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人力资源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非常庞大,但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就业人口超过7亿,其中,农民工占到了近3亿,占比超过40%。
此外,高端人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海归人才的数量也在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了一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为中国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另外,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精英人才更成为了企业追逐的目标。
这类人才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也非常懂得自我推销,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前景有着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薪资和福利要求。
这类人才的吸引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是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更是构建企业文化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的有力推手。
二、存在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技能不足: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愈发高涨,但是一些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有的人才缺乏偏向于行业实践的专业化培训,人才培养的方向没有很好地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2. 人才流失: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增加,竞争的激烈化,很多企业因为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的不足,导致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
这种人才流失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和人才质量的严重下降。
3. 双赢的劳动关系没有形成:很多企业在人才管理上重利轻情、单纯的快速发展,没有形成合适的管理和沟通方式,致使人才管理会成为双方的短板,未形成企业与员工相互合作的劳动关系,从而增加了企业岗位流失的概率,劳动争端等和谐问题的解决。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我们也需要面对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精英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越来越重要,企业对于精英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创造 ” ,在 中国境 内注册 的外 资企 业都享 全 国设 立博 士 后科 研 流 动站 24 个 、博 士 16
后科研 工作 站 14 个 。 62 但 白皮 书也 指 出 ,中 国作 为 发展 中国
论坛 主题 为 “ 动可 持续 增长 ” 推 ,与 去 受国民待遇。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
仕 免
李伟出任广电总局副局长
日前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兼全 国宣传
月来新高。与此同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 1 %,达到 10%, 8 .5 月份 CP 同比涨幅再 干部学院常务 副院长、党委书记李伟调任 I 维持在 22 %,年初以来形成的居 民银行 创新高,居 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 国家广电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5 存款利率为负局面进一步固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 l 日 1 发表谈话 。 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也将进一步巩固两
他 指 出,相 信 协议 的实 施 将 进 一 步 促进 两 岸和 平繁 荣的现 状 。
经济
居民 “ 负利率”局面固化
国家统计局 9月 1 2日公布最新数据 , 7月 份 当 CP 同 比涨 幅 达 到 33 I . % 8 月份我国 CP 同比上涨 35 I .%,创 2 个 后,城镇居 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首次超过 2
我 国 C I 今年 2 份达 到 27 ,超 P在 月 .%
12 % 。 .5
李伟,男,15 年生,江苏扬卅市人。 98 I 李伟 自 19 97年起担任中央文明委办公 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日前 在 “ 财商 论 坛 ” 上 ,汇 添 富 基 金 17 年 考入 南京 大学 中文系学 习 。 97
天津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出席开 制造 ” ,其研 发的创新产 品也都是 “ 中国 年 ,全 国 科 学 家 和 工 程 师 达 19 3 人 , 5. 4万 幕式并致辞。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HR标准招聘流程点击下载中国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究竟如何?未来的走向又怎样?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这样的走向?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以独特的视角,经过一年的调研,形成了这本具有标本意义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白皮书。
本报以第三方的角度,解读白皮书,希望能使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有个健康明媚的明天。
1. 独特视角中国企业人资管理十大\"怪\"现状3月29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林泽炎博士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提到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过去很多经验上的观点已经被推翻了,有很多东西都出乎我们意料,这些看似奇怪的结论并不奇怪。
\"谈到为什幺会出现这种现象,林博士认为,这是我们对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不了解的缘故。
这些\"奇怪\"的结论表明,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现状正在发生着变化。
