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 的特点和操作程序

“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 的特点和操作程序

“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操作程序一、探究式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本模式的基本操作策略概括起来说,就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总结提升”。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形式,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生动有趣的导语、饱含真情的鼓励、富有悬念的故事等),激起学生渴望参与的兴趣。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不依附,不从众,但又善于与他人合作,互相切磋,采长补短。

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提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自主探究收获,并侧重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感受。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在操作中探究、在交流中探究、在发现中探究、在转换角色中探究、在模仿社会实践中探究、在求异中探究、在讨论争论中探究等等。

教师应在实践中对这些方式灵活运用,并尽量创设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形式。

二、探究式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的操作程序为:第一步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课作为教学过程的开端,如果运用得当,就能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在课堂上应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

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导入可以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象、开门见山等方式。

情景导入新课后要立即进行目标定向。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目标出示的方式要灵活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认定学习目标。

“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操作程序

“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操作程序

“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操作程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反传统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者和探究者。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特点:
1.学生主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2.问题导向: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与其他学生合作,学生可以分享经验和观点,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操作程序:
1.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解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明确任务和目标。

2.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探索。

3.实践探索: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展开实践探索,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4.总结归纳: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经过个人和小组讨论,总结和归纳相关知识,提炼规律和概念。

5.反思评价: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思考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在实践探索和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也会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成为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力的终身学习者。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在启发学生学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往往缺少吸引力和实际应用性,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而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奋和满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自主发现、积极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建构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相比传统的教师讲授,探究式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很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2010-03-24 20:04:24)转载▼标签:探究式教学模式分类:地理教学自1933年杜威提出“问题学习法”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

1961年,施瓦布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概念。

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科学的中心就是探究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之后,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各国开始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课教育标准》(1996年)和英国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0年)等,都大力提倡探究学习。

我国对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比较晚。

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探究学习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探究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被写入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要改变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探究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模式在杜威提出的“问题学习法”中,探究学习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内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对于探究学习,施瓦布是这样定义的:“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包括:确定和界定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搜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结论。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质疑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自由选择课题,自主研究,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其次,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需要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收集相关资料、思考问题的本质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探究式教学追求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促使学生走出教室,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在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协作和互助,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为解决问题共同努力。

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最后,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负责、主动参与,不再依赖教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模式1.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探索的教学方法。

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相比传统的直接指导教学,探究式教学更加强调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理解。

2.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原则2.1 学生主体性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他们被鼓励提出问题、进行实践和尝试,积极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

2.2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并促使其深入思考、独立研究和寻找答案。

2.3 合作与互动合作与互动是探究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和知识。

这种互动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2.4 基于真实情境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中。

通过与现实世界联系,使学习变得更具意义,并促使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

3.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3.1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相关的探索。

3.2 设计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需要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实验、调查、观察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并培养其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3 引导总结和归纳在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讨论结果、模拟场景、整理知识点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4 拓展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这有助于深化学习,并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4. 探究式教学的优点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信息搜索、整理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探究式教学在不同科目中的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各个科目,包括数学、语文、科学等。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课型及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无定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

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过程: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

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基本环节1、提出问题本环节注意问题:(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2、猜想假设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2)规律性原则。

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

(3)方向性原则。

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

(4)开放性原则。

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

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五步探究式教学模式

五步探究式教学模式

五步探究式教学模式第一步:立足疑惑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和疑惑。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或实验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第二步:引导探究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实验资料、文献资料或观察材料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调查或观察等活动。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观察现象,并帮助学生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第三步:合作交流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展开合作探究,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验或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分享,并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步:讲解探究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系统知识的讲解。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和讨论内容,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指正,并对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进行解释。

通过讲解探究,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五步:拓展应用在这个步骤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或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拓展应用,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五步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立足疑惑引导学生探究,引导探究,合作交流,讲解探究和拓展应用等五个步骤的有序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教学模式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促进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教学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

