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
人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6张)
![人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6张)](https://img.taocdn.com/s3/m/9f0a353802d276a200292ef7.png)
课堂小结
自然 环境
民居 特色
人口 密集
稻作 生产
精神 生活
•
1.话题要一致或相关。仿写有时会和 续写相 结合, 在仿写 时我们 要注意 话题或 中心的 一致性 ,使前 后语意 连贯。
•
2.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 特征 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 全貌, 才能更 好地把 握人物 的性格 ,因为 人物的 性格是 通过完 整的故 事情节 ,在矛 盾的冲 突中展 现出来 的。
慢走着的 人,地 里还有 工作的 农民, 披着蓑 戴着笠 。他们 的房屋 ,稀稀 疏疏的 ,在雨 里静默 着。
稻作文化的印记 ——湄公河平原
二、稻作生产的特色
1、水稻生产需要经过___育__秧___、________、__收__割____、 __打_谷_____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 ____大__量__的__劳__动____,所以水稻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2、水稻生产的劳动主要依靠___人__工___完成,所以湄公河 平原人口___稠__密___,当然__高__产____的水稻也能满足众多人 口的生活需要。
•
7.《散步 》是一 篇叙事 抒情的 散文。 本文从 一件小 事入手 ,表达 了深刻 的内涵 。这种 以小见 大的写 法给读 者留出 了想象 空间, 同时也 充分地 表达了 主题思 想。日 常生活 中,你 可曾见 过一些 小事蕴 藏着哲 理和内 涵。试 着写一 段文字 ,从生 活中的 “小” 发掘出 “大” 。
1.高脚屋的外形设计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当地有些农民要绕着稻
绕田 而建:
田建高脚屋?
方便田间管理
三、寻找湄公河平原上稻作文化的小印组记 讨论说一说
稻作文化的印记
![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8079e518f18583d049645952.png)
稻作生产
水稻生产环节复杂, 人工劳作
人们生活
人口分布密集
食:湄公河地区
的居民喜食米饭 及米制品
稻作生产 水稻种植 为主要农 作物
人们的生活 居民喜食米 饭及米制品
住:俗称“高脚楼”, 在
泰国十分普遍。一般只分上 下两层,用竹子或木材盖建。 上层住人,下层用于饲养牲 口、家禽,放置农具和其他 物品。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地形(土壤):
水文:
水网密布、便利灌溉.
适宜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重要水稻产区
水稻生产需要的条件
气候: 高温多雨 水文: 水网密布
适宜的温度(高温) 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充足的阳光
地形: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温度带: 地处热带, 光照充足
结合水稻生产环节和照片(劳动场面),谈谈湄公 河平原上水稻生产的特点
特产:年糕、麻糍、汤圆、嘉兴粽子等
生活生产方式:酿制米酒,用稻草搭建茅屋 农民敬土地爷等
水稻,是一种主 要的粮食作物,喜欢 生活在高温、潮湿、 水分充足的地方Hale Waihona Puke 需 要生长在平整、肥沃 的土壤上。
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
阅读书本58页,或观察下列图表, 从温度带、气候、土壤、地形 等角度,说一说湄公河平原成 为重要水稻种植区的自然条件?
