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年龄

合集下载

地球的年龄_作文素材

地球的年龄_作文素材

地球的年龄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地球的年龄,感谢您的阅读!简介关于地球年龄的问题,有几种不同的概念。

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时间,这个时间同地球起源的假说有密切关系。

地球的地质年龄是指地球上地质作用开始之后到现在的时间。

从原始地球形成经过早期演化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估计要经过几亿年,所以地球的地质年龄小于它的天文年龄。

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是30多亿年,地球的地质年龄一定比这个数值大。

地质年龄是地质学研究的课题;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

定义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

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关于地球同的概念,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时间。

地球的地质年龄是指地球上地质作用开始之后到现在的时间。

从原始地球形成经过早期演化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估计要经过几亿年,所以地球的地质年龄小于它的天文年龄。

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

计算计量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必须找到一种速率恒定而又量程极大的尺度。

早期找到的一些尺度的变化速率在地球历史上是不恒定的。

1896年放射性元素被发现以后,人们才找到了一种以恒定速率变化的物理过程作为尺度来测定岩石和地球的年龄。

中国古人推测自开辟至于获麟(公元前481年),凡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

17世纪西方国家的一个神甫宜称,地球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

如此等等说法,纯属臆想,毫无科学根据。

最早尝试用科学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哈雷。

他提出,研究大洋盐度的起源,可能提供解决地球年龄问题的依据。

1854年,德国伟大的科学家赫尔姆霍茨根据他对太阳能量的估算,认为地球的年龄不超过2500万年。

1862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说,地球从早期炽热状态中冷却到如今的状态,需要2000万至4000万年。

这些数字远远小于地球的实际年龄,但作为早期尝试还是有益的。

地球年龄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发明了同位素地质测定法,这是测定地球年龄的最佳方法,是计算地球历史的标准时钟。

科学大争论——地球年龄有多大?

科学大争论——地球年龄有多大?

科学大争论——地球年龄有多大?(上)45亿4千万年,误差1%,这是今天科学界测定的地球年龄。

这个年龄漫长得超出人们的想像能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几千年的岁月已是人类能够想像的最漫长的历史时间。

难怪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所谓“年轻地球论者”无视科学证据,坚信地球的年龄只有几千年。

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

他们普遍认为世界是极其古老的,或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着,处于循环往复的变化之中。

亚里斯多德在《气象学》一书中,阐述了这一观点:“地球的相同部分并非总是潮湿或干燥的,而是随着河流的出现和干涸而发生变化。

而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一个地方并非总是陆地或海洋,以前是陆地的,变成了海洋,而现在是海洋的,有一天将变成陆地。

……但是地球的整个有机过程是逐渐发生的,与我们的寿命相比,其时间间隔是极其漫长的,因此这些变化没有被观察到,在能够对这个过程从头到尾加以纪录之前,所有的民族都已衰亡、毁灭了。

”基督教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之后,这种世界观就成了异端。

基督教《圣经》详细地记载了从亚当开始的人类的家谱。

理论上,回溯这些家谱,即可以推算出神创造世界的时间。

事实上,《圣经》对家谱的记载有的很含糊甚至自相矛盾,要推算出准确的日期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推算时还要参考其他资料,估计一代人的平均时间(通常按一个世纪三代计算)和君王平均在位的时间(通常按20~25年计算),当然还免不了臆想。

最早这么做的是叙利亚安提俄克的主教西奥菲勒斯(约115~180)。

169年,为了反击异教徒对基督教的批评,他通过研究《圣经》推算出世界是在公元前5529年创造出来的。

他承认这个数据未必很精确,但是即使有50年甚至200年的误差,也足以反驳异教徒认为世界历史很漫长的观点。

后来的神学家也如法炮制,虽然推算的结果各不相同,但是都认为世界历史只有几千年,不超过1万年。

例如在基督教神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曾推算出世界历史为6321年。

关于地球的简介

关于地球的简介

关于地球的简介
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万公里,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是太阳
系中第三大行星。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地球的构成由三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地壳。

