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一、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时间: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确定标本采集时间。
2.采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标本,采用适当的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符合要求的标本。
3.采集人员资质:医院临床检验科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获取相关证书,具备标本采集资质。
二、标本储存1.储存条件: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储存条件的设定,如温度、湿度等。
2.储存容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确保标本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3.标本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标本易于查找和管理。
三、标本运送1.运送方式: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运送方式,如冷藏车、常温车等。
2.运送温度控制:确保运送过程中标本的温度符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冰袋、冷藏箱等。
3.运送时间: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合理安排运送时间,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达检验科。
四、标本管理1.标本登记:对每个标本进行登记,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病患信息等。
2.标本留存:对一定比例的标本进行留存,以备再次检验、质控等需要。
3.标本销毁:对一定时限内未使用的标本,进行及时销毁,确保标本的安全和保密。
五、标本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培训:对所有参与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2.质控标本:每日选择一批质控标本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日常工作。
六、标本安全管理1.标本标识:对每个标本进行标识,如标本管上贴有病患姓名、住院号等信息,以确保标本能够准确归属。
2.标本保密:保护病患隐私,禁止使用病患个人信息做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使用。
3.标本丢失和污染处理:对于出现标本丢失和污染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并进行相关调查。
以上即是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的详细内容。
通过规范、严格的流程和管理,能够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与安全。
同时,相关人员也应重视相关培训和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一、采集前准备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2.明确采集时机,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确定采集时间;3.熟悉相应标本采集培训,了解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5.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6.做好病人的辅助准备工作,如饮食控制、用药情况等。
二、标本采集1.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确保标本采集时的合作度;2.按照规范操作流程,正确采集标本;(1)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穿刺技术正确、干净;(2)尿液:采集中段尿,避免第一段和终末段污染;(3)粪便:选择新鲜、清洁的粪便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4)分泌物:遵循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污染;3.确认标本采集完成后,包装标本,避免漏液、溢出及感染风险;4.及时填写采集记录,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三、标本保存1.将采集好的标本妥善保存,避免失效;2.严格控制标本温度,根据标本要求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中;3.尽量保持标本稳定,避免振荡和高峰冲击;4.避免标本遭受化学物质、紫外线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5.不同类型的标本应进行合理分类和标识,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四、标本运送1.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存在感染风险的标本应运送到指定的传染病实验室;2.采用特制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防止漏液、破损及污染;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标本类型、数量、运送时间等信息;4.监测温度,确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运输;5.运送途中避免震荡和振荡,减少标本破损的风险;6.及时报告实验室,并核实标本的收取情况。
五、数据录入1.在标本接收时核对收到的标本和相应标本单的信息是否一致;2.及时录入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3.不同的检测项目应当有专人进行录入,避免交叉录入造成的错误;4.录入后应进行校验,确认信息准确无误;5.建立信息追溯机制,便于查找和纠错。
针对以上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采集过程中,病人的配合度可能会影响标本的采集结果,因此可以通过病人教育和沟通来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2.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采集,同时要提醒采集人员注意无菌操作;3.在标本保存过程中,要控制好标本的温度和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4.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包装材料,避免漏液、破损和污染;5.在数据录入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设立校验措施来确保录入正确。
检验标本的采集及运送ppt课件
4、检验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打印的检验申请单
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
5、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保存2年。
5/22/2024
4
四、标本采集方法:
收取检验申请单——审核合格后,检查真空管标识和检验 申请单一致——做好患者准备工作——找好采血静脉并消毒—— 采集致标本容器——送至检验科。
