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2bde4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9.png)
名著阅读《西游记》考点梳理考点题型2.掌握故事梗概:需要了解从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再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
3.欣赏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语言:需要通过阅读《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体会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语言魅力。
4.简要分析主要人物:需要了解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并进行简要分析。
5.分析作品主题:需要理解《西游记》所表达的主题。
6.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需要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知识考点梳理归纳《西游记》是中国明朝嘉靖年间(1522 —1566)的著作,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
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
《西游记》的背景是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将锡仗袈裟赐与玄奘,观音上台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起,受命取经启程,师徒四人一路历经艰难险阻,九九八十一难,降妖伏魔。
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终成正果。
2、《西游记》故事梗概:第一部分(1~7回):描述孙悟空的身世以及他一身本领的来源,交代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8~12回):主要写了唐僧的身世以及西天取经的缘由,包括如来佛造经,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
第三部分(13~100回):描述了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途中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欣赏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语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语言魅力在其众多经典片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 大闹天宫:这是《西游记》开篇就讲述的经典片段,描绘了孙悟空的出生到被镇压的过程。
其中,孙悟空与十万天兵天将对峙的场景,以及他被送到太上老君丹炉炼化的过程,都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 《西游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 《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7c556a17804d2b160b4ec0c3.png)
名著导读 《西游记》
-14-
【艺术特色】 《西游记》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成就也很高。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可读性强;人物
形象栩栩如生,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读者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 大胆奇特的夸张。
名著导读 《西游记》
-15-
【实战演练】
一、作家与作品
1.《西游记》,是长篇 章回体小说 (体裁),取材于唐贞观年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名著导读 《西游记》
-7-
智取红孩儿 红孩儿用计骗了唐僧后,又用狂风卷走了他。孙悟空找到红孩儿并与之展开大战。 红孩儿口吐三昧真火,孙悟空无法取胜,便去求四海龙王施雨灭火,可是无济于事;又让 八戒去向观音求救,结果半路上八戒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擒了去;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去 救,也没有成功;孙悟空只好亲自到南海向观音求救。观音到了洞前,红孩儿几次问她话 她都不应答,只留下莲台便走了。红孩儿不知就里,坐上莲台结果被擒,但他死性不改, 最终观音又给他戴上金箍儿,让他成了座前的善财童子。
C.八十一
D.九十九
名著导读 《西游记》
-16-
二、人物与情节 1.《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师徒四人在 通天河 遇阻,夜宿陈家村,巧遇 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 金鱼 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 女。 2.《西游记》中,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修成正果,唐僧被封为“ 旃檀功德佛 ”, 孙悟空被封为“ 斗战胜佛 ”,猪八戒被封为“ 净坛使者 ”,沙僧被封为“ 金身罗汉 ”, 白龙马被封为“ 八部天龙马 ”。 3.猪八戒法号 悟能 ,他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 云栈洞 为妖;沙僧法号 悟净 ,他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 流沙河 为妖。后二人皆保唐僧取经,修成正果。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1b6d89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1.png)
孙悟空
再次,他具有一个凡人的性格特征。他很自信,当三藏在马 上心惊时,他一再表示“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防护。” 他时时细心警惕,才使得红孩儿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他还 幽默诙谐,当唐僧问道是什么人在叫时,他偷换概念回答说: "师傅只管走路,莫缠甚么'人轿’ ...也没个人抬你。 ”既化 解了唐僧的紧张,又转移了唐僧的注意。
吴 承 恩
——中国四大名著 ——作者:吴承恩
壹贰叁肆伍
作创主主总 者作要要 简背故人 介景事物结
壹 作者简介
吴承恩
约1500年~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南直隶淮安府 山阳县河下人,祖籍安东,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 《 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 仕进,闭门著述。
创作背景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 《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 《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 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叁 主要故事
1、大闹天宫
贰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 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 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 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 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他也有凡人的一些缺点。容易急躁、冲动,当师傅被掳走后, 心急之后,也赌气说过散伙的话。私下寻找师傅,却“没个音 信”时,也会通过舞动棍棒随处乱打发泄一通。
2023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
![2023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a3ebe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f.png)
西游记
西游记
计收猪八戒 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 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前身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 下界,误投猪胎,受观音劝化,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唐僧为悟能赐 号八戒,收为二徒弟。
大战流沙河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的妖怪要抢唐僧,八戒、 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请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 去,叫出妖怪。唐僧收悟净为三徒弟。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 河。
救难小儿国 比丘国国王被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用一千 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 白鹿收回。