地核是地球内部
最深处,直径约为3400公里,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构成,温度高达5000℃,成为地球内部最热密而硬的部分。

地幔是地核与地壳之间的
区域,包括大量的矿物质,温度在1000-4000℃之间,是地球最大的部分。

地壳则是外层的薄壳,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等矿物组成,地壳厚度
不等,陆地上厚度较大,海洋中较薄。

地球的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大
气层。

对流层是最靠近地表的一层,厚度约为13公里,与地表相接触。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30-50公里高。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可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其不会伤害到地球上的生命。

中间层位于臭氧
层之上,外大气层则是最上层的大气区域。

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97%是咸水,只有3%是淡水。

这些水资源为地球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保障。

地球上
生物种类繁多,包括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类型。

其中人
类是地球上的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种类,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然而,地球面临着许多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物物种灭绝等等,人类需要高度关注这些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使得我们的后代也能够继续在这个美好的星球上
生存发展。

第三章地球的年龄精品PPT课件

第三章地球的年龄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测年原理
放射性衰变原理:
天然放射性衰变现象,是1896年发现的。 1896 年 , 法 国 物 理 学 家 Henri Becquerel 无意中把一个铀矿岩石标本 放到了一张包好的未洗胶片上,照片洗 出后显示出了岩石标本的轮廓。从此发 现了元素的放射性。这种现象的实质是 有些元素,主要是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核, 能够转变成别的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 特殊射线。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测年原理
放射性衰变规律:
卢 瑟 福 (Rutherford) 和 索 迪 (P.soddy) 在1902年首先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 每单位时间所衰变的原子数目与一般的物 理及化学条件无关,但与当时存在的衰变原 子的数目成正比。设放射性母核现存数为 N,则有:
d/N dtN(3—1)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测年原理
放射性衰变类型:
电 子 俘 获 : 原 子 核 捕获一个电子,一个 质子和电子结合后变 成中子;质量数不变, 原子序数减1。 核 自 发 裂 变 : 母 原 子核可自发地分裂成 两或三部分,同时发 射高能粒子。
放射性衰变
• 常见的放射性 衰变类型
87铷 ⇒ 87锶
第一节 放射性未发现前的年龄估计
2.宇宙膨胀法:
这种估计年龄的方法称为字宙膨胀法。显然其结果 是太阳星云的年龄;若不考虑从太阳星云演化出太阳 及其行星的时间,也可近似作为太阳和其行星的年龄。 有人把它看成地球的天文年龄,或称为地球年龄的上 限。显然,这也依赖于一定的太阳系起源假说。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α衰变:发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α粒子, 氦核);质量数减4,原子序数减2。 β-衰变:从原子核中发射一个电子(β粒子), 一个中子变成质子;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加 1。 -- 衰 变 : 从 原 子 核 中 发 射 两 个 电 子 ( β 粒 子),两个中子变成质子;质量数不变,原子 序数加2。

证明地球年龄的证据

证明地球年龄的证据

地球年龄的证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通过测量地球上岩石和矿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可以推测它们的年龄。

比如,通过铀系列衰变的方法,可以估计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

射星和流星的测年方法:通过分析射星和流星体中的同位素比例,可以推算它们形成的时间,从而得到地球的近似年龄。

元素组成分析:通过分析地球上岩石和矿物中的元素组成,可以判断它们的次元素与放射性同位素的比例,从而推断它们的年龄。

地壳磁性记录:地球上的岩石中含有磁性矿物,这些矿物会根据地球地磁场的变化而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地壳中的磁化情况,可以推测地球的年龄。

这些证据的综合分析,结合地球上的其他化石记录、地质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左右。

地球有多少岁

地球有多少岁

地球有多少岁
地球约有45.5亿岁。

地球年龄是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如今的时间,科学家对地球年龄的最佳估计值为45.5亿年,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的时间。