\"怪状\"之一:西部地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幅度大过东部在常人看来,西部地区的企业落后于东部地区的企业,但是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西部地区的企业的变动幅度正越来越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是解决人与组织的关系问题,这一命题自然地集中在人与组织的结合点——岗位的管理上。
以岗位分析为核心的岗位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反映一个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幅度大,反映出西部地区企业的管理模式正发生重大改变。
之二:生产型企业对岗位分析的认知度高于服务型企业一个做IT的企业与一个采矿的企业相比,谁对岗位分析的认知度更高呢?结果恐怕有些出人意料:生产型企业对岗位分析的认知度高于服务型企业。
从对岗位分析的认知度看,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等生产型企业对岗位分析的认知度更高一些;而通讯与信息技术(IT)、金融保险、批发零售餐饮业等服务型企业对岗位分析的认知度较高,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通过岗位分析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白皮书)课题组课题发起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总顾问:陈清泰特邀顾问:鲁志强谢伏瞻邵宁林用三徐颂陶课题领导:陈小洪李兆熙张文魁课题组长:林泽炎问卷调查合作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问卷设计:王继承林泽炎马淑萍李春苗王玉丛数据处理:王继承林泽炎孔繁敏李超平郑晓露资料编辑:李春苗马淑萍肖庆文王玉丛孟娜本报告文字撰写:林泽炎定稿:林泽炎肖庆文李春苗[1][1] 本次调查共收回2100份问卷(一份问卷即为一个企业的情况),对明显无效的问卷进行了剔除,最后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共1883份(实际分析中有些部分可能少于这个数字)。
具体样本构成、数据处理方法及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详细的《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编码约定,平均数越大,该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越差。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林泽炎目录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薪酬管理现状 (4)一、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大部分满意 (4)二、企业薪酬管理模式:大部分实行分类管理 (5)三、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 (6)(一)主要形式:岗位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职务工资 (6)(二)工资收入构成:近半数企业技术人员固定工资占其收入60%以上 (7)四、销售人员的薪酬结构 (8)(一)主要形式:岗位工资、奖金、佣金、各种津贴 (9)(二)工资收入构成:近半数企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占其收入40%以下 (10)五、技术、销售以外人员薪酬结构 (10)(一)主要形式:岗位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职务工资 (10)(二)工资收入构成:多数企业技术、销售人员以外人员固定工资占其收入60%以上11六、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虚拟股票 (12)七、工资水平:多数企业人均月收入在800~2500元之间 (13)八、人工成本:多数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30%以下 (14)九、企业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15)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17)一、企业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较差,考核效果一般,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7)二、中部参加调查的国有企业比重大,员工考核管理的统计结果高于其他地区企业 (18)三、国有企业建立考核制度和实施人员绩效考核的面较广,但执行不力,考核实施效果一般;私营企业实施考核效果好 (19)四、金融业、水电煤气业、交通仓储邮政业建立有考核制度的比重高,执行情况令人不满意 (20)五、上市促进企业提高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水平 (21)六、企业规模越大,员工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管理相对较好;中小型企业人员绩效考核效果差于小企业和大型企业 (2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岗位管理现状 (24)一、我国企业当前岗位管理的总体状况 (24)二、不同地区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25)三、不同性质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25)四、上市与非上市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26)五、不同规模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27)六、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28)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制度建设现状 (30)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劳动用工招聘现状 (38)一、我国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渐市场化 (38)(一)招聘会是企业发布就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38)(二)社会招聘已是中国企业录用员工的主要来源 (38)在问卷调查的四个员工来源选项中,被调查企业录用员工的来源主要是“社会招聘人员”(82.9%)、“毕业生”(65.5%),远远高于“复转军人”(7.5%)和“劳务派遣”(4.5%),较为集中。
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
略。 建成 了比较 完善 的现代 国民教 育体系 。20 0 0年 实现 了基
本普及 九年制义务 教育和基本 扫除青壮 年文盲 的 目标 。 中 高 阶段教 育普及 率 大幅提 升 . 职业 教育 得到 重点 加强 . 等教 高 育 进入 大众化 阶段 。2 0 0 9年 . 国普 通高 中在校 生 2 3 . 全 442 8 万人 . 各类 中等 职业 教育 在 校生 2 9 .6万人 : 151 普通 高 等教
一
育本 专科在 校生 2 4 . 146 人 . 6万 在学研 究生 104 4 .9万人 。教 育 事业 的发 展 ,使 就业 人员 的受 教育水 平显 著提 高 。截至 20 0 9年底 , 国 l 以上人 口平均受教 育年限接 近 89年 : 全 5岁 .