西游记
天竺收玉兔 天竺国布金禅寺中一个不明来历的女子的哭声,引起 了唐僧师徒的关注。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国王为 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的婚礼。悟空救起欲投河自尽的寺中女子,问明女 子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被黄风刮走。悟空揭破秘密与假公主打斗。 嫦娥下界收服假公主——月宫捣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以与父母团聚。
大闹金兜洞 唐僧师徒经过金兜山,悟空前去化斋,八戒、悟净偷穿妖 怪的衣服,后师徒三人被抓。悟空大闹金兜洞,金箍棒被妖怪收了去。悟空 请来天兵天将,众天将与之作战相继失败。最后悟空请来太上老君收服妖 怪,原来是老君坐骑青牛下界为妖。悟空救出师父、师弟。
西游记
取经女儿国 师徒途经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悟空 取来落胎泉水,医好了师父、师弟。西梁女儿国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 夫。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在宫中的琵琶妖女, 乘机把唐僧摄入琵琶洞。悟空、八戒与妖女酣斗,却被她暗施毒针刺伤,后 经昴日星君相助,才降伏了妖女蝎子精。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 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尸魔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 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 唐僧以为悟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43bb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1.png)
(3)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喜剧色彩 和诙谐气氛。
例如,第四十二回写悟空去问观音借净瓶时,观音要他“脑后 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悟空只是不肯,观音就骂道: “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这“一 毛不拔”就是顺手点缀的“趣话”,让人轻松一笑。口例如, 在去狮驼岭之前,太白金星说“前面特别危险”,唐僧听后止 不住流泪,说:“徒弟,似此艰难,怎生拜佛!”孙悟空说: “莫哭!莫哭!一哭便脓包行了!”表现出孙悟空不畏艰难的 性格。猪八戒跟南山大王打仗时,不是南山大王的对手,渐渐 败下阵来,后来听见远处孙悟空说: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00—1583年,明代文学家,字汝忠,号 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今江苏 省淮安市淮安区)。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 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 二十八年(1549)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 (1560)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职归隐。由于宦途困 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又擅长绘画、书法,多 才多艺。
4.根据下面内容结合读过的《西游记》,知道罗刹女仇
恨“泼猴”的原因是
。
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
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
童子,母子分离。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 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 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 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99d8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4.png)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西游记》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7282c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4.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贡井区送教下乡自贡八中杨玲2023年12月13日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性格的变化。
(3)、通过人物性格特点的变化得到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性格,认识人物性格的启发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完成一个精彩的阅读计划。
三、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 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四、新课:为自己的阅读找到一个支点你会关注一部小说的什么?管窥悟空,大话西游(一)初探孙悟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一一鲁迅)第一环节: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孙悟空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1、思考:孙悟空的外貌特点。
2、思考:取经前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精读第1—7回】3、思考:取经时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精读第14回、第27—31回、第56—58回、第45—46回、第97回】4、思考: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1、孙悟空的外貌特点: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
2、取经前的性格特征:桀瞥不驯,无所畏惧,追求自由。
3、取经时的性格特点:机智勇敢且武艺高强、幽默诙谐、仁义忠诚、除强扶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善恶分明等。
4、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桀瞥不驯到矢志不移;从野性四溢到后面的稳重;从暴躁变为稳重,但嫉恶如仇未变,依旧善恶分明。
(二)再探孙悟空:”孙悟空的成长变化”专题探究1、聚焦第14回、第27回、第56、57回,分析三次事件重要细节的不同之处,尝试探究孙悟空在三次事件中成长变化。
《西游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
![《西游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a463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a.png)
《西游记》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一、作品简评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二、名著梗概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1)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2)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3)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4)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三、主要情节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祸起观音院):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3、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dbc0a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2.png)
作品介绍
1.地位:《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 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 神魔小说。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译为多 国语言,受到专家学者的研究。
2.成书过程:
主要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方法技巧:人+事+果)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 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 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其实是叫他半夜三更去找自己。这不仅是考验他,也是防备其他人。
3.精读就是鉴赏:从求学之路,可以看出他性格特点如何?