1907年,美国地球化学家克莱尔·帕特森最终通过将陨铁中的铅铀比例设定为初始值,将地球岩石中平均的铅铀比例设定为最终值,计算得出地球的年龄在41亿—46亿年之间。

精益求精的帕特森对自己的测量结果仍旧不满意,他又找来另一种和陨铁性质近乎相反的石质陨石,即初始含铅量极低,其中的铅都是由铀衰变而来。

综合两个测定结果,帕特森在1956年最终得出地球的年龄为45.5±0.7亿年。

关于地球年龄的问题,有几种不同的概念。

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的时间,这个时间同地球起源的假说有密切关系。

地球的地质年龄是指地球上地质作用开始之后到时间。

从原始地球形成经过早期演化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估计要经过几亿年,所以地球的地质年龄小于它的天文年龄。

目前有几种方法都可以得到地球的年龄为45.5~45.6亿年。

但是这几种方法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太阳系所有行星体同时形成的假设。

更精确的研究成果证明,太阳系行星体起源仍存在着小的时间差别,因此要获得地球更精确的年龄值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

张洪鸣/文
过一年,长1岁,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年龄。

但树木不可能告诉人们它的年龄,而是人们通过树干横截面的年轮,推算出树木的年龄。

庞大的地球,年龄多大,其实也可以推算出来: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亿岁。

推算地球年龄是根据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和它蜕变的同位素。

地壳岩石中含有很多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分裂生成其他新的物质,如铀会裂变为铅和氦,而且裂变速度很稳定,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譬如,铀要变为原来质量的一半,需要45亿年。

科学家根据现在岩石中铀和铅的含量,便可推算出岩石的年龄。

地壳是岩石组成的,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地壳的年龄。

据推算,地壳的年龄约为30亿岁。

地壳的年龄还不是地球的年龄,因为在形成地壳以前,地壳表面还经过一段熔融状态时期。

这一时期也有十几亿年。

所以把这两个时期的年龄加起来,才是地球的真正年龄。

《地球的年龄》 说课稿

《地球的年龄》 说课稿

《地球的年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年龄》。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年龄》这一课题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宇宙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本节课主要涉及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相关的科学理论以及地球漫长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材在编排上,首先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深入地介绍了各种测定地球年龄的方法和依据。

同时,教材还配有丰富的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对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一些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对于地球年龄这样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他们在逻辑思维和抽象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年龄的大致范围和测定方法。

(2)掌握几种常见的测定地球年龄的科学依据,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不断的探索。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

(2)地球演化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地球年龄的关系。

关于地球的趣味拓展小知识

关于地球的趣味拓展小知识

关于地球的趣味拓展小知识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唯一有已知生命存在的行星。

2.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

3.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周期则约为365.24天。

4.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顶层。

5. 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马里亚纳海沟,最高的山峰则是珠穆朗玛峰。

6.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而最大的雪山则是南极洲的冰盖。

7. 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而人类的历史则只有数百万年。

8.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以追溯到约35亿年前的单细胞生物。

9. 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是非洲象,而最大的海洋生物则是蓝鲸。

10.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 1 -。

地球宣言|探索地球的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

地球宣言|探索地球的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

地球宣言|探索地球的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地球的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科学家如何找到地球年龄的钥匙,如何意外挽救人类的命运?地球年龄距太阳系形成时间一步之遥一直以来,现代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认为,地球形成于太阳系形成的一亿年后。

太阳系最古老的岩石可追溯到45.68亿年前,所以地球的年龄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地球的年龄应该是在44.68亿年。

据2014年6月12日英国《每日邮报》消息称:法国洛林大学的地球化学家宣布,一种同位素信号可以表明地球年龄被低估了,他们的研究认为早期地球与一颗行星大小的星体发生巨大撞击的时间大约在太阳系形成后4000万年,这意味着地球的形成进入最后阶段的时间比此前的设想提前了大约6000万年,也就是45.68亿年。

地球“时间”不按“经典地质学”常理出牌研究人员表示,当回首进入“时间的深处”时,人们发现早期地球上事件的发生时间很难确定,因为刚刚形成的地球几乎不按“经典地质学”的常理出牌。