湄公河平原 自然环境:
温度带: 气候: 地处热带、光照充足; 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物质方面
充足的水分 (水渠和河流)
多台风等自然灾害, 抗风险能力低, 水稻生产帮助和协 作
民居绕稻田或河流 悬空架设
敬畏神灵、崇尚谷 神、“稻母”、 团结互助,关爱弱 者,共度难关
精神方面
稻作文化的印记
![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467e4b06f12d2af90242e68c.png)
湄公河平原农业的特点
高温多雨 生产率低
人口多而集中 水网密布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湄公河平 原农业生 产特色
机械化低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
劳动资源丰富
水利工程量大
自然 环境
民居 特色
人口 密集
稻作 生产
精神 生活
中国南方乡村图
我国有哪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请举例说明我们浙江地区的人们生活与稻作生产 怎样的联系? 1、以大米为主 2、稻杆为燃料 3、划龙舟,期盼丰收 4、敬畏神灵,丰收后要感谢上苍 5、屋顶以坡形为主
1、湄公河平原主要种值哪的水分,高温,平整 的土地,方便的排灌 3、分析湄公河平原符合哪些水稻生产的条件? 平原—— 广阔、肥沃的土地
河流—— 充足的水分
气候—— 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位置—— 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
第三题:水稻生产需要播种——插 秧——收割简单的几个环节。假 ( )
水稻生产流程
播 种 、 育 秧 丰收
插 秧
收 割
田 间 管 理
第四题:泰国约有6千万人口,其 中87%的人居住在湄公河平原( ) 真
稻作生产 人们生活
人工劳动 (精耕细作) 高产农业
粮食丰收
人口分布密集 满足需要,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干栏式房屋
俗称“高脚屋”, 在泰国 十分普遍。一般只分上下 两层,用竹子或木材盖建。
稻作文化的印记
位置
湄公河 平原
亚洲东南部 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
水网密布
灌溉方
冲积平原 地势低 土壤肥沃
第一题:泰国稻米闻名世界,湄 公河平原是水稻的重要产区,所以 水稻原产地就在泰国。 (假)
3.1.1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
![3.1.1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96ec4dbf844769eae009edf6.png)
19家住平原一一稻作文化的印记课型:新授课主备人: 徐 晶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组另U :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描述湄公河平原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结合资料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 •通过水稻生产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文化 之间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图表、材料的阅读,分析湄公河平原地区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从而 提高自己利用地图、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结合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湄公河平原人们稻作生产以及生活方式。
难点: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对于当地精神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58-60页的内容,结合图册 42-43页,划出相关知识点, 独立完成下列题目,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1. 水稻生产需要很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依靠 _______________ 来完成。
2. 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 ___________ 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上层 _________________ 底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湄公河平原这块世界稻米的 _______________ ,水稻生产决定了人们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的生产史也书写了这个地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湄公河平原的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
因此,人们能够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稻作文化的印记
![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a6eb203a43323968011c922c.png)
1.人们日常饮食不仅以米饭为主,还有各 种米制食品。 2.人们的很多文化活动也有稻作生产的印 记。 3.稻作生产时的集体劳动影响着平原上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4.影响着平原上的聚落特色,如特色民居 高脚屋。
内容 地形 气候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生产方式 民居 交通 人际关系
2、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列为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 好的自然条件的有( C ) ①高温多雨 ②足够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②④
水分: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日照:充足的阳光
湄公河平原气候类型?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于 5--11月,雨量大。 热带季风气候
种植水稻
播 种 、 插 秧
收 割
水 稻 的 病 害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湄公河的村落
在东南亚国家,如 泰国、缅甸、老挝、 越南等国,“干栏式” 民居非常普遍。俗称 “高脚屋”。一般 的高脚屋分上、下两 层。上层住人,下层 用于饲养牲口、家禽, 放置农具和其他物品。
稻作文化的印记
湄公河是亚洲最 重要的跨国水系, 发源于青藏高原, 湄公河上游在中国 境内,称为澜沧江. 流经中国、缅甸、 老挝、泰国、柬埔 寨和越南
湄公河平原
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的中南半岛,跨泰 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地处热带, 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地肥沃。
水稻生产需要哪些条件?
温度:适宜的温度(高温)
湄公河平原
平原(水网密布) 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水田 水稻 人工劳动 高脚屋 不便 团结互助
美国中部平原
思考:为什么中国长江中下游平 原也适宜种植水稻?
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完整版课件
![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8a500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f.png)
平
洋
印
度 洋
湄公河平原
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2、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结合结合水稻习性和书本58-59页,从自然环 境(地形、气候、河流)角度分析湄公河地区适 合水稻生长的原因。
水稻习性: 喜高温、喜湿,土壤要求肥沃
地形:湄公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热同期。 水文:河流众多,水网密布。
湄公河平原 ——稻作文化的印记
在哪里?
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地形、气候、河流)
(生产生活)
关系?
稻作文化: 由水稻生产而衍生的有关衣食住行的种种风俗
阅读书本58页,结合以下资料,说说湄公河 平原的地理位置。
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大洋)、半球位置(东西南北)、纬度位置
亚洲
太
水 ,稻为种水人植稻口是生稠劳产密动 提密 供集 了丰型富产的业劳,动此水力地稻人。生口产众多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东南亚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
拔秧苗
插秧
打谷
收割
结合视频和书本59-60页,从饮食、居住、 交通和风俗习惯说说水稻生产对湄公河地区 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从自然角度)?
