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限时训练1
高二化学限时练
高二化学限时练1、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
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_(填“>”或“<”)I1(Cu)。
(2) 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
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CH2OH(CHOH)4CHO]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
(3) 《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
ZnCO3中,CO2-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用文字描述);与CO2-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SO3和________(填一种,化学式)等。
(4) Zn2+也能与NH3形成配离子[Zn(NH3)4]2+。
不考虑空间构型,[Zn(NH3)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要体现配位键)表示为________。
2、配位化合物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Ni(CO)4用于制高纯镍粉。
Pt(NH3)2Cl2有顺铂和反铂两种同分异构体,其中顺铂有抗癌作用。
(1) Ni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 Ni(CO)4中σ键和π键数目的比为________。
(3) 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该阴离子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4) 常温常压下,1体积H2O可溶解700体积的NH3,除NH3是极性分子外的另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 已知顺铂和反铂均为平面四边形结构,顺铂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反铂大。
在顺铂中,配位体NH3、Cl与中心原子Pt通过配位键结合,请在下图中画出顺铂的结构。
3、钴的合金及其配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1) Co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 一种Pt、Co金属间化合物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高二化学烃限时训练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操作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B)圆底烧瓶中要放入少量碎瓷片(C)圆底烧瓶中注入酒精和稀硫酸的体积比为1:3(D)加热时使液体温度迅速升高到170℃2、下列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乙烯通入溴水(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B.C2H4和C4H8一定是同系物C.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烯烃各同系物含碳的质量分数相等4.分子式为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A 只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 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 含有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 含有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5.在己烷C6H14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数目最多的为() A.3—甲基戊烷B.2—甲基戊烷C.2,3—二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丁烷6.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A.3,3-二甲基-1-丁炔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D.3,3-二甲基-1-丁烯7.关于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烯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名称为2-甲基-3-丁烯B.其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C.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为2,2-二甲基-1-丙烯D.该物质最多有两个侧链8、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A)1:1:1 (B)1:2:1 (C)2:1:1 (D)2:1:29、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0、下列物质中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2-CH2-CH3B.CH2 = CH-CH3C.C5H10D.C2H411、室温下1体积气态烃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并充分燃烧, 再冷却至室温, 气体体积比反应前缩小了3体积, 则该气态烃是( )A.丙烷B.丙烯C.丁烷D.丁烯12、下列各组中的二种物质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乙稀高的是( )A.甲烷和丙稀B.乙烷和丁稀C.乙稀和丙稀D.1, 3—丁二稀和环丙烷13、下列物质中与1—丁烯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A.CH3-CH2-CH2-CH3B.CH2 = CH-CH3C.D.CH2 = CH-CH = CH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具有同一通式的物质属于同系物D、分子中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是烃类15、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D、CH3CH2Br 16.与丁烯中所含C、H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但与丁烯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系物的是()A、丁烷B、环丙烷C、乙烯D、2-甲基丙烯17.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A、2种B、3种C、4种D、5种18、下列化学用语能正确表示相应意义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 2H 4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结构式 D .苯的分子式 19、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写出两种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并注明反应类型。
高二化学上学期限时训练试题高二化学试题_02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泰兴一中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合成氨的速率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2.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D.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4.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从C(石墨)═C(石);△H=1.9 kJ•mol﹣1,可知石比石墨更稳定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C.由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 NaOH固体,放出热量等于5.73 kJD.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 2(g)═2H2O(l);△H=﹣571.6 kJ•mol﹣15.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D.△H3=△H1﹣△H26.某反应4A(g)+5B(g)=4C(g)+6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υ(A)=0.4mol/(L•s)②υ(B)=0.6mol/(L•s)③υ(C)=0.45mol/(L•s)④υ(D)=0.9mol/(L•s).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① B.②③C.①④D.④7.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2C(气),△H<0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A.降温B.加入B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D.加入A8.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3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3 mol Z9.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密度B.混合气体的压强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B的物质的量浓度10.反应2A(g)+B(g)⇌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 (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2.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4.在1L密闭容器中,把1mol A和1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mol•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2 B.A的转化率为40%C.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1D.D的体积分数为20%15.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16.