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古文必背 翻译与简体对照
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38f89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05.png)
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浴乎沂,风乎舞雩。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答案】1.在沂河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采分点:浴,风;状语后置)2.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采分点:勇,方;省略句)3.*齐桓晋文之事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3.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答案】1.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
(采分点:老、幼、以及、运)2.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丰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荒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
(采分点:足以、事、畜、岁)3.《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
4.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照这样去做)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
5.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他)到他人身上罢了。
庖丁解牛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答案】1.我所追求的是天道(或者: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技术了。
2.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割断筋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砍断骨头。
3.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译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217e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0.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译文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通常会包含一些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词。
以下是几首常见的古诗词及其译文,供参考:1. 《春晓》-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译文: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
昨晚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2. 《静夜思》-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译文: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地上铺满了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3. 《登鹳雀楼》-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译文:太阳沿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4. 《绝句》-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窗户映着西山千年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东吴远道而来的船只。
5. 《望庐山瀑布》-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悬挂在前方的河流上。
水流飞泻而下,高达三千尺,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6. 《悯农》- 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译文:中午时分,农民在田间锄地,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
有谁知道,我们盘中的每一粒食物,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这些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和文学素养。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精选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精选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9e203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5.png)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精选⾼中必背⽂⾔⽂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中必背⽂⾔⽂及翻译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知之者,孰能⽆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之⽆惑也难矣!古之圣⼈,其出⼈也远矣,犹且从师⽽问焉;今之众⼈,其下圣⼈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择师⽽教之;于其⾝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之⼈,不耻相师。
⼠⼤夫之族,⽈师⽈弟⼦云者,则群聚⽽笑之。
问之,则⽈:“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之⼈,君⼦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常师。
孔⼦师郯⼦、苌弘、师襄、⽼聃。
郯⼦之徒,其贤不及孔⼦。
孔⼦⽈:三⼈⾏,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
李⽒⼦蟠,年⼗七,好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必定有⽼师。
⽼师,是⽤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不是⼀⽣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出⽣在我之前的⼈,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师;出⽣在我之后的⼈,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地⽅,就是⽼师在的地⽅。
必修下册文言文翻译
![必修下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bfb74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b.png)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在晋代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他沿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他遇到了一片桃花林,林子两岸绵延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树木,花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继续前行,他想要看尽这片林子。
林子的尽头是溪水的源头,于是他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口仿佛透着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等。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地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老老少少都怡然自乐。
看到渔人,他们非常惊讶,询问他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于是,他们邀请渔人到家里去,摆酒杀鸡款待他。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个外来的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称是先祖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再也没有出去,于是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文言文高中必背字词翻译
![文言文高中必背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628b1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c.png)
一、字词解释1. 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主张“性善论”。
3. 孟轲:孟子,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4.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5. 弟子:学生。
6. 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7. 恕:宽容、仁爱。
8. 仁:仁爱之心。
9. 礼:礼节、礼仪。
10. 智:智慧、聪明。
11. 信:诚实、守信。
12. 忠:忠诚、忠心。
13. 诚:真诚、诚实。
14. 义:正义、道义。
15. 勇:勇敢、有胆识。
16. 恕:宽容、仁爱。
17. 恕:宽容、仁爱。
18. 恕:宽容、仁爱。
19. 恕:宽容、仁爱。
20. 恕:宽容、仁爱。
二、字词翻译1. 孔子:Confucius2. 孟子:Mencius3. 孟轲:Mencius4. 孝悌:filial piety and respect for the elder brother5. 弟子:student6. 君子:a man of virtue7. 恕:tolerance8. 仁:benevolence9. 礼:etiquette10. 智:wisdom11. 信:honesty12. 忠:loyalty13. 诚:sincerity14. 义:justice15. 勇:bravery16. 恕:tolerance17. 恕:tolerance18. 恕:tolerance19. 恕:tolerance20. 恕:tolerance三、字词例句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
”)3.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吗?)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的交往淡如水,小人的交往甜如蜜。
)5. 恕近于仁,故曰:“恕。
最新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最新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8f639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1.png)
最新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 《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孚”“小子何莫学夫《诗》”“君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第三则)【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则)【译文】孔子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
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实讲诚信略胜一筹而文辞甘拜下风的人,那么他只能在民间做个普通老百姓;文辞略胜一筹而不能做到朴实讲诚信的人,那么他只能做个官员的助手或属员听命于人。
只有将自己打造成文辞与朴实诚信萃集的人,然后才能成为地位高尚的人。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章》)【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一年级下唐诗必背(带翻译)直接打印版本
![一年级下唐诗必背(带翻译)直接打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5e9ba43bb68a98271fefa5a.png)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咏萤唐·虞世南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灵巧的身躯发出微弱的光芒,纤弱的翅膀轻轻飘动。
只怕没有人认识自己,独自暗中飞来飞去发出光明。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
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
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
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大一语文重点背诵诗词句及翻译
![大一语文重点背诵诗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954255ee45c3b3567ec8b55.png)
翻译: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是我周行。
译: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注释】承筐是将:捧;送,献。
示我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德音孔昭:德音,美好的声誉品德。
孔:很。
视民不恌:同“示”。
同“佻”,轻拂之意。
君子是则是效:法则,楷模,此作动词效法;模仿。
我有旨酒:甘美。
嘉宾式燕以敖:式,语助词。
燕,同“宴”。
敖同“遨”,嬉游。
和乐且湛:深厚。
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石兰做车盖杜衡作车上的飘带,折枝鲜花赠送给所爱的人。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我为灵修而留忘却归去,年已老谁能使我再像花一样鲜美。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抱怨公子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却没空到来。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风声飒飒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却徒然遭受忧伤。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凝作。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芬芳可爱,口饮石泉头顶松柏。
你想我是真是假。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翻译:1.愿以异日译文:我愿意以后再请教2.由此观之,恶(wū)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gǔ)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纵连横兵革不藏。
译文:由此看来,哪有不发动战争就能统治天下的呢?古人互相交往,游说诸侯并订立盟约,天下联合在一起。
合纵、连横主张都提出来了,武器和装备不能就收藏起来了3.文士并饬(sh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翻译!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9bf703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9.png)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翻译!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译文】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看湘江向北逝去,在橘子洲一隅,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江水已全面碧绿,大船争相畅游。
