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6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目录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一、古典现实主义二、新现实主义三、新古典现实主义四、对现实主义的批评第二节跨国主义一、理想主义二、新自由主义三、民主和平论四、对跨国主义范式的批评第三节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体系理论二、规范理论三、女性主义理论四、批判理论五、历史社会学六、后现代主义七、建构主义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第一节主权国家一、主权的概念二、主权受到的影响与制约三、有关国家类型的讨论第二节非国家行为体一、政府间组织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三、跨国公司第三节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第四章权力与世界格局第一节权力一、权力的概念二、影响权力的因素1、领土与地缘因素2、人口因素3、自然资源4、经济发展水平5、军事能力第二节国际权力结构一、“极”与权力模式二、权力体系的变革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二、安全研究的发展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一、现实主义安全观二、新现实主义与安全合作三、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四、其他非主流的安全观念第三节安全战略分析一、国家安全的判断二、国家安全的维护三、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第六章国际冲突与合作第一节国际冲突与战争一、冲突与战争的界定二、战争的起因第二节冲突战略一、冲突手段的选择二、游戏与对策第三节国际合作一、国际合作的概念二、国际规制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第一节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一、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二、影响国家对政策的因素第二节国家的对外决策一、对外决策的类型二、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二、对外政策工具第三节外交一、外交的界定二、外交的历史演变三、多边外交案例分析——八国集团四、外交谈判第八章干涉与干涉主义第一节“干涉”的基本概念一、“干涉”的界定二、“不干涉主权”原则的形成及其受到的挑战三、“干涉例外论”与“正义战争论”第二节新干涉主义一、新干涉主义的概念二、干涉与霸权第九章国际组织与争端解决第一节冲突解决模式一、世界联邦主义二、集体安全三、第三方的介入四、功能主义第二节联合国与冲突解决一、联合国实现和平的方式1、和平解决争端2、强制行动3、维和行动二、科索沃危机与联合国的边缘化三、联合国的未来第三节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两难关系一、共同利益问题二、道德问题三、国际组织的力量大小问题第十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第一节经济安全的界定与影响要素一、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二、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三、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四、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第二节经济发展与安全一、南北的鸿沟二、联合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第三节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第四节危机与安全一、石油危机二、金融危机第三部分当代全球问题第十一章生态环境与世界政治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人类面对的生态威胁一、人口压力与城市化二、资源的过度消耗三、环境日趋恶化1、气候变暖2、森林在减少3、生物物种减少4、耕地减少与土壤劣化加速5、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第三节生态环境与国际冲突一、生态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导致冲突?二、案例分析——水资源与国际冲突三、生态与政治第四节生态环境与国际合作第十二章恐怖主义第一节恐怖主义的界定第二节恐怖主义的类别与行为特点一、恐怖主义的类别二、恐怖主义的行为特点三、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意识形态第三节恐怖主义与国际关系一、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民族主义第一节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界定一、什么是民族?二、什么是民族主义?第二节民族主义与地区冲突一、当代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二、民族主义与战争危险三、建立独立国家问题四、实现民族统一问题五、对待其他民族问题第三节民族主义能解决民族问题吗?一、民族自决的困惑二、解决民族问题的出路何在?第十四章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第一节核军控与核裁军体制的形成一、关于核不扩散问题二、关于核禁试问题三、关于美苏(俄)的核裁军第二节核军控与核裁军体制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一、理论观念上的挑战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三、拒签约国家的挑战四、签约国提出的挑战五、体制内在症结提出的挑战第三节有关核武器未来的思考附录:中国与核军控体制一、中国对核武器问题的基本立场与主张二、中国对核不扩散体制的参与第十五章难民问题第一节难民问题的严重性第二节难民的理论界定第三节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第四节国际社会对难民的保护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第十六章从文明发展看中国与世界第一节千年兴衰——中国文明的再崛起第二节中西文明对比——两种不同的世界主义一、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二、以“天下”观为特征的中国的世界主义第三节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对外关系哲学一、中华“和合”文化二、中国的外交哲学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5章
所谓集体安全,就是以集体的方式威慑或制止侵略,从而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与原则。 根据集体安全理论,一国如果侵犯其他国家,必然遭到其余所有国家的反对和制约,从而使任 何侵略行为遭到失败,使潜在的侵略意图得到抑制。集体安全方案包含两个原则:威慑原则 和普遍性原则。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冲突的类型
根据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把国际冲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从冲突的内容上区分
国际冲突在国际政治中的各个问题领域都有显现,但是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经济 等领域。
政治冲突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非暴力手段。经济冲突可以发生在国际贸易、投资和 金融等各个领域,因而具有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式。军事冲突则是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的国际冲突形式,包括战争,也包括不构成战争状态的军事对抗行动。
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 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2. 国际冲突的本质 国际冲突具备冲突内涵的一般规定性。国际冲突是一种以对抗性或敌对性为主要特
征的国际相互作用形式,是国际行为体之间有意识的对抗性活动。 国际冲突对冲突各方的身份有着特殊的规定,即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国际行
0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
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行为及其产生与发
展
1. 国际行为
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体的对外行为及相互行为,它是人类政治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及其结构性特点
(二)政治心理 2、政治心理的表现形式 (3)政治动机 政治动机是人们为满足某种政治价值追求 的需要而采取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因,表 现为政治欲望、政治兴趣、政治目标、政 治目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政治理想, 等等。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 反。 逼上梁山。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及其结构性特点
(三)政治评价 2、政治评价的表现形式 (1)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价值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成 员,受其阶级的、经济的、政治制度的、文化的、 政治实践的、社会生活体验等种种因素决定或影 响所形成的对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理论性的总和。 集中体现为人们的政治价值追求和政治评价的标 准和基本衡量尺度。