2:血液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除血交叉标本外) 或临床卫生员运送。运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 防止容器破裂、遗漏等现象。
5/22/2024
3
三、检验的申请:
1、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
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病案号、住院号、申请序
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
3.5 溶血标本拒收 3.6 血糖标本 3.6.1 要注意:患者的饮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
绪激动等,都会引起血糖生理性增高。 血清管抽血后,尽快送检验科检测,因为葡萄糖
在空气中,在血细胞的作用下,很容易孝解。 全血标本室温放置1小时,血糖值下降。3-6% 全血标本室温放置4小时,血糖值下降。10-30%
↓
阻断葡萄糖的分解
5/22/2024
2
二、采集血液标本的职责:
1:住院病人血液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临床医 护人员必须明确告知病人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条 件,要求及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特殊标 本采集前的准备等);医护人员有义雾向患者 解释标本采集中的各种问题,标本采集的类型、 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等,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准备。
介绍
检验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保证检验结果 准确与否首要的、重要环节。包括适当的患 者准备、检验申请,适当的标本收集、标记、 保存、运送和处理。
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程序
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成序1.目的规范标本采集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2. 范围微生物标本。
3. 职责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标本运输人员负责收取标本和运输标本至微生物室。
4. 程序4.1 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遗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4.2 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 标本送到微生物室,标本运输人员必须与微生物室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4.4 所有标本必须记录采样时间并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h.5 采集方法5.1 血液及骨髓5.1.1 血液5.1.1.1采血时间:①在抗菌药物治疗前;②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③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④同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除非怀疑存在持续性菌血症时(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2小时从不同部位采集3套标本)5.1.1.2采血量:成人一次采血5~10ml,儿童2~5 ml婴幼儿为1~2ml。
(附注:儿童的采血量不能超过其总血容量的1%)。
5.1.1.3采血方法:①成年病人,推荐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每套包括一瓶需氧瓶、一瓶厌氧瓶);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真菌血症则应多次采集;对于婴幼儿病人,推荐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2~3瓶。
因为儿童患者很少见厌氧菌感染,因此推荐仅使用需氧瓶而不常规推荐同时做厌氧培养。
②采血量充足时,应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采血量不足时,应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5.1.2 骨髓标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
5.1.3 标本保存:采集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可置于室温,切勿放入冰箱。
冬季血培养瓶在送检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
5.2 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师以无菌要求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2~3ml,盛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标本采集及运输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标本采集和运输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及运输工作,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临床试验:指对人体进行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 标本:指用于生化检测、药物浓度测定等分析的生物组织或体液。
3. 采集者:指从受试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4. 运输者:指将标本从采集点送至检验点的人员。
三、采集操作规程1. 采集前准备(1)采集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并准备好采集所需的标本管、采血针等工具。
(3)标本采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采集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和舒适。
2. 采集过程(1)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采集正确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2)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依次进行手部消毒、标本采集、采集管标记等操作。
(3)采血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和针头,避免造成受试者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采集后处理(1)采集完毕后,采集者应及时将标本管密封并标记好受试者信息。
(2)遵守标本储存和运输的规定,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运输前准备(1)运输者应对标本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输前应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整,并与采样者信息进行核对。