在密闭定容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pC(g)+qD(g)△H >0处于平衡状态(已知m+n>p+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温时C(B)/C(C)的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③加入B后,A的转化率变大.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17.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a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 mol/L的是()A.4mol A+2mol BB.2mol A+1mol B+3mol C+1mol DC.3mol C+1mol D+1mol BD.3mol C+1mol D18.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 )2N2(g)+3H2O(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19.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在(t1+1)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不再增减物质,只改变压强或温度时,A的体积分数V(A)%变化范围为25%<V(A)%<40%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20.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amol及bmol HI(a>b),可逆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A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大于B容器中的反应速率B.平衡时c(I2)A=c(I2)BC.HI的平衡分解率:αA>αBD.平衡时,I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容器>B容器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2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HI⇌H2+I2△H>0,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加入催化剂D.恒容下充入HI气体2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焓变△H=E3C.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该反应逆反应的焓变△H=E2﹣E123.700℃时,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CO2+H2(g)⇌CO(g)+H2O(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如表(表中t2>t1):反应时间/min n(CO2)/mol H2/mol0 1.50 1.00t10.40t20.9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O)=mol•L﹣1•min﹣1B.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1.56,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1.00mol H2,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2转化率增大,H2的体积分数增大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 CO和1.50mol H2O,到达平衡时,c(CO2)=0.90mol/L24.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g)+CO(g),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s 0 2 4 6 8n(Cl2)/mol 0 0.30 0.39 0.40 0.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 mol•L﹣1,则反应的△H<0B.若在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和0.8 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25.在温度、容积相同的2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甲乙反应物投入量1mol N2、3mol H24mol NH3NH3的浓度(mol•L﹣1)c1c1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 kJ 吸收b kJ气体密度ρ1ρ2反应物转化率α1α2(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1<c2<2c1B.a+b>92.4 C.α1+α2=1 D.ρ2=2ρ1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26.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PCl5(g)⇌PCl3(g)+Cl2(g),其△H>0,K1═1 ①CO(g)+Cl2(g)⇌COCl2(g),其△H<0,K2═5×104②COCl2(g)⇌CO(g)+Cl2(g),其△H>0,K3═?③(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的表示式,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A.c(PCl5)═c(PCl3)═c(Cl2)═1B.c(PCl5)═c(PCl3)+c(Cl2)═1C.c(PCl5)═c(PCl3)c(Cl2)(2)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3)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A.反应①和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B.反应①和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27.(12分)(2013秋•东湖区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二氧化硫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有.(3)据上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28.(12分)(2015秋•校级月考)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代号).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3)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 CH3OCH3H2O浓度/(mol•L﹣1)0.44 0.6 0.6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v逆(填“>”、“<”或“=”).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29.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H4(g)+H2O(g)⇌CO(g)+3H2(g)△H1=+206.1kJ/mol②CH4(g)+CO2(g)⇌2CO(g)+2H2(g)△H2=+247.3kJ/mol③CO(g)+H2O(g)⇌CO2(g)+H2(g)△H3=c/mol•L﹣1(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min内,v(H2)= ;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CO H2O CO2H20.5mol 8.5mol 2.0mol 2.0mol此时反应③中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大于、小于、等于)泰兴一中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合成氨的速率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研究对象必须为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O+H++Cl﹣,光照HClO分解,溶液中HClO浓度降低,平衡向生成HClO方向移动,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 不选;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催化剂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选;C.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ClO﹣+2H++Cl﹣,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所以可以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选;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平衡移动原理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不改变平衡移动的因素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D.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曲线a是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曲线;B、碳燃烧生成CO及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都会放热;C、反应的焓变对于确定的反应,焓变是不随反应条件、途径变化的;D、依据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分析判断.【解答】解:A、依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催化剂和未使用催化剂的变化曲线,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放热,焓变为负值,则△H1<△H2,故B错误;C、同温同压下,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和变化途径无关,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故C错误;D、图象分析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即为该反应的焓变数值,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焓变的分析判断,影响平衡因素的分析应用,注意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理,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②>③>①,所以△H1>△H3>△H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放出的能量多,△H反而小.4.