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

合集下载

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信达赤道仪&相机漂移对极轴方法(整理:冷眼看海 2019.03.20 For 凤凰老哥)1.本文适用范围●人群摄影党、部分顶级目视党●赤道仪EQ3D/EQ3W电跟装置EQ3Pro、HEQ5-Pro、NEQ6-Pro、HEQ6-R、EQ8等自带GOTO和电跟装置的赤道仪AZ-EQ5、AZ-EQ6赤道/经纬仪●相机支持B门线控制、并能与主镜合焦的任意单反、微单支持电脑控制的CCD或CMOS天文摄像头2.漂移法的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自古以来都是自西向东以恒定速度在自转(大佬们请勿喷岁差问题),因此天球中的所有天体才有了东升西落的轨迹,我们在夜间看到星星在天球上位置的变化,就是这个轨迹的表现。

地球自转轴贯穿南极点和北极点,因此叫极轴。

对漂移法来说,它完全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即便是勾陈一(目前的北极星)在1000年后不再是北极星,漂移法会依然非常有效,因为漂移法与北极星无关,目前我们能大可放心的,把极轴当作绝对参考系来对待。

漂移法可与北极星无关,因此我们对准极轴时可以完全忽略北极星,笔者就是南天北墙的受害者,照样能用漂移法精对极轴,所以非朝北阳台的同好们,漂移法将会成为你们对准极轴的最佳方案。

3.精对极轴的意义对极轴有粗对和精对之分,粗对的极轴后直接进行拍摄往往是不靠谱的,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信达赤道仪的机械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解读为,极轴镜圆心与赤经轴圆心并不是完全同轴的,由于赤经轴承的细微的间隙导致出现了机械误差,这样一来无论北极星在机轴镜中的旋转轨迹多么精准,也是无效的精确对准。

然而笔者发现,极轴镜(非电极)的旋转测量法居然是比较普遍的方案,大部分新手粗对极轴以后就直接开始撸片子,最终得到了非常漂亮的半星轨摄影照片,然后一脸懵逼的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D大佬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他们要么使用电子机轴镜(笔者穷,买不起,也不是大佬,就没用过)。

要么先用极轴镜旋转测量法对着北极星粗对,再漂移法精对极轴,很轻松的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摄影原片(仅对片子不拉线而言)。

MaximDL导星技巧,分析图片及构图V2.0

MaximDL导星技巧,分析图片及构图V2.0

Maxim DL导星技巧,分析图片以及构图更新历史:1)调整了Maxim DL设置Jnow(Local)坐标的方法,先让其他软件(Stellarium/The sky)连接赤道,仪,然后Maxim DL再设置好Local,连接。

2)平场时间大于2秒;3)赤道仪校准之前手柄不能插串口线,避免干扰。

Maxim DL导星技巧MDL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其中的导星功能是大家最常用到的。

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见:/bbs/viewthread.php?tid=174141&page=2/thread-71959-1-1.html导星技巧1 QHY5扣除暗场QHY5性价比很高,便宜,大多数人都会用过,相信对它的噪点也很有感触了。

QHY5比较特殊,不能用Maxim DL里面的Simple Auto-dark,感觉和驱动有关系。

经过尝试,我找到一个另外的方法来去除暗场。

首先在Guide 页面,选择explose,把QHY5的导星镜镜头盖上,然后按start按钮,拍几张暗场(5个左右),存成fit文件(选择16位),存在一个文件夹下,比如F:\01 天文\Q5-2S-dark\。

然后在Process中选择set calibration:弹出一个界面:选择刚才目录,然后Add Group,注意左边选择”Dark”,然后选择下面的Add,把刚才的几个暗场文件添加进去:Combine Type选择”Median”然后点击”Replace w/Masters”,就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了暗场文件。

然后在选择Advanced,把Pedestal改为10,减少偏移量,比较好处理。

然后点击OK,这样暗场Calibration就设置好了。

再回到导星Guide界面,在Option中,选择“Full Calibration”,这样就OK了。

场以后,在初九的月光以及薄雾的干扰下,可以看到10等星。

2 QHY5采用2*2bin方式好处:2*2bin方式增加信噪比,可以找到更多的导星。

赤道仪详细使用方法

赤道仪详细使用方法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

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

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

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 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

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

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

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

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

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

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

而叉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

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

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

博冠系列望远镜用的赤道仪是德国式的赤道仪(如图)。

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一)赤道仪简介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

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

赤道仪有三个轴:1.地平轴。

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

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极轴。

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

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º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极轴校准教程

极轴校准教程

Star Adventurer星野赤道仪 对极轴教程极轴镜分划板的同心度校准 钟式用法极轴镜的初始化及对极轴 时间-日期盘法极轴镜的初始化及对极轴Sky-Watcher Astrophoto极轴镜分划板的校准极轴镜分划板同心度检查赤经紧环2.松开赤经轴锁紧环。