2. 运输过程(1)运输标本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2)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标本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3)运输者应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 运输后处理(1)标本送达检验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和接收,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2)对标本进行处理时应遵守相关规程,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并得到准确分析。
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
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一〕、各种标本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依据化验单,认真核对患者身份。
釆血尽可能在上午7—9 点间进展。
病人采血前应禁食12 小时,以保证各类物质检验结果的恒定。
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肉静脉。
采血者要戴口罩,帽子,手套。
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管,防止交义污染。
用一次性采血针由静脉采血,穿刺成功后应马上松开止血带,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顿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消毒时,用络合碘拭子以静脉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环状擦拭,消毒范围的直径至少为lcm。
需要全血或血浆,应将血液注入含有适当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马上轻轻充分混匀。
需要血清标本,则直接将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内,待其凝固后分别血清。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以早晨第一次尿液作试验,其结果较为恒定牢靠。
采集时应避开月经血、及其他分泌物混入,容器务必清洁,必要时加防腐剂。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别尿样的釆集一般III 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尿液标本应准时送检并在采集后2 小时内完成检验。
3、粪便标本采集宜颖,不行混有尿液,一般取指头大小,并取有病理成份的局部〔如脓血、粘液〕送检,外观无特别的从外表、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放于不吸水一次性干净专用盒内,检查阿米巴时应马上送检,并留意保温。
4、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脑脊液一般由腰椎穿刺术取得,格外必要时也可由小脑髓池或脑室穿刺,收集于三支无菌管内,马上送检。
避开放置过久形成凝块、细胞破坏、葡萄糖分解、细菌溶解或死亡。
5>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 小时应避开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开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 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在医学领域,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实验结果和诊断分析。
本文将介绍标本采集及运送的一般流程,包括标本采集的准备工作、采集过程、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方式、以及标本的运送及储存等内容。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检查所需的采集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如采血器、采样管、标签、酒精棉球等。
其次要确认被采集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要对采集现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采集过程的卫生。
标本的采集过程标本的采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首先要对被采集者进行身份确认,核对相关信息。
然后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进行标本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标本的无污染。
采集完成后,要正确标注标本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并及时进行标本的分类和包装。
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方式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是保障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标本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包装方式。
常见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当放入密封标本盒中,并在外部标注相关信息。
标本的运送及储存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标本的运送和储存。
运送过程中应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箱,并在外部标注易损标签。
运送标本时要确保标本不受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
标本到达实验室后,要及时存放在指定的存储条件下,如4摄氏度冷藏或冷冻等。
结语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障实验结果和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按照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标本质量,为医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流程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标本的采集及运送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标本转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标本转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标本转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标本转运是指将采集好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从采集现场运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检测的过程。
