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古诗词5《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江上渔者》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2.读诗句展开想象,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读诗句展开想象,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读诗句展开想象,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歌颂劳动者的诗,你都知道哪些与劳动有关的古诗呢?预设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其一》预设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悯农·其二》预设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过渡:那么诗人范仲淹笔下的劳动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江上渔者》。

(板书:江上渔者)二、夯实基础1.情境听读播放《江上渔者》的情境课文(朗读版),学生可先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1)出示课文中标注的及易读错汉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注意读准“鲈(lú)”。

3.作者简介先请学生介绍范仲淹,老师再进行明确: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板书:[宋]范仲淹)三、问题探究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走进劳动人民的捕鱼生活吧!(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借助古诗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

2023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含教学反思)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某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能够正确地朗读《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现;4.培养六年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古诗词;2.理解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2.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4.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2、教学方法1.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2.请学生对《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解析;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和对比;3、教学流程安排环节内容1课前准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导入让学生朗读《早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解析。

4创作分组讨论和展示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解析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2.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来评估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语文》(六年级下册);2.中国文化网。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解析以及创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思考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诗歌创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备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备课教案
集体讨论/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参考)
古诗词诵读
教学反思
难点:领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总结归纳,感悟学法
师生一起归纳古诗词的学习步骤(课件出示):
1.读诗题。看到古诗题目先读一读。
2.知作者。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并说一说。
3.读古诗词。从整体入手,读通古诗词。
4.解诗词、释诗意。结合注释,抓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达到对诗句、词句的理解,再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5.发挥想象,体会情感。在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再读古诗。入境悟情,感受诗韵,深化认识,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
二、自学诗词,初步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熟十首古诗词。
2.借助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十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三、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背诵相应的诗词)
(5)《江上渔者》描写了哪两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理解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春色满园关不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10)《清平乐》这首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有机联系
1.讲述关于十首古诗词的轶闻或趣事。如杜甫的故事、韩愈的故事、苏轼的故事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是《诗经》中的一首民歌,反映了西周时期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

2. 诗歌结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 诗歌意境:描绘了战士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体会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戍卒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

2. 朗读: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讲解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4. 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战士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5. 背诵: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拓展:介绍《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西周时期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3. 诗歌结构:三章,每章八句,赋、比、兴4. 诗歌意境: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采薇》(节选)。

2. 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戍卒生活的画面。

3. 搜集其他关于戍卒生活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爱国情怀。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10课《清平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10课《清平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10课《清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3.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和清奇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代文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很多文人写春时,都不免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表达惜春的。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4.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创始人。

黄庭坚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擅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1)全词的线索是什么?(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2)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2.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春天回到了哪里?到处都是一片寂静,找不到它的踪迹。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一定要喊它回来同我们在一起。

春天的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一问黄鹂鸟。

可惜黄鹂鸟的婉转啼鸣无人能理解,只见它凭借着一阵风飞过了蔷薇。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这首词写春天,词中有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天离开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采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采薇》(节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

2. 教学难点: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采薇》,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出示课题,板书《采薇》。

2.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采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朗读《采薇》,检查字音、句读是否正确。

- 齐读:全班齐读《采薇》。

3. 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体会情感- 朗读体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采薇》,体会诗人的情感。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课文- 自由背诵:请同学们自由背诵《采薇》。

- 指名背诵:请几位同学背诵《采薇》,检查背诵情况。

- 齐背:全班齐背《采薇》。

六、板书设计《采薇》(节选)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节选)。

2. 收集其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正确朗读并背诵了《采薇》,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采薇》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薇》,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3.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主题,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诗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采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采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4. 诗歌主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

2. 结合诗句,描绘一幅《采薇》的画面。

3. 搜集《诗经》中其他关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既要有背诵任务,也要有思考性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诗词解读:详细讲解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诗词鉴赏: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词的朗读与背诵,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 难点:诗词中深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 学具:诗词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 朗读诗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

- 解读诗词:结合背景资料,讲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 赏析诗词: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 巩固练习: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朗读与背诵。

板书设计- 诗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作者:辛弃疾- 诗词解读:意象、修辞手法、情感表达- 诗词鉴赏:艺术特色、文学价值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 选做题:写一篇关于诗词意境或作者情感的小作文。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学生应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以及如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结语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一经典古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严谨的用词,确保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春夜喜雨》,识别其中的意象,如“好雨”、“知时节”等,并学会用现代汉语解释古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和写作活动,学生能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中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爱护。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春夜喜雨》的作者杜甫及其写作背景。

2. 诗词解析:逐句解析诗词内容,讲解生僻字词和诗句中的意象。

3. 诗词欣赏: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理解作者情感。

4. 诗词应用:讨论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节气知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春夜喜雨》,掌握诗词中的关键意象和作者情感。

- 难点:诗词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诗句的深层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

-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春雨的直观感受。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杜甫及其写作《春夜喜雨》的背景。

3. 诗词解析:带领学生逐句阅读并解释诗词,着重讲解生僻字词和意象。

4. 诵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词。

5. 诗词欣赏:通过讨论、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的美感和情感。

6. 诗词应用:鼓励学生分享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节气知识等。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诗词内容:分行书写诗词原文,旁边标注生僻字词解释。

- 重点难点:列出诗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1. 背诵: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春夜喜雨》。

2. 写作:让学生以《春夜喜雨》为灵感,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春雨的感受。

3. 研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深入研究杜甫的其他诗作或春夜喜雨的相关文化知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07古诗词诵读-09浣溪沙-教案0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07古诗词诵读-09浣溪沙-教案0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问答法。

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

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样面对的呢?抽生回答。

二,引入新课,检查预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①理解“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出示课件4】柳树图片。