主要劳动 年龄人 口平均 受教育 年限 为 95年 , . 其中受过 高等 教育 的比例为 99 .%:新 增劳动力 平均受 教育 年限达到 l . 24
2 " 0 11 1 I 奢 旺 嬲 } 2 04 2 5 2 0 ̄ 2 1 7 f - 2 3 0 00 0 , 10 2 ' l  ̄
是人 力资 源中能力 和素质较 高的劳动者 。 中国政府制定 和实
施 一 系列重 大方针 政策 . 统筹推 进党 政人 才 、 企业 经 营管理
人 才 、 业 技 术 人 才 、 技 能 人 才 、 村 实 用 人 才 和 社 会 工 专 高 农
个 人的潜 能 和价值 . 进人 的全 面发 展 . 国家 现代化 建设 促 为
提供强大 的人 力和智力 支撑 . 实现 由人力 资源大 国向人力 资
源 强 国 的转 变 . 中 国 政 府 始 终 面 临 的 重 大课 题 和 不 懈 推 进 是
2020中国企业人才盘点白皮书48页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自2010年城镇化速度逐步放缓,需求端很难支持房地产继续爆发 式增长。在行业增速放缓和竞争逐步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运营效率、 管理能力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成为核心关注点。而这些竞争的背后,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
新地产时代对地产企业的人才管理成熟度、人才储备质量提出了 更 高 要求。这 些 挑 战 倒 逼着 企 业寻 找 能 够 带 领 企 业破 局,打 造 持 久竞争力的掌舵人,寻找能够将公司战略迁移分解到具体职能和 业务规划上的“领头羊”,以及在企业中能承接执行任务的中坚力 量。可见,行业 的 发 展 变 化 从 某 种 程 度 上也 推 进了企 业 发 起 人 才 盘点。
14
3.1 盘点目标:摸底任用、梯队建设和挖掘高潜
16
3.2 盘点对象:聚焦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者及关键岗位后备
17
3.3 盘点工具:多关注硬性指标,测评工具的使用日趋成熟
18
3.4 落地应用:聚焦人才池搭建,培养方向锚定
21
2020 中国企业人才盘点白皮书 聚焦中型企业盘点实践
Part 4 关于人才盘点,HR 面临哪些挑战?
31%
考虑今年内 启动盘点
2020 White Paper on Talent Review of Chinese Enterprises
盘点“大热”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内部发 展情况两个方面。
从 外 部 环 境 来 看,伴 随着 V UCA 时代 的冲击、经 济 形 势 的 变 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告别跃进式发展,开始调整、优化、革新 原有的商业模式,由此企业也势必面临着“缺乏新型人才”和“人 才转型难”等人才困境。与此同时,各行业的平台化、生态化的布 局与业务跨界也在倒逼着企业更加重视人才,需要了解人才全貌 和 打 造 高 效 团 队。此 外,随 着中国 本土化 人 力资 源 管 理 理 论 和 实 践的积累,人才管理理念逐渐推广,也推动着市场日臻成熟,为人 才管理相关项目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三本白皮书心得体会
三本白皮书心得体会作为现代社会一个受教育者,我们时刻不停地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少来自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白皮书。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三本白皮书并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这三本白皮书分别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法》、《波士顿咨询公司——领导者与组织文化》和《教育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路径》。
第一本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法》。
一开始,读完这本白皮书后,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我们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我们的全球影响力。
阅读白皮书让我认识到,国家安全并不仅仅是军事安全,还包括国家秩序、能源安全和文化历史安全等方面。
我们不仅要保卫国家边境和海域,还要加强制定战略性国家政策,鼓励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以保持国家安全的全球竞争力。
白皮书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深刻。
第二本是《波士顿咨询公司——领导者与组织文化》。
在这本白皮书中,我学到了领导力和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这本白皮书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领导力,如管理型、指导型和执行型领导力,以及每种领导力的优点和缺点。
阅读这本白皮书也让我深入了解了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强大的组织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读完这本白皮书后,我更加明确了领导力和组织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一本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路径》。
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热情。
这本白皮书详细介绍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未来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创新的课程和培训方式,同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这本白皮书深刻地阐述了如何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案。
读完这本白皮书后,我感到对未来的职业教育充满了信心,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职业教育的未来方向。
总之,这三本白皮书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自领域的重要性。
阅读这些白皮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各个领域有不同的需求和挑战需要解决。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继2007年推出首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后,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09年再度合作编写《200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于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白皮书》竭力向本行业及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展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全貌,书中关于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权威分析,尤其令人注目。
《白皮书》专辟一章,从各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权威分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大学生就业七大趋势内外职业生涯兼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将掀起中国职业培训新热潮《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七大趋势。
除了区域人才一体化、订单培养、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等已为大家熟悉的趋势外,《白皮书》还指出,企业将越来越多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是一种趋势,而大学生也应加强内外职业生涯兼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
(一)区域人才一体化趋势明显区域经济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随着用人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的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更广,异地求职、全国网络招聘、跨区域就业、跨区域流动成为大学生就业趋势。
(二)订单培养,实训与就业相结合效果良好不少企业逐步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转变,和学校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建立了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
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将改变企业“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传统引才模式。
(三)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成主流未来社会中,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机率大大降低。
一方面,企业会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暂时性地选择就业,一有机会,赶快转职。
(四)人才派遣进入大学生就业方式人才派遣具有帮助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范用工行为、规避用人风险等多方面好处,将越来越多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人力市场白皮书
人力市场白皮书人力市场白皮书是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份权威报告,主要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状况、趋势和问题,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份人力市场白皮书的大致内容:一、引言人力市场白皮书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状况、趋势和问题,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白皮书基于大量数据和调研,深入分析了人力市场的各个方面,包括供求关系、行业分布、技能需求、人才流动等。
二、人力市场供求关系1. 总体供求关系:当前人力市场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但不同行业、地区和职位的供求状况存在差异。
2. 行业分布:IT、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传统制造业、零售业等人才需求逐渐减少。
3. 技能需求: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高技能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低技能人才供过于求。
4. 人才流动:人才流动呈现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新兴行业和一线城市成为人才聚集地。
三、人力市场发展趋势1. 技能升级: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低技能岗位将被淘汰,高技能岗位将大量涌现。
2. 人工智能与人力市场的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人力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将被机器替代。
3. 灵活就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灵活就业将逐渐成为主流就业方式。
4. 跨国人才流动:全球化趋势下,跨国人才流动将更加频繁。
四、对策建议1.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优化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减少低技能人才供给。