地理位置
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地形、气候、河流)
(生产生活)
因地制宜、人地和谐
反馈练习
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符合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 是( ) A、生产主要靠机器 B、生活水平较高 C、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 D、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力
初一上册社会实例自答
![初一上册社会实例自答](https://img.taocdn.com/s3/m/3ff32d42767f5acfa1c7cdf4.png)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发展种植水稻的优势有什么?①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1.自然:②水网密布。
③土壤深厚、肥沃。
④地处平原,地势低平。
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2.人文:①人口众多、集中。
②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有很多种植水稻的经验等。
水稻生产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1.建筑:环绕稻田、集中居住的高脚屋。
有利于看守稻田,水稻生产,防虫防湿,避免屋顶积水。
2.主食:主要食物为稻米。
3.节日:有很多节日与水稻有关,祈求天神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
4.娱乐;有很多文化娱乐与水稻有关。
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中有许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
5.精神:水稻生产中很多环节都需人们协作完成。
人们能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二.用机械种庄稼——美国中部大平原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特点是什么?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以家庭农场为主。
1.生产:③规模大,产量高。
④商品率高。
⑤投入劳动力少。
①人们分散居住。
2.生活:②房屋为平房矮屋。
③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乡村生活。
发展商品性农业的必备条件有什么?1.经济、科技水平高。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2.地域辽阔,规模大。
3.地势平坦。
4.交通发达便利。
5.有大量完善仓储设备。
6.产品质量高。
7.产量高。
三.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区、秘鲁居住在安第斯山区的人是如何发展经济的?1.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耐寒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
2.海拔较高处:放牧驯养羊驼、骆马为生。
羊驼的奶、肉食用,毛用来转去外汇收入;骆马作交通工具。
四.山地之国——阿尔卑斯山脉、瑞士瑞士发展经济的优和劣:1.优:①人文:城镇古老,乡村生活淳朴。
②自然:地形多样,景观奇特旅游资源丰富2.劣:①人文:人口少,劳动力缺乏。
②自然:山区面积广大,耕地稀少;矿产资源奇缺。
不适宜发展工农业瑞士成为旅游热区原因是什么?1.自然:①景观美丽奇特。
2.人文:①城镇古老②乡村生活淳朴③基础设施先进完善。
稻作文化的印记
![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277c706603d8ce2f0166235c.png)
1、湄公河平原位于______(纬度带)_______(低五纬带度)。
2、湄公河平原的气候类热型带 是_______
3、右边哪幅图最有
可能表示的是湄公河
平原的气候特点。 热带季风季候
0°
湄公河平原
A
A
B
C
谢谢观赏
2020/11/26
19
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寻找我国稻作文化的印记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 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 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 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高温多雨 水网密育秧
精耕细作以人力劳动为主
晒谷
收割
插秧 田间管理
干栏式房屋,俗称“高脚屋”
高脚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只有数根桩柱,用于饲养牲口、家禽,放置农具和其 他物品。高脚屋的特点是不怕水、通风防潮
春耕节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 年的五月初举行。 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家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河姆渡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村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课堂小结
湄南河平原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取决于当地自然条件,同时水稻生产又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 成了独特的区域特色。其实,由于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同区域人们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因 为不同而美丽。各地的人们都要根据各自区域的特点来选择发展道路,因地制宜的开展生产。所以,我们面 对世界上不同的民风民俗、社会风尚、生产方式时,要尊重不同,认同差异。
稻作文化的印记
![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4ffd56a5fab069dc502201f7.png)
优质的鱼网,先进的电子工业,为远洋浦 捞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装备.
三、日本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 1.世界燃料价格上涨,使捕鱼成本大大增
逐水草而居
• 马赛人的家园在 • 肯尼亚的南部和坦桑尼亚的北部 •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明显 特点有 • 一年之内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 马赛人是怎样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 每到旱季,马赛人以家族为单位,带着牲畜,迁
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到第二年 雨季来临再返回家园,每年大多循着一定的路线 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 • 牛是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财富和社会声 望的象征。
现代化的牧场
•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 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 2.见图3-53,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 点。
• 3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
家,羊比人多。 • 4牧民在放牧,打草,投料,剪毛,挤奶,屠宰等
环节上都适用了现代化的机械。
华盛顿城市布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教材 P95第一段话) 答:城市布局上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向四面 八方呈放射状,这是华盛顿城市布局的最大 特点。
观察图4—2,找找华盛顿的主要建筑物或机 构,概括主要突出了什么样的职能?
