和发展优势,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

8.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理问题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素养。

9. 户外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中国的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 掌握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 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对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2. 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引起学生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地理特征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Step 2: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10分钟)1. 讲解中国的经纬度位置,解释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原因。

2. 讲解中国的海陆位置,解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接壤情况。

Step 3:讲解中国的地形特征(10分钟)1. 讲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

2. 讲解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

Step 4:讲解中国的气候特征(10分钟)1. 讲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

2. 讲解中国主要气候区的分布,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等。

Step 5:讲解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如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等。

2. 讲解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如南方地区的气候湿润、北方地区的气候干燥、西北地区的沙漠广布等。

Step 6:练习和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材和讲解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总结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以及各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特点。

Step 7: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分布图,加深对地理区域的理解和记忆。

认识中国地图教案

认识中国地图教案

认识中国地图教案认识中国地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其边界线;2.熟悉中国地图的基本要素,如经纬线、省级行政区划等;3.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中国地图;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地理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展示中国地图:将中国地图投影在电子白板上,或者分发给学生实物地图,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中国地图的形状和边界。

3.解读中国地图的基本要素:(1)了解地理位置:将中国地图放在世界地图上,让学生观察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询问中国与哪些国家相邻。

(2)了解边界线:指出中国地图的边界线,包括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直观感受中国的周边国家和海洋。

(3)了解经纬线:解释经纬线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经纬线的划分和测量地理位置的方式。

4.了解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1)指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省级行政区划,指出每个省份的名称和位置。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每个省份的地理特点和各自的人文景观。

(3)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地图的色彩编码,标明每个省份的颜色代表的区域划分。

5.地图的读图能力训练:(1)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图例,理解图例中的符号和颜色代表的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地理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运用地图的读图能力解答问题。

(3)出示一些地理问题,让学生找出合适的地图,并标注出答案的位置。

6.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个别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地理观察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资源:1.实物地图或电子地图投影仪;2.电子白板或黑板;3.学习资料和作业练习。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2.检查学生在课后练习和作业中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中国的疆域教案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案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 使学生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

3.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4.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26'至135°05',北纬18°10'至53°33'。

2. 中国的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3. 中国的人口:约14亿。

4. 中国的行政区划: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5. 中国的地理特点: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自然资源丰富。

三、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 中国的行政区划。

3. 中国的地理特点。

四、教学难点:1. 中国的行政区划的详细划分。

2. 中国的地理特点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特点等。

2. 采用案例教学,分析中国的具体地理实例,如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等。

3.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国的地理特点对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等。

2. 准备案例教学资料,如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等的相关资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2.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3. 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

4. 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5. 进行案例教学,分析中国的具体地理实例,如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等。

6.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国的地理特点对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7. 总结新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地理特点的重要性。

2024年《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精选6篇)

2024年《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精选6篇)

2024年《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精选6篇)《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材分析本节中国的疆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位置、范围。

本节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

教材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部分内容是体现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切入点。

因此该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和地理意识的养成。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陆界和邻国”明确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知识点:从世界看中国→明确地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国土面积、领土四端我国濒临的海洋→明确领海、内海、濒临的海洋、海岸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和半岛陆界和邻国→陆界和邻国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法建议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我国的地理位置》教学设计.doc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我国的地理位置》教学设计.doc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我国的地理位置》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我国的地理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

了解并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分布。

2.教会学生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上填注邻国、领海及濒临的大洋名称。

3.通过教授有关我国疆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励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疆域和国土面积。

难点是记住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形图”。

课时1.5〜2课时。

讲授提纲一、我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经纬位置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1.疆域的概念2.面积三、我国濒临的海洋1.我国的海洋2.我国的领海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图1.漫长的陆界2.陆上邻国3.隔海相望的国家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从纬度位置看2.从海陆位置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学习新教材第一章和行政区划[板书]第一节[板书]一、我国的地理位置[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板书][读图练习]看“世界地形图”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

中国地形地势教案

中国地形地势教案

中国地形地势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地形地势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和地形地势特点。

2. 了解中国各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吗?它有哪些边界国家?中国的地形地势有哪些特点?2.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他们找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国家。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国家,包括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国家。

2. 分析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如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并使用图片或模型进行示意。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行研究。