转动赤经轴,同时 保持眼睛观察,观察分划板十字交叉点是 不是漂离对准的目标标点。

1.白天将极轴镜指向远处建筑物,瞄准 建筑物直角角尖或交叉的网格等结构。

我的判断要求:如果分划板十字 交叉点的漂移量超过1.5倍的刻 度线宽,则重新调整分划板的同 心度。

Sky-Watcher Astrophoto极轴镜分划板的校准极轴镜分划板同心度调整2.将极轴镜瞄准远处墙体格子的交叉点 (其他诸如墙角,避雷针,楼顶铁栏杆等 都可以利用)。

3.将赤经轴旋转180° 。

赤经紧环1.转动赤经轴,使分划板0点位于正上 方,0点-6点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Sky-Watcher Astrophoto极轴镜分划板的校准极轴镜分划板同心度调整5.用内六角扳手轻轻拧动分划板同心度调 节螺钉 ,一般需要先略微松看一下十字 叉的中点移动方向。

6.通过试着松紧调节螺钉掌握十字叉的移 动方向和移动量后,调节3颗同心度调节 螺钉,让十字叉交点回到左图里绿色圆点 的位置(十字叉在旋转赤经轴180°前后 的中点) 。

4.因为分划板的同心度不准确,所以会 看到和上图所示的样子。

旋转之后,十 字叉中心会漂出原来位置。

分划板同心度调节螺钉, 每120°一个,一共有3个。

Sky-Watcher Astrophoto极轴镜分划板的校准步骤1-6在经过2-3次调整后就可以非常好,通常我自己可以调到赤经轴 转一圈,十字叉焦点漂移量小于刻度线的线宽,就是可以达到2个角分 以内。

Sky-Watcher Astrophoto钟式对极轴的分划板初始化及 对极轴方法Sky-Watcher Astrophoto极轴镜分划板的初始化----钟式1.转动赤经轴,让0点-6点连线垂直于 地面。

星野赤道仪快速对极轴–PANSTARK

星野赤道仪快速对极轴–PANSTARK

星野赤道仪快速对极轴–PANSTARK要使用星野赤道仪跟踪拍摄星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好极轴,对极轴往往也是新手使用星野赤道仪觉得最难掌握的步骤。

本节将介绍几种对极轴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范围。

对极轴分为粗对和精对,一般我们使用中焦以下的镜头拍摄星野,跟踪时间在几分钟内的话,粗对极轴就可以(市面的星野赤道仪基本都能达到这个标准,赤道仪除了对极轴以外影响精度的其他因素及解决方法参考【告别拉线-正确使用星野赤道仪】),如果要跟踪更长时间或者使用长焦拍摄,那就需要通过使用极轴镜精对了。

找到北极星是对极轴第一步,要找到北极星,对于新手可能有些困难,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一般就用手机星图软件配合、寻找。

熟悉后,如果北斗可见的话,利用北斗七星定位北极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粗对极轴找到北极星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粗对极轴的步骤了,首先通过调整脚架和星野赤道仪水平微动&俯仰调节,把北极星放到装极轴镜的大孔里,再细调水平与俯仰,让北极星尽量处于大孔的中央位置;完成这步后,通过左上角的小观察孔观察北极星是否已在小孔内,并继续调整让北极星处于小孔的中央位置,完成粗对;精对极轴我们可以在完成上面粗对极轴的步骤后,插入极轴镜来继续完成精对极轴的步骤.经过上面的粗对操作后,北极星一般都在极轴镜视野范围内了,相对于视野内得其他星北极星算是比较明亮的,在极轴镜里也容易辨识出来.我们先来认识下艾顿极轴镜内的分划板:现在我们打开对极轴APP(艾顿官方或第三方)比如我们打开(简易对极轴>百度云:https:///s/1yUPEjHbsaMVuCdifWzEB1g 提取码0tpe)这个APP,一般会自动GPS获取经纬度数据,如果没有定位到,手动设置经度即可,完成定位后,北极星在环上的位置就指示出来了,我们只需要调整赤道仪,将北极星放到环上指示的位置,即可完成精对极轴的步骤。

在以上对极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指星笔光线的指引,加快从极轴镜或小孔里找到北极星,指星笔可以由他人帮忙指示或固定到脚架上指示。

赤道仪的极轴镜同轴校准

赤道仪的极轴镜同轴校准

赤道仪的极轴镜同轴校准、初始化和刻度盘使用前言:如果你的赤道仪极轴镜出厂时已校正准确,请跳过前两部分。

以下以信达EQ3-2(CG4)赤道仪为例说明,其它市售赤道仪大都与此类同。

Part1、极轴镜的同轴校准:1、架好赤道仪,通过赤道仪的水平和高低调节将一远处目标导入极轴镜十字线中心2、将赤经轴转动180度3、如果目标偏离十字线中心,说明极轴镜需要校准赤经同轴4、利用极轴镜的三颗固定螺丝将十字线中心调整至距离目标偏离位置的一半处5、重新将目标导入极轴镜十字线中心,重复2、3、4步骤直到赤经轴无论如何转动,目标都不偏离十字线中心。

