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独坐、敬亭山、烟渚、日暮、野旷、渔灯、风簇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中国古诗的感情。

思想教育:培养热爱中国古诗的感情。

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

(正音)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

(学生说)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3、通过进一步学习字理识字、韵语识字、借助拼音识字等方法,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独坐敬亭山》教案《独坐敬亭山》教案(通用14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独坐、敬亭山、烟渚、日暮、野旷、渔灯、风簇浪。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案 精选1篇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案 精选1篇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杜甫,掌握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能够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

(3)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意境。

(2)通过朗读、背诵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美景,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杜甫,掌握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能够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

(3)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意境。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

(2)向学生展示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比较两首诗的风格和意境,为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做好铺垫。

2. 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1)朗读古诗全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深入理解诗歌意境(1)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场景,如敬亭山的美景、诗人的心情等。

(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或故事,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4.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1)安排学生分组背诵古诗,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全组进行朗诵。

(2)对学生的朗诵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语调。

(3)鼓励学生在家中多加练习,争取背诵熟练。

独坐敬亭山教案10篇

独坐敬亭山教案10篇

独坐敬亭山教案10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17课的一首古诗。

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的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

只有作者和敬亭山两个怎么看也不厌倦。

选编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二是激发对古诗的喜爱,并在背诵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

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

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苦闷的心情。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四、课前准备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古筝音乐。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揭题。

1、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教可以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

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设计的意图:从上一课的“请教”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上,并同时营造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让生的的思维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投入学习中。

《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词》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古诗词描述的景物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

2、背诵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课前准备】1、师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指导学生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了解诗人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乡村四月。

师生谈话: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师:仔细观察插图,图上描绘一幅怎样的生动画面?(学生仔细观察后谈感受,教师从“初夏美景”和“农民繁忙”进行指导。

)3、师生交流资料,了解诗人: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4、小组合作,结合文中的插图和注释,利用工具书弄清句意。

5、小组交流,讲讲诗意。

三、全班交流,品评朗诵,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结合画面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诵读升华。

师:前两句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师:作者用这些特有的景物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图,谁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述?(3~5位同学描述)(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策略:趣味古文学习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策略:趣味古文学习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要想办法吸引学生喜欢古文学习,其中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趣味性。

我认为我们可以用《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这篇古文来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趣味的古文中学习。

一、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在教学《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之前,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

例如,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写了很多著名的诗歌。

而《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则是李白在临安城所写的一篇记述自己经历的故事的文章。

将背景介绍清楚,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让学生朗读古文在学习古文时,朗读是非常重要的。

在讲解古文之前,我们应该先让学生朗读一遍。

在朗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文的艺术特点,如文采华丽、意境优美等。

同时,在朗读中,学生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思。

三、让学生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很多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存在困难,在教学《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之前,我们可以让他们尝试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古文的表述方式和词汇用法。

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思想和感情。

四、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在教学古文时,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中,李白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借物喻人、拟人等。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五、编写故事情节作为一篇古文,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节和故事。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故事情节,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故事梗概。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李白所写的情节,创作自己的故事或者将其改编为现代版本的故事。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近古文,理解其中的情节和情感。

六、联想古人背景古文中往往有很多古人的故事和背景,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古人背景,更好地理解古文。

例如,在《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中的临安城就是南宋时期的首府,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灾难,这些历史背景和李白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情节和情感。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课件:古诗词欣赏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课件:古诗词欣赏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绝妙诗歌。

通过对教学课件的撰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音韵结构和修辞技巧。

2.把握全文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古诗词。

二、教学内容1.导入——了解唐代诗歌及王之涣。

2.讲解诗歌背景与内容,分析诗歌结构、意境与意义。

3.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象征等,深入探究其文学价值。

4.发挥课堂互动,让学生练习仿写,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分析法3.比较法4.仿写法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为学生介绍唐代诗歌及王之涣,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王之涣的生平。

2.讲解诗歌内容与结构教师为学生讲解《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的背景和大意。

教师分析全诗的结构和章法,讲解其意境与主旨。

3.分析修辞手法教师深入探讨诗歌中使用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象征等。

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

4.仿写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通过仿写,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面掌握《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的内容、结构与意境;分析诗歌中使用到的修辞手法,深入理解其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比喻、借代、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学生创作实践的指导与提高。