2.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所选地形地势特点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3. 小组成员之间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讨论所选地形地势特点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图片、图表、报告等。

2. 全班讨论各地形地势特点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出一些结论。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关于中国地形地势的问题,并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形地势如何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地形地势的短文,包括对中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描述和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2.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3. 图片或模型展示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的表现。

2. 学生撰写的短文的内容和逻辑性评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记录下来。

2. 探索中国地形地势对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中国概况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概况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概况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四至、经纬度跨度、时区等信息。

2. 掌握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海域和海疆等知识。

3. 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概况、民族分布等特点。

4. 掌握中国地势的特征、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等知识。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四至、经纬度跨度、时区等信息。

2. 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海域和海疆等知识。

3.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概况、民族分布等特点。

4. 中国地势的特征、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等知识。

教学难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四至、经纬度跨度、时区等信息。

2. 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海域和海疆等知识。

3.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概况、民族分布等特点。

4. 中国地势的特征、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等知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中国概况地理》2. 教学课件3. 地图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的一些基本了解,如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四至等。

Step 2: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1. 利用课件详细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领土四至、经纬度跨度、时区等信息。

2. 结合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Step 3:讲解中国的国土构成1. 利用课件详细讲解中国的国土构成,包括陆地面积、海域和海疆等知识。

2. 结合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国土构成。

Step 4: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1. 利用课件详细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概况、民族分布等特点。

2. 结合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

Step 5:讲解中国地势的特征1. 利用课件详细讲解中国地势的特征,包括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等知识。

2. 结合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地势的特征。

Step 6:总结与作业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5、通过多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是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难点:本节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半球分界线;2、经纬度的判读。

一、课件打出谜面,让学生大声朗读两遍,朗读时注意红色的字,然后猜出谜底(过渡)说明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二、听歌曲、观祖国自然风光和祖国发展成就等图片。

老师同时带有感情色彩朗读课本序言,从而导入新课(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让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位置,教师展示课件(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一)伟大的祖国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活动2:对比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

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二)辽阔的疆域活动3:通过找出我国四至点及量算东西南北跨度,说明我国疆域辽阔。

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完成。

活动4:完成课本P3活动题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国南北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东西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尽可能的给与充分评价并进行总结。

(过渡)我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晨昏的差异有如此之大,是因为我疆域十分辽阔展示各国领土面积比较表,说明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中国地图教案

中国地图教案

中国地图教案中国地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中国地图的基本特点和要素;2.学习中国地图的基本绘制方法;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信息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中国地图的基本特点和要素。

三、教学难点学习中国地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以讲授、示范、练习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中国地理位置,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北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华南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毗邻。

2. 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或展示中国地图,讲解中国地图的基本特点和要素,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边界线情况、主要河流山脉、省级行政区划等。

3. 示范(10分钟)使用白板、彩色笔等工具,向学生展示如何标记中国地图的主要要素,如国境线、海岸线、主要山脉、主要河流和省级行政区划等。

4.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组,发放地图练习册,让他们根据示范标记3-5个要素,如国境线、长江、黄河、珠江、长城等。

鼓励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合作,互相检查。

5. 检查(10分钟)随机抽查几组学生展示标记好的中国地图,并请他们解释标记的要素的意义,如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等。

6. 活动(20分钟)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中国地图知识竞赛。

每组轮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可以在中国地图上标记一个要素,并解释其意义。

最后计算得分,奖励获胜小组。

7. 归纳总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回顾中国地图的基本特点和要素。

六、教学延伸1. 网络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中国地图的知识。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理博物馆或地图展览,了解和观察真实的中国地图,加深对中国地图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地图的基本特点和要素,并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地图信息的能力。

《中国地理》教案

《中国地理》教案

《中国地理》教案第一章区位和疆界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传授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的区位与疆界,中国遥感图象的地学特征;从总体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概况。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客观、辩证的综合分析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在看到祖国强大的同时,教育进一步增强中国综合实力的危机感。

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区位与疆界;中国遥感图象的地学分析2.教学难点:中国遥感图象的地学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数。

中国的海域自北而南有渤海、东海、黄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区。

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根据世界银行三年调整汇率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2.5%和12.9%居世界第七位。

1997年中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第七位。

经济增长率近五年居世界首位,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和吸收外资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对外贸易居世界第10位,国际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八位。