譬如那个时代的岩层是缺失的,因此,地质化学家们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估算早期地球事件。

其中一个技术标准是测量从地球诞生时一直存在至今的各种气体同位素的含量变化,科学家分析了在南非和澳大利亚石英中的疝气,这种被封闭的古老气体如同时间胶囊般一直流传下来,科学家可以利用它与目前疝气的同位素比值进行对比,用测年技术修正地球形成的时间。

研究的意义是证明地球的年龄比此前想象的还要大。

老了2000万年左右,这似乎是一个很小的差异,但却很重要,正是这一差异为行星演变的时间设了限,特别是通过这些重要的撞击形成了现在的太阳系。

在科学家们对地球年龄的认识越来越精确之时,未来地球能存在多久是个未知数,除去太阳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人类自身的破坏不容小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已经足够老了。

《地球宣言》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9:20-19:25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35-09:40播出平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如何订阅凤凰卫视微信。

地球年龄46亿年

地球年龄46亿年

地球年龄46亿年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家园,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这个数字让我们不禁感叹地球的古老和它所见证的各种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球形成的过程、生命的起源以及后来的演化,展示地球46亿年的辉煌历史。

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太阳系形成的时期,大约在46亿年前。

根据科学家的理论,地球的形成是宇宙中一颗恒星的爆炸,即超新星爆炸的结果。

超新星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其中包括了构成地球的元素。

这些物质和能量逐渐聚集形成了地球。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是一个岩浆球,表面温度极高,没有大气层。

经过数百万年的冷却和凝固,地球的表面逐渐形成了固体地壳。

同时,地球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最早的生命形式。

生命的起源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据科学家的研究,生命最早出现的时间约为38亿年前。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原始生物,它们是以化学物质为能源的微生物。

这些生命形式生存在地球上的海洋中,它们通过进行化学反应来生存和繁殖。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生命逐渐发展和演化。

从最早的原始生物到后来的海洋生物,再到陆地生物的出现,地球上的生命开始变得多样化。

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出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各种生态系统。

地球的演化也包括了气候的变化。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这些温室气体能够阻止地球上的热量散失,使得地球表面温暖。

随着生命的出现和演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逐渐改变了地球的气候。

地球年龄46亿年的历史也包括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地质事件。

地球上的板块开始漂移和碰撞,形成了山脉和地震。

地球上的火山爆发和地壳的抬升和下沉等地质事件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

如今的地球是一个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美丽自然景观的星球。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海洋、大陆、山脉、河流和森林等各种自然景观的星球上。

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需要保护和珍惜的。

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所以都会想要对地球有所了解。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球的科学小知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地球的体积比最小的冥王星大110倍,是最大的木星的1/1316。

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 48倍,是太阳的1/130万。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岁,科学家预测,它的寿命约为90~100亿年。

地球是一个三轴椭球体,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

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一般认为地球内部有四个同心球层: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由多块断裂的块体组成,大陆地壳平均厚约30多公里,海洋地壳仅5至8公里。

地上层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下层为玄武岩层,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所以又称“硅镁层”。

在地球历史中,发生了多次的地壳运动,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幔厚度约2900公里,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 83.3%,基本呈固态。

其上界面为莫霍洛维间断面,下界面为古登堡间断面,分为上地幔、过渡层和下地幔。

上地幔厚度 280多千米,放性元素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是岩浆的发源地,地震波速呈多变状态,存在一低速层低速层内岩石呈现塑性活动特征,可以发生缓慢蠕动,是地幔对流可能发生的区域,推动地壳块的运动。

过渡层厚度350千米左右。

下地幔厚度约2200千米,成分较均匀。

地核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外核呈液态,内核为固态,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温度达6600℃,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压力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球引力束缚着大量气体,形成地球大气层,大气质量约六千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量的百万分之一,大气层最高可能延伸到离地面 6400公里左右。