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②理解“昔我往矣”。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

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

这是为什么? 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

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但是“我”能回家吗?为什么?本是两年的兵役却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

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引读“今我来思”。

③理解“雨雪霏霏”。

【出示课件4】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

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

生读。

④【出示课件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后四句,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

短短16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及沧桑心声。

4.你能试着背一背吗?【出示课件5】指名试背。

全班试背。

2 《送元二使安西》【出示课件6】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生齐读课题。

)能力。

学习古典诗词要咬文爵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韵味,所以,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理解诗词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

想象画面,从诗中悟情。

不断诵读,增强理解与记忆,更深地体会诗歌情感。

理解作者生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7、8】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精品教案

古诗词诵读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 矣(yǐ) 依(yī) 雨(yù) 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寒食》、《乡村四月》、《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四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原因,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词,注意节奏、韵律,初步感知古诗词的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感悟:学生代表朗读古诗词,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5.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古诗词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

2. 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能熟练背诵诗词。

2.能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能熟练背通。

语言运用:能够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

思维能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审美创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感要最深的诗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课由十首古诗组成,本单元是本册书最后一部分内容,安排了十首古诗词。

与初中教材一致,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堂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十首古诗词从诗到词,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与古典诗词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注写作背景:《采薇》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春夜喜雨》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

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

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时所写。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浣溪沙》。

《清平乐》是一首悼春词。

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五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3. 理解: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

4. 赏析: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5.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词诵读》2. 内容: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3.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4.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家长签字确认。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3春夜喜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3春夜喜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3春夜喜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春夜喜雨》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雨的美丽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以春雨为主题,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诗。

2.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的杜甫诗作,引入新课《春夜喜雨》。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找出不懂的词语。

3. 研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品味语言: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品味诗歌的语言。

5. 背诵课文:学生分组背诵课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春夜喜雨》杜甫春雨:润物无声喜爱:赞颂大自然的美好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春夜喜雨》。

2. 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为《春夜喜雨》配一幅插图。

3. 搜集其他诗人描写春雨的诗作,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品味语言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

但在背诵课文环节,部分学生背诵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采薇(节选)》,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节选)》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诗歌内容: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采摘野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诗歌结构:四言绝句,共两句,每句四字。

4. 诗歌韵律:平仄交错,韵律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感受古诗的韵味。

2. 教学难点:诗歌背景的了解,诗句含义的深入挖掘,诗歌韵律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古诗朗读音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朗读:播放古诗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5. 拓展:介绍《诗经》中的其他著名诗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典诗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下背诵《采薇(节选)》,并撰写一篇关于古典诗词的感悟文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简介3. 诗歌内容:采摘野薇,热爱生活4. 诗歌结构:四言绝句5. 诗歌韵律:平仄交错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节选)》。

2. 撰写一篇关于古典诗词的感悟文章。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明显提高,朗读技巧有所进步,对诗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描绘了古代女子采摘薇草的情景。

2. 诗歌结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 诗歌内容:通过对薇草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薇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描绘的自然景物,激发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语气、节奏。

3. 理解诗意:逐句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体会情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诗歌,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拓展:介绍《诗经》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古典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小雅》3. 诗歌结构:三章,每章四句4. 诗歌内容:女子采摘薇草,向往美好生活5. 表现手法:赋、比、兴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家长签字。

2. 摘抄诗歌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

3. 查找《诗经》中其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2.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通过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
恋。)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热切
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
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
么。(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
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
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
首诗吧!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
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伟
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
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了。)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写出了早春草
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2.理解本诗的三、四句。
(1)理解“绝胜”的意思。(绝胜:远远胜过。)
(2)师生共同交流第三、四句诗的大意。(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早春时候,
远远胜过京城杨柳成荫的暮春景色。)
(3)“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
大诗人。)
2.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谁而喜?(为百姓而喜。)
3.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及时)好(润物)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
了诵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
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
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
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的第一、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来,及时地下了起
来。第三、四句诗人点出了春雨降落的具体时间——夜间,并写出了其无声滋润
万物的特点。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写春雨,而先写春雨中野外、江上两处的景色,
后写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种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
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
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
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于是,就。
潜:秘密地,偷偷地,这是指静悄悄地。
润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古诗词诵读
采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
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
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
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表达的热爱早春,热爱自然的情感并背诵和默写这首
诗。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
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
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
教学反思
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诗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
助于营造活泼欢快的学习氛围。
春夜喜雨
教学目的
1.在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
2.领会诗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3.学习诗词语言运用的技巧。
4.培一些作者写作本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
便于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2.课文注释较详细,教师可对字面的意思给予答疑解惑,不必逐字逐句讲
解。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夜喜雨》的语句,领会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教学过程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
雪漫天飞舞飘落。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我满心伤感满腔悲,
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
2.吟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3.师: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的
诗也被称为“诗史”。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乃(nǎi)潜(qián)俱(jù)花重(huāzhònɡ)
2.教师范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
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
无私奉献的雨。)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在这
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包
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雨中夜景图;欣喜)
4.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清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
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小组成员之间认真、仔细地交流。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意,并有所创造,感受春光的烂漫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人托物抒情表达方法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和暂得安身的适意之
怀。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托物抒情的妙处。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呈(chénɡ)”和“酥(sū)”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呈:恭敬地送上。
天街:京城街道。
绝胜:远远胜过。
烟柳:形容绿柳成荫,望去如同烟雾笼罩的样子。
3.引导学生朗读全诗。
(1)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看图听教
师朗诵。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3)抽学生单个朗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相应作指导。
(4)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出现过无数的诗人,他们如繁星
璀璨夺目。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尤为推崇两个人,他曾经在一
首诗中这样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
呢?对,就是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杜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