6、用钳子稍微用力拧紧三颗调整螺丝,极轴镜的同轴校准完成了正如其它星星围绕北天极NCP转动一样,北极星也不例外。

但因为北天极不可见,所以通常采用距离北天极不足1度的北极星作为参考星Part2、赤道仪的初始化第一步:调整赤道仪水平第二步:松开箭头上的螺丝,拨动最上面的时间刻度盘使其0刻度对准上面的箭头,然后拧紧螺丝第三步:转动赤经轴,使极轴镜的两根线分别呈水平和垂直状态(以墙壁、门或建筑物等的垂直线做参考),小圆圈位于正下方,锁定赤经轴。

第四步:通过查对电子星图,在东经120度的北半球地区(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度的平太阳时),2008年10月10日01时27分(2009年10月10日01: 29、2010/10/10/01:32、2011/10/10/01:34、2012/10/10/01:32和2013/10/10/01:34),北极星位于北天极的正上方。

拨动日月刻度盘使其10月10日对准时间刻度盘的01时27分刻度(日月刻度盘一格为2天,一天是半格)第五步:松开最下面的黑色环上的两颗固定螺丝,拨动基准刻度盘使其刻度线指向日月刻度盘的0刻度,然后重新将两颗固定螺丝拧紧,此过程不要碰动日月刻度盘至此,赤道仪的初始化就完毕了补充说明:极轴镜中的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所以当北极星位于北天极的正上方时,极轴镜中的成像则在北天极的正下面。

(完整word版)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完整word版)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信达赤道仪&相机漂移对极轴方法(整理:冷眼看海 2019.03.20 For 凤凰老哥)1.本文适用范围●人群➢摄影党、部分顶级目视党●赤道仪➢EQ3D/EQ3W电跟装置➢EQ3Pro、HEQ5-Pro、NEQ6-Pro、HEQ6-R、EQ8等自带GOTO和电跟装置的赤道仪➢AZ-EQ5、AZ-EQ6赤道/经纬仪●相机➢支持B门线控制、并能与主镜合焦的任意单反、微单➢支持电脑控制的CCD或CMOS天文摄像头2.漂移法的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自古以来都是自西向东以恒定速度在自转(大佬们请勿喷岁差问题),因此天球中的所有天体才有了东升西落的轨迹,我们在夜间看到星星在天球上位置的变化,就是这个轨迹的表现。

地球自转轴贯穿南极点和北极点,因此叫极轴。

对漂移法来说,它完全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即便是勾陈一(目前的北极星)在1000年后不再是北极星,漂移法会依然非常有效,因为漂移法与北极星无关,目前我们能大可放心的,把极轴当作绝对参考系来对待。

漂移法可与北极星无关,因此我们对准极轴时可以完全忽略北极星,笔者就是南天北墙的受害者,照样能用漂移法精对极轴,所以非朝北阳台的同好们,漂移法将会成为你们对准极轴的最佳方案。

3.精对极轴的意义对极轴有粗对和精对之分,粗对的极轴后直接进行拍摄往往是不靠谱的,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信达赤道仪的机械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解读为,极轴镜圆心与赤经轴圆心并不是完全同轴的,由于赤经轴承的细微的间隙导致出现了机械误差,这样一来无论北极星在机轴镜中的旋转轨迹多么精准,也是无效的精确对准。

然而笔者发现,极轴镜(非电极)的旋转测量法居然是比较普遍的方案,大部分新手粗对极轴以后就直接开始撸片子,最终得到了非常漂亮的半星轨摄影照片,然后一脸懵逼的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D大佬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他们要么使用电子机轴镜(笔者穷,买不起,也不是大佬,就没用过)。

要么先用极轴镜旋转测量法对着北极星粗对,再漂移法精对极轴,很轻松的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摄影原片(仅对片子不拉线而言)。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油子=游子目前国内很多同好都购买了信达的 EQ6 PRO 赤道仪,该赤道仪无论从做工以及精度都是不错的,性价比极高。

因此在国外也非常流行,国外同好用该款赤道仪及 1000mm 以上焦距拍摄的深空照片也不在少数,说明了该赤道仪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很好的。

我近来也忍不住购买了一台,使用了半年后,发现了一些小的细节上,信达公司还有待改进,譬如大家最关心的极轴镜的校正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该极轴镜精确对极轴的问题。

虽然信达公司的赤道仪说明书上也有对这两个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是我发现里面有很多问题,甚至错误。

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找出了错误,并予以解决,因此这里将这些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该赤道仪的极轴镜结构较为特殊。

即校正极轴镜与赤道仪RA同轴的过程并非直接调节极轴镜的位置,因为极轴镜在出厂前已经与赤道仪的 RA 轴固定在一起,而是通过调节带有十字丝以及北极星位置的分划板来达到校正极轴镜与 RA 轴同轴的目的(说明:这里为了叙述方便以及符合大家以往使用 GP 族赤道仪的习惯,这里我仍然将调节 EQ6 极轴镜分划板来校正同轴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校正极轴镜)。