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从C(石墨)═C(石);△H=1.9 kJ•mol﹣1,可知石比石墨更稳定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C.由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 NaOH固体,放出热量等于5.73 kJD.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 2(g)═2H2O(l);△H=﹣571.6 kJ•mol﹣1【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先根据反应判断石墨和石能量的高低,然后根据能量低的物质稳定;B.根据硫固体转变成硫蒸气要吸收热量;C.根据NaOH固体溶于水要放热;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知,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并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来解答.【解答】解:A.C(石墨)═C(石);△H=1.9 kJ•mol﹣1为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低于石能量,石墨比石更稳定,故A错误;B.硫固体转变成硫蒸气要吸收热量,所以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故B错误;C.NaOH固体溶于水要放热,所以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 NaOH 固体,放出热量大于5.73 kJ,故C错误;D.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4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理解应用,主要是能量高低和物质稳定性的关系,盖斯定律的应用,NaOH固体溶于水要放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较简单.5.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D.△H3=△H1﹣△H2【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设2H2O(g)=O2(g)+2H2(g)△H1 …①Cl2(g)+H2(g)=2HCl(g )△H2…②2Cl2(g)+2H2O(g)=4HCl(g)+O2(g)△H3…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2×②分析.【解答】解:设2H2O(g)=O2(g)+2H2(g)△H1 …①Cl2(g)+H2(g)=2HCl(g )△H2…②2Cl2(g)+2H2O(g)=4HCl(g)+O2(g)△H3…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2×②,因此△H3=△H1+2△H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热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的关系,在加和反应时等号同侧的相加,当乘以一个系数时反应热也要乘以这个系数来解答即可.6.某反应4A(g)+5B(g)=4C(g)+6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υ(A)=0.4mol/(L•s)②υ(B)=0.6mol/(L•s)③υ(C)=0.45mol/(L•s)④υ(D)=0.9mol/(L•s).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① B.②③C.①④D.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速率之比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解答】解:①υ(A)=0.4mol/(L•s),则=0.1mol/(L•s);②υ(B)=0.6mol/(L•s),则=0.12mol/(L•s);③υ(C)=0.45mol/(L•s),则=0.113mol/(L•s);④υ(D)=0.9mol/(L•s),则=0.15mol/(L•s),故υ(D)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常用归一法与比值法判断,利用比值法可以快速解答.7.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2C(气),△H<0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A.降温B.加入B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D.加入A【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反应2A(气)+B(固)═2C(气)来说,增大浓度、温度、压强或加入催化剂都可增大反应速率,注意B为固体的特点,以此解答.【解答】解:A.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B为固体,加入B,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气体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加入A,则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B为固体的特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答题时注意审题,把握题给信息.8.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3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3 mol Z【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X(g)+2Y(g)⇌3Z(g)可知,该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然后根据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来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随时间改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A错误;B、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故B正确;C、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之比决定于反应前加入的量和转化程度,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X 为正速率,同时生成0.3 molZ为正速率,都是正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前后计量数大小的关系.9.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密度B.混合气体的压强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B的物质的量浓度【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等,定容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化,所以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B.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不变,不能从压强的角度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反应前后不改变的物理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如该题中的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0.反应2A(g)+B(g)⇌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吸热的可逆反应,要使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加压、升高温度、减小C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的方法.【解答】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吸热的可逆反应,要使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加压、升高温度、减小C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的方法.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影响.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 (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W为固体,增大W的用量,不影响平衡的移动;B、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反应进行,压强降低,当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D、反应热△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解答】解:A、W在反应中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反应热△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不变,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衡移动、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平衡状态判断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12.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作用.【专题】压轴题;热点问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催化剂、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并注意吸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解答】解:A、因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进行,则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了生产效率,故A对;B、反应需在300℃进行是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故B错;C、充入大量CO2气体,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故C对;D、从平衡混合物中及时分离出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故D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易错点为利用化学平衡知识判断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时,一定要注意温度的变化使反应正向移动还是逆向移动,倘若给出的信息为温度条件则无法判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而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5.7高二化学限时训练D1-6 5-14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D1-6 5-14班 5.7)一选择题1.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