大气中氮78%、氧21%、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还有少量水蒸气和尘埃等。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从地面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磁层。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天文学对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2.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法
3.放射性同位素法的原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4.地球年龄的测定结果:约 46 亿年
5.结论:总结天文学对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
正文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一切天体的学科,它对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为我们揭示了地球的诞生之谜。

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一种,即放射性同位素法。

放射性同位素法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测定物体年龄的
方法。

地球上的岩石和地壳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钍、钾等。

这些元素的半衰期是已知的,因此,通过测定岩石和地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测定,地球的年龄约为 46 亿年。

这个结果意味着,地球是在约 46 亿年前由宇宙尘埃和碎片聚集而成的。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地球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从最初的炽热球体,到如今的宜居星球,地球的演化历程充满了奇迹。

天文学对地球年龄的测定,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地球的诞生和演化,也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地球的年龄告诉我们,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它们的诞生和演化都可能与我们的地球相似。

因此,通过对地球年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总的来说,天文学对地球年龄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成果。

它不仅
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地球的诞生和演化,也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地球的体积是多少

地球的体积是多少

地球的体积是多少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地球数据】
年龄:46亿岁.
公转周期:约365天.
回归年长度: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椭圆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
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8 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8.1 公里).
平均半径:大约3959英里96371公里)0.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千米.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1%).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地球年龄和形成

地球年龄和形成

五年级科学课“地球的故事”一、地球年龄和形成地球大约形成于45亿多年前,这颗岩石行星最初只是漂浮在太空里的尘埃,这些尘埃源自于巨大古老的恒星在寿命终止时的大爆炸。

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

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

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

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

"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古生代。

"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

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

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

两栖类也出现了。

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

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亿年-0.7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

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

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

关于地球有十个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关于地球有十个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关于地球有十个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每天都在上面生活、工作、学习。

但是,你知道吗?地球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 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这个数字可能有些抽象,但是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年龄比作一天,那么人类的历史只占据了最后一秒钟。

2. 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它的形状更像是一个橄榄球。

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了重力场的不均匀分布。

3. 地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而地球上最深的海底则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0911米。

4. 地球的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每小时约为1670公里,这意味着地球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着。

5. 地球的磁场地球拥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但是,这个磁场并不是完美的,它会不断地变化和漂移。

6. 地球的水地球上的水约占地球质量的0.02%,其中97%是咸水,只有3%是淡水。

而且,地球上的水也在不断地循环着,从海洋蒸发成云,再降落成雨水。

7.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非常复杂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等。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气候变化的原因。

8. 地球的生命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非常多样化,从微生物到大型哺乳动物,每个物种都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护这些生命,因为它们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9. 地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地球的资源,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10. 地球的未来地球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应对挑战。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以确保地球的未来更加美好。