下面我就将整个过程叙述如下,由于本人比较懒,所以只能最关键的部分加以详细说EQ6 PRO第一步,校正极轴镜(即校正内部的十字丝中心)与赤道仪 RA 轴同轴将赤道仪主体的仰角调节到将近水平的位置,通过极轴镜观测,将十字丝中心对准远处景物上某个小的点状物体,旋转赤道仪 RA 轴 180 度后,看是否十字丝中心是否仍然和点状物体重合,如果已经不重合,请按照图一,调节固定分划板的 3 个螺丝来改变分划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十字丝中心和点状物体在旋转 RA 轴 180 度后依然重合,该过程就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分划板的 3 颗固定螺丝时一定要非常小心,每次调节的幅度一定要小,否组分划板会成内部的卡槽中脱落。

第二步,校正极轴镜内部的分划板到正确的初始位置(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赤道仪极轴镜初始化位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个初始位置并不是全世界都相同的,譬如在日本设置好初始化位置的赤道仪拿到其他经度相差大的国家是无法正确指向的,而是和观察点的经度有关的,我这里设置的初始化位置只能适用于东经 120 +-20 的地区。

信达eq6pro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eq6pro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EQ6PRO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油子=游子目前国内很多同好都购买了信达的EQ6PRO赤道仪,该赤道仪无论从做工以及精度都是不错的,性价比极高。

因此在国外也非常流行,国外同好用该款赤道仪及1000mm以上焦距拍摄的深空照片也不在少数,说明了该赤道仪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很好的。

我近来也忍不住购买了一台,使用了半年后,发现了一些小的细节上,信达公司还有待改进,譬如大家最关心的极轴镜的校正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该极轴镜精确对极轴的问题。

虽然信达公司的赤道仪说明书上也有对这两个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是我发现里面有很多问题,甚至错误。

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找出了错误,并予以解决,因此这里将这些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该赤道仪的极轴镜结构较为特殊。

即校正极轴镜与赤道仪RA同轴的过程并非直接调节极轴镜的位置,因为极轴镜在出厂前已经与赤道仪的RA轴固定在一起,而是通过调节带有十字丝以及北极星位置的分划板来达到校正极轴镜与RA轴同轴的目的(说明:这里为了叙述方便以及符合大家以往使用GP族赤道仪的习惯,这里我仍然将调节EQ6极轴镜分划板来校正同轴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校正极轴镜)。

下面我就将整个过程叙述如下,由于本人比较懒,所以只能最关键的部分加以详细说明,其他的请参考EQ6PRO的说明书。

第一步,校正极轴镜(即校正内部的十字丝中心)与赤道仪RA轴同轴将赤道仪主体的仰角调节到将近水平的位置,通过极轴镜观测,将十字丝中心对准远处景物上某个小的点状物体,旋转赤道仪RA轴180度后,看是否十字丝中心是否仍然和点状物体重合,如果已经不重合,请按照图一,调节固定分划板的3个螺丝来改变分划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十字丝中心和点状物体在旋转RA轴180度后依然重合,该过程就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分划板的3颗固定螺丝时一定要非常小心,每次调节的幅度一定要小,否组分划板会成内部的卡槽中脱落图一第二步,校正极轴镜内部的分划板到正确的初始位置该过程主要是将极轴镜内部的分划板的初始位置确定正确。

天文望远镜赤道仪的使用和极轴的调整

天文望远镜赤道仪的使用和极轴的调整
您所看到的景物上下颠倒,这是正常现象,对于观察天文现象不存在什么影响,一些特殊的镜头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但会使图像模糊一些;
调整寻星镜的目镜使寻星镜清晰,然后调节寻星镜支架上的三个螺钉,将寻星镜视野里的十字线对准将主镜中心的景物。
3、调整极轴
简易调整方法:
根据地图找出自己观测地点的纬度
转动高度调节螺钉将高度刻度调至和纬度一样
将天文望远镜的极轴指向北方,有指北针(指南针)的话会很容易。
以上方法对于初略观察目标已经足够了,但对于长期观察或天文摄影还不够精确,精确的调节方法,请参照说明书或者赤道仪的详细说明。
参考资料:
/article_cat-17.html
天文望远镜赤道仪的使用和极轴的调整
请配合说明书使用,各部件的名称,请见说明书图示。
首先根据说明书进行天文望远镜的安装。
1、调整镜筒平衡
为消除基架过度的压力,在装好所有的标准附件后(如三脚架,赤道仪,寻星镜、目镜等),应调节天文望远镜使其平衡,否则有可能损坏基架。此外,使用电机驱动的望远镜,合理的平衡性对精密跟踪也是很重要的。
2、首次观察及调整寻星镜
首次观察应该在白天进行,以便于调节各手柄和旋钮,这样可帮助你熟悉自己的天文望远镜,在夜间也易于使用了。
第一次使使视场变暗,难于聚焦);
取下目镜盖、物镜盖;
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
试着找到一个至少500米以外的清楚目标,松开赤经、赤纬锁紧旋纽后将望远镜对准目标,慢慢旋转调焦手轮直到目标变清晰;
松开赤经、赤纬缩紧旋钮,可将主镜筒在全城范围内移动。
调节基架平衡,松开赤经锁紧旋钮,将天文望远镜放在基架一侧,平衡锤手柄会平行地伸向基架另一侧,不用上紧赤经锁紧旋纽。