雄鹰振翅于高天,鱼群在水中滑行,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
广大无垠的天地呀,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那时正当青春少年,身心蓬勃向上,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品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那独霸万户的地主弃之若粪土。
记得吗?朋友们,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只。
2.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3.插秧歌南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译文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
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
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栽插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文言文大学翻译及原文
![文言文大学翻译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5393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d.png)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原文: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孔子说:“对工作勤勉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啊!教给你一个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出自《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经典语句的翻译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精髓,以及古代圣贤的智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及翻译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88a1b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6.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及翻译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古诗二首池上[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小池[唐]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必修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必修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9cad91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4.png)
一、《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所学的知识,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二、《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三、《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会失去威严;如果学习不勤奋,就会学无所成。
要忠诚、诚信,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四、《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仁德之地是美好的。
选择居住地而不选择仁德之地,怎么能够算是有智慧呢?”五、《公冶长》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翻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助长别人的恶行。
小人则与此相反。
”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七、《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
在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道德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同时,这些语句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带译文汇总共27页文档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带译文汇总共27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927bccbff00bed5b8f31dc8.png)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带译文 汇总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高一语文下所有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下所有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e786ad2195f312b3169a56c.png)
高一语文下册所有文言文翻译过秦论》参考译文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
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
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
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
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
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
(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
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
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汇总
![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9c09b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f.png)
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汇总文言文翻译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多做文言文翻译练习对语文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大全,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总结:《指南录后序》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五人墓碑记》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高中文言文重要字翻译
![高中文言文重要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0943c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f.png)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知:了解,明白。
好:喜好,喜爱。
乐:快乐,享受。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享受它的人。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明白,懂得。
好:爱好,喜欢。
乐:快乐,享受。
翻译:懂得道理的人不如爱好道理的人,爱好道理的人不如以道理为快乐的人。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学习。
时:按时,适时。
习:温习,复习。
说:通“悦”,高兴。
翻译:学习之后按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温故:温习旧知识。
知新:获得新知识。
师:老师,引申为榜样。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了解,明白。
好:喜好,喜爱。
乐:快乐,享受。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明白,懂得。
好:爱好,喜欢。
乐:快乐,享受。
翻译:懂得道理的人不如爱好道理的人,爱好道理的人不如以道理为快乐的人。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自己不想要的。
勿:不要。
施:施加。
于人:给别人。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8.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立人:帮助别人成功。
达人: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翻译:自己想成功,也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想实现愿望,也要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了解,明白。
好:喜好,喜爱。
乐:快乐,享受。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悼亡诗三首荏苒冬春谢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其二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其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重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
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
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
(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
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
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
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担心像葫芦瓢一样徒然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无人饮用。
漫步游息徘徊,太阳很快就下山了。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接着)刮起了萧瑟的寒风,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
野兽慌忙地左顾右盼寻找兽群,鸟雀也纷纷鸣叫着展翅高飞。
原野一片寂静没有游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
(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且感伤,心中也充满了忧伤和悲痛。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于是)沿着台阶走下楼来,心中却气愤难平。
(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惆怅徘徊翻来覆去睡不着。
洛神赋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
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
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
赋文云: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
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
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
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
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
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
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
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
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
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
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
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
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
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
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
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
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
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
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
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
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
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
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
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
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
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
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
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
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
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
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
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
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
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
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
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
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
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
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