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材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欣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表格式教案设计

高中美术欣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表格式教案设计
1.引入新课
本学期同学们将进行美术欣赏课的学习,请问:为什么要学习美术欣赏?
(附图一)
由上图不难看出,要想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能够培养的.
学生回答:
记录:
心理:了解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够培养.
问题引如新课,宏观的向学生阐述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
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回答:
4.问题与讨论
(1)在书上及老师提供的作品,试分析?
(2)分组进行讨论。
4人一组
5.课堂小结:下面请各组所选的内容当众表演,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最好。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次基础上,平时多看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2.讲授新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板)
(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正确方法,
下面我们将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帕特农神庙、清明上河图、斜卧像、彩色玻璃瓶、流水别墅、金色的秋天、瑞士军刀、米洛特的啊芙罗蒂特.)
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美术作品,难免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人的爱好不能强制.但是审美情趣又确实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高尚与低俗之别.
“诗人和美术家的眼睛是点石成金的,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美挖掘描绘出来,使人从他们的作品中领略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的东西,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审美能力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现实美的欣赏、艺术美的熏陶,使人们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实用眼光去看待美的艺术,从容地欣赏艺术,深刻地理解艺术,并过艺术鉴赏加深人们对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艺术符号、艺术语言表现意蕴的理解---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进行大量的审美实践,体会、揣摩、品味,才能达到.

美术高中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高中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高一美术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一美术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 什么? 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 到之处吗?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 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 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 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 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 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现存的《太白行吟图》描写唐代伟大 诗人李白的豪放性格,全画只用寥寥 几笔,即把那种桀骜不驯、才思横溢 的风度神韵,刻画得活灵活现。这既 得力于画家对李白的性格特征的正确 把握,也和他熟练地掌握了中国画的 笔法密切相关。这是我国绘画史上最 早具有代表性的“减笔画”之一,可 谓之极品。
《太白行吟图》.梁楷.宋
唐 张萱《捣练图》
为什么两幅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会给人不 同的感受呢?这需要对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画家本人 加以考察,才能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并对作品做出价值 判断。
作 品
(欣赏对象)
画 家
创作 题材 观看心理 社会 时代 内容 感受 背景
画家情 况及表 现意图
《捣练图》
《拾穂》
通过比较,向同学们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 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 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梁楷表现的是: 中国古代文人的放浪情怀, 徐悲鸿表现的是: 他的民族意识, 吴冠中则关注的: 主要是艺术的形式语言。

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
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 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 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中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人美版高一美术说课稿: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含义、分类及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审美的眼睛。

2.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通过学习并动用感官挖掘美术作品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探讨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 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故宫四季提问:这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培养审美的眼睛的途径:①欣赏大自然②: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不禁从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我们对其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这些都和我们的美术鉴赏息息相关。

引入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2.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三、新授:1、出示两幅中外美术的作品《捣练图》、《拾穗者》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描绘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都是以妇女劳动为题材。

前者画的是宫廷妇女捣练的的场面,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拾穗者》画的则是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

2.为什么两幅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呢?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对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画家本人加以考察,才能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并对作品作出价值判断。

教师总结: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活动。

高中美术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高中美术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高中美术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明确研究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

第三部分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

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教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无去过博物馆或美术馆看过画展,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大概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由于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举行美术鉴赏?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二)讲授新课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教师总结: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问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举行美术鉴赏?播放多媒体XXX《捣练图》和XXX《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主题内容年代材料历史背景作者创作意图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分歧点:前者:贵族妇女平和文雅的美中国画后者:贫穷妇女让人产生同情油画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教师总结:《捣练图》的作者XXX处于盛唐,他是XXX期间的宫庭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固,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另有一个年少的女孩调皮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冲突,因而画面平和文雅。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学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学案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设计:黄爱玲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课教学目的、意义,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难点:结合事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2、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一、知识结构:一、学习活动:1、选取一件自己喜欢的美术名作,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分组选取不同的美术名作,按照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进行尝试性鉴赏,最后由组长做出总结。

二、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捣练图》是______朝代的作品。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2、徐悲鸿的《奔马》表现了————的内涵。

A.民族意识B.艺术的形式语言C.中国古代文人的放浪情怀D.人物画、风俗画3、绘画按材料不同划分为————A.历史画风景画B.中国画油画C.素描画山水画D.人物画风俗画4、张萱擅长画——————A.烈女B.仕女C.孝子D.侠女(二)综合题1、从作品产生年代、社会背景、题材、创作思想等方面鉴赏《捣练图》和《拾穗》的异同。

2、《太白行吟图》、《奔马》、《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但他们的内涵却不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知识拓展捣练图(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张萱(唐)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入禁做宫廷画师。

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

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

《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

“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参考设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1.引入新课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时,不禁要问,该如何欣赏呢? 学生思考后作答。