3. 加强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在不同行业、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4. 鼓励创新创业:通过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鼓励更多人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人力资源问题。
五、结论人力市场白皮书指出,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和引领市场的变化。
同时,应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人力资源的发展。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摘要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 摘要2010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喜悦俱有。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的市场整体需求增速减缓,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预算迅速收紧,使成长中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国家正着手制定“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规划概要”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旧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点,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及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水平提升,增加人才市场需求,使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着无限的市场机遇。
尤其是2010年6月,我国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目标,确立了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
在科学人才观不断确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前提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将担负着为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提供重要保证的重任。
人力资源服务业将通过提供人才派遣、招聘、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使人才充分服务于社会发展,通过提供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使人才的使用得到重要保障。
为了配合《国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效贯彻与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会议上关于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优先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先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人力资源制度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在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域中的深入实施。
暨2007、2008、2009年后,北京大学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继续联合人民出版社推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
2010年的白皮书既保持了2009年的总体结构,又在内容上进行了创新。
具体内容结构介绍如下:第一部分是年度报告篇,包括四章。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言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公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努力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严重失业问题,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就业、工资和劳动保险制度,对统筹安排当时的就业、保障职工生活、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旧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978年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走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
中国政府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努力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致力于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完善劳动标准体系,使新型劳动关系基本形成;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了大多数城镇从业人员和退休人员,并在城市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也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
中国政府根据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参加国际劳工事务。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众多国际机构以及许多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积极促进就业、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是新世纪之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奋斗目标。
延迟退休问题论文
延迟退休问题论文延迟退休问题论文2016-01-03浏览:分享人:宋军一手机版延迟退休问题论文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论未曾消停过,而退休年龄如何确定,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道难题。
10月1日起,上海开始施行“柔性退休”尝试:各类企业人才在自愿协商的前提下,可以延迟申办养老保险金。
这部分人主要指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将申领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推后几年(男性至65岁、女性至60岁)。
此政策一出,质疑声一片。
在业内专家看来,勿搞“一刀切”的延长退休年龄已具备共识,这点和上海的“柔性退休”不谋而合,但如何使退休机制更具“弹性”,如何在延长退休年龄的潮流趋势中满足最多人的利益,的确值得思索。
现状大量劳动者“不买账”有关延迟退休的争论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这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可以“柔性推迟”。
一石激起几层浪。
在部分人肯定相关政策的同时,更多人却将此联系到了“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型社会的城市”的事实,进而又联想到了百亿元左右的社会养老保障金的缺口。
对此,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日前否认了“因养老基金压力试行延迟申领养老金”的说法。
《人民日报》日前的评论则鲜明地指出,“延领养老金≠延迟退休,别误读了上海的新政策。
”该评论同时指出,“上海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
不过,即使只是延领养老金,恐怕仍需考虑得更周全些。
”事实上,有关延迟退休的问题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而今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9月10日,国新办发布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其中,“2035年,我国两名纳税人将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说法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当时,人社部官员还表示,“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对于这项议案,拥护者和反对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人力资源年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人力资源年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每年都会发布人力资源年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以评估和解析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人力资源的现状,人力资源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力资源的现状根据人力资源年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2019年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长期向趋势与结构向好的趋势转化。
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安居乐业等需求迫切增加,这些问题对于人力资源的提升,将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同时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在近年来的普及下,也促进了传统人力资源的升级转型。
在招聘及培训方面,2019年招聘行业的总体形势稳定,但是从职位需求的市场分布来看,金融、教育、IT服务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增加。
另外,职业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也成为企业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薪酬管理方面,2019年下半年企业平均员工花费较上半年略有下降,但是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进行分析,薪酬结构和分配仍然存在一定的的差异。
在员工福利和工作环境方面,2019年往往将员工福利的发展与企业崇尚的价值观相结合,而企业也会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和特别制定方案来留住员工。
二、人力资源现存问题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测试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1.人才缺口虽然尽管近年来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但是人才缺口仍存在问题。
对于引进急需的专门人才,如高科技制造业和创新性企业,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2.流动性问题许多企业的员工工作流动率较高,导致流动性损失。
而招聘、培训和补缺员工的费用一定会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困扰。
3.人才管理企业中对于人才管理的相应措施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企业需要在奖金、决策权和职位等方面根据个性制定不同的调整方案,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更有竞争力的工作环境。