2.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①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 过程。②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 治意识的过程。③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也 就是政治文化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方式。④政治社会化 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
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政治知识 和技能,形成和提高各自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 程,也是特定的政治文化世代传承的发展过程。
(二)政治心理 3、政治心理的特点 政治心理具有感性、自发性为主要心理态 势的基本特点,体现着一定社会成员的利 益要求、心理追求。 政治心理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评价相比, 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社会性。
(三)政治评价 1、政治评价的概念 政治评价是以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 为依据的政治行为及其心理过程。 政治评价在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中占重要 的认知、识别、指示、诱导和引领作用。 政治评价的内容包括政治价值观、政治行 为准则和政治评价行为。其中,政治价值 观是政治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主导性因 素。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大纲)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二、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三、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1.什么是国际政治?汉斯·J·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昆西·赖特:国际政治是“一门艺术,它影响、操纵或控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团体。
促进某些团体的目的的实现,反对其他团体的相反目的的实现”。
梁守德:“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体间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民主、人权与主权、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的关系的统称。
”周敏凯:国际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多种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与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各种联系”。
王逸舟:“国际政治”是相对于“国内政治”而言的,但理解上又有多义:一种是指国家之间的政治,英文里叫“politics among nations”,通常是指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宣战等;另一种是指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英文为“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止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生态组织、恐怖组织等,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
我们不妨将前一种称作狭义的国际政治(又叫“国家间政治”),后一种则为广义的国际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
2.什么是国际政治学?周敏凯: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主权国家及其他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与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
教材观点: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大一政治学导论精选第六章PPT参考课件
32
2021/3/10
授课:XXX
4、在总统制国家,总统一身二任,而在内阁 制国家,则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国家 元首仅是国家的代表。
5、在总统制国家,总统是惟一的行政首长, 而在内阁制国家,内阁集体对立法机关负 责。
33
2021/3/10
授课:XXX
三、混合型的中央政府
法国为何实行混合制? 内阁制?(多党制,英国) 总统制?(单一制,美国)
18
2021/3/10
授课:XXX
2008年君主制国家的变化
尼泊尔制宪会议于2008年5月28日召开第一次 会议,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被誉为“神龙之国”的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 之间的小国。2008年3月24日,这个国家迎 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选民采用电子投 票的方式选举产生47名下院议员。国王担任 国家元首。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变 为议会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6
2021/3/10
授课:XXX
波力比阿把政府分为行政、议会、国民大 会三个部分,他认为国家权力的这三个部 分之间要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彼此结合、 维持平衡,以具有最大的稳定性。这是最 初的制衡原理,标志着制衡学说的初步形 成。
7
2021/3/10
授课:XXX
“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
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联 盟权。其中立法权的地位最高,三权必须 是分立的,但同时必须是相互制约和协同 工作的。洛克的分权论实际上“两权分 立”,立法权是自成体系的,而联盟权即 外交权实际上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37
2021/3/10
授课:XXX
一、官僚制
韦伯 主要特征:等级制;非人格化;延续性;
专业化。 如何评价官僚制? 新公共管理与官僚制 在中国,如何对待官僚制?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第二节 东亚模式
一、战后东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亚发展奇迹尽管
同样植根于殖民主义和官僚权威主义, 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从而使 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在政治经济体系上呈 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特色。韩国、新加 坡、台湾和香港等亚洲“四小”是东亚 发展模式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东亚国家普遍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作为文
一、经济发展
早期殖民统治时期,拉美国家就形成了不同
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分工贸易格局。 19世纪拉美国家独立后,经济得到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美国家经历了第一个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阿根廷跻身于当时的发 达国家行列。 1915 年到1945年间,拉美国家没能把握住 发展机遇,拉美国家逐步被边缘化。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逐步
摆脱军事官僚统治模式,重新回到民主政治 建设轨道。拉美国家清楚意识到,政治现代 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依据本国实情,不断实现 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再走欧美模式的老路 是行不通的。拉美国家的政治发展既是一个 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化过程,也是一 个抛弃专制独裁、建立民主政治的过程。
弊端,但是,它也在客观上保证了政府 各项政策的连续性以及社会内部的稳定, 这对于许多战后新独立的东亚国家和地 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考迪罗主义的消极影响
(1)考迪罗是一种带有封建主义性质
的权力组织形式,在形式上统一的拉美 国家内部存在相对独立的大大小小的利 益集团。中央政府对地方势力无法形成 有效控制,法令措施往往由于地方势力 的干扰而无法得以贯彻执行。
(2)军队“政党化”,考迪罗主义导
致拉美国家军人干预政治的传统。军 队——地主联盟构成19世纪拉美国家寡 头政权的坚实基础。军事化组织凭借对 资源和武器的垄断而逐步发展成为拉美 地区最强有力的“政党”。这为后来拉 美国家普遍采取的军人政党制度打下了 伏笔。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6章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实力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1. 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最根本的内容 综合国力或称为国家实力,是国家对外政治行为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与作