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A.Li,F B.Na,F C.Na,C1 D.Mg,O2.有关晶体与晶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 B.晶体的外观规则,但是有些内部结构是无序的C.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D.晶胞一定是平行六面体3.下列各组无机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A.HIO>HIO2>HIO3>HIO4B. HNO2>HPO3C. HF<HCl<HBr<HID. H2CO3<H2SiO3<H2GeO3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 HF、HCl、HBr到HI的熔点沸点升高与范德华力大小有关。
B. H2O的熔点沸点大于H2S,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这种化学键。
C. 乙醇与水互溶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 甲烷分子不可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5.下列物质的立体结构与CH4相同的是A. H2OB. NH3C. SO42-D. H3O+6.当SO3晶体熔化或气化时,下述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内化学键B.分子间距离C.分子构型D.分子间作用力7.常见的晶体有如下类型:①分子晶体;②离子晶体;③原子晶体;④金属晶体,在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中,固态时的晶体类型可以是()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型一定越强9.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10.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限时训练1 含答案
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2.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错误的是 (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3.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①单质颜色加深②单质的熔沸点升高③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④单质的氧化性增加⑤卤化氢的水溶液酸性减弱⑥离子的还原性增强⑦单质与水反应程度增强⑧卤化氢的稳定性减弱A.①②③⑥⑧ B.④⑤⑦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⑦⑧4.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共有b个中子,则表示R原子的符号正确的是( ) A.ab R B.a+ba+2R C.a+b-2a+2RD.a+b-2a-2R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小于3的微粒都是金属元素微粒B.所有原子核内质子数都大于中子数C.原子核外,能量越小的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近D.氢离子(H+)实质上是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6.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性:X>Y>ZC.相对原子质量: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X->Y2->Z3-7.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8.下列每组的三种物质中,两边的固体均有导线连接,插入中间的液体中,其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Zn | H2SO4(稀) | C B.Cu | 酒精 | Ag C.Zn | CCl4| CuD.Fe | H2SO4(稀) | Fe9.1 mol N2和3 mol H2合成NH3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的生成速率与分解速率相等 B.N2、H2、NH3的分子数相等C.n(N2)∶n(H2)∶n(NH3)=1 ∶3 ∶2 D. c(N2)=c(H2)=c(NH3),且保持不变10.下列五种物质或粒子: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氯化碳、⑤NH+4其结构呈正四面体形的分子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有机物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12.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2H6B.C4H10C.C2H4Cl2D.C13.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的烷烃是( )A.乙烷 B.丙烷 C.正丁烷 D.新戊烷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白磷和红磷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1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1H2、2H2与3H2B.冰与干冰 C.乙烯与乙炔 D.1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CH3COONH4与H2N—CH2—COOH是同分异构体B.CH3CH2Cl与CH2ClCH3是同分异构体C.H2N—CH2—COOH与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D.与CH3CHO是同系物17.将1 mol甲烷和适量的Cl2混合后光照,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 mol,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A.1.5 mol B.3 mol C.4.5 mol D.6 mol18. 一定量的CH4燃烧后得到的产物是CO、CO2、H2O(g),此混合物的质量为49.6 g,当其缓缓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时气体质量减少25.2 g,则混合气中CO的质量为( )A.24.4 g B.13.2 g C.12.5 g D.11.2 g1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答案:1-5BCBDD 6-10DCAD 11-15CABDD16-19CBDA gS27243 6A6B 橫c29922 74E2 瓢32516 7F04 缄39214 992E 餮21438 53BE 厾34218 85AA 薪I32963 80C3 胃um。
高二化学理科班限时训练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B.点燃的镁条在氮气中继续燃烧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浓硫酸溶于水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酸碱中和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 金属的缓慢氧化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放热或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4.H—H键的键能是436 kJ·mol -1,I—I键的键能是151 kJ·mol -1,H—I键的键能是299 kJ·mol -1。
则对反应H 2(g)+I2(g)2HI(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化合反应D.可逆反应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热量的变化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C.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D.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B.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25℃,101kPa下,l mol C8H18(辛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5518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8H18 (l)+12.5O2 (g)=8CO2 (g)+9H2O(l)△H=+5518kJ•mol-1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7. 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8.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与白磷分子相似。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化学(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化学(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xx.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Al 27 Fe 56 S 32 Mg 24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B.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D.每次焰色反应实验后都要将铂丝蘸取盐酸洗涤并灼烧2.