由问题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刚才,同学们就上一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很积极。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1)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作为高中生,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却不知该如何欣赏,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2)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把刚才学生谈的看法初步汇总一下。

)总的来说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②对内容的理解、体验;③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这样去欣赏的呢?如果是这样,你就将自己的欣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做好准备,继续思考,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怎样才能成为欣赏美术作品的内行呢?(学生思考)原来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学生思考)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为例,尝试运用老师所示的三个步骤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照课文中的图片及分析。

)受到鼓舞,信心倍增。

就问题自然展开本课教学。

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加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进一步鼓励学生。

3.问题与讨论(1)你能举例说明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吗?(2)请从本课其他作品中再选一幅作品,尝试分析其形式和内容。

分组讨论后,将本组的主要观点记录下来,准备汇报。

(分组建议:①按现有的行列分为6或7组;②每组自选作品或教师分配。

)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4.课堂小结下面,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讨论结果公布一下。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新课标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①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和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

②高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是在初中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整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凸显“鉴别”与“欣赏” 的有机结合。

同时,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依据:(3)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据: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针对本课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引导法、讲授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己理解总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等实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教具准备:教材,备课本,PPT ,图片等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一.引入新课(PPT 出示图)5分钟 (1)介绍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使学生首先对我有所了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的美术作品,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和学生讨论一些关于漫画,CG 电脑美术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各抒己见:漫画、动画、时装…… 学生和老师自由谈论。

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高中美术的第一课,也是教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58张ppt)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58张ppt)

什么是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 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 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 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怎样去鉴赏?
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 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 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
思考?
两个途径:
一、欣赏大自然。(自然景观) 二、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人文景观)
《捣练图》(唐)张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2:22:3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82021/8/282021/8/28Aug-2128-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8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雕塑按题材和功能又可以分为:
人体雕塑
纪念雕塑
肖像雕塑
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
动物雕塑 架上雕塑
实用装饰雕塑
雕塑按空间又可以分为:
圆雕 浮雕 透雕
雕塑按放置地点又可以分为: 室内雕塑 户外雕塑
雕塑按工具材料又可以分为:
石雕 木雕 泥塑 金属雕塑
根雕 冰雕 沙雕 雪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人美版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40张ppt)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共40张ppt)

套设施;在环境上,我们虽然无法
看到周围的情况,但从其视图上就
可以看出其高度、造型和明亮的盖
瓦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国纽约建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4.设计(工艺)
物画大师,在美术
史上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
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
《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 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 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 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 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 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 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 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 和审美趣味。
美术鉴与赏的区别

所谓“鉴”,就是归类、分析、判断,具
体的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
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
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所谓“赏”即欣赏,就是接受者把他通过鉴
别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 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人教版 高中美术 第0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人教版 高中美术 第0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LOGO

LOGO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体现在三 方面: 方面: 就是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一、认识功能 就是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 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 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 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 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 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教育功能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 二、教育功能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 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 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 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 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 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审美功能就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 美的形式的辨别力、 就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 三、审美功能就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 敏感性和感受力。 敏感性和感受力。

LOGO

LOGO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美术作品归入“空间艺术” 美术作品归入“空间艺术” 一方面:根据其艺术门类分为六大类 一方面:根据其艺术门类分为六大类 艺术门类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 )、书法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 摄影 其中按照材料、题材、形制、 其中按照材料、题材、形制、功能划分为如 中国画、油画;历史画、风景画;浮雕、圆雕; 中国画、油画;历史画、风景画;浮雕、圆雕; 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草书、 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草书、篆书等 另方面:按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 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 另方面:按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 写实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 写实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 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意象艺术” 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意象艺术” 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3、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4、本课的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讨论、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图片: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提出几个问题: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

2、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进行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说明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同学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鉴赏活动,从而自然地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高中美术全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

高中美术全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
1、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 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 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所谓认识功能,即可 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 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 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中国奥运中心 垒球场设计方案
思考:
设计师用了哪些设 计元素,把生活中最普通 的物品变为精美的艺术品?
《红蓝椅》 (1918年) 荷兰 里特维尔德
《红蓝椅》是“风格派”最重要 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设计中 里程碑式的作品。色彩元素也仅限于红、 黄、蓝三种原色。
《红蓝椅》 荷兰 里特维尔德
美术在形式语言——不同特征
总之,美术鉴赏就是在于鉴古今、评优劣、定高下。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
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掷铁饼者》 古希腊 米隆
《千年土地翻了身》(水粉画,1963年)董希文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美术作品都被归入“空间艺术”的范畴,或者是从 “空间艺术”角度来认识的。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 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 摄影等六大类。
思考与讨论:
除了文中所说的分类方法,试着用别的分类法分析 本课所选作品的类别。
如何赏析下面两幅作品?
《照夜白图》 韩幹
《奔马》 徐悲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教材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内容结构本课讲述的主要知识点: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功能,美术的分类,人和美术的关系,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等。