在标本转运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本转运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标本采集:1. 采集时应使用无菌容器,确保样本的无菌性。
2. 标本采集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3. 不同类型的标本采集需要使用相应的采集工具和方法,如血液标本采集需要使用针头和采血管等。
二、标本包装和标识:1. 标本在转运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破损和泄漏。
2. 标本包装时应使用防护性的材料,如塑料袋、冷藏袋等,以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标本包装时要注意标本与包装材料之间的隔离,避免二者直接接触。
4. 标本包装时应标明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和处理。
5. 对于特殊标本(如感染性标本、生物危害品等),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包装和标识。
三、标本运输:1. 标本转运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变化,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2. 标本运输时要注意避光和防潮,以防止标本受到光照和湿气的影响。
3. 标本运输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如专用运输箱、冷藏车等。
4. 标本运输的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过长时间的运输导致标本质量的下降。
四、标本存储:1. 标本在到达实验室之前应进行适当的存储,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2. 标本存储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条件。
3. 不同类型的标本应采用相应的存储方法,如血液标本应冷藏保存,组织标本应冷冻保存等。
4. 标本存储时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标识,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五、标本处理:1. 标本到达实验室后应及时进行处理,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存放。
2. 标本处理时要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3. 标本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记录相关信息,如处理时间、处理者姓名等。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负责对患者的检验项目进行采集、运送和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针对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的制度,详细介绍这个制度的内容与要求。
一、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检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标本的采集:1.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a.提前将所有需要的采集器械准备妥当,确保其清洁和无损。
并随时将需要的试剂、标注纸张等放置在采样车边。
b.检查临时采样车辆,确保车辆内部整洁,且各参数处于正常状态。
c.密切关注标本采集区域的动态,保持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感染。
2.采样前的身体准备:a.检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医院标准,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并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
b.检验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并无潜在传染病。
3.采样技术操作:a.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采样,确保采样器械对采样区域的伤害最小,并保持标本完整。
b.严格按照标本采集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4.采样完成后的处理:a.检验工作人员要标明采样时间和采样人员的姓名,并且填写相应的标本采集登记表。
b.将采集的标本妥善包装并加封,确保其不泄露和不污染。
c.标记好标本的类型和编号,并及时将其送往检验科。
二、标本运送标本运送是保证标本及时送达检验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求以下的标本运送要求:1.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尽快将标本送往检验科,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标本采集地点与检验科之间的运送路线要熟悉并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运送时间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标本运送员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驾驶,确保标本不受振荡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4.标本运送员要按照检验科的要求进行标本的保温或冷藏处理,以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标本管理标本管理是保证标本安全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求以下的标本管理要求:1.检验科要建立完善的标本管理系统,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临床标本的分类
带菌体液 痰
鼻、咽拭子 尿液 粪便 其它
无菌体液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 其它
主要内容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血液标本 -- 尿液标本 -- 痰(下呼吸道标本) -- 脓液和创伤分泌物标本 -- 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 -- 生殖道标本 -- 粪便标本 标本的运送 标本的保存
2.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 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诊项目除外)。
2.3 患者体位: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 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 血浆 ALB 、 TP 、酶、 Ca 、胆红素、 Chol 及 TG 等浓度增高; Hb 、 HCT 、 RBC 等亦可增加。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 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 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相对一致性。