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B.三氧化二铝(制光纤)C.三氧化二铁(作涂料)D.明矾:(净水剂)3.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C.过氧化钠 D.氯化钠4.除去MgO中的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硝酸C.浓硫酸 D.稀盐酸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加入水中2+2H2O ===4OH-+O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H2↑C.AlCl3溶液中滴入氨水Al3++3OH-===Al(OH)3↓D.Al(OH)3中滴加盐酸Al(OH)3+3H+===Al3++3H2O6.某溶液中有Mg2+、Fe2+、Fe3+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过滤,在滤渣中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所得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是( ) A.Mg2+ B.Fe2+ C.Fe3+ D.Al3+7.现在MgCl2、AlCl3、CuCl2、FeCl3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氨水 B.AgNO3 C.NaOH溶液 D.NaCl8.下列各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Fe2+溶液和Fe3+溶液的是( )A.NaOH溶液 B.盐酸C.NH4SCN溶液 D.KSCN溶液9.把一块生锈的铁片投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里,待铁片完全溶解后,往烧杯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然后过滤,并充分灼烧不溶物,则最终留下的固体是( ) A.Na2O B.Fe2O3和FeC.Fe2O3 D.Fe2O3和NaOH10.将过氧化钠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绿色气体产生 B.没有沉淀生成C.有白色沉淀生成 D.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
高二年级化学限时训练(2)2015.11.21出题人:审题人:班级:姓名: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3.在用Zn、Cu片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C.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减少D.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在CuSO4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的速率加快5.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HNO3溶液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SO4溶液6.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1×10-5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值为5 B.一定是酸溶液C.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D.PH值可能为97. 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 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溶解了1 mol,铜片上析出1 mol H2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C.锌片溶解了31 g,铜片上析出了1 g H2D.锌片溶解了1 mol,硫酸消耗了0.5 mol8.下列事实能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是()A.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C.与氯气反应时,铝失去3个电子,而铜失去2个电子D.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铜不发生钝化9.有A、B、C、D四种金属,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 →B ;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 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E﹥DB、A﹥B﹥D﹥EC、D﹥E﹥A﹥BD、D﹥A﹥B﹥E10.当固体AgCl放在较浓的KI溶液中振荡时,则部分AgCl转化为AgI,原因是()A. AgI比AgCl稳定B. 碘氧化性比氯弱C. I-的还原性比Cl-强D. 溶解度AgI<AgCl11.0.02mol·L-1的HCN溶液与0.02mol·L-1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液中[CN-]<[Na+],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a+]>[CN-]>[H+] >[OH-] B.[HCN]+[CN-]=0.04 mol·L-1C.[Na+]+[H+]=[CN-]+[OH-] D.[CN-]>[HCN]1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高二化学上学期限时训练1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化学限时训练本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8 S-32 I-127 Na-23Cl-35.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做阳极2、为应对石油危机,2006年1月1日,“苏北五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B、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D、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C(石墨)ΔH= -1.9KJ/mol 可知,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3.7KJ/mol ,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4、在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饱和Na2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逸出a摩气体,同时析出w克Na2SO4·10H2O晶体,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6171×100% B、aww36+×100%C、)18(16171aww+×100% D、)36(16171aww+×100%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限时训练卷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限时训练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Cl-35.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请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2题,每题2分,共44分)。
1、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B.CO2C.NO D.NH32、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A.甲烷B.丁烯C.氯乙烯D.乙醇3.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A B C D4.下列物质中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纤维素C.尼龙D.蛋白质5.陶瓷、玻璃、水泥等产品的主要成分都是A.硅酸盐B.二氧化硅C.硫酸盐D.碱性氧化物6.物质燃烧时产生飘尘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容量瓶B.锥形瓶C.胶头滴管D.玻璃棒8.下列物质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A.稀盐酸B.水C.氯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9.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B.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来配置稀硫酸C.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并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H2SO4和NaHSO4都属于酸C.KOH和NH3·H2O都属于碱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13.能用H+ + OH == H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Cu(OH)2和稀H2SO4反应B.NaOH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C.K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D.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1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N2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 B.58.5g NaCl所含离子数约为6.02×1023C.标准状况下,22.4L H2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D.常温常压下,分子总数约为6.02×1023的SO2的质量是6415. “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反应线路。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高二化学上学期限时训练试题
作业限时训练高二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图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2.某温度时,把1molN 2O 4气体通入体积为10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4s 时,NO 2的浓度为0.04mol ·L -1,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这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8倍。