三、人力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1.智慧型企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力提升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首部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白皮书
中国首部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白皮书近日,《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白皮书(2020)》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该报告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市场和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协会等多家机构共同发布,旨在全面反映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人力资源领域的科学发展。
白皮书从多个角度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总体形势白皮书指出,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加快,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人才供给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变化。
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加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人力资源市场形势复杂多变。
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组织结构、招聘、用人、培养、激励、绩效、离职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人才流失率高、人才培养投资不足、用人主观性大等问题。
未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高效节能、创新管理等方面。
三、职业人才的发展新变化和职业技能提升白皮书指出,企业需求人才的能力结构、专业技能结构和职业道德评估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职业人才的培养将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求职与招聘模式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招聘求职模式也在迅速变革。
白皮书提出,未来求职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职业规划能力、网络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等。
用人单位则需要采取多元化用人形式,加强用人管理过程中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五、组织变革、创新与发展白皮书指出,以组织变革、创新与发展为主轴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领域注重研究的重点。
未来,企业需要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探索和实施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白皮书提出,当前我国人力资源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人才发展机会不均衡,人才的流动性不足,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程度不高,企业的用人主观性大等问题。
2012年中考专题复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热点聚焦】材料一:2011年7月26日,“蛟龙”号下潜试验完成了既定目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材料二: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的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8月2日至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35支代表队,共计461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了比赛。
此外,还有来自12个国家的青少年参加展示和交流活动。
材料三:2011年7月27日凌晨5时4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材料四: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火箭飞行583秒后,将“神舟八号”飞船成功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预定轨道。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材料五: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六:《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指出:多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实行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09年底,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9%;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4 年。
《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全文
《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全文内容提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分为前言、中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履行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责、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束语等8个部分,全文约14000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中国政府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不懈推进的重大事业。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政策措施,努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白皮书分为前言、中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履行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责、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束语等8个部分,全文约14000字。
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 (201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中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三、履行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责四、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五、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束语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中国政府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不懈推进的重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政策措施,努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人力资源白皮书
人力资源白皮书
人力资源白皮书是一份关于人力资源领域中的最新趋势、最佳实践、案例分析和建议的综合性报告。
它通常由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旨在帮助雇主、HR专业人员和企业领导了解和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人力资源白皮书中的主题:
1. 人才招聘和留任策略
2. 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3. 培训开发和职业发展
4. 工作场所文化建设
5. 合规性和法规遵守
6. 数据分析和HR技术的应用
7. 多样性和包容性
8. 薪酬福利和福利计划
9. 转型和变革管理
10. 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
人力资源白皮书通常是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可以作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
人力资源白皮书
人力资源白皮书人力资源白皮书人力资源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是组成企业的人力因素,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白皮书旨在探讨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企业招聘管理人才招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招聘流程应该全面、规范、公正,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
另外,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招聘渠道,利用多种渠道招聘人才。
二、员工管理1.员工薪酬激励薪酬是一项很重要的员工管理工具,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业绩和市场价值来进行薪酬评估,并结合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进行薪酬方案的设计。
此外,多种激励方式,如奖金、股权激励、福利待遇等也应该结合起来使用。
2.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工作质量和业绩的一种手段。
企业应该建立客观、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
企业也应该充分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机会。
三、人才流动管理人才流动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避免人员流失。
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和优势。
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力量所在,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符合本企业的文化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的建设和传承,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企业应该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人事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六、劳动法律法规的遵从企业应该遵从国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落实保护员工的权益和福利,规范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