用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越强,其行为能力和作用也就越大。在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中,经济 实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现象使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地加强,构成了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多 种力量并存、共处、协调和竞争,在曲折中发展的局面。
1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因素对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1. 经济利益是国家对外目标的核心 经济利益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需要的直接反映。它表现为
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实力的大小 直接决定了国家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各种力量对比的消长和彼此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也是由它们各自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
地位及彼此间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的。这是因为经济实力是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国 家实力最直接的物质基础。
为大国的先决条件之一。 最后,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奠定了它成为政治经济强国的基础。
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自然环境对一国的对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产生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对国家对外行为的特点也有
国际政治学概论(上)
对外政策、对外行为与对外关系
国家的职能、利益、力量构成、外交目标的设定、
外交决策的依据与程序、影响因素等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及影响
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3、问题领域的研究
单一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如:战争与革命、内战、恐怖主义、民族主义、 全球化等 优势: 关注和跟踪国际社会热点问题
2、当代分析方法 d.定量分析法(Statistical- Analysis)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综合和评价 对国际现象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假设,搜集相关资 料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证明假设的正确性。 国际关系的评价:战争次数、军队调动动员次数、对 外冲突死亡人数、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等 国内形势的评价:政府危机次数、暴动革命次数、 刑事案件发生率、失业人口、对政府支持率等
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 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政治 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2、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 的各种关系之总和 联系:对象基本相同;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4、国际法学(让· 博丹、格老秀斯) 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5、国际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
6、历史学 历史实证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22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1、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 戴维斯资助建立 威尔士大学国际政治系,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 教授,学科诞生。 国际研究机构建立、高校教学研究、理论著作问世 1919-1926年,美国40所大学建系 1931年,美国开设的国际关系课程达3700门。
PPT教程: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
二、新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开始了新的起步。但是,“文化 大革命”使中国刚刚开始的国际问题研究受到严重损害。直到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才重新出现了生机,并开始朝着 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学科体系和国际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方向前进。
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和学者在下述几个研究领域和理论问题上作出了重要 贡献:
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国际政治学又是一门更综 合、更宏观的学科。 ●国际关系史 ●外交学 ●国际法学 ●政治学(狭义的、一般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概论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政治相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国际社会 ●行为主体 ●政治关系 ●一般规律
冷战的结束加快了建构义的兴起,使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开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包括:(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 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 益和行为。(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 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
2.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1)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2)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3)民族自决权原则。 (4)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四、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说
(1)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落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汉 斯·摩根索的“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以及“现实主义六 原则”乃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中职)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三大思想传统,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
1.2.1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既带有现代民族国家刚刚形成 的时代特征,又打着早期殖民主义对外扩张的印记。在 政治哲学上,重商主义者信奉的是修昔底德、马基雅弗 利、霍布斯等人的“自然状态”学说和霸权理论,即认 为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彼此争夺权力与财富的无政府状态, 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一方之所失必为另一方之所 得”的零和博弈 。
2.1.1霸权稳定理论的逻辑基础
➢ 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Charles Kindleberger)率 先将奥尔森的逻辑应用到国际经济领域,以此解释国际经 济中的稳定与动荡。
➢ 公共物品的分析也适用于国际经济。私人物品就可以理解 为国家的收益。公共物品就可以理解为保持世界经济。世 界遭受公共物品不足之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贪婪的利益 和支配或剥削,而在于“搭便车”的原则。正是在这一理 论逻辑的运用中,霸权稳定理论提出了关于国际权力结构 与国际经济机制相关性的两个重要命题:其一,霸权国的存 在将会导致自由贸易这样的稳定国际机制的提供。其二, 虽然霸权国从这一局势中受益,但小国将得到更多的收益 。尽管小国没有承担成本,却能分享其收益。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
1.3.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实需求与智识积累的基础上,“开放经济 政治学”(open economy politics,OEP)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出现 了,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其中, 经济利益、国内制度与国际议价构成了开放经济政治学的三个必要 组成部分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第六章 政府