答:华盛顿最主要的建筑或机构都突出了 它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所以我们美国人亲切地称华 盛顿为美国的政治心脏
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的表现: 1、白宫、国会和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 机构都设在这里。 2、这里最大的建筑群是“联邦三角”。 3、最大的建筑是五角这里大楼。(结合教材 P96图4—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9张PPT)_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9张PPT)_2](https://img.taocdn.com/s3/m/a7b8344df61fb7360a4c6532.png)
▪
6.大部分的记叙文平铺直叙,语言啰 嗦乏味 ,缺少 灵动性 的语句 ,不会 运用各 种表达 方式, 逻辑错 乱,这 样的文 章基本 都被判 为四类 下。
▪
7.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 ,有很 多事物 就是以 因果关 系的联 系形式 存在的 。写材 料作文 ,审题 时如果 能由材 料中列 举的现 象或结 果推究 出造成 所列现 象或结 果的本 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 最佳的 立意。
国外。
绝大部分农产 品作为商品
想一想:这段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你认为美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哪些特色?
规模大;劳动力需求少;机械化生 产;产量高;农产品商业化等。
想一想: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商品 性农业给当地人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 (从饮食、住房、交通、娱乐等角度考虑)
①生活水平高,吃的东西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②住房宽敞,还有很大的粮仓和农用机械房
图3-3越南胡志明 市的气温与降水
这样的自然条 件适合种植哪 种农作物?
水稻
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结合这些环节和照片,说一说湄公河平原上水稻生产 的特点?
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
湄公河平原上的村庄
聚落景观:众多水渠和 河流环绕着稻田和村庄
高脚屋
房屋建筑:竹木高脚屋为主, 悬离地面。上层住人,底层 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走进美国中部大平原
结合左图,说说美国 在世界上的位置。
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美国领土绝大部分 位于北美洲的中部, 除此之外还有北美 洲西北角的阿拉斯 加和太平洋上的夏 威夷群岛。
在图上找出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圣路易斯的 说说美国中部平原相对于它们的位 气温和降水 置。
美国中部平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 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其中
稻作文化的印记(优秀版)
![稻作文化的印记(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1120e37f1922791688e840.png)
土壤: 深厚、肥沃
?
活动二: 稻作文化的印记 A 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 B 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 C 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水稻生产的几个环节:
人 工 劳 作
农业生产特点: 精耕细作 (人力劳动为主)
泰国民居------干栏式房屋
称“高脚屋”, 分上、下两层 用竹子、木材建造, 注重通风防潮,保持居室 干燥凉爽;能避免蛇等动 物的危害, 居住安全舒适
降水丰沛。 2、地处丘陵,起伏缓和;土壤深厚、肥沃. 3、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便于灌溉。 4、人口众多,稠密。 5、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 6、屋顶都设计成人字形,坡度大。
异:
本地是坡顶房屋,湄南河平原流行干栏式房 屋。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稻作文化的印记
家住平原
说一说 本地的自然
条件以及适 合哪几种农 作物生长?
湄公河平原
泰国风光图
活动一:水稻成为湄南河平原的主要农作来自,主要有哪些有利条件?
(请从自然环境的气候、河流、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河流:河流众多,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地形: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泰国的春耕礼
祭祀谷神、稻母
祭神舞
这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 的五月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 好日,预兆丰年。 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 农家风调雨调、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 水稻的标志。
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本地有何异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2b59db14e852458fb577c.png)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一、家住平原P70-731、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1)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①地形:河流冲积平原②土壤:土壤深厚、肥沃;③气候:位于热带,高温多雨,热量光照充足,雨量充沛④水文:湄南河平原水网密布,灌溉方便(2)水稻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①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②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③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3)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方式:精耕细作(4)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①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力完成;②村庄内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为避免潮湿,避免虫蛇,悬空架设(高脚屋); ③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春耕礼:祭祀谷神、稻母,祈求风调雨顺,牛是主要的劳动帮手,因此对牛特别有感情。
)2、用机器种庄稼:(1)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①位置:北美洲中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②地形和土壤: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气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④水文: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灌溉较方便⑤适合发展农业:热量、降水不如湄南河平原,耕地类型为旱地,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2)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①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特点):机械化生产(用机器种庄稼),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原因:当地主要是旱地,气候是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比较热,全年降水较少。
所以不能种植水稻,只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②美国中部平原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原因: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旱地为主;地广人稀,劳动力欠缺,而科技水平发达。