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_V1.0

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_V1.0

阳台上,看不到北极星,最近试了EQalign软件对极轴,发现有个问题,当大气视宁度变差的时候,星点跳动幅度大,给漂移带了了很大问题。

Goto对极轴,当星点亮度不明显的时候,很难判断是不是目标星。

纯粹的漂移法,不能定量的调整,也不知道极轴的偏差到底有多大。

现在找到了一个软件:Polaralign Max,看老外的说明效果不错,采用Pinpoint精确定位,比单一星点的判断要好,降低了视宁度的影响;另外它能够精确指示极轴的偏差程度,最后的精度可以达到1个角分以下,高于高桥极轴镜的5角分的精度。

首先给出一个基本的拍摄系统框图:1)准备工作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最好是xp系统;2)安装ASCOM6.0驱动和赤道仪的驱动(比如Celestron, Meade);(具体步骤参考stellarium控制赤道仪的方法/bbs/thread-178650-1-1.html)3)安装Maxim DL;4)安装PoleAlignMaxV2.0.35.msi,把PAM V2.0.55.zip解压的PoleAlignMax.exe覆盖安装路径原来的文件;硬件环境:1)赤道仪支持GOTO,比如EQ3 Pro, HEQ5, NEQ6, CG5等;2)主镜和导星镜装好,导星镜采用QHY5或者其它的CCD,但是要支持长时间曝光,不然星点太少,pinpoint解析会失败;导星镜的光圈尽量大;推荐60220+Q5;3)笔记本电脑通过串口线已经连接好赤道仪。

4)完成校准,一星校准就够了,最好在导星镜中看到校准星,这样以后会方便些;5)MDL连接赤道仪首先赤道仪先开机,设置好经度,纬度,时间信息,并进行校准。

在Observatory的Setup界面中的Telescope框选择Options->Choose:为了便于多个软件共同控制赤道仪,强烈推荐采用Poth方式连接赤道仪,即在Ascom->Poth Hub然后选择Properties:Motion Controls和Auto track打上对号;Equatorial System选择Local即Jnow坐标系;Latitude:当前的经度Longitude:当前纬度;然后再点击Choose scope:选择合适的赤道仪,然后在点击Properties,设置好经度,纬度等信息。

漂移法调整极轴

漂移法调整极轴

漂移法调整极轴天文爱好者在使用德式赤道仪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极轴对准天球转轴。

如果在北半球,可以利用北极星来校准极轴,只要调整赤道仪的水平角和俯仰角使北极星在极轴镜中央就可以。

这种方法得到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目视、计算机自动找星和短时间曝光的天文摄影的应用。

不过对于长时间的天文摄影,极轴需要对得非常精确。

简单地用北极星来对准的极轴无法满足这种需要。

这些简单的方法对极轴或多或少存在水平误差(极轴偏东或者偏西)和高度误差(偏北或者偏南)。

有的赤道仪有很精密的极轴镜,当你学会如何使用后,利用它可以将极轴对得很准。

但即使这样调整出来的极轴在曝光时间较长或者拍摄焦距较长的时候仍然不够精确。

漂移法可以使赤道仪的极轴获得足够的精度来进行很长时间的曝光。

这种方法能获得很高的精度,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极轴不准确带来的误差。

漂移法的原理很简单:在导星目镜(或者webcam)中观察一颗星的跟踪情况。

如果极轴对得不是很准,星点在导星目镜中的位置就会发生移动。

根据移动的方向对极轴做相应的调整,然后继续观察,并重新进行调整。

如此反复几次,最终得到精确的极轴方向。

漂移法需要用最能反映出极轴水平和仰角误差的特定位置的两颗星来进行调整。

下面分几个步骤来具体说明如何用漂移法来调整极轴步骤一调平赤道仪利用赤道仪上的水平气泡来将赤道仪调整到水平位置。

这个步骤不是必须的,但很重要,可以节省很多调整的时间。

如果赤道仪不水平,那么极轴的水平角和俯仰角的调整会互相影响,这样就会增加反复调整的次数。

赤道仪水平调整好了,能节约很多时间。

步骤二粗调极轴利用极轴镜和北极星粗略地调对好极轴,这也能使漂移法的调整更迅速。

步骤三调整导星目镜十字丝的方向在以下所有的步骤中,都要求导星目镜的十字丝和赤道仪的转轴平行。

这一步也比较简单,找一颗亮星放在十字丝中央,用手(或者控制手柄)转动赤道仪赤经或赤纬的蜗杆,星点将会在目镜中产生移动。

旋转目镜的角度,使得在调整赤经和赤纬的时候,星点始终压住十字丝线。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必须的准备工作:(1)赤道仪载重平衡(这个很重要,尤其是EQ3PRO之类载重很小的赤道仪,进程和回程阻力不一样极有可能造成导星摆动过大),设定手柄进入恒星速跟踪。