优点:执着、诚心、谦虚;
缺点:逞强好胜。
(三)思维导图
1.情节梳理图:章节情节图、全书情节图 2.人物分析图:局部分析、整体分析、对比分析 3.感悟收获图:文学积累图、有益启示图 4.深入探究图:思想内涵图、艺术特色图 工具:利用MindManager 软件绘制、手绘
一、整体感知名著
走进作者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 人。明代作家。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 名满乡里。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 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 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后来又做过两任小官。 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除《西游记》, 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禹鼎 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 一卷、散文三卷。
作业
1.本周精读《西游记》第1至7回,每天读一回。 2.每天批注一篇。
古典名著
CULTURE CHINA 国
风
点击添加标题
唐僧:玄奘(原名:陈玄奘)(602年—664年)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 译师。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 僧的原型。《西游记》中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 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 品德修养 名著导读 《西游记》——故事情节
![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 品德修养 名著导读 《西游记》——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dca38f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5.png)
第四单元 品德修养
名著导读 《西游记》——故事情节
1.唐僧收徒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孙悟空 → 白龙马 → 猪八戒 → 沙和 尚。 2.孙悟空乃一石产灵猴,因寻得水帘洞,石猴被众猴奉为“ 美猴王 ”;后 拜师 菩提祖师 ,赐名“悟空”;第一次上天宫后,官封“ 弼马温 ”;得 知官职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自封“ 齐天大圣 ”;五行山被压五百年后被 唐僧救出,取名为“ 行者 ”;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后,被如来封为“ 斗战胜 佛 ”。
3.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原因是( A ) A.西天佛祖怜悯东土苦难众生,想把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 B.西天路上有众多妖精,为了消灭妖精。 C.如来佛坐在那极乐之境没事干,弄了三藏真经让唐僧师徒受苦受难。 D.西天取回真经,可以法轮回转,皇图永固。
4.“四圣试禅心”的方法是( A ) A.变为母女四人,招唐僧师徒为夫婿。 B.变成四个老人,与唐僧会友谈诗,消遣情怀。 C.变成盘丝洞中的女妖,摄走唐僧,试其胆量。 D.设“苦肉计”,诱唐僧师徒上当,试其慈心。
(1)选段中的“罗刹”是 铁扇公主 (填人物)。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是 西天取经路上的精彩片段,选段是孙悟空“ 一 调芭蕉扇”。 (2)请简要说说另外两次孙悟空是用怎样的方法借调芭蕉扇的。(不超过100个 字) 第二次孙悟空是用武力强行借扇,铁扇公主借给他一把假扇,扇后火焰山的火更 大了;第三次孙悟空用的是欺诈方法,变身牛魔王骗取真扇。(意近即可)
6.下列邮票是根据《西游记》改编并设计出来的,请根据图片写出对应的故事 情节。(不超过6个字)
(1) 三打白骨精 (2) 大战盘丝洞 (3) 大战哪吒 (4) 偷吃蟠桃
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
初中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
![初中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5db6e3ebaf1ffc4fff47ac0a.png)
初中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走近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
【作品概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主要记叙了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从大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他的反抗精神,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唐僧,叙述唐三藏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岀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主要人物】人物法号(姓名)道具、技能人物小传唐僧①俗家姓陈,乳名江流儿九环锡杖唐僧是西天取经的领头人。
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诚实善良,但胆小怕事,迂腐顽固,常善恶不分。
被如来佛②法号“玄奘”③唐太宗李世民赐法号“三藏”④佛祖册封“旃檀功德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初心不改。
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辅佐下,终于在西天大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孙悟空①菩提祖师取名“孙悟空”②自称“美猴王”③天界所封“弼马温”④自封“齐天大圣”⑤唐僧取名“孙行者”⑥佛祖册封“斗战胜佛”如意金箍棒、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他是唐僧的大徒弟。
聪明机智、忠诚孝顺、勇敢好斗、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敢作敢当,又幽默诙谐。
他从石头中出生,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优质教学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优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b98c24d15abe23492f4d30.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新课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走近作品1.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补充。
2.介绍《西游记》,整体感知。
3.请同学们用“我认为……情节好。
因为……比如……”简述你喜欢的故事情节。
示例: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
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
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
我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目标导学二:联系作品,探讨人物形象1.请学生上台讲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
(任选一个)①大闹天宫②三借芭蕉扇③智擒红孩儿④赌胜车迟国⑤三打白骨精⑥真假美猴王2.组织学生结合小说分析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悟净的形象。
明确: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又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猪八戒:他有许多优点,不怕脏、不怕累,战斗勇敢。
也有许多小毛病,爱占便宜、好吃贪睡、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
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
但他是一个好人,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唐僧:目标坚定、信念执着,慈悲忠善。
有时糊涂,人妖不分。
沙僧: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
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33034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名著阅读--《西游记》基础知识一、【内容梗概】《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他的反抗精神,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叙述唐三藏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二、【知识积累】(一)作者简介吴承恩,吴承恩,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除了小说《西游记》之外,现存的吴承恩作品还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序》等诗集。
1981年淮安进行的吴承恩墓地调查证实了他的最后官职。
同时发现了一块骨头,据此复制了吴承恩的立体半身塑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中惟一有科学依据的可靠塑像。
(二)作品主题《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三大部分组成,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语文7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35张ppt)
![语文7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9d9e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定海神针
如意金箍棒
五行山
孙行者
斗战胜佛
猪悟能
天蓬元帅
福陵山云栈洞
净坛使者
沙悟净
卷帘大将
流沙河
金身罗汉
西海龙王
八部天龙马
擎天华表柱
8.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 9.《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三调( )。 10.《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他曾经两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 ),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的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 ),悟空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在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道德的典范,是粘合剂,调和剂