教师应提供合适的实验环境和相关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疑问和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结果,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合作、交流和协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激发思维,引导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此外,合作学习模式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科相关的典型实例,将其融入到实验教学中。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所给实例,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的测量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网络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参与在线讨论、完成实验报告等。

网络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验案例,拓宽学生的实验参考范围。

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多种选择。

无论是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师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究式教学模式,完全贯彻了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发挥小学生该阶段的学习优势,借助优势推进数学学习。

另外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摒弃该阶段特征中不合适的因素,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探究,达到数学教学对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的学习时间过程,给予学生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愉悦与成就感,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小学数学教学获得更多的提高。

小学生的天性不会被压抑与克制,而是得到正确的帮助与引导。

数学思维的成长对于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都会有所帮助。

1、创设合理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一定要结合一定的学习情境,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与认知特征,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故事、谜语等等创设比较有趣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积极开展思考。

学生更快融入到课堂中来,减弱畏难情绪,从情境中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经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有代入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参与到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预设一个场景:妈妈今天身体不太舒服,但是下午有客人要来,需要你去饭馆打包一些好吃的食物回来招待客人。

然后为学生展示一张地图,告知学生目的地,然后通过向学生提问:饭馆距离我们家有多远?路上我们如果需要去超市购买饮料应该怎么走?实际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等等。

引入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与地图进行分析与回答,学生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去。

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更加投入其中,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

2、安排动手操作环节,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在以往的教学经验当中可以发现,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老师的讲解,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知识的主体,教师则担任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即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并形成深刻理解的引导者。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效。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协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分享思想和交流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扮演着活跃的角色。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实践操作和反思总结等方式,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分析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深刻的解决方案。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评估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所学。

同时,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需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探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第一篇: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一、新授课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二、练习课教学策略:1、情境引入,回顾再现2、分层练习,强化提高3、自主检测,评价完善4、归纳小结,课外延伸三、复习课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2.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3.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4.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第二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我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主要分四步进行教学,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反思过程,激励评价。

具体如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这一步骤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

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

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建立这样的“环节模式”培养学生能力:观察主题图——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小组合作,寻找方法——班组交流,优化方法——反思提升,构建模型1、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学生根据教学情境或预习情况自主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小组合作做好理论储备,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性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实践和讨论,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一、探究式学习的特点1. 学生主导:探究式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问题驱动: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通常提出开放性问题或情景,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求知欲。

3. 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强调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学习。

4. 实践导向:探究式学习强调将学习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得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经验。

二、探究式学习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够主动选择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思考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法和可能的结果,从而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促进团队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搜集、整理和筛选信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1. 设计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探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参与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应用以及效果等方面。

首先,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负责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则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引和资源。

其次,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来解答问题,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探究式教学模式倡导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实际操作、场外考察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如计算机、互联网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无论是数学、科学、语言等,都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探究式教学模式也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可以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来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模式有许多优势和效果。

首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探究式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探究和参与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什么是“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讲解式教学不同,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听讲,然后做练习或者考试。

而“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1.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学生要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研究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1.设计讨论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试探。

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共享思想和互相尊重。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针对所学知识点安排不同的任务,使得小组合作的过程能够真正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提供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源,比如书籍、视频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加充分地了解问题本身和解决方法。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点1.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

2.注意学生的角色: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在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担当各种不同的任务。

3.保持教师的指导: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

其概念和特点如下:1. 探究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被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任务,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应该被要求独立思考,还应该被要求主动探究和提出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3. 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创造性。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应该被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4. 探究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需要在一起工作来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以达到共同目标。