六、课后作业1.背诵《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2.仿写诗歌,学生作业集邮,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三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三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2)课件出示正确停顿。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学生自由练读。

全班齐读。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圈画的描写秋天的景物。

预设:
4.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再次朗读古诗,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和小组成员交流。

(1)解诗题。

①引导学生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赠”的意思是“赠送”。

②结合注释了解“刘景文”是诗人的好朋友。

③明确“赠刘景文”就是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2)交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①引导学生借助“擎”的注释,联系生活,理解“擎雨盖”的意思。

②课件出示荷花凋谢、荷叶枯败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荷尽”是指荷花凋谢、荷叶枯败,“已无擎雨盖”与“荷尽”意思相。

最新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精品)

最新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精品)

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正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根据诗句想象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想象一下,一个人面对巍峨的高山,会说些什么,可能想些什么,当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再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2、利用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亭、旷其他生字怎么记,请同学们说说记字方法。

三理解诗意1、齐读课题。

说一说大家的理解。

学生说。

教师讲:李白为什么要去敬亭山,他在敬亭山看到什么景象,我们一块儿读读课文。

2、齐读第一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说。

教师讲:说得不错。

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风景优美,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州。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宣州时写的。

当时他正在各地漫游,生活很不安定,饱尝了人间辛酸,体会到世态炎凉,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

从第一句诗中看出他孤独、寂寞的情感。

3、齐读第二句,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说。

教师讲:这句描写诗人看不厌大山,表现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分组讨论讨论。

学生说。

教师讲: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背诵课文。

(教师可用录音磁带做范读指导,在熟读的基础上去背诵)五默写课文。

(教师可提出具体要求,如:不写错别字,注意标点符号等)六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尽孤云闲观察两不厌只有七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看一看哪列火车长?同一个字连用两遍组成的字有:()同一个字连用三遍组成的字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课前预习:1、回家查找这几首诗的诗意;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3、了解诗人通过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搜集几篇有关他的诗作(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学过程:一、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边用书打着节拍边陶醉在大声背诵这三首诗的气氛中。

独坐敬亭山......看到这种现象,我二话没说,也边用手打着节拍,边和他们一起高声背诵起来。

两、三遍过后,我将手高高举起,在空中做了个T,示意孩子们停下之后,用惊讶的语气对他们说:你看你们又陶醉了。

无论怎样,也得等我把话说完呀。

于是,我趁机给他们出示了自学步骤:以小组的形式,1、检查诗的朗读情况(主要针对学困生而言);2、对照书上的重点词语,结合自己事先查到的诗意,讨论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要互相交流诗句和整首诗的意思);3、理解诗意之后,继续读诗,讨论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4、把自己看作诗人,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出这首诗。

同学们根据我的要求,开始一步步地小组讨论着自学了(我边巡视边了解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二、汇报讨论交流:1、小组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感情最投入。

先后有四五个小组进行了朗读比赛。

由于同学们热情很高。

最后采取了让同学们自读的方式。

2、小组一块先说重点字的意思,再说诗意,看哪组同学积极踊跃?李泽齐小组首先进行了表演,李成坤、毕凯鹏小组接着汇报。

3、指小组简介李白,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韩旭、于海洋小组对李白相继进行了简略介绍,并介绍了作者写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精选五篇)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精选五篇)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

(正音)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优秀5篇)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优秀5篇)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优秀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篇一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望洞庭》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

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有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案例:如何教唐诗?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案例:如何教唐诗?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颠扑不破的经典。

教唐诗是培养学生中华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门户。

如何教唐诗?以下将以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案例来教唐诗。

一、教前准备1.教师准备(1)教师应对此诗的内容、语言、结构等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了解诗人王之涣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等,以便更好地解读诗歌。

(2)准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展示,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理解诗歌。

(3)准备诗歌原文、注释、翻译等资料,以便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学生准备(1)学生做好预习,预习内容包括:生词、词语、诗歌的讲解、诗歌的体裁等。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唐诗发展史、唐代文学特点等。

二、教学过程1.启发式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是否经常会感到一种思考与宁静的状态?在哪些场景下会有这种感受?这种感受让你感到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思考“敬亭山宿”中“独坐”的心情。

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唐代诗歌的特点,解释唐代诗人多写感人至深的境界、感性为重的诗歌,这就需要诗人仔细描绘场景,为以后表达情感打好基础。