则正确的是( )A .前4s 以N 2O 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 ·L -1·s -1B .4s 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C .平衡时容器内含0.4molN 2O 4D .平衡时容器内含0.8molNO 23.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D(g)。
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4mol ,在前10秒钟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2mol ·L -1·s -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1.6mol B .2.8mol C .2.4mol D .1.2mol4.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 2)=5v 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NO 的同时消耗x mol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 3)=3v 正(H 2O) 5.已知反应A 2(g)+2B 2(g)2AB 2(g) 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g)+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g)+O 2(g)3(g)并达到平衡。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D1-6 5-14班 4.2)一 单选题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B .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 .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D .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 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人(NH 4)2SO 4或CuSO 4都能使鸡蛋清析出,其作用原理相同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经过分溜可得到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B. 甲烷、汽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C.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蛋白质、淀粉、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4.两种有机物以任意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标准状况)足量O 2中充分燃烧, 再将剩余的氧气和全部生成物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得到气体的体积大于aL (标准状况),下列组合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A. CH 4、C 2H 4B. CH 3OH 、CH 3COOHC. C 6H 6 、HCOOCH 3D. HCOOH 、 HOCH 2CH 2COOH5.有机物X 、Y 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 、H 、O 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 、Y 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
X 、Y 可能是 ( )A.C 2H 4、C 2H 6O B.C 2H 2、C 6H 6 C.CH 2O 、C 3H 6O 2 D.CH 4、C 2H 4O 26.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结构上看,它属于芳香烃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4H 22ClNO 2D.1 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2 mol 氢氧化钠反应7.美国“海狼”号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作载热介质,下列关于Al 、Na 原子结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l >NaB .第一电离能:Al >NaC .电负性:Na >AlD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Na >Al8.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9.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Al 1s22s22p63s23p1B.O2- 1s22s22p6C.Na+ 1s22s22p6D.Si 1s22s22p2 10.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B.氟化钠的电子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D.碳-12原子符号126C11.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高二化学限时练
2020-2021高二上期化学限时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5分 共60分)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 (金刚石,s )221O (g)CO (g)H +===∆; C (石墨,s )222O (g)CO (g)+=∆H ; C (石墨,s )===C (金刚石,s )3 1.9kJ /mol 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12H H ∆>∆C.3122∆∆=∆-H H HD.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Η>0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Η<0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1mol H 2SO 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C.1mol H 2与0.5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H 2的燃烧热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可以是分数 3.已知反应:①101kPa 时,2C(s)+O 2(g)=2CO(g) ΔH =-221kJ·mol -1 ②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kJ·mol -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1 B .反应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1C .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 -1 D .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时放出57.3kJ 的热量 4.已知:12232SO (g)+O (g)2SO (g)196.6kJ mol H -∆=-⋅,实验室测得4 mol 2SO 发生上述化学反应时放出314.3kJ 热量,2SO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40%B.50%C.80%D.90%5.已知:1 mol 晶体硅中含有2 mol Si —Si 键。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2)(6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7小题,每小题3分)1.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B .反应HZ +Y -===HY +Z -能够发生C .相同温度下,0.1 mol/L 的NaX 、NaY 、NaZ 溶液,NaZ 溶液pH 最大D .相同温度下,1 mol/L HX 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 HX2.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 3溶液:HCO -3+H 2O CO 2-3+H 3O +B .NaHS 溶液:HS -+H 2O H 2S +OH -C .Na 2CO 3溶液:CO 2-3+2H 2O H 2CO 3+2OH -D .NH 4Cl 溶于D 2O 中:NH +4+D 2O NH 3·D 2O +H +3. 用0.1026 mol/L 的盐酸滴定25.00 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 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 .22.30 mLB .22.35 mLC .23.65 mLD .23.70 mL4.向三份0.1 mol·L -1 CH 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NO 3、Na 2SO 3、FeCl 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 3COO -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5.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溶液的pH =4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C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 .由HA 电离出的c (H +)约为水电离出的c (H +)的106倍6.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 、NaHCO 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 (HCO -3)>c (ClO -)>c (OH -) B .c (ClO -)>c (HCO -3)>c (H +) C .c (HClO)+c (ClO -)=c (HCO -3)+c (H 2CO 3)D .c (Na +)+c (H +)=c (HCO -3)+c (ClO -)+c (OH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 (H +)·c (OH -)=1×10-14B .某溶液的c (H +)等于1×10-7 mol/L , pH =7,该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 .0.2 mol/L CH 3COOH 溶液中的c (H +)是0.1 mol/L CH 3COOH 溶液中的c (H +)的2倍D .