课文部分:为本课教学内容之梗概,共分10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述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人与美术的关系。

第2自然段,介绍美术的功能。

第3自然段,概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结合作品分析概述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即第一步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第二步对内容理解和体验,第三步对内容的探究和领悟。

第10自然段,替代学生提出欣赏时遇到的多种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课本内容补充资料(下面按课文中的问题展开的论述,供教师教学参考。

主要是为偏远地区不便查找资料的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引文中涉及该课的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特点和美术的分类(1)美术的概念。

课本给美术下的定义为: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它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前一句是美术的定义,后一句是美术的性质。

中国与西方最早只有“技艺”而无“美术”一词。

西方17世纪出现“艺术(Art)”一词,泛指以审美为目的的文学艺术。

今天被我们称作美术的东西,西方人一般称作艺术或造型艺术。

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引进“美术”一词。

1920年蔡元培在《美术的起源》一文中,仍从广义上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统称为美术。

其后,我国学者为了将美术与艺术中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加以区分,而从分类学角度给美术下定义为:美术属于艺术,美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它们之间的物质存在的时空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的物化(物质化)结构的不同。

美术的特质媒介存在形式是空间性,是在一定空间中并列式地展开,或占据二维空间,或占据三维空间。

音乐则是时间艺术,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也就是在一定时间里,有程序地存在,经过起始、高潮和尾声,在此时间延续的程序中显示其生命力。

戏剧、电影、舞蹈等,则是时空艺术,其形态的物化结构,既有空间形象,又需要在时间的过程中展开,既有造型,又有活动表演性。

美术,亦称造型艺术。

西方普遍用造型艺术一词称之,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一种习惯。

他们认为,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美术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所以将美术称为造型艺术理所当然。

但也有人认为“造型艺术”这一概念不具备艺术形态学的价值。

舞蹈、戏剧、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艺术门类或艺术活动,都具有造型性,但它们与绘画、雕塑的造型艺术有根本的不同,认为艺术分类的内在依据,首先应该是艺术传达媒介的物质存在形式的差异。

这是艺术分类的本体论标准。

(参照王林著《美术形态学》,重庆出版社) 国内外也有人将美术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感知方式上的艺术分类。

但由于戏剧、舞蹈、电影等,也需要通过视觉的感知,所以有其不科学的一面。

(2)美术的特点。

美术这一物质存在方式的空间性,表现出以下特点:①静态性。

美术以其物质媒介静态地呈现于空间之中,也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内容、情绪表达等,都是以物质媒介静态性地实现的。

无论是快节奏的火热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斗争;无论是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还是人的奔跑运动等,一切对象的动态和心理活动的表现都如同摄影抓拍式地将其瞬间凝固于静止状态。

作品本身是静止的,作品中的形象是凝固不动的。

龙门、云冈石窟中的大佛在洞窟中静坐了千年。

画中的仙女,虽然对人们含情脉脉,却不能走向尘世人间。

他们在美术家的刀下、笔下诞生之日起,就静止地亮相于那里,人不搬动,他们就不会自动地离开供人观赏的“舞台”。

建筑艺术,即使经历多年风化雨蚀,依然植根于原地。

美术有时也表现动态事物和人与事物的运动过程,但它的整体形象是永远凝固于作品上的。

只是由于观者在观赏之中会产生动的联想,于是便将时间从物理世界转移为心理世界。

②可视性。

人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是用眼观看,即美术作品的可视性。

可视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区别于戏剧、电影的可视性,是它的一目了然的直观性,无需借助于听觉。

其二,美术作品有引起视觉审美注意的性质,或是悦目的,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蒙娜丽莎》、《虾》等;或是夺目的,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及某些现代派作品。

③质、材与精神统一性。

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没有物质材料就无法制作美术作品,物质材料是美术作品的传达媒介。

美术不同于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是以人自身作为表现某种精神的载体,而是以物质形态的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在相异的物质实体形式中实现自我。

在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等空间艺术中,其精神内容与石头、木材、金属、颜料等物质实体融合为一,或者说艺术家以他自己的生命、情感、力量,赋予无生命的石头、金属、颜料、纸、画布等物质实体以生命,使自然物质经过人的塑造而与人的精神情感合一。

长城那砌筑于高山顶峰的蜿蜒万里的巨大实体,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

法国埃菲尔铁塔,其巨大的钢铁构架显示出法国19世纪末资本主义勃发的时代精神。

质材性还表现在质材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符号学的意义,也就是质材自身是一种形式语言,可以传达出某种意义,或者说特质材料决定美术作品的形式特点以及在作品中发挥质材美的艺术魅力。