5.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和综合性。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并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除了以上特点,探究式教学模式还具有以下优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在一起工作来解决问题,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任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数学“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数学“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立 已 有 知 识 和 新 知 识 之 间 的 联 系 , 学 生 进 行 有 意 义 是
学 习的根本保证. 2 3 建 构 主 义 学 习理 论 . 在 建构 主义 学 习 模 式 下 , 习 被 视 为 了 一个 动 态 过 学 程 , 习过 程 是 通 过 学 习 与 外 部 环 境 相 互 作 用 , 现 同 学 实 化 和顺 应 , 逐 步 建 构 有 关 外 部 世 界 知 识 的 内部 图 式 , 来 从 而 使 自身 的认 知 结 构 得 以 转 换 和 发 展 . 建 构 过 程 在 中 , 的认 知 冲 突 出 现 后 , 化 和顺 应 实 现 对 认 知 冲 突 新 同 的解 决 , 现 新 的实 从 建 义 认 为 “ 识 不 是 被 动 吸 收 的 , 是 由 认 知 主 体 建 构 知 而 的. 建 构 主 义 提倡 以学 生 为 中 心 , 师 是 知 识 建 构 的 帮 ” 教 助 者 和 促 进 者 , 不 是 知 识 的 提 供 者 和 灌 输 者 , 生 是 而 学 知 识 建 构 的 主 体 . 亚 杰 说过 : 要让 学 生 动 手 做科 学 , 皮 “ 而 不 是 用耳 朵 听科 学 或 用 眼 睛 看 科 学. 在 引 导 学生 亲身 经 ” 历 知 识 的形成 过 程 中 , 注重 学 生的 实践 体验 尤 为重 要.
程 . 过 教 师 适 当 的 引 导 、 供 知 识 素 材 , 助 学 生 建 通 提 帮
降 , 学 等 不 良后 果 , 业 中 专 班 尤 其 如 此 . 了 培 养 厌 职 为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 高综 合高 中班教 学效 果 , 提 激 发 学 生 的 数 学 学 习兴 趣 , 对 我 校 的 O 我 9级 综 合 高 中 美术 ( ) ( 验 班 ) 0 1班 实 、 9级 综 合 高 中 美 术 ( ) ( 照 2班 对 班 ) 进 行 了一 年 的 数 学 “ 导 —— 探 究 ” 学 模 式 的 等 引 教 探 索 实验 , 累 了 不 少 经 验 , 发 展 了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 积 也 实 践 能 力 , 高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成 绩 , 发 了学 生 的 数 学 提 激 学 习 兴趣 等 满 意 效 果 .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一、观点回顾1、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2、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然而,授人以渔,不若在精心设计的人的自我活动中,使人会渔。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太多的“问答式”教学,或“边讲边写式”教学,有时在给学生看书或练习时,还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好像是提示的话,这实际上是打断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时间、安静的时间,“这里课堂静悄悄”也许就是学生大彻大悟之时。

一节课里面能否给些时间带着问题去看书、带着问题去思考,对本节课的小结(甚至是一条题目)。

想想备课时,我们不是也需要安静吗?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豁然开朗,也许正是夜深人静之时。

】3、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认知的执行、操作过程 4、设计探究性学习方式时,首先是有模式,同时又不唯模式。

有模式的具体含义是指:当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其认知过程一定要遵循“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的因果层次性。

其中的“观察(探索)→思维(研究)”模式正如老师所要求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或俗话所说的“边看边想”。

为了顺利完成“迁移”,要充分发挥以下作用:① 原有知识的奠基作用② 精选特例的路标作用③ 学生议论的互激作用④ 课文论述的示范作用⑤ 教师讲授的点拨作用⑥ 学生思考的开窍作用例如:历史教学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以史为镜心理上 (观察) (思维) (迁移)行为上 (探索) (研究) (运用)不唯模式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三个贯穿要素的全程贯穿性。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及时反馈,促进同化”;“全身活动,心灵体验”。

其中应特别重视基本体验形式的灵活运用性,准确地转换七个“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另外,也不可忽视三个层次要素的交叉重叠性,避免认知过程的僵化。

学习情意的动力、激励过程学习目标的控制、调整过程学习行为的参与、交往过程达标过程、情意过程和行为过程三个子机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它们种自均由一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情境----情意”要素,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便通过情决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形成学生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化的心理情意状态,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动力基础。