第二节区位与疆界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疆界新疆与毗邻国家的陆地边界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

第三节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一、地表结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态势,形成我国地貌轮廓的显著特征。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是我国地形阶梯最高的一级。

青藏高原南侧的喜玛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

我国第二、第三级地形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

《中国地理》教案

《中国地理》教案

《中国地理》教案第一章区位和疆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界。

3、熟悉我国的地表结构。

4、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

重点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界。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课时:6学时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一)人口方面1人口总量:13.2亿2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3人口增长的速度(二)国土方面1国土总面积:960万km2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比重:6.5%;居第三位。

3领海:300万km2,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地区。

4领海宽度:12海里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列1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2经济增长率近几年居世界首位3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4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吸引外资总额居第四位5国际旅游收入居世界第四位第二节区位与疆界一、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一)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陆地最集中的1/4半球,受陆地影响最强烈的地区(二)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98%的疆土位于北纬20º—50º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1、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2、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3、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三)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1、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大农业与景观地带分异的基础2、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二、疆界(一)疆域与邻国•1、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230km。

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找出洲际分界线。

2、了解大洋、海、海峡等概念,并能在地图上区分。

3、掌握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图、指图、填图,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集体协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四大洋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四大洋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1)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 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四、经线和纬线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中国地图 教案

中国地图 教案

中国地图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地图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地图的基本地理信息和特点;
2. 掌握使用中国地图进行地理位置和距离测量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地图的基本地理信息和特点;
难点:使用中国地图进行地理位置和距离测量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1. 中国地图;
2. 地理位置和距离测量工具(尺子、经纬度工具等);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的情况,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

二、学习地图基本信息
1. 教师讲解中国地图的基本地理信息,包括国土面积、地形地貌、主要山脉和河流等;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资料,了解中国地图的基本特点。

三、学习地理位置和距离测量方法
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经纬度工具进行地理位置测量;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中国地图上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并记录下来;
3.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地图上距离的测量,让学生体会地图上距离的表示方法。

四、综合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些地图相关的练习,如标注一些重要城市的位置,计算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五、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中国地图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地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地图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地理特点多样且独特。

本教案旨在通过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特点等,以促进学生对中国国土的综合认知和地理意识的培养。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的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北纬18°10'至53°33',东经73°33'至135°05'之间。

它东连韩国、朝鲜,与俄罗斯毗邻,南界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西邻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

二、地势地貌1. 山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多山地,有吕梁山、五岳等著名山脉。

西南地区有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

内蒙古有阿尔泰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

2. 高原中国拥有广阔的高原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平坦。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的水塔。

3. 平原北方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形成了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些平原是中国农业的主要产区。

4. 水系中国有丰富的河流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是长江和黄河,这些河流经过不同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农业、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中国的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宜人,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四、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和森林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地理意义中国地理位置独特,地势地貌多样,气候各异。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地理位置对于国际贸易和政治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中国的地理背景,并发展地理意识,提高对世界的认知。

关于中国地图教案中班

关于中国地图教案中班

关于中国地图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探索祖国大好河山——中国地图教学(中班)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标示中国地图上的主要地理要素,如海洋、河流、山脉等。

2. 学生通过展示、听说、观察等多种方式,培养地理意识和地图阅读能力。

3. 引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促进更深入的探索。

教学内容:1. 中国地图的基本结构及要素:海洋、河流、山脉。

2. 中国各地的大致位置及特色地貌:例如长江、黄河、珠江、西藏高原等。

3. 中国的特色文化和民族分布:例如少数民族分布、传统节日等。

教学准备:1. 投影仪、中国地图图片或幻灯片。

2. 学生手册或活动页。

3. 学生画笔、彩色纸和剪刀。

4. 中国地图的实物或模型(如果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准备一幅中国地图图片或通过投影仪呈现给学生。

2. 引导学生注意地图上的各种要素,例如海洋、河流、山脉等。

3. 可以通过唱歌、问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好奇心。

探索地图要素(15分钟)1. 将中国地图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呈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认识并标示地图上的主要要素。

2. 通过问答、观察、听说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图要素的理解。

3.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巩固所学地图要素。

探索中国地理(20分钟)1. 展示中国地图上的主要地貌,例如长江、黄河、珠江、西藏高原等。

2. 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各地的特色地貌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