企业需要不断革新和完善管理方案,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一、中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三、履行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责……………………四、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五、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束语…………………………………………………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中国政府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不懈推进的重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政策措施,努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政府注重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养、吸引、使用和保障机制,加快人力资源法制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道路。
一、中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多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总人口达到133474万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10696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267万人;就业人员7799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5910万人和7969万人。
国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实行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得到重点加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2009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434.2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195.1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144.66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09年底,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9%;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4年。
就业人员产业布局日趋优化。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有较大提高。
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由2000年的50.0∶22.5∶27.5改变为38.1∶27.8∶34.1。
人才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
截至2008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4亿人。
收入、卫生、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发展的保障条件逐步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人民币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人民币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人民币。
国家大力开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8.9万个、卫生技术人员522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96万张。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355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2亿人;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715万人、14896万人和10876万人。
中国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2009年底,有2347.7万城镇居民和4759.3万农村居民享受了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6%。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积极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为人人享有公正平等的发展权利,为科学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法制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劳动法、公务员法为基础,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主体,其他单项法律和行政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体系。
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实现扩大和稳定就业的发展目标,1994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提出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确立了国家执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投资、财税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就业,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
这些法律的实施,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国家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1988年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
《就业促进法》专门设立了“公平就业”章,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并特别指出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
国家通过立法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1995年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建立了“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
依托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形成不同层次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
国家积极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1993年至今,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条件、职业资格标准、接受继续教育权利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作出明确规定,规范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准入,提高了专业服务质量。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1993年,中国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行公务员制度。
2006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陆续出台了公务员录用、培训、考核、奖励、职务任免与升降、调任、处分、申诉、辞去公职、辞退、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等一系列配套规章。
在机关与事业单位工资福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才流动管理、人力资源宏观调控等方面,国家制定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涵盖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
人力资源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试行劳动合同制度。
到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度。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此后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针对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等行为专门进行了规范。
中国积极发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继对集体合同制度作出了规定。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逐步形成以企业集体协商为主体、以区域性和行业性集体协商为补充的集体合同制度框架。
近年来,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实效性逐步增强,初步建立了以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企业组织平等协商为特征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为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中国200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范围、程序、组织机构、人员和处理机制。
建立由政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共同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强化调解、完善仲裁、加强司法救济,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颁布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明确了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实施、法律责任,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重要法律保障。
三、履行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责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快职能转变,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努力为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长期以来,中国面临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
中国政府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为出发点,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劳动者提高整体素质,逐步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
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责任,持续加大公共投入,促进平等就业。
通过加强就业援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
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
2005年至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000多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近4500万人。
200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相关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