6.2 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
6.2.1 中央政府的制度类型 ➢6.2.1.4 中国的中央政府
党以执政者身份管理国家事务。
1
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和书记
处在中国政治中至广泛的行政职权。
中国行政机关的设置遵循议行
3
合一原则。对议行合一原则的
新理解。
6.2 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
1
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或政策倾 向。
行政 机构
成为实际的立法者。一方面是
2
制定具体的法规条例;一方面
是通过委任立法。
3
对行政机构的控制。社会监督 与体制监督。
6.3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
6.3.1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 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质上或象 ➢征性地居于首脑地位。 ➢元首对于国家的作用有:
1 象征国家
2 代表国家
3 对内代表国家的统一
6.3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
6.3.2 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的代表大会 的政治体制,它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对立法负有重大责任。 ➢6.3.2.1 议会主权 ➢议会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但是议会主权则形成于资
产阶级革命以后,即国家最高权力由君主转向议会。在
1,分权制衡
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 波里比阿的制衡观念 西塞罗立法与行政分立的思想 洛克对英国体制的阐发 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系统论述。
2,议行合一
卢梭的思想启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批判 巴黎公社的政治实践 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实践 苏联体制的变迁 中国的议行合一。
6.1 政府体制理论
6.1.2 政体体学说 ➢政府体制服务于“国体”。 实践中政府体制大致可以 ➢政体与国体并不是简单的 分为两类: 对应关系。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本讲主要内容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二)国家的分类(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一、国家行为体概说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国家的类型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其他标准三、国家主权1,主权概念的提出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内主权对外主权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
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
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国际政治学原理(-)
2020/1/2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2、当代分析方法
b. 结构功能分析法(Structural-Functionalism)
国际社会分成不同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各异, 强调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2020/1/2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3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马列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
2020/1/2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1、国际政治学与一般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 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国际关系学——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 的各种关系之总和
联系:对象基本相同;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 ;
区别: 出发点各有不同。研究行为体的政治联系、背
景、行为、目的,属于前者范畴; 研究行为体的经济、军事、社会、文化联系,
寻找一般规律、特征、趋势为后者范畴。
2020/1/2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方法 b.伦理推理法(Philosophical-Ethical Rational Method)
从抽象的哲学伦理准则出发,通过分析推理,演绎出 符合抽象原则的结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ppt6.doc
第六章国际行为的基本形式第一节国际政治行为一、国际行为及其产生1、国际行为的概念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主体的对外行为及其相互行为。
2、国际行为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国家的对外行为和对外交往是有限的、局部的、偶然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整个世界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联成一体,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成为国际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M际行为的基本方式1、外交方式,即各国政府通过某驻外使节或政府官员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调整和处理国家间的相互关系。
2、经济方式,即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经济政策,采取某种经济行动,影响他国的对外行为或相互关系。
3、军事方式,即通过对外实行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支持或打击特定的行为对象。
4、文化方式,或称为信息手段,即通过宣传媒介或其他宣传方式,影响对象国的公众舆论或公众思想,来向该国政府施加压力,借以影响该国的对外行为。
二、国际行为的基本特点1.为一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2.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A进行的3.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第二节国际冲突及其解决一、国际冲突(international conflict)的内涵1、国际冲突的内涵国际冲突是指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相互行为。
是行为主体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不同而处于自觉的对立之中的相互活动。
2、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国际竞争是指各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竞赛或争胜。
冲突更多地意味着0标和利益的直接对立和交锋,具有某种直接对抗性,大都以零和结局为基础;竞争则更多地是一种攀比、超越和追赶的状态。
一国的目标实现可以不影响他国的利益竞争状态下0标实现的一般形式冲突状态下目标实现的一般形式二、a际冲突的类型1.从冲突的內容或领域上区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冲突等不同形式。
2.从冲突的性质上区分:局部的/全面的;内部的/外部的:根本的/次要的等类型。
3.从冲突的表现形式区分:语言象征性/实际行动;非暴力/暴力冲突等形式。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政治学课件【向】第六章
• 2.国际竞争的重点转移 . • 军备竞赛,军事对抗 军备竞赛,
经济和科技领域
• 3.国际竞争的作用变异 . 文化领域 • 三、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 • 刘易斯·科泽尔 :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竞争,但 刘易斯 科泽尔 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竞争, 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竞争 它又不同于竞争。在竞争中, 它又不同于竞争。在竞争中,只有当各方都力图贬低 对方地位,提高自己的地位, 对方地位,提高自己的地位,力图阻挠他人实现其目 使竞争对手“破产” 甚至消灭竞争对手时, 标,使竞争对手“破产”,甚至消灭竞争对手时,它 们之间的关系才转化为冲突。 们之间的关系才转化为冲突。 • 国际冲突是一种 零和 状态,此方所得即为彼方所失, 国际冲突是一种 零和"状态 此方所得即为彼方所失, 是一种"零和 状态, 只有彼方有所失此方才能有所得, 只有彼方有所失此方才能有所得,双方的关系如同数 轴上正负相反、绝对值相同的两个量。国际竞争的各 轴上正负相反、绝对值相同的两个量。国际竞争的各 方则着眼于自身内在的发展, 方则着眼于自身内在的发展,尽管相互间在利益和目 标上存在差异或对立,但还有很大的相容性, 标上存在差异或对立,但还有很大的相容性,并排除 了直接的强制和暴力。可以说, 了直接的强制和暴力。可以说,国际竞争是利害冲突 各方的和平较量。 各方的和平较量。
• • • • •