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 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有7小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选项,各5分,少选得3分,其余得0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化合物C.SO3溶于水后水溶液导电性很强,所以SO3是强电解质D.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化状态下一般不导电9.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 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A.pH:②>③>④>①B.c(CH3COO-):②>④>③>①C.溶液中c(H+):①>③>②>④D.c(CH3COOH):①>④>③>②10. 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这些滴定分析均需要通过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KMnO4——紫红色B.利用“Ag++SCN-===AgSCN↓”原理,可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浓度:Fe(NO3)3——红色C.利用“2Fe3++2I-===I2+2Fe2+”,用FeCl3溶液测量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淀粉——蓝色D.利用OH-+H+===H2O来测量某盐酸的浓度时:石蕊——浅红色11.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A.c(HCO-3)>c(ClO-)>c(OH-)B.c(ClO-)>c(HCO-3)>c(H+)C.c(HClO)+c(ClO-)=c(HCO-3)+c(H2CO3)D.c(Na+)+c(H+)=c(HCO-3)+c(ClO-)+c(OH-)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 c(OH-) + 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13. 将0.5 mol/L的NaClO溶液加热蒸干最后所得的固体是( )A.NaClO B.NaOHC.NaOH和NaCl D.NaCl14.已知NaHSO4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是中性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 mol/LC.c(H+)=c(OH-)+c(SO2-4)D.该温度高于25℃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选择题答案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15.(9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④、⑤、⑦、⑧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3)将①和⑧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c(H+)>c(SO2-4)>c(NH+4)>c(OH-) B.c(H+)=c(SO2-4)=c(NH+4)>c(OH-)C.c(NH+4)>c(H+)=c(SO2-4)>c(OH-) D.c(OH-)>c(H+)>c(NH+4)=c(SO2-4) 16.(10分) (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定时训练(11月27日)
云阳中学高二化学定时训练(11月27日)1. 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A.混合液的pH=7B.混合液中,c(H+)=K W C.a=bD.混合液中,c(B+)=c(A-)+c(OH-)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
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是()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3.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A.9.0B.9.5 C.10.5 D.11.04. 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序号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①22.00 0.00 8②22.00 18.00 7③22.00 22.00 6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A.3B.4C.5D.65.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2,该探究小组将pH=x的H2SO4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
若x=13y,则x为()A.2 B.3 C.4 D.56.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 [H+][OH-]。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 ℃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B.在25 ℃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C.在25 ℃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D.在25 ℃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7. 室温时,将x 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免费下载】高二化学限时训练
3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限时训练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氮气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浓硫酸溶于水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酸碱中和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 金属的缓慢氧化
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或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4.H—H键的键能是436 kJ·mol -1,I—I键的键能是151 kJ·mol -1,H—I键的键能是299 kJ·mol -1。
则对反应H 2(g)+I2(g)2HI(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化合反应D.可逆反应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热量的变化
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
C.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若△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B.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25℃,101kPa下,l mol C8H18(辛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5518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8H18 (l)+12.5O2 (g)=8CO2 (g)+9H2O(l)△H=+5518kJ•mol-1
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7. 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8.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与白磷分子相似。
已知断裂1molN—N 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氮氮叁键吸收941kJ热量,则
A.N4的熔点比P4高B.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48kJ能量
C.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D.N4是N2的同系物
9. 反应C(石墨) =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练习二能力提高(每题只一个选项正确)
10.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H= +28.7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H= _28.7 kJ·mol-1[来源:学|科|网]
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
D.NaOH(aq)+HCl(aq)==NaCl(aq)+H2O(l);△H= _57.4 kJ·mol-1
11. 天然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2 O2= CO2+ H2O ΔH = -890 kJ/mol
C. CH4 ( g )+2 O2 ( g ) = CO2( g )+ 2 H2O( l ) ΔH = -890 kJ/mol
D. 1/2CH4 ( g )+O2 ( g ) = 1/2CO2 ( g ) + H2O (l ) ΔH = -890 kJ/mol
12. 已知:H2(g)+F2(g) === 2HF(g) △H=-270 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13.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A(g)+B(g) === 2C(g) △H<0
B. 2A(g)+B(g) === 2C(g) △H>0
C. 2A+B=== 2C △H<0
D. 2C=== 2A+B △H<0
14(选做,附加分5分).已知a g 乙炔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mol
15(9分). 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16(选做,附加分5分). 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1. B
2. D
3.C
4. A
5.C
6. C
7. C
8. C.
9.A.
10. D.11. C. 12. C.13.A. 14.A.
15. +131.5KJ/mol。
16. -92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