恩怨分明,坚持原则;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不善言辞 缺乏个性
沙和尚
用一句话来表达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01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02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03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04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01
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981a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2.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一.名著简介《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二.作者简介【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三.主要人物【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使用的武器如意金箍棒。
性格特征:①、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蔑视和反抗权威;②、勇敢机智、武艺高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不畏强暴;③、幽默、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故事情节:⑴、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神通广大,玉帝企图降伏他,孙捂空因此不满,蟠桃会这天,孙悟空喝光了仙酒,吃光了蟠桃,还吃尽了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玉帝大怒,下令捉拿他,然而孙悟空本领高强,几番斗法均胜出,太上老君将他放进八卦炉中,他又跳出丹炉,大闹天宫。
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
武艺高强、桀骜不驯、敢于蔑视和反抗权威。
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白骨精想要吃唐僧,先后施魔法变成村姑、婆婆和老翁诓骗唐僧,孙悟空三次识破他的化身,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乱杀无辜将他赶走。
悟空走后,唐僧和沙僧被白骨精抓去.猪八戒智激孙悟空,悟空救师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变化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战打死白骨精。
师徒四人愉快上路,继续西天取经。
勇敢机智、武艺高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不畏强暴。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共40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7a71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e.png)
阅读时序 整体感知
内容梳理 文本细读
感知作品。 2、绘制取经路线图,以唐僧取经路线为轴
线,绘制师徒四人各处的所见所闻(人物、 事件)直观呈现全书内容。
1、完成每天4回的阅读任务,梳理基本情节, 2、绘制思维导图,阅读章节一清二楚。
1、复述作品中的经典故事,了解故事背后 的价值主张。
第二课时(推进课)
教学任务:
1、复述作品中的经典故事,了解故事背后的价 值主张。
2、整合相近的情节,在类比中感知形象与主题。 教学内容:
1、前七回,塑造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美猴王 形象,这个美猴王主要做了哪些“出格”的事? 2、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大闹天宫”的故事中。说 说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价值主张?
八十一难: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 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陡涧换马第九 难,夜被火烧第十难,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黄风怪阻十三难,请 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 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贬退心猿二十难,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 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风摄圣僧二十九 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黑河沉没三十二难,搬运车迟三十三 难,大赌输赢三十四难,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 七难,鱼篮现身三十八难,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普天神难伏四十难,问佛根源 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再 贬心猿四十五难,难辨猕猴四十六难,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求取芭蕉扇四十八 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赛城扫塔五十难,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 难,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朱紫国 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七情迷没五十九难,多 目遭伤六十难,路阻狮驼六十一难,怪分三色六十二难,城里遇灾六十三难,请 佛收魔六十四难,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辨认真邪六十六难,松林救怪六十七难,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隐雾山遇魔七十 一难,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 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铜 台府监禁七十九难,凌云渡脱胎八十难,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老 鼋湿经八十一难。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328d93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b.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西游记》重点知识汇总含练习整体把握作家名片:吴承恩(约1500-约1582), 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内容简介:《西游记》:章回体神魔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全书一百回,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7回写了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部分8-12回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三部分13-100回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并修成正果的故事。
艺术特色:《西游记》最大特色就是通过想象和夸张创造出奇幻的神魔世界,其人物兼具物性、神性与人性,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反讽,颇具象征意义。
讲练周计划第一周(第一至七回)内容梳理阶段小练一一、填空题1.世界分为四大部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果山位于__________,须菩提祖师住在__________。
2.樵夫告诉猴王神仙住在__________山__________洞,叫__________。
3.花果山众猴发现的瀑布后面有一石碣,上面写着“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没有邀请孙悟空,孙悟空变成__________的模样来到瑶池痛饮一番,后来到太上老君的__________偷吃了金丹。
二、中考热门题型1.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闹龙宫”“闯冥府”“闹天宫”,桀骜不驯、敢作敢当,令人钦佩。
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中一个故事。
2.班级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同学们发现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可以进行比较。
请从《朝花夕拾》《西游记》中分别选出一个人物,形成一组,结合具体情节从人物的相似点进行比较。
第二周(第八至十二回)内容梳理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正空门阶段小练二一、填空题1.袁守诚说监斩龙王的是__________,要龙王去求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b99f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5.png)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初一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 作者。
-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 作品。
二、主要人物形象。
1. 唐僧。
- 性格特点。
-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
他一心向佛,为了取得真经,不辞辛劳,不畏艰险。
但有时过于迂腐,不明事理,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多次误会孙悟空,将其赶走。
- 相关情节。
- 玄奘出身:唐僧俗名陈玄奘,是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他自幼在寺庙中长大,熟读佛经,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