二、国际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国家利益。 第一,国家利益。 第二,世界市场。 第二,世界市场。 第三,国际组织。 第三,国际组织。 第四,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 第四,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
• • • • • • •
三、国际合作的障碍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 2. “搭便车“ 搭便车“ 搭便车 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公共产品 曼瑟尔 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3.国家对相对获益的关切 . 相对获益(relative gains) 相对获益 绝对获益 (absolute gains)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导论
8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的思想理论渊源
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但是它的思想理论渊源可以追溯至近代,甚至是古代。在 古代中国思想家的著述中,孔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以及古人 “止戈为武”“和为贵”“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等思想至今对我们仍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9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20世纪风云的产儿” 自形成至今,国际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国际政治学的初创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学主要处于初创阶段。 首先是组织机构的大发展,即各种类型的国际研究机构纷纷建立。 其次是各国大学、学院中的国际政治教学研究机构大量涌现,国际政治学的课程有了明显的发展。 最后是开始出版了一些国际政治的教科书和理论著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系统论的方法,这在目前已经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 和采用,它包括: (1)整体性原则,即要求把研究的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从整体来认识和对待; (2)相互联系性原则,即强调整体内的各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 (3)有序性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律的; (4)动态性原则,即整体、部分、要素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绝非静止不变的; (5)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可以用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导论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和中国特色一.国际政治学的兴起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主要是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来认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发展:国际政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它是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经由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体系是国际政治行为体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它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同步进行,密切联系,且以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
2.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寓于国际政治体系的母腹之中,是充当主角的行为体间相互政治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
它以“主角”、“主要关系”和“样式”为基本要素,其中以主要关系为核心。
它具体表现为主要角色在追求权利与权力、利益、维护和平与发展等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各样关系,以及相互间展开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抗与合作式样。
3.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秩序,也以国际政治体系为依托,指的是主要角色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规则。
它以主要角色的对外战略及其实施为基础,表现为主要角色在国际政治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顺序,其基本特征是稳定。
三.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1.理想主义学派主要观点和主张:公开外交、民族自决、集体安全、自由和平、裁军非战、航海自由、贸易平等、公里正义、保证国际和平等。
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以确保避免战争、实现和平。
2.现实主义学派现实主义学派以国家为主要行为体,以权力和国家利益为动因,认为权力既是国家的主要手段,又是国家追逐的目的,系统的结揭示了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现实。
其理论的核心是权力政治,支柱是均势,目的是寻求权力与和平的途径。
3.新现实主义学派新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当前世界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和实际政治的研究,鼓吹“问题政治”的国家政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历次科技革命,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一次比一次更为深刻和广泛地推动着人类 社会的发展。
15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科技因素对国家实力、地位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1. 科技因素与国家实力 首先,科技因素改变了自然环境这一国力构成相对稳定的因素。 其次,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实际应用
各种手段 (其中主要是经济手段)而建立的经济联系。 3. 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首先,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南北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突出。 其次,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因素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军事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经济实力
开始成为决定各国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首先是保障它的经济利益的实现。 最后,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深入发展给当代国际政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点
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与前提
问
经济实力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题
经济因素影响国家的对外行为
科技因素对国家实力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科技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不断增强
2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
的差异,经济利益本身也呈现出多样性。一国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利益势必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这 就是国家之间经济利益上的差异与矛盾。
3. 经济方式是实现政治目的常用的手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现实中,国家之间在对外行为中常常使用经济手段来为达到一定
的政治目标服务。经济手段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扩大和加强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是削弱和限制对手的发展。
实现国家利益的,战争也因此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上 所发生的战争及其结果的客观分析上的。
3. 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大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的新内容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导致了各
国之间政治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开拓了人