以上就是地球的十个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希望这些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珍惜我们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盘状星云的中心到边缘有一很大热梯度。星云由于发 光而损失能量冷却,达到冷凝程度则形成固体颗粒,进一步 聚集形成星子。温度下降,一系列固体顺序相继产生。
阿连德陨石——行星学上的罗赛塔碑
1969年2月8日,在墨西哥阿连德附近掉下一块2吨重的 碳质陨石。U · 马文和J · 伍德发现这些陨石富含钛、铝和 钙一类“耐高温”的白色包裹体。
创世说 维新时期 建立相对地质年代表 放射性的发现
地质年代表的产生——“创世说”时期
地球的年龄有46亿年, 这一发现是20世纪最大的 科学成果之一。
在过去漫长的5000年历史中,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人类也没有任何有效方法确定时 间的跨度,普遍相信“上帝创世”的传说。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对岩石古地磁的研究,可以 提供岩石磁场方向及古磁极的位 置。岩石磁轴极性的差异是由于 地球磁场自身在过去曾有反转。
几年后,居里夫妇、卢瑟福、索第等人发现了放 射性现象的本质。
放射性的发现冲击了地球年龄估算: 1. 开尔文的计算模型不合实际。 2. 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测定地球年龄的工具。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卢瑟福的放射性时钟
卢瑟福应用了“剩余 法”来计算铀的蜕变。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阿斯顿和质谱仪
质谱仪是利用施加在已 离子化的原子束之上的磁场 效应来区分质量不同原子的 一种仪器。人们利用它发现 了铀和铅的同位素。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铅的记忆
自然界存在两套铀–铅时钟系统
(1)铀238 铅206
树年代学
通过对树的生长纹和树 年代学的研究,能提供一块 木头的绝对年龄。
一般树每年增加一个年 轮,而且年轮的厚度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气候条 件,如温度和雨量。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氨基酸年龄测定
植物或动物组织内氨基酸的性质也可以用来测定年龄。 当生物死后,其体内的氨基酸的光学轴便改变方向。这 一变化的速率已被测定,由此可得到对很小生物标本进行年 龄测定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年龄约为20万年左右的标本,但 它对温度很敏感,当被测对象曾经生活在一个持久的寒冷时 期(如冰期),其测定结果会有误差。
半衰期为45亿年
(2)铀235 铅207
半衰期为7.04亿年
铅有4种同位素:铅204 、铅206、铅207、铅208 (3)铅206与铅207的比值亦可用来测定年龄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铀-铅衰变示意图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测定地球的年龄 光谱的定律 阿连德陨石
如何测定地球的年龄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古生物钟
珊瑚表壁上的生长线可代表海 水的季节变化,可依据珊瑚化石发 育情况了解古气候带分布情况。
1963年,威尔斯指出现代珊瑚 中的生长线实际上为每天生长周期 的标志。通过研究,求得的各地质 时期每年的天数与天文学方法大体 相等。
生长线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限 制因素是一年中的天数变化。
1936~1937年,尼尔(Alfred Nier)改进测试的方 法,用3种方法对许多铀矿石进行测定,认为地球的年龄 不小于20亿年。
1942年,格尔林提交了论文 “根据放射性資料测定地 球年龄”。
1950年,帕特森(Clair Patterson)发明了一种能 对微量铅进行同位素分析的方法,他认为206铅和207铅都是 铀变来的,测定海相沉积物并作为地壳平均值,对陨石进 行测定,发现了铅同位素组成线性关系。
分异的陨石——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和铁陨石。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分异的陨石
玄武质无球粒陨石
铁陨石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陨石成因假想示意图
球粒陨石—地球结构的参照模型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陨石的冷凝模式
1952年,H · Urey根据陨石中挥发组分的特征研究,建立 了有关陨石和星际物质形成的 “凝聚模式”。
开尔文和他的 “短年代学”
开尔文根据热流理论估算 地球冷却的历史,提出地球和 太阳是在1亿年前形成。几年 后又修正为0.25亿年前。
物理定律和地质观察之间 “短”与“长”年代之争持续 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他们忽略 了贝克莱尔的发现。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放射性发现的意义
1896年,贝克莱尔发现一种铀盐发出奇怪的且穿 透力很强的射线。
体岩石中不易保存),太阳和陨石的化学组成是非常近似的。
所以,陨石的年龄和地球一样老,成份和太阳一样原始,近于
构成原始星云的物质组成。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陨石——研究地球起源的天来之石