教学中探究式合作学习的运用

教学中探究式合作学习的运用

教学中探究式合作学习的运用探究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互相交流,共同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探究式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合作学习,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一个开放、安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

二、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学习目标可以是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实验的设计等。

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任务是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核心。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和讨论问题的答案。

在合作学习任务中,教师可以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四、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网络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和分析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整理。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合作学习的工具,例如思维导图、团队日志等,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维。

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在探究式合作学习中,合作交流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让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训。

探究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需求,倡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关注的是学生需求。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电影鉴赏、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并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索来获取知识,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野外考察和实地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地理知识。

三、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鼓励合作学习。

学习不是孤立的,学习氛围和所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讨论、协作完成任务,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体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体验学习。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模拟历史战争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历史。

五、效果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行效果评价。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来进行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

评价不仅仅是简单的成绩考核,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掌握的知识,给学生更好的激励和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反思、自评等方式来进行效果评价。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注重实践和探究、注重合作和体验,是一种科学、灵活、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中的教师引导的三个重点南冶中学王琴一、设境导趣,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大多数老师都会想到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认真考虑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问题,没有完全理解创设情境的真正目的,一些老师只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课堂导入时的装饰和点缀。

有的情境本身过于复杂和花俏,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分地集中于情境本身,从而冲淡了对教学主题的探究欲望,或使学生过多地纠缠于学习内容的枝梢末节。

有的情境本身没有问题性,情境与问题分离,没有探究价值,也就根本谈不上有效性了。

有效的问题情境,必然是情境与问题的有机结合,其中问题是核心,情境是为烘托问题服务的。

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表现为情境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新颖性,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所包含的问题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迪学生的探究思路。

科学探究教学中,导趣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探究的兴趣,因而这里的趣,不是一般的兴趣,主要应该是理趣和情趣。

因此,教师在导趣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上一定要注意情境本身的理趣和情趣,把功夫下在问题本身的有效性上,通过导趣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如教学“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时,笔者采用了引导探究教学法,在设境导趣环节,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校园中的果树花草吗,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们开出鲜艳的花朵,给校园增添了美丽的景色,许多同学徜徉在花间,流连忘返。

”短短几句就把学生带入了对春天的美好回忆,生动形象的情境,烘托和渲染了气氛,其目的是水到渠成地引出问题:“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说说植物开花时节,花会发生么变化?”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富有探究价值,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的平时观察往往只会注意一些表面现象,抓不住问题的实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再用寥寥数语给以引导、点拔和提示:花的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大家读读课本上的图,比较一下豌豆花和棉花的传粉方式有什么不同。

”至此,学生完全明白了探究目标,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自主探究状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也就显示出来了。

二、问题引思,在学生思维的激活上下功夫众所周知,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核心,事实上,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功夫下到问题的设计上,重点是用最精当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精当的问题是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哪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就缺少探究价值,对于这类问题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

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要有适当的开放性,能够给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更多地表现自我的机会。

(1)设计了精当的问题后,教师就要在引思上下功夫。

问题引导要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实际,动态生成,把问题引导过程与学生的探究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的问题引导成为教师参与学生探究活动的一种自然表现。

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要与学生一起对相关问题作必要的分析论证,使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了解探究的任务。

教师提出问题的本身不在于让学生作出知识层面的回答,而在于能够引发学生的更多疑问,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等合作性的探究活动。

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要适时地穿插于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

三、拓展促能在课外延伸的应用上下功夫科学探究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外延伸的应用环节,教师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实际应中促进能力的提高。

首先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或现实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这种分析与判断的本身也是一个探究活动的过程。

分析的材料可以是学生自己提供的,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但不管怎样,教师必须给予必要的筛选和提炼,使所选材料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其次是开展调查研究,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知识的运用。