并介绍“夜书”、“江舟”等文化背景。

3.诗歌朗读教师朗读《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之美,弘扬中华文化。

4.诗歌分析(1)从诗歌的“景”阐述通过PPT等多媒体教具展示“敬亭山”、“建德江舟”等景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从中感悟到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

(2)从诗歌的“境”阐述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启示式问题,回归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自己的感性经验。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从诗歌的“词”和“句”阐述教师针对诗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意境深邃的“人在山中独自坐,夜舟吹笛雨萧萧”,让人感受到诗歌带给读者的情感,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5.学生活动(1)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性经验与诗歌进行对比,经过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案设计:诗词鉴赏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案设计:诗词鉴赏

教案设计:诗词鉴赏——《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一、教学目标1.认识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登金陵凤凰台》和《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2.了解《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的背景和意义。

3.掌握诗歌鉴赏技巧,学习如何欣赏《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的原文、注释及翻译。

2.多媒体播放设备:课件、音频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预习学生要提前预习《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了解它的背景、诗歌艺术特点以及其传达的思想,为课堂探究打下基础。

Step 2 导入老师可以播放唐代古诗《登金陵凤凰台》的有关句子,引发学生了解王之涣的诗歌。

例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等。

学生自主分析这些句子的诗歌特点和意义,并带入到王之涣的《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中。

Step 3 学习诗歌背景将《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原文呈现,让学生自己解读诗歌中的字句。

老师可以解释诗歌的背景故事:王之涣从建德江到敬亭山途中,一路看到了无尽美景,尤其是在敬亭山宿处一夜书写,自然美景和所见所感一一流于笔端。

如此一来,体现了唐代文人随处领略天地之间的美好风光,来增强王之涣作品的美学价值。

Step 4 学习诗歌文本及其韵律学生通过学习注释了解生僻词汇的含义,对于整首诗歌进行朗诵、欣赏。

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江涵秋影远,山带晚烟寒”的意境画面,由此进一步展开诗歌分析。

Step 5 诗意浅析此时,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整首诗进行分析:1. 诗歌体裁和形式特点;2. 诗歌意象和意义,如何唤起读者的共鸣;3. 语言的优美和文学特点,如何体现唐代诗歌的风貌;开展深入的交流和启发式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Step 6 课后练习学生可根据老师所给材料,撰写一篇诗歌鉴赏文章或者参考资料分析。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案:唐诗教学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案:唐诗教学

《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朗读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一诗;2. 理解该诗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3. 能够运用基础的修辞手法分析诗歌;4. 能够写出自己的思考并进行交流和探讨。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的主题和情感;2. 能够运用基础的修辞手法分析诗歌。

三、教学流程1. 教师自主学习:《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师应阅读、背诵并理解该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律、韵律和修辞手法。

同时,教师应了解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1)朗读诗歌,模仿音乐感并注意抑扬顿挫。

(2)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进行画像。

(3)关注诗歌的标题和结构,理解它们与诗歌内容之间的关系。

(4)学生自己作一些简单的练习来锻炼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诗歌(1)学生分析诗歌的词汇,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诗歌的节律和韵律的运用,注意它们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3)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对偶等,理解它们的用途和意义。

(4)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表达方式。

4. 学生作出自己的思考(1)学生自己写一些关于诗歌的感想和思考,分享给全班学生。

(2)学生就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反驳或进一步细化。

5. 教师作品评价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诗歌,并评价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同时,教师也要认真评价学生的作品,并给出指导意见。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互动交流、群组讨论、个人思考和写作等。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诗歌的把握程度:学生能否准确把握该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数据互动能力: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他人进行分享和讨论。

3. 个人思辩能力:学生能否对诗歌进行自我思考,进而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观点。

4. 学生写作表现:学生能否作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文学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教学目的: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通过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诵对理解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古诗。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

1.读课文。

2.学习生字。

亭:上下结构,把“亮”字下面的“几”换成“丁”,就是“亭”。

3.理解古诗。

(1)“敬亭山”在哪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宣城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风景优美。

独自坐在敬亭山,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

)·(2)读第一句诗,说说“众鸟”“孤云”“闲”的意思?(成群的鸟儿;仅有的一片云;云彩飘来飘去悠闲的样子。

)(3)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空中成群的鸟儿高飞远去了,无影无踪;长空中仅有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去了。

