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变连续箱梁上部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4-0200-03
简支变连续箱梁上部结构设计
收稿日期:2012-09-24作者简介:廖宜波(1979-),男,工程师
廖宜波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
要:以3-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箱梁为例,对简支变连续箱梁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要点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总结了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而使设计更加完善。关键词: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箱梁,设计中图分类号:U442.5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简支变连续是公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
先架设预制主梁,
形成简支状态,然后再将主梁在墩顶形成整体,最终形成连续梁体系,由简支梁转换为连续梁的这一过程即为
“体系转换”。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采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却达到了建造连续梁的目的。
它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受力性能好,建筑高度小,配筋少,外形美观;2)施工方法简单,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施工质量容易控制,上下部能够同时施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3)伸缩缝少,行车舒适且经济合理,并兼备简支梁和连续梁桥的优点。
某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中采用3-30m 简支变连续箱梁结构形式。该桥桥宽24.5m ,采用双幅布置,单幅桥横向采用4片小箱梁,箱梁之间采用18cm 厚的现浇湿接缝联接。箱梁高度为1.6m ,每片小箱梁之间横向湿接缝宽0.5m ,桥面横坡采用2%的双向坡(见图1 图3)。
50/210cm 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防水层
10cm 厚C50混凝土铺装18cm 厚横向湿接缝
160
165
290
290/2
290/2
290
165
路
线中心线
50
50/2×2
55050
1200
550
50
预制箱梁
预制箱梁18
16
预制
横梁
预制横梁图1标准横断面布置(单位:cm )
图2中梁标准横断面(单位:cm )
17.519.2
33.3100/2100/234.218.317.5
133.3
157.6
6.3
1825
18
18
136.7
162.4
7.7
18
120
120
2%
18
18
15×7.315×6.7
25
414
1
R=5
图3边梁标准横断面(单位:cm )
81.733.3100/2100/2
34.218.317.5
133.3
156.7
5.4
18
25
18
18
136.7
162.4
7.7
18
120
165
2%
18
18
15×7.315×6.7
25
414
1
R=5
滴水槽
2技术标准及主要材料2.1
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3)桥面宽度:0.5m 防撞墙+11m 行车道+0.5m 防撞墙+0.5m 中央分隔带+0.5m 防撞墙+11m 行车道+0.5m 防撞墙,全桥宽24.5m ;4)设计安全等级:一级;5)环境类别:Ⅱ类。
2.2主要材料
1)桥梁预制、现浇及封锚混凝土均采用C50混凝土;2)普通
钢筋: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最新标准的热轧R235,
HRB335钢筋;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GB /T 5224-2003的270级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直径为15.2mm ,面积为139mm 2
,
f pk =1860MPa ,弹性模量E p =1.95ˑ105
MPa 。
3计算依据
1)箱梁计算参照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
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2)按照定型设计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具体内容如下:温度效
应:整体温差,升温30ħ,降温20ħ,温度梯度按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10条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基础变
位:1号墩考虑5mm 的竖向位移。预应力计算时参数选用: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内壁的摩阻系数μ取0.25,管道偏差系数K 取0.0015,张拉端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Δl 采用12mm 。
3)收缩徐变:收缩徐变时间取为10年,即3650d 。
4)活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刚接梁法进行计算。保守考虑,边梁和中梁结构计算时采用较大的一个横向分布系数进行取值。主梁活载横向分布系数确定后,将活载乘以相应的横向分布系数后,在主梁内力影响线上最不利布载,考虑冲击系数,即可求得主梁最大活载内力。
·
002·第38卷第34期2012年12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8No.34De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