(2)将手柄Auto Guide Speed设为1X(Auto Guide Speed给定值有0.125X;0.25X;0.5X;0.75X和1X,意义为自动导星给定导星信号时赤道仪将以XX 恒星倍速调速,开机默认为0.5X,如果希望导星误差曲线较为平稳可以尝试设为0.5X以下)后面会讲到为什么要先设为1X。

(3)导星CCD尽量与赤经赤纬成正交(便于确定赤纬赤经方向,QHY5只要把红色指示灯与导星环顶部螺丝对齐就差不多了)下面我们的主角MaxDL要登场了,废话不说启动它,一路小跑进入连接CCD 后,进行如下设置:进入导星控制设置,如图1所示图11、将MaxDL作为漂移监控器,设置如下,见图2所示(1) 终止导星指令输出,将XY的+-Output设为空(不会影响校验过程)。

(2) 效验阶段MaxDL会根据星点移动方向和距离自动判断并设定正确的纠偏方向(Angle)和强度(Speed);EQ3PRO由于DEC轴的先天不足,容易出现提示Y向移动距离小于5的警告提示,原因就是Y向移动距离过短,软件无法自动设定正确的纠偏方向和强度,会以默认的方向和强度输出纠偏指令,如果置之不理在中天以东的目标应该不会造成导星失败,中天以西绝对会导星失败。

软件解决办法就是将Y向效验时间增加,增加多少可以根据实际调整设定。

(3) 上述设定完毕点击OK退出图22、曝光找星(Expose)并进行校验(Calibrate)如图3所示(1)首先将赤道仪对准中天天赤道附近目标(第一步调极轴东西偏向)曝光找到合适的被导星后直接用鼠标点击星点,在校验结束会出现被导星移动路径,之前我们设置的Auto Guide Speed为1X就是增加移动路径,如果设为0.125X,在10秒效验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来移动路径。

【天文资料】Stellarium控制NEQ6赤道仪

【天文资料】Stellarium控制NEQ6赤道仪

电脑控制NEQ6赤道仪1.概述NEQ6赤道仪是国产赤道仪中比较好的一款,承重大,精度高,如果能够把电脑连上进行控制,将会大大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EQMOD试过不好用,后来在Happyme老兄的帮助下,采用了Celestron Driver就OK了,一个晚上用C8HD+8300M拍了3个目标,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文的方法适用于NEQ6, HEQ5, EQ3 Pro,CG5, CGEM等星特朗带goto的赤道仪,以及符合ASCOM协议的赤道仪比如Meade(要安装相应的ASCOM驱动)。

2.硬件要求需要串口通过NEQ6自带的线连到手柄上,如果电脑没有串口,需要购买一个USB转RS232的串口线,质量要好,50块以上比较稳妥。

另外注意NEQ6耗电较大,正常跟踪0.7A,goto时的电流达到1.4A,因此电源和赤道仪之间的线一定要粗(2.5A以上电流的),不要太长,够用就行,不然压降很大,影响goto的精度,很容易出现没电的情况。

13.软件要求操作系统:推荐采用Window XP系统软件:1.stellarium 0.11.0,这个在google或者baidu上搜,很多下载地址。

2.stellarium scope下载地址::welshdragoncomputing.ca/d/dgtocc/st/Setup_StellariumScope_20110624.exe 虽然stellarium直接可以控制望远镜,但是它不能同步sync(相当于校准),如果星体不在视野或者CCD中心就没办法校准,不能指哪打哪,特别是用goto对极轴,必须用sope软件才行,才会方便。

3.Ascom:其实 5.0就够用了,但是Ascom的官方网站上只有 6.0,下载地址::/。

安装6.0的时候需要安装Netframe3.5 sp1,下载地址::dlc2.pconline/filedown.jsp?dlid=38126&linkid=6524776。

NEQ6精准对极轴几个不可忽视的细节

NEQ6精准对极轴几个不可忽视的细节

NEQ6精准对极轴几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最初,在赤道仪的选购上,是买EM200还是NEQ6犹豫了很久,这两台赤道仪毕竟存在四万元的差价,在咨询了几个已经使用NEQ6的同好之后,终于入手买了一台NEQ6,使用至今,已经半年多,发现这台赤道仪有着极高的性价比,跟踪的精度相当高,个人认为,架设1000MM以内焦距的望远镜进行深空摄影完全没有问题。