2. 历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推动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它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工业大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和北美地区,它以电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标志,导致
电灯、电报、电话和电动机的出现以及钢铁工业、汽车工业、航空业和大陆铁路、公路交通的大发展,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实力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1. 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最根本的内容 综合国力或称为国家实力,是国家对外政治行为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与作
用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越强,其行为能力和作用也就越大。在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中,经济 实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自然环境则是构成有形的物质要素的最基本的成分。 2. 自然环境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自然环境本身所包括的上述各种要素,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产生着直
接的甚至是巨大的影响。 首先,从地理因素方面来看。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较容
易发展成大国和强国。 其次,从人口状况看。人口是从事经济生产和战争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一国成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对一国的综合国力、对外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均具 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8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2
经济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9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12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1. 国际经济关系是构成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国际关系体系包括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关系,而经济关系是其
中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基本的物质内容。 2. 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国家间的对外经济关系。它是国家间通过自己的对外经济政策,利用
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前提
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并影响着当代国际政治的特征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1. 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 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结构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构成
3.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 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为大国的先决条件之一。 最后,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奠定了它成为政治经济强国的基础。
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自然环境对一国的对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产生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对国家对外行为的特点也有
1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科技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不断增强
1. 科技战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已使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
国力的关键因素,国家的强弱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科学技术水平。 2. 科技因素导致战争的规模与结局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认为,国际战争是国际政治关系的高级形式,因为战争是通过直接较量而迅速
13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3
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
1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影响
1. 科技革命的定义 所谓科技革命,是指科学技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根本性的质的突破和飞跃。
类社会活动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17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谢谢欣赏
18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的条件。它包括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幅 员大小、地形地貌、土地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数量和质量与人口结构等自然地理内容。
2. 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 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大致包含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1)地理因素。其中包括: 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地形地貌、自然气候。 (2)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是指世界人口的总体状况以及人口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分布情况,又包括 某一国家的人口状况。 (3)自然资源。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 3. 地缘政治学关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论
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实力的大小 直接决定了国家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各种力量对比的消长和彼此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也是由它们各自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
地位及彼此间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的。这是因为经济实力是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国 家实力最直接的物质基础。
往往引起生产力的三要素,即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重大改变。 再次,科学技术对国家军事力量的作用。 最后,科技因素对国力构成的精神要素的影响。
2. 科技因素与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 正是由于科技因素对国家综合实力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在各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中,科技
因素的比重日益提高。具体表现为: (1)科技因素本身作为国家对外行为的一种基本手段,为国家的政治目的服务。 (2)科技发展战略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六章 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
地缘政治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重
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3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1
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自然环境及地缘政治学理论
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
一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繁荣等,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对经济 利益的追求以及其对外经济政策本身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是为实现其国际政治目的而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