)(4)读第二句诗,说说“两不厌”的意思?(指人和山彼此相看不厌烦,把山人格化了。

厌:满足。

)(5)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只有敬亭山没有走开,我和它互相看望不觉得厌烦。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和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敬亭山”“闲”“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

3.默写课文。

注意标点,不写错别字。

第二课时一、学第二首古诗。

1.教师范读课文。

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泊”的读音是bó,“德”的读音是dé,两字的读音要注意区分,尤其声母b、d,不要混淆。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案_1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案_1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ree ancient poems (seen in Jingting Mountain by Su Jiandejiang andseen in Zhou Yeshu)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

(正音)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就利用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预备时间开展起带领孩子们背诵古诗文的活动,迄今为止,他们不但早已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八十首古诗背完,而且已经又背了很多首,现在正在背诵新教育实验《中华古诗文诵读本》。

所以,对这几首小诗他们并不陌生。

关键是如何使他们真正地弄懂诗意、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适时拓展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课前预习:1、回家查找这几首诗的诗意;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3、了解诗人通过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搜集几篇有关他的诗作(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学过程:一、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边用书打着节拍边陶醉在大声背诵这三首诗的气氛中。

独坐敬亭山......看到这种现象,我二话没说,也边用手打着节拍,边和他们一起高声背诵起来。

两、三遍过后,我将手高高举起,在空中做了个T,示意孩子们停下之后,用惊讶的语气对他们说:你看你们又陶醉了。

无论怎样,也得等我把话说完呀。

于是,我趁机给他们出示了自学步骤:以小组的形式,1、检查诗的朗读情况(主要针对学困生而言);2、对照书上的重点词语,结合自己事先查到的诗意,讨论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要互相交流诗句和整首诗的意思);3、理解诗意之后,继续读诗,讨论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4、把自己看作诗人,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出这首诗。

同学们根据我的要求,开始一步步地小组讨论着自学了(我边巡视边了解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二、汇报讨论交流:1、小组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感情最投入。

先后有四五个小组进行了朗读比赛。

由于同学们热情很高。

最后采取了让同学们自读的方式。

2、小组一块先说重点字的意思,再说诗意,看哪组同学积极踊跃李泽齐小组首先进行了表演,李成坤、毕凯鹏小组接着汇报。

(三年级语文教案)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

(三年级语文教案)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

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三年级语文教案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就利用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预备时间开展起带领孩子们背诵古诗文的活动,迄今为止,他们不但早已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八十首古诗背完,而且已经又背了很多首,现在正在背诵新教育实验《中华古诗文诵读本》。

所以,对这几首小诗他们并不陌生。

关键是如何使他们真正地弄懂诗意、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适时拓展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课前预习:1、回家查找这几首诗的诗意;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3、了解诗人通过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搜集几篇有关他的诗作(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学过程:一、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边用书打着节拍边陶醉在大声背诵这三首诗的气氛中。

“独坐敬亭山......”看到这种现象,我二话没说,也边用手打着节拍,边和他们一起高声背诵起来。

两、三遍过后,我将手高高举起,在空中做了个“T”,示意孩子们停下之后,用惊讶的语气对他们说:“你看你们又陶醉了。

无论怎样,也得等我把话说完呀。

”于是,我趁机给他们出示了自学步骤:以小组的形式,1、检查诗的朗读情况(主要针对学困生而言);2、对照书上的重点词语,结合自己事先查到的诗意,讨论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要互相交流诗句和整首诗的意思);3、理解诗意之后,继续读诗,讨论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4、把自己看作诗人,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出这首诗。

同学们根据我的要求,开始一步步地小组讨论着自学了(我边巡视边了解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二、汇报讨论交流:1、小组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感情最投入。

先后有四五个小组进行了朗读比赛。

由于同学们热情很高。

最后采取了让同学们自读的方式。

2、小组一块先说重点字的意思,再说诗意,看哪组同学积极踊跃?李泽齐小组首先进行了表演,李成坤、毕凯鹏小组接着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
见》
三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

敬亭山:____(省、市、区、县)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

(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

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

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

●二、解题,简介作者
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舟:船。

舟夜:夜间在船上。

书:写、记。

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____年)。

它是浙江海宁人。

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

●三、自学古诗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插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四、自学反馈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句含义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见:通“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火虫。

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指点: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

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

)3.启发想象诗情画意:
(l)闭上眼睛想象: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朗读全诗。

4.小结:
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

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范读。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七、作业
熟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句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