3. 引导学生对地图上的地理特色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

探索中国文化(15分钟)1. 介绍中国的多样文化和民族分布,例如少数民族的特点和传统节日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有关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图片、故事等讲解相关文化知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问题、观察和互动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总结(5分钟)1. 综合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巩固对地图要素、地理特色和中国文化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教案设计【篇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教学设计.doc】《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是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以《新课程标准》和《2015年全区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地理学科)命题说明》(以下简称中考说明)为依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说明,并且都需要落实在地图和地球仪上。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特点正反映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例如,跨热带至寒温带的纬度位置,为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领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的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经过七年级学段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的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生的能力基础:具备一定搜集和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初步掌握了阅读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我国的位置【教学难点】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课时计划:1课时【学习目标】(1)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说出我国领土所跨的经纬度范围。

(2)根据我国领土的范围,描述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3)学会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在“中国政区图”上分别查找出我国领土东西、南北四个端点的具体位置和名称,并大致计算我国领土东西所跨经度、南北所跨纬度的范围。

达成目标(1)。

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n附近)活动二:指导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根据我国领土的纬度范围,分别说明我国领土在高、中、低纬度地带和热带、温带、寒带中所处的位置。

教师出示“亚洲地形图”,根据我国领土的经度范围,让学生在图上指出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和西部所在的大洲或大陆,并分析其产生的差异。

达成目标(2)。

活动三: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并学会分析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达成目标(3)。

为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可通过与内陆国家、岛国、高纬度国家、低纬度国家进行对比。

最后从地理位置对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说明其优越性。

【达标测评】1.请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b.东临太平洋、西靠欧亚大陆 c.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少部分在低纬度d.位于北半球、东半球(3)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的a处是我国领土最端,它位于;b处是最端,它位于;c处是最端,它位于;d处是最端;它位于。

我国南北跨纬度;东西跨经度。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东部、西岸,是一个兼备的国家;就热量带(五带)而言,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小部分地处带,没有带。

(3)为什么我国东西昼夜差异明显?南北季节差异显著?【篇二:2014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型综合课※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讲授新课]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学生归纳: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经济:东部高、西部低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学生:发表意见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总结并过渡: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使得我国地理差异很显著;有些地然地理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尤其是山脉;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板书: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课堂活动:活动一: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第四页图5.3、5.4,并完成第五页活动题1 。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活动二:让同学们做活动2,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分方面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让同学们做活动3,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师生小结:活动中,了解到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对主导因素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更加具体。

下面来巩固练习:课堂练习:真是多媒体练习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中国的地理差异很大而且类型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一部分,今后我们主要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我们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板书设计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增城根据发展方向的不同划分了各个区域:南部的新塘、永宁地区是经济区,中部的荔城中心为文化、行政区,北部的派潭、正果、小楼主要为自然生态区。

我们学校在增城的中心区,请一位新塘的同学说一下新塘跟增城中心区的差异学生:[讲授新课]师生归纳: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板书:二、四大地理区域1、标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2、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展示:多媒体展示四大区域的分界线、具体位置、范围、名称。

活动: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我国四大区域,同学们也可以观察书本p6图5.5,下面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活动1、2、3。

学生:观察、讨论并汇报小组成果。

师生归纳:通过我们的观察,了解到四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主要有:降水、气温、地势等。

过渡:既然四大区域的划分跟降水、气温、地形地势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究竟各个区域有哪些地形和气候类型呢?板书: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图5.5,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把表格完成。

提问: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那么南方跟北方的气候差异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学生:纬度因素。

提问:北方跟西北地区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为什么北方是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大陆性气候呢?学生:海陆因素影响造成的。

提问: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地形因素影响的。

总结:根据同学们的观察以及回答,我们基本能掌握影响中国地理差异的因素。

拓展学习:下面看看大家对四大区域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呢完成《区域地理导学》p4综合题2,并思考原因。

学生:完成练习并汇报答案以及发表见解,教师适当给予引导。

课堂练习:完成多媒体练习题,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今天您的收获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板书设计:二、四大地理区域1、标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2、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教学反思: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形图,找出北方与南方、青藏、西北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子让景观等自然特征;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于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型综合课※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