使用之初,由于对天文刚刚入门,对赤道仪也很陌生,所以走过了很多弯路。

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星总是提示“赤经轴运动错误”,即便在“回差大于一秒”之后开始导星的话,也会出现图像中离轴半径大的区域星点严重变形的情况,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让人心力交瘁,到了身心备受摧残的地步。

之后,开始分析原因。

最终把问题锁定在极轴的精度上。

在使用了三个月后,重新一步一步复查,终于使问题得到解决,现在使用这款赤道仪基本上很得心应手,完全没有问题了。

每次在对好极轴后,我都在望远镜调焦之前,盲跟五分钟,测试一下极轴的精度,下面这张图片,是我最近五分钟盲跟拍的,从图中看,虽然没有对焦,星点有点肥,但五分钟的盲跟,星点基本上没有变形,这说明,极轴已经非常准了。

NEQ6要对好极轴,我觉得有几个细节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现在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1、赤道仪的水平赤道仪的水平是使用的第一步,几乎每一个使用者都是非常关心这一步的。

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有一次,我居然忽略了这一步。

等到完成了其他步骤后,再调一下水平,发现北极星的跑出小圈老远老远,从此之后,我就最也没有犯这个错误了。

2、赤道仪的初始化有关赤道仪的初始化,只要按照油子的《信达 EQ6 PRO 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去做就可以了。

这是一篇很好的教材。

可笑的是,我在最初使用的时候,居然没有看到这个教材,也没有去做初始化,就这样懵懂地用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彻底地把我的精神折磨完蛋了。

3、纬度调整螺丝的紧锁这个问题是我在这里最想强调的,因为我有切身的感受。

艰难的星光——如何在城区拍摄深空天体

艰难的星光——如何在城区拍摄深空天体

艰难的星光——如何在城区拍摄深空天体笔者在城区拍摄的玫瑰星云艰难的星光——如何在城区拍摄深空天体在光害严重的城区,每一束星光都显得那么微弱和来之不易。

为了自己的追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和那些人造光源做斗争,记录下点点星光。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那些有志于天文拍摄却又身处光害严重地区的天文爱好者一点启发,同时也致敬那些还在坚守,还在城区拍摄的天文爱好者。

图1 笔者的拍摄点环境我生活在上海的南部郊区,这里光害严重,算上时常光顾的雾霾,平时目视能看到的恒星也就是轩辕十四、大角星这样的一等星,北极星在良好大气透明度时隐约可见。

我的拍摄点固定在自家二楼的露台上,这里紧挨着一条东西向主干道,街边路灯直射望远镜,道路两边商铺林立,各种灯光令人眼花缭乱。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极度不适合深空天体的拍摄。

那么就是在这样一个可以说是“糟糕透顶”的环境下,经过长期摸索,我觉得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还是可以进行深空天体拍摄的,并且拍出来的作品有时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

当然和野外高质量环境拍摄出的作品相比,城区的环境下,更多的是“拍到”,即记录到目标主体及主要细节。

如果说要“拍好”,那么意味着拍到更多的细节,更丰富的颜色信息。

在城区及那些光害严重地区,用高质量的标准来要求显然是不实际和有失偏颇的。

我们只能是在有限条件下做到最好。

图2 笔者在城区拍摄的部分深空天体展示下面以笔者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在城区拍摄深空天体。

1拍摄地小环境的准备图3 望远镜器材和防水布搭建的遮光围栏虽然已经是身处光害严重的城区,但对拍摄点小环境的控制还是可以做到的:避开直射的路灯;尽量选择高楼的顶楼;对那些实在是躲不开的光源,可以用不透光的防水布搭建个大的围栏,遮挡照射过来的灯光。

这些来自近处的灯光具有较强的能量,需要有效处理,同时围栏也能有效降低风对导星的影响。

精确地校对极轴。

相对野外拍摄的机动作战,在城区可以固定一点拍摄,固定拍摄的好处是可以精确校准极轴,减少导星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
必须的准备工作:
(1)赤道仪载重平衡(这个很重要,尤其是EQ3PRO之类载重很小的赤道仪,进程和回程阻力不一样极有可能造成导星摆动过大),设定手柄进入恒星速跟踪。

(2)将手柄Auto Guide Speed设为1X(Auto Guide Speed给定值有0.125X;0.25X;0.5X;0.75X和1X,意义为自动导星给定导星信号时赤道仪将以XX恒星倍速调速,开机默认为0.5X,如果希望导星误差曲线较为平稳可以尝试设为0.5X以下)后面会讲到为什么要先设为1X。

(3)导星CCD尽量与赤经赤纬成正交(便于确定赤纬赤经方向,QHY5只要把红色指示灯与导星环顶部螺丝对齐就差不多了)
下面我们的主角MaxDL要登场了,废话不说启动它,一路小跑进入连接CCD后,进行如下设置:
进入导星控制设置,如图1所示
图1
1、将MaxDL作为漂移监控器,设置如下,见图2所示
(1)终止导星指令输出,将XY的+-Output设为空(不会影响校验过程)。