- 取经途中:如“女儿国”一难,面对女儿国国王的深情挽留,唐僧坚守本心,不为所动,一心只想西去取经。
2. 孙悟空。
- 性格特点。
- 本领高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
他拥有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反抗天庭的权威。
同时,他对唐僧忠心耿耿,虽然多次被唐僧误解,但始终不离不弃。
- 相关情节。
- 出生与学艺:孙悟空由花果山上的仙石孕育而生,后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高强本领。
- 大闹天宫:他不满天庭的招安政策,自封“齐天大圣”,搅乱蟠桃会,偷吃仙丹,与天兵天将展开大战,表现出他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
- 西天取经:在取经途中,他降妖除魔,如“三打白骨精”,识破白骨精的三次变化,保护唐僧;“车迟国斗法”,与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国师斗法,展现出他的智慧和神通。
3. 猪八戒。
- 性格特点。
- 贪吃、好色、懒惰、爱占小便宜,但又憨厚淳朴,有时也很勇敢。
他的缺点常常引人发笑,但也使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可爱。
- 相关情节。
- 高老庄招亲:猪八戒下凡后,错投猪胎,在高老庄强占高翠兰为妻,后被孙悟空收服,跟随唐僧取经。
- 八戒巡山:在巡山过程中,他偷懒睡觉,编造谎言欺骗唐僧师徒,但也常常因为自己的滑稽行为给故事增添了许多趣味。
4. 沙僧。
- 性格特点。
- 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正直无私、谨守本分。
他默默地承担着挑担的任务,在取经团队中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僧
道德的典范,是粘合剂,调和剂
恩怨分明,坚持原则;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 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 的是那里话。……今日到此, 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 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 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 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 讲述你最喜爱的《西游记》中的一
个故事 。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空,三借 芭蕉扇,真假美猴王……
我的最爱
人物形象大家谈
唐僧
心地善良,信仰坚定,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是非不分,盲目慈悲, 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孙悟空
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 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 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西游记》的主题
•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 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 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名著阅读有哪些方法呢?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 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2.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3.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 4选择典型事,进行精读。 5.阅读中边阅读边积累语言 6.不懂之处查阅资料或参考注释,多 加揣摩。
猪八戒
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 带着奸滑。
本性憨厚纯朴,呆得可爱;能吃 苦,关键时刻能发挥重大作用。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 是非,迷恋女色,贪图安逸, 爱占小便宜。
猪八戒气不忿,在旁儿唆嘴道:“师父, 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 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 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
理想英雄:敢于斗争、有勇有谋、 无私无畏、积极乐观
凡人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 容易冲动,爱作弄人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 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 照头便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 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 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 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 捉弄他人。”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 的是_孙__悟_空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猪_八__戒__,法名 是猪__悟__能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沙__僧__。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白_骨__精__ 、大闹_天__宫__、真假_美__猴_王__、三借_芭__蕉__扇__。
……
1、《西游记中》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 参树的孙悟空 。
2、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从西天 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玄奘取经 的历史事 件为原型的。
3、《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 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七__十__二_变、 __筋_斗__云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如__意__金_箍__棒__作为兵器,因 大闹天宫被_如__来__佛_祖_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 观__世__音_菩__萨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孙__行__者_。
名著导读
—《西游记》
大家应该知道以下四位大人物究竟是谁了吧。不过先别 开心得太早,看看自己是否认得下面几位!
猪
孙
八
悟
戒
空
沙
唐僧
僧
如 来 佛 祖
太
二
白
郎
金
神
星
玉
阎
皇
王
大
帝
观 音 菩 萨
托 塔 天 王
哪 吒
简介:
《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 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 力的作品之一,由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 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 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 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全书共 100回。
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 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
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 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 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 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 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 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 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 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 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 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 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 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 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 回写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 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 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 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 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 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大约 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 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 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 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 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 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 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 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 满和愤懑。