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5讲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解决劳动价值论同一般利润规律之间的 矛盾时,詹姆斯.穆勒对李嘉图的劳动范 畴进行了诡辩式的扩大。
• ——创造价值的不仅有直接劳动,也有间 接劳动或积累劳动。
• ——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参加价值的创造 。
• 5.麦克库洛赫:李嘉图学派解体
• (1)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
• 第一,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统一。也就是劳 动价值论不能解释劳动和资本的等价交换 。
• 1821年穆勒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纲要》,是李嘉图学派解 体的重要标志。在李嘉图去世后,麦克库洛赫于1825年出 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则彻底败坏了李嘉图学说体系的 基础,宣告了李嘉图学派的终结。李嘉图学说究竟是怎样 被他的追随者庸俗化的呢?
• 约翰.麦克库洛赫(John Ramsay MacCulloch, 17891864)起初是李嘉图学说的信奉者,后来又倒向马尔萨斯 。
• 3.对李嘉图理论的批判
• 首先批判李嘉图的商品价值论;以马尔萨斯( 1766-1834)为首的反对派抓住李嘉图劳动价值 论和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等价交换及等量资本获得 等量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力图推翻李嘉图的劳 动价值学说;马尔萨斯自己的价值论是生产费用 论,其中包括工资加利润。
• 反对者的观点:
• ——创造新价值的不仅包括活劳动、积累 的劳动,而且包括凡是能引起合乎人的愿 望的结果的所有操作,不管进行这种操作 的是人,还是牲畜或自然力。
• ——因此,陈葡萄酒的价值增值归功于自 然力在窖藏期间持续劳动。
• ——“窖藏酒的增值是由于酒在窖藏期间 ,发生一种我们所期望的自然作用,而自 然作用是一种劳动”。
• 1825年出版的《价值的本质、尺度和原因的批判研究,主 要是论李嘉图先生及其信徒》的著作中,对李嘉图的价值 论和利润论提出了系统全面的批判。这本书狠狠地击中了 李嘉图学说体系的矛盾和弱点,促进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
• 价值是商品间的交换关系;价值不是商品某一固有的东西 ,而只是商品和商品交换时的比例。批判李嘉图把一个相 对的东西看作一个绝对的东西。
第五讲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一、李嘉图之后的经济学发展 二、打破李嘉图传统的创新者——西尼尔 三、经济和谐论者——巴师夏 四、经济浪漫主义者——西斯蒙第 五、古典经济学体系的综合者——约翰·穆 勒
一、李嘉图之后的经济学发展
• 1.李嘉图的贡献及缺陷(1772-1823)
• 李嘉图最持久的贡献(1)他自己独有的经济学方 法(抽象和演绎法);(2)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3)国际贸易理论。
• 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25)
• 首先,关于商品价值的决定法则。穆勒和麦克库洛赫都宣 称商品价值决定于劳动,然而他们对这种劳动的解释却远 离李嘉图的原意。穆勒认为价值通常决定于供给与需求, 但最终决定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由什么构成?劳动和资 本。穆勒说,所谓劳动是指直接的劳动,所谓资本是指蓄 积的劳动,即蓄积在原料、工具、厂房等生产资料中的劳 动。在他看来直接劳动和蓄积劳动都是劳动,都能刨造价 值,因此价值是由这两者舍起来决定的。这实际上是承认 决定价值不仅是劳动,而且还有资本,不过他把资本称作 另一种劳动罢了。
• 在“解决”按劳动等价交换规律同劳资不 等价交换之间的矛盾时,他首先界定了两 个新的概念“真实价值”和“相对价值”
• ——“真实价值”依存并恰好比例于耗费 在商品生产商的必要劳动量;
• ——“相对价值”则依存于“商品所换得 的劳动量或任何一种商品量”。
• 在“自然市场”内:相对价值=真实价值
• 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价值〉自然价 值
二、打破李嘉图传统的创新者— —西尼尔
• 1.西尼尔简介
• 西尼尔(Nassau William Senior, 1790-1864), 非专职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政治经济学大 纲》(1836)
• 2.西尼尔经济思想
• 主观价值论:
• (1)财富=价值
• (2)财富和价值的要素:效用、供给有定限、可 转移性
• 劳动价值并非依存于“最低工资的必要劳动时间”,而是 一种交换比例。
• 工资是劳动和构成工资的生活资料的交换比例。不存在劳 动和资本交换时产生的多量劳动和少量劳动相交换的问题
• 托伦斯(Robert Torrens, 1780-1864)匿名 批判:
• 1821年出现的一本名为《评政治经济学上 若干用语的争论》的匿名著作,其中的许 多论点为日后反对论者所采纳。
三、经济和谐论者——巴师夏
• 1.巴师夏简介 • 巴师夏(Bastiat, 1801-1850),自由贸易论者,
“经济利益和谐论”的提出者、“经济自由主义 旗手”。《经济诡辩》(1847)、《经济和谐》 (1850) • 2.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从需要及满足需 要的手段这个角度来考虑的人。
• (1)关于商品价值的性质;
• (2)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劳动的价值和土地的价 值;
• (3)关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 马尔萨斯的批判:
• 马尔萨斯正确地指出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不平等的,也不 可能平等,否则就没有利润存在的余地了,而利润是资本 家提供商品的必要条件。
• 第一,利润不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扣除而是来源于“低买 高卖”。
• 在解决劳动价值论同劳资的不等价交换之 间的矛盾时,穆勒把劳动和资本的交换归 结为普通的商品交换关系。
• ——未来产品一部分归工人,一部分归资本家。
• ——工人的工资是现在产品,它是工人用自己的 那一部分未来产品同资本家交换得来的。
• ——资本家的工资(积累劳动的工资)是未来产 品。
•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额关系是普通商品交换 者之来自百度文库的关系。未来产品和现在产品之间的交换 比例是通过竞争和供求形成的。
• 商品价值根本上由劳动决定,最终决定于生产费 用。
• 生产费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 • ——其中劳动是指活劳动,而资本是蓄积的劳动
。
• ——活劳动和蓄积劳动加总决定商品的价值。
• 例子:新陈葡萄酒价格之争:反对派以一个显而 易见的问题开始了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 ——因此,在陈葡萄酒的窖藏过程中,“ 用手直接去做的劳动”虽已结束,但在生 产新酒时耗费的劳动却积累下来,以资本 的形式仍在“劳动”着,并不断创造出价 值,所以陈葡萄酒的价值要高于新葡萄酒 。
• (3)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劳动、节制和自然力
• 分配论
• 三个阶级:劳动者、资本家和地主
• 工资和利润是对某种牺牲所付出的报酬,地租是 对没有做出任何牺牲的报酬;价格与生产成本之 间的差额是地租,利润是“节制的报酬”;
• 最后一小时论
• “论工厂法对棉纺织业的影响的书信”(1837) :论证工厂主的利润是在11.5小时的最后一个小 时生产出来的,如果工作日减少1小时,纯利润就 会消失;如果缩短1.5小时,总利润将会消失。
• 4.对李嘉图理论的辩护
• 而以詹姆斯.穆勒(1773-1836)和约翰.麦克 库洛赫(1789-1864)为代表的李嘉图的拥护者 (他们被称为李嘉图学派)则竭力为李嘉图体系 辩解,结果比反对者更严重地破坏了李嘉图理论 的基础,最终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 拥护派的观点:
• (1)劳动包括直接劳动和蓄积劳动;
四、经济浪漫主义者——西斯蒙 第
• 1.西斯蒙第的简介 • 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 1773-
• 利润=相对价值-自然价值 • 即利润是“贱买贵卖”的结果。
• 诡辩的失败
• 把牲畜和自然力也纳入到“劳动”的范畴 内,麦克库洛赫彻底败坏了李嘉图的劳动 价值论。
• 马克思如此评价麦克库洛赫:他“不仅是 李嘉图的庸俗化者,而且是詹姆斯·穆勒的 庸俗化者”。
• 最后,反对派发现他们的理论同穆勒和麦 克库洛赫并不存在根本分歧,只不过是资 本和劳动概念及范畴不同罢了。
• 李嘉图给马尔萨斯最后一封信:
• 我亲爱的马尔萨斯,现在,我即将离去。和其他 争论者一样,在大量的讨论之后,我们各自得到 了属于自己的观点。然而,这些讨论从没有影响 过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那么 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喜欢你了。
• 贝利(Samuel Bailey, 1791-1870)的批判
• 首先,围绕议会改革和废除谷物法,地主 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 其次,在英国19世纪20年代相继出现了以 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一批李嘉 图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利用李嘉图的劳动 价值论暗含的阶级对立理论,维护无产阶 级的利益,李嘉图的理论开始被视为危险 的学说。
• 在随后的1820-1830年间英国展开了一场拥 护和反对李嘉图学说的理论斗争。