(2)效验阶段MaxDL会根据星点移动方向和距离自动判断并设定正确的纠偏方向(Angle)和强度(Speed);EQ3PRO由于DEC轴的先天不足,容易出现提示Y向移动距离小于5的警告提示,原因就是Y向移动距离过短,软件无法自动设定正确的纠偏方向和强度,会以默认的方向和强度输出纠偏指令,如果置之不理在中天以东的目标应该不会造成导星失败,中天以西绝对会导星失败。

软件解决办法就是将Y向效验时间增加,增加多少可以根据实际调整设定。

(3)上述设定完毕点击OK退出
图2
2、曝光找星(Expose)并进行校验(Calibrate)如图3所示
(1)首先将赤道仪对准中天天赤道附近目标(第一步调极轴东西偏向)曝光找到合适的被导星后直接用鼠标点击星点,在校验结束会出现被导星移动路径,之前我们设置的Auto Guide Speed为1X就是增加移动路径,如果设为0.125X,在10秒效验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来移动路径。

如果路径不是垂直和水平移动,请将CCD旋转适当的角度(漂移对极轴时减小RA轴和DEC轴的互相干扰)这个路径包含了很多深层意义:软件首先对RA赤经轴输出进程和回程转动指令,并设为X轴,其次对DEC赤纬轴输出指令,并设为Y轴,如果回程星点不在移动之初的位置,说明涡轮组有空程间隙(非常直观的显示出来,一直不知道怎么检查空程间隙,呵呵)
(2)校验完毕,如果出现Y向移动小于5像素的警告框,可以按图2所示增加Y轴校验时间,以增加移动路径的长度,便于软件准确判断正确的纠偏方向指令
(3)QHY5曝光出来的图像本底噪声过大可用Screen Stretch设定见图3所示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令人激动的MaxDL数字可视化漂移对极轴程序了,赶快点跟踪(Track)按钮,小心被导星跑掉了啊。

图3
3、MaxDL漂移对极轴,见图4所示
(1)由于我们首先选定的是中天天赤道附近目标,那我们就先调极轴偏向吧,根据漂移理论,中天天赤道附近目标对极轴高度偏差不敏感(可以忽略不计),对极轴东西偏向很敏感,如果极轴方向不正,星点会偏离赤纬方向(其实极轴误差很大的情况下赤经也会偏)。

(2)进入导星跟踪程序后,由于我们之前已在Guider Settings里设定不输出纠偏指令,星点会逐渐偏离中心,形成一条斜线(见图4所示),X轴偏斜不用理他(我选的星偏离中天可能稍有过大,CCD当时也没有很正,X轴也跑的太快,所以加了X轴纠偏指令),只管关注Y轴(相当于赤纬轴),调整赤道仪左右转向螺丝,使最终的Y轴曲线接近直线,极轴东西向偏差就调的差不多啦。

(3)调整技巧:每次调的不要太大,否则被导星跳出视野不好再找,最好在赤道仪上用记号笔做个旋转刻度指示;赤道仪螺丝调整一次后,可继续曝光找被导星,鼠标点击被导星即可选中,紧接着直接点击导星跟踪按钮Track(因为软件没有设定XY纠偏指令输出),观察Y轴调整后的曲线斜率和方向,3分钟之内保持水平线就差不多啦(曲线无所谓具体位置,只要是一条平行直线就行)见图4。

赤道仪极轴高度偏差的调整和此是一样的(顺便吐个槽,信达的赤道仪调高度也太难整了吧,稍微一动就就从西安跑到广州了啊),调极轴高度偏差,必须选正东或正西地平方向上的目标,根据阳台遮挡的实际
情况偏一些也是可以的。

调高差也是只看Y轴曲线,调好后X轴曲线自然也平行了,就不赘述了。

要达
到完美,调整完高度可以再回过头复查一下极轴的方向偏离。

图4
至此我们的极轴就差不多调好了,我那令人纠结的EQ3PRO按此方法对好极轴,竟然超过40分钟再没有抽风,呵呵,但愿我没有高兴得太早。

4、收尾恢复工作(切记)
(1)手柄Auto Guide Speed设回初始的0.5X或以下(具体大家可以分别设定试试)否则导星纠偏幅度过大,曲线没法看。

(2)Guider Settings里XY的+-Output选框重新要点选,否则后果你知道的。

总结:良好的极轴准确性对后期导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极轴偏离过大,再好的赤道仪也会出现问题,而且长时间曝光会造成明显的场旋现象,本办法其实是利用MaxDL在不输出导星纠偏指令的情况下,将跟踪曲线图作为调极轴的指示器,形象直观非常容易上手,那些一大堆漂移理论到现在我还没很好的理解,反正是知道:“中天赤纬对偏向,东西赤纬对高度”这么个原则吧。

由于本人也是边学边练,兴奋所致、匆忙为之,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同好指正。

Nwwolf 于2012年4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