③机械化生产的益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④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是商品性农业: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商品输出用的。
稻作文化的印记
![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51a1ba1da6c30c2259019edf.png)
社会(七上)班级小组姓名乐学()善学()勤学()编写审核审批使用时间编号稻作文化的印记学习目标:1、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分析说明湄公河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聚落景观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的学习,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通过学习,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通过对湄公河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了解,理解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理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水稻生产的条件1、自然条件:水稻喜湿热,需水量大,一般生长在________条件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________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利于水稻种植和生长。
2、社会条件: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________。
(二)湄公河平原适合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重点)地理位置1、湄公河平原位于____洲东南部的半岛上,湄公河平原地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等国家。
气候、水文、土壤2、湄公河平原地处________,属________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网密布,降水丰富;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深厚、________。
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主要农作物是。
社会条件3、湄公河平原的______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主要依靠______完成,稻作农业对______有着巨大的需求。
______和______季节,是湄公河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
(三)水稻生产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影响1、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是______,以____、____为主要建材。
上层____,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2、______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有关,____________、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
7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精编版)
![7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61baf352d380eb62946de8.png)
播 种
插 秧
田间管理
育 秧
收晒 割谷
水稻生产的特点
水稻种植与别的作物不同之处是需先育秧, 等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进行移植。插秧前, 土地要平整﹑灌水。保证秧苗生长,还需除 草﹑及时供水,水少了要灌溉,多了要排水。 加上除虫施肥,需要大量劳力投入。 除玉米 外,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作物。水稻 是精耕细作的以人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农业。
低纬度、 海拔都在 200米以
下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较高、降 水充沛,主要 集中在5—10
月
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地形
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土壤深厚、土质肥沃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气候
(降水分旱雨两季),雨热同期
水文
河网密布,灌溉方便
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
种植水稻的主要环节
聚落景观:众多水渠和河流环绕着稻田和村庄
房屋建筑:竹木高脚屋为主,悬离地面。 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稻作生产影响饮食
水稻为主要农作物
日常饮食:不仅以米饭为主食,而且有各种米制食品。
稻作生产影响精神生活
柬埔寨“御耕节”
文化活动: 当地人信奉“谷神”“稻母” 等神灵,举行春耕礼、御耕节, 表演水上木偶戏等传统活动。
人们生活
聚落景观、民居 民居绕稻田或河流形成悬空架设
日常饮食 人口分布
以米饭为主食, 而且有各种米制食品 人口稠密
文化活动
敬畏神灵,崇尚谷神、稻母,举 行春耕礼、御耕节等文化活动
人际关系
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自然环境
湄公河平原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人口密集
稻作生产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d9a7f73ea5e9856a561260b7.png)
水上市场
4.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内容 插秧歌舞, 丰收舞 与水稻生产联系 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地位重要
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 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
团结互助
水上木偶戏
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
水稻生产依赖自然条件,祈求风调雨顺
御耕节,祭祀天神
课堂小结
土壤肥沃、 高温多雨、 水网密布
3.水稻生产影响 人们的物质生活
低平 ,土壤 肥沃 。 水稻种植的条件1: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4.湄公河平原的气候类型为 热带季风气候 。 水稻种植条件2:地处低纬,充足的阳光
胡志明市气温和降水图
水稻种植的条件3:适宜的温度(高温) 高 5.湄公河平原全年温度较______ , 5 10 降水集中在每年的________ 月到______ 月; 高温多雨 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 、雨热同期。
稻 作 文 的 化 印 记
稻作文化是指人们以水稻 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 式的文化。
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观察地图,描述湄公河平原的位置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
A
1.湄公河平原位于
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
。
2.湄公河平原 地跨 泰国 、 越南 、老挝 家。
、柬埔寨 、缅甸等国
湄公河平原地形图
3.湄公河是冲积平原,平原地势
自然 环境
民居 特色
4.水稻生产影响 人们的精神生活
人口 密集
1.人工劳动,精耕细作
稻作 生产
精神 生活
2.水稻生产影响人口的分布。
神奇民居——高脚屋
屋顶:人字形,
斜坡状
多雨 排水
门窗:数量多
潮湿闷热 通风防潮
悬空架设, 屋脚:离地面高
21稻作文化的印记
![21稻作文化的印记](https://img.taocdn.com/s3/m/b5b5000052ea551810a687bc.png)
水稻生产的几个环节:
播 种 育 秧
田间护理
水 稻 收 割
湄公河平原的灌溉水利
湄公河流域虽然雨量丰沛,水 能资源丰富,但时空分配不均匀, 尤其是下游湄公河平原,易受旱涝 灾害影响。
大
平
原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稻作文化的遗存
——学会从特殊到一般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浦江上山文化的遗存
案例学习——学会从具体到概括
体会下面三者的关系?