2. 吸痰器吸痰 :对难于自然咳痰患者,用无菌吸痰管 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操作时应注意不能是吸取口腔咽 喉处的分泌物(因此处唾液、鼻涕、咽部分泌物什么都 有,根本不适合作培养的)。
3 . 支气管镜采集法和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 临床医师进行。
4. 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在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时顺便抽取
1.4 患者 临床诊断及治疗状态(如是否抗凝治疗、是否正在输液、透前、透后、 术后等)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判断结果是否与临床相符,降低复检率。
1.5 正确填写标本类型,部分项目报告的参考范围随标本类型的改变不同。如 有特殊说明,如标本采集位置及采集时间等,也应清楚注明。
1.6 正确标识申请检验项目,若用空白检验单填写检验项目名称及英文缩写应 规范。门诊患者申请单左侧收费通知单应同时标识申请检验项目,以便收费。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与运送
运送过程中,应 保持标本的完整 性和稳定性
运送过程中,应 遵循相关法律法 规和操作规程
安全措施
01
标本采集人员应经 过专业培训,具备
相关资质
02
标本采集过程中, 应遵循无菌操作原 则,防止标本污染
03
标本运送过程中, 应使用专用的运送 箱,防止标本泄漏
04
标本运送过程中, 应遵循相关法律法 规,确保标本安全
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提 高检验标本采集与运送人 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质量 问题,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改进
持续改进: 不断优化流 程,提高工 作效率
01
培训教育: 加强员工培 训,提高员 工质量意识
03
02
04
问题解决:针 对出现的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 解决
本丢失和损坏
遵循标本运送时间 要求,确保标本时
效性
2 标本运送
运送方式
01
专人运送:由专业人员负责运送标本
02
冷链运输:使用冷藏设备进行运输,确保标本质量
03
快递运输:通过快递公司进行标本运输
04
自行运送: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将标本送到医院
运送要求
运送过程中,应 避免标本受到污 染和损坏
标本采集后,应 立即送检,避免 长时间放置
监督考核:建 立质量监督机 制,定期对员 工进行考核
4 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
01
标本采集方法:包括采集部位、 02
标本运送流程:包括运送方式、
采集方式、采集注意事项等
运送时间、运送注意事项等
03
标本保存方法:包括保存温度、
04
标本检测方法:包括检测项目、
化验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
化验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
1.标本采集严格按照检验项目要求,包括容器、采集时间、采集量、采集部位、试管的选择、保存、送检方式等,避免采错、污染、丢失等情况发生。
2.采集标本严格实行查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标本的量、检验目的等。
3.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掌握正确的方法后方可自行留取。
4.在采集送检的过程中,抗凝标本应轻摇,防止标本溶血、稀释、凝固等影响检验结果。
5.各病区应有固定存放标本的区域和容器,保证采集的标本不丢失、损坏。
6.标本送检原则上由护工负责,不得擅自交患者或家属自行送检标本。
7.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送检。
8.检验标本若出现严重意外,并且影响较大者,科内组织讨论,并作为不良事件上报。
临床诊断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
临床诊断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1. 采集标本- 根据医嘱和患者信息,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时间和方法。
- 采集标本前,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器具和试管等物品。
- 对于血液标本,确保患者已经空腹并且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
- 对于尿液标本,提醒患者按照采集方法进行尿液的收集。
- 对于其他标本类型,根据具体要求采集并储存在合适的中。
2. 标本运送- 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标本袋或中,确保标本的标识清晰可见。
- 标本袋或上应注明患者的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 标本运送前,确保密封好标本袋或,防止标本泄漏。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温度要求。
- 将标本交给专门负责标本运送的工作人员,并妥善记录运送时间和人员信息。
3. 标本接收- 接收标本时,仔细核对标本袋或上的信息和标识,确保与标本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 检查标本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如发现异常,及时联系采集人员或相关部门。
- 标本接收后,及时登记入系统,并安排储存和分发等后续工作。
- 如有特殊要求的标本,按照相应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标本储存- 根据标本类型和要求,将标本储存在指定的储存设备或中。
- 标本储存设备应具备适当的温度控制和防护措施。
- 对于易腐坏的标本,应采取相应的处理和保鲜措施。
- 定期检查储存设备和的状态,如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或更换。
- 根据标本的保存期限,合理安排标本的销毁和清理工作。
以上是临床诊断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权益和隐私保护,保证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请注意,此文档仅提供概要信息,并不涵盖所有细节和特殊情况。
具体操作时,请参考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指南,并遵循医院或实验室的具体要求。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概要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等工作。
二、采集1.标本采集前准备(1)检查标本采集物品是否齐全,并检查是否符合采样要求;(2)查看患者的相关信息,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采集标本的准确性;(3)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和方法,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采集方法(1)洗手消毒,戴上一次性手套;(2)根据采集标本的不同种类,选择相应的采集器具,确保采集过程无菌;(3)按照标本采集要求,从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采集标本;(4)采集标本后,恢复住院患者原有的就医状态;三、运输1.运输要求(1)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2)标本运送途中,标本容器应放置在避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3)标本运送途中应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标本的破裂或泄漏;(4)标本运送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规,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2.运送方法(1)标本应用密闭的容器运输,确保标本的稳定性;(3)运送途中请勿晃动标本,防止标本变质或破裂。