社会实践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解决实施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验证相关科学知识或有关探究结论的正确与否,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不仅有利于能力目标的达成,而且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如在“空气”的探究教学中,在完成了课外拓展后,可以安排学生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特点,调查空气的质量,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学会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2010-03-24 20:04:24)转载▼标签:探究式教学模式分类:地理教学自1933年杜威提出“问题学习法”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

1961年,施瓦布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概念。

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科学的中心就是探究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之后,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各国开始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课教育标准》(1996年)和英国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0年)等,都大力提倡探究学习。

我国对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比较晚。

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探究学习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探究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被写入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要改变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探究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模式在杜威提出的“问题学习法”中,探究学习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内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对于探究学习,施瓦布是这样定义的:“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包括:确定和界定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搜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结论。

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在教师协助下确定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明确问题,确定研究中的困难,困难可能在于数据的搜集、解释、实验的控制或推理等;思考问题,确定探究中的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或是重新设计实验,或用不同方式组织数据。

在探究学习的运用中,国外形成了5种常用的探究学习模式:1、学习环模式。

由三步组成,首先是概念探讨: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体验事件,确定探究的目标,进行质疑。

其次是概念介绍:教师将有关的名词告诉学生,学生进行选择,从而确定探究的方向,形成核心概念;第三步是概念运用:学生将所学到的概念知识或技巧应用到其他情景,在不同的情景中强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5E学习模式。

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加工(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

3、探究训练模式。

基本程序包括五个阶段:展示问题;假设和搜集资料;提出新的假设,重新搜集资料;得出结论;对探究模式和探究类型进行分析。

4、(生物)科学探究模式。

包括四个阶段:确定研究对象和探究方法;学生构建问题;推测问题症结;解决问题。

5、社会探究模式。

包括定向、假说、定义、引申、求证和概括6个环节。

不管是哪种探究式学习模式,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许多模式都提出了教师最小干预原则。

因此,这些探究教学模式都可以归为自主式探究教学模式。

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对于我国的教育实际来说,自主式探究学习存在许多问题:除了需要大量的学习材料和设备,课堂教学秩序不容易控制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进程缓慢,不容易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探究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从而使结果难以控制。

这些问题暴露出了自主式探究教学的短处,相对来说,讲授式教学在这些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

那么,能不能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笔者初步总结出了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简称引导式探究学习。

二、引导式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1、理论基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科学史和哲学史的研究,奠定了探究学习的科学基础;心理学的发展,包括认知心理学、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尊定了探究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现代教育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趋势,奠定了探究学习的教育学基础;大班教学和高密度教学的现实注定了讲授式教学更为实用,因此启发式的讲授与教师引导下的探究的结合,就奠定了引导式探究学习的现实基础。

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获得学科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2)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3)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活动,提高学习热情,激发创造欲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活动,顺利完成学科课程内容。

3、操作程序(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取恰当的生活实例和现实情景,经过一定的处理和控制,突出要学习的问题。

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能很快发现核心问题,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洋流”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中国鸭舰队抵达英国”的报道,利用数字星球系统进行动画演示和说明,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聚焦于探究主题。

(举起一只塑料小鸭)同学们请看,这是我昨天从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买的一只塑料玩具小鸭,它的价格是两块五。

今年夏天,这样的一只中国制造的小鸭子在英国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是1000英镑,相当于民币15000多元!(停顿,观察学生反应)当然,那不是能在天意买到的小鸭子,而是曾经在海洋中漂泊了15年的小鸭子。

(用数字星球仪演示动画,讲解)1992年,一艘满载塑料玩具的集装箱货船在台湾以东太平洋洋面上遇到风暴,一只集装箱坠入大海,集装箱内的2.9万只塑料小鸭开始了它们漂泊的旅程。

其中一部分小鸭向北漂过白令海峡进行了北冰洋,被冻在北冰洋的浮冰中,只能在夏季化冻时继续旅程,结果用了5年的时间才到达了格陵兰岛,并进入了大西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