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的流派与演变分析
我国知识分子大多有些儒学情结。围绕“儒”产生了很多词,比如儒雅、儒商、儒家风范等。这里就把儒学的前前后后梳理一下。
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儒学作为一门学说,儒教作为一种信仰,儒家作为一个阶层或者说一个特定群体,这三个名词还是有所区别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柔者,即弯曲又能笔直之树木,可直可曲,变化自如。术士是指魔法通达者,通达后方能尊之为士。
孔子曾经说过:“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但同时,他也指出了自己与专门沟通鬼神的术士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
从孔子开始,“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脱离了祝史巫觋的知识范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开私学的教育家,人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和弟子们把原先被贵族垄断的礼仪和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逐渐形成儒学。
概括而言,儒学承袭了殷商以来的巫史文化,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是一个重血亲人伦、追求现实事功、礼教德治之精神始终一贯
的学派。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在传承上,尊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二、在学业上,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籍为经典功课;
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构架;
四、在修养上,讲究由内圣而外王,即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
五、在处世上,尤其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此关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这八家儒学流派都是各有侧重、且互有交集的,在流传时间上也有些前后交叠。
顺着八条儒学流派的发展脉络再梳理一下,总体而言,儒学在长期的演变中有两大流派比较突出:
一派是天人感应派,在汉朝影响很大。代表人物就是三年足不出户、目不窥园的董仲舒。另一派则是心性派,代表人物就是孟子。心性派按照“心性合一与心性二分”、“性本善与性本恶”等不同理解,又有很多分支。其主流就是孟子所坚持的心性合一和性本善思想,到
了宋元明时期,演变成为理学。
儒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被多次打击,但生命力十分顽强,总是能像青草一样,一有条件就长出来。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儒家的一次劫难。有时候,焚多少书、坑多少人倒是次要了,关键是这表明了朝廷的一个态度,于是社会上就不敢传播儒学了。
随着楚汉争霸的结束、汉朝一统天下后,尤其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正统地位,于是风光了几百年。
合久必分。魏晋南北朝时,儒家克己复礼的谦谦姿态在乱世动荡中失去了作用,于是又销声匿迹了。
分久必合。由隋至唐,大一统的王朝到来了,儒学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不过长久不在社会上宣贯,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上佛道二教的高度繁荣,使得儒学一时之间没啥竞争力。
唐代的韩愈,曾向皇帝提出抑制佛道二教、重新把儒学放到尊位上来的建议;他也声称,孔孟之后,儒学的教鞭就交到他手里了。
问题是,唐帝国灭亡后,整个社会又陷入了血雨腥风的五代十国阶段,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城头变幻大王旗。儒学再次显示了其脆弱的一面:只有在大一统的太平盛世才有说服力。
于是儒学又退隐。
由后周到北宋,全国统一后,宋赵匡胤“扬文抑武”,儒学在告别主流社会近七百年后,终于迎来了复兴。
通过以儒学知识为大纲的科举方式,可以使田舍郎登天子堂,于是大宋帝国成了儒学知识分子的乐园。
人人都以学儒学、参加科举而高中皇榜为生平最幸福的事,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儒学讲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要到朝廷中施展才干,从而报效国家。有别于世袭或者荐举等狭窄的专用通道,“科举”这条通道在出身要求方面是零门槛的,这给了知识分子无限的希望。
入世,就是要实现抱负。否则就去学佛、道,出世去好了。
从孔子开始,儒家学者就千方百计把皇帝纳入到儒家的框架中来。他们要求皇帝必须具备相应的仁义道德。
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圣君贤相。
问题就出在这里,儒家知识分子从来没有想出、或者说没有办法对皇权加以限制,而只是通过各种说教来让君圣相贤。
一旦君不圣、相不贤,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其默足以容。
说简单点,就是干瞪眼。
董仲舒曾用“天人感应”的方式来规劝皇帝。“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国君做了坏事,老天就发怒;国君做了好事,老天就高兴。
这个说法现在还在用,只是把“国君”改成“人类”,“老天”改成“大自然”。通行的说法是,人类如果盲目行事而不计后果,大自然就会报复、就会有惩罚;人类如果妥善行事,大自然就友好地与人类和谐相处。
但汉武帝并不惧怕董仲舒说教里的威胁,依旧穷兵黩武、我行我素。现在很多人同样不惧怕大自然的报复。
所以很多儒家学者就试图从佛家、道家学说中寻找力量。
北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就觉得用“天人感应”去说服皇帝,其说服力和制约力颇为有限,于是在“天人之际”就借鉴佛、道的理论了。在儒学体系中,他们立足于孟子的心性论。
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
所以,儒学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心、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心、人性中与身俱来的先天性源程序,且心性不二。
孟子的心性论以性善为基础,以心性不二为核心,以天人贯通为特征。心性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弥补了孔子仁学的不足,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沟通联结起来,从而将宇宙人生贯通成一片。
孟子对后世儒学的影响、孟子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就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