例如,青铜的凝重、大理石的洁白、泥塑的质朴等,这些材料的特点一旦与表现内容很贴切地结合,便会使作品的审美情感与特性得到加强。

质材成为重要的形式语言,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汉白玉石的《宋庆龄雕像》给人以圣洁高贵的感觉,如用泥塑代替,汉白玉石的形式语言便会随之消失。

玻璃面的摩天大楼与茅草屋二者之间,体现出的人的精神差异是巨大的。

(3)美术的本质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是一种内部的规定性。

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时代之中,他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其创作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段和形式。

旧石器时期产生描绘狩猎动物的洞窟壁画,而今天才能出现多媒体艺术。

因此,以物质为媒介,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思想、精神、情感、社会生活和审美理想的美术,其本质首先是社会的一种表现形态。

美术又是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是通过艺术家的手的操作成为物质化的成型的产品。

从创造这一精神产品的方式与样式来说,美术又是生产形态。

美术与其他的意识形态、生产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强烈的主体性。

美术是美术家个体创造的产品。

美术家在创造作品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向、心境、精神和审美理想等倾注于其生产的全过程,物化于作品之中。

美术是美术家自我的表现,是作品与作者的合一。

无论是从对客观对象的选择上,还是从将客观世界加以主观变形,创造新的艺术形象上看,或者是从笔触、色彩传递出的情绪来看,都体现了这种主体性。

②独创的艺术形象性。

美术不同于政治、法律、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在于它以艺术形象呈现于世,而且这种艺术形象是以其独创的不可重复性区别于其他生产方式。

这种艺术形象,是通过艺术想象和各种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

③形式构成的审美性。

美术生产是创造具有审美特性的物质形态,满足人类高尚的审美需要,因此,美术家要遵循形式美法则,创造具有美的形式的产品。

它是人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审美意识的物化过程,其形式构成的审美性,又推动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

美的规律,如同价值规律支配商品生产一样,支配着艺术品的生产,愈是美的产品,其价值愈高。

所以美术又是人的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4)美术的分类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4大类,这是按物质材料、制作方法、空间性质和功用加以划分的,是沿袭西方习惯的传统分类。

对此,我国很早就有不少学者提出书法、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是抽象的平面空间的线条艺术,纳入美术当属必然。

《中国美术辞典》一书已将书法、篆刻列为重要门类予以介绍。

另外,关于摄影艺术是否属于美术的问题尚有争议。

有人认为那是依靠机械手段制作的艺术产品,不属美术;也有的专家从美术形态的本体论角度考虑,认为它属于平面的空间艺术,当属美术,它与绘画同是二维空间艺术,仅仅是它的构成图象的纪实性不同于绘画。

这个问题由于尚未定论,课本中没有涉及。

2. 美术的功能由于美术形态的多样性,其功能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认识、教育功能绘画、雕塑的认识、教育功能是明显的。

在照相机未发明之前,人类以绘画、雕塑作为存形的手段,我们从古代遗留下来的美术作品中,可以了解历史,认识古代人类的生活情况。

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使我们了解秦代军人的服饰和军阵状貌;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北宋的都城汴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交通状况;敦煌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方方面面的知识。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真作用于认识,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

美术作品,通过审美起到认识、教育作用。

中外都有为社会功臣、模范画像、塑像和建纪念碑、馆的传统,以期起到宣扬、教育作用。

尤其是在革命斗争和战争年代,各国普遍重视运用政治宣传画和政治讽刺画的形象的直观性,唤起民族和群众的团结精神,对敌进行斗争。

即使在和平时期,很多美术作品也起着歌颂时代新风、鞭挞社会时弊的作用。

(2)审美功能美术作品是美术家运用各种造型手段,把生活中获得的美感通过形象思维加工创作出来的,具有唤起人的美感的心理效应作用,给人以审美享受。

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复杂的形象思维,超越对象地去把握到理性的美感,使作品的境界得到升华,从而起到陶冶人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作用。

(3)实用功能与其他艺术相比,美术是实用性最强的艺术品种。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加以美化,无论是城市建筑、生活环境,还是劳动工具、交通工具、服装、文具等的设计,都显示着美术的实用功能:创造实用、适用,且和美相结合的物品和环境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美术的实用性功能也越来越显著。

(4)传播交流的功能美术以形象作用于人的视觉,易为人们直观地接受,起到传播信息和帮助人们交流的作用。

在没有文字的渔猎社会,人类即以图画传递信息,如在水塘捕到鱼之后,就于岸边画上鱼,告诉人们这里有鱼。

现代社会,为适应生活的快节奏产生的各种标志,是以直观形象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商标、交通标志、企业事业标志等。

美术如同“世界语”,既有传递美的信息的功能,又有传达语言不便于传达的形象性内容的功能,还可以起到交流文化和沟通感情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