湄公河平原
水稻生产
特色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一方特色。
课堂的板书:
(水稻种植为主)
家 住 平 原
湄 公 河 平 原
生产
分组探析: A 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 有哪些优越条件?试分 析具备这些条件的原 因?(可选择其中一项) 温馨提示: 1、自主阅读; 2、同伴讨论; 3、整理交流。 B 湄公河平原人们 的民居和风俗为什 么是这样的?
分组探析:
A (1)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 水网密布 土地肥沃、深厚
◆—— 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
是怎样的? 传统民居: 高脚屋(沿河渠、依稻田)
传统交通: 船(水路) 传统风俗: “春耕节”、“御耕节”等 人际关系: 交往密切,团结关爱
◆—— 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对
人们生活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 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什么是这样
的?
生活 (民居、风俗等)
稻 作 文 化 的 印 记
尝试说说:
(新)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
![(新)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https://img.taocdn.com/s3/m/eb3ac5c4a1c7aa00b52acb54.png)
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 “御耕节”里,人们祭 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 以期获得好收成。
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稻谷遗存
请同学分析河姆渡先人种植稻谷的有利条件? (提示:与湄公河平原进行比较)
自然环境
民居特色
饮食特点
人口密集 水稻生产 精神生活
结论:湄公河平原成为世界重要的水稻产区
• 思考:结合这些水稻生产的环节,说一说湄公河平 原水稻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 特点:精耕细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依靠大量 人工来完成生产;许多人相互劳作,共同完成。 • 原因:当地的生产水平低下,同时人口稠密,能够 满足水稻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1.民居特色
俗称“高脚屋”, 在泰国十分普遍。一般只分上 下两层,用竹子或木材盖建。
临浦镇中
杨建明
湄公河 平原
15°N
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 图3-3越南胡志明市的气候与降水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文】水网密布,排灌方便。 【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人们是怎样种植水稻的?试着讲 解水稻种植的过程。
• 水稻生产的环节: 扯秧苗→插秧→收割→打谷
2.建高脚屋的主要原因(气候特点分析)
潮湿、闷热
米饭
主
粽子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 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 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 行。这一天,耕牛打扮 一新,吃好食,过好日, 预兆丰年。 人们以此大 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 家风调雨调、五谷丰登, 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 植水稻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N
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 图3-3越南胡志明市的气候与降水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河流】水网密布,排灌方便。 【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
15°N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适宜 水稻生产需要的条件 重要水稻产区 温度适宜、雨水丰富。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河流】水网密布,排灌方便。 【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 充足的阳光
2、如果我们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B ) A、当地人举办“谷神”节 B 、大面积的麦田 C 、悬空木结构民居 D 、密集的水渠
3、下列地区中,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的是( C ) A、华北平原 B、 美国中部大平原 C 、湄公河平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4、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自然条件上与湄公河平原 有很多相似之处:河涌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稻田 渔塘遍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产品 种类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民选择耕种的主要农作物是 什么?为什么? 水稻,因为长江中下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 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湄公河平原的人们在农业生产 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都是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主,生产劳动主要靠人 工完成,注重协作劳动。
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 “御耕节”里,人们祭 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 以期获得好收成。
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 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插秧、打谷等。
自然环境
民居特色
饮食特点
人口密集 水稻生产 精神生活
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的自然条件饭包括( A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金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人们是怎样种植水稻的?试着讲 解水稻种植的过程。
• 水稻生产的环节: 扯秧苗→插秧→收割→打谷
• 思考:结合这些水稻生产的环节,说一说湄公河平 原水稻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 特点:精耕细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依靠大量 人工来完成生产;许多人相互劳作,共同完成。 • 原因:当地的生产水平低下,同时人口稠密,能够 满足水稻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民居特色
俗称“高脚屋”, 在泰国 十分普遍。一般只分上下 两层,用竹子或木材盖建。
稻作生产
人们的生产 与生活
充足的水分 民居绕稻田 [水渠和河流] 或河流形成 悬空架设。
米粉
米饭
----以大米为主
粽子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 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 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 行。这一天,耕牛打扮 一新,吃好食,过好日, 预兆丰年。 人们以此大 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 家风调雨调、五谷丰登, 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 植水稻的标志。
湄公河平原
自学指导P58-P60
• 1、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如何(从地形、气候、 河流、纬度等分析)? • 2、湄公河平原符合水稻生产的条件有哪些?
• 3、水稻生产的环节是怎么样?湄公河平原水稻生 产的特点和原因? • 4、稻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有哪些影响(民居、饮 食、精神文化生活)?
湄公河 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