• (2)关于价值规律和劳动与资本交换的矛盾问题 ;
• (3)窖藏葡萄酒的价值。
• 詹姆斯.穆勒(1773-1836)的辩护
• 182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纲要》,这是 第一本经济学教科书,它完全遵循了李嘉 图的思想。
• 该书把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分为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四个部分。
• 基本思想 • 资本是“蓄积的劳动”
• 李嘉图的缺陷: • (1)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绝对的,而批判者
认为是相对的,两个商品交换的比例就是价格、 表现价值。
• (2)关于“劳动的价值”决定及利润的来源问题 。《争论》的匿名作者指出,依据李嘉图的劳动 价值论将无法解释劳动的价值,也无法解释土地 的价值,因为土地不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
• 自1830年以后,古典经济学家已不再争论 劳动价值论问题了。剩下的问题是资本主 义是否是阶级利益一致的社会。根据这个 问题,主流的古典经济学沿着萨伊和李嘉 图开辟的两个方向发展:
• ——一派宣扬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和谐的社 会组织,各阶级利益一致。代表人物法国 的巴师夏和英国的西尼尔。
• ——一派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矛盾,主张折中主义手法来调和。 代表人物为约翰.穆勒。
• 具体来说:两大矛盾
• 马尔萨斯最早发现李嘉图理论体系中的矛 盾,即剩余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等价交 换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 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
• 第一个矛盾是指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资本交换 到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而在与劳动力交换 过程中是遵循等价交换原理的。只不过劳动力能 够产生出超出自身价值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 。
• 如果工资真像李嘉图所说是劳动的价值或 价格,即劳动的全部成果,那就不能在李 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利润了。李 嘉图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 第二,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等量资本必然 获得等量利润这个事实。
• 托伦斯比李嘉图更明确地表述和强调了价 值与生产价格相背离的现象:“只要两笔 资本相等,它们的产品的价值就是相等, 不管它们所推动的,或者说它们的产品所 需要的直接劳动量如何不同。如果两笔资 本不等,它们的产品的价值就不等,虽然 花费在它们的产品上的劳动量完全相同。
• 任务——展示社会的自然规律及其和谐,并揭示 干扰它不能自由发挥作用的原因。
• 3.经济和谐论
• 中心意图:旨在论证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 然规律和谐一致,人为干预只能干扰和破 坏自然规律,因此经济自由主义是最好的 选择。
• 中心思想:在财产私有和经济自由的情况 下,各种经济个人、经济单位、各阶层间 的经济利益协调一致。
第二个矛盾是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大小表现得与劳动无 关,反而与资本家投入的资本正相关。而劳动价 值论认为利润是劳动创造的,这就成了矛盾。经 典的例子是葡萄酒的酿造中耗费的劳动是一样的 ,但是陈葡萄酒却要卖的更贵。
• 2.1820年代的论战
• ◆论战的背景
• 1820-1850年间,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 在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但是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 ——价值决定于购买的劳动而非耗费的劳动。
• ——且通常情况下,购买到的劳动总是大于耗费的劳动, 利润就是中间的差额。
• ——如果没有这个差额,生产和再生产就不能继续了。
• 第二,利润不同劳动工资成反比,而是同商品购 买到的价值成正比。
• ——相对而言,劳动工资是固定的,而商品购买 到的劳动是变动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利润是 购买到的变动的价值同固定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即利润决定于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