球粒陨石——落在地面的陨石,80%属于被称之为“球粒 陨石”类陨石。除了它的特殊“球粒”结构,其成分类似于地幔 中的橄榄岩。此外,它还含自然铁。如果除去自然铁颗粒,剩 余成分将近于橄榄岩。所以自然铁颗粒可看成组成地核的基本 元素。进一步发现,球粒陨石中铁与硅酸盐之比接近于地核与 地幔中铁与硅酸盐之比。这使人们意识到地球的雏形是由球粒 陨石一类物质聚集而成,后经一次分异作用形成了幔和核。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用时间标定地质年代
如果没有详细的年代学, 就 没 有 严 肃 的 历 史 。 19 世 纪 末,人们意识到用时间标定地 质年代的重要性。
1859 年 , 达 尔 文 根 据 河 谷 侵蚀速率算出白垩纪有3亿年。
乔利根据江河携带盐类入 海算出海洋有1亿年。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1540年,厄舍尔大主教根据基督教文献记载,得出地球 创生的年代。他提出地球创生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
欧洲人普遍接受了基督教的“创世说”,甚至最伟大的 科学家艾萨克 · 牛顿也成了《圣经》神话的受害者。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地质年代表的产生——“维新时期”
交错层理:“上截下切” 的判定原理。
粒级层理:一个单层的 底面到顶面,其粒级出现具 有从粗到细的变化。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不整合
当岩层上升被侵蚀后又 被新沉积物所覆盖,这种埋 藏的侵蚀面称为不整合。
不整合可确定地层的相 对年代,主要有以下类型: 非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 不整合和小间断。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但是要将不同地方的地层进 行对此,那是在人们掌握了“化 石”的概念之后。对不同地点的 化石进行研究,就可进行地层对 比。根据这一原理,居维叶和史 密斯根据化石的空间分布划分地 层层序,并绘制了一批地质图。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建立相对地质年代表 1880 年 以 后 , 人 们 就 能 对欧洲所有的沉积地层进行 分析对比了。当时的地层年 代表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时间 的划分。划分为不含化石的 古老时期和含化石的“地质” 时期,后者没有时间长短, 只有相对先后的“纪”。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3. 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原始的星云
20世纪70年代,人们根据空间探测所获得的有关行星和陨 石所有特征,建立“原始太阳星云凝聚论”。
原始太阳呈一团中央呈隆起的圆盘状星云,它不停自转。 星云团由炽热气体组成,其化学成分大致接近今天的太阳。
【3. 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维尔纳的水成论和 他将地质发展划分为六 个阶段的做法,显然受 到“圣经”中“创世纪” 的影响,这就是从神学 到维新时期的发展阶段。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无限和往复——新的年龄高峰
由于18世纪下叶和19世纪上叶在地质学上取得 的进展,创世纪学说的桎梏最终被打破。有两个人 通过观察和实地研究,登上了新的地球年龄高峰。
古生物时钟 相对年代 原生构造
地质时钟
为追溯地球的历史,需要知道地质体的年龄,推算各种 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地质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各种关于岩石 和构造的相对与绝对年代测定的方法,可以把地质事件按年 代顺序进行编排。
一个岩石单位的相对年代是由它与相邻已知岩石单位的 相对层位的关系来确定的。
绝对年龄是用距今多少年以前来表示,可以通过某种岩 石样品所含放射性元素来测定。
本书从微观上的元素和原子、中观上的陨石和矿物到 宏观上的地球和天体的对比研究,阐述了地球各圈层—— 地核、地幔、水圈、大气圈的形成与演化,探索了太阳系 及地球的起源以及有关生命的出现和进化等重大问题。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2 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詹姆斯 · 赫顿 在1785年发表关于古 老地球年龄不确定的 观点:“···没有 起点的痕迹,也没有 终点的前景。”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查尔斯 · 莱伊尔在 1830年出版《地质学原 理》,他提出“现在是 过去的钥匙”,这一将 今论古的原则至今还影 响着我们。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地层与化石——相对时间的记录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们认识到一层一层按自 下而上叠置的地层代表着地球的历史。
但是要将不同地方的地层进行对比,那是在人们 掌握了“化石”的概念之后。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岩层形成时,原始产状 一般是水平的,而且总是新 的岩层沉积在较老的岩层之 上。因此,如果它们没有被 褶皱或断层扰乱的话,岩层 的相对年代可以由它们在层 序中的位置确定。
1905年,卢瑟福在耶 鲁大学讲演铀–氦时钟。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
铅比气体氦的移动性差,铀–铅时钟更有用。
1907年,博尔特伍德 (Boltwood )在铀铅衰变 的基础上解释铀–铅时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