四、保存1.保存要求(1)标本应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防止标本变质;(2)标本应放置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防止标本受潮或受光;(3)标本保存时间应符合实验室的规定,过期标本应予以丢弃。
2.保存方法(1)根据标本的种类,选择相应的保存方法,如鲜血标本应保存在冰箱中,尿液标本应保存在冰箱中等;五、安全问题1.采集安全(1)在采集标本之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有无感染性风险;(2)采集过程中必须戴上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3)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针具的安全使用,避免针具刺伤;(4)采集结束后,要将废弃的针头和一次性手套放入黄色或红色的医疗废物桶中。
2.运输安全(1)标本运送途中,应遵循相关法规,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2)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标本容器的密闭性,避免标本的泄漏。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对于医学、实验室和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正确的采集和运送过程可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诊断和研究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的一般原则、注意事项和常见方法。
采集标本采集前准备在进行标本采集之前,务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相关信息,包括姓名、生日、病历号等。
其次,准备好需要使用的采集工具和器具,确保其干净和无菌。
此外,采集人员需要熟悉采集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以避免操作失误。
采集步骤标本的采集过程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良好。
常见的采集方法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不同类型的标本。
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选择适当的静脉、使用适当的针头并注意采血量的控制。
对于尿液标本,通常需要在晨起第一次排尿后采集中段尿,并注意容器的选择和封口等细节。
采集注意事项在进行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避免采集过度或不足的标本量,以免影响后续检验结果。
其次,保持采集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标本。
另外,正确标注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以避免混淆。
运送标本运送前准备在运送标本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首先,专门的标本容器和包装材料应当得到有效使用,以避免标本破损或泄漏。
其次,填写完整和准确的标本运送单,并注意标注所运送的标本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运送方式标本的运送方式应根据标本的类型和紧急程度来选择。
常见的运送方式包括快递运送、专业的标本快递服务和自行运送等。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标本,如冷冻标本或易腐标本,需要采取特殊的运送措施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运送注意事项在进行标本运送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标本的安全和完整性。
首先,标本应当妥善包装,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或泄漏。
其次,选择合适的运送温度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标本的稳定性。
另外,在标本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并及时通知标本接收方以便准确处理。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一、检验科制定标本采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的方式与途径、标本处理、运送、保存环境等内容,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员工能知晓和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采集前做好事前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三、采集到的标本应有唯一性的识别标志,条形码识别系统.四、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测,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是“失真的”检验标本送检.五、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标本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不得上机检测,更不得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与病人安全.六、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应当使用密闭容器收集标本,开放型容器收集标本应当使用加盖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及运送,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
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将标本分开放置于标本箱内,避免混淆,血、尿标本分开放置,盛放标本工具应当加盖密闭,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七、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传染病医院的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由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八、标本运送人员在拿取标本时必须佩带防护手套,接触标本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污染。
九、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有紧急处理的程序与措施。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1.采血前应逐条仔细核对检验单上的各项信息,有漏填、错填项目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2.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空腹或清淡饮食后采血.3。
孕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系统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供重要临床 感染信息 结果无意义
误导临床
无菌标本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胆汁
其他类别
有菌标本 痰液
咽拭子 尿液 粪便
其他类别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不明原因的发热(大于38℃或低于36℃)
2、寒战、休克、僵直 3、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
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等) 4、白细胞增多(特别是核左移,未成熟或杆状核) 5、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多器官衰竭等 7、CRP、PCT升高
(一)常用女性生殖道标本: 阴道后穹隆、盆腔穿刺液、阴道拭子、子宫颈拭子、 前庭大腺吸出液
(二)常用男性生殖道标本: 阴囊穿刺液、前列腺按摩液、水疱液、尿道分泌物
以上标本均由专科医师采集,2小时内送检
1、结膜标本:湿拭子,滚动采集 2、眼角膜标本:在麻醉下,刮取
3、耳部拭子:外耳炎 4、穿刺液:鼓膜穿孔,穿刺抽取深部分泌物
直肠拭子法:将无菌拭子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 后插入肛门2-4cm,柔和地旋转拭子采集粪便标本。 一般不推荐使用拭子做腹泻病菌的培养。
3、送检:1小时内送达,志贺菌30分钟内送达 怀疑弧菌,立即送检。
四、呼吸道标本的采集
1、咽拭子采样:患者先用清水漱口,将患者 的舌头向外轻拉,用无菌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 雍垂的后侧(肉眼可见的红肿或白膜部位)反复涂抹 数次,拭子要避免接触到口腔和舌黏膜。
2、成人: 8~10ml/瓶 儿童: 3~5ml/瓶 婴幼儿: 1~2ml/瓶 注意:采集静脉血
通常 பைடு நூலகம்况
1、急性感染:分别从两臂采血,每臂采1套。
2、急性心内膜炎:在抗生素治疗前1-2h内,于3 个不同部位采集3套
3、亚急性心内膜炎,第1天24h内,相隔1h分3 个不同部位,连续采集3套血培养标本,若24-48h 全部阴性,再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
4、对于已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心内膜炎患者,每 日采集2套血液标本,连续3天
5、不明原因发热,于发热期内多次采血,如果 24h培养为阴性结果,应继续采集2-3套或更多套 血培养标本。
血循环中的细菌有“暂时性”、“持续性” 一过性的菌血症,细菌仅在外周血中持续数秒 共生菌、复数菌 提高检出率、减少漏检、判断病原
1、抗生素使用前,一般以晨痰为好。
2、告知患者在留痰前,先用冷开水或无菌生理盐 水反复漱口,然后再用力咳出深处痰液(可轻拍背 部),吐入无菌痰杯中送检。
3、常规细菌培养标本两小时内送检,疑为流感嗜 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时立即送检
注意:标本内切勿混入唾液及鼻咽分泌物
4、合格的痰液标本:
痰液培养杂菌多, 清晨漱口要深咯, 涂片合格继续做, 正常致病必掌握。
2、伤寒患者于发病2周后采集粪便
3、怀疑霍乱时立即采集粪便送检。
4、粪便涂片镜检WBC ≥5个/HP
1、自然排便法:自然排便后,挑取脓血、黏液 便2-3g作常规性病原菌培养;液状粪便取絮状物23ml,直接放入无菌杯内送检。
2、直肠拭子法 难以获得粪便、排便困难者及幼儿用此法
大便要取脓血处, 志贺沙门需关注。
采血套数与检出率
J C lin Microbiol.2007;45:3546-3548
需氧瓶
采
血
厌氧瓶
试
管
标本不够时,先满足需氧瓶
1、 已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必须立即送检, 2、 如不能立即送检,可室温放置,但不超过2小 时,不可放冰箱。
取后不能及时送, 常温放置忌冰冻。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1、中段尿 2、导管尿(不能取尿袋内的尿液) 3、膀胱穿刺尿 常用:中段尿(晨尿或在膀胱内停留4h以上的尿液)
1、抗生素治疗之前
若已使用抗生素者,应在下次用药前或血药浓度
最低时采集标本。 2、患者寒战时
发热要做血培养, 双侧双瓶少漏网; 何时采血要记清, 寒战前后菌量深;
3、发热初期或高峰时
超过发热峰值后,病原菌会逐渐被机体免疫系统 清除,从而减低检出率。
特别提示:
采集前
皮肤和瓶子的消毒
1、需氧瓶+厌氧瓶 为 一套 注意:每一套血培养应当从身体的不同部位采集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标本的正确选择、 采集和运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验室 工作准确和有效的基本前提。
早期、无菌、合格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标本的正确选择、 采集和运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验室 工作准确和有效的基本前提。
早期、无菌、合格
标本
规范化采集 不符合要求 污染的标本
2、鼻拭子采样:用无菌拭子伸入鼻腔至少深1cm 在鼻内病灶边缘部分,先用力旋转拭子,停留10-15s 后取出,插入无菌管中。
3、口腔溃疡:先用一个拭子拭去溃疡或创面浅 表分泌物,再用第二个拭子采集溃疡边缘或底部的标 本。
咳出痰、诱导痰、吸出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支气管保护性毛刷、 肺穿刺组织
下面仅介绍:咳出痰
以上标本由专科医师采集,2小时内送检,室温保 存不超过24小时。
尿液培养要计算, 清洗外阴留中段; 培养长出多种菌, 辨清污染重新送。
1、采集:采样前,应先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 自然排尿,不间停,截留中段尿,置于无菌尿杯中, 一般留取10ml左右
2、运送:常温下2小时内送达微生物室,4℃保 存不超过24h
三、粪便标本的采集
1、腹泄、大便≥3次,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 水样便、脓血便、血便,可伴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尽量在用药前采集
平均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 < 10个
对于不合格痰标本,检验科应在拒收系统中注 明原因,并且打电话临床科室,重新采样
(一)体液标本包括:心包液、关节液、胸水、腹 水、羊膜液、后穹隆等穿刺液
(二)容器: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以提高阳性率, 可同时用需氧和厌氧瓶。
(三)标本量:≥ 1ml,尽量不使用引流液
(四)运送:室温,15分钟内运送至实验室
(一)采集时间:使用抗生素前
胸水腹水脑脊液, 放入血瓶阳性多, 条件限制无血瓶, 接种平皿亦认可。
(二)采集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无菌采集
(三)采集量与容器:1~2ml,直接注入血培养
(四)运送:常温下立即送检,一般是15min内送至 实验室。若培养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 菌时,应35℃保温送检或床旁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